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主要内容回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e0b2055270722192ef786.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
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我不会……我是外来的……”“这算什么回答啊。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干吗要叫?”“狗会叫,因为它们是狗。
它们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对着满月叫。
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它们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许是这样,可我……”“可你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
去,去!总有一天你会上新闻的。
”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
它不会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会。
“你跟我学。
”有一次,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鸡对它说。
那只小公鸡喔喔喔地叫了几声。
“我觉得很难。
”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不难,容易极了。
你好好听着,看我的嘴,注意观察我,学我的样子。
”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
小狗试着照小公鸡的样子做,但嘴里只发出一种滑稽的咯咯声,吓得旁边的小母鸡都逃走了。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你再试试,来!”小狗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没能成功。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
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
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
可以想象,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只狗蹲坐着,一声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42e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8.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课文原文及教案《一块奶酪》是统编教材三班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当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
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部编版学校三班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课文原文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日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处处罚。
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嘀咕:“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要就受惩罚。
”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
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觉了一块大奶酪。
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
奶酪多迷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蚂蚁队长叼着奶酪一角往前拽着,或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
盯着那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惋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子!”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命令,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照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蚂蚁队长生气了。
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留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等小蚂蚁们消逝在草丛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
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迟疑了一会儿,最终一跺脚:“留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小蚂蚁们从四周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惋惜,您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到洞里去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7aef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0.png)
【导语】《铺满⾦⾊巴掌的⽔泥道》讲述了⼀夜秋风,⼀夜秋⾬后,“我”⽆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巴掌的⽔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巴掌的⽔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巴掌的⽔泥道的喜爱之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5课《铺满⾦⾊巴掌的⽔泥道》课⽂原⽂ ⼀夜秋风,⼀夜秋⾬。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个亮晶晶的⽔洼,映着⼀⾓⼩⼩的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黄⾦黄的叶⼦。
这⼀⽚⽚闪着⾬珠的叶⼦,⼀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泥道上了。
我⾛在院墙外的⽔泥道上。
⽔泥道像铺上了⼀块彩⾊的地毯,这是⼀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直到路的尽头…… 每⼀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个⾦⾊的⼩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有些凌乱。
然⽽,这更增添了⽔泥道的美。
我⼀步⼀步⼩⼼地⾛着,⼀⽚⼀⽚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双棕红⾊的⼩⾬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的⼩鸟,在秋天⾦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得很慢很慢的。
⼀夜秋风,⼀夜秋⾬。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回觉得,门前的⽔泥道真美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张秋⽣,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5课《铺满⾦⾊巴掌的⽔泥道》教案1 教学要求: 1.认识“洼、印”等6个⽣字。
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法在⽂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34d3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f.png)
【导语】《美丽的⼩兴安岭》是⼀篇优美的写景⽂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兴安岭⼀年四季的美丽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好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课⽂原⽂ 我国东北的⼩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桦、栎树……⼏百⾥连成⼀⽚,就像绿⾊的海洋。
春天,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汇成⼩溪,淙淙地流着。
溪⾥涨满了春⽔。
⼩⿅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喝⽔,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的影⼦。
夏天,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的浓雾⾥。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样的⾦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花坛。
秋天,⽩桦和栎树的叶⼦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们献出了酸甜可⼝的⼭葡萄,⼜⾹⼜脆的榛⼦,鲜嫩的蘑菇和⽊⽿,还有⼈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松⼜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熊不得不躲进各⾃的洞⾥。
紫貂捕到⼀只野兔当美餐,⿊熊只好⽤⾆头舔着⾃⼰⼜肥⼜厚的脚掌。
松⿏靠秋天收藏在树洞⾥的松⼦过⽇⼦,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兴安岭⼀年四季景⾊诱⼈,是⼀座美丽的⼤花园,也是⼀座巨⼤的宝库。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词的准确、⽣动。
2.初步认识⼩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热爱⼤⾃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兴安岭⼀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55bfb69eae009591bec63.png)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可以想象,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只狗蹲坐着,一声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你病啦?”
