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乡供水成就篇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课件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ad93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9.png)
虽然总量丰富,但受地形地貌和 气候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 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 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陕西省水资源分布
地区差异明 显
陕西省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大巴山和黄土高原南部,关中盆地和陕北地区 相对较少。
水资源分区
全省划分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是陕西省最主要 的水资源分布区,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课 件
目录
•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 • 陕西省水资源利用 • 陕西省水资源保护 •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 • 陕西省水资源问题与挑战 • 陕西省水资源未来发展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
陕西省水资源总量
总量丰富
陕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游,水资 源总量相对丰富,多年平均水资 源量为42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 19位。
研发节水技术和设备,促进节水型社 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引进国际先进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 推动水资源管理创新。
THANKS
陕西省农业用水量较大, 占全省总用水量的60%以 上,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 领域。
灌溉方式
主要的灌溉方式为沟灌、 渠灌和喷灌,其中沟灌和 渠灌较为普遍。
节水灌溉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陕西省正在推广节水灌溉 技术,如滴灌和微喷灌等。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量
陕西省工业用水量逐年增 长,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 领域之一。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减少浪费和污染。
水资源保护工作展望
01
02
03
04
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 水环境质量。
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 流失。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0796f677915f804d2b16c1b1.png)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1 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质地貌有秦岭山区、骊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关中的渭河平原区,是陕西省粮、棉、油、瓜果、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
地理坐标北纬33°39′~34°45′,东经107°40′~109°49′,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约116Km,面积10108Km2。
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秦岭山地、黄土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山前冲洪积扇,渭河及其支流冲击平原。
平原地区高程400m左右,黄土台塬区500~700m之间,浅山丘陵区500~1000m,秦岭中高山区800~3000m,秦岭山地是西安市水资源涵养区。
1.1.2气候概况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是多年平均气温为13.3℃,日照时数1684~2243h,平原区干旱指数为1.29~2,无霜期220d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45cm。
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4mm,其中秦岭山区835.6mm,台塬区708.5mm,丘陵区700.1mm,平原区637.5mm,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最低值在渭北,关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5.7mm,最高值为秦岭山区960.3mm,相差近一倍。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最高达77.1%。
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相反,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平原区向山区递减。
1.1.3河流水系西安市区域地貌,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六条。
曹村镇贾坡、红河、宝峰3村雨水集蓄供水工程报告
![曹村镇贾坡、红河、宝峰3村雨水集蓄供水工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d60edd453610661fd9f4ed.png)
1 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富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总面积1233km2,是关中渭河盆地与陕北高塬的过渡地带。
项目区位于富平县城北部曹村镇北5km处的沿山区,包括贾坡、红河、宝峰村三个行政村,地面高程650~830m,供水区南北长4.0km,东西宽5.0km,总供水面积20km2,2005年现状人口4196人。
当地居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椒柿子等,农民人均纯收入650元/年。
目前,项目区群众生活用水主要饮用窖水,但因窖水在收集过程中常带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细菌,极不卫生,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另外,所收集到雨水维持时间短,其余时间要到距离5km外去拉水,且水费昂贵,严重制约着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饮水的投资进一步加大,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当地的用水条件的改善越来越迫切。
曹村镇贾坡、红河、宝峰三村雨水集蓄供水工程属以雨水作为水源,解决贾坡、红河、宝峰三村1107户、4196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1.2水资源条件、水文、地质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雨量533.2mm,50%降雨量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年蒸发量1012.7mm,无霜期23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500mm,多年平均风速2.4m/s。
项目区处在富平县北部沿山区,地形成明显的山前洪积扇地势,地形北高南底,表面覆盖有较薄的风化岩层,属于山坡半山坡地带,蓄水条件差,无重要地下水存在。
项目区属于陕北黄土台原南缘,山势较缓,由第三系红土和第四系黄土组成,南部山势较陡峭,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具有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Ⅰ~Ⅲ级,湿陷厚度约为10~15m。
1.3工程任务和规模曹村镇贾坡、红河、宝峰三村雨水集蓄供水工程以分散式集雨水窖为供水水源,计划解决贾坡、红河、宝峰三村、1107户、4196人的用水困难问题,设计水平年为2015年,设计供水人口4428人。
农村供水工作做法及成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农村供水工作做法及成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b556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3.png)
农村供水工作做法及成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农村供水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乡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任务。
农村供水工作旨在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困难的问题,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村供水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主要做法切入,探讨该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农村供水工作的发展进行展望。
