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讲座教学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生产经营单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随之而来的生产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帮助各企业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评审前的准备工作评审应急预案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明确评审目标和范围:明确要评审的预案内容,包括预案的名称、编制单位、适用范围等。
2.组织评审小组:确定评审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负责人,确保全面、专业性和代表性。
3.评审工具和方法:确定评审所需的工具和方法,可采用表格评审、现场检查、面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和评估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预案的基本要素在评审过程中,需对预案的基本要素进行评估,包括:1.规章制度和责任分工:预案中是否明确了责任人、责任部门以及相关岗位的职责,责任分工是否合理清晰。
2.预警信号和报警程序:预案中是否规定了各类预警信号的判定标准和报警程序,是否明确了报警的方式和渠道。
3.紧急救援组织和人员:预案中是否设定了紧急救援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是否指明了应急抢救和疏散的流程和程序。
4.资源配备和使用:预案中是否规定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资源的储备和使用方式,能否满足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需求。
5.应急培训和演练: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内容、频次和目标,是否有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的记录和评估机制。
三、评审原则和方法在评审预案时,需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合法合规性原则:预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科学性原则:预案中的各类措施和程序是否科学可行,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论证。
3.适用性原则:预案是否能够适用于各种突发事件,是否能够满足各类人员和物资的应急需求。
4.可操作性原则:预案中的措施和程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各项任务是否能够在紧急状态下顺利实施。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央企业:为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一、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
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
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
(二)要素评审。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
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央企业:为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一、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
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
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
(二)要素评审。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
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
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de)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一、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de)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de)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de)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一)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de)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de)规范性和编制程序.应急预案形式评审(de)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二)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de)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de)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de)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应急预案要素评审(de)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de)内容.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de)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de)内容.这些要素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de)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应急预案中(de)编制目(de)、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二、评审程序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de)基础上,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一)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落实参加评审(de)单位或人员,将应急预案及有关资料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de)单位或人员.(二)组织评审.评审工作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管安全生产工作(de)负责人主持,参加应急预案评审人员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生产经营规模小、人员少(de)单位,可以采取演练(de)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必要时应邀请相关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三)修订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应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评审意见要求重新组织评审(de),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重新进行评审.(四)批准印发.生产经营单位(de)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de),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三、评审要点应急预案评审应坚持实事求是(de)工作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实际,按照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审.(一)合法性.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规范性文件要求.(二)完整性.具备导则所规定(de)各项要素.(三)针对性.紧密结合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四)实用性.切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五)科学性.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六)操作性.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七)衔接性.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体系,并与相关部门或单位应急预案相互衔接.有关部门应急预案(de)评审工作可参照本指南.附件 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附件 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续上表)附件 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件 4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附件 5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央企业:为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一、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
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
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
(二)要素评审。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
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应急预案部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要求,内容存在缺陷或不足,需要进一 步完善;
良好
应急预案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要求,内容比较完整、科学、合理、可 行;
不合格
应急预案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 求,内容存在严重缺陷或不足,需要重 新制定。
评审结果处理
1
对于优秀和良好的应急预案,应当给予肯定和 表彰,并鼓励其继续保持和提高应急预案质量 ;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总结词
评估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评审应急预案时,需要关注其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如应急资源的准备、应急流程 的顺畅、应急处置的有效性等。同时,还需对应急预案的实际运用效果进行评估 ,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
04
评审结论
评审结果分类
优秀
应急预案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要求,内容完整、科学、合理、可行;
2
对于一般的应急预案,应当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之处,并督促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3
对于不合格的应急预案,应当要求其重新制定 ,并加强指导和监督。
评审文件管理
01
评审文件应当分类保存,并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制度;
02
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机密的评审文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
进行保密处理;
评审文件应当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预案评审指南
目录
• 概述 • 评审程序 • 评审内容 • 评审结论 • 应用与更新
01
概述
目的和意义
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应急预案的评审,可以发现和纠正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有助于 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促进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企业及其他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
第二章评审原则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做到:
(一)尽可能缩短发生安全事故后发现、判断和处置的时间;
(二)及时发现、报告、判断和处理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根据事故属性及处理要求,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四)合理安排和分配应急管理人员驻设地和值班调度;
(五)根据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撰写明确的应急预案,确定责任人,制定应急行动方案并得到批准;
(六)制定预防、应急救援措施,及时启动和执行应急方案;
(七)建立监督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演练和备用设备利用率等。
