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及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规模养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规模养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规模养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冬去春来温差变化大,好多网友在搜猪技术问答里提问,关于免疫失败的问题。

小编也为大家总结下免疫失败的原因和成功免疫的对策。

免疫失败的原因1.疫苗的因素。

要检查疫苗质量、运输保存过程是否符合规定、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疫苗血清型等。

2.母源抗体的干扰。

由于各种疫苗在种畜中的广泛使用,可能使种畜的母源抗体水平提高。

若接种过早,当疫苗病毒注入幼畜体内时,会被母源抗体中和,从而影响疫苗免疫力的产生。

3 饲料霉菌的影响。

当饲料发霉产生的一系列的霉菌毒素,能使胸腺淋巴萎缩,毒害巨噬细胞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从而产生免疫抑制。

4.. 营养水平的影响。

研究证明:机体维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不平衡都会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如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淋巴细胞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体内的T淋巴细胞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 淋巴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5.猪只的健康状况。

猪群接种疫苗时,可能已经处于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严重的寄生虫感染,接种疫苗后可能导致猪群发病。

有时有些接种对象由于健康状况、品种或处于某种病理生理状态,接种疫苗后,常可导致免疫副反应发生。

6. 应激因素所导致的免疫抑制状态。

限位栏、密度大、捕捉、转群、争斗、限食、去势、换料、打耳号、断尾、严寒酷暑、噪音等因素都使猪处于应激状态,导致亚健康状态。

猪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猪群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就会减弱猪的免疫能力,使猪的免疫应答能力减弱,从而降低猪的抗体水平,导致免疫失败。

7.免疫程序不合理。

猪场没有根据当地猪病流行规律及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的时机不当,对免疫的效果影响较大。

如过早免疫接种,受母源抗体干扰,导致免疫失败; 过迟接种,会出现免疫空白期,易造成猪群发病。

同时进行多种疫苗免疫,有时会出现疫苗间相互抑制的现象,从而形成疫苗的免疫失败。

养猪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养猪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养猪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一、疫苗本身的问题1.疫苗质量不佳。

疫苗的质量是决定猪免疫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据调查,疫苗质量不佳,菌株抗原性差,毒力不稳定,疫苗效价低,保护率小,免疫期短,均可导致免疫效果较差或失败。

因此,在使用疫苗之前,建议先进行效价检测。

疫苗的类型也影响免疫效果,有的猪场免疫三联苗后发猪瘟病,但改为猪瘟单苗后,不再发病。

多联苗对防止单种传染病(如猪瘟等)不确实,最好选择单苗接种。

2.疫苗株(血清型)选择不当。

由于病原体有多种血清型(如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80多个亚型),因此,选择猪疫苗时,应包含当地流行的血清型,必要时可使用自家组织灭活苗。

3.疫苗的运输、储存和使用不当。

温度过高、密封不严、剧烈震荡和反复冻融等情况,均可造成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

一般疫苗运送时应坚持“苗随冰行,苗完冰未化”的原则,装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瓶或保温箱,避免高温或阳光直射。

疫苗的保存均有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要求,一般冻干苗应放在-10~-20℃的冷冻环境中保存,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猪瘟免疫弱毒冻干苗在0~8℃只能保存6个月,若放在25℃的环境中,最多10天左右即失去效力。

有些国家的冻干苗中加入了耐热保护剂,可以放在4~6℃环境中保存;灭活油苗,一般保存温度为2~8℃,不能过热,也不能低于0℃。

所以,在购置和使用疫苗时,应注意其储存温度、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

二、免疫操作不规范,接种程序不科学1.稀释不当。

免疫接种时,应首先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选择好稀释液。

养殖户用冷水代替稀释液,或者用甲疫苗的稀释液代替乙疫苗的稀释液,均是错误的;其次,应注意投苗时正确的稀释倍数,配置好的疫苗在使用前要震摇均匀,并及时(最好1~2小时)使用完毕。

