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座年产1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_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转炉毕业设计

转炉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设计一座年产5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专题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职称:教授时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设计一座年产5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专题题目(若无专题则不填):原始依据(包括设计(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的等):本设计是在学生系统学习钢铁冶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及认真仔细地钢铁厂实地实习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课程学习、实习考察使得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设计资料,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设计条件。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急需该方面专业的技术人才。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对钢铁厂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条件、冶金计算、冶金设备等实际生产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成为符合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1、厂址与生产能力的选择2、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平衡计算以100Kg铁水为基础进行计算。

3、氧气转炉设计4、氧枪设计5、氧气转炉炼钢车间设计6、车间生产概述7、转炉车间人员编制8、技术经济分析图纸:转炉主体设备图一张;转炉车间平面、剖面示意图各一张。

其中平面、剖面示意图要求用计算机CAD软件绘图。

日程安排:第4周—第5周收集原始资料并进行文献检索,撰写开题报告。

第6周—第13周冶金计算、设备选择计算第14周—第15周图纸绘制及论文编写第16周毕业答辩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1] 王承宽.我国转炉炼钢现状与发展[J].2004,16(8):22-26[1] 王令福.炼钢厂设计原理[M],北京:冶金工程出版社,2009[3] 冯聚和. 炼钢设计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贺道中.连续铸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5] 高泽平.炉外精炼教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6] 周宏.转炉炼钢新工艺、新技术介绍:重钢技术,2010[7] 高泽平.炼钢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8] 戴云阁,李文秀,龙腾春.现代转炉炼钢[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9] 袁章福,潘贻芳.炼钢氧枪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0] 侯安贵,蒋晓放.宝钢炼钢的技术进步与展望[J].宝钢技术,2008,28(1):7-10[11] 贺智勇,李林,于力等.复吹转炉用供气元件技术的发展[J],炼钢,2005,21(1):50~52[12] 王忠刚,王洪军,考玉良. 氧气转炉炼钢技术的进展[J].莱钢科技,2006,38(42):12-16[13] 戴云阁,李文秀,龙腾春.现代转炉炼钢[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14] 贺智勇,李林,于力等.复吹转炉用供气元件技术的发展[J],炼钢,2005,21(1):50~52[15] 潘秀兰,王艳红,郭艳玲等. 国内外转炉炼钢技术的新进展[J].鞍钢技术,2004, 38(3):66-70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设计一座年产5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专题题目(若无专题则不填):一、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一)、课题来源早在150多年前德国人贝赛麦就发明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这种方法是近代炼钢法的开端,它为人类生产了大量廉价钢,促进了欧洲的工业革命。

设计一座年产3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一座年产3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江西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设计一座年产3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冶金工程江西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冶金工程专业06 级(10届)3 班学生肖山题目:设计一座年产3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原始依据(包括设计(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的等):本设计是在学生系统学习钢铁冶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及认真仔细地钢铁厂实地实习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课程学习、实习考察使得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设计资料,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设计条件。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急需该方面专业的技术人才。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对钢铁厂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条件、冶金计算、冶金设备等实际生产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成为符合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1、厂址与生产能力的选择2、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平衡计算以100Kg铁水为基础进行计算。

3、氧气转炉设计4、氧枪设计5、氧气转炉炼钢车间设计6、车间生产概述7、转炉车间人员编制8、技术经济分析图纸:转炉主体设备图一张;转炉车间平面、剖面示意图各一张。

其中剖面示意图要求用计算机CAD软件绘图。

日程安排:第4周—第6周收集原始资料并进行文献检索,撰写开题报告。

第7周—第10周冶金计算、设备选择计算第11周—第13周图纸绘制及论文编写第14周毕业答辩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1、李传薪主编,《钢铁厂设计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2、戴云阁等,《现代转炉炼钢》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3、王德全主编,《冶金工厂设计基础》东北大学,1998.4、杜挺等编,《钢铁冶炼新工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潘旒淳主编,《炼钢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6、陈家祥主编,《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7、其它相关科技期刊文章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院长签字:年月日注:1、本表可自主延伸 2、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下达给学生,一份装订在《指导教师日志》中。

设计一座年产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

设计一座年产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

设计一座年产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背景介绍转炉炼钢车间是钢铁企业中重要的设施之一,用于将生铁和废钢进行冶炼和炼制,生产出良好品质的钢坯。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座年产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以满足钢铁企业的生产需求。

工艺流程转炉炼钢车间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废钢预处理:废钢经过分选、压块等工艺处理,以满足后续冶炼的要求;2.转炉冶炼:将生铁和废钢投入转炉中进行冶炼,通过吹氧、搅拌等控制参数,使炉内的成分达到预定要求;3.过程控制:对冶炼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氧气吹入量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炉内的化学反应进行顺利;4.出钢操作:炼钢完成后,将炼钢渣和钢水分离,通过倾吊等工艺操作,将钢水倾入连铸机进行连铸;5.连铸过程:将钢水铸造成连续的坯料,在连铸机上进行拉伸、切割等操作,生产出相应规格的钢坯;6.冷却处理:将连铸坯料进行冷却处理,使其达到适合后续轧制加工的温度。

设备配置为了实现年产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需要合理配置以下关键设备:•转炉:根据产量要求选择适当规模的转炉,确保能够满足炼钢工艺的要求;•除尘设备:通过布袋除尘器等设备,对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吹氧设备: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在转炉冶炼过程中,通过吹氧操作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连铸机:选择合适规格的连铸机,能够实现稳定连铸生产,并保证坯料的质量;•冷却设备:通过冷却设备对连铸坯料进行快速冷却处理,确保其达到后续轧制工艺要求。

