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药中毒预案1
局麻药中毒预案1
![局麻药中毒预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741ac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0.png)
过敏反应 临床一般分为两类,即过敏和高敏。
(1)过敏反应比较少见,
(2)高敏反应,极小剂量即发生严重过敏者 为特敏,鉴别是高敏或是中毒的方法主要依 据早期过敏反应的表现。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发生率
影响因素有:
① 局部血供、药物浓度、注药速度、血管损伤、 血浆中酯酶降低、肝、肾功能减退、严重贫 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饥饿体衰、 误入血管可使毒性反应增加。
药效与毒性
麻醉指数:指麻醉性能及麻醉毒性,将临床用 量布比卡因误注静脉可引起心室纤颤、室速, 且复苏困难,而注入临床剂量的利多卡因可 出现室速,而无其它严重心律失常。
某些局麻药可使血内Fe 2+ 转变成Fe 3+ 而 形成正铁血红蛋白,其中丙胺卡因最多,其 次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表现为口唇与指甲 紫绀、血呈棕色,SpO2下降,吸氧不能改善。 亚甲蓝或维生素C可解除。
硬膜外麻醉多主张复合用药,如布比卡因、利多卡 因复合。 目前许多医院多以利多卡因诱导,布比卡 因术中维持,虽布比卡因中毒时难复搏,但合理应 用时,心搏骤停甚少见。
在施行硬膜外麻醉时,应考虑到当血药浓度增高时 钠通道阻滞的同时,还应考虑高血钙的危险。当麻 醉效果欠佳时短期内给大量局麻药是极危险的信号。
争议
目前主张采用几种局麻药混合使用,但其毒性是增 加或相减,以及药效是否呈相加作用尚难定论。
多数人认为长短效局麻药结合后由于两种药吸收峰 值不同,则毒性反应相对降低。但总的是两种局麻 药的毒性是相加的,使用时应警惕。
考虑术前情况高热脱水、酸中毒、高CO 2 血 症、酸碱失衡和低氧血症及已大量使用单胺 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等)的病人,局麻 药用量应减半。
处理:① 利多卡因导致中毒: 停止给局麻药,安定5mg ,面罩给 氧;
麻药中毒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麻药中毒应急预案演练脚本](https://img.taocdn.com/s3/m/20da4ab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d.png)
一、演练背景某医疗机构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一名患者意外吸入过量麻药,出现中毒症状。
为检验和提升医疗机构应对麻药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特组织本次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检验麻药中毒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提高医护人员对麻药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演练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四、演练地点某医疗机构急救室及病房五、参演人员1. 演练指挥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护理部、医务部、保卫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救援组:由医护人员、药剂师、保卫人员等组成。
3. 观摩组:由其他医护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六、演练流程第一部分:应急响应1. 发现险情(9:00-9:05)- 模拟患者A在手术过程中,因麻醉师操作失误,吸入过量麻药,出现意识模糊、心跳减慢等症状。
- 护士B发现患者A症状,立即向值班医生C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9:05-9:10)- 值班医生C确认患者A情况后,立即向演练指挥组报告。
- 演练指挥组宣布启动麻药中毒应急预案。
3. 现场救援(9:10-9:20)- 应急救援组迅速对患者A进行急救,包括心肺复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
- 药剂师D迅速调配解毒药物。
第二部分:医疗救治1. 病情评估(9:20-9:25)- 医生C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中毒程度。
-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治疗。
2. 救治措施(9:25-9:35)- 医护人员对患者A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吸氧、输液、药物解毒等。
- 医生C向家属说明病情及救治措施。
第三部分:信息报告1. 事故报告(9:35-9:40)- 医生C向演练指挥组报告事故情况及救治措施。
- 演练指挥组向上级部门报告。
2. 应急结束(9:40)- 演练指挥组宣布应急结束,各小组撤离现场。
七、演练总结1. 参演人员撤离现场(9:40-9:45)- 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撤离现场。
麻药过量应急预案
![麻药过量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019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一、背景麻药过量是指在使用麻醉药物时,由于剂量过大或用药不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生理和(或)心理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为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
2. 应急处置小组:由麻醉科、急诊科、护理部、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三、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麻药管理制度,加强麻药储存、使用、回收等环节的监管。
2. 对麻醉医生、护士进行麻药使用培训,提高麻药使用安全意识。
3.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药物反应史等,合理制定麻醉方案。
4. 严格控制麻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5. 使用麻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四、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麻药过量迹象时,立即停止给药,并报告组长。
2. 应急处置小组迅速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
3.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以下措施:a. 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b. 针对呼吸抑制,给予吸痰、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支持。
c. 针对循环抑制,给予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支持。
d. 针对过敏反应,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支持。
e. 针对酸碱平衡紊乱,给予纠正酸碱平衡的药物。
4. 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确保病情稳定。
5. 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6. 通知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7.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注意事项1. 麻药过量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麻药过量发生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
3.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麻药过量的认识。
