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发八遥感收集图的制作
实习八遥感与GIS专题地图的制作
![实习八遥感与GIS专题地图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c405e79e6bec0975f465e256.png)
3、注记要素的编辑
(1)自动注记的显示比例在默认状态下, 注记要素的大小是不随地图的缩放而变 化的,若要是其与地图的缩放同步,就 必须设置数据组的参考比例尺。 步骤如下:
在数据组上右击, 弹出快捷菜单,选择 Reference Scale→Set Reference Scale选 项即可例标题 选择数据层 设置图例边框 设置图例标题 设置图例背景 字体属性
调整数据层顺序
设置图例阴影 设置图例列数
设置图例标题 对齐方式
单击下一步
设置Patch属性
设置Patch属性
设置图例符号间隔
预览图例效果
单击完成
拖动图例至合适的部分,如果 对图例效果不满意,可以右击图 例,打开属性对话框进行设置。
图框样式选择
底色选择 阴影选择
8.2制图数据操作
一幅ArcMap地图通常包括若干个数据组, 若用户需要复制数据组或者调整数据组 的尺寸,生成数据组定位图,就需要在 版面视图直接操作制图数据.
1、复制地图数据组
增加了一个Layers
鼠标在数据组以外的地方 右击,在弹出的操作快捷菜 单上单击“Paste”选项, 粘贴数据组。 在被复制制图数据组上 右击,打开操作快捷菜单, 单击Copy菜单选项或按 Ctrl+C组合键复制数据 组 增加了一个数据组
单击对标注字体进行设置
选择标注的字段 单机确定,返回 ArcMap窗口
(2)全部要素标注
在要标注的数据层 选择Label 上右击Properties… features in this 选项,打开Layer layer复选按钮,确 Properties对话框, 定在本数据层上进行 并单击Label选项卡 标注 选择标注方法 选择标注字段 字体设置 单击确定完成
掌握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测绘技术中的遥感制图方法
![掌握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测绘技术中的遥感制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bd1f1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d.png)
掌握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测绘技术中的遥感制图方法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测绘技术中的遥感制图方法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在测绘领域中,遥感图像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制图方法中,以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图数据。
本文将从遥感图像获取、预处理、分类和制图等方面,探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一、遥感图像获取遥感图像获取是遥感制图的首要步骤。
它涉及到遥感数据的选取和获取方式的选择。
在选择遥感数据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分辨率、波段、时间和空间等因素。
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波段则决定了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地物类型。
时间和空间分辨力度则决定了我们观察地表现象的时空变化能力。
因此,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需求,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遥感数据。
遥感图像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两种: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
卫星遥感是通过卫星对地球进行常规或特定区域的观测,获取遥感数据。
而航空摄影则是通过飞机或无人机携带遥感传感器,对地面进行高空拍摄。
卫星遥感具有广覆盖区域的特点,适用于大范围的测绘任务;而航空摄影则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活性的特点,适用于精细测绘任务。
二、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是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校正和增强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几何校正是将遥感图像的地理坐标与地球坐标系统进行一致化,以纠正图像的形变和偏差。
几何校正通常通过地面控制点来实现,利用空间物体在图像与地形模型中的对应关系,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
这样可以使图像的位置、角度和比例关系恢复到真实的地理尺度,从而提高遥感图像的精确性。
辐射校正是将遥感图像的数字值转换成反射率或辐射亮度,以消除图像在获取过程中受到的辐射照射和大气散射的影响。
辐射校正的目的是使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获取的遥感图像具备可比性,以便进行地表特征的比较和分析。
大气校正是对遥感图像中存在的大气干扰进行去除或抑制。
遥感制图简单指导
![遥感制图简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3a7b432482fb4daa48d4b0b.png)
练习2:1)启动软件后,依照上面的步骤把lyg图像打开,选择波段或者波段的合成,显示图像。
2)在IMAGE窗口选择Overlay/annotation,如图5,出现annotation对话框,如图6.图 5 图63)在image对话框中放你想放注记的位置处,然后Annotation工具条中,输入文本的位置上,单击鼠标,输入文本内容,然后在image中出现你输入的信息,可以通过鼠标移动位置,点击鼠标右键,信息固定。
在图6的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文本的的属性。
也可以点击object、select等下拉菜单练习。
练习和熟悉上述内容。
4)熟悉上面练习后,选择要添加注记的影像,将其打开,添加注记,内容包括:(1)你的姓名;(2)影像传感器;(3)对影像已经进行了哪些处理(如校正、增强等);(4)波段合成方案(如R,G,B=3,2,1等);(5)影像完成时间这些内容要放置在合适位置上,如影像下部两侧位置等。
练习3:遥感专题制图练习使用ENVI进行专题制图通常需要下列步骤:(1)地图图面设计;(2)启动地图编辑器;(3)准备制图数据;(4)确定专题制图范围;(5)放置网格线与坐标标记;(6)放置比例尺;(7)放置图例;(8)增加图名;(9)放置指北针;(10)增加说明文字;(11)打印启动软件,打开连云港地图。
在image菜单中overlay-grid line如图7,然后在scroll中添加上格网1)在IMAGE窗口选择annotation对话框中添加指北针和比例尺,文字说明等(参照练习2中步骤)2)出图。
在image窗口菜单,file-save as –image file,然后出现对话框如图9.在图9中output file type处点击,选择存出来数据的格式,然后点击choose处选择存放位置。