“可不是!我不会叫。”
“可是,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你听我叫:哞……哞……哞……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
……
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
第三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住了,它听见一种奇怪的叫声:“汪汪,汪汪……”
这叫声像在对我说什么,狗想,尽管我搞不清这是什么动物在叫。
“你怎么不叫?”
“我不会……我是外来的……”
“这算什么回答啊。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
“干吗要叫?”
“狗会叫,因为它们是狗。它们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对着满月叫。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它们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许是这样,可我……”
“可你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去,去!总有一天你会上新闻的。”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 讨厌 批评 来访 搞不清 刀叉 压根儿 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5dea7db7360b4c2f3f640f.png)
这是一个 的老屋……
(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旧,那么慈祥……它想倒下去,却总也倒不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
1.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2.老屋总也倒不了,是因为——
(1)小花猫要来避雨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了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老屋倒底有多老?
3.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文中的字音,读通句子,注音体会文中的感情。
二、初探课文,把握大意
1.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读:
暴 凑 喵 孵 叽 饿 偶 尔
(2)我会写:
洞 准 备 暴 墙 壁 饿 蜘 蛛 漂 撞 饱 晒
(3)我理解
准备 偶尔 使劲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慈琪,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总也倒不了老屋》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总结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a992d38e9951e79a89277a.png)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总结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花的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
诗中描写了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视角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3.《不懂就要问》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垫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
他明知可能会挨打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的静态,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全诗描写的事物有:牧童、黄牛、蝉。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夜书所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6.《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7.《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第三单元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他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主要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海的女儿》,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罪恶。
9.《那一定会很好》中种子生根、发芽,然后发生的变化是: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349f2c6bd97f192279e970.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
“这真难受。
”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树这么想着。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
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
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
”椅子想。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据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流火,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教材说明:部编版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9课设计理念:1.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童话的丰富想象,积极心态带来的快乐,更要指导学生练习抓主要信息,了解故事情节,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概括表达能力,感受童话语言的趣味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秋天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秋天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dd18d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7e.png)
【导语】《秋天的⾬》是⼀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通过秋天的⾬巧妙地将秋天众多的景物串起来,勾勒出⼀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6课《秋天的⾬》课⽂原⽂ 秋天的⾬,是⼀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门打开了。
秋天的⾬,有⼀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像⼀把把⼩扇⼦,扇哪扇哪,扇⾛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黄⾊是给⽥野的,看,⽥野像⾦⾊的海洋。
橙红⾊是给果树的,橘⼦、柿⼦你挤我碰,争着要⼈们去摘呢!菊花仙⼦得到的颜⾊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频频点头。
秋天的⾬,藏着⾮常好闻的⽓味。
梨⾹⾹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好多好多⾹甜的⽓味,都躲在⼩⾬滴⾥呢!⼩朋友的脚,常被那⾹味勾住。
秋天的⾬,吹起了⾦⾊的⼩喇叭,它告诉⼤家,冬天快要来了。
⼩喜鹊衔来树枝造房⼦,⼩松⿏找来松果当粮⾷,⼩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觉。
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裳,杨树、柳树的叶⼦飘到树脚下。
