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第一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第一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也有与第一/第三学段阅读任务相同但层次和程度不同的部分。总体来说,从文章构成来区分,不同年段有不同年段的侧重点:第一学段重点是字词,第三学段侧重于篇章,那么第二学段就应该侧重于句段,通过句段等的学习,落实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两大任务: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教读书方法

第二学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既有不同方式的阅读方法的要求,也从不同体裁样式提出了阅读任务,还从不同思维方向提出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以不同方式习得阅读方法

第二学段中,我们需要注重下列几种阅读方式的指导。

1.继续学好朗读。对于朗读,小学个年段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说明各年段都要努力引导学生多朗读,并且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是各个年段共同的重点目标。可以说,朗读好是各学段各篇课文各节语文课相同的首要任务。如果第二学段和另外两个学段一样,能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就已经实现了本年段的重点目标,也就完成了首要的/保底的教学目标了。

“正确”就是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音正确,发音清晰,

音量适中;“流利”要求朗读流畅自然,语速适中,停顿恰当,不结结巴巴,不时断时续;“有感情”要求学生能初步领会文章的感情,能通过声音,并与动作/神态等配合,传达一定的情绪/情感。

虽然各年段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在各学段也有区别,它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目标要求也更高。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第一学段的“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取消了“学习”一词,表明课标对第二学段的朗读层次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学习”,而是要“用”。

2.提高默读水平。默读在第一学段已有要求,第二学段在此基础上有更高的要求。第一学段只提出“学习默读”,第二学段不但提出“学习默读”,还有具体的要求: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可以说这是衡量默读是否达标的标尺,是教师检验学生默读水平是否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直观试纸。默读的要求要实事求是,不要过早在速度上给学生施加压力,因为课标在第三学段才有明确的默读速度的要求。

3.大胆尝试略读。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的速度。课标在第一学段没有提出略读的要求,在第二学段才提出了“学习

略读,粗知大意”的要求。略读可以和朗读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略读训练后说说文章大意,再通过朗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二学段的学生练习略读刚起步,因此不要求略读速度,学生如不能准确和简洁地概述文意也是允许的。通过不断的略读训练,第三学段的学生会比较准确的体会文意,略读速度也会不断提高。

4.继续练习诵读。诵读与朗读不同点有三:一是诵读比朗读声音更洪亮;二是节奏鲜明,要疾徐有致;三是感情充沛,要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之中,并努力把作品的情感和神韵表达出来。第二学段的课标对诵读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与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相比进一步强调“体验情感和领悟诗文大意”,与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来比较,第二学段诵读对语调/韵律/节奏等并不做刻意要求。(二)从不同思维方向训练阅读方法

大家都知道,阅读必须有思维的参与。阅读中的思维参与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理解体会,包括通过听和读获取信息,进行理解/感悟/体会等,它的思维方向是从外到内;二是交流表达,包括说和写,即将自己内心的理解体会/思想感情传达出去,他的思维方式是从内向外。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

学中,我们要关注词/抓住句/扭住段/感受篇,让思维活动参与阅读理解的全过程,其中,抓住句/扭住段是第二学段的重点任务。

1.理解体会。在第二学段中,课标对生词/关键词句/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等方面都有“理解体会”的要求。

首先是理解积累生词。第二学段的课文中,生词较多,这是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机会。本学段课标提出了“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提供了理解生词的方法途径,即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同时,也告诉我们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工具书的使用。教材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处的引导。比如:“读一读,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小蓝裙的故事》P3)、“可以借助词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渡河少年》P6)、“读一读,不懂的词查词典。”(《水乡》P43)。“读一读,不会读的字请查字典。”(《野荷塘》P46),还有教材的51/59/64/68/86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在这方面的编排,并逐渐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有计划的指导学生,

当然

其次是体会关键词句。对关键词句,课标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这项任务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教学中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一是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关键词句;二是能联系上下文去体会,感受到关键词句的特点/作用。

其三是扭住段感悟篇。对第二学段,课标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主要内容,课标提出的是初步把握,没有明确说归纳概括,体现了对这个项目要求的弹性。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读了文章就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难度的。我们知道一篇文章都是由一段一段组成的,一段文字都是由一句一句组成的。我们要让学生初步把握“篇”的意思,还需让学生先老老实实把句读懂,再理解段,最后才合起来初步把握篇的意思。有了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才能谈得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交流表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乐于交流读书感受,交流阅读理解。读书的理解和感受,不仅可以通过口头方式,还可以通过读说写结合,听读说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对于第二学段,课标明确指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敢于/乐于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