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轴和斜面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滑轮组最全笔记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滑轮组最全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9af88a6f12d2af90242e6ff.png)
滑轮知识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滑轮是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3)滑轮的轴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4)滑轮的实质: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以看做连续旋转的杠杆。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分别使用同一物体在不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使用动滑轮时匀速运动,记录整个过程需要用力的大小,物体移动的距离及动力移动的距离,动力的方向,然后由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钩码两个,滑轮两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等。
实验过程:①按图甲所示测出钩码的重力G。
①按图乙所示安装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的高度h=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①按图丙所示安装动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的高度h=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①换用数量不同的钩码,重复上面的步骤。
使用简单机械情况拉力大小F/N钩码提升10cm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cm拉力方向不使用简单机械24610上使用定滑轮24610下使用动滑轮12320上交流论证:①对比用甲、乙两图所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使用定滑轮时,拉力F与钩码重力G相等,绳端移动的距离s与钩码升高的高度h相同。
(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力,绳子的重力)①对比用甲、丙两图所作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时,拉力F=1/2G,绳端移动的距离s=2h。
(忽略动滑轮与绳的重力和摩擦力)实验结论: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①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
注意事项:①弹簧测力计要匀速拉动。
①动力的方向与并排的绳子平行。
①选用质量较小的动滑轮。
①保证滑轮轴间摩擦较小。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①定滑轮可以看成一个变形的杠杆,滑轮的轴相当于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即l1=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可知: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11讲 滑轮 轮轴 斜面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11讲 滑轮 轮轴 斜面](https://img.taocdn.com/s3/m/2f2d5132e87101f69e31959b.png)
第11讲滑轮轮轴斜面11.1 学习提要11.1.1 滑轮滑轮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如图11-1所示。
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
1. 定滑轮工作时轴保持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正确使用它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 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所以在不计算滑轮所受重力及轮与绳的耗损摩擦的情况下,也就是理想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一倍的距离,同时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示意图以及它们与杠杆的等效图如图11-2所示。
3.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要多移动距离。
如图11-3(a)所示,在理想状态下,只用动滑轮时,拉力F A为重力G A的一半,省了一半的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
如图11-3(b)所示,在理想状态下,拉力F B仍为物体重力G A的一半,省了一半的力,但力的方向改变了!在这一实例中,动滑轮起到省力的作用,而定滑轮起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把图11-3(b)加以规范美观,就成为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滑轮组,如图11-3(c)所示。
在由一根绳子绕制的滑轮组中,重物和全部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即F=1/nG总,其中n为经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如果物体上升h,则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s=nh.4. 滑轮应用的实例滑轮或滑轮组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升旗时向下用力,红旗却向上冉冉升起;向下拉动窗帘的引线,可以使窗帘闭合或打开等,这些都是利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来实现的。
根据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和改变用力的方向这一特点,人们设计了一些“用小力换大力”的工作方案,如吊车上的滑轮组、工厂或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举吊重物的装置等,都是滑轮组的具体应用。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第14课《斜面》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第14课《斜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2771b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a.png)
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简单机械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齿轮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齿轮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的基础上编写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丰富了学生对技术、工程与社会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技术、工程的内容奠定基础。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简单机械;认识到运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装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思维:运用有关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和作用,解释处理生活中使用力的事例,尝试创造、制作各类简单机械装置,改变力的大小,使工作更方便。