农村供水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地区是国家的粮食生产基地,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供水条件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提高农业产值,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村供水工作直接关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合理的供水系统能够为农民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解决农村供水困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主要做法。
首先,加大对农村供水工程的投入。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其次,推进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农村供水管理机制,使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供水效能。
同时,加强与农村居民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确保供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外,通过推广先进科技,提高供水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农村供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主要做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农村供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仅解决了大量农村地区饮水困难问题,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居民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然而,农村供水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供水设施老化、农村用水需求变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未来的发展仍需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农村供水工作在乡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优化供水工作的做法和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饮水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振兴。
城乡供水年度总结报告(3篇)
![城乡供水年度总结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95176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5.png)
第1篇一、年度工作概述2023年,我单位在市水务局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城乡供水事业发展目标,以提升供水服务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宗旨,扎实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本年度,我们共完成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项目10个,涉及供水管网改造、水源地保护、水厂升级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城乡供水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供水服务。
2. 供水管网优化和拓展我们对现有的供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供水管网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针对城乡供水需求,新增供水管网长度100公里,覆盖范围扩大至10个乡镇,受益群众达5万人。
3. 水质监测和保障严格执行国家饮用水标准,加强水质监测,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全年共检测水质指标1200余项,合格率100%。
同时,积极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有效保障了水源地水质。
4. 供水服务提升加强供水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
通过开展“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等活动,提高群众满意度。
全年共处理群众投诉100余件,满意率达98%。
5. 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本年度,共完成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2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
同时,积极开展再生水利用,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供水设施老化问题部分供水设施存在老化现象,影响了供水质量和稳定性。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对老化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2. 水质监测能力不足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们将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更新监测设备,提高监测能力。
3. 供水服务满意度有待提升部分群众对供水服务仍有不满意之处。
我们将继续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完善供水设施,提高供水能力。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2e1c721f61fb7360b4c65fe.png)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城乡供水的健康顺利进行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城乡供水一体化对改善居民生活、稳定城乡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完善和提高以及不断对管理服务路径进行创新对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供水问题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供水行业的责任,阐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纵深发展。
标签: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创新;责任引言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在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城乡水资源得到优化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提高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是提高和完善城乡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不断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概述1.1 水资源方面存在的缺陷依据国家对水资源利用的标准划分陕西省属于极度缺水区域,同时陕西又是一個大省,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极低。
而且在陕西省的水资源情况方面又存在缺陷:(1)可用水资源总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特别低;(2)在时间分布方面变化比较大,年内的降雨量并不均匀,大约有70%以上的降雨出现在夏季的7-9月份,春季和秋季降雨量不足50%,冬季最少降水量大约只在2%-3%。
夏季若降雨量比较集中,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若没有降雨时则容易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秋季时若有持续的连绵大雨出现很容易出现溃涝灾害;冬季和春季很少出现降雨,干旱现象频频出现。
整年的降水量参差不齐,悬殊过大。
因此出现各个地域持续干旱、洪涝或者旱涝持续交替的现象的主要因素;(3)陕西省榆林市的水资源主要以黄河水系供应,水流域面积超过了100km2,水资源的总量大约为40.84亿平方米,其中自产的水资源为30%以上,占据总水量的80%左右。
但在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写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4)地下水资源开采过于严重,关中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已达到了90%以上,有部分地区严重超采水资源,造成了当地地下水位迅速下降,严重的出现地沉的现象。
陕西省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大事记
![陕西省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aa7efd006c85ec3a87c2c558.png)
2 3 、截止2 0 l 2 年l 1 月底 ,完成3 5 个项 目建设 。
1 2 、2 0 1 2 年2 月2 9 日,省水利厅下发 《 关于向增效扩容改造 试最 单位 派驻督察员的通知》 ( 陕水办发 [ 2 0 1 2 ]2 6 号)