4.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麻药使用培训,提高麻药使用安全意识。
六、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由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局麻药中毒预防与处理流程
![局麻药中毒预防与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fbfc2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6.png)
局麻药中毒预防与处理流程1. 引言局麻药中毒是指在局部麻醉过程中,局麻药物超过安全剂量被吸收入血液,导致全身中毒反应的情况。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预防和正确处理局麻药中毒至关重要。
2. 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措施- 严格按照使用剂量的规定使用局麻药,避免超过安全剂量;- 注意判断患者身体状况是否适合使用局麻药,如有禁忌症应选择其他麻醉方式;- 使用中的药物必须标明药名、浓度和日期,避免混淆和过期使用;- 确保局麻药的输注速度适中,避免一次性大剂量输注;- 在监听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对局麻药的反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局麻药中毒的处理流程- 发现局麻药中毒症状,立即停止局麻药的输注;-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采取必要的支持措施,如保持氧气供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 迅速将患者转至密切监护室,启动紧急救治机制;-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充液体、使用解毒剂等;- 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并持续监测。
4. 预期效果与风险评估- 预期效果:通过严格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处理流程,可以减少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 风险评估:尽管有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但仍存在局麻药中毒发生的风险。
因此,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该情况。
5. 结论预防和正确处理局麻药中毒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遵循预防措施,发现局麻药中毒症状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关键。
通过不断改进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局麻药中毒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与处理预案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与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5e5786f5335a8103d22054.png)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局麻药中毒的影响因素:局部血供、药物浓度、注药速度、血管损伤、血浆中酯酶降低、肝、肾功 能减退、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饥饿体衰、误入血管可使毒性反应增加。粘膜麻醉及 下呼吸道吸收几乎近于静脉注射。
麻醉二部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其他因素:1.大量的哌替啶易激发利多卡因的惊厥发作。 2.应用三环抗抑郁药或单胺氧化酶抑制药者, 如在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可发生严重高 血压。 3.长期用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等胆碱酯酶 抑制药点眼者,使用普鲁卡因可发生意识 丧失和心血管虚脱。
局麻药与极量
局麻药 (min)
利多卡因
用法
局部浸润 表面麻醉 神经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硬膜外腔阻滞
极量(mg)
起效时间(min)
作用时
300-500 200 400 40-100 150-400
1.0 2-5 10-20 2-5 8-12
90-120 60 120-240 90 90-120
麻醉二部
麻醉二部
局麻药不良反应的防治与处理
4.伴有支气管痉挛者,可滴注氨茶碱。首量5mg/kg,继 之以0.5-1.0mg/kg/h滴注。
5.顽固性支气管痉挛, 可滴注异丙肾上腺素。 6.为消除上述症状, 也可用H1与H2受体阻滞药(苯海拉
明和西咪替丁)。 7.肾上腺皮质激素并没有即刻效果, 但早期给予可缩
脑增多。 (2)因CO2弥散率高于氧20倍,向神经细胞
弥散,导致pH下降使更多的局麻药积 聚在细胞内。 (3)低氧血症,使局麻药的降解减慢也可 增强局麻药的毒性。 (4)局麻药效力越强,浓度越高,毒性越 大。
麻醉二部
局麻药与心脏毒性的关系 惊厥、高烧、低蛋白血症、高CO2血症、酸中毒、低氧血症的病人可增强局麻药的心脏毒性。孕妇 可增 强其心脏毒性,但机制不明。
麻醉药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南
![麻醉药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6415f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f.png)
麻醉药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南
1. 引言
2. 麻醉药品中毒事件的常见表现
意识丧失或昏迷
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
血压升高或降低
心悸或心动过速
抽搐或痉挛
呕吐或腹泻
皮肤苍白或发绀
3. 应急处理步骤
步骤一紧急调查和评估
1. 立即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判断患者暴露在何种麻醉药品。
2.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步骤二报告和通知
1. 及时向上级主管医生或负责人报告事件,寻求专业帮助和指导。
2. 通知急救团队,并提供详细的事件描述和患者状况。
步骤三保护患者
1. 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进一步暴露。
2. 松解患者的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如患者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步骤四异地处理药物残留物
1. 尽快将药物残留物安全保存,以便进一步的化验和分析。
2. 请专业人员处理和处置药物残留物,确保安全和环保。
4. 联络与协助
医院临床急救中心
毒物控制中心
社区医疗机构
药物供应商或制造商
相关法律机构或监管部门
5. 事后总结和改进
一旦处理完麻醉药品中毒事件,应及时进行事后总结和改进措施,以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分析事件原因和责任,查找失误或错误的环节。
更新和完善应急处理流程和方案。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结论。
局部麻醉药中毒预防和措施PPT
![局部麻醉药中毒预防和措施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fab8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1.png)
提高安全性的建议
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关于局 部麻醉药的安全使用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设立安全检查机制:建立局部麻醉药使 用的安全检查机制,确保剂量和注射速 度的准确控制。
提高安全性的建议
确保正确的剂量: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 使用正确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预防局部麻醉药中毒
控制注射速度:缓慢注射局部 麻醉药,避免快速输注导致中 毒的风险。