图7 图8图9。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图制作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图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3859dc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5.png)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图制作遥感技术在现代地图制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全球覆盖的地球观测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生成精确的大范围地图。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图制作的过程和一些关键技术。
首先,遥感技术的核心是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目前,常用的遥感数据获取方式包括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
航空摄影使用航空器上的相机设备进行影像拍摄,而卫星遥感则是利用卫星在轨运行,通过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不同波长的能量,如可见光、红外线等,从而获取地表的各种信息。
然后,获取到的遥感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
由于遥感数据通常具有高维度和大量的噪声,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校正和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预处理步骤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它们可以消除光照效果、纠正图像的几何形状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可视性。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图像分类和解译,以识别出图像中的不同地物和地物类型。
常见的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像元的分类和基于对象的分类。
像元级分类是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分类为不同的地物类型,而对象级分类则将相邻的像素组合成更大的地物对象,从而更好地表示地物的形态和特征。
通过图像分类和解译,我们可以将遥感数据转化为具有语义信息的地图。
此后,我们可以进行地图制作和更新。
根据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和比例尺,以及添加不同的地理要素和注记。
地图制作需要考虑到精度、可视性和可读性等因素,以便用户能够清晰地理解和使用地图。
此外,随着新的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地图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以保持其准确性和时效性。
除了地图制作,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设和应用。
GIS 是一种以地理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管理和分析的系统。
通过将遥感数据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集成,GIS可以为各行业提供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和资源管理等功能。
“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专题图制作”设计报告
![“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专题图制作”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892cdd1a37f111f0855b4c.png)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专题图制作”设计报告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日期2012年2月21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深理解和巩固遥感原理与应用的有关理论知识;要求我们会运用专业遥感软件,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各种处理以及专题信息提取等综合应用,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的意义在于锻炼我们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科学素养,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方案和流程1、实验数据介绍地点:宜昌地区传感器类型:TM1、3、4、5、6、7波段影像;空间分辨率:30米、120米;SPOT影像,分辨率10米。
说明文件:Readme.txt,SPOT影像投影信息、大地坐标、分辨率。
2、硬软件介绍本次实习使用的软件主要为ERDAS软件。
ERDAS IMAGINE是美国ERDAS 公司开发的专业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在图像处理方面,直观的操作步骤使用户操作起来非常灵活方便。
IMAGINE的窗口提供了卷帘、闪烁、设置透明度以及根据坐标进行窗口关联功能,方便多个相关图像的比较。
ERDAS IMAGINE 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了250多种地图投影系统,还有非常方便的坐标转换工具。
新开发的专家分类器,为高光谱、高分辨率图像的快速高精度分类提供了可能。
此工具突破了传统分类只能利用光谱信息的局限,可以利用空间信息辅助分类。
3、总体方案本次实习给定的是宜昌地区的相关波段的TM图,我想采用分类融合技术,利用各个波段的TM图像进行影像融合,分别提取该区域的水系、植被、居民地,以这三种地类的面积或周长等要素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制作出宜昌地区的土地利用专题图。
详细步骤如下:(1)、确定专题要素:宜昌地区水系、植被、居民地这三中地类的面积以及分布情况。
(2)、格式转换:先将源图像.tif格式的文件转换成.img格式的文件,便于软件进行处理。
(3)、图形合成:将TM 图像相应的波段进行合成, 分别将TM影像左右两图像的六个波段进行合成为left.img,right.img(4)、图像预处理:在将选取好的源图像进行拼接起来之前要先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将左片和右片都纠正到统一的坐标系中,去掉重叠部分,将左右两幅图像拼接起来形成一幅更大幅面的图像。
遥感卫星影像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遥感卫星影像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9dccc46f1aff00bed51eab.png)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卫星影像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遥感制图:
遥感制图是指利用航空或航天遥感图像资料制作或更新地图的技术
遥感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1)信息源的选择