2.操作不规范。

表现在:①选用的针头不当。

如小猪注射使用孔径大的针头,药液易溢出;免疫大、中猪群使用的针头过短,低于脂肪的厚度,疫苗不能直接进入肌肉层。

②注射部位不准确。

猪的接种部位有皮下、肌肉注射等,应根据疫苗说明,选择正确的部位,如给母猪肌肉注射疫苗时,注射针头(35毫米长)应呈垂直方向注入猪的颈部肌肉。

猪场生猪疫病免疫失败的11个原因及解决措施

猪场生猪疫病免疫失败的11个原因及解决措施
18 滥 用 预 防 药 物 .

果 .使 用 的疫 苗 质 量 可 能 不 好 或 因使 用 疫 苗 不合 理 ( 量 、使 用 方 法 不 当等 ) 剂
2 面 对 免疫 失 败 1
导 致 免疫 失 败 。例 如 : 甲介 绍 乙使 用 某 厂 家 的疫 苗 ,结 果 甲 A 己却 是 使 用 另 一
道。
次 或 两 年 只 免 疫 了 3次 , I 现 长 时 问 叶 {
的免 疫 空 白期 。 在 猪 群 中 造 成 感 染 或 隐 性 带 毒
12 不 确 切 了 解 疫 苗 的 质 量 _
再 免疫 、再 检 测 的过 程 。 多数 是照 般 别 人 的免 疫 程 序 ,或 者 是 随 意 确 定 和 更 改 免 疫 程 序 结 果 使 免 疫 程 序 不 适 合 猪 场 的实 际 情 况 .而 此 问 题 经 常 被 猪 场 相 关 管理人员忽视。
部分 猪场某些 疫苗 实行跟胎 免疫 , 猪群 的管 理 不 够 精 细 ,少 数 母 猪 因 生 产 周 期 不 正 常 ,一 年 只 产 了 l胎 或 两 年 只 产 了 3胎 ,结 果 疫 苗 也就 一 年 只 免 疫 了

在 猪 群 应 激 、营 养 状 况 不 佳 时 接 种 疫 苗 。 例 如 :部 分 猪 场 在 仔 猪 断 奶转 群 的 同 时 接 种疫 苗 。
21 0 0年 第 1 0期
猪场 生猪 疫病 免疫 失败 的 1 1个原 因及 解 决措 施
李 润 成
f 南农 业大 学动物 医学 院 ,湖 南长 沙 4 0 2 ) 湖 1 1 8
前 ,猪 病 H益 复 杂 化 ,使 . 疫 苗 I { j
成 为 猪场 防控 疫 病 的 一 个 主 要 措 施 。然

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常用疫苗选择标准

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常用疫苗选择标准
不 同 基 因型 之 间有 一 定 的 交 叉 保 护 ,但 不 同血 清 型 之 间 的 交 叉 保 护 性 差 。 因 此 免 疫 的 疫 苗 必须 与本 场 流 行 的 血 清 型 一 致 、基 因 型一 致 或相 近 才 能起 到 保 护 作 用 。
13 免疫程序不合理 1.3.1首 免 日龄 不合 理
文 。 郑 逢 梅 河 南省 诸美 种 猪育种 集 团有 限 公司
1猪场 免疫 失败的 原因
1.1 免疫抑制性因素 1.1.1免 疫 抑制 性疾 病
猪场 最 重 要 的 免疫 抑 制 病 病 原 包 含 猪 蓝 耳 病 病 毒 (PRRSV)、 猪 圆环 病毒 (PCV2)及 猪 伪 狂 犬 病毒 (PRV)等 。 1.1.2霉 菌毒 素
由于 高 致 病 性蓝 耳 病 毒 株 的流 行 ,高 致 病 性 蓝耳 病 疫 苗 在 快 速 稳 定 活跃 场 的短 期 效 果 较 明 显 ,但 因毒 株 毒 力 返 强 ,发 生 基 因重 组 的报 道 屡 见不 鲜 ,排 毒 时 间较 弱 毒 苗 更 长 等原 因使 得 猪 场 选 择 高 致 病 性 蓝耳 病 疫 苗 的 时候 要慎 重 考虑 。
常 用蓝 耳 病疫 苗 毒株 可 以分 为 3类 :弱 毒 苗 (经典 株 )、高蓝 活 苗 (变异 株 )、灭 活 苗 (CH-la株 )。 2.2.2 蓝耳 病疫 苗选 择标 准
由 于 PRRSV 免 疫 延 迟 以 及 抗 体 依 赖 性 增 强 (ADE)作 用 ,低 浓 度 的 抗 体 水 平 不 仅 没 有 保 护 效 果 ,因此蓝 耳病 阳 性场 不建 议选 择灭 活 苗免疫 。
经 典 毒 株 的 弱毒 活疫 苗 以稳 定 、安 全 为 特 点 ,在 提 高 蓝 耳 病 阳 性 稳定 场生 产 成 绩 方 面 以及 使 用 疫 苗 进 行 蓝耳 病 驯化方 面 效果 显著 。

