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杨绛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纪念杨绛先生PPT
1947年,戏剧《风絮》出பைடு நூலகம்。钱钟书《围城》 出版。
1949年前后,杨绛与钱钟书均被聘为清华大学 教授。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 究员。
杨绛:人物生平
1978年4月底,《堂吉诃德》出版。作为翻 译家,杨绛先生通晓英、法两国的语言文字, 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外,她还翻译 了西班牙小说《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 尔·布拉斯》。《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翻译 佳作。
6.、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 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 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7、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 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计劝慰,我就 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 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 候是多么幸福。
视频:送别杨绛先生
杨绛
杨绛,本名杨季康,是家中第四个女儿, 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 192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后转至清华大学借 读。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一起 赴英国、法国留学。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 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 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 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 究所的研究员。杨绛先生一生创作不竭,著作 丰厚,她的精神和作品在岁月轮回中静水流长。 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105岁的杨绛与世 长辞,先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 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
3、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 ,不再生离。”
4、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 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1949年前后,杨绛与钱钟书均被聘为清华大学 教授。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 究员。
杨绛:人物生平
1978年4月底,《堂吉诃德》出版。作为翻 译家,杨绛先生通晓英、法两国的语言文字, 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外,她还翻译 了西班牙小说《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 尔·布拉斯》。《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翻译 佳作。
6.、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 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 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7、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 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计劝慰,我就 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 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 候是多么幸福。
视频:送别杨绛先生
杨绛
杨绛,本名杨季康,是家中第四个女儿, 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 192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后转至清华大学借 读。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一起 赴英国、法国留学。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 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 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 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 究所的研究员。杨绛先生一生创作不竭,著作 丰厚,她的精神和作品在岁月轮回中静水流长。 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105岁的杨绛与世 长辞,先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 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
3、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 ,不再生离。”
4、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 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人物介绍——杨绛PPT课件
11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的第一件亊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迓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事人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迕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宋成学业
人物介绍——杨绛
.
1
人物简介:
• 中文名:杨绛(1911.7.17——)
• 原名:杨季康
我是最笨的一个。钟书究竟说了什么话,一下子就赢得女儿的友情,我
猜不出来,只好存疑,只好永远是个谜了……
——《我们仨》
.
16
《一百岁感言》: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 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 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 2013年7月17日,杨绛102岁生日。
.
5
作品风格:
杨绛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 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 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 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 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 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 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 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 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 和之美。(节选自《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 《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 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 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 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人物介绍——杨绛
.
1
人物简介:
• 中文名:杨绛(1911.7.17——)
• 原名:杨季康
我是最笨的一个。钟书究竟说了什么话,一下子就赢得女儿的友情,我
猜不出来,只好存疑,只好永远是个谜了……
——《我们仨》
.
16
《一百岁感言》: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 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 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 2013年7月17日,杨绛102岁生日。
.
5
作品风格:
杨绛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 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 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 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 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 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 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 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 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 和之美。(节选自《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 《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 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 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 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老王》杨绛PPT课件
.
16
熟读精思,局部探究
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 心理活动?
老王的肖像、神态描写:“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 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 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 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的心理活动: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 家的。
.
14
熟读精思,局部探究
同学们,在“我”与老王交往的过程中,写得最 详细、最感人又最能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哪件事呢?对, 是老王送鸡蛋、香油。请大家细读这一部分内容,探 究下面的问题。
.
15
熟读精思,局部探究
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因为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写我们一家与老 王之间相互关爱、照顾,而这一部分是老 王专程抱病来报答我们,详细写这一部分, 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表现出老王的 知恩图报的品质。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
丈夫、女儿
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决,
的夜盲症;照顾老王的生 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
意,常坐他的车;老王捎 不要钱,拿了钱担心人家
带送冰,付给报酬;关心 看病钱不够。去世前一天
老王的生计;老王送来香 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油鸡蛋,给了钱。
.
23
速读全文,体会文章主题
.