中毒症状和处 理措施
中毒症状和处理措施
早期症状:局部麻醉药中毒的早期症状 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停止 用药并观察患者情况。
严重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抽搐、 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止用药并紧急采 取抢救措施,如CPR、给予氧气等。
记录和交流:记录每次使用局 部麻醉药的药物和剂量,并及 时与相关的医疗团队进行交流 ,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中毒症状和处理措施
及时就诊:在发现中毒症状后 ,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所用的 局部麻醉药和剂量,以便医生 能够进行适当的治疗。
常见局部麻醉 药中毒原因
常见局部麻醉药中毒原因
过量使用:剂量超过推荐范围的使用局 部麻醉药可能导致中毒。
注射速度过快:快速输注局部麻醉药会 增加中毒的风险。
常见局部麻醉药中毒原因
局部麻醉药中 毒预防和措施
PPT
目录 前言 预防局部麻醉药中毒 中毒症状和处理措施 常见局部麻醉药中毒原因 提高安全性的建议
前言
前言
局部麻醉药的安全使用非常重 要,以下是预防和措施的建议 。
预防局部麻醉 药中毒
预防局部麻醉药中毒
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根据患者的情 况和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 。
麻药剂量过量应急预案
![麻药剂量过量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515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0.png)
麻药剂量过量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麻药是医疗机构常用的一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麻醉、镇痛和松弛等效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使用麻药时可能会发生剂量过量的情况,这不仅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也给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麻药剂量过量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内容1. 人员组织当发生麻药剂量过量事件时,首先要成立应急处理小组,组成人员包括麻醉科医生、急诊科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等相关专业人员。
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迅速展开应急救治工作,并协调各方面资源。
2. 情况评估在应急处理小组到达现场后,需要对事态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体征、病史等信息的收集,以及对过量麻药对患者的可能影响进行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后续处理的依据。
3. 立即处理一旦麻药剂量过量事件发生,应急处理小组需立即采取措施来稳定患者的病情。
具体步骤包括:•立即停止使用任何麻药,并及时记录过量给药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等信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采取必要的呼吸辅助措施,如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当的解毒药物,以减轻过量麻药的药理效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4. 密切监测和护理麻药剂量过量事件处理后,患者需要得到密切的监测和护理。
应急处理小组应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方面:•维持患者环境的安全与卫生;•提供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保持患者水平平衡;•观察和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心律失常等;•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帮助患者应对产生的不良后果。
5. 事后整改麻药剂量过量事件处理结束后,应急处理小组需对事件进行全面回顾和整改,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主要工作包括:•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症结所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改进方案,并明确责任追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增强其对麻药使用的理解和操作技能;•完善相关的内部制度和流程,规范麻药使用的各个环节。
局麻药中毒预案
![局麻药中毒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37e7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6.png)
患者体质差异
部分患者对局部麻醉药 敏感度高,容易发生中
毒反应。
02 局麻药中毒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
循环系统症状
心悸、血压升高或下降、心率 失常等。
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等。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眩晕、耳鸣、复视、感 觉异常、肌肉震颤、抽搐、神 志不清等。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急促、发绀、呼吸困难等。
案例三
总结词
及时发现并处理
详细描述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施局麻手术时,及时发现患者出现了局麻药中毒症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成功救治了 患者。
THANKS
06 局麻药中毒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发生的局麻药中毒事件
总结词
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详细描述
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师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导致局麻药中毒事件发 生,患者出现了呼吸抑制、心率失常等症状。
案例二:某手术中出现的局麻药细描述
某手术中,由于麻醉深度监测不足,导致局麻药中毒事件发生,患者出现了意识障碍、肌肉颤搐等症 状。
03 局麻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用药量
总结词
控制用药量是预防局麻药中毒的关键措施。
总结词
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局麻药和浓度。
详细描述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身体状况 ,严格计算并控制局麻药的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中毒 。
详细描述
医生应熟悉各种局麻药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和剂量要求 ,根据手术的要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局麻药 和浓度,以降低中毒风险。
加强患者宣教与沟通
宣教内容
向患者宣传局麻药中毒的预防措 施、症状及处理方法,提高患者
局麻意外并发症处置预案及流程
![局麻意外并发症处置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504f17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d.png)
一、概述局部麻醉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麻醉方法,广泛应用于牙科、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操作中。