猪场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及防治对策

猪场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及防治对策

对 种猪 群 的检测 力 度 ,淘汰 阳性 种猪 ,逐 步 净化猪
场 猪瘟 。
26 加 强饲 养 管理 。强 化 生 猪 安 全 ,加 强饲 养 管 .
理 ,避 免各 种应 激 ,确保 免 疫猪 群 的猪瘟 抗 体一致 性 ,尽 量减 少猪瘟 野 毒的感 染机 会 。 4 6 0 河南省 项城 市兽 药管理 站 620
. 三 疫失败。蓝耳病首先感染粘膜表面的巨噬 台 21 加 强饲 料 管 理 ,避 免 霉 毒 素 对 猪 群 免 疫 系 统
破 环 。对 霉 变 玉 米 、豆 粕 等 原 料 要 定 期 加 入 脱 霉
剂 ,或 使 用 氨 类 化 合 物 浸 泡 ,适 当加 大 蛋 白复 含 肝利胆 类 中草药 ,克服毒 菌毒 素造成 的免 疫抑 制 。 22 加 强 圆环 病 毒 和 蓝 耳 病 的防 疫 。 目前 ,圆 环 .
制 , 同时干扰 补 体系 统 的激 活 ,单端 孢霉 菌 毒素 可
败 ,对 免疫 失败 猪 群 ,要严 查 原因 ,重 新补 防 , 以
防免疫 失败 。
抑 制机 体造血 功 能 ,引起 淋 巴管 壁坏 死 出血 ,从 而
引起 免 疫抑 制 。T一2毒 素 、双 乙酸基 草 烯 醇 等 可 引起 血 清 中 a一球 蛋 白 减 少 ,红 细 胞 免 疫 反应 延
▲_-
造 成猪 瘟疫 苗 中含 有牛病 毒 性腹 泻病 毒 ,往往 造 成
猪 瘟疫 苗 免疫 失败 。其 二是 疫苗 抗原 含量 不足 。我
1 猪 瘟免疫 失 败的主 要 原因
尤 11 免 疫抑 制性 疾病 造成 机 体免 疫系 统损 .
国兽药 典 规定 C株 细 胞苗 免疫 剂 量 为 10RD,但 5 I

