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
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_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
![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_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5f7ef10aa00b52acec7ca15.png)
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_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_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的内容,具体内容: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或被寄生虫、感染了的食物。
因此,学校做好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知识教育很重要。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安全知识食物中毒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或被寄生虫、感染了的食物。
因此,学校做好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知识教育很重要。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安全知识食物中毒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安全知识1:预防食物中毒方法1、使用过农药的蔬菜要在用药15天后才采食;2、所有蔬菜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并反复冲洗后再食用;3、腌制食品时不投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或色素,家中不存放亚硝酸盐,以防不慎而误食;腌菜时选用新鲜菜、多放盐,至少腌 30天以上再食用;4、农药、化肥、柴(煤)油、灭蚊(蝇)剂等有毒、有害物品不放在粮食仓库里,而且要关锁好,不让小孩接触到,以防造成意外污染食品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5、煮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按板需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具应分开使用。
加工、贮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6、正确烹调加工食品。
隔夜食品、动物性食品、生豆浆、豆角等必须充分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7、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要食用。
8、不要采集、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9、在外面吃饭,尽量不要到无证饮食场所。
10、家庭自办宴席时,主办者应了解厨师的健康状况,并临时隔离加工场地,避免闲杂人员进入。
安全知识2:食物中毒6个急救方法1、避免制酸剂;2、毋须催吐;3、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5、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f75e61cfad6195f312ba681.png)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食物中毒, 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
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
其中又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
(一)几种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常存在于被感染的动物及其粪便中。
进食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禽、肉、蛋、鱼、奶类及其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一般在进食后12—3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病程3—4天。
2.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人或动物的化脓性病灶中。
进食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奶类、蛋及蛋制品、糕点、熟肉类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一般在进食后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剧烈的呕吐(严重者呈喷射状)、腹痛、腹泻等。
一般在1—3天痊愈很少死亡。
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空气、尘埃、昆虫中。
进食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剩米饭、剩莱、凉拌菜、奶、肉、豆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呕吐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8—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
预后较好。
(二)预防措施1.严格食品的采购关。
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
2.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3。
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物中毒知识与预防健康教育
![食物中毒知识与预防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16eaef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b.png)
食物中毒知识与预防健康教育
一、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原因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有害微生物、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引起
的一系列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包括: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
非法添加。
二、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的症状因不同的病原体而异,但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伴随发热、头晕等全身不适。
三、常见的食源性微生物和其对应的食品
1. 沙门氏菌:肉类、禽肉、蛋类等动物性食品。
2. 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品。
3. 金黄色葡萄球菌:奶制品(尤其是未经加工的奶制品)、蛋类等。
4. 真菌毒素:谷类及其制品。
四、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1.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饮用水、食品卫生。
2. 食品加工和烹饪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3. 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过期或不新鲜的食品。
4. 食用动物性食品时要确保彻底煮熟。
五、如何处理食物中毒
如果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在等待救护车或前往
医院的途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多喝水,补充体液。
2. 尽量不吃东西,以减轻胃肠负担。
3. 如果出现呕吐的情况,应该保持头部低垂,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六、结语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我们应该重视饮食卫生,并且掌
握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大全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a8cc82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5.png)