探究实践: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运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装置的传递改变力的大小,提高工作效率。
态度责任:愿意经历使用简单机械帮助生活与工作的过程,发展尝试利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的兴趣;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重点: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简单机械;认识到运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装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装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单元整体教学思路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4.斜面1.教学内容分析《斜面》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年级上册《简单机械》单元的第一课时。
1.认识斜面。
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车上推送货物的生活场景图,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认识斜面,知道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教科书还呈现了3名学生搭斜面的情景图,目的教师活动1.搭斜面。
师: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搭一个斜面。
2.猜想斜面的作用。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斜面可能有什么作用呢?师:你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3.研究斜面的作用。
师:做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https://img.taocdn.com/s3/m/88aa9e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7.png)
应用场景与优势
应用场景
滑轮组轮轴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起重机、输送机 、纺织机等,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变 换。
优势
滑轮组轮轴具有高效、节能、维护方便等优点,能够实现远 距离的动力传递,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滑轮数量和钢丝绳的走 向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传递,满足不同机械设备的需求。
02
精度要求
对于一些高精度要求的应 用,需要提高制造精度, 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 效性。
设计实例与展示
要点一
实例1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滑轮组,通过斜面的设计实现了高效 、稳定的力传递。
要点二
实例2
一种用于机械手臂的滑轮组,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提高 了系统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05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的制造 工艺
斜面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应用场景
滑轮组斜面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传递动力和运动的场 合,如起重机、输送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
优势
滑轮组斜面具有高效省力、操作稳定、能够完成各种 复杂运动等优点,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
04
滑轮组斜面设计
设计原则与目标
01
02
03
高效性
斜面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实 现力的有效传递和减少力 的损失,因此高效性是设 计的首要目标。
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材
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钢材或其他材 料。
打孔
根据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打孔处理。
切割
将材料切割至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热处理
为了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热处理工 艺。
制造流程与步骤
粗加工
去除材料大部分的余量,为后续加 工做准备。
精加工
按照设计要求,对轮轴和斜面进行 精细加工。
专题17 简单机械-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突破必过题(解析版)
![专题17 简单机械-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突破必过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3daa85eff9aef8941e0688.png)
专题17 简单机械命题热点透视:近年来本专题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杠杆的五要素及分类;(2)杠杆作图;(3)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及应用;(4)滑轮及滑轮组;(5)机械效率的测量及相关计算;(6)有关功、功率的综合计算题。
本专题精选全国中考典型题型,通过考点深度详解、典例精讲、拔高集训,旨在让同学们能够系统地掌握解题规律、方法及技巧,帮助同学们轻松攻克解题难关,复习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对中考信心十足,轻松斩获高分!考点深度详解一、杠杆1.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滑轮1.定滑轮(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滑轮与斜面全解
![滑轮与斜面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228830314431b90d6c85c7b6.png)
、图中要求F甲=G/3,F乙=G/4,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不计动滑轮重)。
二、滑轮的特点
、如图16所示,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拉力F大小只是G的一半 B
三、滑轮的综合应用
图1
21所示,物重G=3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
)若滑轮重不计,滑轮向移动= N
= N
的作用下,拉着重
如图所示,花岗岩石块甲、乙体积之比为13׃2,将它们分别挂在轻质硬棒AB的两端,当把铁块甲浸没在水中时,硬棒恰能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将甲石块从水中取出,拭干后浸没在液体丙中,调节
