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课
北师大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爱什么颜色》原文及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爱什么颜色》原文及教案1.北师大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爱什么颜色》原文篇一我爱碧绿的颜色,因为——禾苗是碧绿的,小草是碧绿的,我生活在农村,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
我爱火红的颜色,因为——朝阳是火红的,枫叶是火红的,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们的队旗,我的心,也是火红的。
我爱蔚蓝的颜色,因为——辽阔的天空是蔚蓝的,无边的大海是蔚蓝的,将来我要当一名海军战士,乘风破浪,保卫海疆。
我穿的那身威武的军装也将是蔚蓝的。
2.北师大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爱什么颜色》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认识本课10个生字,包括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理解体会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以及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生词卡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初读课文。
我们的世界万紫千红,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自读课文,看看小作者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二、分组自学,初步感知。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4、检查自学情况(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重点指导“威、蔚、武”三字的笔画。
学生交流学习。
(2)出示“保”和“宝”学生区别。
师引导学生认真区别其不同用法。
三、再读课文,体会意境。
1、指名分小节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汉字“一”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并书写汉字“一”
2.能读写常见的以“一” 开头的单词
教学重点:
1.认识并书写汉字“一”
2.认识以“一” 开头的单词
教学难点:
认识并写出汉字“一”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幼儿园已学习到的认识数字“1”,呈现一个有关的汉字“一”,询问学生认不认识这个汉字。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一” 和数字“1” 的相似之处。
2.学习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笔画,帮助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课件上“一” 字的写法。
以书写形式教授汉字“一”,并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
3.操练
在黑板或白板上板书一个以“一” 开头的单词,例如:“一只狗”,并由学生大声读出来。
接下来,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汉字“一” 并圈出。
在白板或黑板上板书另外一些以“一” 开头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将其读出来,并说出该汉字“一”的写法。
4.巩固
到课堂结束时,评价学生对汉字“一”的掌握情况,例如:“书写字形是否正确”,“识别字的时间是否优秀”,“大声朗读以‘一’ 开头的音节的情况”。
教学反思
1.随着教育的改革,让孩子学会与语言相关联的知识是其中
一个重要的任务。
2.汉字的认识和书写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个
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3.该教案的设计重点注意到了学生的认识和表达的能力,旨
在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掌握汉字“一”的书写方法和发音,并通过日常实践尝试更多的例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
下面是课文原文和对应的教案。
课文原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所小学开在大青树下面。
学校没有教室,只有一个大院子。
院子里有七八副操场。
蓝天、白云、大青树,全都是我们的课堂。
学校里有很多班。
每个班级都有一块黑板,是大青树的树干。
班里有许多座椅,是大青树的枝杈。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桌子,是大青树的树叶。
我们坐在树叶上,我们用粉笔在树干上写字、写数学题,有时还用棍子量地。
大青树下的学校很有趣。
我喜欢玩跳房子,在树叶间爬来爬去。
我们还找出一块石头当跳板,左右起舞。
玩得天昏地暗,大家都笑了出来。
大青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夏天给我们遮阳,秋天给我们蔽风。
我们常常喊:“大青树,您真好!”这样和大青树开心地玩了整整一天。
大青树下的小学,没有校门,我们随时都可以来。
这里没有课本,我们的教室就是大青树的枝叶。
大青树是我们的座右铭!我爱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情景;2. 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并理解其内容;3. 能够正确书写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 读懂课文并理解其内容;2. 掌握一些涉及树木的生词。
教学准备:1. 卡片,上面写着树木的词语;2. 大青树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青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 呈现:将树木的词语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片和词语,说出这些树木的名称。
3. 教授生词:教授“蔽”“遮”这两个生词的意思,并让学生尝试读音。
4. 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5. 读课文:分散式答读,学生两人一组,交替读课文的每个句子。
6. 理解课文:提问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分组默写: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互相默写课文中的一段话。
8. 背诵课文:学生小组内进行课文的背诵,并逐个展示给全班。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到校园里寻找各种树木,并回到教室上口语课,描述他们所找到的树木。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读不完的大书》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读不完的大书》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通过随文识字、看图识字等方法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
借助图片,认识“重瓣”“棕榈”等事物名称的词语。
3.会写“读、麻、蚂”等10个字。
4.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走进大书1.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们在哪本书里学到了什么知识?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图画呢?2.你们读的书都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但是有这样一本书,比你们看过的书神奇多了,知识丰富多了。
它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3.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里面有哪些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板书课题。
4.指导在田字格里写生字“读”。
指导“读”的书写要点:“讠”横折提的竖与点对齐;右边第三笔是横钩;“头”的最后一笔是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大书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流利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思考:这本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呢?2.汇报: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就是——大自然。
三、随文识字,翻阅大书1.学习第1自然,感受生动的语言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林间的花草树木,水里的虾蟹游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设计意图:第1自然段是文章总起段,下文作者介绍的各种“好玩的东西”都始于这一段。