【导语】预防⾷物中毒,⾸先要讲究个⼈卫⽣,做到勤洗澡、勤洗⾐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次)。
养成饭前便后洗⼿、不暴饮暴⾷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冷⾷物、不吃不洁⽠果、不吃腐败变质⾷物、不吃未经⾼温处理的饭菜、不喝⽣⽔、不吃零⾷。
再就是要从⾷品标签上注意识别⾷品质量,选择安全的⾷品是把住“病从⼝⼊”的第⼀关。
下⾯是分享的预防⾷物中毒安全知识⼤全。
希望可以帮到⼤家! 个⼈怎样预防⾷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 2、⽠果洗净并去除外⽪后才⾷⽤; 3、不购⾷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品; 4、不购⾷⽆卫⽣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店或路边摊点上的⾷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品); 5、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品; 6、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素⽽⼜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品卫⽣安全标准的⾷品; 认识⾷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般⾷后⼏分钟到⼏个⼩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提⾼⾃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物中毒,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由班主任做出相应的措施,在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发⽣⾷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习惯,勤洗⼿特别是饭前便后,⽤除菌⾹皂,洗⼿液洗⼿;不吃⽣、冷、不清洁⾷物;不吃变质剩饭菜。
⾷物中毒时急救⽅法 ⼀旦发⽣⾷物中毒,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服药,若⽆法尽快就医,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催吐:如⾷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2⼩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法,取⾷盐20克,加开⽔200毫升,冷却后⼀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次,以促呕吐。
亦可⽤鲜⽣姜100克,捣碎取汁⽤200毫升温⽔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则可服⽤“⼗滴⽔”来促进呕吐。
也可⽤筷⼦、⼿指等刺激喉咙,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吃下⾷物的时间超过两⼩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些泻药,促使中毒⾷物尽快排出体外。
⼀般⽤⼤黄30克,⼀次煎服能达到导泻的⽬的。
公共营养师三级复习资料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公共营养师三级复习资料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8c560bad51f01dc381f1b8.png)
复习六——食品卫生基础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1)食物中毒的概念:摄入了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寄生虫病以及经饮食肠道传染的疾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2)食物中毒的特点: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病与食物有关;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3)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
2)发生的基本条件包括:细菌污染食物(食品腐败变质、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带菌、食品运输、储存过程等的污染);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进食前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一般病程短、恢复快、愈后良好。
沙门菌食物中毒: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1)发病特点:中毒全年都可发生。
多见于夏、秋两季,主要在5~10月,7~9月最多;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如熟肉、冷荤等。
2)中毒表现: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上有五种类型,即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型。
潜伏期一般为12~36h。
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腹泻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
3)预防措施:防止污染;高温杀灭细菌;控制繁殖细菌(低温储藏、避光、隔氧)。
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此菌耐热性不强,但食物中的肠毒素耐热性强。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课件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62253750e2524de4187e6f.png)
精选ppt
22
毒蕈中毒的预防
1.加强宣传(毒蕈中毒的危险性、可食蕈类宣传的科 普知识)
2.不食用不认识的蕈类
精选ppt
23
4.2发芽马铃薯中毒
病原学
存在于马铃薯芽眼、表皮和绿 色部分的一种生物碱—龙葵素。 马铃薯中一般含量为20100mg/100g,发芽部分可高达 420—730mg/100g,一般人体 摄入200-400mg即可中毒。
精选ppt
40
有机磷农药中毒:进食后短期内出现头晕、头痛、恶 心、呕吐、多汗、流涎、胸闷无力、视力模糊等症状, 瞳孔可能缩小,呼气中有大蒜味。重度中毒时瞳孔如 针尖大、呼吸极度困难、昏迷、抽搐,甚至肺水肿。 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精选ppt
41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 加强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2.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 3.规范农药的使用管理 4.加强宣传教育与检查监督
胃肠炎症状后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和肝肾功能 衰竭。 引起中毒的毒素主要为鹿花毒素,属于甲基联胺 化合物。
精选ppt
19
4.2.2中毒毒素及临床表现
脏器损害型: 临床表现为综合(既有胃肠症状、也有精神症状、还
有脏器损害状况)。 引起中毒的毒素为存在于毒伞蕈属、褐鳞小伞蕈及秋
生盔孢伞蕈中的毒肽类和毒伞肽类。
1.注意食品质量 ,无论是食品原料或成品 ,都要求新 鲜。
2.防止食品被污染 ,注意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 畜禽肉类 ,剩饭菜要回锅加热后再吃。
3.应有效地控制细菌的繁殖。
精选ppt
11
3.真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真菌毒素污染了食物(大多数 真菌毒素不容易被烹煮的高温所破坏)而引起一种食 源性疾病。
防止食物中毒的知识有哪些
![防止食物中毒的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49133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e.png)
防止食物中毒的知识有哪些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因此防止食物中毒的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防止食物中毒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防止食物中毒知识: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1.“瘦肉精”中毒中毒原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猪内脏等。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2小时时内发病,症状为心跳加快、肌肉震颤、头晕、恶心、脸色潮红等。
