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的急性δ因子

预防并发症: 预防感染、肝 衰竭等并发症 的发生
促进康复:帮 助患者尽快康 复,恢复正常 生活
护理原则
早期识别和诊断: 及时发现和诊断 急性δ因子感染, 及时采取治疗措 施。
01
营养支持:保证 患者营养充足, 提高免疫力,促 进康复。
03
预防感染:加强 病房消毒,减少 交叉感染,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的急 性δ因子(超级)感染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护理概述 02. 护理措施 03. 护理注意事项
1
护理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护理目标
控制病情:减 轻患者症状, 防止病情恶化
提高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恢复 健康,提高生 活质量
05
02
04
合理用药:根据 病情和患者情况, 合理选择药物, 避免滥用药物。
心理护理:关注 患者心理状态, 给予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患者 树立信心。
护理团队
护理人员:具 备专业知识和 技能的医护人
员
护理目标:确 保患者得到及 时、有效的治
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包 括药物治疗、 生活护理、心
理护理等
护理效果:提 高患者生活质 量,降低并发
感谢您的到来
Thanks For Coming
等
02
03
观察患者皮肤、黏 膜、尿液等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4
定期检查肝功能、 肾功能、血常规等
指标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如心率、血压、呼
吸等
3
护理注意事项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乙肝患者的护理

乙肝的康复护理
乙肝的康复护理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 质,改善免疫功能。 提倡生活规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疲劳。
乙肝的康复护理
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指标,监测 疾病的进展情况。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加社交 支持和心者的护理
目录 乙肝的介绍 乙肝的护理原则 乙肝患者的护理措施 乙肝患者的精神护理 乙肝的康复护理
乙肝的介绍
乙肝的介绍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 疾病。 它通过血液传播或性传播传染。
乙肝的介绍
乙肝可以导致肝脏炎症、肝硬化和肝癌 等严重并发症。
乙肝的护理原则
乙肝的护理原则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用 纸巾或手肘遮掩咳嗽或打喷嚏等。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和变质食物。
乙肝患者的护理措施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摄入过量的 脂肪和酒精。 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指标等,及 时调整护理措施。
乙肝患者的精神护理
乙肝患者的精神护理
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 治疗信念。 提供信息和教育,让患者了解乙肝的病 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
乙肝患者的精神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问题 和困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治疗进展和 患者的心理状态。
乙肝的护理原则
避免与乙肝患者共用个人物品,如牙刷 、刀具等。 定期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力。
乙肝患者的护理措施
乙肝患者的护理措施
提供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房间通风、 清洁。 配备专用的器具和个人卫生用品,如牙 刷、毛巾等,避免交叉感染。
乙肝患者的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
乙肝护理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
在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有可能接触到乙肝病毒,因此,制定乙肝护理应急预案对于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案目的1. 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2. 提高医护人员对乙肝的认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3. 规范乙肝护理操作,降低乙肝传播风险。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乙肝护理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成立乙肝护理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应急处理工作。
四、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乙肝患者实行单人隔离或同室隔离。
(2)医护人员在接触乙肝患者或其血液、体液等物品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3)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乙肝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2. 职业暴露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及时上报院感科。
(2)对暴露部位进行彻底清洗,并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3)根据暴露程度,及时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
(4)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3. 病情监测(1)密切观察乙肝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病情评估。
(2)定期检测乙肝五项,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3)对疑似乙肝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4. 信息化管理(1)建立乙肝患者信息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和随访情况。
(2)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乙肝护理工作效率。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加强对应急预案的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3.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总结乙肝护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乙肝护理工作,严格执行预案,确保乙肝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乙肝传染病人怎么护理?

