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和狮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情节,表达个人看法。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蚊子和狮子》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经历,告诉人们不要骄傲自大,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但对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还需引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
(2)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3.2 教学难点:(1)对寓言故事深层含义的理解。
(2)角色扮演的创意和表演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讲述法: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故事角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播放故事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故事情节。
(2)教具辅助:使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播放《蚊子和狮子》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邀请学生分享对蚊子和狮子的认识和看法。
5.2 讲述故事:(1)教师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故事,体会语言韵味。
5.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蚊子和狮子的行为和结局。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寓意。
5.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蚊子和狮子,进行表演。
(2)教师点评表演,引导学生关注角色特点和表演技巧。
5.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023年蚊子和狮子教案8篇
2023年蚊子和狮子教案8篇蚊子和狮子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归纳寓意。
2、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学会把寓言与生活结合,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归纳寓意。
【教学难点】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设计】一、导入1、幻灯片1:寓言是智者的语言:以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成功劝说赵王退兵来说明用寓言来说理往往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2、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下寓言的特点: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的__,往往用虚构的故事或者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
(板书:短小精悍虚构拟人寄寓哲理 )3、推荐一位专门讲寓言的智者伊索。
幻灯片2:伊索介绍。
4、揭示课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它们都选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集《伊索寓言》。
幻灯片3课题。
二、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整体感知:集体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认识赫耳墨斯。
学生介绍赫耳墨斯,分析赫耳墨斯形象。
幻灯片4:赫耳墨斯图像。
他父亲是宙斯,天上地位最高的神,传说赫耳墨斯多才多艺,是众神的使者,掌管商业、交通,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引导:课文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也就是说赫耳墨斯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同学同意课文的说法吗?2、研读讨论:刚才同学能从寓言情节入手分析得出自己对人物的感悟,非常好。
可是还有一些情节没有去体会。
默读课文,寻找新的发现。
⑴赫耳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雕像的价钱,而不直接问自己的价钱?⑵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笑?⑶幻灯片5:从赫耳墨斯下凡的目的看出他爱慕虚荣;从笑着问道看出他连宙斯、赫拉也看不起,妄自尊大;从他的想法更看出他自命不凡;而只能作个饶头的回答,则无异于给他一记当头棒喝,对他是个绝大的讽刺。
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缺点错误越来越明显了;而情节结尾的出乎意料,更造成了极强的讽刺效果。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精彩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理解课文《蚊子和狮子》的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1.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1.3能够分析故事中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寓意。
2.能力目标2.1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能力。
2.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3.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信自强的品质。
3.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敢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1.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1.3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寓意。
2.教学难点2.1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寓意。
2.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课堂讲解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2.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寓意。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小组讨论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寓意。
3.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活动4.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蚊子和狮子的对话。
4.2学生自选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复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课本剧表演,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寓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寓言的文学特色,如简洁的叙述、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故事讲述了蚊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因得意忘形而被蜘蛛网粘住,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道理。
详细内容包括:1. 熟悉生字词:蚊、狮、智、粘、悲惨等;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3.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教育学生谦虚谨慎;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骄傲的动物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动物的结局;2.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认读;3.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 分析课文,讲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分析寓意;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骄傲的;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预告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蚊子和狮子》2. 主要内容:生字词:蚊、狮、智、粘、悲惨等;寓意: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重点句子: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并造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的寓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谦虚谨慎的理解。