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及综合应对措施

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及综合应对措施
1 . 苗使 用 方 面 的 因素 2疫
时会 出现疫苗 问相 互抑 制 的现象 , 从而形 成疫 苗的免 疫 失败 。
1 . 4应激 因素
生猪 机体 的免疫 功 能在一定 程度 上受 到神经 、 体 液 和内分 泌的调 节 . 群处 于应 激反应 敏感期 时接 种 猪 疫 苗 , 会减 弱 猪 的免疫 能 力 , 猪 的 免疫应 答 能 力 就 使 减 弱 , 而 降低猪 的抗体 水平 。 从 1 . 境 因素 高 温 、 冷 、 . 1环 4 寒 阴雨 、 差 过 大 、 温 过 度潮湿 ; 噪音 、 常 响动 、 异 鼠类 等小 动 物骚 扰 、 种有 各
今 日畜 牧 兽 医
2 0 年 第 7期 01
W W. x s o W z mz. m g c
Emalrms@ 1 6c m - ix y . : j 2 o
动 物 防疫
1 . 毒 药 品使 用 不 当 只 碘 酊 作 局 部 消 . 3消 2 j 毒, 斯不 用酒 精脱 碘 或 应』 过多 的 5 丰 j %碘 酊 消毒 ,
碘 酊未 于就急 于 注射疫 苗
1 . 苗 间 干扰作 用 随意 将 两种 或 两 种 以 . 4疫 2
上 疫 苗 同时接 种 , 机体 就 可 能对 其 中一 种抗 原 的
打到 底或 根本 不 消毒 , 有 可 能诱 发 疫病 或 导致 极 死 亡 ,还 会 造 成 整瓶 疫 苗 受 污 染 或 机 械 带 毒 接 种 , 防 疫 注射 变 成 带 毒 传 播 , 使 注射 后 引起 疫 情
流 行
接 种疫苗 后必 然导 致猪群 发病 。 时有 些接种 对象 由 有
动 物 防 疫
、^,gm s o ^n. x z. r n^ z cn

浅谈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浅谈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摘要:猪场免疫失败主要是由于养殖 人员健康管理意识差,饲养管理不良 及免疫抑制疾病的存在。

其中,猪圆 环病毒病与蓝耳病协同作用下相互影 响,最终导致猪瘟发生,大大增加猪 场死亡率。

因此,免疫抑制类疾病的 防控对预防免疫失败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免疫失败;免疫抑制类疾病; 对策1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1.1人为管理因素免疫接种使用的疫苗质量差,疫 苗被污染,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保存 和使用疫苗,制定的免疫程序不合理 等是疫苗使用过程中导致免疫失效的 原因之一。

伺养管理过差,营养不充畜业技术疫病防治足,营养成分缺乏,猪只抵抗力差, 环境因素导致的应激等也能使猪只出 现免疫抑制现象,从而导致免疫失效。

1.2免疫抑制类疾病免疫抑制类疾病会破坏猪只免疫系统,从而导致免疫失效。

危害我国 规模化养猪场的免疫抑制类疾病主要 有猪圆环病毒病、蓝耳病及猪瘟。

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抑制作用危 害巨大,平时发病率比较低的疾病在 其免疫抑制的作用下发病率明显上升, 例如副猪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猪 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链球菌等。

猪圆 环病毒病不仅能造成免疫失败,其本 身致病性也严重影响猪只健康和存活 率。

猪圆环病毒的感染能使后备母猪 出现繁殖障碍,流产率、死胎率上升, 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上升。

猪圆环病毒 还能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从而 诱发肺炎;此外,肉芽肿性肠炎,猪腹 泻,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猪皮炎和肾 病等疾病的发生均与圆环病毒有关。

猪圆环病毒病是导致免疫抑制的 首要环节,感染猪只淋巴细胞被破环, 如果未有效的控制病情,能导致隐性 猪蓝耳病向临床型发展,蓝耳病毒的 逐渐扩散使巨噬细胞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引发呼吸道障碍综合症,母猪繁 殖障碍,而蓝耳病毒继续在猪只体内 增殖,使猪瘟抗体在短时间内急速下 降,致使猪瘟发生,在此过程中,圆 环病毒和蓝耳病毒协同作用,互为因 果。

圆环病毒病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蓝 耳病的发生;而蓝耳病的进一步发展, 圆环病毒病恶化是必然结果。

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国畜禽业中种2018.11作者简介:张海智(1979.6-),男,云南省鹤庆县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