乙肝传染病人怎么护理?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是一种嗜肝病毒,对肝细胞有着极大的损害。
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都都十分常见,有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0亿的人口有感染乙肝病毒的病历,在我国同样属于高发病,全国有百分之十的人口携带乙肝病毒,目前并没有特效药物可以完全治愈乙肝传染病,此外,由于乙肝的病程较长、治疗量较大、治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因此乙肝传染病人的心理负担较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问题,对乙肝传染病人的护理不仅要注重临床基本医疗护理,更要重视其心理方面的护理。
如何对患者的身心进行有效的护理呢?1.乙肝传染病人的5个临床护理要点1.1观察生命体征,定期检查对于一般的乙肝病人要按时的观察其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和呼吸灯,在前三天要保持每天测量4次的标准,在情况稳定后每日2次;重型的乙肝病人要定时监测其基础生命体征外,还要关注瞳孔和神志的变化,一旦发现病情有加重的现象,需要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有其是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要及时就医,防止病情的恶化。
1.2谨遵医嘱用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乙肝病人会排斥一些药物,药物的药效和毒副作用对于不同病人呈现不一样的效果,因此要防止病人为尽早恢复健康而自行用药,这样对乙肝的治疗可能没有起到帮助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
1.3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结构乙肝病人的饮食习惯要合理和科学,这样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更利于肝功能的快速恢复。
应该按时进食,通过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养分的摄入,晚餐在睡前2小时进食完毕,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不要使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适量的补充优质蛋白质。
不能过量的进补或者忌口,防止出现营养不充分或者严重脂肪肝的情况,要根据自身病情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
1.4规律的作息一般来说,人们的肝脏排毒功能在晚上11点以后,因此乙肝患者要尽量做到11点之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避免肝脏功能的负担加重,充分发挥肝脏的排毒生血的功能。
传染病护理的案例分析

传染病护理的案例分析案例一:乙型肝炎患者护理患者男性,40岁,因急性乙型肝炎入院治疗。
患者病情较严重,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症状。
在护理过程中,我向患者提供了详细的病情解释,并给予心理支持。
我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确保病室整洁、通风。
同时,我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药物和营养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逐渐康复。
案例二:肺结核患者护理患者女性,35岁,患有肺结核。
患者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症状。
在护理过程中,我重点关注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并协助其进行胸部物理疗法。
我严格执行医嘱,给予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
同时,我加强患者的营养护理,提高其免疫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案例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患者男性,60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者病情较重,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
在护理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防控指南,做好个人防护,确保病室空气质量。
我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我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康复出院。
案例四:艾滋病患者护理患者女性,28岁,艾滋病患者。
患者出现持续发热、体重减轻、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在护理过程中,我尊重患者的隐私,做好保密工作。
我给予患者全面的卫生护理,指导其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
同时,我加强患者的营养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案例五:狂犬病患者护理患者男性,45岁,被狗咬伤后出现狂犬病症状。
患者病情凶险,出现恐水、恐风、兴奋等症状。
在护理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
我给予患者抗病毒治疗,并加强其生活护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逐渐康复。
案例一:乙型肝炎患者护理患者男性,40岁,因急性乙型肝炎入院治疗。
乙肝大三阳的护理措施

乙肝大三阳的护理措施背景介绍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
乙肝大三阳是指患者血清中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原)和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DNA)均阳性。
乙肝大三阳患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持续携带病毒的风险,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来保护患者及他人的健康。
护理措施1. 个人防护乙肝大三阳患者的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的潜在风险较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个人防护。
在与患者接触时,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隔离衣,以防止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或飞沫。
接触后应立即洗手,并注意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2. 环境消毒患者住院期间的环境消毒十分重要,可以使用含氯或含氯化合物的消毒剂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器械、床单等进行彻底消毒。
特别是患者接触过的血液等可能带有病毒的物品,应立即清理和消毒,以防止病毒扩散和传播。
3. 食品卫生乙肝大三阳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卫生。
应避免生食,尽量选择煮熟的食物,并保持食物的新鲜和清洁。
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避免将病毒通过食物传播给患者。
4. 接触与交往在与乙肝大三阳患者接触和交往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
家属和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并避免与患者分享个人用品,如牙刷、刮胡刀等。
此外,应避免与患者共用针头、刺青用具等能够传播血液传染病的物品。
5. 定期随访乙肝大三阳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以便及时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和记录,并定期向医生汇报患者的情况。
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6. 疫苗接种乙肝大三阳患者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有效预防HBV的传播。
在接触患者的家属或其他人员中,尤其是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乙肝抗体,以确保其保护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节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节护理随着患者对医院需求的不断提高及医院市场之间的激烈竞争理工作无缺陷及病区服务达到患者高度满意显得越来越重要[1]。
注重细节护理得到越来越多护理人员的认同,更能体现护理服务的质量。
而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忍受着身心痛苦。
我院从患者入院开始,即对患者实行细节护理,得到了患者的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入院时细节护理1.1 环境整洁方便门诊大厅环境整洁、干净,标识明显,挂号、交费、诊室、抽血室、药房均在一楼,减少了患者在各个科室奔波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诊疗。
门诊备有饮水机、纸杯、触摸屏电脑方便患者查找住院病人及查询各个医生,选择自己想就诊的医生。
滚动字幕显示了各项检查、药物等的费用,使患者一目了然。
1.2 导诊体现人为关怀门诊有专职导诊护士,统一着装,挂牌上岗,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为患者服务。
从患者踏入医院门诊大厅的那一刻,导诊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实行首问负责制。
引导患者挂号、就诊。
如果需要住院治疗,有门诊护士引导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带领患者去病房。
另外门诊备有绿色通道,对无主、危、重患者实行先抢救后收费。
免费为外地患者邮寄检查、化验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由于一些化验需要空腹,对早晨空腹抽血的患者免费提供早餐。
医院这些细小的环节,充分体现了为患者着想,尊重患者的权利。
2.入院中的细节护理2.1 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和科室的规章制度,没人发一份入院须知,详细介绍了常见检查的注意事项、作息时间、探视时间等,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
主动向其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
主任、护士长会当天尽快与患者见面,让患者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满足患者各种需求住院期间,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
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困难,把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详细向患者讲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给予饮食指导,强调休息的重要性。
随时修订护理计划。
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

