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3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按照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哪一类别? 答案:自然生态系统类。 (2)推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 答案: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野生动物。 (3)结合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简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 要作用。 答案:①独特的高原高寒环境,构成了独特的高寒草原—草甸—湿地 生态系统,具有重要调节功能。②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③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科研基地等。
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
全问题。
②解决措施。
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 、受人类
根据差异
影响与 破坏程度 的差异
设定目标
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 资源 、 利用保护 目标
采取措施
相应地采取 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 区等措施
|过程评价| 1.下列所示事例是否属于生态退化?(在括号内打“√”或 “×”)
(2)若你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负责人,你认为该 管理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案:①以管护为主,积极造林,封山育林,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 高水源涵养能力;②监控、查处、打击破坏生态的违规、违法活 动;③生态宣传、普法,生态科技研发推广等。 (3)若你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 措施,应对祁连山的生态问题? 答案:①强化对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监控,避免出现新的生态问题; ②依法关停违规建设的矿山、水电项目等,修复已经破坏的生态系 统;③狠抓法律法规及责任的落实,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④大 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提高居民收入。
2.祁连山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1988年设立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其流域内高强度开发水电 项目,对区域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分析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建设水电站对区域环境 的影响。 答案:水电站大坝及其道路等工程建设破坏地表植被,易造成水土流 失;水库截留河水,下游地区来水减少甚至断流,导致下游地区干旱 加剧;下游地区来沙减少,土地更趋贫瘠;绿洲面积萎缩,土地荒漠化 面积增加;水库蓄水改变了河流自然生态,生物栖息地环境改变,影 响区域生物多样性。

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学案第三册

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学案第三册

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程标准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1.举例说明生态退化的类型、危害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说明生态修复的目的和类型,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

(人地协调观)3.结合实例,理解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保护对象及主要分布区,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区域认知)4.通过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初步认识我国设立的自然保护区的特点。

(地理实践力)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

生态退化:(1)原因: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导致生态退化.(2)类型: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3)特点:长期渐进、不同区域表现各异。

[辨一辨]下列图示是否属于生态退化?(在括号内打√或×)2.生态退化的危害:3.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影响:生态退化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2)解决措施.二、实施生态修复1.生态修复:(1)含义: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类型。

类型含义自然恢复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人工修复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中见效快、成效好的是工程治理措施2.我国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成就:[判一判]判断下列实例属于自然恢复的是①③⑤⑥。

①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

②黄土高原的植树造林.③退化草场的围栏封育。

④盐碱地的水系整治。

⑤退耕还湖。

⑥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1.自然保护区的含义: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3)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3)

实践应用
参观距离家乡最近的自然保护区,了解保护区的性质、级别、保护对象,并说明设立该自 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应用体验
[2023·淮安期末]白鹤是一种候鸟,下图为白鹤正常年份迁 徙路线图。据此回答1~2题。
1. 吸引白鹤到鄱阳湖地区越冬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冬季气候温和 ②水稻田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和鱼类 ③设立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少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 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 的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探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概况、保护措施、设立意义等,理 解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渗透综合思维素养要求, 提升人地协调观素养水平
知识拓展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 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如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林区实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实行的围栏封育 等。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 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
概念辨析
生态安全的含义 (1)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2)生态系 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生态保护
情境探究
情境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 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 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 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特 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 生态功能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是湖泊湿地、高寒草甸草原、原始森林、 高寒灌丛、珍稀野生动植物、高寒自然环境及特殊地貌等自然生态系统。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的“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章节,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具体政策措施、实践操作等方面理解不够深入。
当前高二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较为关注,对于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这一主题具有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生活经验有限,部分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国家安全意识可能缺乏深刻体会。
2.利用GIS等工具,收集并分析所在地区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如空气质量、水质、绿化覆盖率等,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场关于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政策的辩论赛。要求每组准备辩论稿,辩论双方围绕生态保护政策展开辩论,最后进行总结陈述。
4.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知识,设计一份宣传海报,要求主题突出、设计新颖,以增强同学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环保观念。
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相关资讯,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500字。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结合课本内容,讲解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时评价含解析第三册

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时评价含解析第三册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

最新数据显示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2015年毁林面积比2014年多出16%.据此回答1、2题.1.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B。