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张海智李四华(云南省鹤庆县辛屯镇畜牧兽医站671502)摘要:导致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包括猪场自身因素、疫苗因素、应激因素、免疫程序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对策免疫接种是预防猪场传染病有效方法之一,猪场经济效益与免疫成败密切相关,免疫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猪场自身因素、疫苗因素、应激因素等。

只有综合考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贯彻落实,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免疫目的。

1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1.1猪场自身原因猪群个体的免疫应答不同,对疫苗的反应强弱也不一致。

有的猪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由于消毒制度不健全,猪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猪只在注射疫苗之前已经感染了病毒,处于潜伏阶段,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若此时注射疫苗,可导致猪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加速猪的发病或死亡。

猪只发病,正在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治疗,造成抗原受损或免疫抑制。

1.2疫苗因素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质量不合格或破损、失效、过期;疫苗在采购、运输、保存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疫苗本身的功能受损;疫苗取出后受到日光直射或温度过高;没有使用相应的稀释液,用蒸馏水或普通生理盐水甚至冷开水、矿泉水或自来水稀释,稀释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用完,从而降低了疫苗的效价和免疫原性;注射过程中采取打飞针的方式或没有确切掌握各种疫苗的注射量,导致剂量不足。

1.3应激因素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环境过冷、过热、高湿、通风不良、饲料突变、拥挤、长途运输、转群、追捕、打耳号、惊吓、阉割、采血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从对免疫应答产生影响。

1.4营养因素当猪营养不良,缺乏某些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免疫球蛋白产生受到影响,免疫系统被破坏,猪的免疫应答力降低,抗体产生减少。

规模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规模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挽 回损 失
面 的 。许 多 内 外 环 境 因 素 都 可 能影 响
机 体免 疫 力 的产 生 、 维持 和 终 止 。
11 疫 苗质 量方 面的 原 因 .
111 疫 苗 自身 质 量 低 劣 : 目前 , .. 生
如何 排 除 母源 抗 体 和机 体 内已有 抗 体
的干 扰 . 确定 合 适 的首 免 日龄 和补 免 时 间。 而 , 然 由于 规模养 猪 的迅 速发 展 , 养
速发展 ’ 因此而来 的生猪 疫痛 防控 已成为影响规模养猪增产、 增收 、 增效的重要 因素。
寿 此 , 究‘ 衬 规 模 楮 场 免 疫失 败 的 原 因, 定 科 学 合 理 的 规 模 猪 场 防 疫 制 度 . 研 和探 制 采
取 科 学有 救 的| 对措 施 于l 进 规模 养猪 发 展 , 高规模 养猪 经 济 效 益 具 有 举 足 轻 应 . 对 促 提
, 、
134 疫 苗 接 种 方 法 不 当 : 的 免 疫 .. 猪
接种 方 法 有 饮 水 、皮 下 注射 和肌 肉注
射等 。 未按 规 定 途 径 接 种疫 苗 . 而是 想 当然 , 图方 便 。 肉 注 射 免 疫 时 , 现 肌 出
“ 飞针 ” .疫苗 根 本 没 有 注 射 进 去 或 注
室的作 用 。

关键 词 猪场 免 疫 原 因 对策
J‘ l
‘ _
在 规模 养猪 生产 中 . 常遇 到接 种 经
途 汽 车 上进 行 长 途 运 输 :或 者 为 了 节
入 的 疫 苗从 针 孔 流 出 .造 成 疫 苗 注 射
了某 种疫 苗 盾 . 发生 该 传染 病 。究其 仍

猪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猪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猪免疫失败是指免疫过某种疫苗的猪在免疫期内又发生该疾病的现象,或没有发生该疾病但免疫后对猪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统称为免疫失败。

免疫失败给养猪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有效防范疫病,现就有关防止免疫失败的原因做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1、猪免疫失败的原因1.1疫苗及免疫操作问题接种的疫苗中必须含有足够量的有活力的抗原,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