设施布局为了实现高效的运行和生产,转炉炼钢车间的设施布局应该合理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原料区:合理划分废钢和生铁的存放区域,确保按需调配原料,并提供合适的设备进行前处理;2.转炉区:转炉应位于中心位置,便于对转炉冶炼过程进行监控和操作,同时设备之间的距离要合理,便于人员操作;3.出钢区:炼钢完成后,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钢渣和钢水的分离操作,并能顺利将钢水倾入连铸机;4.连铸区:连铸机应根据产量设定合理数量,并合理布置连铸机的进出坯口位置,便于钢坯的连续生产;5.冷却区:钢坯在连铸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确保其达到后续轧制加工的要求,冷却区应根据产量和冷却时间合理设置。

年产150W吨烧成车间设计开题报告

年产150W吨烧成车间设计开题报告
2.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调研的综述
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可广泛用于民用、工业、农业、水利、交通和军事等工程。他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水泥生产技术的格局和发展进程,它采用现代化新型水泥生产工艺和装备,逐步取代了立窑生产技术、湿法窑生产技术、干法中孔窑生产技术以及半干法生产技术,从而把水泥工业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水泥工业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经营粗放,生产集中和劳动生产率均比较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等落后技术装备还占相当比重,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为大力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水泥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制定一系列水泥工业产业政策目标。我国近年来已明确优先发展新型干法窑,除个别特殊情况可选用湿法窑外,新建大中型厂多采用悬浮预热器窑及预分解窑,而小型厂则可采用立筒预热器窑及机械化立窑,不允许再建造没有余热利用装置的中空干法窑。现有的湿法长窑及其它类型的老式干法窑,在条件具备时亦将陆续改造为新型干法窑。本设计为5000t/d熟料水泥厂设计,烧成系统采用预分解窑。预分解水泥熟料煅烧技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进展。其特点是在预热器和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在分解炉中加入占总用量50~60%的燃料,使燃料燃烧的过程与生料的预热和分解过程,在悬浮状态或沸腾状态下迅速地进行。入窑的生料分解率可达90%左右,因此窑的热负荷大为减轻,而产量却成倍增长。由于窑的单位容积产量高,窑衬寿命长,在单机产量相同的情况下,窑的体型较小,占地面积减少,制造、运输和安装较易,基建投资较低,且可制造单机产量高达8000~10000t/d的大型窑。符合国内生产实际情况,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应用

毕业论文--年产10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年产10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年产10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年产100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摘要本说明书在实习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利用。

讲述了设计一转炉车间的方法和步骤,说明书中对车间主要系统例如铁水供应系统,废钢供应系统,散装料供应系统,铁合金供应系统,除尘系统等进行了充分论证和比较确定出一套最佳设计方案。

并确定了车间的工艺布置,对跨数及相对位置进行设计,简述了其工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备计算,包括转炉炉型计算,转炉炉衬计算及金属构件计算,氧枪设计,净化系统设备计算,然后进行车间计算和所用设备的规格和数量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车间尺寸计算,确定各层平台标高。

最后对转炉车间设计得环境和安全要求进行说明为了更加详细说明转炉车间设计中的一些工艺及设备结构,本设计穿插了图形,为能够明确、直观的介绍了转炉炼钢车间的工艺布置。

Abstract In practice this manual and referenc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Design a workshop about the methods and procedures converter, manual systems such as hot metal on the workshop mainly supply system, scrap supply system, bulk material supply system, ferroalloy supply system, dust removal system was fully demonstrated and compared to determine a set of best good design. And determine the layout of the workshop process, the number and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rossdesign, outlines the process and devices based on this calculation,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nverter furnace, converter lining calcul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metal components, oxygen lance design , purif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calculation, and then workshop equipment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in this workshop based on the size of calc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elevation of each floor platform. Finally, the converter workshop designed to explai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requirements.For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ome of the converter process plant design and equipment in the structure, the design interspersed with graphics, to be able to clear, intuitive introduction to the process of converter steelmaking plant layout.Key Words: Steel, blowing converter,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slab,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furnace design目录1 文献综述 11.1国外炼钢技术的发展 11.2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1.3现代转炉炼钢工艺流程21.4 我国氧气转炉炼钢技术展望 20>. 转炉大型化和流程优化 2. 转炉高效化 3. 钢水洁净化 3. 控制模型化 3. 资源综合利用化 31.5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存在的问题 42 转炉炼钢厂设计方案52.1 转炉车间组成 52.2 转炉座数、容量和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 5 . 转炉座数 5. 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52.3 主要钢种的选择 62.4 工艺流程 62.5 原料方案7. 铁水的供应7. 废钢的供应7. 散装料的供应7. 铁合金的供应82.6 主厂房工艺布置8. 原料跨的布置8. 炉子跨的布置9. 精炼跨的布置93 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103.1 物料平衡10.需原始数据10.衡基本项目11.骤113.2 热平衡计算18.需原始数据18.骤194 顶底复吹转炉炉型设计234.1 炉型选择234.2 原始条件234.3 主要参数的确定234.4 炉衬各层填充材料选择275 生产工艺设计285.1炼钢原料28. 28. 28. 28. 28. 28.石29. 295.2装料制度295.3供氧制度29.膛内氧气射流的特性29.流对转炉熔池的作用30.气转炉的氧枪操作305.4造渣制度30.度的控制与石灰加入量的确定30 .灰熔解速度的因素31.度的控制 31.化性的控制31.及其控制 32.留渣操作 325.5温度制度33.度的确定 33.及其加入量的确定335.6终点控制和出钢345.7脱氧制度和合金化 35.气转炉炼钢的脱氧方法35.的一般原理356 转炉炉体金属构件设计376.1炉壳设计376.2支撑装置设计376.3倾动机构的设计387 氧气转炉供氧系统设计397.1氧气的供应39.钢车间需氧量计算39.能力的选择397.2氧枪设计39.型与选择 40.计407.3氧枪枪身设计41.层尺寸的确定41.度的确定 427.4转炉底部供气构件设计42.类42.量43.件43.件布置438 转炉车间烟气净化与回收44 8.1转炉烟气与烟尘44.特征44.特征448.2烟气净化方案选择 44.近烟气处理方法44.气净化方法458.3烟气净化系统458.4烟气净化回收系统主要设备45 . 45.尘器46. 46车间主要设备的选择479.1原料跨47.的设计47.斗的计算 489.2转炉跨48. 48.量的确定 499.3精炼跨499.4连铸跨50.生产:尺寸为170mm×1500mm 50 .生产:尺寸为150mm×150mm 53 .艺参数的确定54.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54.的有关参数54.重机的选择5510 主厂房工艺布置5610.1 原料跨间的布置5610.2 转炉跨间的布置58.的布置58.各平台的确定5910.3 连铸设备的布置6211 总劳动定员表651 炼钢工序652 连铸工序663 燃气674 给排水675 热力686 通风687 电气688 精炼工序689 机修6910 检化室 69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0致谢711 文献综述10-6。