2. 答案:(1)生字词抄写及造句略;(2)寓言故事的寓意: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3)对谦虚谨慎的理解: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寓言故事章节,《蚊子和狮子》。
该文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揭示了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寓意;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寓意。
2. 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培养写作能力。
3. 提高朗读、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培养谦卑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蚊子与狮子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
b. 讲解故事中蚊子和狮子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领悟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质量。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仿写句子,提高写作能力。
6.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蚊子和狮子》2. 主要内容:a. 寓言故事简介b. 故事寓意:自信与谦卑c. 写作特点:生动形象、寓意深刻3. 结构分析:a. 起因:蚊子挑战狮子b. 经过:蚊子利用智慧战胜狮子c. 结果:蚊子因骄傲自大而失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述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寓意。
b. 仿写一个寓言故事,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特点。
2. 答案:a. 故事寓意:自信与谦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内容:七年级教科书第30课“蚊子和狮子”二、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学习概括寓意。
3、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情节并概括寓意。
2、寓言故事的编写。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不骄不躁的良好作风。
四、教学难点:1、概括故事情节和寓意。
2、学生寓言故事创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许多种动物的鸣叫声,你们能把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种动物的声音摹仿给大家听听吗?1、找几位同学上台摹仿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种动物的声音。
(教师作积极的评价。
)2、教师用录音机播放两种动物的鸣叫声(蚊子和狮子的鸣叫声),看谁最早听出来?教师评价讲述: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想象力也很丰富。
录音机里的第一种动物我们很讨厌它,它们专门传播疾病!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则与它有关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教师板书标题,同时教师投影出蚊子和狮子的动画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全体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然后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教师出示小黑板)找同学上来给这些加点字注音。
然后教师纠正,全体同学读两遍。
爪()子爪()牙粘()住粘()液2、请几位同学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要求做到简洁准确,教师作点评。
(三)、探究、互动学习1、学生活动把全班分成四人小组,两个人分角色朗读,两个人根据故事情节并配合朗读的同学进行动作表演。
表演者要求表演出蚊子的骄傲,得意忘形的情态。
挑战时:蚊子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比狮子强。
注意突出骄傲的情绪。
战胜时:蚊子更加骄傲。
表现出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的样子。
粘住时:蚊子无可奈何,后悔莫及。
2、提出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能力1蚊子为何敢于向庞大的狮子挑战?(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想象发挥。
)2蚊子能战胜凶猛的狮子的原因?教师引导蚊子的挑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看出对方的力量在于“用爪子抓,牙齿咬”,但它会飞,能避开;对方“鼻子周围没有毛”,这是蚊子它最适合的攻击点,又是自己最安全的地方。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蚊子和狮子》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小小的蚊子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和勇气战胜了强大的狮子的故事,寓意着“勇气和智慧胜过力量”的道理。
这篇故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理解寓意,通过情节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勇气和智慧的力量。
2. 让学生借由这个故事认识到,不论个体的大小或者是弱或是强,只要有智慧、决心和勇气,就可以战胜困难,克服挑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内容:1. 教师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向学生讲述《蚊子和狮子》的内容,引导学生记忆主要情节,中心思想和寓意。
2. 分组讨论并总结故事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寓意。
3.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4.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感想,总结故事的主旨和启示。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法2. 小组讨论法3. 分组分享法4. 读书笔记四、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用根据情境设计的口语表演活跃课堂气氛,引入故事主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愉悦和感受。
2. 教师讲述听取学生对蚊子和狮子两个角色的印象,教师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向学生讲述《蚊子和狮子》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记忆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
3. 小组讨论并总结故事主要内容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寓意。
用课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分享不同的看法,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个人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
4. 分组讨论结果分享每个小组都介绍他们的总结和结论,课堂上讨论和比较不同的看法,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故事的意义和寓意。
5. 阅读和课堂讨论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同时用笔记记录下自己读到的实用且有意思的句子。
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设计