①②④ C.①③④D。

②③④2.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解析】1选D,2选A。

第1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仅依靠迁移农业是无法脱贫的.第2题,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使当地受益,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读下面两流域图,完成3、4题。

3.据图推断,M、N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大气污染D。

酸雨危害4。

M、N两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别是()A。

工业排污、生活废水排放B。

围湖造田、毁林开荒C。

乱砍滥伐、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矿产开发【解析】3选B,4选D.第3题,读图可知,M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N流域位于内蒙古的东部地区。

M、N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经济活动导致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产生了共同的环境问题—-土地沙化。

第4题,M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是过度开垦,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N流域环境问题源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

下图为某区域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

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A。

发源区 B.流通区C。

形成区 D.外围区6。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案例,讲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生态保护政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3.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开展生态保护实践活动,如参观自然保护区、参与环境保护志愿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生态保护政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等知识点。
2.学生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加深对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关系的理解。
3.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4.知识拓展:关注生态保护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我国生态保护政策的最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布置作业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尽量使作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我也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确保作业的完成质量。
2.生态保护政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分析我国生态保护政策的内容和作用,阐述生态保护政策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关系的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我国某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政策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针对具体案例展开讨论,分析生态保护政策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的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

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
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
一般4—5月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
孵化期约30天。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
鲜等地,后因环境恶化等原因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1年5月,在陕
3.图中关于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叙述
正确的有
(
①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
③植被破坏严重
⑤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4.图中Ⅰ~Ⅴ五个生态安全战略工程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
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异: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划分
为6个类别7个类型。
同:本质上两者的划分是相同的,都是围绕野生动植物保护、野生
动植物栖息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自然遗址与自然景观保护等的
通过加强禁渔活动的宣传,提高民众禁渔意识;加强社会监督,防止
非法捕捞作业等活动;加强长江流域巡查活动,提高非法捕捞的惩处力度。
从而保护了野生渔业资源,恢复长江生态系统,促进渔业资源的增长。
小科普:
沙坡头
沙坡头是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
绿洲为一处,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有中国最大的天
境污染严重。
(3)简述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
【答案】保护生物资源,保存物种和生态系统;为进行各种生物学
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成为教育(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任务二 明确实施生态修复的类型及措施
必备知识•落实
1.生态修复的概念 利用 自然环境 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 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生态修复的类型
退化 更新
工程
安全
3.我国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成就
【方法技巧】 生态修复
【生活实践】 1.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退化程度选择不同的生态修复方 式,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措施是自然恢复措施的重要补充。 2.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 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强调 生态自然恢复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科学作为。要坚持自然恢 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注重相关措施的配套使 用;对生态退化地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能力素养•提升
情境探究 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基于现状, 当地开展“平沟建园”工程,挖掘冲沟沟壁土体填入沟道,再压实平整形成梯 级台地,并修筑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可在平整后的园地中种植水果、蔬 菜。下图示意“平沟建园”前后景观。
荒沟荒坡
新建园地
(1)(地理实践力)指出“平沟建园”所属的生态修复类型。该类型主要采取 了哪种措施? (2)(综合思维)简述“平沟建园”工程对耕地的有利影响。 提示 (1)人工修复。工程措施。 (2)增加耕地面积,地块面积增大,耕地土层厚度增加,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台地利于雨水下渗,改善土壤水分;减轻流水侵蚀,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2024·陕西榆林高二期末]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形以平原和低缓丘 陵为主,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该县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受自然和 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土地退化问题。下图为彰武县土地退化程度分 布图。据此完成1~2题。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三节生态爱护与国家平安必备学问·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平安的影响1.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及特点:如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生态退化通常是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

2.生态退化的危害(1)会导致自然环境功能逐步下降。

(2)会动摇国家平安的基础,演化为威逼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平安问题。

3.应对措施:须要依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及资源利用爱护目标,并相应地实行、建立自然爱护区等措施。

[温馨提示]1.生态退化,是指生态系统的一种逆向演替过程。

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稳或失衡状态,表现为对自然或人为干扰的较低抗性、较弱的缓冲实力以及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生态系统渐渐演化为另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低水平状态的过程,即为退化。

2.土壤侵蚀是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引力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别、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狭义的土壤侵蚀仅指“土壤”被外营力分别、破坏和移动。

依据外营力的种类,可将土壤侵蚀划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淋溶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及土壤坍陷等。