预防方法: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如果发现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非常薄,这种猪肉则可能含有瘦肉精。
特提示别:尽量选用带有肥膘的猪肉,猪肉内脏最好要选择有品牌的定型包装产品,不要采购市场外无证摊贩经营的产品。
2.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原因:食用了残留有机磷农药的蔬菜、水果等。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2小时内发病,症状为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流涎、多汗、视力模糊等,严重者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昏迷,直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方法: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蔬菜粗加工时用蔬果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3.亚硝酸盐中毒中毒原因: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或味精加人食物中,或食用了刚腌制不久的腌制菜。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1至3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自觉症状有头晕、乏力、心律快、呼吸急促、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最严重的可因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预防方法:如自制肴肉、腌腊肉,严格按每公斤肉品0.1 5克亚硝酸盐的量使用,并应与肉品充分混匀,亚硝酸盐要明显标识,加锁存放;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盐”或“味精”尽量少使用暴腌菜。
特别提示:尽量不自制肴肉、腌腊肉等肉制品,避免误用和超剂量使用亚硝酸盐。
4.桐油中毒中毒原因:误将桐油当作食用油使用。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4小时内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精神倦怠、烦躁、头痛、头晕,严重者可意识模糊、呼吸困难或惊厥,进而引起昏迷和休克。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9f261a4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9.png)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一)1.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浮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者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瘦肉精”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等。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物了一些有某种有毒成份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3.食物中毒有什么特征?普通发病蓦地,发病人数多且较集中,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
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病人在进食后经2-24小时内发病,通常化学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长。
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
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但根据进食有毒物质的多少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轻重会有所不同。
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中毒患者有共同的就餐史,病人往往均进食了同一种有毒食品而发病,未进者不发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较明显,5-10月份气温较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
大部份的化学性 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季节性不明显。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为常见的食物中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对于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怎么会发生的?(1)生熟交叉污染生的肉、水产品或者其他食品原料、半成品,往往带着各种各样的致病菌,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如果生、熟食品混放,或者生、熟食品的工用具混用,就会使熟食受到致病菌的污染,而熟食在食用前普通再也不经过加热,因此一旦受到致病菌污染,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食物中毒防范知识讲座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食物中毒防范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079a5a59376baf1ffc4fadbd.png)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食物中毒防范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套、勤晒被褥。
保持教室、卧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一、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二、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三、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或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四、五、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
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标示清楚、产品是否合格。
简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第一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5类,分别是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醋。
第二批必须标注QS标志的食品共分10类,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及速冻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分13类,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课件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ece1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3.png)
症状
主要表现为肝损害和全身中毒症 状,如肝区疼痛、黄疸、厌食、 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肝
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预防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品霉 变;不食用霉变食品,特别是花 生、玉米等易受黄曲霉菌污染的
食品。
04
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毒蕈中毒
毒蕈种类
我国有80多种毒蕈,其中10多种有 剧毒,如白毒伞、鹿花蕈等。
02
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01
02
03
04
传染源
主要为患病动物及带菌动物, 包括家畜、家禽、鼠类及野生
动物等。
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食品、水源或接触传 播。
症状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等。