尤其第二句,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话不但生动,而且仅用六个短语就描绘出了一幅包罗天地万物的宏大画卷,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精练。
另外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关联词“不仅……还……”,也识记了“仅”这个生字。
(1)纠正字音:走兽,“走”平舌音,“兽”翘舌音。
(2)提问:在这段话里,作者觉得大自然里什么是好玩的东西?(全班齐读)作者只列举了这六个短语,为什么就说是“世界万物”呢?请同桌一起说一说。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边默读边思考,体会文中一些语句蕴含的情感,并抄写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出示词语“民族”,认识吗?读一读。
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
3、出示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民族小学在哪儿?这个学校里有哪些民族的小学生?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5、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6、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生字词读准确没有。
7、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刚才小朋友没读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8、分成四个大组分段读课文。
9、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看:这就是课文里的生词,你还认识他吗?自由读,齐读。
去掉拼音再读词语,同桌读,请小老师教读,乱序齐读。
10、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语咱们读得很好,离开词语,这些生字你认识吗?1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小结评价:12、你是怎么记住它的?13、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字,这12个字也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这些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放才会美观、漂亮,自己仔细观察1分钟再说一说。
14、在这12个生字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最复杂,提出来。
(师指导范写“戴、舞”)15、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钢笔,在作业纸上把“戴、舞”各写一个。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语文三年级第1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课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摔”等10个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形成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
3.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多民族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姿,培养民族团结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团结、祥和、快乐,感受语言的形象之美。
5.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认识偏旁。
体会及想象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的校园生活。
能够对民族团结精神有更为形象、深刻的感悟。
二、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
把识字写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
可以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借助反义词识记“有——无、来——去、远——近”。
四个要求会写的汉字中,3个独体字都要关注关键笔画来指导书写。
2.课文学习。
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
朗读古诗时注意把握好停顿,读出韵味。
三、导学任务1. 熟读生字表。
坝b à 绒r ón ɡ 汉h àn 艳y àn 扮b àn 扬y án ɡ 摔shu āi 跤ji āo 凤f èn ɡ 洁ji é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认识“坝、摔”等10个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形成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
3.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多民族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姿,培养民族团结精神。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以“大青树”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地位的故事进行导入,引出本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
(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3.写:参考书后《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3个生字(边书空,边给每个生字口头扩词)。
【教学内容】认识并了解“单元导读”;感知全文,想象画面,关注有新鲜的词语和句子,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1.经过引导发现,感受“单元导读”的重要性;通过看图、组词、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以及“早晨”等21个词语;通过观察比较,正确书写“晨”等9个生字。
2.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了解民族学校的幸福学习生活,体会作者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经过引导发现,认识并了解“单元导读”的重要性。
2. 通过阅读,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与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了解民族学校学生的幸福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单元导入1.初识“单元导读”师: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始了,我们进入了第二学段的语文学习,三年级的课本在编排上有了新变化,新增了一个板块,我们学习了这个板块,就能了解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还能了解到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什么?那么这个板块的名称叫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页(幻灯片出示“单元导读”),以后的各个单元都有这么一个板块,我们称它为“单元导读”。
2.介绍“单元导读仔细观察“单元导读”都由哪些部分组成,你也可以翻翻后面单元的“单元导读”,你会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学生交流)3.图解“单元导读”师:“单元导读”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部分的文字提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下部分的文字提示了本单元语文学习的要素。
此外,“单元导语”上还配有插图……在开启每单元的学习之前,我们都要关注和阅读“单元导读”。
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无尽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生活,珍惜时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2. 课后生字词认读与书写3. 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4. 语文园地相关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题,培养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大青树下的小学,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小学生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题。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总结课文主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课文主题。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2. 课文主题:珍惜时光,热爱生活3.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4.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题,培养热爱小学生活的情感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学生活的短文。