第三章评审机构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设立专门的评审机构,负责评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第五条评审机构应当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业安全专家等按职责分工组成,由有资格具备进行安全评审能力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担任评审主任,有技术专业背景的职业安全专家担任评审技术顾问,按职责进行安全事故预案的组织、评审和督促等工作。
第六条评审机构应当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事故处置做出评价,发现问题后及时发出建议,提出改进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一、引言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进行救援、处置和恢复生产的指导性文件,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关键。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质量和实效性,对于已经制定的应急预案需要进行定期评审和更新,及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新的安全管理要求。
本文将介绍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指南,以期指导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有效的评审工作。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核心目的是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使其能够在事故发生时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以及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影响。
具体来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评审,检查应急预案的各项措施和程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 确保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和全面性。
检查应急预案是否包括了各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是否覆盖了所有可能涉及的领域和环节。
3. 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检查应急预案的各项措施和程序是否实用、可操作,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和有效执行。
4. 确保应急预案的更新性和监督性。
评审还应包括对应急预案的更新和监督机制的检查,以确保应急预案能够随着生产经营单位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修订和完善。
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内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要对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包括适用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适用的部门和岗位、适用的区域和范围等。
2. 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
要对应急预案中各个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细致、全面的规定,包括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的安排、具体职责等。
3. 应急预案的紧急救援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编制、评审和备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工作。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性、有效性。
第四条本指南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应急预案编制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应急预案应涵盖生产经营单位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针对性:应急预案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响应措施。
(三)实用性:应急预案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确保应急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
(四)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应急措施在实际应急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和目的;(二)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三)事故风险分析;(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五)应急响应程序;(六)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七)应急演练和培训;(八)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九)应急预案的修订、更新和备案。
第三章应急预案评审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公正:评审过程应客观公正,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全面性:评审内容应全面,覆盖应急预案的各个方面。
(三)专业性:评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八条应急预案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编制依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是否明确;(三)事故风险分析是否全面、准确;(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是否合理、明确;(五)应急响应程序是否科学、有效;(六)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是否充足、可靠;(七)应急演练和培训是否规范、有效;(八)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是否及时、准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讲座
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增多,生产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增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事故损失,本次讲座将围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展开。
二、讲座目的1. 提高大家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认识,明确应急预案的重要性;2. 掌握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和演练方法;3. 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讲座内容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概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它包括组织指挥、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环节。
2. 应急预案的编制(1)成立编制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收集资料:收集国内外事故案例、法律法规、企业实际情况等。
(3)制定预案: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包括组织指挥、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内容的应急预案。
(4)评审与发布:将编制好的预案提交评审,评审通过后正式发布。
3. 应急预案的实施(1)宣传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应急响应:发生事故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4. 应急预案的演练(1)制定演练方案:根据预案要求,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
(2)组织实施:按照演练方案,开展应急演练。
(3)总结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找出不足,完善预案。
四、讲座总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企业要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和演练。
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五、课后作业1.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完善本单位的应急预案;2. 参与一次应急演练,提高自身应急处置能力;3. 向身边的同事宣传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共同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评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本指南旨在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提供指导,帮助评审人员全面、准确地开展评审工作。
一、评审范围。
评审范围主要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内容完整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评审人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审查,对预案的内容是否完整、包括预案的编制程序、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等进行全面评估,对预案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实地考察。
二、评审要点。
1. 编制依据的合规性。
评审人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进行审查,确保预案的编制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预案的编制依据应当明确、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内容完整性。
评审人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预案的内容完整,包括但不限于预案的编制程序、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等方面。
预案的内容应当详细、具体,确保在实际应急情况下能够有效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3. 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评审人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进行实地考察,确保预案的具体措施能够在实际应急情况下得到有效执行。
预案的措施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应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实施,同时应当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产安全事故。
4. 有效性。
评审人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确保预案能够在实际应急情况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预案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等方面,评审人员应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演练等方式对预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央企业:为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一、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
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
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
(二)要素评审。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
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一、引言为了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二、评审原则1.合法性原则:评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
2.科学性原则:评审内容应符合安全生产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