C H I N A W A T E R P O W E R & E L E C T R I F I C A T I O N中 国 水 能 及电 气 化 I 1 2 5
农村水 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专辑
Al b u m o fRu r a l Hy d r o p o we r Ef ic f i e n c y Ex pa n s i o n Re c o ns t r uc t i o n Pi l o t
陕西省农村水 电增效扩容 改造试点工作 大事记
1 9 、2 0 1 2 年6 月2 6日, 省 水 利 厅 、 省 财 政 厅 以 陕 水 规 计
7 、2 0 1 1 # - 1 0 月2 6 日,省 水利厅 、省 财政厅与试点项 目所 在 市水利局 、财政局签定责任 书。 8 、2 0 1 1 年1 1 月7日,我 厅会 同省 财政厅 以陕 水规计 发 [ 2 0 1 1 】4 3 7 号 《 关于下达2 0 l 1 年农村 水 电增效扩容改造 试 点项 目中央财政补助 资金计 划的通知 》下达首批 中央 财政 资金3 9 8 7 7 ) - . - , L ̄ 目计划 。
6 、2 0 1 1 年l O t f 1 9日,财政部 、水利部与 陕西省人 民政 府 签 订农村 水电增 效扩容 改造试 点责任 书。
增 、2 0 1 2 年5 e l 2 4 日,举 办全省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 点项 目财务及 电站管理培训班 。
陕西省历次水资源规划成果对比与思考
![陕西省历次水资源规划成果对比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9029a8ebceb19e8b8f6bad8.png)
年 中国水资 源公 报 , 西万 元 G P用 水 量 13 m , 陕 D 0 为 全 国平 均水平 18 m / 7 万元 的 5 % , 全 国排 名 第 8 8 在 ; 农 田灌 溉 平 均 用 水 量 4 6 0 m / m , 全 国平 均 值 8 h 为
对 比分 析历 次规 划 成果 , 断改 进 和 提 高 水 资 源 规 划 不
( )第 3次 , 0 9年 的 《 西 省 水 资 源 综 合 规 3 20 陕
划 》 估算 陕 西省 水资 源量 4 3 3亿 m , , 2. 水文 资 料 系列
为 15 9 6~2 0 0 0年 , 状 年 为 2 0 现 0 8年 。按 照 技 术 细 则
地 区因水 土保 护 等措施 减 少 的河川 径流 量 和关 中地 区
对 人 类 活动所 消耗 的 地下水 进 行 了还原 。
收 稿 日期 :0 1 7—3 2 1 —0 0
作者简介 : 晓利 , , 鱼 女 高级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水 资 源规 划 、 护 及 管 理 工作 。E—m i y139 9 13 em 主 保 a :x18 1 @ 6 .o l
人 民 长 江
1 2 水 资 源 量 认 定 .
全 国水 资源综 合规 划成 果 已于 2 1 0 0年 l 0月获 国 务 院批复 , 省水 资 源 量 同时 获 得 了认 定 。 鉴 于陕 西 各 省 4 3 3亿 m 2. 水 资源量 已获 得 国家和 流域委 认 可 , 可 以作 为今 后 陕西省 水资 源量 的法定 数据 应用 。
m , 中关 中和 陕北 2 其 0亿 m , ’ 陕南 6 . 7 8亿 m 。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案例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e0b8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4.png)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是当前城乡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整合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和服务,实现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供水和排水效率,净化水源和环境,还能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的一些案例。
1. 湖南省长沙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
长沙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从2016年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元。
该项目主要包括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等设施,改造和扩建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提升城市供水和排水能力。
通过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的实施,长沙市的供水和排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城市居民的用水用电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地区的农田灌溉和农田水利设施也得到了优化。
长沙市的环境治理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的污水排放量明显减少,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
第二篇示例: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供水和排水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也面临着供水和排水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城乡供水和排水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推行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
下面将介绍一个成功的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中国某省的一个小县城,县城拥有完善的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而周边的农村地区却面临着供水和排水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当地政府决定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
政府与专业的供水和排水公司合作,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
通过调研和评估,他们发现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系统拥有较强的供水能力和排水能力,而农村地区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则十分薄弱。
基于这一发现,政府和供水排水公司制定了一套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方案。
他们决定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延伸至农村地区,实现城乡供水和排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他们还计划在农村地区建设新的供水和排水设施,以解决农村地区的供水和排水不足问题。
陕西省城乡供水用水条例
![陕西省城乡供水用水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232b106edb6f1aff001f16.png)
陕西省城乡供水用水条例(2008年7月30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一届]第五号《陕西省城乡供水用水条例》已于2008年7月30日经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8年7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水源与水质第四章设施管理与维护第五章供水与用水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乡供水用水活动,保障供水用水安全,维护供水单位和用水户的合法权益,协调发展城乡供水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乡供水用水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城乡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保障城乡供水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自职责权限范围内供水用水的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卫生、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价格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水用水的相关行政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乡供水实行开发水源与节约用水相结合、优先保障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用水的原则,确保城乡供水用水安全。
第六条鼓励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城乡供水用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城乡供水建设、管理、保护和科研等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乡供水发展规划,经上级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城乡供水发展规划应当纳入城乡规划。
城乡供水发展规划应当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