150万吨选煤厂主厂房初步设计设计

150万吨选煤厂主厂房初步设计设计

150万吨选煤厂主厂房初步设计设计选煤厂主厂房是选煤过程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的入库、煤炭的分选、废弃物的处理等。

以下是一份150万吨选煤厂主厂房初步设计的大纲,详细论述设计要点和实施方案。

设计要点:1.厂房布局合理:主厂房包括原料入库区、分选区、废弃物处理区和配套设施区。

在布局上,应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物流流动顺畅,以提高生产效率。

2.结构安全可靠:大型选煤厂主厂房需要能够承受重载,因此结构设计应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以提高厂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环境友好:选煤厂主厂房应配备适当的除尘设备和排污系统,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应考虑降噪措施,保证员工的工作环境安静舒适。

设计实施方案:1.初步布局:主厂房的总面积可根据150万吨的产量进行初步估算,同时考虑到物流流动的便捷性,特别是原料与成品之间的转运,分选区应位于厂房的中心位置。

2.结构设计:主厂房的结构设计应采用合理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在结构设计上,可以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具体选择应结合地质条件和资源情况进行评估。

3.设备布置:根据选煤过程的不同需要,设备的布置应在布局图上进行合理规划。

原料入库区应设立合适的卸煤设备,并考虑到原料的储存和保护。

分选区应根据选煤工艺流程布置筛分、浮选和重选等设备。

废弃物处理区则需要设立适当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废物的处理、存储和再利用。

4.环保设施:选煤厂主厂房需要配备除尘设备和排污系统,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周围环境。

除尘设备的类型和规模应根据建筑面积和产量进行选取。

同时,还需要考虑降噪设施,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静。

5.安全设施:选煤厂主厂房应配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设备、紧急出口和应急撤离通道等。

这些设施应根据建筑面积和工艺要求进行规划,确保员工在突发事件中得以安全撤离。

以上是关于150万吨选煤厂主厂房初步设计的详细论述,通过设计合理的布局、结构和配套设施,可以提高选煤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选煤过程的优化和环保。