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带给⼤地的是⼀曲丰收的歌,带给⼩朋友的是⼀⾸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陶⾦鸿,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6课《秋天的⾬》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钥、匙”等11个⽣字。
会写“盒、丰”等13个字。
能读写“清凉、留意、扇⼦”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出对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喜欢的⽅式来表现对秋⾬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能读出对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336e915727a5e9846a6128.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张秋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 教学要求: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
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文回顾课文内容天空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文回顾课文内容天空](https://img.taocdn.com/s3/m/79e1ae0d83c4bb4cf7ecd18b.png)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文回顾课文内容天空三年级语文部编版测试卷(上册)系统归纳训练(三)训练内容:课文回顾课内回顾一1.这就是我们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挂在大青树的枝干上。
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在狂风里簌簌地响,拍着大手。
3.孙中山笑了笑说:“。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4.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其中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的是《》,它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
《》诗人用儿童的思维,通过孩子和妈妈的对话,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样东西和。
《》讲述了孙中山在私塾中不怕挨打,大胆问老师,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解答的故事,赞颂了孙中山、的学习精神。
课文回顾二1.《夜书所见》中,诗人借助景物和回忆往事,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通过描写一夜和后落满金色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更美丽了,表达了作者对的赞美、对的热爱。
3.《秋天的雨》以为线索,将秋天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描绘了、、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和之情。
4.《听听,秋的声音》用诗的语言,展现了,同时也启示我们用心去发现美,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课文回顾三1.《去年的树》是一篇(体裁)。
主要讲了和是好朋友赞扬了鸟儿、的高贵品质。
2.《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体裁)。
通过蟋蟀意外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过,向我们介绍了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赞扬了青头、以及灵活运用知识战胜困难的精神品质。
课文回顾四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写老屋想倒下,但是和、分别请求老屋帮助,老屋分别为他们提供、、、的方便,直到最后老屋也没有倒下的故事,赞扬了老屋的精神。
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这篇课文写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无意中帮助了别人而高兴。
小男孩用它来做,鸟太太用它当,文章让我们感受到童话世界的神奇。
课文回顾五1.《搭船的鸟》这篇课文作者在旅途中遇到了美丽的作者描写了这只鸟外形,动作构画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
2.《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发现了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48ba0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e.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很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很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知识点一、我会写晨chén(清晨、早晨、晨读)绒róng(绒毛、绒布、天鹅绒)球qiú(地球、皮球、足球)汉hàn(汉族、汉语、男子汉)艳yàn(艳丽、鲜艳、艳阳)服fú(衣服、服装、服从)装zhuāng(军装、西装、假装)扮bàn(装扮、打扮、扮演)读dú(读书、读音、朗读)静jìng(安静、寂静、平静)停tíng(停止、停顿、停放)粗cū(粗壮、粗细、粗心大意)影yǐng(影子、黑影、身影)二、我会认坝bà(大坝、堤坝、坪坝)扬yáng(飞扬、飘扬、高扬)摔shuāi(摔跤、摔倒、摔跟头)跤jiāo(跌跤、滑跤、栽跤)凤fèng(凤凰、凤梨、凤尾竹)洁jié(洁白、整洁、清洁)三、多音字打dǎ(打扮)dá(一打)好hǎo(好像)hào(好奇)四、近义词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安静——宁静粗壮——强壮绚丽多彩——五彩缤纷我、反义词艳艳——暗淡安静——热闹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六、理解词语鲜艳:鲜明而美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48575845901020207409ce8.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全知识点走近作者: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代表作有《赠刘景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刘禹锡(772- -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难点探究: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
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2.《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
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主题归纳:主题:《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感悟:美丽的景色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再普通的景色也能生出不一样的风情。
乘一叶孤舟,顺流而下;坐湖中小亭,笑赏烟霞。
让我们记下心中的感悟,成就新的诗篇。
课后习题答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点拔:背诵古诗前,要熟读古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748c5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0.png)
【导语】《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篇写景的⽂章。
作者⽤⽣动、具体、形象的语⾔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原⽂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的海南海省三沙市的⼀部分。
那⾥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
西沙群岛⼀带海⽔五光⼗⾊,瑰丽⽆⽐: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