预防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避免生食 或半生食肉类、蛋类等食品,
注意个人卫生。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06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力度
01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大对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为
的惩处力度。
02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确保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符合卫生标准。
03
中毒症状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 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避免误用亚硝酸盐;控制腌 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中毒
农药残留来源
01
食用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食物中毒的特征与防治对策
![食物中毒的特征与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50dd4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8.png)
食前物言中毒的概述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患者的 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中毒的病因根据实 验室结果确定: 1、中毒患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 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 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所有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5、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但 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 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 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评定。
除新疆外全国各地均有流行
1、小麦、玉米在生长中受到禾谷镰刀菌感 染,收割后因阴雨、潮湿中成堆保存,传 播并产毒。
2、保管中不注意遇禾谷镰刀菌也可引起感 染,繁殖发育产毒素,制成的面粉不论哪 种烹调方法食后都可发生中毒。
各前类言食物中毒的特征及防治对策
真菌毒素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名称
病原学
地区性、季节性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的 植物性食品。
各前类言食物中毒的特征及防治对策
植物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
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 菇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发芽马铃 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中毒等。 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 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催吐、 洗胃)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食物中毒的特征与 防治对策
前前言言
食物中毒指的就是患者所进食的食物中,被细菌或者 是病毒污染,又或者是食物本身就含有一些毒素所引起的 一个中毒性疾病,而且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一般都会有胃 部疼痛和呕吐等现象,这种疾病对人体危害是相当大的, 如果说中毒患者没有及时去治疗的话,很可能就会危及患 者的生命安全。
防止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知识内容
![防止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2b0c33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3.png)
防止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知识内容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我们有必要进行防止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止食物中毒的知识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1. 清洁卫生- 必须保持食品和烹饪器具的清洁卫生,包括洗手、勤换洗衣物,以及清洗切菜板和刀具等。
- 食品应存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受到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
- 烹饪和食用食物时,避免将生食和熟食混合,以免交叉污染。
2. 食品储存和处理- 严格按照食品的储存要求,将易腐食物放入冰箱中并保持适当的温度。
- 避免将已经过期的食品食用,定期整理和清理食品储藏室。
- 熟食和生食应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 处理食物时,要使用洁净的烹饪器具和手套,避免食物受到外界污染。
3. 烹饪和食用食物- 煮熟和加热食物至适当温度,以杀死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海鲜和禽类。
- 食用切生果蔬时应先清洗干净,避免摄入农药残留或有害细菌。
- 食用食物时,要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4. 外出就餐与食品安全- 尽量选择具有食品安全证书的餐厅或食品销售商。
- 避免在街边摊或不合规的小摊位上购买食品。
- 食用生食时,要确保食材新鲜且经过有效处理。
- 如发现食品异常,如变质、异味或有害物质等,应及时举报或投诉。
以上是防止食物中毒的一些安全教育知识内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希望这些知识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来源:。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1c8c21a67ec102de2bd89c1.png)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凡是吃了被细菌(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是进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含有自然毒素,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都叫食物中毒。
如河豚鱼中毒、有毒贝类中毒、亚硝酸盐类中毒、毒蘑菇、霉变甘蔗、未加热透的豆浆、菜豆和发芽的土豆等。
一、食物中毒的特点:(1)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
(2)中毒病人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二、症状: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其它季节也有集体中毒发生(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三、急救措施: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泄、腹痛等食物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
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
亦可用鲜生姜一百克,捣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
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一般用大黄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总结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7f05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e.png)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总结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总结1. 引言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通过食用受污染或不安全的食物而引发的健康问题。
