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声音世界度到文字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声音世界度到文字世界
曹文轩教授说:“让声音世界度到文字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展开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但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中给予学生的朗读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的目的性不明确,一个章节,教师就直接分男女生读,完了之后全班齐读,看似热闹,面也很广,但是学生却是“有口无心”;学生朗读面窄,肯站起來朗读的往往只是那几个成绩十分优秀的尖子生,而那些真正需要朗读锻炼的同学却一直默默无言地坐在教室里。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
在教学《家乡的桥》这篇课文时,有一段对家乡桥名的描写“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來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來的。”这段文字内容没有什么深奥的意义,如果一味地讲解,学生听起來枯燥乏味,这么多的桥名学生反而容易造成混乱。因此,我一边出示这些桥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一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朗读。教师先引读本段的前半部分“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有……有……”,“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至于如意桥,是……”。教师再改变形式引读“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來的是……;根据民间传说而來的是……;从唐朝诗人王维诗句中撷取而來的是……”。一遍还不足以让学生记住这些桥名内含的故事,我又与学生角色对调,“根据桥的形状而命名的是……,有故事的是……”就这样,在师生的一唱一和中,完成了本段的教学。学生记住了家乡的桥的名称,又理清了这些桥名的來历。以读代讲,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了家乡的桥的名称。
对于一些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的句段,教师就可以直接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本的内容。
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验情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朗读的角色一般都是教师分配,比如说男女生读、小组读、同学举手站起來朗读。这样造成一部分学生在朗读中没有自主参与的意识,人数多,正好“滥竽充数”;要么就是好同学举手起來读,得到锻炼的一直都是固定的少数几个人,训练的面比较狭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先将朗读内容布置下去,以组或者同桌为单位,让学生合作,自主分配角色朗读。比如在教学《小溪流的歌》的时候,我让同学想象说话,小溪流在向前奔流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事物,想象一下小溪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我让同桌相互合作,自选角色合作朗读。同学的兴趣一下子上來了,纷纷选择自己想要的角色。我看见许多平时不太吭声的同学,在同桌的带领、帮助、指导下,也在津津有味地进行说话、朗读,形成了“兵教兵”的效果。然后,我让准备好的同学站起來朗读、说话,但要求是合作的同学一起举手才给发言的机会。在我的激将和同桌的鼓励下,那些平时很少举手的同学也一起举起了手。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在需要朗读时,我都让学生自己分配角色,他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朗读形式更多了,分配的角色更合理了。
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角色,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参与率也比以前增加了。为了不耽误整组的发言,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每一位同学都在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朗读训练的面比以前更广了。
三、涵泳语言,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展现个性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针对句子,常常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往往读不出感情,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初步理解语句表达的意思。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解文本语言,再抓住人物感情变化指导朗读。
比如在教学《哥伦布竖立鸡蛋》这篇文章时,里面有一段哥伦布与达官贵人的对话。其中的部分对话,没有交代是谁说的。学生初拿到这段文字时,还分不清哪句话是谁说的。因此在让学生朗读前,我先要求学生在每次对话前都将这句话“是谁,怎么样地说?”补充完整,然后再合作朗读。学生在补充人物神态、动作时,涵泳语言,体会情感,这个人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个怎样的语气逐渐明朗了,也明确了这句话究竟是谁说的。如,有的同学加上哥伦布“轻蔑地反问”一句:“诸位以为那是件平常的事吗?”有的同学加上“那好吧。”哥伦布“镇定地”接过话头……当学生站起來合作朗读时,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自然而然地读出了人物的语气,比教师死板地要求读出人物语气的效果好多了,也没有出现角色错位的现象。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要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中,加强人际交流,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多为学生创设交流平台,在让学生合作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变有口无心的滥竽充数为真正的情感体验活动。
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讲的,一段声情并茂地朗读,能让声音的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听者。这也许比喋喋不休地讲更能让人接受。朗读,不是读在表面的热闹,不是过渡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真正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朗读中表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