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ppt课件

消化道
一. 概
述
二. 病
三. 症 六. 治 疗
概 述
任何病因致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除外口 腔),主要表现为呕血和便血,轻者可无任 何自觉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根据解剖部位可将消化道出血以屈氏韧 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任何病因致屈氏 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 二指肠及肝、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 出血,包括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 血,排除口腔、鼻、咽喉部出血和咯血。
消化道出血会引发什么疾病?
1.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门静脉高压性胃部膜病变; 3.凝血功能障碍 ; 4.肝癌合并胃十二指肠转移: 转移性肿瘤表面破溃坏死,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5.门静脉癌栓导致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癌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门静脉,使其压力升高, 也是导致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6.肝癌手术切除、肝静脉结扎、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等肝癌治疗手段,可导致门静脉血流 不畅,使门静脉压力增高,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 钩体病、 登革热、 暴发性肝炎。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1.一般状况
小量(400ml以下)、慢性出血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急性、大量出血时出现头晕、心 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甚或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休克等症状 。
2.生命体征
脉搏和血压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 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出现休克状态则脉搏微 弱,甚至扪不清。休克早期血压可以代偿性升高,随着出血量增加,血压逐渐下降, 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3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
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可以伴有其他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发热、肠梗阻、 呕血、便血、柏油便、腹部包块、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黄疸等。
初级护师复习笔记: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人安置自傲重病室或抢救室,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恐惧心理。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4、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嘱病人头偏向一侧,严禁坐起。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予以输液、止血、输血等。
6、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精神、面色、血压、脉搏、尿量等变化,注意呕血、便血的量、色和性状并记录。
7、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
8、对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协助医生插入三腔二囊管,并做好此管的护理。
9、遵医嘱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术后6小时取半卧位,不宜过早下床活动,卧床3天以上。
3、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
分流术后,注意有无性格行为异常。
4、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
5、卧床期间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协助翻身,鼓励咳嗽、咳痰。
6、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逐渐过度到半流,并注意进食后情况,分流术后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三、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适当活动锻炼。
2、进营养丰富、易消化软食,避免食用油炸、粗糙及刺激性食物。
3、戒烟、禁酒。
4、门脉高压者,继续保肝治疗。
5、定期门诊复查。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变化。
(2)注意肢体温度、湿度、皮肤及甲床 色泽。
(3)观察呕血、黑便的量、次数和 性质,并记录。若有头晕、心悸、出
冷汗等休克表现,应及时协助处理, 并按休克护理常规。
4.健康教育:
(1)保持良好的心境,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1.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2.一般护理: (1)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保暖,取平卧
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心理护理 保持安静,安慰患者,解
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饮食 大出血者暂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温
凉流质,食道静脉曲张者,应避免粗 糙、坚硬、刺激性食物。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输液,补 充血容量。严密观察输血、输液速度,以 免引起急性肺水肿。
(2)给予易消化饮食,忌粗糙、过硬的 食物。
(3)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 如有出血征兆立即卧床,保持安静,呕 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4)定期复查。
谢谢
消化道出血护理计划单

消化道出血护理计划单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护理计划单将为护理人员提供详细的护理指导,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科学、有效的护理。
一、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2.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情况。