3. 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作者背景及创作特点。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朗读水平有待提高,课堂讨论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部编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

部编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
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优秀7篇

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
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先学后教】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描写的画面。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板题、示标。
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出示学习目标:1.会写13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描写的画面。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老师板书课题,学生竖空。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三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准字音师: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
3分钟后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课件出示:1.本课13个会写的生字。
2.出示多音字。
3.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词语。
分组朗读课文,检测生字词语(开火车,小老师领读)教师过渡语:检测了本课的生字词,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正确l 朗读课文。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5分钟后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师:时间到,停。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师:课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生:课文是按“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的顺序写的。
师:同意他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好,放下)出示答案师:同学们都太棒了,那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顺序吗?生:时间。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下面是整理的6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通过找近义词、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流程一、学习“篇章页”,明确学习目标。
(一)课件出示“篇章页”。
(二)引语:同学们,打开三年级的语文书,你会发现:与以往一、二年级的语文书相比,在每个单元前多了这么一页学习提示。
我们管这一页叫篇章页。
1.指名读。
2.老师引导概括。
适时板书:校园生活,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二、看图片说场景,引发阅读期待。
(一)看图片,说场景。
1.课件出示学生生活、学习的'图片;2.学生描述场景;3.揭题,板书课题;(二)设疑,引发阅读期待。
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三、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其特别之处。
(一)根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你认为这所学校比较特别的地方,用“——”划下相关句子。
(二)反馈预习作业,以学定教,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2.学写难写的字;(操作步骤:反馈预习,学生观察、交流—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3.运用“七彩云南风光片”介绍云南,帮助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的云贵高原上,那儿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一、课程简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程的第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三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下:1.理解并掌握字词的基本意义。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的造句。
3.能够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和句子。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字词学习教师将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和学习一些常用的字词。
学生需要听、说、读、写,全方位地掌握这些字词。
教师将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造句练习,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字词。
2. 语法知识学习本课程将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包括主谓结构、动词时态等。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这些语法知识的运用。
3. 阅读理解学生将通过阅读一篇简短的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教师将提问学生关于文章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互动式教学:教师将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化教学:教师将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学生将分组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将进行教学评估。
教师将通过平时表现、课堂作业、小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习题集、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教学资源,以便顺利进行教学。
七、课后作业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包括完成习题、背诵课文、写一篇作文等。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这些作业,并提交给教师进行批改。
八、总结《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青树下的⼩学》通过描写边疆的⼀所民族⼩学,反映了孩⼦们幸福的学习⽣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学的⾃豪与赞美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三年级语⽂上册第⼀课《⼤青树下的⼩学》课⽂原⽂ 早晨,从⼭坡上,从坪坝⾥,从⼀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路上,⾛来了许多⼩学⽣,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欢唱的⼩鸟打招呼,向敬爱的⽼师问好,向⾼⾼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在同⼀间教室⾥学习。
⼤家⼀起读课⽂,那声⾳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只猴⼦。
这些⼭林⾥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家在⼤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鸟,连松⿏、⼭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学,⼀所边疆的民族⼩学。
古⽼的铜钟,挂在⼤青树粗壮的枝⼲上。