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兴趣和喜爱,了解寓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伊索寓言及其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故事内容。
3. 讲解与分析: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和态度。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寓意深刻的插图。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受。
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伊索寓言故事书,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蚊子和狮子》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寓意反思: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三篇
【导语】《蚊⼦和狮⼦》是⼀篇篇幅短孝情节明晰的经典寓⾔。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寓⾔以⼩见⼤、含意深刻的特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中动物们富有表现⼒的语⾔、动作,体味寓⾔的含义。
过程与⽅法:通过启发、分⾓⾊朗诵、讨论等多种⽅法相结合。
情感与态度:了解两则寓⾔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学习做⼈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导⼊: 1、交流:以前学过哪些寓⾔?是怎样学习寓⾔的?你还知道哪些的寓⾔作家? (让学⽣知道,学习寓⾔了解寓⾔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
) 2、揭⽰单元主题“⼩故事,⼤智慧”,明确:本单元通过短⼩的寓⾔故事,来说明⼀些深刻的道理。
⼆、简介寓⾔: 寓⾔是⼀种⽂学体裁。
它是⼀种隐含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
寓——寄托,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个故事⾥,让⼈们从中领悟到⼀定的道理,获得⼀些教训。
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寓⾔创作成就很⾼,许多寓⾔故事流传⾄今。
古希腊的伊索、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8世纪德国的莱⾟、19世纪*的克雷洛夫四位享有盛名的寓⾔⼤师被称为“世界四⼤寓⾔家”。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克雷洛夫和伊索的寓⾔。
三、《受宠的象》 (⼀)散读《受宠的象》,整体把握。
这则寓⾔讲了⼀个什么故事? (⼆)品味语句,理解课⽂。
1、分⾓⾊朗读课⽂,圈画出描写这些动物动作、神态、语⾔的关键词语。
如:“它的尾巴轻轻地摇动着哩”通过动作写出了狐狸的得意之⾊。
“插嘴”写出了熊的急不可耐。
“或者可能”“也许”表现出公⽜的貌似谦虚。
“难道”这⼀反问句写出了驴⼦的⽓势汹汹。
2、体会故事中这些旁观者对象获得恩宠后的⼼理和态度。
明确:象得到恩宠,⼤家都觉得奇怪,因为⼤象在它们眼中⼀⽆是处。
狐狸以“尾巴”媚⼈,所以它议论的是“象尾”;熊以“脚掌”,所以它议论的是“象脚”;公⽜以“⽜⾓”取胜,所以它议论的是“象⽛”;⽑驴以“⽿朵”见长,所以它议论的是“象⽿”。
第22课《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教案
2.教学难点
-寓意的深入理解:学生容易理解故事表面情节,但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联系实际生活。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难点在于如何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小组合作与分享:在小组合作创作寓言故事时,如何协调组内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如何在班级分享作品,进行有效评价。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寓言故事,提出自己的见解,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举例:在分析蚊子与狮子的性格特点时,学生需要理解蚊子勇敢但过于骄傲,狮子虽然强大但过于自信,这些都是故事中的难点内容。教师需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难点。在创作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故事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突破写作难点。
-故事内容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理解寓言的主题思想,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人物形象分析:学会分析蚊子和狮子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比塑造形象,表达寓意。
-寓言写作特点: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创作实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创作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创作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教学内容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蚊子和狮子》,使学生了解寓言文学的特点,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培养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分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并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情感变化。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任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介绍《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包括蚊子和狮子的相遇、蚊子帮助狮子捕猎、蚊子被狮子误伤等。
2.2 故事角色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蚊子和狮子的特点和性格。
2.3 重要词汇和短语列出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并进行解释和例句。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和角色。
3.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故事主题。
4.2 新课内容讲述故事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4.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或故事复述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互动等。
5.2 故事复述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故事,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程度。
5.3 小组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语言运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故事文本提供《蚊子和狮子》的文本材料,包括故事的全文和重点段落。
6.2 图片和插图提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和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6.3 学习卡片制作学习卡片,包含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第七章:教学拓展活动7.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蚊子和狮子,通过表演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蚊子和狮子》教案、教学设计
2.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仍有待提高。本节课通过分析寓言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青春期学生情感丰富,容易受到故事情节的感染。本节课的寓言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使他们认识到骄傲自满的危害,学会谦虚、谨慎。
"希望大家把学到的寓言故事分享给家人,一起感受故事的魅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沟通。"