年产150万吨冷轧薄板钢厂生产车间设计毕业设计 精品

年产150万吨冷轧薄板钢厂生产车间设计毕业设计 精品

年产150万吨冷轧薄板钢厂生产车间设计摘要本设计说明书是参照鞍钢冷轧薄板厂工艺流程,结合现代化生产实际要求设计了年产150万吨冷轧薄板钢厂的生产车间。

该车间的主体设备包括:浅槽酸洗机组、五机架全连续冷轧机组、罩式退火炉、单机架四辊式平整机组、横切、纵切及重卷机组等。

设计时结合各产品的市场前景合理地分配了各产品产量,并且优化了冷轧薄板的生产工艺,绘制了车间平面图。

关键词:冷轧板;退火;车间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modeled Anshan Iron and Steel Cold Rolling Mill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modern production design of the annual output of 1.5 million tons cold-rolled sheet steel production workshop.The workshop's main equipment includes: light tank pickling line, the five stand continuous rolling mill, hood-type annealing furnace, single stand four-roller temper mill, cross-cutting, slitting and recoiling unit, etc. Design of future products in the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of various products, and optimiz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ld-rolled sheet, draw a workshop plan.Keywords: cold rolled sheet; annealing; plant design目录摘要 (I)A BSTRACT (II)第一章综述 (1)1.1冷轧薄板生产的发展历史 (1)1.2冷轧薄钢板生产工艺流程 (3)1.3冷轧钢板的分类 (5)1.4冷轧钢带的质量控制 (5)1.4.1钢的化学成分对成品性能的影响 (5)1.4.2热轧带钢对冶轧钢板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8)1.4.3原料的几何尺寸对冷轧成品尺寸的影响 (8)1.4.4坯料常见缺陷以及对冷轧生产的影响 (9)1.4.5冷轧工艺的表面缺陷 (11)1.5冷轧带钢生产的发展 (12)1.6当今现代轧制工艺技术的特点 (13)1.6.1大力开发高精度轧制技术 (13)1.6.2轧制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技术 (13)第二章产品方案确定 (15)2.1产品方案 (15)2.2生产方案 (15)2.3产品性质 (15)第三章冷轧薄板轧制工艺过程 (16)3.1轧制工艺过程 (16)3.2各工艺流程环节简介 (16)3.2.1酸洗 (16)3.2.2冷轧 (19)3.2.3退火 (24)3.2.4精整 (27)3.3金属平衡表的制定 (29)3.3.1金属平衡 (29)3.3.2金属平衡表的制定 (29)第四章机组与参数选择 (30)4.1机组参数 (30)4.2酸洗—冷轧机组 (30)4.3罩式退火炉 (33)4.4单机架平整机 (35)4.5重卷机组(两条生产线) (36)第五章轧制制度的制定 (38)5.1下压规程的制定 (38)5.2轧制力的计算 (38)第六章车间年产量计算 (47)6.1轧制工作图表 (47)6.2轧机轧制结构的确定 (47)6.3轧机的小时产量 (48)6.4轧机的平均小时产量 (49)6.5影响轧机小时产量的因素 (49)6.6车间年产量计算 (50)专题部分:镁锂合金研究现状 (51)1M G-L I系二元合金相图与密度 (51)(1)Mg-Li系二元合金相图 (51)(2)Li含有量与密度的关系 (52)2M G-L I合金的晶体结构及组织 (52)3镁锂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 (53)3.1 原料 (53)3.2 工具及设备 (53)3.3 熔铸工艺 (54)3.4 轧制工艺 (54)4M G—L I合金力学性能及拉伸断裂特点 (55)(1)Mg—Li合金力学性能 (55)(2)Mg—Li合金拉伸断裂机理 (57)5M G-8L I合金超塑性力学性能 (57)(1)超塑变形的温度条件 (57)(2)超塑变形的速度条件 (58)(3)超塑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峰值应力与温度的关系 (59)6合金元素对M G-L 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60)7M G-L I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特性 (63)8M G-L I合金金的研究现状 (65)9M G-L1合金研究的发展方向 (65)参考文献 (66)致谢 (67)参考文献 (68)第一章综述1.1冷轧薄板生产的发展历史钢的冷轧是在19世纪中叶始于德国,当时只能生产宽度20-25mm的冷轧钢带。

设计一座年产150万吨良坯氧气转炉炼钢车间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一座年产150万吨良坯氧气转炉炼钢车间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一座年产150万吨良坯氧气转炉炼钢车间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毕业论文-- 年产150万吨生铁的炼铁厂设计

毕业论文-- 年产150万吨生铁的炼铁厂设计

毕业论文-- 年产150万吨生铁的炼铁厂设计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年产150万吨生铁的炼铁厂设计院(系)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专业班级冶金技术1011班学生姓名陈轩学号************指导教师施丽丽职称讲师评阅教师___ _ 职称___ 2012年 12 月 1日目录中文摘要 ...................................................................................................................... I I ABSTRACT .. (III)1 绪论 (1)1.1我国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 (1)1.2我国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趋势 (2)2 高炉配料计算 (3)2.1配料计算的目的 (3)2.2配料计算时需要确定的已知条件 (3)2.3计算过程 (7)3 高炉物料平衡计算 (9)3.1高炉物料平衡计算的意义 (9)3.2高炉物料平衡计算的内容 (9)4 高炉热平衡计算 (14)4.1热平衡计算的目的 (14)4.2热平衡计算方法 (14)4.3热平衡计算过程 (15)5 高炉炉型设计 (21)5.1总述 (21)5.2高炉炉型计算 (21)5.3绘制高炉设计炉型图 (23)6高炉八大系统 (24)6.1高炉煤气回收除尘系统 (24)6.2高炉本体 (24)6.3高炉渣铁处理系统 (25)6.4高炉送料系统 (26)6.5高炉喷吹系统 (26)6.6炉顶装料系统 (27)6.7高炉送风系统 (28)6.8高炉动力系统 (29)结语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中文摘要高炉炼铁是获得生铁的主要手段,也是钢铁冶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炉流程是一种古老的冶金工艺,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并在持续改进。

高炉炼铁需要大量的煤和焦炭作铁矿石的还原剂,导致CO2的排放。

毕业设计_年产150万吨冷轧薄板车间设计

毕业设计_年产150万吨冷轧薄板车间设计

毕业设计年产150万吨冷轧薄板车间设计摘要本设计说明书是参照鞍钢及宝钢冷轧薄板厂工艺流程,结合现代化生产实际要求设计了年产150万吨冷轧薄板钢厂的生产车间。

典型产品为Q235B,20钢,08Al冷轧薄板带钢。

该车间的主体设备包括:酸洗机组、五机架冷连轧机组、连续退火机组、单机架四辊式平整机组、横切、纵切及卷曲机组等。

产品具有使用规格范围宽、厚度精确、尺寸偏差小、表面光洁、板形好、性能稳定等特点。

设计时以年产量为基础,结合各产品的市场前景合理地分配了各产品产量,制定了典型产品金属平衡表和轧制规程,并且优化了冷轧薄板的生产工艺,综合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绘制车间平面图。