3.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为主;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以水力侵蚀为主;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东北北部以冻融侵蚀为主。

二、实施生态修复1.概念:是指利用自然环境实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复原或趋向。

2.主要类型(1)自然复原:主要是通过消退或削减 ,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整实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复原,维持其 实力。

(2)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实行肯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 ,或帮助丢失 实力的生态系统复原到平安水平。

其中, 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许多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

3.我国的做法:我国是较早开展 工作的国家之一,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自然复原、人工修复或两者相结合的重要生态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复原。

2024春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4春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下降
度增加等后果
项目
内容
导致自然环境服 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
生态退化
的危害
务功能逐步下降 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
生态退化的危害
是逐步累积的
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
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应对生态 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区和畜牧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
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3.草原退化的本质是
D.①④
(
A.环境问题
B.社会经济问题
C.生态问题
D.自然现象
)
【答案】1.B 2.C
C.生物总量减少
D.杂草数量减少
)
2.高寒草地退化后,表层土壤干旱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降低,涵养水源减少
②土壤沙化,持水能力下降
④植被长高,大量耗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C 2.B
(
)
③植被覆盖
【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高寒草地退化后,单位面积上的生物
总量会减少,杂草会成为优势群落,使牧草品质下降,从而使载畜量下
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小提醒]相对于一般的生态修复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严格的
生态保护措施,具有明确的保护对象、区域范围和管理要求。

3.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三

3.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三
3.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情况,掌握自然保护区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2.了解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以及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如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破坏等。
3.学习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自然保护区分布与生态安全状况,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技能。
6.创设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7.加强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态安全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8.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和复习计划,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态安全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尊重,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意识。
2.增强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培养绿色环保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关注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安全的问题,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GIS实践操作等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沟通等方面的不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利用GIS软件,让学生亲自操作,分析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与生态安全状况,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选择性必修3

《第三章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选择性必修3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类型与功能;2. 了解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及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3. 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和责任感。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将围绕以下方面展开:1. 阅读教材与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章节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定义、类型及生态安全的内涵等。

同时需了解至少两个国内外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案例,分析其保护目的与成效。

2. 生态保护案例调研:分组对所在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或线上资料搜集,如某湿地的生态保护、物种变化等情况。

学生需总结保护区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并撰写调查报告。

3. 环保宣传品设计:每名学生需设计一份关于生态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品,如海报、短视频等,内容需突出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及个人对生态保护的看法。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的完成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自然保护区案例调研报告需结合实际,内容真实可靠,分析深入,并附有实地照片或网络资料截图作为佐证。

2. 宣传品设计需主题明确,突出重点,创意新颖,并体现出对生态保护的理解和态度。

3. 作业需按时提交,逾期未交者将按照班级规定处理。

提交方式为电子版,包括文档和设计作品。

4.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相互协作,积极讨论,鼓励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1. 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创新性;2. 调研报告的深度和实用性;3. 宣传品设计的创意和表达力;4. 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努力程度。

评价将由教师根据上述标准进行评分,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作业反馈方式:1. 教师将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给出详细的评语和建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2.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第三章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选择性必修3

《第三章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选择性必修3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的理解,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分析生态问题,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类型、功能及其在生态安全中的作用展开。

1. 概念理解: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和网上资料,明确自然保护区的定义、设立的目的和意义。

2. 类型分析:列举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实例,分析其类型及特点,并尝试归纳总结其分类依据。

3. 功能探究:探讨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4. 案例研究:选择一个具体的自然保护区,分析其设立背景、管理措施及对当地生态和经济的积极影响。

5. 生态安全思考:结合当前环境问题,讨论自然保护区在维护生态安全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个人见解。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查阅资料时需注明来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 对所分析的自然保护区进行深入探讨,注重实证材料与数据的运用。

4. 书面作业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5. 提交作业前需自行检查,确保无误后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准确性: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及对自然保护区概念理解的正确性。

2. 完整性: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作业内容中的各项要求。

3. 深度:对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探讨深度以及对生态安全问题的思考深度。

4. 条理性:作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5. 创新性: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或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评价和建议。

2. 通过课堂讲解或网络平台,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3.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4. 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高地第三章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北亚地区北温带特有的最古老、最丰富、生物最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中有鸟、兽、鱼、昆虫以及两栖类等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近150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10种
保护区在其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分别执行相应的保护标准,并采取绝对保护、生态监测与研究、母树林管理维护、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对红松林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