妊娠期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
01
02
03
04
定期产检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肝 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
。
预防母婴传播
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干预 措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营养与休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增强
免疫力。
心理支持
孕妇可能存在焦虑和担忧,心 理支持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
预防接种
监测肝功能
营养与运动
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提
高儿童免疫力。
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 发现和处理肝功能异常。
保证儿童获得充足的营 养和适当的运动,促进
生长发育。
心理支持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老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 毒复制情况的检查,以及时发
详细描述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心理护理
总结词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VS
详细描述
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 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和社会 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提高其生活质量。
防止母婴传播
对HBV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接种和乙 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在不卫生的地方进食,注意餐具的消毒。
控制策略与公共卫生管理
监测与评估
建立乙肝监测系统,定期评估疫情, 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
乙型肝炎的护理关键点与常见问题

乙型肝炎的护理关键点与常见问题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和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乙型肝炎的护理关键点和常见问题。
一、乙型肝炎的护理关键点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病,因此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用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2. 提供营养支持: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3. 监测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常常受到损害,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肝酶、胆红素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管理并发症:乙型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5. 提供心理支持:乙型肝炎患者常常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的歧视和压力,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乙型肝炎的常见问题1. 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乙型肝炎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和针头、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2. 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对症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
3. 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吗?乙型肝炎患者一般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但需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避免传播病毒。
4. 乙型肝炎患者可以生育吗?乙型肝炎患者可以生育,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母婴传播。
5. 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饮食问题?乙型肝炎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油腻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乙型肝炎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乙型肝炎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
这种疾病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
乙型肝炎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性接触传播,因此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乙型肝炎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护理诊断。
1. 高感染风险,乙型肝炎是一种高感染性的疾病,患者需要接受隔离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2. 肝功能损害,乙型肝炎会导致肝功能受损,患者需要接受肝功能监测和支持性治疗。
3. 营养不良,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进行营养支持和监测。
4. 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和舒缓治疗。
5. 心理困扰,乙型肝炎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困扰,包括焦虑、抑郁等,需要进行心理支持和干预。
护理措施。
1. 隔离和感染控制,对于乙型肝炎患者,需要进行隔离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戴口罩、手部消毒、使用一次性器具等。
2. 肝功能监测和支持性治疗,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进行肝功能监测,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包括输液、营养支持等。
3. 营养支持和监测,针对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支持和监测,包括合理膳食安排、口服或静脉营养支持等。
4. 疼痛管理和舒缓治疗,对于出现疼痛的患者,需要进行疼痛管理和舒缓治疗,包括使用止痛药物、热敷等。
5. 心理支持和干预,针对心理困扰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支持和干预,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以上是针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加强对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学习,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乙肝护理措施