5.预习下一课: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请同学们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5.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中所传递的正能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都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在学科学习方面,他们对语文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基础,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针对本节课《蚊子和狮子》,以下是对学情的具体分析:
"在课文中,我们遇到了一些生字词,比如'蚊子'、'狮子'、'骄傲'、'谦虚'等。请大家注意它们的读音和书写。此外,这句话'蚊子战胜了狮子,却成了蜘蛛的美餐',寓意深刻,我们要好好体会。"
3.教师深入剖析故事寓意,引导学生明白骄傲自满的危害,学会谦虚、谨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不能骄傲自满。蚊子虽然战胜了狮子,却因为骄傲自满而成了蜘蛛的美餐。我们要以此为戒,学会谦虚、谨慎。"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具体内容为《蚊子和狮子》。
课文讲述了蚊子与狮子之间的故事,通过故事深入浅出地传达了弱小者如何以智取胜的道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分析故事寓意,探讨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分析故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故事寓意,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勇敢、智慧的品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寓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尊重他人、勇敢智慧的品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蚊子与狮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同时注意生字词的学习。
3.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解读故事寓意。
a. 分析课文第一段,了解蚊子与狮子的第一次交锋。
b. 分析课文第二段,了解蚊子与狮子的第二次交锋。
c. 分析课文第三段,探讨蚊子如何以智取胜。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句子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b.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c.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勇敢和智慧的理解。
2. 答案:a.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故事大意即可。
b. 示例: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像蚊子一样勇敢,也要像狮子一样智慧。
c.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8篇)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8篇)《蚊子和狮子》篇1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
口语交际训练的设计目标:揣摩人物心理,转换言表达。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怎么理解蚊子可以打败强大的狮子,却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请学生散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学生概述故事内容。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1、请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请学生站起来说出喜欢哪句句子,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后,解释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重点品味的内容:蚊子的语言、动作描写部分。
*分析品味课文过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讨论、理解的问题:1小小的蚊子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狮子?2挑战前、获胜后蚊子都吹响了他的小喇叭,这两次的心情分别如何?3和狮子比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为何却命丧其手?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适当地穿插口语交际设计“当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对这只“阴沟里栽了船”的蚊子说什么?五、延伸体会寓意1、我们生活中有蚊子这样的人吗?你们在学习生活有过蚊子的表现吗?2、你能再讲一个寓言故事,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吗?六、质疑教材故事讲的是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为什么课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节“无关”的内容?简单介绍寓言的结构特点: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段则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
前面为记叙,后面是议论。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这种结构。
七、教学建议:教师可带领学生排演,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从而明确寓意。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寓言故事》中的一篇《蚊子和狮子》。
文章通过讲述蚊子与狮子的故事,揭示了小人物也能战胜大人物的道理。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生字词:谦卑、傲慢、吹嘘、蚊子、狮子等;2. 理解文章主题:小人物战胜大人物的智慧;3. 分析文章结构:起因、经过、结果;4. 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认识到智慧的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寓意,体会寓言故事的特点;2.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结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小人物战胜大人物的思考,引入课题;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认识生字词;3. 合作交流: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结构及寓意,教师巡回指导;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5. 随堂练习:针对文章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小人物战胜大人物的智慧;2. 文章结构:起因、经过、结果;3. 生字词:谦卑、傲慢、吹嘘、蚊子、狮子等;4. 寓意:智慧的力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寓言故事,写一篇心得体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的寓意。
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寓言的内涵。
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角色形象的理解和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骄傲自满必招失败的道理,培养学生谦逊的品质。
鼓励学生从寓言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分析蚊子和狮子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基本知识和《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探究寓言的寓意和角色形象。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亲身体验寓言中的情境,增强对寓言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蚊子和狮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整体感知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明确蚊子战胜狮子、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关键情节。