这种起重机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竖直或水平输送。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塔式起重机的起重量随起吊幅度而变化,起
)某塔式起重机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竖直起吊物料的。
物料匀速上升
①原理:
西湖一摸))斜面上有一个重为100 N 沿斜面匀速向上滑动了1.5 m,此重物B
F
0.5m
,长为30cm.此后
,如果沿斜面
.通过实验:②帮小红评估一下,实验结果与分析不一致,是实验误差还是分析错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最好能提出改。
探索简单机械原理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探索简单机械原理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58d3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e.png)
探索简单机械原理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航空航天领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宏大的领域,它涉及到众多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
其中,简单机械原理在航空航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着重探索简单机械原理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具体实例。
简单机械原理是物理学的基础,它包括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以其简洁而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工程中。
首先,我们来看看杠杆原理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在大型客机的起落架中,杠杆原理被广泛用于提升和稳定机身。
通过运用杠杆原理,飞机的起落架可以在地面上提供稳定的支撑,并在起飞或着陆时能够被迅速放下或收起。
这一应用使得飞机的操作更加便利、高效。
滑轮原理在航空航天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
滑轮,作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火箭发动机的运载过程中,滑轮被广泛用于传递重量和力量,以保持火箭的稳定和平衡。
此外,滑轮原理还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起重装置和绳索的运输系统中。
而轮轴原理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涡轮引擎中发挥关键作用。
轮轴是一种简单而又精密的轴承装置,它能够承受高速旋转并传播力量。
在涡轮引擎中,通过将空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的过程分别由不同的轮轴完成,可以实现高效的燃烧和推力转换,从而提高飞机的动力性能。
斜面原理也在航空航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直升机的主旋翼和尾桨都是通过斜面原理产生升力和控制飞行方向。
斜面的设计使得直升机可以在垂直起降的同时,具备了良好的空中操控性能。
此外,螺旋原理也是航空航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螺旋桨在飞机和直升机中的运用充分利用了螺旋原理的特性,通过旋转产生气流,从而产生升力和前进推力。
这种设计使得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并具备较高的速度和操控性能。
综上所述,简单机械原理在航空航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和螺旋这些简单而又高效的机械原理,为航空航天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这些原理的运用不仅提高了飞行器的性能和操控性,还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优势计算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优势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0a834f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d.png)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优势计算简单机械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它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或方向来改变工作的方式。
在研究机械时,我们经常使用一个重要的参数——机械优势来评估机械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优势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一、机械优势的定义机械优势是指通过使用机械来改变力的大小或方向时,机械对力的增大效果的评估。
它是用来衡量机械对力提供的增益比例的参数。
通常表示为机械优势(MA)。
二、计算机械优势的方法计算机械优势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机械类型和系统特点。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机械优势的计算方法。
1. 杠杆的机械优势计算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杠杆的机械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机械优势 = 力臂1 / 力臂2其中,力臂1指的是力臂较长的一侧,力臂2指的是力臂较短的一侧。
通过计算力臂的比值,我们可以得到杠杆的机械优势。
2. 轮轴的机械优势计算轮轴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来改变工作的方式。
轮轴的机械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机械优势 = 轮轴半径 / 载重半径其中,轮轴半径指的是轮轴直径的一半,载重半径指的是载重物体与轮轴中心的距离。
通过计算半径的比值,我们可以得到轮轴的机械优势。
3. 斜面的机械优势计算斜面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通过改变重力的方向来改变工作的方式。
斜面的机械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机械优势 = 斜面长度 / 斜高其中,斜面长度指的是斜面底部的长度,斜高指的是斜面顶部的高度。
通过计算长度与高度的比值,我们可以得到斜面的机械优势。
三、机械优势的意义机械优势是评估机械效果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机械在力的提供上的效率。
通过计算机械优势,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力的消耗。
总结:简单机械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机械优势是评估机械效果的参数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械的力臂、半径或长度与高度的比值来得到机械优势。
机械优势的计算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机械,提高工作效率。
中考复习课件12简单机械复习-滑轮和斜面
![中考复习课件12简单机械复习-滑轮和斜面](https://img.taocdn.com/s3/m/78aca43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4.png)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解析:
G总=G人+G动+G篮=600N+400N+50N=1050N
F拉=G总/5=210N