此外,本说明书还包括专题研究论文:Mg-4Zn-1.5RE合金轧制板材的再结晶组织观察与分析。

关键词:冷轧薄板;热处理工艺;再结晶退火;车间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manual is a steel work that produces and manufactures 1,500,000 tons cold roll lamella in one year combining modern capacity and physical requirements to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cold-rolled sheet of Anshan Iron and Steel and Baosteel. The typical products are Q235B, 20 steel and 08Al specifications cold-rolled sheet steel. This workshop equipment includes: pickling line, the five stand cold rolling mill, continuous annealing units, single frame four roller leveling unit, crosscut, longitudinal cutting and rewinding machine, etc. The product can be used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de specification range, precise thickness and small size deviation, smooth surface, good board shape, the stable performance and so on. People have assigned each product output reasonably and drew up the metal balanced of the typical model product and stranding system regulations combining each product's market prospect, based on annual output when designing. Not only those, but also people have optimized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cold-rolled sheet, synthesized various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drew the workshop plan. In addition, the manual also included a special subject search thesi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theMg-4Zn-1.5RE alloy stranding system board material organizes.Key word:Cold rolled sheet; Heat treatment process; Recrystallization annealing; Workshop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 综述 (1)1.1冷轧薄板简介 (1)1.2冷轧薄钢板生产工艺特点 (2)1.3冷轧钢板的分类 (3)1.4冷轧薄板的质量控制 (3)1.4.1 钢的化学成分对成品性能的影响 (3)1.4.2 热轧带钢对冷轧钢板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6)1.4.3原料的几何尺寸对冷轧成品尺寸的影响 (6)1.4.4坯料常见缺陷以及对冷轧生产的影响 (7)1.4.5退火工序中存在的缺陷 (9)1.4.6冷轧工艺的表面缺陷 (10)1.5冷轧薄板钢生产的发展 (12)1.6当今现代轧制工艺技术的特点 (14)1.6.1大力开发高精度轧制技术 (14)1.6.2轧制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技术 (14)2 产品方案确定 (15)2.1产品方案 (15)2.2 生产方案 (15)2.3产品性质 (16)3 冷轧薄板轧制工艺过程 (17)3.1轧制工艺过程 (17)3.2各工艺流程环节简介 (18)3.2.1酸洗 (19)3.2.2冷轧 (22)3.2.3热处理 (26)3.2.4精整 (38)3.3金属平衡表的制定 (40)3.3.1金属平衡 (40)3.3.2金属平衡表的制定 (40)4 机组与参数选择 (41)4.1机组参数 (41)4.2酸洗—冷轧机组 (41)4.3连续退火机组 (45)4.4单机架平整机 (48)4.5重卷机组 (49)5 轧制制度的制定 (50)5.1下压规程的制定 (50)5.2轧制力的计算 (50)6生产组织和经济技术指标 (57)6.1车间劳动组织和人员配备 (57)6.1.1生产人员 (57)6.1.2技术人员 (57)6.1.3行政管理人员 (57)6.1.4其他人员 (57)6.2车间年产量计算 (58)6.2.1轧制工作图表 (58)6.2.2轧机轧制结构的确定 (58)6.2.3轧机的小时产量 (59)6.2.4轧机的平均小时产量 (60)6.2.5影响轧机小时产量的因素 (61)6.2.6车间年产量计算 (61)6.3轧钢厂的环保 (62)6.3.1 绿化 (62)6.3.2 各类有害物质的控制及防治 (62)6.3.3 节能 (64)6.4车间平面布置 (64)6.4.1仓库面积计算 (64)6.4.2 设备间距确定 (65)6.4.3 车间跨距组成 (65)专题部分: (66)致谢 (76)参考文献 (77)1综述1.1冷轧薄板简介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变形叫做冷轧,一般指薄板不经加热而在室温直接进行轧制加工。

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11 月15 日一.选题背景1.1题目来源冶金行业经过了近8年的高速开展,行业的钢材产能已经到达近6亿吨/年。

已有和在建的中厚板生产线近70条,中厚板生产能力到达接近7000万吨/年。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经济周期的调整,钢铁产品市场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

冶金企业如何在这一轮经济调整中,实现技术和产品的转型成了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

各中厚板生产厂纷纷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特点、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客户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战略定位。

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全力表达出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坚持不懈地开发生产其他企业无法生产或难于生产的市场短线、高档产品。

高档次产品开发离不开性能控制技术,性能控制的新技术不仅提高钢板的性能,还可以带来生产本钱的降低。

1.2工程概述:经过对国外中厚板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前景预测,综合对当地各种物料供给、能源等其它资源的分析,我们选择区域与资源优势居一体的妃甸地区作为建厂厂址,设计一座年产量150万吨4300热轧中厚板车间,并且能够生产规格齐全、性能优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1.3中厚板简介中厚钢板:厚度大于4mm的钢板属于中厚钢板。

其中,厚度4.0-20.0mm的钢板称为中厚板,厚度20.0-60.0mm的称为厚板,厚度超过60.0mm的为特厚板。

中厚板的用途:中厚板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容器制造、造船、桥梁等行业,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建立其需求量非常之大,围也十分广。

〔1〕造船钢板:用于制造海洋及河船舶船体。

要求强度高、塑性、韧性、冷弯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都好。

〔2〕桥梁用钢板用于大型铁路桥梁。

要求承受动载荷、冲击、震动、耐蚀等。

〔3〕锅炉钢板:用于制造各种锅炉及重要附件,由于锅炉钢板处于中温〔350℃以下〕高压状态下工作,除承受较高压力外,还受到冲击,疲劳载荷及水和气腐蚀,要求保证一定强度,还要有良好的焊接及冷弯性能。