3.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特别是便便的颜色和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情况。
二、护理措施。
1.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患者体位的舒适。
2.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禁食禁饮,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创伤。
3.保持患者的导尿通畅,监测尿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尿潴留的情况。
4.保持患者的皮肤整洁,预防压疮和感染的发生。
5.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包括呕血、便血、鼻衄等,及时处理出血情况。
6.保持患者的心理安慰,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三、药物治疗。
1.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药物、胃肠道保护药物等。
2.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
四、危重护理。
1.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急情况。
2.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呼吸困难的情况,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3.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等,及时处理心脏相关的紧急情况。
总之,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全面、科学、有效地进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药物治疗,对于危重患者要加强监护和危重护理,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希望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单,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
【实用】-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常规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常规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临床表现:
1.1 早期腹痛,头晕,目眩,心悸症状,然后出现呕血和黑便。
1.2 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速,出冷汗,甚至休克。
2 急救护理
2.1 平卧,头偏向一侧,防误吸。
2.2 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代血浆。
2.3 配血,备血,输血。
2.4 急救用药或三腔二囊管止血。
2.5 应用垂体后叶素,口服冰水,禁食。
2.6 做好记录,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
3 观察要点
3.1 血压,脉搏的观察,出血量的估计。
3.2 输液管路的通畅,速度,药物的效果。
3.3 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
3.4 心理疏导。
3.5 基础护理
4 流程
- 1 -。
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是指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引起的出血。
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包括胃、十二指肠、食管和胃食管酸反流的并发症等。
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可能会危及生命。
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
一、安全措施
消化道出血属于传染性疾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措施保障自己的安全,如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进行隔离护理。
二、监测病情
护理人员需要认真监测患者的病情,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指标,并随时记录出血的时间、量和情况。
三、控制出血
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包括钳步止血和不同的止血技术。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输入生理盐水、血管收缩药物和血糖等药物。
在处理前需要给患者注射止痛药,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四、维持功能
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输液,为身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同时,需要给患者喂食低脂、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的食物,以维持身体的能量和营养,尤其是对于失血严重的患者更是必要的。
五、安抚患者
消化道出血属于严重的病症,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恐惧和紧张。
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安抚,舒缓患者的情绪,增强信心和勇气,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比较大的病症。
在处理这样的病症时,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患者的安全和生理机能,保持良好的护理心态和技能,能够给予患者很好的照顾和支持。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

五、治疗与护理措施
5.病情监测: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皮 肤及加床色泽、肢体温度,准确记录出入量、呕 吐物及粪便的颜色性质及量。
兰州石化总医院 LOGO
五、治疗与护理措施
每日出血 量>5-10ml
大便隐 血试验
(2)出血量的 估计
急性周 围循环 衰竭 短时间出血量 超过1000ml
兰州石化总医院 LOGO
五、治疗与护理措施
3.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①血管加压素:通过对内脏血管 的收缩作用,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脉压。②生 长抑素及其拟似物:可明显减少门脉及其侧支循环 血流量,止血效果肯定,因不伴全身血流动力学改 变,故短期使用几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本品半衰 期极短,应注意滴注过程中不能中断。
兰州石化总医院 LOGO
消化道出血的应急预案
护理人员守 在患者身边, 嘱绝对卧床 休息,头偏 向一侧。
保持呼吸 道通畅, 及时清理 污物
密切观察 病情,严 格记录出 入量
立即通知 医生,准 备抢救物 品
给予氧 气吸入
遵医嘱进 行各种止 血治疗
迅速建立 静脉通路
安慰 患者
做好护理 记录,加 强巡视及 交班
兰州石化总医院 LOGO
三、临床表现