4、分析角色形象小组讨论:蚊子和狮子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蚊子:聪明、自信但骄傲自满。
狮子:强大但骄傲、粗心大意。
5、探究寓意引导学生思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
明确寓意:再强大的人也可能有弱点,再弱小的人也有自己的优势。
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否则必招失败。
6、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身边有没有像蚊子或狮子这样的人,以及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寓言的特点。
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概括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寓言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分析蚊子和狮子的形象,领悟寓言的寓意。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如《龟兔赛跑》,引起学生对寓言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蚊子和狮子》。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故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蚊子战胜狮子,第二部分是蚊子被蜘蛛网粘住。
)(四)精读课文1、分析蚊子的形象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说了什么?(“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从蚊子的话中可以看出蚊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自信、勇敢、聪明)蚊子在与狮子战斗时是怎么做的?(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从蚊子的战斗过程中可以看出蚊子具有怎样的特点?(灵活、机智)2、分析狮子的形象狮子在与蚊子战斗前有怎样的表现?(狮子很骄傲,根本不把蚊子放在眼里。
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
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一、导入由人们对寓言的说法导入:1、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2、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3、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4、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
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知识1、寓言及其特点: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3、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⑴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024年蚊子和狮子教案狮子和蚊子教案设计
2024年蚊子和狮子教案狮子和蚊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发怒”、“答应”造句。
2.过程与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蚊子之所以能战胜狮子,并不是因为它的力量,而是因为它是弱小者的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懂得不论是小到一只蚊子,还是大到一头狮子,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发怒”、“答应”造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蚊子与狮子之战的过程,感受蚊子战胜狮子的智慧。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蚊子战胜狮子的事情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蚊子是如何战胜狮子的。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2.读完课文后,请用“发怒”、“答应”各造一个句子。
三、课堂讲解1.逐段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1)狮子为什么敢嘲笑蚊子?(2)蚊子为什么敢向狮子挑战?(3)蚊子是如何战胜狮子的?2.讨论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
四、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蚊子与狮子之战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蚊子和狮子的故事。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二、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感受蚊子的智慧。
2.讨论蚊子和狮子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三、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请同学们分组扮演蚊子和狮子,进行对话表演。
1.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五、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小到一只蚊子,还是大到一头狮子,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蚊子和狮子精品教案狮子和蚊子精品教案设计
蚊子和狮子精品教案狮子和蚊子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蚊子和狮子》的故事。
该故事来源于古希腊伊索寓言,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较量,揭示出弱小者通过智慧也能战胜强大者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寓言的寓意;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会提炼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蚊子和狮子》故事插图、阅读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蚊子与狮子的插图,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了解基本情节;3. 讲解: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分析寓言的寓意;4.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情节为例,引导学生学会提炼故事中的道理;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8.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寓言故事,积累智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蚊子和狮子》2. 主要人物:蚊子、狮子3. 寓意:智慧战胜强大4. 重点词语:智慧、勇敢、自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蚊子和狮子》为例,谈谈你对“智慧战胜强大”的理解。
2. 答案示例:智慧战胜强大是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勇敢面对,自信拼搏,最终取得胜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使学生掌握了基本情节,理解了寓言的寓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课后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进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环节;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蚊子和狮子》教案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
口语交际训练的设计目标:揣摩人物心理,转换成语言表达。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怎么理解蚊子可以打败强大的狮子,却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请学生散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学生概述故事内容。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1、请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请学生站起来说出喜欢哪句句子,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后,解释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重点品味的内容:蚊子的语言、动作描写部分。