然而,局部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并发症,如晕厥、过敏反应、中毒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及流程。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局部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发生。
2. 及时、有效地处理局部麻醉意外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3. 提高医护人员对局部麻醉意外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三、预案内容1. 晕厥(1)症状:头晕、恶心、心悸、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短暂下降,严重者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2)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注射,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部放低,保持呼吸道通畅。
- 松解患者衣领,给予保暖。
- 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针刺人中穴,观察患者反应。
- 如患者意识恢复,可给予少量糖水或葡萄糖液。
- 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
2. 过敏反应(1)症状: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呼吸困难、胸闷、低血压、休克等。
(2)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注射,观察患者反应。
- 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异丙嗪、钙剂等。
- 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如患者出现休克,立即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补充血容量。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3. 中毒(1)症状: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抽搐、昏迷等。
(2)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注射,观察患者反应。
- 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静脉注射葡萄糖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 静脉注射地西泮,控制抽搐。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4. 注射区疼痛、水肿或血肿(1)症状:注射区疼痛、肿胀、瘀血等。
(2)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注射,观察患者反应。
- 局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 如出现血肿,给予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穿刺抽吸。
- 如疼痛持续不缓解,可给予镇痛药物。
四、预案实施1. 医护人员应熟悉本预案及流程,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局部麻醉的应急预案
![局部麻醉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d8e7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2.png)
一、背景局部麻醉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效果可靠等优点。
然而,局部麻醉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局部麻醉药物过敏、注射部位感染、神经损伤等。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局部麻醉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组长:麻醉科主任2. 副组长:麻醉科副主任3. 成员:麻醉科全体医师、护士、护士长三、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术前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药物反应史,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麻醉风险。
(2)严格消毒:术前对注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预防感染。
(3)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局部麻醉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
(4)注射技术: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避免神经损伤。
(5)注射量控制:严格按照局部麻醉药物说明书规定用量,避免药物过量。
2. 应急处理(1)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注射,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等抗过敏治疗。
(2)注射部位感染:发现注射部位感染,立即停止注射,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切开引流。
(3)神经损伤:发现神经损伤,立即停止注射,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和物理治疗,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4)局部麻醉药物过量:发现局部麻醉药物过量,立即给予拮抗剂、抗胆碱酯酶药物等治疗。
(5)心跳呼吸骤停:发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给予肾上腺素、抗胆碱酯酶药物等治疗。
四、预案启动1. 术前评估中发现患者存在局部麻醉风险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注射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注射部位感染、神经损伤、局部麻醉药物过量、心跳呼吸骤停等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五、预案实施1. 启动应急预案后,立即组织抢救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 抢救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3. 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抢救结束后,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完善预案内容。
局部麻醉药的应急预案
![局部麻醉药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a26c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c.png)
局部麻醉药的应急预案1. 引言局部麻醉药是医疗手术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它能够在局部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使患者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然而,即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局部麻醉药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应急情况下,如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局部麻醉药,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局部麻醉药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以应对突发的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