“预防食物中毒”是一个关乎我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的重要主题。
在这次讲座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关于食物中毒的知识,并提供有关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实用建议。
2. 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于人们摄入受污染食物或食物受到有害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感染而引发的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和恶心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食物中毒可导致肠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3.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食物中毒通常与以下几个原因相关:1) 生熟食物交叉污染:当我们将已经煮熟的食物接触到生食或已受污染的食物时,交叉污染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2) 不适当的存储和处理:食物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若未保持适当的温度、卫生条件和时间,就容易遭受微生物的侵害。
3) 使用已过期或受损的食物:过期食物和受损食物更容易被微生物污染,从而导致食物中毒。
4) 不正确的食物处理:如未洗手、交叉切割不同食材、未彻底煮熟等,也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4. 预防食物中毒的建议为了预防食物中毒,以下是一些建议:1) 保持食品卫生:在烹饪前、烹饪中和食用后要注意洗手、清洗烹饪工具和餐具,并保持厨房环境干净整洁。
2) 安全购买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过期,不购买受损食品。
3) 储存食品正确:将食物存放在适当的温度下,生肉和其他食材要分开储存以避免交叉污染。
4) 彻底煮熟食物: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要达到适当的温度,确保杀死微生物。
5) 注意食品的来源:购买来自可信任的供应商的食品,避免摄入受污染食材。
5. 我的观点和理解食物中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健康构成威胁。
通过参加这次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我对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个人,我认为预防食物中毒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培养良好的食品安全卫生习惯,并传播这些知识给身边的人。
食物中毒的安全常识
![食物中毒的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2a54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c.png)
食物中毒的安全常识食物中毒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它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被污染,造成细菌、病毒或者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食物中毒的安全常识,可以帮助您避免食品中毒。
1. 储存食物食品的储存是预防食物中毒的第一步。
食品应该储存在干燥、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
生肉、禽肉和海鲜等需要冷藏的食品应该储存在低温的冰箱里,而不是放在室温下。
此外,食品应该尽快食用,不要存放太长时间。
2. 加工食物在加工食品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卫生规定。
在准备食材时,需要洗手并保持清洁,加工食品时需要使用清洁的厨具和烹饪用具。
此外,加工时需要注意食物的熟度,例如将生肉和熟肉分开,保证食品完全熟透。
3. 选择安全的食品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品牌。
食品标签上包含了关于食品成分、储存方法和保质期等重要信息。
应该仔细阅读食品标签,并遵循食品的储存方法和保质期。
此外,应该避免购买已经过期的食品或者没有包装的食品。
4. 饮食安全在饮食时,需要遵循卫生规范,如勤洗手、使用干净的餐具,确保不与宠物共用食具。
在用热水洗餐具时,一定要水温达到80℃以上,保证杀灭病菌。
此外,饮用或食用到外出时的饮食时应该选择可靠的餐饮服务商,尽量避免在街边摊等地方买食物。
5. 吃药安全药物使用是食品中毒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药物不应该使用在食物中,例如激素等。
应该遵循医生和药品说明书的建议,并遵循剂量和用法,不要在食品中随意添加药物。
6. 注意过敏食品过敏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在购买或食用食品时,需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并警惕可能对自己有过敏反应的食品。
7. 注意食品安全知识要避免食物中毒,必须更多的要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例如洗手、熟食、烹饪、储存食品等等,都是常见的食品安全知识。
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也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总结上述七个方面之后,我们需要注意巩固这些安全常识,并将这些常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e797f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1.png)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引言概述: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健康问题,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食物中毒的定义、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正文内容:1. 食物中毒的定义1.1 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是指由于摄入或接触到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健康问题。
它可以通过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有毒化学物质等途径传播。
1.2 食物中毒的症状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泻、发热、头痛、乏力等。
不同类型的食物中毒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 食物中毒的原因2.1 细菌污染细菌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不洁的食材、不合格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式等途径进入食物,导致食物中毒。
2.2 病毒感染病毒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诸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可以通过食物或者水传播,导致人们感染食物中毒。
2.3 化学物质污染有些食品可能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如农药、重金属等。
这些化学物质会在食物中积累,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3.1 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基础。
包括勤洗手、使用干净的炊具和餐具、熟食与生食分开等。
3.2 安全的食品储存和加工正确的食品储存和加工方式可以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应储存在干燥、凉爽的地方,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
加工食品时应确保食材新鲜,避免交叉污染。
3.3 规范的食品检验和监管食品检验和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4.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4.1 及时就医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尽快就医。