24
速读全文,体会文章主题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幸运的人?为什么对老王产 生愧怍之情?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从人生际遇来看,她是一个知识分子,而老 王只是一个穷苦的三轮车夫,她的命运要比老王 幸运得多。从生活、家庭、健康、经济等方面看, 作者认为她的命运要比老王幸运得多。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课件(最新版)杨绛-PPT精品文档
• 杨绛先生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读书。她自 小受父亲杨荫杭之读书启蒙,在父亲的引导下,她迷恋书里 的世界。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 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 “一星期都白活了。” • 青年时期,她以读书为挚爱兴趣,读翟孟生的《欧洲文 学史》、梁宗岱的《法国文学》、吴宓的《中西诗比较》、 吴可读的《英国文学》等;与钱钟书共同读书结为连理、终 生不弃,艰苦岁月时有书籍相伴而内心强大、苦中取乐,直 至百岁也始终钟爱读书。 • 杨绛曾将读书比作“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 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 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 和它对质。
•
中国的女性写作里好像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经历拿来 调侃的,更不用说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杨绛却不介意 自嘲。 • “钱瑗和她父母一样,志气不大。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尖兵,我原以为是女儿创的新鲜词儿, 料想是一名小兵而又是好兵,反正不是什么将领或官长。” • “我自从做了`扫厕所的',就乐得放肆,看见我不喜欢的 人干脆呆着脸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好像他不是人而是 物,决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自己早己不是人了, 这是`颠倒过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 “我们夫妇先后都给点名叫上舞台。登台就有高帽子戴。 我学得诀窍,注意把帽子和地平线的角度尽量缩小,形成自然 低头式。如果垂直戴帽,就得把身子弯成九十度的直角才行, 否则群众会高喊:`低头!低头!'陪斗的不低头,还会殃及主犯。 当然这种诀窍,只有不受注意的小牛鬼蛇神才能应用。我把 帽子往额上一按,紧紧扣住,不使掉落,眉眼都罩在帽子里。 我就站在舞台边上,学马那样站着睡觉。谁也不知我这个跑 龙套的正在学马睡觉。”
•
中国的女性写作里好像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经历拿来 调侃的,更不用说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杨绛却不介意 自嘲。 • “钱瑗和她父母一样,志气不大。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尖兵,我原以为是女儿创的新鲜词儿, 料想是一名小兵而又是好兵,反正不是什么将领或官长。” • “我自从做了`扫厕所的',就乐得放肆,看见我不喜欢的 人干脆呆着脸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好像他不是人而是 物,决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自己早己不是人了, 这是`颠倒过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 “我们夫妇先后都给点名叫上舞台。登台就有高帽子戴。 我学得诀窍,注意把帽子和地平线的角度尽量缩小,形成自然 低头式。如果垂直戴帽,就得把身子弯成九十度的直角才行, 否则群众会高喊:`低头!低头!'陪斗的不低头,还会殃及主犯。 当然这种诀窍,只有不受注意的小牛鬼蛇神才能应用。我把 帽子往额上一按,紧紧扣住,不使掉落,眉眼都罩在帽子里。 我就站在舞台边上,学马那样站着睡觉。谁也不知我这个跑 龙套的正在学马睡觉。”
杨绛《老王》PPT课件(2024)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8
7
《老王》篇章结构分析
引言部分
简要介绍作者杨绛及 作品《老王》的背景
和主题。
开篇描述
通过对老王的初步描 绘,展现出一个平凡 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
人物形象。
主体部分
详细叙述老王与作者 一家人的交往过程, 展现老王善良、朴实 、懂得感恩的品质。
结尾部分
以老王的离世为结点 ,表达作者对老王的 怀念和对人性的深刻
翻译成就
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如《堂吉诃德》、《小癞子 》等,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1/28
4
《老王》创作背景
2024/1/28
01
时代背景
小说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特别是底 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02
个人经历
杨绛先生在生活中结识了许多像“老王”这样的 普通人,他们的故事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来源。
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巴金《家》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通过 对一个大家庭的描写,反映了封 建家庭的腐朽和堕落,以及青年
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老舍《茶馆》
以老北京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 描绘各色人物的生活变迁,展现 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社会的历史风
貌和人文景观。
2024/1/28
20
当代社会现实意义探讨
2024/1/28
2024/1/28
14
04
艺术特色及风格呈现
2024/1/28
15
朴实无华、真挚感人笔触
贴近生活的语言
运用日常用语,让读者感 受到作者与老王的深厚情 谊。
细腻的笔触
以朴实的语言描绘出老王 憨厚、善良的形象,使读 者产生共鸣。
PPT《老王》杨绛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镶嵌”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老王瘦弱无力、身 体僵硬、毫无生气的病态,暗示老王离大去之期不远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敲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描写以往的外貌与现在的外貌作对比,真切地表现了老王身体的极 度虚弱,生命将逝。
善良
平等 关爱 极富爱心
讨论4.找出文章最能表明作者情感的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句话中的“幸运的人”和“不幸者”分别指的是谁?作者为什 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不幸的人”——老王 老王是个“不幸”的人,一是他“不仅老”,他还贫(物质上),
他还病(身体上),他还孤(精神上),可以说是“不该有的全都有”。 老王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上并未“翻身”,作为标准的劳动人民贫穷、病痛、 孤独依旧,也就是“本该有的却没有”,这是老王更深的“不幸”。
