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记录

合集下载

医疗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医疗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二、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医疗器械法律及专业知识,考试合格上岗。

三、医疗器械验收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

对照商品和送货凭证,进行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注册证号、数量等的核对,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等问题,不得入库,并上报质管部门。

四、进口医疗器械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一)进口医疗器械验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的原印章《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的复印件。

(二)验收检查项目:1.核对进口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用使用中文,2.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产品注册证书规定一致,3.说明书的适用范围是否符合注册证中规定的适用范围,4.产品商品名的标注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包装标示管理规定》,5.标签和包装标示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的规定。

五、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

六、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注册证号;包装箱内没有合格证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收货。

七、对与验收内容不相符的,验收员有权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对质量有疑问的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部处理,质管部进行确认,必要的时候送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确认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为外在质量不合格的由质管部通知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事宜。

八、对销货退回的医疗器械,要逐批验收,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并做好退回验收记录。

质量有疑问的应抽样送检。

九、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取消待验入库,更不得销售。

十、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不得入库。

十一、经检查不符合质量标准及有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存放,作好标记。

医疗器械安装验收记录表(标准版)

医疗器械安装验收记录表(标准版)

标题:医疗器械安装验收记录表(标准版)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在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我国对医疗器械的安装验收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本标准版医疗器械安装验收记录表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的安装验收流程,确保医疗器械在投入使用前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二、安装验收记录表内容1. 设备基本信息(1)设备名称:填写医疗器械的通用名称,应与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上的名称一致。

(2)设备型号:填写医疗器械的具体型号,应与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上的型号一致。

(3)设备规格:填写医疗器械的具体规格,应与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上的规格一致。

(4)生产厂家:填写医疗器械的生产厂家名称,应与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上的厂家名称一致。

(5)生产日期:填写医疗器械的生产日期,应与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上的生产日期一致。

(6)出厂编号:填写医疗器械的出厂编号,应与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上的出厂编号一致。

2. 安装验收人员信息(1)验收人员:填写参与安装验收工作的人员姓名。

(2)职务:填写验收人员的职务。

(3)签名:验收人员需在安装验收记录表上签名确认。

3. 安装验收过程(1)安装环境检查:验收人员需对安装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医疗器械的使用要求,如温度、湿度、电源等。

(2)设备外观检查:验收人员需对医疗器械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变形、磨损等现象。

(3)设备性能检查:验收人员需对医疗器械的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各项功能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技术参数的要求。

(4)随机文件验收:验收人员需对医疗器械的随机文件进行检查,包括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

(5)安装验收结论:验收人员根据安装验收情况,给出验收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

验收结论为不合格的,需详细说明原因。

4. 验收时间填写安装验收工作的具体时间,包括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医疗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医疗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二、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医疗器械法律及专业知识,考试合格上岗。

三、医疗器械验收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

对照商品和送货凭证,进行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注册证号、数量等的核对,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等问题,不得入库,并上报质管部门。

四、进口医疗器械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一)进口医疗器械验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的原印章《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的复印件。

(二)验收检查项目:1.核对进口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用使用中文,2.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产品注册证书规定一致,3.说明书的适用范围是否符合注册证中规定的适用范围,4.产品商品名的标注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包装标示管理规定》,5.标签和包装标示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的规定。

五、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

六、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注册证号;包装箱内没有合格证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收货。

七、对与验收内容不相符的,验收员有权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对质量有疑问的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部处理,质管部进行确认,必要的时候送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确认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为外在质量不合格的由质管部通知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事宜。

八、对销货退回的医疗器械,要逐批验收,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并做好退回验收记录。

质量有疑问的应抽样送检。

九、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取消待验入库,更不得销售。

十、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不得入库。

十一、经检查不符合质量标准及有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存放,作好标记。

医疗器械验收记录

医疗器械验收记录
医疗器械验收记录
序号
产品名称
生产厂商
供货单位
型号规格
产品
数量
生产
日期
生产
批号
灭菌批号
有效
期至
注册证号
包装标识
验收
日期
验收
结论
验收人签字
医疗器械出库复核记录
序号
购进单位名称
产品名称
型号
规格
产品
数量
生产单位
生产批号
仪器编号
灭菌
批号
用途
用法
禁忌
注意
事项
复核
结论
复核人签字
医疗器械近效期监控记录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批号
有效期至
数量
经手人
备注
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确认、报损、销毁记录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数 量
注册证号
生产批号
合格证明
生产企业
供货单位
确认不合格产品原因
处理结果
(报损、销毁时间、地点、人员、过程、结果)
审 核 人
经手人
备 注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2、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医疗器械法律及专业知识,考试合格上岗。

3、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取消待验入库,更不得销售。

4、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不得入库。

5、经检查不符合质量标准及有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存放,做好标记。

并立即书面通知业务和质管部进行处理。

未作出决定性处理意见之前,不得取消标记,更不得销售。

6、验收完毕,做好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

入库验收记录必须记载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备案凭证号、批号或序列号、生产日期或有效期或失效期、生产企业、供货者、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记录应当标记验收人员姓名和验收日期。

医疗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医疗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二、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医疗器械法律及专业知识,考试合格上岗。

三、医疗器械验收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

对照商品和送货凭证,进行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注册证号、数量等的核对,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等问题,不得入库,并上报质管部门。

四、进口医疗器械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一)进口医疗器械验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的原印章《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的复印件。

(二)验收检查项目:1.核对进口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用使用中文,2.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产品注册证书规定一致,3.说明书的适用范围是否符合注册证中规定的适用范围,4.产品商品名的标注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包装标示管理规定》,5.标签和包装标示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或注册产品的规定。

五、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

六、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注册证号;包装箱内没有合格证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收货。

七、对与验收内容不相符的,验收员有权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对质量有疑问的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部处理,质管部进行确认,必要的时候送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确认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为外在质量不合格的由质管部通知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事宜。

八、对销货退回的医疗器械,要逐批验收,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并做好退回验收记录。

质量有疑问的应抽样送检。

九、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取消待验入库,更不得销售。

十、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不得入库。

十一、经检查不符合质量及有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存放,作好标记。

医疗器械仓库货品验收记录规范

医疗器械仓库货品验收记录规范

规范医疗器械仓库货品验收记录的管 理,提高医疗器械仓库的管理水平。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疗器 械仓库货品的验收记 录管理。
本规范适用于医疗器 械仓库管理人员、验 收人员等相关人员。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进 入医疗器械仓库的货 品,包括采购、调拨 、退货等。
02
医疗器械仓库货品概述
医疗器械定义与分类
医疗器械定义
检查货品标签和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包括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质量证明文件审查
审查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 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核对质量证明文件上的信息是否与货品 对于进口医疗器械,还需审查相关进口
实物相符。
证明文件。
功能性能测试与评估
对医疗器械进行基本的功能测试,确保其能正常工作。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01
02
03
04
完善验收流程
不断优化货品验收流程,提高 验收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提 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引入先进技术
积极引入先进的验收技术和设 备,提高验收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水平。
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对货品验收过程的监督管 理,确保验收工作的规范进行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规范实施效果评价
1 2 3
提高了货品验收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规范的验收流程和记录要求,减少了人为错 误和漏检情况,提高了验收的准确性和效率。
加强了货品质量管理
规范的验收记录要求可以追溯货品来源和质量状 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保障医疗 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促进了仓库管理的规范化
异常情况报告机制
异常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