医生会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包括补液、抗生素等。
常见中毒症状及预防方法
![常见中毒症状及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39f1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9.png)
常见中毒症状及预防方法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生活方式等因素常常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其中一些污染物质也会对人体产生中毒作用。
中毒症状是人类所要遭受的一种疾病,可导致多种疾病,如代谢性疾病、精神障碍、免疫缺陷等,症状表现各异,但却同样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了解常见的中毒症状及其预防方法,是保护身体健康的必要途径。
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腐败、污染、变质或制作不当的食品而导致的一种中毒。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包括:1.保持食品和条件的清洁卫生,不要将食品和生鲜食物放在一起。
2.不使用腐败、变质、发霉、变味的食品。
3.烹调食品时,需要加入充足的盐、醋等有消毒作用的调料。
4.避免生食、半生食品,尽可能将食品加热煮熟。
二、化学中毒化学中毒是人体摄入、吸入、接触化学剂等有害物质后,引起人体组织、器官及其功能发生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神经症状、腹痛等。
预防化学中毒的方法包括:1.避免过度暴露于化学物质,了解化学物质的毒性及安全措施。
2.使用化学物质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眼镜、口罩等。
3.不要吸入,摄入固、液体和气体污染物。
4.出现中毒症状及时就医。
三、放射性中毒放射性中毒是由于暴露于某些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中毒。
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肤烧灼等。
预防放射性中毒的方法包括:1.普及知识,避免误入放射性物质污染区。
2.避免过度反复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对于预防暴露可以采取有创造性的技术手段,如屏蔽、防护等。
3.在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中,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4.遇到核事故和放射性污染的环境时,必须按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定采取安全措施。
四、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是由于乱用药物,药物剂量过量或副作用等情况引起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肝损伤等。
预防药物中毒的方法包括:1.按照医嘱用药,遵循药品卫生法规。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范文(精选14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范文(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f48ae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3.png)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范文(精选14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篇1一、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饮食安全卫生(一)常见的食物中毒1、四季豆中毒。
2、发芽马铃薯中毒。
3、豆浆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1、中毒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没有食用者不中毒。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也比较短。
3、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三)中毒原因1、四季豆中毒:四季豆的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有关。
中毒者多有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史。
中毒表现为潜伏期为1—5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
预防措施:应彻底加热、炒,充分加热以破坏毒素,故加工四季豆宜炖食,不宜水焯后做凉菜。
2、发芽马铃薯中毒:有毒成分是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龙葵素(龙葵碱),人食入0.2~0.4克即可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为中毒初期,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剧烈地吐、腹泻。
预防措施:马铃薯应贮藏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的地方,或用沙土埋起来,防止发芽;不吃发芽或黑绿色皮的马铃薯;加工发芽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芽眼及芽周部分;龙葵素遇酸分解,烹调时可加少量食醋。
3、豆浆中毒:有害成分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
生豆浆加热不彻底,有害成分没有被破坏,饮用后造成中毒。
多发生在集体食堂或小型餐饮业。
中毒表现为潜伏期半小时到1小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涨、腹泻。
一般不发热。
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
在豆浆出现泡沫时,还没有煮开,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豆浆沸腾后,再继续加热几分钟。
二、合理的饮食习惯(一)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
膳食制度常随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季节不同而异。
一般以一日三餐为好,因为食物进入胃后,在正常情况下,4—5个小时可以排完,一日三餐刚好适应胃的消化机能。
全天热量分配,一般主张早餐占总热量的25—30%,中餐占40—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
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
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
其中又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一般在进食后1-3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病程3-4天。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
因学生误食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蓖麻籽中毒、马桑果中毒等。
四、预防措施
1.严格食品的采购关。
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
2.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严禁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从业人员有皮肤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症状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
5.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
6.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7.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8.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9.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要低温保藏。
10.储存食品要在5℃以下。
若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
生、熟食品分开储存。
11.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
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