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存了完整原始红松林,为东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天然物种资源基因库;改善了其涵养水
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等调节服务能力。

丰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生态监测与研究工作,为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持,促进了森林资源整体恢复进程。

想一想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何作用?
(一)生态建设示范作用
(二)科学研究指导作用
(三)科普宣传教育作用
(四)生态监测预警作用让学生思回答: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何作用?
课堂小

板书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的原因及表现
2.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应对生态退化问题的措施
二、实施生态修复
1.生态修复的概念。

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分析西湖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2)说出西湖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具体表现。 (3)简述西湖湿地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提示:(1)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地下水补 给湿地水量减少;过度的、不合理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严重破坏湿 地;流域用水分配不合理,湿地的补给水源大量减少。
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 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
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 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
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等
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类型
人工 修复
途径
举例
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 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
2.实施生态修复 (1)定义: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 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分类:自然恢复、人工修复。 3.建立自然保护区 (1)定义: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 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保护对象: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 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3)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4)作用: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科研功能、教育功能等。
退耕还林(草)、退牧还 到安全水平。其中,工程治理措施见
草、矿山生态修复等 效快、成效好,是很多国家治理生态 退化的主要方式
[知识拓展]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生态价值: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 调节小气候等。丰富多彩的生物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 存的生态系统。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三册教案3-3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3)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三册教案3-3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3)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不同区域生态退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危害。

2.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了解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3.结合实例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1.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

2.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减缓生态退化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的措施。

4.中国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范围。

5.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分类。

6.自然修复的主要措施。

7.人工修复的主要措施。

8.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其保护对象。

9.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

10.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11.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知识点01 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森林破坏、__________、土地荒漠化、__________等。

生态退化通常是长期渐进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

2.生态退化的区域差异 (1)乌干达的__________ (2)贵州的__________ (3)印尼加里曼丹岛__________ (4)美国亚利桑那州鲍威尔湖萎缩 3.生态退化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影响 (1)导致自然环境__________。

(2)会动摇国家安全的__________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__________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4.应对措施需要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等措施。

限时思考下表为我国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总计耕地hm2104526653901454林地hm22282401145362864草地hm212042370199建设用地hm2945372156其他用地hm23772147总计hm2357876924412947201.该地最可能位于()A.东南丘陵B.成都平原C.内蒙古高原D.横断山区2.该地土壤侵蚀主要类型为()A.冻融侵蚀B.风力侵蚀C.重力侵蚀D.流水侵蚀3.该地林地存在较明显的侵蚀现象,推测原因为A.林地树木以幼树为主B.人工林林下草灌退化C.乱砍滥伐现象多发D.山地坡度较大【答案】1.A 2.D 3.B【分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和建筑用地占比较低,成都平原经济较发达,市建筑用地占比较高,B错误;而内古高原草地面积占比较高,C错误;当地林地占比较高,东南丘陵人工林面积广大,且经济发达,耕地面积广大,A正确,D错误。

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使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④造成可再生资源更新障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生态退化的表现主要有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 物种灭绝等,①④正确;大气污染、酸雨属于环境污染,②③错误。故选D。 第2题,影响生态退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区域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的 异常变化,以及人为因素,如人口快速增长、工业与城镇化活动、农业活动、 政治与战争、文化与旅游等。人为因素一般是影响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 ③④排除,①②正确。故选A。 第3题,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有导致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降低,使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动摇国家安全的自 然环境基础,①②错误,③正确;自然环境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 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④正确。故选D。
应用体验
[2023·江西九江月考]生态退化是生态系统的一种逆向演替过程。在自然
因素或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稳或失衡状态,表现为对自然或人
为干扰的较低抗性、较弱的缓冲能力以及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生态系
统逐渐演变为另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低水平状态的过程,即退化。据此完成
1~3题。
1.生态退化的表现有( D )
探究点二 建立自然保护区
情境探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 中国的重要载体。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强 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 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各类 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下图是中国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第三章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选择性必修3

《第三章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选择性必修3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类型和功能,理解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其与自然保护区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自学与探究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节课相关内容,通过阅读教材、网络资源等途径,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全球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探究生态安全的概念,理解其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并尝试分析本地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功能。