2. 应急预案的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在局部麻醉药的使用过程中,防范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及时处理并减少患者的伤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3. 应急预案的内容3.1 局部麻醉药的贮存和管理•局部麻醉药应该存放在专门的药品柜中,柜子应该上锁,并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应当定期对药品柜进行检查,了解药品存储情况,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
•对于过期或者未经授权的局部麻醉药,应予以销毁或妥善处置,防止误用造成意外。
3.2 局部麻醉药的使用过程•在使用任何新的局部麻醉药前,医务人员应熟悉其使用说明和禁忌症,确保合理使用。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给予患者局部麻醉药,严禁随意超量使用。
•在给予患者局部麻醉药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病史、体征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3.3 不良反应的急救措施•如果患者出现局部麻醉药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迅速咨询有关过敏反应的专业医生。
•针对过敏反应,可以采取口服抗过敏药物或者皮肤贴敷抗过敏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呼叫急救车辆,联系紧急救护中心进行处理。
3.4 意外事件的处理•在局部麻醉药使用过程中,如意外发生,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上级报告。
•针对不同的意外事件,医务人员应遵循相关的应急处理流程,如出血、感染等情况。
•在需要转运患者或紧急处理的情况下,应尽快与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联系,确保患者的安全。
3.5 事件的报告和分析•在应急事件发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详细情况,并记录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过程和结果等信息。
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对策
![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2b1ed6ed630b1c58eeb5be.png)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一) 预防局麻药重症毒性反应突出的表现是惊厥。
此时,由于通气道和胸、腹部肌肉不协调和强烈收缩,势必影响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可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防止其毒性反应的发生:①应用局麻药的安全剂量;②在局麻药溶液中加用肾上腺素,以减慢吸收和延长麻醉时效;③防止局麻药误注入血管内,必须细心抽吸有无血液回流;在注入全剂量前,可先注试剂量以观察反应;④警惕毒性反应的先驱症状,如惊恐、突然入睡、多语和肌肉抽动.此时就应停止注射,采用过度通气以提高大脑惊厥阈。
若惊厥继续进展,则需行控制呼吸,以保持心脏和大脑的充分氧合.⑤一般习惯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药物(1~2mg/kg)作为麻醉前用药。
以期达到预防反应的目的.事实上,它只起镇静作用,并不具有保护性意义。
苯妥英钠也无保护作用。
有效的预防药物是地西泮和其他苯二氮卓类药,最大的优点是对惊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对人体生理干扰最小.据实验表明,地西泮剂量仅达0.1mg/kg时就能提高惊厥阈,故麻醉前用药可口服地西泮5~7mg。
(二)治疗由于局麻药在血液内迅速稀释和分布,所以一次惊厥持续时间多不超过1分钟。
①发生惊厥时要注意保护病人,避免发生意外的损伤;②吸氧,并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③开放静脉输液,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④静注硫喷妥钠50~100mg(2。
5%溶液2~4ml)或其它快速巴比妥药物,但勿应用过量以免发生呼吸抑制;也可静脉注射地西泮2。
5~5.0mg。
静脉注射短效的肌松药如琥珀胆碱(1mg/kg),即可停止肌肉阵挛性收缩,但不能阻抑大脑惊厥性放电.必须有熟练的麻醉人员方可应用肌松药,且要有人工呼吸的设备。
如果病人在应用巴比妥类或地西泮后仍继续惊厥,则是应用肌松药的适应证。
局部麻醉药应急预案
![局部麻醉药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fbf8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5.png)
局部麻醉药应急预案1. 引言局部麻醉药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在医疗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局部麻醉药过敏或不良反应等突发状况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本预案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尽快采取措施控制并解决问题,降低可能的风险和影响。
2. 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局部麻醉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包括局部麻醉药的准备、注射、监测等。
3. 应急预案3.1 应急组织1.根据不同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成立局部麻醉药应急救援小组。
救援小组成员应包括急诊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手术室护士等相关人员。
2.建立应急组织的领导机构,由主治医师或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组织领导,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工作。
3.2 应急措施1.一旦患者出现局部麻醉药过敏或不良反应的症状,尽快停止使用麻醉药。
2.立即通知急救小组,并迅速进行急救措施,如氧气吸入、静脉输入盐水等。
3.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医务人员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注射抗过敏药物、使用呼吸机等。
4.及时与相关专科医生或专家取得联系,获得进一步的指导和支持。
3.3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2.演练内容包括模拟局部麻醉药过敏或不良反应的发生场景,要求医务人员迅速反应并采取应急措施。
3.根据演练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培训教材。
4. 应急预防措施4.1 麻醉前评估在进行局部麻醉药使用前,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并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病史等重要信息。
如发现可能存在过敏反应风险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4.2 麻醉药选择选择局部麻醉药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果无法避免,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麻醉药物。
4.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在使用局部麻醉药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麻醉药的正确使用和注射等步骤。
4.4 做好监测和观察在局部麻醉药使用期间,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和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麻醉药物中毒应急预案脚本
