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私学出现
所谓私学,指的是私家学派和私人讲学。 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私家学派往往是由私 人讲学而形成的。每个学派往往都是由一 著名大师讲学而形成的以他的学说为中心 的学派。
一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得 学术能够下移到民间——“文化下移”。
3、私学教育特点 ①私学相对与官学来说是自由讲学。 ②教育的对象扩大了。正如孔子所说 “有教无类”。 ③在教育理论上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这
3、商代的学校
(1)商代学校设置:大学、小学、瞽宗 “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 乐 为瞽宗。”(《礼记·王制》)
瞽宗之礼乐
(2)商代学校教育内容 ①思想政治教育——“奉先思孝”
“教”左边即“孝”字, 象征“子曲伏于父”,右边表 示手持木棒的教育者,表示手 执棍棒。这说明当时是在棍棒 体罚的威胁下,教下一代尽 “孝”。
辟雍
泮宫
(2)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六艺” (3)西周学校教育特征:学在官府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政。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客观原因: ①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②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③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 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三)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②军事教育——射御 ③礼乐教育——“以乐造士”
“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丁酉”是干支纪年中的日期,“丁酉卜” 就是丁酉这一天占卜,召集多个国家的子弟到殷 都来学习“戒”。
●据考证,这里的“戒”有两种含义:“一是 持戈而警戒,一是持戈而舞蹈”。以“戒”为教 育教养内容,包含习武和习乐的两个方面。
●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王制》) ● “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古今图 书 集成·学校部》) ● “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也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 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 弟的场所。
(2)乡学——“校” ●“夏曰校”,“校者,教也。”(《孟子·滕文公 上》) ●“乡里有教,夏曰校。”(《史记·儒林传》 “校”原义为木囚,即以木材为栅栏。作为养马训 马 的地方,后来利用这宽广的场所来进行军事训练,而 成为习武的场所。”
有专门的教育人员和专门的教育场所。
• 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 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 • 伏羲氏“教民渔畋” • 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
用火熟食
捕鱼
神农教稼图
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较前一时 期发展了,出现了阶级和私有财产,这是 教育开始萌芽。特权阶级为了使自己的子 弟接受教育,创办了学校,这时的学校只 能算学校的雏形,而且受教育者不再是氏 族全体成员的子弟,而只是少数特权子弟。
中国教育史专题
专题一 先秦时期教育
专题一 先秦时期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西周教育的标志——“六艺”教育 三、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四、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
一、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从原始形态的教育到学校的萌芽 在原始社会中,教育主要是在劳动和生
活过程中传授劳动经验和生活的经验,没
(3)夏代教育的目的 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擅战的武士。
(4)夏代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内容 ①军事教育——习箭 “夏后氏以射造士。”(《文献通考·学校考》) ②宗教教育——敬天尊祖 “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 ③道德教育——明人伦 古代学校的共同任务“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滕文公上》)
(二)学校教育的产生
1、学校产生的条件与原因 (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体 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 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 (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字的形成, 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夏代的学校
(1)王都所在地学校——“序”
乐(陶埙 陶号角)
乐
②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私学
土地私有 新兴地主阶级 私家 政教分设 向平民开放 官师分离 思想自由 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 想、新的知识、技能
二、西周教育的标志——“六艺”教育
1、时间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所发 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 使之更加发展与充实。
2、内容 ①礼乐 礼的内容:政治、伦理、道德、礼仪 五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 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 民。”(《周礼·春官》) 乐的内容:诗歌、音乐、舞蹈。
1、官学衰废
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原伯鲁:“可以无学,无学不害。” (《左传·昭公十八年》) ②贵族统治力量衰落 黄绍基:“周室东迁,王纲解纽,学校庠序废坠无闻。” (《中国教育史》) ③动乱阶段,战争频繁 “《子矜》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毛诗·郑风·子矜》) “国乱,人废学业。”(《左传·昭公十七年》)
时的教育家们分别对教育的作用、学制体系、德育 体系、教育教学原则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使教育 实践得以在理论上深入了一步。
官学与私学之比较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办学机关 组织机构 教育对象 教师 教育思想 教育内容
官学 土地国有 奴隶主贵族 国家政权机关 政教合一 贵族子弟 官师合一 受一种教育思想支配 “六艺”
④书数教育
4、西周的学校
(1)西周学校设置 ●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乡(地方学校 ) ●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国学:专为统治阶级以上层贵族子弟而设。按 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又分为大学与小学。天子所设的
●大学: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中“辟雍”、南“成 均”、 北“上庠”、东“东序”、西“瞽宗”。五学之制已有分教 的意思。 太学:承师问道、天子自学、举行盛典之所 南学:学乐 北学:学书 东学:舞蹈、音乐 西学:演礼之所 其中以辟雍为尊,故西周天子大学又称辟雍。 诸侯所设大学规模较简单,仅有一学称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