⼀块块,⼀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低不平,有⼭崖,有峡⾕,海⽔有深有浅,从海⾯看,⾊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龙全⾝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部布满彩⾊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簇红缨;有的周⾝像插着好些扇⼦,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上长满了刺,⿎起⽓来像⽪球⼀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半是⽔,⼀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茂密的树林,树林⾥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常宝贵的肥料。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的,⼩的,颜⾊不⼀,形状千奇百怪。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
每年四五⽉间,庞⼤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渔业⼯⼈把海龟翻⼀个⾝,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茂密的树林,树林⾥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活的地⽅。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饶”等11个⽣字。
会写“富”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等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重点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487e42801f69e31433294dc.png)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9、海滨小城(选背)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増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8、富饶的西沙群岛(选背)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帯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
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珝,有的像绽开的花
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成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10f1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a.png)
【导语】《在⽜肚⼦⾥旅⾏》描写了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只不幸被吞进了⽜肚⼦,在⽜肚⼦⾥“旅⾏”了⼀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0课《在⽜肚⼦⾥旅⾏》课⽂原⽂ 有两只⼩蟋蟀,⼀只叫青头,另⼀只叫红头。
它们是⼀对⾮常要好的朋友。
有⼀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我先藏,你来找。
”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闭上了眼。
红头四⾯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个草堆⾥不做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出两只眼睛偷偷地看。
它⼼想,我要是⼀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只⼤黄⽜从红头后⾯慢慢⾛过来。
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黄⽜突然低下头来吃草。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起被⼤黄⽜吃到嘴⾥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青头急忙问。
“我被⽜吃了……正在它的嘴⾥……救命呀,救命呀?” 青头⼤吃⼀惊,它⼀下⼦蹦到⽜⾝上。
可是那只⽜⽤尾巴轻轻⼀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了。
青头不顾⾝上的疼痛,⼀⾻碌爬起来⼤声喊:“躲过它的⽛齿,⽜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起吞到肚⼦⾥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它和草已经⼀起进了⽜的肚⼦。
青头⼜跳到⽜⾝上,隔着肚⽪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肚⼦⾥⼀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等⼀会⼉,⽜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的⼏乎听不见了。
它咬着⽛不让⾃⼰失去知觉。
红头在⽜肚⼦⾥随着草⼀起运动着。
从第⼀个胃到了第⼆个胃,⼜从第⼆个胃回到了⽜嘴⾥。
终于,红头⼜看见了光亮。
可是它已经⼀动也不能动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主要内容回看 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主要内容回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eaf7c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f.png)
9、《听听,秋得声音》就是一首现代诗, 从具体可感得声音与可心领神会而不 可闻得声音两方面描写了秋得声音,具 体写了黄叶、蟋蟀、大雁、秋风得声 音,体现了秋天景物得美好,赞美了秋天, 抒发了作者对秋天得热爱之情。
8、《卖火柴得小女孩》就是一篇童话, 作者就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她被誉为“世 界儿童文学得太阳”,代表作有《拇指姑 娘》、《海得女儿》《丑小鸭》《皇 帝得新装》等。
23、《带刺得朋友》指得就是刺猬。 本文就是按照爬树---摇枣---归拢枣--背枣得顺序来写刺猬偷枣得,表现了刺 猬得聪明、可爱。本文主要写了刺猬 在一个月光朦胧得夜晚偷枣得故事,表 现了作者对刺猬得钦佩与喜爱之情。
24、《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破大 瓮救出小伙伴得故事,告诉我们遇事不 能慌张,只有保持头脑冷静,才能想出解 决问题得好办法。
7、《铺满金色巴掌得水泥道》,课文通 过描绘一夜秋风、秋雨后铺满金色巴 掌得水泥道得情景,深情地赞美了秋天,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得热爱之情。文 章也其实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得美。
8、《秋天得雨》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 得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分别写了 秋雨中得缤纷得色彩、香甜得气味,以 及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得情景,描绘出 一个美丽、丰收、欢乐得秋天,表达了 作者对秋天得喜爱与赞美之情。
5、《山行》通过描写深秋山中枫林得 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对大自然美 景得热爱之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 “橙黄”、“橘绿”得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 凌寒得气节,借此勉励友人珍惜大好时 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 妄自菲薄。
5、《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 孩捉蟋蟀、篱笆下得灯火等人、景、 事得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 得情感。