4.发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可在24 小时内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持续 3-5天体温降至正常。 5.氮质血症:可分为肠源性、肾前性和肾性氮质 血症 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消化产物在肠道中被吸收, 引起雪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成为肠源性氮质 血症。雪中尿素氮躲在一次出血后数小时开始上升, 24-48小时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14.3mmol/L,3-4 天后恢复正常。如患者血容量已基本纠正、血尿素 氮持续增高超过3-4天不降,且出学前肾功能正常, 则提示有上消化道继续出血或再次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

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CVP、SpO2和心电图。
(二)评估皮肤温度、湿度、色泽及有无淤斑。
(三)定时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和尿量、尿比重。
(四)评估呕血与便血的量、次数、性状;估计出血。
1.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以上。
2.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ml-70ml甚至更多。
3.胃内出血量达250ml-300ml,可引起呕血。
4.柏油便提示出血量为500ml-1000ml。
(五)注意观察腹部体征。
(六)观察有无再出血先兆,如头晕、心悸、出汗、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等。
(七)观察有无窒息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二、护理措施(一)出血期的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腔、咽喉部呕吐物、分泌物和血液,予以面罩吸氧;必要时床旁紧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2.体位:采用头抬高15~30°,下肢抬高30~45°卧位。
3.遵医嘱置入胃管,用温盐水洗胃后,在30~60min内,用1~4℃冰盐水冲洗胃。
4.立即配血,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深静脉置管和动脉插管,连接测压装置。
5.若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立即予以快速、加压输血、输液,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脉率100次/min以下,CVP0.8~1.2kPa,尿量25ml/h。
6.遵医嘱定时向胃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和冰盐水,注入硫糖铝等制酸剂;及时准确静脉应用止血药、制酸剂、抗菌素等。
7.做好护理记录,严格记录出入量,严密监测24h尿量。
(二)并发症期的护理1.肝昏迷的护理:(1)肝昏迷先兆:主要是发现并及时报告病情。
(2)中度和深度昏迷:主要是注意患者烦躁不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3)并发肝昏迷患者,反复性较大,所以必须延长观察时间。
2.防止褥疮的护理:长期卧床,必然有发生褥疮的可能,因此强调定时更换体位。
三、健康教育(一)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一、定义: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消化道的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
轻者可无症状,临床表现多为呕血,黑便或血便,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二、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3,恐惧与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三、照护要点:
上消化道出血的照护详见本节消化道大出血。
中下消化道岀血的照护:
1,炎症及免疫性病变应通过抗炎达到止血的目的,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详见本章第一节炎症性肠病。
2,血管畸形:小肠、结肠黏膜下静脉和黏膜毛細血管发育不良常可自行停止,但再出血率高,可达50%,内镜下高频电凝或氣离子凝固器烧灼可使血管残端凝固止血。
对于左半结肠出血,可使用凝血酶保留灌肠止血。
3,动脉性出血:急诊肠镜如能发现出血灶,可在内镜下止血,对内镜不能止血的病灶, 可行肠系膜上下动脉血管栓塞治疗。
4,肠息肉和痔疮:前者多在内镜下切除,后者可通过局部药物治疗,注射硬化剂及结扎治疗。
四、健康教育:
1,规律饮食,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避免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冬笋等。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用腹压,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3,以休息为主,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心情愉悦。
4,按医嘱服药,避免漏服,多服或错服,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停药。
5,2周后门诊复查,1年后复查肠镜,如有腹痛,呕血,黑便不适,及时来院就医。
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PPT课件

灌肠护理
对于某些下消化道出血 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灌 肠治疗,注意操作轻柔、
避免损伤。
不同病因出血的护理
胃溃疡出血护理
遵医嘱给予止血、抑酸、 抗炎等药物,观察病情变 化,注意饮食调整。
肝硬化出血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加强 心理支持,预防感染,控 制饮食。
肠道肿瘤出血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加强 心理支持,控制饮食,及 时处理并发症。
详细描述
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发现并纠 正电解质失衡,遵医嘱补充相应的电解质溶液。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电解质的食物摄入。
其他并发症及护理
总结词:对症处理
详细描述:消化道出血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等。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症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止血、降颅内压等。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和生活质量。
04 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及护 理
失血性休克及护理
总结词
及时发现与处理
详细描述
失血性休克是消化道出血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出汗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 情,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症状,遵医嘱给予补液、输血等治疗,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