城乡供水发展规划需要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836fbf02d276a200292eeb.png)
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借助数据对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进行深度剖析,从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全年供水总量,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用水人口,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全面梳理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第一节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指标分析 (3)一、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统计 (3)二、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统计 (3)三、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占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比重统计 (3)四、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同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指标分析 (7)一、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 (7)二、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分析 (7)三、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占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比重统计分析 (7)四、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同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指标分析 (11)一、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全年供水总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占全国全年供水总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全年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全年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同全国全年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15)一、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15)三、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占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15)四、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同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19)一、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19)三、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占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19)四、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同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2 第七节陕西省用水人口指标分析 (23)一、陕西省用水人口现状统计 (23)二、全国用水人口现状统计分析 (23)三、陕西省用水人口占全国用水人口比重统计分析 (23)四、陕西省用水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陕西省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国用水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国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陕西省用水人口同全国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 (27)一、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27)二、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27)三、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占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27)四、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同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图表目录表1:陕西省城市供水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 (3)表4: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占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比重统计表 (3)表5: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表 (4)表6: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陕西省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同全国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7)表12: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占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 (7)表13: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8)表14: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陕西省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同全国年末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全年供水总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占全国全年供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全年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全年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陕西省全年供水总量同全国全年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占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同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陕西省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同全国全年供生活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占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陕西省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同全国全年供生产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陕西省用水人口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用水人口现状统计表 (23)表44:陕西省用水人口占全国用水人口比重统计表 (23)表45:陕西省用水人口(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陕西省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用水人口(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国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陕西省用水人口同全国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占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27)表53: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陕西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同全国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
关于陕西省水务集团富平城乡供水信息一体化项目报告
![关于陕西省水务集团富平城乡供水信息一体化项目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5e64e583c4bb4cf6ecd1c2.png)