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 吊篮内,他至少用 200 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 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取10N/kg,不计轮 重和摩擦)
F1=2G F2=G
F3=2G
F4=G/4
3.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重
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
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
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B )
A.F=20N
B.F=10N
C.F=5N
D.F=30N
4. 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 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 小的是( D )
解析:
G总=G人+G篮=500N+300N=800N 2F+F+F=G总 F=200N
2F
2F
F F
例5. 如图所示,工人用400 N向下的拉力,利用滑 轮组将重力为750 N的沙子匀速向上提升(不计绳重 和摩擦),动滑轮重为_4_5_0___N,若每个定滑轮重和 动滑轮重都相等,那么天花板受到滑轮组向下的拉 力为__2_5_0_0_N。
【解析】
G动=3F-G物=3×400N-750N=450N
F=4F+2G定=4×400N-2×750N=2500N
练1. 如图,物体的重G=100牛,当滑轮在恒力F的作用
下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物体的速度和作用力F分
2023年中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16课时 滑轮、斜面及机械效率
![2023年中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16课时 滑轮、斜面及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408e2e5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a.png)
• 【点拨】滑轮组绕线作图方法:(1)画最省力的绕法:使与动 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最多,起点在动滑轮。(2)已知n时的绕 法:按照“奇动偶定”的原则,“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绕线。
考点二 其他简单机械
名称
斜面
轮轴
示意图 斜面是一种可以 省力 的简 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固定
定义 单机械,但必须多移动 距离 轴转动的简单机械
钩码的重力和被提升的高度相同,改变
。
• 5所.探提究升滑钩轮码组的机重械力效相率同与,改重变物提被升提钩升码的动的高滑高度轮度的所。关受系的:控重制力同一滑轮组
• 【实验结论】
• 6.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 重
,机械效率越高。
• 7.不同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动滑轮越轻(个数少或质量小),
机械效率越
• 个滑轮质量均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 • 示。
图16-16
实验
钩码 钩码上升 绳端拉 绳端移动 机械
次数 重G/N 高度h/m 力F/N 距离s/m 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0.1匀速
(续表)
原理
FL=Gh,由公式可知,高度
(不计 相同时,斜面越长越 省力 摩擦)
螺旋楼梯、盘山公路、 应用
螺丝钉
方向盘、水龙头、扳手
考点三 功的分类
三种功
概念
计算方法
有用功 无论是否使用机械都必须做的功, W有=G物h,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https://img.taocdn.com/s3/m/23a4f6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d.png)
06
工程实践中滑轮组轮轴和 斜面组合应用案例分享
案例一:工业生产线上的传送带系统
1 2
滑轮组应用
通过滑轮组实现传送带的张紧和调节,确保传送 带在不同负载和速度下的稳定运行。
轮轴作用
传送带系统中的轮轴承载着传送带的重量和运行 时的动力,需要具备高强度和耐磨性。
3
斜面设计
传送带系统的斜面设计有助于减少物料在传送过 程中的阻力和磨损,提高传送效率。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
汇报人: 2023-12-01
目 录
• 滑轮组基本概念与分类 • 轮轴工作原理与结构分析 • 斜面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组合使用优势分析 • 实验验证滑轮组轮轴和斜面组合性能优势 • 工程实践中滑轮组轮轴和斜面组合应用案例分
享
01
滑轮组基本概念与分类
滑轮组定义及作用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
实际应用场景举例
01
02
03
04
建筑工地
用于提升建筑材料、设备、人 员等。
港口码头
用于吊装货物、集装箱等。
工业生产线
用于传送、提升、搬运物料和 产品。
家庭用途
如作原理与结构分析
轮轴定义及作用
轮轴定义
由轮和轴组成的机械构件,绕着共同 的轴转动。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使用滑轮组轮轴和斜面 组合可以显著减小提升重物所需的力, 并且能够改变力的方向。随着斜面角度 的减小和滑轮组数量的增加,所需的力 进一步减小。同时,滑轮组的组合方式 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VS
结果讨论
实验结果证明了滑轮组轮轴和斜面组合在 提升重物时的性能优势。这种组合不仅可 以省力,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提高机械 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合适的滑轮组和斜面组合方式来实现特定 的目的。
物理-简单机械
![物理-简单机械](https://img.taocdn.com/s3/m/ca08c33bf111f18583d05abb.png)
⑴ 找支点 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
括号)。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 F1l1=F2l2
杠杆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找到最大动力臂,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
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F1
F2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1 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2 表示。
画力臂方法:找支点、画力延长线、连距离、标符号
9、用钓鱼杆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
了。对钓鱼过程的下列几种解释,错误的是(
)
A.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B.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C.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杆的拉力会增大
D.钓鱼杆是一种费力杠杆
三、填空题
19、C 省力 四、计算题