*分析品味课文过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讨论、理解的问题:1小小的蚊子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狮子?2挑战前、获胜后蚊子都吹响了他的小喇叭,这两次的心情分别如何?3和狮子比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为何却命丧其手?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适当地穿插口语交际设计“当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对这只“阴沟里栽了船”的蚊子说什么?五、延伸体会寓意1、我们生活中有蚊子这样的人吗?你们在学习生活有过蚊子的表现吗?2、你能再讲一个寓言故事,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吗?六、质疑教材故事讲的是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为什么课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节“无关”的内容?简单介绍寓言的结构特点: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段则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
前面为记叙,后面是议论。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这种结构。
七、教学建议:教师可带领学生排演课本剧,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从而明确寓意。
八、作业:必做:写一段有中心的话,其中用上“较量”、“凯旋”、“叹息”这三个词。
选作:1、假设在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地逃生了。
这之后,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发挥想象续写这个寓言故事。
2、写一段“用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小故事。
二、电子课文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三、备课资料提供《伊索寓言》简介《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
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
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
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
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
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世界著名寓言寓言既有故事情节又有比喻性质,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借远喻近。
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体通俗形象的故事里,尤其适合少年儿童。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风趣《拉封丹寓言》、深刻的《莱辛寓言》、凝练的《克雷洛夫寓言》都是寓言中的精品。
本书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系列中的一本,精选了伊索、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级寓言大师的优秀作品,配以形象生动的插图,使少年儿童借助引人入胜的精彩插图的帮助,来理解每一个小故事里的深刻寓意。
以自然万物为主角,呈现人生百态,充满着人生智慧的寓言,让人回味无穷。
愿每一个小小的寓言故事都能帮助小读者们理解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本书选收伊索、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级寓言大师的优秀作品260篇,这些寓言有的已经流传了甚至几百年,但我们今天读起来还是倍感亲切。
我们可以从这些不长的短文和短诗中体味伊索寓言的淳朴、智慧和机敏,拉封丹寓言的俏皮、风趣和生动,莱辛寓言的深刻、激越和时代感,克雷洛夫寓言的丰富、凝练和绝妙讥讽,从而了解大师们所生活的时代,品味大师们特有的艺术风格,领悟深奥的人生道理。
语言教学注意“寓言”就是以深刻的道理寄托小故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道理,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只所以简短。
它最基本特征在于教训和讽刺。
感受形象,掌握语言。
因为语言的寓意是包含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之中的,这就要求对寓言的教学必须抓住生动形象的关键语句,找出重点词语,理解这些语言所描写的形象,并使学生感受和想象这些画面,如:我在教寓言《矛与盾》中,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
如:“吾盾之坚”“吾矛之利”中的“坚”和“利”分别作“坚固”和“锋利”的解释。
让学生轻而易举的理解其意。
寓言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通过一个简短完整的故事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来表现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来想象,使学生对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四、课内精段练习设计及答案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强。
6.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
a.对话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神态描写e.心理描写7.在文中最后一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8.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吹着喇叭”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1)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
这里“吹着喇叭”表现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这里的“吹着喇叭”表现了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理解文段中加粗词的含义,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强调蚊子至死仍然不服气,因为战胜过强大的动物。
b.说明蚊子至死不明白自己被灭亡的原因。
c.蚊子为自己的强大而遭覆灭感到惋惜。
d.蚊子已感受到是自己的得意忘形使他遭到失败。
参考答案:1.a.在竞赛或斗争中比试高低;毫不畏惧b.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洋洋得意2.(你并)不比我强3.勇敢无畏、充满自信、善用计谋。
4.吹着喇叭唱着凯歌5.否定句肯定句第2句第1句6.bc7.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8.①自信②得意自满9.b五、课外相关阅读练习设计及答案a_______________一只硕大的蜘蛛在一座古屋上编织了一面漂亮的蛛网,用以捕捉苍蝇。
每当苍蝇落到网上,被缠住不能动弹时,蜘蛛就把苍蝇吞食个干净,不留一丝痕迹。
因此,别的苍蝇飞来时仍以为这蛛网是个安全宁静的恬息处。
一天,一只颇为聪明的苍蝇飞来了,在蛛网上嘤嘤嗡嗡地盘旋了好久不肯落下,于是蜘蛛便爬出来对它说:'落下来歇歇脚吧!'然而苍蝇远比蜘蛛聪颖,他回答说:'你的房屋上见不到别的苍蝇,而我是从不在不见别的苍蝇的地方落脚的。
'说完,他就鼓翅飞开了,他飞呀飞呀,一只飞到一个许多别的苍蝇汇集的地方。
他刚要在那些苍蝇群中落下,突然一只蜜蜂嗖地飞来对他说:'不要落下,傻瓜。
那是张捕蝇纸,那些苍蝇全都落入圈套了。
'苍蝇反驳道:'不要说傻话,你瞧他们还在piānpiān起舞呢。
'说完之后,他就一头扎了下去,因此也就与其他苍蝇一样给粘在捕蝇纸上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piānpiān()起舞2、文末划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a.不善于扬长避短b.愚昧无知c.经验丰富d.自以为是3、给这则寓言加一个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a.苍蝇和蜘蛛b.苍蝇、蜜蜂和蜘蛛c.'聪颖'的苍蝇d.聪明的苍蝇4、苍蝇被粘住了,如果你是那只蜜蜂,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参考答案:1、翩翩2、d3、c4、略六、推荐教学教法论文一篇寓言教学与创新教育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