25、《掌声》本文通过记叙残疾女孩 英子上台讲故事,获得同学们两次掌声 得事情,说明“爱”可以改变一个人得生 活态度甚至命运,告诉我们要懂得主动 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得关 心与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得到疼爱;第五次看到幸福的地方, 渴望得到幸福。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 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 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第一个“幸 福”是指小女孩临死前,因处在幻想中, 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 了就幸福了,因为她彻底离开了寒冷、 饥饿、痛苦的现实社会。
课文回顾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绘了一所美丽 的边疆小学,反映了同学们幸福快乐的 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 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这所边疆学校 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本文的叙述顺序: 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
2.《花的学校》的作者是印度的泰 戈尔,选自《新月集》。泰戈尔还 有《飞鸟集》《园丁集》等诗集。 作者以孩子的口吻来写,看到六月 里雷云轰响,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 上冒出的花儿,作者展开了自由的 想象,把花孩子们的活泼可爱、美 丽向上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充 满了童真童趣。
故事内容、故事情节的反复、生活经 验和常识、阅读经验等;观察事物的 静态和动态、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
15.《搭船的鸟》一课,记叙了“我”和 母亲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途中,“我”运 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一只美丽的 翠鸟捕鱼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人与动物 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16.《金色的草地》讲述了“我”发现草 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展现了大 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抒发了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早晨,蒲 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花瓣是张开的,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花瓣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
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女孩悲惨地死去了, 嘴角还带着微笑?小女孩含笑而死, 表现了作者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这 样写更让我们感到现实的冷酷,感受 到小女孩的凄惨的遭遇。
9.《那一定会很好》描写了一粒种子不 满足于现状,一次次地追求、改变的 历程,从种子到树,到手推车,到椅 子,到木地板,赞美了它积极向上、 甘于奉献、勇于追求、勇于实现自我 价值的精神。
17.《望天门山》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 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 称诗仙。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 相对,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景色,表 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北宋苏 轼。苏轼,字子瞻,号这首诗描绘的 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学期我们还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富饶的西沙群岛》让我们见识了西 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那里 不光有五光十色的海水,还有数不清 的鱼、鸟、珊瑚、大龙虾等水产。 《海滨小城》通过描写海上、海滩、 庭院、公园、街道这五个场景,让我 们知道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美丽的小兴安岭》更是以时间为顺 序,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 的美景,让我们感受到小兴安岭不仅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 的宝库。
9.《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 从具体可感的声音和可心领神会而不 可闻的声音两方面描写了秋的声音, 具体写了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的 声音,体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 了秋天,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 情。
8.《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作 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被誉为“世界 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拇指姑 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皇 帝的新装》等。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具 有美好品质的人,有《不懂就要问》 中勤学好问的孙中山,《司马光》中 冷静机智的司马光,《掌声》中由自 卑变得开朗自信的英子,《灰雀》中 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 孩子。还有《手术台就是阵地》中对 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国 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本学期,我们还学到了许多方法呢: 学习第四单元,我知道了预测故事发 展的方法: 依据课文题目、课文插图、
20.《海滨小城》一文所写的海滨小城 在广东,本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大海、 沙滩、庭院、公园、街道等景象。课 文最能概括小城景色的总的特点的句 子是“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 洁。”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山河的思想感情。
21.《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春夏秋冬的 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景,描 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 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 对小兴安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 美之情。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小兴安 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 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4.《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讲述了胡 萝卜先生的一根胡子,吸收了果酱的 营养,一路走一路长,长得很长很长, 被男孩剪下一段放风筝,被鸟太太当 做晾尿布的绳子……能够帮助他人是 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14.《不会叫的狗》为我们描述了一只 不会叫的狗学小公鸡叫,遭到狐狸的 嘲笑,学杜鹃叫,差点被猎人打死的 故事。最后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引 导我们预测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18.《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 锡。刘禹锡,字梦得,有诗豪之称。 这首山水诗描写了秋天月下洞庭湖的 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 卓清奇的情致。