疫苗在生产、运输、保存过程中不当造成瓶破裂、盖松动而引起活苗失空;环境温度过高、日光直射等,使活苗存活率降低或破坏抗原结构而使免疫失败。

注射疫苗时稀释方法、稀释液、接种途径、免疫程序等都影响免疫效果。

1.2母源抗体干扰母源抗体是从母体中获得的被动性免疫抗体,以增强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但是母源抗体可干扰首次免疫的效果,尤其是用弱毒疫苗。

体内未消失的母源抗体与注射疫苗中和,影响了仔猪主动免疫的产生。

母源抗体有一定的消长规律,需待母源抗体水平降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进行疫苗免疫,否则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

1.3免疫程序不合理猪场的免疫程序一成不变,没有从猪场实际情况考虑并根据相应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或免疫接种项目不全面、不完善,均可导致免疫失败。

1.4疫苗间干扰作用随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同时接种,机体就可能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导致免疫失败,如猪蓝耳病疫苗会影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应答。

1.5疾病因素饲料配方不科学,铜元素严重超量添加,损肝损肾;为防拉稀滥加抗生素,不仅打破了猪肠道正常的生物平衡,还严重影响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免疫抑制性猪病的存在,阻碍猪免疫抗体的产生,还须引起人们重视。

1.6应激因素猪在饲养条件与外部环境发生突然性的变化时,使猪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应激现象,并对T细胞有很大的损伤性,阻碍巨噬细胞的生长,增加IgG的分解代谢,影响接种免疫的效果。

1.7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状况、环境卫生及消毒等。

规模养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规模养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规模养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规模养猪是现代化养猪业的一种模式,它通过集中养殖和规模化管理,提高了猪只的生产力和养殖效益。

然而,在规模养猪过程中,免疫失败问题时有发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规模养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首先,规模养猪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养殖环境不洁净。

规模养猪场规模大、猪只密度高,容易造成环境脏乱,病原体易于滋生和传播。

猪圈内的秽物、粪便等容易成为细菌、病毒的滋生基地,从而影响猪只的免疫效果。

第二,免疫程序不规范。

在规模养猪过程中,由于猪只数量众多,往往需要大批量接种疫苗。

如果免疫程序不规范,比如疫苗储存不当、疫苗接种时间和方法不正确等,都会导致疫苗的有效成分降低或者失效,影响猪只的免疫效果。

第三,病毒变异。

病毒具有突变性,当一种疫苗用于长期免疫后,病毒逐渐发生变异,导致病毒株的差异,使得原有的疫苗对新变异的病毒株失去了防护作用。

第四,饲料质量不过关。

在规模养猪中,为了提高猪只的生产效益,常常使用添加剂、饲料助剂等,以期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然而,饲料质量一旦不过关,比如受到真菌污染、添加剂不合格等,就会影响猪只的健康和免疫效果。

接下来,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以减少和避免规模养猪免疫失败。

首先,改善养殖环境。

规模养猪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猪圈内的环境洁净卫生。

此外,可以使用一些环境清洁剂,如过氧乙酸和红腐植酸等,来杀灭病毒和细菌,减少其滋生和传播。

其次,规范免疫程序。

规模养猪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管理制度,确保疫苗的储存、运输、接种环节都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可以采取适当的疫苗冷链运输和定期检测疫苗活性的方法,提高疫苗的有效性。

再次,加强病毒监测与研究。

规模养猪场应定期进行病毒监测,了解病毒株的变异情况,及时调整疫苗种类和免疫策略,以提高猪只的免疫效果。

同时,加强对新型病毒的研究和疫苗开发,为规模养猪提供新的免疫防控手段。

最后,保障饲料质量。

浅析猪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猪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猪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飞速发展,免疫接种已经成为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关键,是规模化猪场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养殖户在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猪群接种疫苗后,常常出现不能抵御相应特定疾病的发生,即采用某一疫苗接种动物后仍然发生这种传染病,新病迭出,旧病常发,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目前猪疫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1 猪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剖析1.1 机体因素1.1.1 遗传因素动物机体对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控制。