3.实用性原则:评审内容应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4.动态性原则:评审内容应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和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三、评审内容1.应急预案编制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行业规范;(2)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3)相关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2.应急预案组织体系(1)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应急响应队伍及职责。
3.事故风险识别与评估(1)事故风险识别;(2)事故风险评估;(3)事故风险分级。
4.应急响应程序(1)应急启动程序;(2)应急处置程序;(3)应急恢复程序。
5.应急资源保障(1)应急物资储备;(2)应急装备保障;(3)应急通信保障。
6.应急演练与培训(1)应急演练计划;(2)应急演练实施;(3)应急培训计划。
7.应急预案管理(1)应急预案修订;(2)应急预案备案;(3)应急预案宣传教育。
四、评审程序1.成立评审小组:由相关部门、专家和生产经营单位代表组成。
2.审查应急预案编制依据:确保编制依据合法、合规。
3.审查组织体系:核实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及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响应队伍的设置。
4.审查事故风险识别与评估:核实事故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5.审查应急响应程序:核实应急启动、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程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6.审查应急资源保障:核实应急物资、装备和通信保障的充足性。
7.审查应急演练与培训:核实应急演练计划的科学性和培训计划的实用性。
8.提出评审意见:针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9.评审结论: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意见,形成评审结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央企业:为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一、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
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
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
(二)要素评审。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
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
[整理]2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2009年4月29日颁发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一、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
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
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
(二)要素评审。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
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
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
关键要素必须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
这些要素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审内容及要求
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
评审 意见
荐使用图表)。 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
作职责。
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1.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 度。 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
围及后果。
2020/6/26
评审方法——综合预案要素评审
(续上表)
评审项目
四、 组织 机构 及职 责*
五、 预防 与 预警
应急组 织体系
指挥机 构及职 责 危险源 管理
预警行 动
2.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2020/6/26
评审 意见
评审方法——综合预案要素评审
续上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 意见
二、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三、 危险 性分 析
生产经 营单位 概况
危险源 辨识与 分析分 析*
1.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 所的布局等情况。 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
评审
评审内容及要求
项目
五、 编制 过程
3. 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 防范措施。
4. 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 社会应急资源情况。
5. 制定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 应急预案体系。
6. 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 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
评审 意见
2020/6/26
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2020/6/26
评审方法——要素评审
(二)要素评审。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 、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 面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为细化评审,采用指南附表的方式分别对应急预 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 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 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编制 依据
1.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 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 预案。
应急预案 体系*
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 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
类型。
应急工作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原则
评审方法——形式评审
续上表
评审
评审内容及要求
项目
五、 编制
过程
7. 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 救援协议。
8. 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
9. 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评审 意见
应急预案应设目次,内容和次序是:1.批准页;2.章的编 号、标题;3.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 4.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简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政策法规司
2020/6/26
第一部分 概述
一、制定目的 1. 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7号令; 2. 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评审; 3. 提高应急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办法》第14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 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 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 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 要并附专家名单。
2020/6/26
评审方法——形式评审
续上表
评审 项目
四、 正文
评审内容及要求
1. 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2.结 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 3. 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 序、大小等)。 4. 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 。
评审 意见
2020/6/26
评审方法——形式评审
续上表
评审 项目
四、 附件
评审内容及要求
1.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 2.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 3.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五、 编制 过程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 生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
评审 意见
2020/6/26
评审方法——形式评审
续上表
2020/6/26
第二部分 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
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 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 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 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办法》第21条 受理备案的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应急预 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 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说明理由。
2020/6/26
评审方法——要素评审
1.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 内容。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 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 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 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生产 经营单位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2020/6/26
二、主要内容
包括三个部分 —— 1. 评审方法; 2. 评审程序; 3. 评审要点。 此外,《指南》还包括5个附件:1.应急预案形式 评审表;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3.专项应急预 案要素评审表;4.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5.应急 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2020/6/26
评审方法——形式评审
评审 项目
一、 封面 二、 批准页
形式评审表
评审内容及要求
应急预案版本号、名称、生产经营单位 名称、发布日期 1. 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2. 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评审 意见
三、 目录
1. 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 )。
2. 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2. 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 略的内容。这些要素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 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应急预案中 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 位概况等要素。
2020/6/26
评审方法——综合预案要素评审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一、 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