转炉炼钢车间毕业设计

转炉炼钢车间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一座3×150t的转炉炼钢车间2007年06月20日目录摘要 (1)引言 (2)1 设计方案的选择确定 (3)1.1车间生产规模、转炉容量及座数、产品方案的确定 (3)1.1.1车间生产规模及座数的确定: (3)1.1.2产品方案的确定: (3)1.2车间各主要系统所用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3)1.2.1 铁水供应系统 (3)1.2.2 散状料供应系统 (4)1.2.3 烟气净化系统 (6)1.2.4 炉外精炼系统 (8)1.2.5 浇注系统 (8)1.2.6 出渣系统 (10)1.3炼钢车间工艺布置 (11)1.3.1 车间跨数的确定 (11)1.3.2 各跨的工艺布置 (11)1.4车间工艺流程简介 (12)1.4.1 工艺流程框图 (12)1.4.2 工艺流程说明 (12)1.5转炉冶炼指标及原材料消耗 (13)1.5.1 转炉冶炼作业指标 (13)2 设备计算 (14)2.1转炉设计 (14)2.1.1炉型设计 (14)2.1.2 转炉倾动力矩计算及电机功率确定 (17)2.2氧枪设计 (21)2.2.1氧枪喷头设计 (21)2.2.1氧枪枪身设计 (22)2.3烟气净化系统设备设计与计算 (26)2.4炉外精炼设备设计与计算 (39)3 车间设计 (40)3.1原料供应系统 (40)3.1.1铁水供应系统 (40)3.1.2 废钢厂和废钢斗计算 (40)3.1.3 散状料供应系统 (40)3.1.4 合金供应系统 (40)3.2浇注系统设备计算 (41)3.2.1 盛钢桶及盛钢桶车 (41)3.2.2 连铸机 (41)3.3渣罐(盘)的确定 (41)3.4车间尺寸计算 (42)3.4.1 炉子跨 (42)3.4.2 加料跨 (42)3.4.3 浇铸跨 (42)3.5天车计算 (42)致谢 (44)摘要本设计为设计一座3×150吨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车间,主要产品是低碳钢。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全套图纸】[管理资料]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全套图纸】[管理资料]

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摘要转炉设备中,倾动机械是实现转炉炼钢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炉体的工作对象是高温的液体金属,在兑铁水、出钢等项操作时,要求炉体能平稳地倾动和准确的停位。

为获得如此低的转速,需要很大的减速比。

转炉炉体自重很大,再加装料重量等,整个被倾转部分的重量要达上百吨或上千吨。

转炉倾动机械的工作属于“启动工作制”。

机构除承受基本静载荷作用外,还要承受由于启动、制动等引起的动载荷。

这种动载荷在炉口刮渣操作时,其数值甚至达到静载荷的两倍以上。

转炉倾动机械随着氧气转炉炼钢生产的普及和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各种型式的倾动装置。

本设计为带有扭力杆缓冲止动装置的全悬挂式倾动机械,扭力杆可以缓冲转炉倾动时产生的载荷和冲击,而且对耳轴不产生轴向力。

本设计的主传动系统为四个对角线布置的一次减速机带动一个位于其中心的二次减速机,从而带动整个转炉进行回转工作。

每一台一次减速机的输入轴由一个直流驱动电动机带动工作,四台一次减速机借助其法兰盘凸缘固定在二次减速机的外壳上,在其输出轴上安装的小齿轮与安装在耳轴上的悬挂大齿轮相啮合,组成二次减速机。

关键词:转炉,倾动机械,倾动装置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50 t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sm designAbstractConverter device, tilt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is one of the key steelmaking production , furnace work object is a liquid metal temperatures in hot metal , other items when tapping operation , requiring tilting furnace can smoothly and accurately stop bit . To obtain such a low speed, requires a large reduction ratio. Great weight converter furnace , plus loading weight, etc. , the entire weight of the part to be tilting up hundreds of tons or thousands of tons .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cal work belongs to " start working system ."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institutions to withstand static loads , but also to withstand dynamic loads due to start , braking caused . This dynamic load in the mouth skimming operation, more than twice its value even to static loads. With the converter tilting BOF steelmaking machinery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lso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types of tilting the device . The torsion bar is designed with a full buffer stopper suspended mechanical tilting torsion bar and can buffer the impact load generated when the converter is tilted , and the axial force is not generated trunnion . The design of the main drive system is arranged in a four diagonal reducer drive one at the center of the second gear , so as to drive the rotary converter work performed . Each one gear input shaft driven by an electric motor driven by a DC to work four first gear with its flange flange mounted on the second gear housing , the output pinion shaft installation and installation in the trunnion suspension gear meshed , the second gear component .Keywords:Converter, Tilting machine, Tilting devices目录摘要................................................................................................................................ - 1 - Abstract .................................................................................................................................. - 2 - 1 绪论.................................................................................................................................... - 5 -研究背景..................................................................................................................... - 5 - 转炉炼钢的特点......................................................................................................... - 5 - 转炉炼钢的工序......................................................................................................... - 6 - 转炉炼钢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 6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7 - 2 方案选择与评述................................................................................................................ - 8 -....................................................................................................................................... - 8 - 倾动机构的选择与评述............................................................................................. - 8 -倾动机构的配置形式 ....................................................................................... - 9 -分减速机结构形式 ......................................................................................... - 10 -主减速机结构形式 ......................................................................................... - 11 -........................................................................................................................... - 11 -........................................................................................................................... - 11 -. .......................................................................................................................... - 12 -3转炉倾动力矩的确定....................................................................................................... - 13 - 转炉重心的确定....................................................................................................... - 13 - 转炉倾动力矩的计算............................................................................................... - 13 - 空炉与炉液综合力矩计算 ............................................................................. - 14 -摩擦力矩的计算 ............................................................................................. - 15 -最佳耳轴位置的确定............................................................................................... - 16 - 转炉倾动力矩修正................................................................................................... - 16 -4电机、联轴器和制动器的选择与校核........................................................................... - 20 - ..................................................................................................................................... - 20 -电机的选择 ..................................................................................................... - 20 -........................................................................................................................... - 20 -(1) 电动机工作制度JC及发热值校核 .......................................................... - 21 -(2) 电动机过载校核......................................................................................... - 21 -(3)电机启动时间的计算................................................................................... - 22 -联轴器选择............................................................................................................... - 23 - 制动器的选择与校核............................................................................................... - 23 - ........................................................................................................................... - 24 -制动时间校核 ................................................................................................. - 24 -5 传动系统的设计与校核.................................................................................................. - 26 -减速机总传动比计算............................................................................................... - 26 - 减速机齿轮设计....................................................................................................... - 26 - 各级传动比分配与齿数确定 ......................................................................... - 26 -各轴功率、转速及转矩的计算 ..................................................................... - 26 -齿轮传动的设计 ............................................................................................. - 27 -减速机轴的设计....................................................................................................... - 44 - ........................................................................................................................... - 44 -减速机轴的校核 ............................................................................................. - 48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 50 - 6 扭力杆系统的设计.......................................................................................................... - 52 -扭力杆缓冲止动装置材料的选择........................................................................... - 52 - 扭力杆设计计算....................................................................................................... - 53 - ........................................................................................................................... - 53 -安全座空隙的确定 ......................................................................................... - 53 - 7 设备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价.......................................................................................... - 54 -设备的可靠性........................................................................................................... - 54 -设备可靠度的计算 ......................................................................................... - 54 -设备平均寿命 ................................................................................................. - 54 -机械设备的有效度 ......................................................................................... - 55 - 设备的经济性评价................................................................................................... - 56 - 投资回收期计算 ............................................................................................. - 56 -盈亏平衡分析 ................................................................................................. - 57 - 总结.............................................................................................................................. - 58 - 致谢.............................................................................................................................. - 59 - 参考文献.............................................................................................................................. - 59 -1 绪论研究背景钢铁工业一直是整个工业发展的基础,对于钢的冶炼也一直是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焦化厂鼓冷工段毕业设计(150万吨)