第12章 简单机械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12章 简单机械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cdb5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b.png)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1、杠杆1、杠杆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 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表示。
1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表示。
22、杠杆类作图力臂作图技巧:①找支点和力②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③标出力臂(力臂用实线带双箭头表示)画最小力作图技巧:①连接OA ②过A点做力臂的垂线③确定力的方向,画出力④标出力注意事项:①力臂过短做延长线②力臂为实线双箭头③别忘垂足符号3、杠杆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绕支点转动状态。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挂上钩码前,要让杠杆的重心(中心)作为支点,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注意事项:挂上钩码前,调节平衡螺母(左右均可),那边高往那边调;挂上钩码后,不得调节平衡螺母。
(2)挂上钩码后,通过调节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3)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4)处理数据时,力和力臂相乘而不是相加是因为力和力臂是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5)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即:2211l F l F =4、杠杆平衡表达式:2211l F l F =即1221l l F F = 5、杠杆类计算:已知其中三个量求其中一个量,学会公式变形。
例:2112l l F F =6、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省力杠杆:21l l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21F F <(动力小于阻力),特点是省力费距离,如:羊角锤 剪铁的剪子 扳子 钳子 独轮车 铁锹 动滑轮;费力杠杆:21l l <,21F F >,费力省距离,如:剪纸的剪子 扫帚 镊子 筷子 船桨 钓鱼竿;等臂杠杆:21l l =,21F F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如:天平 定滑轮 跷跷板 衣撑 挂钟。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第2课时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第2课时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36dc5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b.png)
第2节滑轮第2课时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了解其他简单机械如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组、斜面和轮轴的实际使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3。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会按要求组装。
【教学难点】了解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弹簧测力计、扳手、水龙头、长木板等。
【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还使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可以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装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简单机械,并研究它的特点和组装方式,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简单机械.生:扳手、水龙头等。
教师提示: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简单机械,比如汽车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行驶到山顶便是利用了斜面这种简单机械;而汽车使用方向盘改变方向、开门时使用门把手将门打开便是利用了轮轴这种简单机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滑轮组、斜面、轮轴这三种简单机械吧。
【进行新课】知识点1 滑轮组师我们知道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那能否把二者的优点都利用起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机械呢?生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将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
师像这样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组,当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找出其关系.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并在黑板上画出甲、乙两组不同的滑轮组,并演示组装,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个钩码提起来。
简单机械的定义
![简单机械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8d20c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2.png)
简单机械的定义简单机械是指由一至几个简单的机械元件组成的机械装置。
它们通常由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基本机械元件构成,以实现简单的力的转换或传递。
简单机械是机械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更复杂的机械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可以将力的方向或大小进行转化。
杠杆的力矩原理是基于力矩守恒定律,即在平衡状态下,杠杆两边的力矩相等。
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门上的门锁就是一个典型的杠杆装置。
滑轮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轮轴和一个或多个带有凹槽的轮盘组成,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绳索的方向来改变力的方向,从而实现力的传递。
滑轮常用于起重装置和绳索系统中,例如吊车和滑轮组。
斜面是另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斜面面板和一个支撑物组成,可以减小力的大小。
斜面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物体受力面的面积来减小力的大小,从而减小对物体的压力。
斜面广泛应用于坡道、斜坡和楼梯等场所。
除了以上提到的简单机械,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如螺旋、齿轮和楔子等。
螺旋是一种由圆柱面和螺旋线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
齿轮是由两个或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实现转速和转矩的传递。
楔子是由两个斜面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将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