(2)遥感图像处理1遥感图像的纠正处理:2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3)遥感图像解译:对增强处理后的遥感图像,进行专题信息提取
(4)编制基础底图:①地图投影的选择:中小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底图投影与影像投影一致;大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高斯—克吕格投影②编图资料选择与地理基础更新③编制程序
(5)专题解译图与地理底图的复合
遥感影像地图及其编制:
遥感影像地图:
使以进过纠正并叠加了按照一定的原则选用的符号和注记的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直接反映地表状况的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过程:
(1)遥感影像信息的选择
(2)遥感有影响的几何纠正和影响处理(3)遥感影像镶嵌
(4)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5)遥感地图的图面配置
(6)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制。
遥感专题制图
![遥感专题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06600d59fab069dc502201b4.png)
遥感专题制图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制图是遥感图像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ENVI提供了两种制图方法。
第一种为ENVI快速制图(QuickMap),需要在ENVI Classic中完成;第二种为使用ArcGIS制图工具,可以直接加载ArcGIS制图模块,需要安装ArcGIS for Desktop。
本课程我们将学习使用ENVI Classic进行制图。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实验内容1.打开并显示Landsat TM 影像2.生成快速制图模板3.自定义地图版面设计中的元素4.保存为影像文件1.实验方法ENVI Classic 地图制图功能能够方便快捷、交互式地将一幅图像绘制成地图。
可以先使用ENVI快速制图(QuickMap)功能生成基本制图,然后使用ENVI的注记功能或其他图像叠加功能按需要进行交互式地制图。
快速制图可以设定地图比例、输出页的大小以及方位,能够选择图像的空间子集进行制图,还可以方便地添加基本地图要素,如地图公里图输出中的自定义注记功能允许插入图例、三北方向图表(Declination Diagrams)/箭头、图像或绘制图和附加的文本等要素。
使用ENVI Classic 注记或公里网叠合功能的交互式地制图功能,用户可以修改快速制图的默认叠合设置,合理布置所有的地图要素。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实验设备装有ENVI5.1的计算机2.实验材料一幅Landsat5 TM影像四、实验步骤1.打开并显示Landsat TM 影像1)在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Open Image File。
2)同时选择RGB Color 按钮,单击Load RGB。
图1 加载经过预处理的TM影像2.生成快速制图模板1)从主影像显示窗口菜单中,选择File →QuickMap →New QuickMap,打开QuickMap Default Layout 对话框。
这个对话框可以用来修改输出页的大小,页的方位以及地图的比例。
遥感制图技术流程简介
![遥感制图技术流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d41ee503c1ec5da50e27057.png)
遥感制图技术流程1. 数据准备1.1 地形图地形图是进行遥感影像几何精纠正的坐标参照系,也是重要的基础数据,包含多种层面的非遥感信息数据。
目前常用的地形数据多为数字地图。
对于尚未有数据地图的工作区域,通常收集纸质地图,经过数据扫描,转换为数据地图。
扫描分辨率通常设置为200-400dpi。
扫描图通常存在变形,需要利用GIS软件进行几何校正,已达到制图精度要求。
对于早期或常规方法获得的成果图件,在建立数据库及系统分析前,通常也采用图形扫面方法,经系统处理,将纸质图形转换为数字图形。
1.2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遥感数据源的选择是整个遥感制图工作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工作。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一般包括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力、时相及波段的选择。
另外在具体的工作中,数据源的选择还要综合其它非图像数据内容本身的因素来考虑,如成果图形的比例要求、精度要求、经费支持强度及遥感图像获取的难易程度等。
1.2.1 遥感图像空间分辨力的选择遥感影像空间分辨力是遥感数据源的一个重要指标,决定了遥感制图所获得的成果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
一般各主要成图比例尺对应遥感影像空间分辨力如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遥感卫星可以提供从小于1米到公里级的影像空间分辨率,可以满足1:2000/3000的比例尺遥感制图精度要求,制图精度能够满足我国现行的制图精度要求。
航空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厘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制图要求。
目前,国内遥感制图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1:1万——1:10万),生态环境监测、城市信息化、大型工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遥感找矿……如:利用QuickBird/IKONOS进行违章用地监测、城市绿地与城市用地监测利用eTM/SPOT进行土地利用遥感制图……1.2.2 遥感信息的时相选择地表由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组成、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
如地表的温度、水份、天气状况、人类活动等影响使得不同时间地表信息反映在遥感影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遥感制图第十章遥感定性专题图的制作-实例
![遥感制图第十章遥感定性专题图的制作-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9b02f4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d.png)
02
雷达数据能够穿透云层和地表 障碍物,获取地表下的信息, 对于地质勘查、地下资源探测 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03
雷达遥感技术还有助于提高遥 感定性专题图的空间分辨率和 几何精度。
无人机遥感技术
01
无人机遥感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的 地面影像和光谱信息。
总结词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城市、农业、森林等,并制作专题图。
详细描述