电解质紊乱及护理
总结词
预防与纠正
对于呕血的患者,应让其 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 清理口腔内的血液,保持 呼吸道通畅。
饮食护理
消化道出血急性期应禁食, 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恢复饮 食,从流质、半流质到软 食逐渐过渡。
活动与休息
出血期间应卧床休息,避 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 消耗和防止出血加重。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消化道出血是指消化道某一部位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消化道内。
其临床表现常见有呕血、黑便等。
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正确地进行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卧床休息、情绪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护理人员对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行科学、规范的操作。
一、饮食护理1. 严格控制饮食:患者在出血初期应禁食,以渐渐恢复食欲、分泌胃酸的功能后,要逐渐给予小量、低温、多样性的液体饮食,如鲜榨果汁、稀粥等。
2. 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过硬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3. 控制饮食摄入量:患者在饮食恢复后,应分部分进食,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以减轻消化道的负担。
二、药物治疗1. 给予止血药物:对于严重的出血患者,可根据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如生长抑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2. 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量,减轻消化道的酸侵蚀,从而起到保护消化道黏膜的作用。
3. 给予抗生素:对于有感染迹象的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卧床休息1. 保持卧床休息:出血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劳累等,以减少消化道血流量,促进出血口的愈合。
2. 避免压迫腹部:患者卧床时,应避免压迫腹部,以减轻腹部内压,防止出血口的再次破裂。
四、情绪护理1. 给予心理疏导:面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升治疗效果。
2. 提供舒适的环境: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刺激因素,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五、注意事项1. 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2. 监测出血量:护理人员应定期记录患者的出血量,如呕血量、黑便量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3. 注意卫生常识: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消毒、洗手等卫生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

消化道出血是指因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或大肠黏膜破裂、溃疡或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常见的症状包括黑便、呕血、腹痛等。
面对消化道出血,及时的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将从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1.保持患者安静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2.协助患者调整体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常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需要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保持低头位,有助于减轻出血量,并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3.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给予氧气在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的情况下,给予适量的氧气,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5.禁食禁水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禁食禁水,以免刺激胃肠道,增加出血风险。
6.定期观察出血情况通过观察患者的呕吐情况、黑便情况、尿液情况等,定期掌握出血的情况,并及时记录。
7.保持导尿通畅在患者尿液量减少或无尿时,应及时排尿,并保持导尿通畅。
8.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意识障碍等情况。
9.保持血管通畅保持血管通畅,定期更换输液管路,注意预防血栓形成。
10.严密卫生防护对患者及其周围环境和物品进行严密卫生防护,预防感染的发生。
二、消化道出血的观察要点1.观察是否有黑便监测患者大便的颜色,是否有黑便的情况出现,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2.观察呕血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呕血的情况出现,及时了解出血量和颜色。
3.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如出现苍白、发绀等情况,应及时发现及处理。
4.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了解出血量和血压之间的关系。
5.观察尿液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如出现尿量减少、尿液颜色深黄等情况时,应及时发现及处理。
6.观察脉搏和呼吸情况监测患者的脉搏和呼吸情况,了解患者的心脏和呼吸功能。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

健康宣教
•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 • 2.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感到
疲劳为度。 • 3.遵医嘱坚持治疗,定期复诊。 • 4.若有恶心、呕吐、头晕、排黑便等情况,
应及时就诊。
手术、外伤、烧伤、脑血管意外等 • 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爆发性肝炎
临床表现
• 呕血、黑便 • 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 • 氮质血症 • 发热
呕血、黑便
• 1、是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 2、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取决于出
血部位、量及速度 • 3、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棕褐色,量大可为鲜