关于陕西省水务集团富平城乡供水信息一体化项目报告陕西省水务集团富平供水公司副高级工程师富平县水资源中心水利工程工程师摘要:富平县城乡供水信息化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感知供水状态,采集供水信息,在此基础上,基于数据中台,对生产数据及时分析与处理,从而以更加精准、动态的方式对水源地、水厂、加压站、减压站、用户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为富平供水公司提供智能高效的管理、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用水体验,通过数据挖掘为富平供水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撑,创新供水运营、管理、服务模式。
1.供水现状1.1供水设施现状富平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关中平原,人多水少。
全县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全县辖2个街道办、14个镇,268个行政村。
总人口约82万,其中农村人口约占63.3万,是陕西第一人口大县,水资源主要使用380岩溶水。
目前富平县城乡供水需要满足全辖区范围约82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及各类商业用水,总体供水规模约11万吨,平均日供水量约5万吨;供水设施有14处水源地、60余处加压泵站及1100平方公里的输配水管网,在职单位职工400多人,富平县供水公司在陕西省水务集团的引领下,在市场化的同时,不断对原有基础设施进行扩建新建和提升改造,辖区的供水水量、供水水质、供水设施等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和提高。
富平县在十三五期间对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近八十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
但是在进行基础供水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缺少对信息化方面的设计与规划,且各个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参差不齐、建设内容多种多样,未能在建设供水设施的同时搭建一套标准化的信息化体系。
1.2供水信息化现状由于前期供水建设工程缺失信息化部分和总体规划,导致富平整体自动化水平不高,运维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员进行“三班倒”的工作模式,从整体来看,富平县现有的14处水源地深井泵及90余座加压站水泵的启停,需依靠人工观察水池液位来手动操作水泵启停。
2004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03908556763231126edb11b9.png)
2004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水量水质部分)概述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
其中黄河流域13.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4.8%;长江流域7.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5.2%。
2004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596.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225.9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11.8%,属偏枯水年。
200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07.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减少31.0%,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86.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10.19亿立方米,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为89.3亿立方米。
2004年全省总供水量75.5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41.93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5.5%;地下水供水32.8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3.5%;其它水源供水量0.74亿立方米。
2004年全省总用水量75.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
其中农灌用水量44.6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9.1%;林牧渔畜用水量为6.6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8%;工业用水量12.4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6.5%;生活用水量8.9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9%;城镇公共和生态环境用水量为2.8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7%。
2004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1.009亿吨,入河废污水量9.540亿吨。
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2.668亿吨,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7.551亿吨;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0.790亿吨。
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在1694.3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平均Ⅱ类水河长占33.7%,Ⅲ类水河长占5.4%,Ⅳ类水河长占17.6%,Ⅴ类水河长占21.3%,超Ⅴ类水河长占22.0%.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2004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596.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225.95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减少了11.8%。
其中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455.6毫米,比多年平均减少16.0%,属枯水年;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855.5毫米,比多年平均减少7.3%,属偏枯水年。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蒲城县袁家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蒲城县袁家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59eeed1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e.png)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蒲城县袁家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1.12•【字号】陕发改农经〔2015〕21号•【施行日期】2015.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蒲城县袁家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陕发改农经〔2015〕21号渭南市发展改革委:你委和市水务局《关于报送蒲城县袁家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的报告》(渭发改字〔2014〕85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蒲城县袁家坡供水工程始建于1987年,1989年建成通水,设计供水规模为3.6万m3/d。
随着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水源地虽经扩建仍不能满足供水需要,目前工程供水范围包括蒲城县城和16个乡镇的22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51.98万人(农村居民40.65万人、县城居民10万人、乡镇机关和工商业单位1.33万人),其中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88150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工程原设计标准较低,建设质量先天不足,管道经常发生渗水、漏水和爆管现象,机电设备老化破损严重。
为改善当地城乡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同意对袁家坡供水工程进行进行改扩建,建设蒲城县袁家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二、供水水源和工程规模该工程有袁家坡、魏家、桥陵三处水源地,水源均为“380岩溶水”。
袁家坡水源地现有4眼水源井、可供水量3.45万m3/d,魏家水源地现有6眼井(1眼备用)、可供水量为1.35万m3/d,桥陵水源地位于供水区边缘,可供水量0.3万m3/d。
鉴于现有水源地可供水量不能满足设计水平年用水需要,同意在袁家坡水源地增建水源井,使工程总供水规模增加到5.78万m3/d,年供水量为1512万m3。
三、工程总体布置和主要建设内容该工程以县城东部洛河滩地的袁家坡380岩溶水为水源,在尧堡村设站加压输水至坡头高位水池,重力输水至万兴、黄家配水点,万兴配水点主要向南部供水区配水,黄家配水点主要向县城及西部供水区配水。