这些简单机械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简单机械是由一至几个基本的机械元件组成的机械装置,用于实现力的转换或传递。
它们包括杠杆、滑轮、斜面、螺旋、齿轮和楔子等。
这些机械元件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理解和应用更复杂的机械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简单机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原理,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专题13-2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斜面 机械效率(解析版)
![专题13-2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斜面 机械效率(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7cc21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2.png)
第十三课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斜面机械效率基础知识过关一、滑轮二、斜面和轮轴名称斜面轮轴示意图定义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半径较大的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特点省力机械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三、功的分类1.有用功:无论是否使用机械,必须要做的功,用W 有表示。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的一些功,用W 额表示。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用W 总表示。
四、机械效率1.定义:物理学中,将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η表示。
2.计算公式:η=有总。
注意: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3.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机械图示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W 有=Gh,G为物重,h 是物体上升的高度W 总=Fs,F 是拉力,s 为绳子移动的距离,s=nh,n 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η=有总=K F=BW总=FL,F是拉力,Lη=有总=K F为拉力移动的距离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滑轮、滑轮组的相关计算1.(2022•菏泽)如图所示,在快递仓库内工人把重为600N的货物用滑轮组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忽略摩擦及绳重,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A.工人所用的拉力为200N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C.拉力的功率为150WD.提升重力不同的货物时,此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答案】C【解答】解:A、由图知有3段绳子提升重物,所以s=3h,根据η=====80%,解得工人所用的拉力为:F=250N,故A错误;B、忽略摩擦及绳重,根据F=(G+G动)知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3F﹣G=3×250N﹣600N=150N,故B错误;C、由图知有3段绳子提升重物,则绳子移动的速度为:v绳=3v物=3×0.2m/s=0.6m/s,拉力的功率为:P===Fv=250N×0.6m/s=150W,故C正确;D、忽略摩擦及绳重,根据η=====知提升重力不同的货物时,此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故D错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第四课《改变运输的车轮》同步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第四课《改变运输的车轮》同步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bc50d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a.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同步习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学校姓名班级考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填空。
1.车轮属于(),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如图所示,扳手和螺母组成了一个轮轴,()是轮,()是轴。
二、判断。
1.车轮是一种轮轴。
( )2.轮轴和斜面、杠杆一样,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 )3.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滑轮等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 )4.车轮运输具有省力、省时、灵活、方便、平稳的特点。
( )5.轮子部分必须是圆形的才能成为轮轴。
( )6.轮轴上半径较大的是轴,半径较小的是轮。
( )7.轮轴在轮上用力才能省力。
( )8.在使用螺丝刀时,拿在刀柄上比拿在刀杆上更省力。
( )9.轴不变,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运动就越省力。
( )10.能够转动的简单机械就是轮轴。
( )11.实地测试平板和手推车拉物品的效果时,我们可以用时间用力大小、灵活、安全、耗损等多个指标来评判。
( )12.工具与技术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
( )13.开门时,门把手虽然没有旋转一圈,但它也是轮轴。
( )14.用螺丝刀撬铁罐盖子是运用了轮轴原理。
( )三、选择。
1.下面物体没有运用轮轴原理的是( )。
A.扳手B.汽车方向盘C.剪刀2.下面各种情形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原理,与其他工具所包含的原理不同的是( )。
A. B. C.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B.钥匙是一种轮轴装置C.用螺丝刀拧螺丝钉时,运用的是轮轴的原理4.根据轮子的发展史,给下面的轮子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eA.acebdB.aecbdC.acedb5.下列工具中,属于轮轴的是( )。
A.锥子B.螺丝刀C.镊子6.下列工具中,没有用到轮轴原理的是( )。
A.方向盘B.水龙头C.核桃夹7.关于车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轮子的发明以及发展推进了人类运输业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B.使用轮子运输物品比较省力,但不太平稳,所以应用范围不大C.车轮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运输的改变,与此同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有了桥梁、铁轨、柏油马路等,使得运输越来越方便四、实验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十二章课时检测:第2节 滑轮第2课时 滑轮组、轮轴及斜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十二章课时检测:第2节 滑轮第2课时 滑轮组、轮轴及斜面](https://img.taocdn.com/s3/m/bb4ba30384254b35effd341d.png)