乙肝护理措施概述乙型肝炎(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
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乙肝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乙肝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个人生活习惯、饮食注意事项、生活环境卫生等方面。
个人生活习惯1.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乙肝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尤其是与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接触的物品,如剃须刀、牙刷、指甲钳等。
这样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播。
2. 使用保护措施乙肝患者应该在进行性行为或接触血液等可能感染的情况下使用安全套、手套等保护措施,以减少传播病毒的风险。
3. 不分享注射器或其他药物器具乙肝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分享注射器、针头、药物瓶等,以免通过血液传播乙肝病毒。
4. 定期体检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肝功能指标和病情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饮食注意事项1. 健康饮食乙肝患者应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以增强免疫力。
限制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2. 饮食卫生乙肝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应注意饭前便后、饭前洗手,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生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食物的安全卫生。
3. 饮水卫生乙肝患者应饮用清洁、煮沸的水,避免直接饮用河水、井水或其他不洁净的水源。
生活环境卫生1. 保持室内清洁乙肝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整洁,定期清洗地面、家具和衣物,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2. 分开使用卫生用品乙肝患者应分开使用毛巾、浴巾、洗脸盆等卫生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
3. 废弃物处理乙肝患者应将个人废弃物、如纸巾、尿布等打包丢弃,并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桶中,以防止他人接触到可能携带病毒的废弃物。
4. 定期消毒乙肝患者应定期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如手机、门把手、桌子等,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总结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生活习惯、饮食注意事项和生活环境卫生,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乙肝的护理措施

乙肝的护理措施1. 引言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乙肝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护理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并降低传染风险。
本文将介绍乙肝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护理。
2. 乙肝护理措施2.1 加强个人防护•护理人员在接触乙肝患者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护理人员应定期接种乙肝疫苗,确保自身免疫力充足,减少感染的风险。
2.2 保持环境卫生•提供清洁的病房环境,定期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床上用品、衣物等需经过高温杀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定期清洁医疗设备和器具,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饮食护理•患者需遵循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有助于保护肝细胞功能,促进康复。
•饮水要保持充足,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和肾脏功能的稳定。
2.4 注意休息与锻炼•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保证睡眠质量。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但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
2.5 规律服药•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准确用药,按时服药,不得中断或随意更改药物剂量。
•应定期检测相关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并作出调整。
2.6 心理护理•乙肝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通过沟通、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
•给予患者温暖和支持,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2.7 定期随访和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患者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和疗效。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乙肝相关知识的教育,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 结语乙肝患者的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全面的护理方案和细心的护理人员。
本文介绍的乙肝护理措施包括加强个人防护、保持环境卫生、饮食护理、注意休息与锻炼、规律服药、心理护理、定期随访和教育等,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和他人的感染风险。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护理,最终促进康复。
慢性乙型肝炎的家庭护理如何做

慢性乙型肝炎的家庭护理如何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国内的传染性疾病中有着较强感染性和发病率,这是由肝脏炎症以及坏死病变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
它有着病程比较长、恢复速度比较慢以及很容易复发等特点,长时间的住院治疗病人以及病人家属会有经济上的负担,使得患者家属难以承受,但进行家庭护理可以为患者家属减轻经济上的负担,同时这也深受社会的关注。
1、心理方面的护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患病后,经常会因为病程较长、该病的波动性较大以及承受病痛的折磨,极易出现焦虑、悲伤以及失望的不良心理情绪,而病人在精神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从而不能认真接受治疗。
随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的发展、病程的延长,病人以上几点症状更加明显,他们也会担心病情发展成肝硬化,甚至出现癌病变等不良后果,致使患者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不安当中,并造成精神上的抑郁。
所以护理人员应该要积极主动地与病人沟通,有耐心地讲解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的知识,使得患者明确了解发病原因、引发因素以及有关并发症的发生和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并合理运用鼓励、指导等支持性的的治疗方法,有效解决患者产生的心理问题,使得患者找到生存的价值,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自身的疾病以及树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
2、饮食方面的护理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必须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不要进食过饱,一般情况下以七八成饱即可,饮食荤素要合理均匀,同时还应予以高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充足以及极易消化的食物。
患者的食谱应该要以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鱼虾等食物为主,避免进食生冷油腻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拥有良好的饮食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同知还能避免引发肝炎加重或者是复发。
除此之外,切忌不能吸烟、饮酒。
3、用药方面的护理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程比较长、极易复发,有一部分患者产生了急切的心理,在治疗上存在相应的误区。
听信别人、迷信偏方并滥服各种药物,致使患者的肝脏负担逐渐加重,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乙肝病人的护理