首先,收集不同地区的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如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接着,利用监督分类或非监督 分类的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城市、农业、森林等。最后,将解译结果进行符号化, 并制作专题图。
特点
遥感定性专题图具有空间分布特征, 能够反映地表不同要素的分布、类型 和相互关系,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定性专题图的重要性
促进地理信息共享
遥感定性专题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地理信息 的共享和交流。
辅助决策
遥感定性专题图能够提供地表要素的分布和变化信息,为政府和企 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推动科学研究
遥感定性专题图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地表数据,有助于推动 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
遥感定性专题图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不断发展,遥感定性专题图也经历了从简单到 复杂的发展过程。
发展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定性专题图的制作方法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制作技术。
投影转换
将遥感影像的投影方式转换为与地图相匹配 的投影方式。
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点
![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b435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d.png)
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点地图,作为人们获取空间信息的重要工具,具备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农业、气象、地理教育等。
而在地图制作过程中,遥感数据的使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点,以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
一、数据获取在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之前,首先需要获取相应的数据源。
目前,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靠卫星遥感、航空遥感以及地面测量等手段。
卫星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领域,可通过各种遥感卫星获得。
航空遥感数据通常通过航空的方式获取,包括无人机、航空摄影机等。
而地面测量则利用测绘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在选择数据源时,根据实际需要和研究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至关重要。
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使用遥感数据制作地图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进行数据处理前,需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地理坐标系转换等。
在此之后,可以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清理、配准和拼接,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优化数据,使其能够更好地用于地图制作。
三、影像解译影像解译是遥感数据制作地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可以将其转换为实质性的地理信息。
在进行影像解译时,需要先了解研究区域的地物特征和图像的光谱特征,再根据光谱信息、纹理和形状等特征,对影像进行分类和识别。
常用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包括像元级解译、目视解译和基于机器学习的解译方法。
通过影像解译,可以获取到各类地物的位置、范围和属性等信息。
四、地图制作地图制作是使用遥感数据进行地图制作过程的最后一步。
在地图制作之前,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制图目的选择适当的投影方式和比例尺。
接下来,根据影像解译的结果,将解译好的地物信息标注到地图上。
同时,还需要绘制地理要素,如河流、道路等,并加入符号、颜色等以增加地图的可读性。
地图制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图例、坐标网格等元素的设置,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遥感图象制图
![遥感图象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25ba7a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5.png)
遥感图象资料
航空遥感和 航天遥感
遥感图象资 料的种类
航空遥感是指从飞机、飞艇、气球等(称航空遥感平台)获取地面几何与物理信息。航空遥感平台的高度一般 为几百米至几十公里,获取的图象信息分辨率高,几何保真度较好,信息量丰富,资料回收方便。可根据需要选 择飞行时间、区域和成象比例尺,特别适合于对局部区域的资源和环境进行详细研究。航天遥感又称太空遥感或 卫星遥感,泛指以太空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用于地球资源和环境调查的卫星轨道高度一般为几公里至几万 公里。航天遥感所取得的图象资料用于研究大区域的目标,进行动态监测。
(3)地形图修编。利用遥感图象修正地形图内容,将有变化的影象内容转绘到原有地形图上,以保证地形图 的现势性,即几何位置以原有地形图为准,要素内容以影象为准。影响修编地形图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图象的几 何精度、判读精度、转绘方法和设备条件。
(4)专题地图。一种突出反映自然和社会某一种或某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又称“主题地图”。
遥感资料主要分为图象资料和非图象资料两大类。图象资料是指以影象形式记录下来的遥感信息。其形式有 黑白正、负透明片和彩色透明片,黑白和彩色象片等。图象资料又可分为摄影象片和非摄影象片两大类。其中摄 影象片又有常规摄影象片(如可见光黑白象片、彩色象片)和非常规摄影象片(如彩色红外摄影象片、多波段摄影 象片、紫外摄影象片等)之分。非摄影图象资料包括热红外扫描图象、多波段扫描图象、微波辐射扫描图象和雷达 图象等。非图象数据资料是以数字或图表形式记录下来的遥感信息。这种信息通常记录在磁带上。
包括空间投影变换和图象投影变换。(1)空间投影变换。主要采用中心投影、等焦距圆柱投影和多中心(或拟 多中心)投影三种方式。卫星与地球是相对运动,新的地球投影概念是以惯性空间定义的。为了精确制图的需要, 必须设计和选择能适合于地球自转和卫星轨道成象相互运动的图象投影。主要的空间投影有:空间斜墨卡托投影 (SOM)、空间正形斜圆锥投影 (SOCC)和卫星轨迹投影 (STP)。SOM投影是目前最好的一种陆地卫星图象投影。它 基本上是连续正形投影,最大变形不超过1/1000。
如何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