第2课时滑轮组、轮轴及斜面知识点1滑轮组1.在实际使用滑轮的过程中,人们常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这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为__________。
它结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既能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承担物重,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
(忽略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2.如图所示,甲和乙都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但它们又有不同点。
请回答:(1)______滑轮组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而______滑轮组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甲滑轮组有________段绳子承担物重,乙滑轮组有________段绳子承担物重,________滑轮组更省力些。
(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高度h,那么甲滑轮组的绳子自由端必须向下移动________,乙滑轮组的绳子自由端必须向上移动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动力方向的装置是()知识点2滑轮组的绕法4.按照图中的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知识点3滑轮组的相关计算5.如图甲所示,物体重为1000 N,动滑轮重为2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用力匀速提升重物,使重物上升2 m,则拉力F1为___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若换用图乙,则拉力F2为________N。
知识点4轮轴和斜面6.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和斜面都是__________机械。
7.如图所示的各种装置中不属于轮轴的是()8.如图所示,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能抽象为斜面的是()9.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如图所示的几种组合中,最省力的是()10.如图所示是“一动一定”滑轮组,a、b为两个弹簧测力计,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当匀速提升G =300 N的重物时,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A.300 N、100 NB.200 N、100 NC.300 N、150 ND.100 N、100 N11.如图所示,用滑轮或滑轮组使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摩擦),正确的是()A.F甲最大B.F乙最大C.F丙最大D.一样大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300 N的物体水平匀速拉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8 N,不考虑滑轮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水平拉力F为________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铃铛——物体振动发声。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轮轴和斜面
例:①脚蹬——省力轮轴(其他部件,如链轮,也用到了省 力轮轴原理就不能再说了) ② ③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参考:①轮胎上有花纹、车把上有花纹、脚蹬板上有花纹—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②用力刹车闸——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 ③轮胎是圆形的,轴承中的滚珠是圆形的——用滚动代替滑 动减小摩擦力。 ④转动部分和链条上加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 小摩擦。
有用 功
W有/J
总功 W总/J
1.35 2.80 2.00 3.44 2.55 3.36 2.55 4.00 2.55 4.56
机械 效率 η/%
48.2 58.1 75.9 63.8 55.9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在第4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1_.8___N。(结果保 留一位小数) (2)分析第1、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斜面光滑程度一 定时,____斜__面_的__倾__角__越__大_,__其__机__械__效_率__越__高_________。 (3)分析第3、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___在__斜_面__的__倾__角__一__定_时__,__斜__面__越_光__滑__,__其__机_械__效__率__越__高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控_制__变__量__法_。请你再举出一例 用此方法的实验: _探__究__影__响__压__力_作__用__效__果__的_因__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轴和斜面
类型三 轮轴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3 如图12-2-11所示是小明搜集的一些图片。
从图可见,螺丝钉D的实质可以看作是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 机械——__斜__面____,这种机械叫螺旋。在圆柱体的侧表面上 刻出螺旋形沟槽的机械就是螺旋。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5.如图所示,请你至少说出两项简单机械原理在自行车上的 应用(包括结构和使用方面)。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Biblioteka 轮轴和斜面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2.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上两个典型的轮轴装置,从图中可知脚踏 板与齿轮盘组成了一个省力的 轮轴 ,飞轮与后车轮组成了一 个 费 (选填“省”或“费”)力的轮轴。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斜面是一种可以______的简单机械,但必须多移动______
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例4 如图12-T-11所示是小枫“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 素”的实验装置。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着 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到斜面顶端,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斜面 倾角
20° 30° 40° 40° 40°
斜面 材料
木板 木板 玻璃 木板 毛巾
物重 G/N
5 5 5 5 5
斜面 高度 h/m
0.27 0.40 0.51 0.51 0.51
沿斜 面拉
力 F/N
3.5
4.3
4.2
5.0
5.7
斜面 长 s/m
0.8 0.8 0.8 0.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