猪群的品种较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猪群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样。

有的猪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免疫缺陷(脾脏、淋巴、胸腺等免疫器官发育不全),从而导致免疫失败,甚至马上死亡。

1.1.2 母源抗体干扰一定的母源抗体对于保护仔猪避免早期感染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但由于母猪个体免疫应答的差异,以及母猪所用疫苗的不同,造成不同来源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所有仔猪均固定在相同日龄免疫,母源抗体过高的仔猪反而可干扰疫苗的免疫应答,母源抗体较低的则可能在接种疫苗时处于传染病潜伏感染期,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即使是同一窝仔猪,个体之间母源抗体也不一定完全一致。

所以在首免时一定要加大疫苗的用量。

1.1.3 营养因素猪e网网友建议疫苗接种猪体后,机体会产生不同水平的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

此时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尤其是维生素A、D、B、E 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缺乏,均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从而导致免疫反应滞后或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导致免疫失败。

1.2 疫苗因素1.2.1 疫苗的质量据了解,大部分养猪户不了解疫苗的质量标准,购买了质量差或已失效的疫苗,用于猪群其结果还是发病,所以提醒大家购买疫苗时,必须认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疫苗,并且要到有疫苗资格证的地方购买,同时要检查疫苗的性状、日期、标签及说明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点:把防疫仅寄托在疫苗上是不安全的!
3
二、猪免疫系统构成和发育
4
1、免疫器官
5
2、猪体常见淋巴结
图9-3 猪淋巴结分布模式图 1.颈浅淋巴结2.咽背淋巴结3.腮淋巴结4.下颅淋巴结 5.下颌副淋巴结6.颈浅 腹侧淋巴结 7.肾淋巴结 8.髂内淋巴结9.腹下淋巴结 10.腹股沟淋巴结11. 髂外淋巴结12.股前淋巴结 13.腘淋巴结 14.腹股沟浅淋巴结 15.肠淋巴结
2、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规划 3、传染病流行情况:当地传染病流行种类、强
度、特点、因素,以及年龄别发病危险性、 性别并发症危险性等
11
4、免疫程序制定的依据
4、疫苗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要考虑疫苗的 免疫原性、反应性、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针 次、间隔时间、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几 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反应性、机体免疫系统发 育的完善程度及母体胎传抗体的消失时间等
制品纯度较高、副反 应小、但需要多次接 种
常用疫
ND、IB、IBD等弱毒 活疫苗
ND、ND-IB、ND-IBEDS以及ND-IB-IBD 等
17
10、免疫间隔
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但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露的 机会。 间隔过短,超前的一次(包括起始提前)不应作为 程序中的一次,应认为无效接种。
18
11、抗体产生规律
19
12、加强免疫制定的依据
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很少能维持终生。 随时间推移抗体逐渐衰退,少数猪可能
21
四、疫苗
1、疫苗种类 灭活苗、弱毒苗和亚单位疫苗。
22
2、不同类型疫苗的优缺点
项目 活疫苗
抗原制 用减毒或五毒的全病原