![如何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https://img.taocdn.com/s3/m/ea364b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2.png)
如何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遥感图像分类是利用遥感技术将图像分为不同地物类别的方法。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土地利用、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
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对于准确理解和分析地物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
首先,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需要准确的遥感图像数据。
在收集遥感图像数据时,应选择高分辨率、高质量的数据,以确保所获得的图像具有清晰的细节和准确的色彩信息。
同时,还需要注意遥感图像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对于要绘制的分类图像,要求能够清晰地显示不同地物类别的边界和细节。
其次,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预处理是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一系列处理操作,旨在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用性。
常见的预处理操作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
这些预处理操作的目的是确保遥感图像具有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图像分类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和算法也是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所必需的。
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分类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基于像元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等。
当选择分类方法时,要考虑分类任务的复杂性、数据特征的特点以及自身的计算能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针对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分类算法和参数,以提高分类精度和效果。
在进行分类操作之前,对遥感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也是绘制精确的遥感图像分类图的重要步骤。
特征提取是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地物信息,以便于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过程。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纹理特征提取和降维等。
通过合理选择特征提取方法和参数,可以提高分类图像的精度和效果。
最后,在进行遥感图像分类时,需要针对具体任务和需求进行结果验证和评估。
验证和评估是判断分类结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计算混淆矩阵、计算分类精度和绘制ROC曲线等方法来评估分类精度和效果。
通过验证和评估,可以对分类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调整,从而提高分类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的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的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ee25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d.png)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的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个领域的使用日益广泛。
作为GIS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相关内容,包括遥感图像的获取与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分类、变化检测与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一、遥感图像的获取与预处理遥感图像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信息的图像,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丰富的空间数据。
而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对于遥感图像的获取与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获取遥感图像可以通过卫星、无人机、航空摄影等方式进行,不同的获取方式对图像的分辨率、时间周期等有不同的要求。
而预处理则包括图像校正、边界匹配、图像配准等操作,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特征提取与分类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特征提取与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遥感图像提取地物的特征信息,可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自动化识别和分类。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光谱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提取、形状特征提取等。
而分类则是将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标注,以实现地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经典的分类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等。
三、变化检测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的遥感图像处理还需要关注变化检测与监测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表面的地貌、植被、城市等地理要素会发生变化,通过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与监测,可以实现对地理变化的及时观测和分析。
变化检测涉及到多时相图像的对比分析,常见的变化检测方法包括像素变化检测、物体变化检测等。
而变化监测则是对地理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以实现对地理要素演变规律的研究和预测。