焦化厂鼓冷工段毕业设计(150万吨)
横管初冷器和竖管初冷器两者相比,横管初冷器有更多优点,如对煤气的冷却,净化效果好,节省钢材,造价低,冷却水用量少,生产稳定,操作方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因此,近年来,新建焦化厂广泛采用横管初冷器,以很少采用竖管初冷器了。见于以上两种初冷器的对比我选用横管式间接初冷器。
3
焦化厂焦炉煤气鼓风机有离心式和容积式两种。离心式用于大型焦炉;容积式常用的是罗茨鼓风机,用于中型和小型焦炉。在此设计中,我选择了离心式鼓风机。下面介绍的是此两种鼓风机的构造及优缺点。
1
煤气的初冷,输送及初步净化,是炼焦化学产品回收工艺过程的基础。其操作运行的好坏,不仅对回收工段的操作有影响,而且对焦油蒸馏工段及炼焦炉的操作也有影响。因此,对这部分工艺及设备的研究都很重视。
煤气初冷的目的一是冷却煤气,二是使焦油和氨水分离,并脱除焦油渣。
煤气的初步冷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来自焦炉的出煤气(650-800℃)在集气管及桥管中用大量循环氨水喷洒,使煤气冷却到80-90℃;使60%左右的焦油蒸汽冷凝下来。第二步再在煤气初冷器中冷却,使残余焦油和大部分水汽冷凝下来,可将煤气冷却到25-35℃。
直冷空喷塔内喷洒用的洗涤液在冷却煤气同时,还吸收硫化氢、氨及萘等,并逐渐为萘饱和。采用螺旋板换热器来冷却闭路循环的洗涤液,可以减轻由于萘的沉积而造成的堵塞。在采用氨水混合分离系统时,循环氨水中挥发的浓度相对增加,而循环氨水的温度又高,因而氨的挥发损失将增大。为防止氨的挥发损失及减少污染,澄清槽和液体槽宜采用封闭系统,并设置排气洗净塔,以净化由槽内排除的气体。
关键词: 粗煤气;鼓冷;初冷;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1
煤化工的发展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学工业体系。进入20世纪,许多有机化学品多以煤为原料生产,煤化学工业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8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的进展,炼铁炼钢用焦炭的需求增大,炼焦化学工业应运而生。

【精品】设计年产150万吨的中厚板厂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精品】设计年产150万吨的中厚板厂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年产150万吨的中厚板厂姓名:学号: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指导教师:摘要此设计是以包头地区为条件,设计年产量150万吨的中厚板厂,分析了在包头地区建造新的中厚板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结合设计条件及年产量要求完成了10个产品品种、10个产品规格的产品方案表和金属平衡表。

以钢种为X70的连轧坯轧制中厚板。

第一章是中厚板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和建厂可行性分析报告,总结了当前世界各国中厚板生产技术的先进水平,包括设备、技术及理念等,然后进行了建厂的可行性分析;第二、三章是对设计任务、生产品种及工艺流程进行了确定,制定了生产工艺和产品方案;第四章对轧制规程进行了介绍比如:压下装置、轧制速度制度、挠度、温度制度,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与制定;第五章对设计进行各项力能参数的计算,包括轧制表的计算,也对轧辊强度和轧机主电机能力进行了校核;第六章介绍了车间平面布置,选择了加热炉、主电室、轧辊间的配置,确定主要设备的间距;第七章是对设计车间产量进行了计算,包括各设备的生产能力、车间平均小时生产能力及车间年生产能力;第八章编制了技术经济指标,确定了车间内各项设备、原材料、动力等利用程度的指标。