19.《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总--分--总 的结构,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 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通 过描绘一夜秋风、秋雨后铺满金色巴 掌的水泥道的情景,深情地赞美了秋 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文章也其实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 的美。
8.《秋天的雨》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 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分别写 了秋雨中的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 以及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描 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3.《带刺的朋友》指的是刺猬。本文 是按照爬树---摇枣---归拢枣---背枣的 顺序来写刺猬偷枣的,表现了刺猬的 聪明、可爱。本文主要写了刺猬在一 个月光朦胧的夜晚偷枣的故事,表现 了作者对刺猬的钦佩和喜爱之情。
24.《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破大瓮 救出小伙伴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不 能慌张,只有保持头脑冷静,才能想 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3.《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 候在私塾读书时,背完先生规定的内 容后,请求先生给他讲解,先生破例
为同学们讲解的故事,表现了孙中山
勤奋好学、敢于提问的精神,启示我 们:不懂就要问。
4.《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天真烂漫的牧童形
象,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意欲 捕鸣蝉”
27.《手术台就是阵地》本文按事情发 展的顺序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白 求恩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把 手术台当作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 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的事迹。表现 了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事极 端关爱的高尚品质,以及把中国人民 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 精神。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童话故事, 认识了很多可爱的童话角色,有《卖 火柴的小女孩》中美丽、可怜的小女 孩,有《那一定会很好》里努力生长 成一棵大树、然后被农夫做成一辆手 推车,接着被做成一把椅子,然后被 拼成木地板的种子。有《在牛肚子里 旅行》中被吞到牛肚子里的红头和机 智勇敢帮助朋友脱离危险的青头,还 有《一块奶酪》中,严于律己的蚂蚁 队长和团结守纪的小蚂蚁们。
秋天,我看到了那美丽的枫林美景, 红的似火,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牧的 《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6.《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 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其中“一年好景君 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的勉励与祝福。
《夜书所见》中前两句诗通过对梧桐 树叶、江水、秋风等景物的描写,抒 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5.《山行》通过描写深秋山中枫林的景 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对大自然美 景的热爱之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 “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 霜凌寒的气节,借此勉励友人珍惜大 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 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5.《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 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人、景、事 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 的情感。
25.《掌声》本文通过记叙残疾女孩英 子上台讲故事,获得同学们两次掌声 的事情,说明“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 活态度甚至命运,告诉我们要懂得主 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 的关心和鼓励。
26《灰雀》记叙了一件发生在列宁、 男孩和灰雀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 里寻找一只惹人喜爱的灰雀时,遇到 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受到感染的男 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赞扬了列宁善解 人意、尊重、爱护儿童的品质,以及 男孩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品格。
22.《大自然的声音》围绕“大自然有许 多美妙的声音”这句话来写,又分别从 风声、水声、动物的叫声三个方面进 行了具体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 的赞美之情。
22.《父亲、树林和鸟》生动地讲述了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故 事,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 情。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父 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 话,赞美了青头对朋友不离不弃,遇 事沉着冷静,知识丰富而且能运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红头在牛肚子里旅 行的路线是:牛嘴---第一个胃---第二 个胃---牛嘴。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 了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 是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 的。
11.《一块奶酪》写了蚂蚁队长带领大 家搬运粮食,下令不许偷嘴,在搬运 奶酪的过程中,自觉抵制住诱惑,带 领大家完成了工作的故事,表现了蚂 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12.人们常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 明”,我们只有展开多种讨论,才能懂 得真正的道理。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 行,所以我们的言行必须要有理可循。
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看谁更强势,但 长久的胜负还是看谁更在理,正所谓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