南水北调的陕西贡献
![南水北调的陕西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517fa3b9fe4733687f21aa52.png)
3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11月上旬刊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极为不均的国家,水利工程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引水,穿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个流域,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市的100多个城市,是缓解我国北方城市水资源短缺、实现我国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地占整个中线水源地面积9.52万平方公里的66%。
其中,陕西境内的丹江、汉江年均入库水量284.7亿立方米,占丹江口水库年均入库水量408.5亿立方米的70%。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主动适应国家南水北调工作从“保通水”向“保供水”转变的新形式,积极推进汉丹江流域水源涵养区保护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确保中线安全稳定供水。
调来南水解北方之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起因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考虑和决策。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
1958年3月8日,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中共中央继而下发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强调:“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北调为主要目的,应加速制定。
”“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
然而,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争论却长达半个世纪,主要围绕技术、投资、移民、治污四个方面。
1999年到2002年,国家对南水北调进行了大规模论证。
参与“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论证”的单位包括水利部10个科研教育单位、国务院有关部委14个科研教育单位、沿线7个省直辖市相关部门,召开了近百次的专家会、座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北京、天津、郑州等特大城市的主要水源,也是其沿线二十多个大中城市、一百多个县(县级市)的重要水源,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5300多万人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陕西为丹江口水库提供了70%的水量。
【优质】×县城乡供水工作汇报-范文模板 (9页)
![【优质】×县城乡供水工作汇报-范文模板 (9页)](https://img.taocdn.com/s3/m/0e65d4f24028915f804dc295.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县城乡供水工作汇报精选范文:×县城乡供水工作汇报 (共2篇)深化改革创机制强化管理增效益努力推动我县城乡供水持续快速发展我们XX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万人。
全县水资源严重短缺,境内无径流,境外补给少,地下可利用水资源大多埋藏较深,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6、全国的1/12,且水质较差,高氟水、苦咸水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贫水大县。
近年来,在省、市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把水利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要兴富,先兴水”的共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水高潮。
在水利建设中,始终把城乡供水工作放在首位,坚持统一规划,水源共享,建管并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X年以来,共完成投资4751.72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6处,解决了6.54万人的饮水困难。
新增固定资产3880万元,年供水量360万吨,产值600多万元,安置水利职工68人,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城乡供水工程是城乡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九五”初期,由于水源贫乏,水质较差,导致缺水人口增大,全县饮水困难人数达62万人,在全省较为突出。
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城乡供水分别由水利和城建两家管理,农村供水工程因水量上不去,效益较差,县城供水因水源不足时常断水,两家管理的供水工程都面临亏损和难以维持的严重局面,城乡供水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打破原有供水体制造成的僵局,谋求供水事业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城乡供水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使大家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牢固树立了“四个观念”:一是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新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水工程解民困抒民忧暖民心
“十一五”以来我省1800多万群众喝上干净水卫生水
近日,记者在安塞县建华镇杨桐村采访时,63岁的张玉明打开了话匣子:“最开心的就是吃上自来水么!”老人爽朗地笑着说:“过去一到冬天,挑着个桶桶满沟沟里破冰找水吃,可难了。
现在水龙头接到了屋子里,引到了锅台边。
你看,洗衣机也能用了,也能洗上热水澡了,生活一下子变了样。
”仅2012年,我省完成投资16.24亿元,解决了农村居民安全饮水290万人(其中学校师生35万人),饮水水质合格率提高6个百分点,农村群众饮水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作为全省“民生八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摆在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安排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饮水建设管理工作的两个指导性意见,成立了由各级政府领导任指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机构,决定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的基础上,省级财政每年整合4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并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到2012年基本解决规划在册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5年基本解决新增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设计合理,水量充足、水质达标,水价到位、管理规范,良性运
行、持续发展”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被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让广大三秦百姓真实地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投资近90亿建成饮水工程2万多处
我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以秦岭北山为界,分陕南、陕北、关中三个区域,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属全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1125立方米,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8。
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相互交织,缺水问题严重制约着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级水利部门紧抓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历史机遇,进行项目优化整合,大力发展区域集中供水工程,通过抓前期促建设、抓制度促规范、抓监督促质量、抓检查促进度、抓改革促发展、抓验收促管理、抓运行促受益,全面推进我省城乡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全省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投资89.5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2.5万处,其中40万人以上工程3处,10万人以上工程5处,“千吨万人”以上工程200多处,解决了1847万人的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由“十五”末的34.4%提高到2012年底的78%。