红色或伴血凝块 • 4、需与下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黑
便血暗红或鲜红,无呕血
稀不成形, 大量出血时可有血块
护理问题
• 1.出血。 • 2.焦虑。 • 3.营养失调。 • 4.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危险。 • 5.有窒息的危险。
护理措施
• 1.心理护理 • 2.生活护理 • 3.病情观察 • 4.用药护理 • 5.饮食护理
1.心理护理
• 患者的不良心理可加重出血,严重影响病 情转归。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介 绍疾病的相关因素、治疗状况、治疗措施 及治疗过程,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 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增 加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400—500ml时 • 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超过1000ml
上、下消化道出血鉴别
鉴别要点 既往道出血
多曾有溃疡病、胆道疾病 多有下腹部疼痛及排便异
或有呕血史
常病史或便血史
上腹部闷胀、疼痛或绞痛、 中、下腹不适或下坠,
恶心
无呕血
呕血伴柏油样便
柏油样便,稠或成形, 无血块
4.用药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PPT优质资料

五、口腔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呕血可污染口腔, 造成细菌繁殖,使口腔形成特殊异味。应协 助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d,发生呕 吐后应立即用温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六、止血治疗措施的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用血管加压素类药物时, 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应定期巡视静脉滴注部位、周围 皮肤颜色有无变化,若局部或略远处的皮肤出现苍 白或肿胀,需立即更换静脉滴注部位,以免引起皮 下组织坏死溃烂[3]。对于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的患者。胃囊充气压迫24 h后,食管囊压迫12 h后 ,必须减压15~30 min,减压前先口服石蜡油20 ml,10 min后将管向内略送入,再让气囊缓慢自行 放气[3]。抽吸胃管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一旦发现 活动性出血,立即再行充气压迫。
有利于溃疡愈合。出血停止后可进营养丰富、易消 且有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入气管。
三、观察呕血、便血的情况
生休命克体 患化征者一应半般采每取流休30克分体钟质位测。一食次。物,开始时要少量多餐。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止血后1~2 d渐进高热量、 休克患者应采取休克体位。
四、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 血:①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 薄,伴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 充分补液、输血未改善,或虽暂时好转后又 恶化;③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 测定进行性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④在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 续或再次增高;⑤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原有脾大 ,在出血后常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 亦提示出血未止[2]。
血无呕吐且临床表现提示无明显活动出血者,可进 其次应帮助患者和家属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诱因、预防的相关知识,以降低再度出血的危险。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最新课件)

1
一、概念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与护理措施
2020-11-19
2
一、概念 •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成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下的消化道出血成为下消化道 出血。 •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与空肠移行部屈氏韧带一下的小肠和结肠疾患引起的肠道出血。分为 慢性隐性出血、慢性少量显性出血和急性大出血三种类型。
2020-11-19
10
四、• 诊3.断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1)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过恰当治疗,可于短时间内停止出血。由于肠道内积血需经(一般约3日)才能排尽, 故不能以黑便坐位继续出血的指标;临床上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①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有肠鸣音亢进。 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 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化。 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慢性失血则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 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升高,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但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又脾 功能亢进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
2020-11-19
7
三、临床表现 • 4.发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可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体温降 至正常。
2020-11-19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ppt课件

五、治疗与护理措施
每日出血 量>5-10ml
大便隐 (2)出血量的
血试验
估计
每日出血量在 50-100ml
黑便
急性周 围循环
衰竭
短时间出血量 超过1000ml
胃内积血量 250-300ml
呕血
头晕、 心悸、 乏力
出血量400500ml
19
五、治疗与护理措施
6.健康宣教:(1)休息与活动指导:严重者 需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轻者卧床休息,可下 床如厕。平时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精 神紧张。