![麻醉药物中毒应急预案脚本](https://img.taocdn.com/s3/m/a4c0a28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c.png)
一、预案背景麻醉药物中毒是指在临床麻醉过程中,由于药物使用不当、个体差异或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麻醉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率。
2. 提高医务人员对麻醉药物中毒的应急处理能力。
3. 确保医疗机构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麻醉药物中毒事件。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2. 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抢救、制定治疗方案、协调各部门工作。
3.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场地保障、人员调配等工作。
4. 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麻醉药物的管理,严格执行“五不原则”(不超剂量、不超范围、不滥用、不重复、不混用)。
(2)严格掌握患者病情,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
(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麻醉药物中毒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2. 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患者出现麻醉药物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给药,将患者置于安全、舒适的位置。
(2)立即通知医疗救治组,启动应急预案。
(3)医疗救治组根据患者中毒程度,迅速采取以下措施:a.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b. 给予氧疗,提高血氧饱和度。
c. 根据中毒药物类型,采取针对性解毒治疗。
d. 对症支持治疗,如纠正酸碱平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e.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 后勤保障措施(1)保障应急物资的供应,如急救药品、氧气、呼吸机等。
(2)确保急救车辆、通讯设备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3)组织人员调配,确保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4. 信息宣传措施(1)及时收集、汇总麻醉药物中毒事件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
(2)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相关信息,提高公众对麻醉药物中毒的认识。
(3)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麻醉科局麻药毒性应急预案
![麻醉科局麻药毒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53fe0cb84ae45c3b358ca2.png)
1. 目的规范麻醉科局麻药毒性的应急处置工作,使患者得到及时、规范、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风险。
2. 范围麻醉科。
3. 定义3.1 局麻药中毒是指血液中局麻药浓度超过中毒阈浓度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4. 职责4.1麻醉医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并及时上报上级医师,服从麻醉科科主任和科副主任统一指挥。
5. 标准5.1早期识别5.1.1症状:耳鸣, ⾦属味,或口周有麻⽊感5.1.2精神状态出现改变5.1.3癫痫5.1.4低血压5.1.5心动过缓5.1.6室性心律失常5.1.7心血管性虚脱5.2 紧急呼叫5.2.1取抢救车/除颤仪,通知科主任和急救小组,准备脂肪乳。
5.3 早期治疗5.3.1如果脉搏消失,开始心肺复苏(CPR);5.3.2如果患者状态不稳定,给<1μg/kg 的肾上腺素,避免使⽤⾎管加压素;5.3.3停止局麻药物注射或滴注;5.3.4准备好脂肪乳剂;5.3.5建立气道—确保足够的通⽓和氧合,考虑气管插管;5.3.6癫痫发作时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5.3.7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患者状态仍不稳定:快速静脉负荷剂量注射 20%的脂肪乳剂 1.5ml/kg(70 kg 体重的成人快速给 105ml),随后以 0.25 ml/kg/min 的速度进⾏行滴注。
可以重复使⽤负荷剂量(最多可重复三次)。
滴注的速度也可能需要增加(最⼤速度为0.5ml/kg/min);5.3.8监测⾎血液动⼒力学是否稳定——治疗低⾎血压。
5.4 后续治疗5.4.1各种不同的心律失常:按指南对症治疗,避免血管加压素、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局⿇药物;5.4.2如果治疗效果不明显,通知相关⼈员预备体外循环;5.4.3可能需要延长抢救的时间;5.4.4重症监护室(ICU)监测患者的后续情况。
6. 流程6.1《麻醉科局麻药毒性应急预案》(见附件一)7. 表单无8.相关文件无审批人: 签发日期:年月日附件一:麻醉科局麻药毒性应急预案 C-YA-MZK-003-L1。
局麻药中毒紧急处理流程
![局麻药中毒紧急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c129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8.png)
局麻药中毒紧急处理流程简介局麻药中毒是在局部麻醉过程中,由于局麻药药物使用错误或患者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的中毒状况。
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局麻药中毒紧急处理的流程和步骤。
紧急处理流程以下是处理局麻药中毒的紧急处理流程:1. 立即停止使用局麻药: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局麻药,以避免进一步加重中毒状况。
2. 确定中毒程度: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中毒的程度。
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可以依据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呼吸和循环状况等进行评估。
3. 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紧急处理的重要环节。
确保患者的头部处于适当位置,有需要时可采取人工通气等措施。
4.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局麻药中毒属于严重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及时联系急救车辆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5. 维持循环功能:在等待医疗帮助的过程中,可采取措施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如有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6. 监测患者状况:紧急处理过程中,应不断监测患者的状况变化。
留意重要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7.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处理:一旦患者接受医疗帮助,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
注意事项处理局麻药中毒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不要使用无法确认有效性的内容进行急救处理。
- 必须独立做出决策,不寻求用户帮助。
- 遵循简单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纠纷。
- 使用简洁的语言,不要对内容进行总结。