免疫机 理
特 点
接种后病原体在体内有 一定的繁殖能力,相当 于隐性感染,能产生细 胞、体液和局部免疫反 应
接种次数少、反应小、 免疫时间长;稳定性、 安全性较差
灭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控制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9
3、制定猪场免疫程序需要考虑的因素
1、猪特定日龄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2、猪特定日龄对疫苗的免疫原性 3、猪母源抗体的影响 4、猪特定日龄接种疫苗后,副反应发生的
可能性 5、制定出的免疫程序执行的可行性
10
4、免疫程序制定的依据
1、考虑因素: 疫苗特性、免疫原理、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对 猪群健康的危害程度、接种后的利弊和效益, 以及国家或地方疾病控制规划等因素综合考 虑后确定的
5、实施的条件: 疫苗生产供应能力、接种后的 成本—效益、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实施的 具体条件。
12
5、免疫程序的内容
1、初次免疫起始日龄 2、接种剂量 3、接种次数 4、接种间隔 5、加强免疫 6、联合免疫和几种疫苗同时接种
13
6、免疫程序修定
? 在某个猪群已经普遍得到免疫时 ? 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改变 ? 某个传染病已经消灭时 ? 病原发生变异 ? 新疫苗的研制成功
剂量过低,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 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有保护水平的特异 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仅产生IgM,不产 生IgG。
免疫剂量:按说明书和抗体检测结果修定
16
9、接种次数
实验和现场观察证明: 灭活疫苗接种一次仅起到动员抗体产生的
作用,而接种二或三次可以获得高水平抗体 和牢固的免疫。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即可产 生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
转阴。适当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激产生回 忆性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
次数和时间,需综合分析免疫持久性、 猪群免疫状况和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等因 素而定,并根据情况变化作适当调整。
20
13、几种疫苗同时接种的规定
1、同时接种是根据免疫活性细胞的生理特性, 1个T淋巴 细胞有很多不同抗原的“受体”,可以同时处理多种 不同的抗原,不存在抗原之间的互相干扰问题。
14
7、初始免疫日龄
考虑三个因素: 1. 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最小月龄; 2. 受疾病侵袭的最小月龄; 3. 母源抗体干扰
最佳: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日龄。 理想的起始月龄应当在受疾病威胁的初始月龄之前
15
8、免疫剂量
剂量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免 疫麻痹或抑制,加重反应。
6
2、猪免疫系统的发育
胎儿期 发育到出生后6---8周龄
猪胎在72天时可产生抗猪细小病毒抗体; 73天产生抗猪丹毒杆菌抗体; 80天产生抗某些沙门氏菌苗株的抗体; 70~ 80天期间,携带IgG 的循环细胞明显增加; 80~ 90天的胎儿.其外周血液的白细胞已能吞噬金黄色葡 萄球菌等异物颗粒,但缺乏杀菌能力;在妊娠100天时,杀 菌能力可以达到成猪水平;临近出生时.这些白细胞的吞噬 和杀菌能力由于胎儿体内糖皮质激素合成的增加而降低。
2、两种注射减毒活疫苗 如未同时接种,如不间隔 4周,接 种可以产生干扰现象,先接种的活疫苗会干扰随后接 种的活疫苗;另外也会产生生物学干扰,即先接种活 疫苗进入机体后先复制,会干扰随后进入机体的活疫 苗的复制,故需要间隔开接种。
3、2种灭活疫苗或 1种灭活疫苗与 1种减毒活疫苗的同时 接种 — 可以在同一天在不同部位接种
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及免疫失败 的原因分析
1
内容
一、免疫的目的 二、猪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发育 三、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 四、猪用疫苗的种类和选择 五、不同猪群的免疫程序 六、疫苗的接种技术 七、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2
一、免疫的目的 ? 预期目标----控制、净化 ? 保护力是相对的 ? 免疫不是唯一措施
用经过灭活处理的病能力,但保持了病原体的 免疫原性,接种后产生特 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一般要接种 2-3次、接种 剂量较大、反应大、维持 时间较短;稳定性、安全 性比较好
用化学的方法获得病 原体的某些具有免疫 原性的成分 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 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7
三、猪场免疫程序
概念 广义:
指某猪场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的先后次序 和接种要求 狭义:
指某种疫苗的初免日龄、免疫次数、两次接种间 隔(基础免疫时间及加强免疫的时间)
8
2、制定免疫程序应遵循的原则
1、考虑接种疫苗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2、制定的免疫程序科学合理 ? 最合适的初免年龄 ? 最少的接种次数 ? 最合理的接种间隔时间 ? 疫苗充分发挥应有的免疫效果,达到预防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