休克时表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呈灰白色花斑,患者烦躁不安、精 神萎靡,严重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6
三、临床表现
3.贫血和血象变化 上消化道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起
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于血细胞比容的变化 可无明显变化。 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慢性失血则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 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轻至中 度升高,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但肝硬化患者, 若同时又脾功能亢进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
14
五、治疗与护理措施
3.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①血管加压素:通过对内脏 血管的收缩作用,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 脉压。②生长抑素及其拟似物:可明显减少 门脉及其侧支循环血流量,止血效果肯定, 因不伴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故短期使用几 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本品半衰期极短,应 注意滴注过程中不能中断。
2.积极补充血容量 立即查血型和配血,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补
充血容量,改善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关键是要 输血,一般输浓缩红细胞,严重活动性大出血考虑输 全血。下列情况为紧急输血指征: (1)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 (2)失血性休克 (3)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
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相关知识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出血。
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称下消化道出血。
护理问题/关键点1 呕血2 黑便3 大出血处理4 休克5 深静脉置管护理6 用药观察7 肠镜的护理8 胃镜的护理9 肠系膜血管造影护理10 教育需求护理目标1 PC:大出血1.1未发生消化道大出血1.2患者能陈述大出血的症状及可采取的有效措施2 有窒息的危险:无窒息的症状体征2.1生命体征正常2.2呼吸频率、节律及氧饱和度保持正常2.3患者能叙述大出血时预防窒息的方法3 DSA护理3.1患者能说出DSA检查前后注意事项并配合治疗3.2未发生并发症(出血、假性动脉瘤、栓塞等)初始评估1 入院方式(步行、轮椅或平车):以判断失血程度2 生命体征,询问呕血、黑便的次数、量及性状3 最近劳累程度、近日饮食、抽烟喝酒、服药史4 既往疾病史、既往手术史、家族史5 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面色、有无休克征象(急性大量出血一般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突然直立发生晕厥,口渴、肢体湿冷、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
休克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压差变窄、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等),伴随的其他相关症状如:腹痛部位、腹部包块等6 区别呕血与咯血7 鉴别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出血8 结合症状和体征判断可能的出血部位;是否为全身性疾病引起9 实验室检查:OB、CBC等持续评估1 生命体征1.1体温: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1.2血压和心率的动态观察:周围循环衰竭是急性大出血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压和心率是反应周围循环状态的关键指标。
如果患者由平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血压下降(下降幅度>15~20mmHg)、心率加快(上升幅度>10次/分钟),则提示血容量已明显不足,是紧急输血的指征,需积极改善周围循环状态1.3休克的临床表现:如收缩压<90mmHg、心率>120次/分,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提示进入休克状态,需积极治疗2 营养状况3 心理状况4 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4.1再出血:呕血的颜色(鲜红或有血块、咖啡色)、量,大便次数、颜色(血便、黑便、柏油样、黏液血便)和性状(成形、糊状、稀便、水样),肠鸣音的次数4.2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4.2.1出血量的判断: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粪便隐血试验出现阳性;50~100ml可出现黑便;胃内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慌、乏力等;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口干、意识变化、休克等4.2.2周围循环状态的改善:改善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关键是输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中心静脉压。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 多数病人在出血后常有发热,一般毋需使用抗生素。 (二)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9g/dl,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全血。对肝硬化站静脉高 压的患者要提防因输血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门静脉压力激发再出血的可能性。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 诱发再次出血。 (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
(反流性、憩室炎)、 食管癌、食管损伤
(物理损伤;食道贲门 粘膜撕裂;器械检
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 化学损伤:强
酸、强碱或其他化学剂 损伤等)。 2.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约占 急性上消化
道出血的10%,死亡率 占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的15%。如果不治 疗,再出血率占
50%,1年的死亡率占 60%。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肝 硬化病人的
2.生命体征
脉搏和血压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 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出现休克状态则脉搏微 弱,甚至扪不清。休克早期血压可以代偿性升高,随着出血量增加,血压逐渐下降, 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3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