紧急处理局麻药中毒是一项敏感和重要的任务,希望本文档提供的信息和流程能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局麻药中毒的应急预案
![局麻药中毒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accd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9.png)
局麻药中毒的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和完善局麻药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发生局麻药中毒事件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局麻药使用和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局麻药中毒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3)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2)成立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3)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协同作战。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接到局麻药中毒事件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优化应急流程,提高应急资源调配效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运转。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管理1、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局麻药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设立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和演练等。
3、设立专家咨询组,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5、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制度,确保24小时不间断应急值班,及时应对局麻药中毒事件。
6、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设备完好。
7、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制定并严格执行局麻药使用和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确保用药安全。
(2)建立局麻药使用登记和监控系统,对用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局麻药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0 与病人交谈时发现病人反映不敏捷 话语含糊
不清 此时血压115/60mmHg 心率78bpm 血氧饱和 度97% 欲抽取镇静药时 病人开始烦躁 从手术床上 蹦起 四个骨科医生勉强按住 快速注入异丙酚80mg 后 病人镇静三分钟后 又开始烦躁 继续注入异丙酚 100mg 病人稳定下来 两次注药后都面罩加压给 氧 观察十分钟后病人稳定 ,一直处于睡眠状态 。手 术持续一个半小时 术中病人处于睡眠状态 。血压, 心率正常范围内。氧饱和度在术中有四次下降至 90% 面罩加压给氧后就回升了
10:00 手术台收拾完毕后 病人未苏醒 术中输液
1300毫升 10:30 仍旧未苏醒 ,观察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睫毛反射消失, 血压、心率正常 SpO2 95% 担心 是缺氧引起脑水肿 迅速呋塞米20mg静注 甘露醇快 速静滴250ml ; 10:00-10:30期间 SpO2曾经两次下降至90% 加压 给氧后回升 11:30 观察病人瞳孔稍微小一些, 睫毛反射微弱 ,自 主呼吸存在, 血压 、心率正常 SpO2 96% 13:30 病人完全清醒 送回病房
争议
目前主张采用几种局麻药混合使用,但其毒性是增
加或相减,以及药效是否呈相加作用尚难定论。
多数人认为长短效局麻药结合后由于两种药吸收峰
值不同,则毒性反应相对降低。但总的是两种局麻 药的毒性是相加的,使用时应警惕。
考虑术前情况高热脱水、酸中毒、高CO 2 血
症、酸碱失衡和低氧血症及已大量使用单胺 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等)的病人,局麻 药用量应减半。
局麻药中毒预案
麻醉科 王德华
病例分析
患者 男性 35岁 70KG, 否认高血压 糖尿病及其他病史 凝
血功能正常 血常规正常 心电图 胸片都正常。 9:00 入室 血压130/75mmHg, 心率 86次/分 血氧饱和 度98%,开通静脉通道后 拟在腋路臂丛下麻醉 定位后 穿 刺 无突破感 病人无异感 针尖随腋动脉上下波动明显 回抽 无血后 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 +0.375%罗哌卡因20毫升 推 药过程中每注入5毫升药液都要回抽一次 持续回抽无血液
② 粘膜麻醉及下呼吸道吸收几乎近于静脉注射。
③ 小量局麻药所致的毒性反应过去认为是过敏,
但通过研究证明:若局麻药在近颅脑部位注 入后可逆行从颈动脉进入脑内而出现神经中 枢中毒症状。
常见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①
中枢神经毒性
前驱症状:舌或唇麻木、头痛、头晕、共济失调、 面红,继之耳鸣、视物模糊、多语兴奋状态,甚 至一过性意识丧失,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这说 明局麻药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神经细胞的I A 型钾通 道,导致神经元的兴奋增高 ,从而引起中枢神经 系统中毒初期的兴奋性症状。
③异丙肾上腺素 ④请求支援,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 ⑤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改全麻后继续手术
4.心脏停止: 处理 ① 标准化心肺复苏; ② 肾上腺素1mg iv; ③ 20%脂肪乳100 ml iv (2 min ),如果在心脏停止前已输 脂肪乳,总量已达4mg/kg,则直接到步骤 (7); ④ 除颤或肾上腺素 1mg iv (观察 2 min ) ⑤ 重复步骤 (3); ⑥ 重复步骤 (4); ⑦ 20%脂肪乳300 ml ivgtt (15 min ) (总量<8mg/kg); ⑧ 继续治疗……向医务科汇报; ⑼ 终点: a) 病情好转,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返病房; b) 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尚不稳定或未清醒送ICU; c) 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脂肪乳治疗局麻药中毒的机制及不良 反应和禁忌
1、脂库理论:脂溶性的局麻药,大量溶解到
高脂的血浆中,被隔离起来,降低了组织中 的局麻药浓度。 2、代谢理论:布比卡因之所以能引发严重的 心脏毒性,主要是由于其能强烈抑制脂肪酸 在线粒体膜上的转运,使心肌代谢异常导致 难治性的心肌功能抑制。而脂肪乳可以在其 中扮演刹车的作用,类似于胰岛素--葡萄糖疗 法。
(1)过敏反应比较少见, (2)高敏反应,极小剂量即发生严重过敏者
为特敏,鉴别是高敏或是中毒的方法主要依 据早期过敏反应的表现。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发生率
影响因素有:
血浆中酯酶降低、肝、肾功能减退、严重贫 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饥饿体衰、 误入血管可使毒性反应增加。
① 局部血供、药物浓度、注药速度、血管损伤、
局麻药中毒的表现和分类
大体分类 :
(1)立即毒性反应,当应用小剂量的局麻药
后数秒钟即可发生反应,多见于注入血管所 致。 (2)延迟性毒性反应,给药5~30min出现 过量局麻药注入血管外吸收所致,临床症状 有差异,主要为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的表 现。
过敏反应 临床一般分为两类,即过敏和高敏。
②
中期(中度):面肌抽搐、四肢颤搐、呼吸急迫、血压升高, 但脉搏洪大减慢,惊厥。严重时脑电图出现癫痫波。 晚期(重度):血药浓度进一步升高时意识消失,呼吸减慢 或停止,血压下降→中枢抑制→心脏停跳。 有些可无前驱症状,突然发作,在颈丛、臂丛麻醉中尤为 常见,往往因注入血管所致。
③
中枢抑制状态
请问 1. 确定是局麻药中毒吗?