乙肝病人的护理一、乙肝病毒概述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炎症。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乙肝感染者可能出现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甚至肝癌。
因此,对于乙肝病人,护理至关重要。
二、乙肝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1. 乙肝病人的隔离乙肝病人在急性期和暴发期间应隔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防止接触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
同时,教育病人和家属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方法,如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刀等。
2. 保持肝功能稳定乙肝病人的肝功能是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肝酶、胆红素和血清转氨酶等,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患者来说,饮食要清淡,不要食用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酗酒和服用肝毒性药物。
3. 病人卧床休息乙肝病人在发作期和临床症状明显期间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运动。
同时,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4. 控制肝病并发症乙肝病人可能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肝功能、肝癌标志物等指标,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患者来说,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进行适量的运动,定期接种乙肝疫苗等。
5. 心理支持和教育乙肝病人面临着病情变化和社会歧视等问题,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交流,解答问题,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
6. 定期随访和监测乙肝病人需要定期进行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监测以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护理人员在随访时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症状和身体变化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乙肝病人的饮食护理乙肝病人的饮食护理对于维持肝功能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乙肝病人因肝功能不良,蛋白质代谢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肝脏负担。
乙型肝炎护理查房

急性肝炎可能会导致肝细胞坏死,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时 可能危及生命。
慢性肝炎则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寿命。
02
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原则
心理护理
01
02
03
理解与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理 解,帮助其缓解因疾病带 来的焦虑和压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乙型肝 炎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 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护理 能力。
部分慢性肝炎患者病情会逐渐恶化,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这些 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06
乙型肝炎患者的典型病例 分享
病例一: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的护理
01
总结词
急性发作、恢复期护理、肝功能监测、预防复发
02 03
详细描述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进入恢复期。这一时期仍需要 密切关注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做好预防复发和促进肝功能恢复的 护理措施。
游泳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肌 肉力量,同时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定期检查肝功能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可以监测 肝脏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和 治疗肝病。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 白蛋白、转氨酶等指标,可以 评估肝脏的合成、代谢和解毒 功能。
定期检查肝功能还可以及时发 现和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并发症,有助于预防肝病进展 。
护理措施
提供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坚硬、刺激性食物;适当控制水分摄入; 加强生活指导,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它们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医院对乙肝患者的管理制度