最后根据设计参数,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中厚板;车间设计;生产工艺AbstractThis design that take the Baotou area as a condition, tons new medium and of a new plate factory in Baotou area. Combined design condition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annual yield,the design completes 10 product varieties,10 product specifications and metal balance sheet table. A cogged ingot of X70 is used for the rolling medium plate.Chapters 2 and 3 is a design task,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species and to develop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solutions;.The plans of the products,the sorts of the products,the process flow and technological demand are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The fourth rolling regulations were introduced such as: pressure device, rolling speed system, temperature regime, and its detailed calculation and formulation.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eel rolling,equipment capability,tool designing and intension verifying.The six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hoice of mostly and assistant equipment which according to equipment parameter.The outputs of workshop,which involve the average output of per the eighth chapter.The tenth chapter is about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targets including the use of equipments,raw materials and power. At last,the layout of workshop was drawed according to designing parameters.Key words: medium plate;Workshop designing;Production technic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总论 (1)1.1 工程总述 (1)1.2 国内外中厚板车间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1中厚板简介 (1)1.2.2 中厚板的用途 (1)1.2.3 中厚板车间现状及发展趋势 (2)1.2.4 国内外中厚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 (3)1.3 包头建设中厚板车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4)1.3.1 原料供应情况分析 (4)1.3.2区域辅助设施状况 (5)第二章产品生产大纲及技术要求 (7)2.1 产品生产大纲 (7)2.2原料及金属平衡表的编制 (9)2.2.1原料来源及规格 (9)2.2.2 编制金属平衡表 (9)第三章生产工艺流程 (11)3.1 生产工艺流程的制定依据 (11)3.2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介 (12)3.4 典型产品的介绍和工艺制度 (14)3.4.1典型产品工艺制度 (15)第四章轧机及其参数的选择 (17)4.1中厚板轧机型式 (17)4.2轧机参数选择 (18)4.2.1 3800mm四辊可逆粗轧机的参数选择 (18)4.2.2 4100mm四辊可逆精轧机的参数选择 (19)4.3轧辊尺寸及材质 (20)4.3.1轧辊的参数计算 (20)4.3.2轧辊挠度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0吨转炉课程设计

150吨转炉课程设计

150吨转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150吨转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与转炉相关的炼钢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 学生了解150吨转炉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对转炉设备故障的判断和解决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转炉操作模拟,提升实际操作技能;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150吨转炉的工艺优化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钢铁行业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职业认同感;2.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中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钢铁行业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转炉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转炉的构造组成、各部件功能;- 转炉冶炼原理及热力学过程;- 冶炼过程中氧气流动与金属反应的关系。

2. 炼钢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炼钢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转炉冶炼各阶段操作要领;- 转炉吹炼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及调整;- 冶炼过程中的事故处理方法。

3. 150吨转炉的实际应用及案例分析:- 150吨转炉在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案例分析: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国内外转炉技术的最新发展。

4. 转炉设备故障判断与解决:- 转炉设备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故障诊断方法与处理流程;- 预防性维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5. 转炉操作模拟与工艺优化设计:- 转炉操作模拟训练;- 工艺优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工艺优化设计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words: BOF of blowing air on the top and bottom; Equipment of blowing oxygen; Continuous casting;plant dynamically;plant satirically
ABSTRACT……………………………………………………………………...Ⅱ
本设计主要任务是设计一座年产1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建有三座60吨顶底复吹转炉,采用“三吹二”操作,为提高钢材质量和高效连铸的要求,车间建有CAS-OB和RH真空处系统,本设计要求100%的连铸比。整个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动态和静态控制。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转炉炉型及氧枪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和生产流程的确定;车间设计及车间生产过程概述。
1 绪 论
1.1 本课题来源,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来源:众所周知,炼钢生产环节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处于整个生产流程的中间部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谓钢产品生产的中间环节;而在独立的钢厂,即炼钢—轧钢以及钢的深加工型企业里,炼钢是决定产品产、质量的首要一步。炼钢环节的任何延误或产、质量波动都会影响前后生产工序的协调运转。这都与炼钢车间(厂)的设备、工艺、组织管理等因素有关。所以在新建厂设计或旧厂进行技术改造的起始阶段就应当处理好相关的各种问题,为正常生产,保持良好的运转秩序打下基础。
转炉的分类:按吹炼设施的布置,转炉大体分为顶吹转态控制
Design a an annual output of1.5million tons of goodcharacterize the converter steelmaking workshop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ron-steel industry now days, modern steel plants require adopting long-scale, continuous and high efficient equipment, advanced management. It should save energy, and make less pollution and reduce theinvestment cost.
意义:基于我对钢铁冶金生产工艺学的了解,通过工艺设计使我对国内外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条件、冶金计算、冶金设备等实际生产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自已成为符合钢铁厂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
1.2国内外现状:
前言:2012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22亿t,是世界上第一产钢大国。而炼钢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工序,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范围具有决定性影响。转炉是目前国内外最主要的炼钢设备,世界上约有600座转炉在运行,约占全球粗钢产量的60%。在我国,粗钢产量的80%以上由转炉生产。鞍钢、武钢等大型钢厂多采用全转炉冶炼生产。全世界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发展状况参见表1-1。
设计一座年产150万吨良坯的转炉炼钢车间
摘要
现代转炉炼钢要求采用大型、连续、高效设备先进生产工艺,布局合理、管理先进、节约能耗、减少污染、降低投资成本。
转炉是炼钢的主要设备。炼钢转炉是对于人类来说,最有用的生产工具之一,它提供了一种方法,使我们可以快速而有效的使废钢变废为宝,而生铁则是所有基础钢材生产的基本原料,它在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里,都是很重要的。钢产量的增加,甚至是工艺方法的一些改善,都可以带动一笔可观的利润。
This workshop is designed to produce1,500 thousand tons qualities ingots. Three60 tonsBOF which are brown oxygen from their topadoption “three blowing two”. In the while, the refining equipment RH and CAS-OB are used for raising the steel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t continuous castingof100%. Computer being operated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whole plant dynamically and satirically .This design include: the balance of material and quantity of heat; the design of shape and equipment of the workshops.
The converter is the steelmaking equipment. Converter steel is one of the most useful for humans, one of the tools of production, it provides a way so that we can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so that the scrap turning waste into wealth, while pig iron is the basic raw material of all basic steel production in all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Increase in steel production, and even some improvement of the process method, can bring a substantial prof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