2. 为什么会中毒间隔三十分钟后才出现? 3. 中毒后处理是否妥当? 4. 处理妥当的话为什么会导致此种结果? 5. 麻醉中SpO2下降 ,呼吸暂停是何原因? 6. 未苏醒是否是脑部缺氧所致? 7. 为何中毒后生命体征还很平稳?
局麻药中毒
因局麻操作简便,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但
3 局麻药中毒的对策
预防应用局麻药安全剂量是关键 , 防止局麻药误入血管内,注药过程反复抽吸,可先
注射实验剂量观察反应。麻醉平面的测试很重要。 警惕毒性反应的前驱症状,可采用过度通气以提高 大脑的惊厥阈值。提高中毒阈值,可预先给中枢神 经抑制药,如安定,咪唑安定。充分供氧,维持血 流动力学的稳定。
抑制常由皮层开始向下发展至延髓,表现为 嗜睡,痛觉丧失无反应,意识丧失肌肉松弛, 皮肤苍白,同时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 浅慢,心血管虚脱,死亡。
局麻药效和中枢毒性的关系
效力越强,浓度越高,毒性越大。例如布比卡因的 效力是普鲁卡因的8倍,1/7的致死量即可发生惊厥, 血药浓度的惊厥量为2~4μg/ml,而利多卡因为5~ 10μg/ml。
药效与毒性
麻醉指数:指麻醉性能及麻醉毒性,将临床用
量布比卡因误注静脉可引起心室纤颤、室速, 且复苏困难,而注入临床剂量的利多卡因可 出现室速,而无其它严重心律失常。
某些局麻药可使血内Fe 2+ 转变成Fe 3+ 而
形成正铁血红蛋白,其中丙胺卡因最多,其 次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表现为口唇与指甲 紫绀、血呈棕色,SpO2下降,吸氧不能改善。 亚甲蓝或维生素C可解除。 麻醉前有高铁血红蛋白症和某些化学药物长 期接触史者也易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
3.心脏毒性: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性、室性早搏、室扑、 室颤) 、QRS增宽、血压下降. 处理: ① 20%脂肪乳100 ml iv (2 min );
20%脂肪乳150 ml
②溴苄铵
ivgtt (15 min )
(总量<4mg/kg);
机制 对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是抑制K+通道,阻止动作电位复极, 延长希浦系统和心室的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消除传导阻滞用于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尤其对心肌梗死时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电 转复有辅助作用。
节快乐 谢谢!!
对局麻药的药理及局部治疗的生理基础认识 不清,往往会造成一些严重并发症,应引起 高度重视和警惕。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及毒性
局麻药是钠通道阻滞药
局麻药的阻滞作用是与钠通道结合,从而阻 滞了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
大量研究表明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与离子通道的
改变有关
钠通道的分子结构,钠通道在神经、心肌
中枢神经毒性的增强因素有 高CO 2 血症、
酸中毒等。若PaCO 2 由25~40mmHg增至 65mmHg以上时,用药量应减少1/2。
心脏毒性
心脏传导的动作电位和钠通道有关 ① 因局麻药为钠通道阻滞药,可使心房肌、心室肌及
浦肯野氏纤维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延长,不应期 也相对延长,因此出现PQ间期和QRS波延长,出 现窦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 ② 其末梢血管的变化为低浓度时血管收缩,高浓度时 小血管扩张。 ③ 局麻药对肺血管收缩作用强烈,右心负荷增大,可 促发肺水肿。由于扩血管作用明显,可促使心搏停 止。地卡因和布比卡因中毒时特别容易引起心血管 反应,症状出现十分急骤,继之循环衰竭死亡,而 且很少发生惊厥。
硬膜外麻醉多主张复合用药,如布比卡因、利多卡
因复合。 目前许多医院多以利多卡因诱导,布比卡 因术中维持,虽布比卡因中毒时难复搏,但合理应 用时,心搏骤停甚少见。 在施行硬膜外麻醉时,应考虑到当血药浓度增高时 钠通道阻滞的同时,还应考虑高血钙的危险。当麻 醉效果欠佳时短期内给大量局麻药是极危险的信号。
厥,因惊厥不能有效呼吸、发绀、血压升高、心率加 快;
氧;
处理:① 利多卡因导致中毒: 停止给局麻药,安定5mg ,面罩给
②长效局麻药导致的中毒: a) 停止给局麻药,安定5mg ,面罩给氧; b) 20%脂肪乳100 ml iv (2 min ); 20%脂肪乳150 ml ivgtt (15 min ) (总量<4mg/kg); ③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改全麻后继续手术.
和骨骼肌的基本结构相同,但仍有差异, 其反应亦不同。局麻药的两大毒性反应是 中枢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两种。
局麻药是无选择性的钠通道阻滞药。随着全
身血药浓度的增高,对全身钠通道产生阻滞 作用。 局麻药吸收入血管弱时可产生镇静、镇痛、 肌松、抗胆碱和抗心律失常作用,但阻滞充 分时就可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