四、实践案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的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实践案例。
1.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利用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土地利用的自动化提取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二、遥感影像地图特征
3.具有一定数学基础 经过投影纠正和几何纠正处理后的遥感影像,每个像
素点具有自己的坐标位置,根据地图比例尺与坐标网可以 进行量测。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二、遥感影像地图特征
4.现势性强 遥感影像获取地面信息快,成图周期短,能够反映制图
区域当前的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势性。对于人迹罕至地区, 如雪山、原始森林、沼泽地、沙漠、崇山峻岭等,利用遥感 影像制作遥感影像地图,更能显示出遥感影像地图的优越性。
1.丰富的信息量 与普通线划图相比,没有信息空白区域,彩色影像
地图的信息量远远超过线划图,利用遥感影像地图,可 以判断出大量制图对象的信息,因此,遥感影像地图具 有补充和替代地形图的作用。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二、遥感影像地图特征
2.直观形象性 遥感影像是制图区域地理环境与制图对象进行“自然, 它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地势的起伏、河流蜿蜒曲折的形态, 增加了影像地图的可读性。
3.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和图像处理 几何校正的目的:提高遥感影像与地理基础底图的复合
精度,遥感影像几何校正精度与在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上选取 同名地物控制点密切相关。进行影像校正时,校正的影像应 附有地理坐标,图像的灰度动态范围可不做调整。
图像处理的目的:消除影像噪声、减少少量云朵,增强 影像中专题内容。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4.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如果制图区域范围很大,一景遥感影像不能覆盖全部区
域,或一幅地理基础底图不能覆盖全部区域,就需要进行遥 感影像镶嵌或地理基础底图拼接。镶嵌后的影像应是一幅信 息完整、比例尺统一和灰度一致的图像。
多幅地理基础底图拼接可以利用GIS提供的底图拼接功 能进行,依次利用两张底图相邻的四周角点地理坐标进行拼 接,将多幅地理基础底图拼接成一幅信息完整、比例尺统一 的制图区域底图。
对航空像片或影像胶片,需要数字化。扫描的图像反差 应适中,尽量保持原图像信息不损坏。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如果采用地理基础底图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需要先
对地理底图数字化。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7.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4)配置参考图:参考图可以对影像图起到补充或者说明作
用。参考图可以作为平衡图面的一种手段,放在图的四周 任意位置; (5)放置比例尺:影像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 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放在影像图下部 右侧。 (6)配置指北箭头:指北箭头可以说明影像图的方向,通常 将指北箭头放在影像图右侧; (7)图幅边框生成:影像图幅边框是对影像区域的界定,可 以根据需要指定图幅边框线宽与边框颜色。
符号与注记可以利用图形软件交互式添加在新的数据图 层中。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7.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图面配置的要求是保持影像地图上信息量均衡和便于用
图者使用。合理设计与配置地图图面可以提高影像地图表现 的艺术性。图面配置的内容: (1)影像地图放置的位置:一般将影像地图放在图的中心区 域,以便突出于醒目; (2)添加影像标题:影像标题是对制图区域与影像特征的说 明,影像标题字号要醒目,通常放在影像图上方或左侧。 (3)配置图例:为便于阅读遥感影像,需要增加图例来说明 每种专题内容。图例一般放在影像地图中的右侧或下部位置;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根据影像制图要求,选取合适时相、恰当波段与制定地
区的遥感图像,需要镶嵌的多景遥感图像宜选用同一颗卫星 获取的图像或胶片,选用非同一颗卫星图像时,也应选择时 相接近的图像或胶片,检查所选的影像质量,制图区域范围 不应有云或云量低于10%。
项目九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授课教师:王冬梅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一、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 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在遥感影像地图中,图面内容要素主要由影像构成, 辅助以一定地图符号来表现或说明制图对象。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二、遥感影像地图特征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三、遥感影像制图
遥感影像制图是采用综合制图原理和方法,根据制图 的目的,以遥感资料为基础信息源,结合其他的专题资料, 按照所要求的分类原则与制图比例尺,反映与主题相关的 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内容的一种图件。
遥感专题制图的信息源是多重数据的综合分析。目前, 在遥感专题制图应用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均是以遥感数据 的光谱特征为基础的多光谱信息源。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8.遥感影像地图制作与印刷 遥感影像地图原图生成过程是:数字影像与数据底图、
符号注记图层、图面配置数字图层精度配准,配准时可以利 用各个图层的同名地物点作为控制点,保证同名控制点精确 重合,同名地物点配准允许最大误差小于1个像元。然后, 计算机与彩色打印机连接后,遥感影像数据直接可以送到打 印机上输出。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5.遥感影像与地理基础底图复合 遥感影像与地理基础底图的复合是将同一区域的图像与
图形准确套合,但它们在数据库中仍然是以不同数据层的形 式存在的。遥感影像与地理基础底图复合的目的是提高遥感 影像底图的定位精度和判读效果。
将数字专题地图与卫星数字图像进行重合叠置。
任务一 遥感专题图的制作
四、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6.符号注记图层生成 地图符号可以突出地表现制图区域内一种或几种自然要
素或社会经济要素,如人口密度、行政区划界线等,以弥补 遥感影像在某些信息提取方面的不足。
注记是对某种地物属性的补充说明,如在影像图上可注 记街道、山峰和河流名称,这些注记可以提高影像地图的易 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