2. 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自然保护区作为案例,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该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保护对象、管理措施等,并就其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估,探讨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及应对措施。

3. 课堂讨论与展示课堂上,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案例的分析结果,并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生态安全的维护等问题展开讨论。

每组需选派代表进行PPT展示,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2. 自学与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对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安全有全面的认识,能准确解释相关概念及关系。

3. 案例分析部分要求学生收集的资料要真实可靠,分析要深入全面,能够反映出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4. 课堂讨论与展示部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准确性、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重视学生在自学与探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环节的表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及时收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和答疑。

3. 鼓励学生在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以提高自我认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

(区域认知)2。

运用实例,理解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综合思维)3.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及特点.(地理实践力)4.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人地协调观)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1)概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目的: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及意义①分类:自然保护区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三类。

②意义: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是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与信息交流的基础,是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核心。

(2)三类自然保护区①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②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是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③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是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二、我国的自然保护地1.含义: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

2.分类(1)划分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

(2)分类系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①国家公园目的: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特点:是我国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②自然保护区含义: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

特点:具有较大面积,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安全,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③自然公园含义: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

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

目的: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三、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1.生态安全(1)概念: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2)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2.生态保护红线(1)概念: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2)意义: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大支撑,对于完善和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有着重要作用。

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态安全的意义第一,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类型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也为评价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了准则。

第二,贮备物种.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也是拯救濒危物种的庇护所,并为物种的生存和自然进化提供场所。

第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四,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第五,自然保护区是科学研究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特别提醒]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1.自然遗迹不是自然保护区。

2.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不再设为自然保护区。

3.野生生物类保护区全部以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 4.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发展旅游业. ()5.三江源地区的湿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它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强。

提示:1.×按照保护区的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三类.2.×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可设为自然保护区。

3.×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4.√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5.×三江源地区是水源地但调蓄洪水的能力并不强.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分类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位于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中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英巴扎-喀尔曲尕段是塔里木盆地内陆干旱区中以胡杨林荒漠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地理坐标为:北纬40°55′~41°15′,东经84°15′~85°30′。

东西长109。

7千米,南北宽47.1千米,总面积为395 420公顷。

保护区有野生动植物132种,脊椎动物203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有34种.由于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栖息地,又分布有塔里木马鹿、塔里木兔、塔里木环颈雉、塔里木裂腹鱼、野生双峰驼、白背啄木鸟、褐背地鸦、罗布麻甘草等特有的动植物物种,是内陆干旱区天然基因库.问题1(综合思维)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哪种类型?提示:自然生态系统类。

问题2(地理实践力)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人类善待地球、珍爱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动.[归纳提升]__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分类概念泛指各种类型受保护的区域或地域,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类管控原则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类活动自然公园概念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目的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范围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管控原则按一般控制区管理,限制人类活动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A.保护自然生态系统B.发展当地的旅游业C.保护当地古建筑D.只是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A[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各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人类善待地球、珍爱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动。

]2.我国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下列不是其意义的是()A.保护自然本底B.贮备物种C.提供生态服务D.仅仅为了旅游和提供野生生物D[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保护自然本底;贮备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自然保护区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特性、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生态旅游、公众环保宣传教育的良好场所。

]题组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1.下列不是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对象划分的是()A.资源管理保护区B.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C.生物物种保护区D.自然遗迹保护区A[按照保护区的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三类。

]2.图中的动物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该动物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A.神农架自然保护区B.武夷山自然保护区C.青海湖自然保护区D.卧龙自然保护区D[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四川的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D正确。

]题组2我国的自然保护地3.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家公园为基础,自类自然公园为补充B.国家公园的管控原则是实行一般控制区管理,区域内限制人类活动C.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D.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C[自然保护地的分类系统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国家公园的管控原则是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类活动;自然保护区是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题组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包括()A.能保存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B.为人类持续提供各种山珍海味C.是开展生物科学研究的良好基地D.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B[自然保护区有以下意义: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自然保护区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如何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保护区类型从单一到全面,数量从无到有,面积从小到大,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在自然保护区内,全国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银杉、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及重要的自然遗迹及景观均得到了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如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法规制度逐步完善,能力建设持续增强,自然保护区为维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部分自然保护区仍存在突出问题尽管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尚面临多重挑战.“十二五”期间,原环保部联合中科院开展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预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