农村群众饮水条件从原始的辘轳提水、到简易的公用水栓取水、再到目前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及保证率全面达标的入户安全卫生水,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户县庞光镇自2007年实施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完成投资500万元,新打水源井2眼,新建配水厂1座,铺设
配水管网34公里,架设10kv输电线路1.5公里,建设了庞光镇集中供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包括王寨村在内的6个行政村、5384人的饮水难题。
如今的王寨村,家家户户引进了自来水,吃上了放心水,和城里人一样过上了“龙头一拧水哗哗”的舒坦日子,群众再也不用费尽周折去邻村拉水吃了,富余人员通过劳务输出每年给全村创收近千万元。
尤其是一度濒临关停的传统豆腐制作业焕发生机,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快速迈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王寨村群众惬意的笑脸里,看到的是实施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带来的大变化和新气象。
狠抓前期强化监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为了切实规范农村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各级水利部门把前期工作纳入常态化,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十一五”、“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将项目落实到每个村组,明确了各阶段的目标任务。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项目审批与计划安排挂钩,对于未进入规划、未完成前期工作、前期工作未审批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年度计划。
坚决维护项目规划的严肃性和设计的科学性,以前期工作的深度推动工程建设的进度。
下大力气狠抓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四制”,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为保证工程质量,省水利厅先后下发了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和专项检查等文件,供水、稽察、质监等部
门多次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系统稽察和质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有力地加快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在水利部各省工作进度排序中,我省一直稳居前列。
同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全省选择不同地域特点、不同水源类型、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管理模式的500处集中供水工程作为样板,每年实施100个,计划五年内全部建成。
2011年建成的100处示范工程,已成为当地一景。
新建成工程都具有较为完善的水处理设施和消毒措施,全部供水到户,在一些农村饮水工程中也开始使用膜处理技术、信息化控制系统、IC卡水表等先进的设备。
由于用水条件的改善,如今农村老百姓用上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室内卫生间的家庭越来越多。
通过这些示范工程建设,规范和促进了全省工程建设形象,带动和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达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群众告别了苦咸水,喝上了干净甘甜的自来水。
村民谢候祥说:“百分之百都吃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到厨房到院子,到洗澡间都到了,太阳能,淋浴,比较方便”。
强化建后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效益持久发挥针对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量大、分布广、难于管理的实际,2008年省人大出台颁布了《陕西省城乡供水用水条例》,首次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规范了供水用水行为; 2012年,省水利厅下发《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对产权归属、
管理模式、专管机构、维修基金、协会组织和供水运行、水源保护、水质保障、水价核定、水费计收等进行了具体规范。
近年来,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工作,提出了组建管理机构、出台管理办法、制定维修基金制度的具体要求,即每个县组建一个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机构,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职能“五落实”,一个机构统到底,解决“没人管”的问题;每个县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出台一个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明确管理内容和要求,一个办法管到底,解决“没法管”的问题;每个县制定一个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基金提取和使用制度,由当地财政列支和水费计提两个渠道筹集,逐年积累,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一个制度用到底,解决“没钱管”的问题。
同时,强化建设程序,把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关口前移到前期工作的审批中,将运行管理机构、人员经费、水价核定、维修基金制度等作为项目审批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不予批复立项;规范竣工验收,从严把好工程交付运行前的最后一道关口,除按常规的工程验收程序要求外,还要将建后运行管理的各个要素一一落实,否则不予通过验收。
通过严把前期审批和竣工验收关,使各地高度重视建设程序、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全省农村饮水工程建后良性运行的管理格局已初步形成,有55个县成立了县级专管机构,57个县出台了运行管理办法,35个县建立了维修基金制度,农村饮水事业正在逐步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高度重视水源保护工作,要求所有城乡供水工程按照有关
规范划定水源保护区,插标亮界、设置隔离防护围栏;对已划定水源保护区的落实保护措施,加快备用水源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强化水质监测,构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在全省101个县区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具备化验21项常规水质指标的能力,配备了专用车辆,定期对工程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取样化验,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省级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
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县城供水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省共投入县城供水建设资金近1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21亿元、省级专项及中央配套资金3.3亿元、市县配套及供水单位自筹4.29亿元,在43个县实施了项目建设。
全省84座县城供水设施供水能力从2010年的105.6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125.8万吨,供水人口从496万人增加到538万人,基本满足了当前县城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按照政府主导和供水公益性的原则,努力探索县城供水良性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管理体制并存、多元化投资的县城供水建设管理新机制,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
2011年,在10个县先行试点,并初见成效。
户县、志丹、略阳等县对水价进行了调整,山阳县已分流富余人员20人,白河、子洲等县向社会融资1200万元加快县城新区供水管网建设,富平县政府已制定了城中村纳入城区供水统管的方案,礼泉、太白等县县城供水回归国有经
营管理。
此外,咸阳市城区供水也实现了水利部门统一管理,成为继西安市之后第二个水务一体化的大中城市,水利与城市供水的联系愈加紧密。
在管理方面,绝大多数县城供水单位实施了“户表改造”,推广使用先进的IC卡智能水表;蓝田、洛川、黄陵等30多个县建立了自动化信息系统,对供水水质、压力、流量、余氯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
在应急保障方面,各地供水单位也都制定了应急预案,储备了必要的应急抢险物资,2012年成功抗御了白河、府谷、佳县等水毁灾害,及时处置了长安、高陵等县供水主管道断水事件。
在供水服务方面,所有供水单位面向社会公开了水价,设立了便民热线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和维修服务;66个县城供水单位定期公布水质情况。
2010、2011年连续被省政府纠风办评为“政风行风”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