一、概述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肝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我院特制定以下乙肝患者管理制度。
二、管理制度1. 乙肝患者的入院管理(1)所有乙肝患者入院时,必须提供近期内进行的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如无检查结果,须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
(2)乙肝患者应入住单独的病房或病房内设置隔离区,与其他患者分室居住,减少交叉感染。
(3)乙肝患者的个人物品(如餐具、毛巾等)应单独存放,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 乙肝患者的诊疗管理(1)医护人员在接诊乙肝患者时,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2)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处理。
(3)乙肝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如需使用,应进行严格消毒。
3. 乙肝患者的护理管理(1)护理人员应定期对乙肝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护理人员应做好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关爱和支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乙肝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4. 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1)医护人员应向乙肝患者及家属普及乙肝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指导乙肝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降低乙肝病毒复制。
(3)鼓励乙肝患者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三、监督检查1. 医院设立专门的乙肝防治小组,负责监督和管理乙肝患者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2. 定期对乙肝患者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乙肝患者管理制度的行为,严肃处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四、总结我院将严格执行乙肝患者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为我国乙肝防治工作贡献力量。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引言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也可以通过性传播和垂直传播。
乙型肝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并可能在长期内发展成严重的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对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管理对于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和阻止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包括个人护理、感染控制和营养支持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乙型肝炎患者。
个人护理措施个人护理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传播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护理措施:1.手卫生:乙型肝炎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疾病,因此患者和护理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
正确的手卫生包括用肥皂和温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进行消毒。
2.个人卫生:患者应保持身体的清洁,每天洗澡并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床上用品。
患者应避免和他人共用个人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3.避免共用注射器和针头: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避免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4.避免性接触:乙型肝炎也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患者和护理人员应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性行为中的传播。
5.避免直接接触血液和体液:护理人员在处理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戴上手套和其他防护装备,以防止感染。
感染控制措施感染控制是乙型肝炎护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染控制措施:1.隔离措施: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隔离措施。
在严重病例中,患者应单独住在隔离病房,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2.床单和衣物的处理:乙型肝炎患者的床单、衣物和其他感染性物品应经过充分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传播病毒。
3.环境清洁:对患者周围的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是防止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措施。
4.器械消毒:对于在患者身体内外使用的器械或设备,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营养支持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以帮助身体恢复和提高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科:张晓英
乙型肝炎的诊治与护理
乙型肝炎的定义
乙型肝炎的诊断
乙型肝炎的治疗 乙型肝炎的预防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的定义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 传染病,乙肝的发病机理为乙肝病毒感染 人体后,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 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其所 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 的免疫系统来辨认,从而对已感染灶发生 攻击和清除反应。
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呈阳性,核心抗体呈阳性,也 就是两个抗原和一个抗体呈阳性。乙肝大三阳往往意味着病毒复制是活 跃的,传染性相对强一些。
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 核心抗体阳性。是一个抗原和两个抗体呈阳性。这种状态往往表示乙肝 病毒的复制比较弱,我们常说,这是乙肝病毒的冬眠期。此时,它的传 染性较弱,病情相对稳定。
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 婚前检查:发现乙肝准妈妈和准爸爸; 产前检查:对大三阳妈妈进行产前干预; 产中保护:避免产程中交叉感染; 产后免疫: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产后保护: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避免医源性传播措施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实行一人一针一次消毒; 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均应严格消毒;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治疗原则
治疗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
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度疲劳和使 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注意给药的方法、
腹水 肝性脑病 出血 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 继发感染
乙肝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腹水 观察病人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了解腹水消长情况,测 量腹围每日1次,体重每周1次; 严重腹水病人应限制液体入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腹水病人常有尾骶部浮肿,皮肤极易受压、受损和继发 感染,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和感染; 酌情应用利尿剂,如双克、安体舒通、呋噻米、依他尼 酸等,或输入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后再给予利尿剂。 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防止电解质紊乱,如长期使用双克、 呋噻米、依他尼酸可以引起低血钾、低血钠,长期使用 安体舒通可以引起高血钾等; 严重腹水与呼吸困难的患者,配合医生行腹穿、放腹水。