凤尾⽵的影⼦,在洁⽩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吴然,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三年级语⽂上册第⼀课《⼤青树下的⼩学》知识点 ⼀、我会写 晨chén(清晨、早晨、晨读) 绒róng(绒⽑、绒布、天鹅绒) 球qiú(地球、⽪球、⾜球) 汉hàn(汉族、汉语、男⼦汉) 艳yàn(艳丽、鲜艳、艳阳) 服fú(⾐服、服装、服从) 装zhuāng(军装、西装、假装) 扮bàn(装扮、打扮、扮演) 读dú(读书、读⾳、朗读) 静jìng(安静、寂静、平静) 停tíng(停⽌、停顿、停放) 粗cū(粗壮、粗细、粗⼼⼤意) 影yǐng(影⼦、⿊影、⾝影) ⼆、我会认 坝bà(⼤坝、堤坝、坪坝) 扬yáng(飞扬、飘扬、⾼扬) 摔shuāi(摔跤、摔倒、摔跟头) 跤jiāo(跌跤、滑跤、栽跤) 凤fèng(凤凰、凤梨、凤尾⽵) 洁jié(洁⽩、整洁、清洁) 三、多⾳字 打dǎ(打扮) dá(⼀打) 好hǎo(好像) hào(好奇) 四、近义词 鲜艳——艳丽 飘扬——飞扬 敬爱——尊敬 安静——宁静 粗壮——强壮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我、反义词 艳艳——暗淡 安静——热闹 古⽼——现代 洁⽩——乌⿊ 六、理解词语 鲜艳:鲜明⽽美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原文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原文及教学设计【#三年级# 导语】《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的词作家乔羽。
这篇课文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它是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儿童歌曲。
以下是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原文及教学设计),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创作背景: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
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词作家乔羽。
原创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原创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认识并正确运用词语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常见的词语;2.掌握运用词语进行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词语运用习惯。
教学内容:1.同学们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学校;2.介绍教材中的常见词语;3.练习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读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老师向学生们问好,并简单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学校的名字是什么?你叫什么名字?”第二步:词语认识1.老师出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卡片,如:书、笔、纸、球等。
2.老师向学生们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词语吗?可以用它们造句吗?”3.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示范造句。
4.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词语的意思和正确使用方法,并记录在黑板上。
第三步:词语运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各自拿到一本课本。
2.学生在课本中找到刚才老师介绍的词语,并用它们造句。
3.学生将造句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第四步:课堂总结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记录在黑板上。
2.学生回答问题:“你觉得本节课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吗?”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2.学生互相评价其他小组的造句成果,鼓励积极的参与和表达。
拓展活动:1.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一个词语墙,将新学的词语贴在上面,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
反思与改进:通过本次教学,教师发现学生对常见词语的运用能力较弱,下次对此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培养。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游戏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13个字。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13个字。
教学难点: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题导入同学们,图中人物的服饰漂亮吗?你知道这些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书课题,齐读。
首先让我们在来认识字词,理解词语。
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bàhàn yàn bàn yán g坝汉艳扮扬dúshuāi jiāo fèn g jié读摔跤凤洁指名认读,相继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
(课件出示)bàhàn yàn bàn yán g坪坝汉族鲜艳打扮飘扬dúshuāi jiāo fèn g jié朗读摔跤凤尾竹洁白二、生字书写出示生字: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出示生字:晨chén书写指导:两部分“日”字占田字格三分之一,要写得扁一些,“辰”字拖着“日”,要写紧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产
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在成长,家庭也在变化。课前布置大家了解家庭大事和
家庭特殊日子,大家都完成了吗?
2、交流(出示书上70页表格)
11现在我能做什么
教学目标:
1、学会感激家长,体会家长的难处。
2、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养成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感激家长,体会家长的难处。
2、养成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
教学时间: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父母一天要做多少事情。
如果我能自己上学,爸爸上班就不用绕路,就能————————————————。
如果我能早点起床,爸爸就可以在家喝碗热粥,就能————————————。
2、谈谈自己做了这个作业后的感想。
3、填表:
自己的事
做了什么还应该做什么
三、不做小“麻烦”。
1、你有没有在身边碰到过以下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你老打我,告诉你家人去……
观察父母一天都做了什么,体会一下他们的辛劳。
清晨
爸爸
妈妈
1、学生小组内交流
2、各自填写。
3、谈谈字的感受。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想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晚上,如果我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爸爸就能——————————————。
如果我能自己洗衣服,爸爸妈妈就可以——————————————————。
早晨,如果我能自己学会梳头,妈妈就可以————————————————。
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东西,住什么样的房子?
2、交流一下
3、小组排练(回忆长辈们当时的一些主要活动,如怎么上课,
放学后要做些什么)
4、表演
三:美文欣赏
看来大家在课前都做了充分准备,老师奖励给大家一篇美文
1、师讲述
2、谈感受
四:总结
我们是家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既要了解自己的家庭,又要对
家庭有所贡献。
吃饭时,我不要吃。
在学校打电话,妈妈快帮我把红领巾送来。
乱吃零食,经常生病。
2、以上的事情,你回给父母带来哪些麻烦?
3、连线。
小老师
我是妈妈的小喇叭
我是爸爸的小护士
我是爷爷的小眼镜
我是奶奶的小棉袄
小导游
小拐杖
四、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12家庭的记忆
教学目标:
通过家庭中特殊日子的整理和家庭中难忘事情的回忆,使学生进
3、小结
在大人眼里,我们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在我们眼里,大人
们给了我们更多的关爱,使我们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现在的生
活真实甜美无比,你感受到了吗,说说看。
4、学生谈感受。
二:活动:小剧本表演
1、我们还小,对家庭的事情知道的还不多,长辈们对家里的事
最清楚了,你问过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吗,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