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可以伴有其他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发热、肠梗阻、 呕血、便血、柏油便、腹部包块、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黄疸等。
20%。
1.溃疡病、糜烂出血性 胃炎、肿瘤
(胃癌、平滑肌瘤、平 滑肌瘤肉、息肉、
MALT瘤、神经纤维瘤、 壶腹周围癌
等)、血管异常(血 管瘤、动静脉畸
形、胃粘膜下恒径动 脉综合征又称
Dieulafoy病 2.十二指肠憩室炎、糜 烂性十二指肠炎、
胃术后病变(吻合口 溃疡、残胃溃疡、
残胃癌等)、其他病 变如:钩虫病、胃
及十二指肠克隆病、 胃及十二指肠结
核、胃及十二指肠异 位胰腺等。
1.罕见,感染、结石、 肿瘤、蛔虫、
手术后。胃底及食管 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肝脏及胆道疾病 引起的出血, 大量
血液流入十二指肠, 造成呕血或便血。
2.如: 肝癌, 肝脓肿或肝 动脉瘤破裂出血;
胆囊及胆道结石,胆 道寄生虫(蛔虫),
胆囊癌,胆管癌及壶 腹癌均可引起出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任何病因致屈氏 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 二指肠及肝、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 出血,包括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 血,排除口腔、鼻、咽喉部出血和咯血。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任何病因致屈氏韧 带以下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病因
食管疾病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肝及胆道出血
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 管异物、食管炎
消化道出血如何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食管炎症,胃溃疡,慢性肝 炎,慢性肾炎,减少出血机会。
2、慢性病患者,如身体虚弱,常服维生素C,以及大补 气血之中药,以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3、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避免情 绪紧张,保持情绪稳定。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观察神色和肢体皮肤是冷湿或温暖;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与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能路并测
消
化
道
肿 瘤
护
内 科
理
赵 亭
常
亭规
消化道
一. 概 述 二. 病 因 三. 症 状 四. 检 查 五. 并 发 症 六. 治 疗
概述
任何病因致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除外口 腔),主要表现为呕血和便血,轻者可无任 何自觉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根据解剖部位可将消化道出血以屈氏韧 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粪隐血(便潜血)、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2.内镜检查:依据原发病及出血部位不同,选择胃镜(食管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 胶囊内镜、结肠镜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
3.X线钡剂检查:仅适用于慢性出血且出血部位不明确;或急性大量出血已停止且病情稳 定的患者的病因诊断。
1.胃内降温 通过胃管以10~14℃冰水反复灌洗胃腔而使胃降温。从而可使其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并可使 胃分泌和消化受到抑制。出血部位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力减弱,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2.口服止血剂 消化性溃疡的出血是粘膜病变出血,采用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8mg加于冰盐水150ml 分次口服,可使出血的小动脉强烈收缩而止血。此法不主张在老年人使用。
消化道出血会引发什么疾病?
1.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门静脉高压性胃部膜病变; 3.凝血功能障碍 ; 4.肝癌合并胃十二指肠转移: 转移性肿瘤表面破溃坏死,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5.门静脉癌栓导致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癌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门静脉,使其压力升高, 也是导致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6.肝癌手术切除、肝静脉结扎、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等肝癌治疗手段,可导致门静脉血流 不畅,使门静脉压力增高,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出血。
4.血管造影:通过数字剪影技术,血管内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外溢的部位。
5.放射性核素显像:近年应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法来发现活动性出血的部位。其方 法是静脉注射99m锝胶体后作腹部扫描以探测标记物,从血管外溢的证据,可初步判 定出血部位。
6.其他:根据原发疾病的需要,可以选择CT、MRI、CT仿真小肠、结肠造影等协助诊 断。
动脉炎、遗传性毛细 血管扩张症、 抗凝
药过量、应急性病变 如颅内疾病与严重
损伤:Cushing溃疡、 烧伤Curling溃
疡、多器官功能衰竭 等。
流行性出血热、 钩体病、 登革热、 暴发性肝炎。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1.一般状况
小量(400ml以下)、慢性出血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急性、大量出血时出现头晕、心 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甚或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休克等症状 。
血。
病因
胰腺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
1.急性胰腺炎→急 性胃粘膜病变→出 血。
胃泌素瘤(胰腺非 β细胞瘤)→分泌 大量胃
泌素→刺激胃壁 细胞分泌大量盐酸 →溃疡→
出血。 2.慢性胰腺炎→肿 大的胰腺压迫脾静 脉→脾静
脉血栓→累及门 静脉及门静脉高压 →胃食管
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
血液系统疾病、尿毒症、 结节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