乙肝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继发感染 观察体温、血象、可能发生感染部位的症状、体征, 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口腔、呼吸道、肠道、泌尿道腹 腔等; 预防感染的发生: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做好 病室环境消毒,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防止口腔及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及餐 具的清洁和消毒,防止肠道感染。严格无菌技术操 作,做好导尿病人的术后护理,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及时采集可疑感染部位的标本并送检,如病原学检 查阳性时应作药敏试验,以便选用敏感抗生素。 已感染病人及时使用抗生素。
停药过早或不坚持治疗可导致疾病复
发。
10
5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慢性乙型 肝炎, 血清转氨酶(ALT)异常,HBV DNA>105拷贝/ML。 特别提示: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 导下治疗,定期复查; 不能清除病毒, 携带者不宜应用。
乙肝治疗温馨提示
慢性肝炎期应该治疗,不要盲目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不要把转阴作为治疗目标,不要认为 短期治疗可奏效。
乙型肝炎的诊断
乙肝病毒的抗原与抗体
大三阳和小三阳 临床表现与诊断
乙肝病毒的抗原与抗体
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是1963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种特
殊抗原,因而当时称其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 乙肝 病毒有三对抗原-抗体: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
(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原(HBcAg)-核心抗体(抗HBc)。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现状:目前的抗 乙肝病毒药物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 核苷酸类似物。与保肝药物相比抗病 毒治疗的好处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病
毒复制,阻断肝病进展。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作用:抑制乙 肝病毒复制,降低血清转氨酶,阻断 肝炎的进展,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存在的问 题:只能抑制病毒,不能清除病毒, 需长期应用,长期治疗可能发生耐药,
临床表现与诊断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一般分为三期:
免疫耐受期
慢性肝炎期
病毒抑制期
临床表现与诊断
免疫耐受期:此期一般为母婴传播的儿 童时期,感染者多为大三阳,HBV DNA(+),但转氨酶(ALT)正常,这是因 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呈耐受状态,不能识 别侵入的病毒,与病毒和平共处。
临床表现与诊断
慢性肝炎期:随着年龄的增长, 免疫系统 的能力加强, 识别了体内的病毒,但又不 能完全清除,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机体 为了清除病毒,造成了一定的肝损害,临 床上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同时患者多为大 三阳,HBV DNA(+)。如果在药物的帮助下 或者机体免疫系统强于病毒,可能进入第 三期,即病毒抑制期。
常用的保肝药物
肝泰乐:增加肝糖,修复肝细胞膜,并有解毒的 作用; 联苯双酯:清除血清中的ALT, 增强肝脏解毒功 能,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 复方益肝灵、护肝片:保护及稳定肝细胞膜的作 用, 改善肝肝功能; 肝炎灵注射液: 减轻肝细胞的损伤与坏死,促进 肝细胞的再生修复; 垂盆草冲剂:清热利湿,降低ALT; 甘草甜素:类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无 激素的副作用。
把好输血及血制品、器官移植关,防止乙肝病毒经血传播。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隔离措施 病情观察 皮肤护理 治疗原则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隔离措施 乙型肝炎实施血液/体液隔离,病人症状、体征好转后可出院,再 以家庭隔离方式隔离至HBsAg转阴。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
免疫成功率:90%以上。
免疫成功的标志: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 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经
乙肝疫苗的接种剂量:
非乙肝父母的新生儿:10微克/针;
乙肝父母的新生儿:20微克/第一针、10微克/第二针、10微克/第三 针; 成年高危人群:20微克/针; 成年一般人群:20微克/针。
乙肝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重症肝炎的主要死亡原因,护理时应注意以 下几点: 避免各种肝性脑病的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大剂 量利尿剂的使用、高蛋白质饮食、过度疲劳等; 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神经症状,定期检查患者的瞳孔与 血压变化,及时发现肝昏迷先兆; 如发生昏迷则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并以相应的护理。
乙肝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出血 重型肝炎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脏合成的多 种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再加上DIC导致的凝血因子 和血小板消耗,患者可因严重的出血而危及生命。护理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密切观察出血的表现,如注射部位有无大片瘀斑、牙龈出 血、呕血、便血等,并观察生命体征、出血程度等; 及时送检血常规、血型、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并配 血备用; 嘱患者注意避免碰撞、损伤、不要用手挖鼻、不用牙签剔 牙、不用硬牙刷刷牙等,刷牙后出血可改用涑口或棉棒擦 洗,鼻出血可用0.1%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或用吸收性 明胶海棉填塞鼻道止血,注射后局部至少压迫10~15 分钟,以避免出血; 若发生出血,按不同部位给以相应处理。
急性肝炎
病毒清除
免疫功能正常
自幼感染
免疫耐受
成年感染
免疫功能异常
自然阴转
病毒携带者
慢性肝炎
痊愈
终身携带病毒
肝癌
肝硬化
终身慢性肝炎
乙型肝炎的治疗
乙型肝炎的治疗
保肝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保肝药物的作用
进肝细胞再生。
保肝药物可以改善肝炎症状,降
低血清转氨酶,促进黄疸消退,促
保肝药物治疗
保肝药物治疗的适应症为: (1)出现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 (2)血清转氨酶升高; (3)黄疸。 特别提示: 保肝药物无预防肝炎发病的作用,病毒携带者无须长期服 用。
乙肝病毒的抗原与抗体
上述乙肝病毒的三对抗原(HBsAg、 HBcAg和HBeAg)在人体内可引起机体的免 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即抗HBs、抗 HBc和抗HBe。这些抗原和抗体可作为乙 肝病毒的诊断标志,但由于一般的方法 在血清中很难检测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所以多数医院只检测HBsAg和抗HBs, HBeAg和抗HBe, 抗-HBc(即:乙肝两对 半或乙肝五项)。
乙型肝炎暂定为60日。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精神状态。黄疸是 否加重,有无出血倾向,出血的部位、量、颜 色、次数。消化道症状有无改善,营养状况, 肝、脾大小及质地变化,肝功能改变,测量体 重、腹围,观察大小便颜色、量等的变化。如 黄疸出现后胃肠道症状反而加重,且出现进行 性腹胀、鼓肠疑为重型肝炎时,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给予处理。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经
血液传播:输血或血制品,使用污染注射器等。
体液传播:包括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乙肝可以通过性接触和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但90%以上的乙肝配偶感染后可自动清除病毒, 产生抗体;在没有注射乙肝疫苗的情况下由性传播而发生慢性乙肝 的机率不到6%。
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注射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皮肤护理 黄疸型肝炎病人因胆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影响休息和 睡眠。应指导病人进行皮肤自我护理,减轻瘙痒,并避免皮肤损伤 及感染,穿着布制柔软、宽松的内衣裤、勤换洗;保持床铺整洁、 干燥,可用温水擦洗全身,不用刺激性肥皂及化妆品。瘙痒严重者 可局部用止痒剂如炉干石洗剂。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搔抓防治皮肤 破损。如已破损可涂龙胆紫,保持局部干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