讨论5: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
面对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表示谢意,作者并未意识到这 是最后一次见面;
作者没能完全领会老王的深意,仅以金钱回报,感到 对不住老王的情义;
作者反思自己只充当给予者的角色,没能接受老王无 偿的馈赠,因此感到懊悔……
“幸运的人”——“我”
幸和不幸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作者与老王比起来是幸运的。 原因有二:
一是同为老年的“我”和老王,与老王的“老、贫、病、 孤”对比,“我”自是“幸运的人”;
二是虽然“我”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承受了不少非人的 折磨,但与老王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贫病致死相比,“我” 的活下来让自己成为“幸运的人”。
1947年,他的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出版。1958年,他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 学读本丛书。
语文课件初中七下《老王》作者杨绛
作者
作为文章的叙述者,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老王的悲惨遭遇 和善良品质。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丑恶的深刻反思。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
要点一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 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王身世的同情和感慨,同时也揭示了 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可以将杨绛的作品与其他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张爱玲、萧红等,引导学生探讨女性作家在文学创 作中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交流
中西方底层人物题材的比较
可以将《老王》与西方文学中的底层人物题材进行比较, 如《悲惨世界》、《雾都孤儿》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 化背景下对底层人物的关注和表达方式。
研究作者杨绛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 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老王》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 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地理知识:探寻故事发生地特色
分析作品《老王》中所描述的故事发 生地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景观、气 候条件、地理位置等,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氛围和情感。
创作实践
在模仿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所 学句式进行创作,写出自己的 优美语句。
段落大意概括能力训练
01
02
03
段落划分
将课文划分为若干个段落, 明确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 容。
大意概括
针对每个段落,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其大意,把握段 落的主要信息。
整合信息
将各个段落的大意进行整 合,形成对整篇课文的完 整理解。
语言表达技巧提升
情感表达
学习如何通过语言准确、生动地 表达情感,例如通过描写老王的 形象来表达作者对他的同情和尊
作为文章的叙述者,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老王的悲惨遭遇 和善良品质。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丑恶的深刻反思。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
要点一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 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王身世的同情和感慨,同时也揭示了 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可以将杨绛的作品与其他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张爱玲、萧红等,引导学生探讨女性作家在文学创 作中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交流
中西方底层人物题材的比较
可以将《老王》与西方文学中的底层人物题材进行比较, 如《悲惨世界》、《雾都孤儿》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 化背景下对底层人物的关注和表达方式。
研究作者杨绛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 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老王》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 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地理知识:探寻故事发生地特色
分析作品《老王》中所描述的故事发 生地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景观、气 候条件、地理位置等,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氛围和情感。
创作实践
在模仿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所 学句式进行创作,写出自己的 优美语句。
段落大意概括能力训练
01
02
03
段落划分
将课文划分为若干个段落, 明确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 容。
大意概括
针对每个段落,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其大意,把握段 落的主要信息。
整合信息
将各个段落的大意进行整 合,形成对整篇课文的完 整理解。
语言表达技巧提升
情感表达
学习如何通过语言准确、生动地 表达情感,例如通过描写老王的 形象来表达作者对他的同情和尊
老王 杨绛 课件(完美版)p
从许多人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 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研讨与练习答案
一、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 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 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 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的生 活,三轮车改为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 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 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 瓶的鱼肝油。
往
送钱先生看病,拿车费心不 时
为
善 安。
间
线
去世前一天,还拿香油、鸡
索
蛋上门感谢。
献给老王
哦,老王 茕茕孑立的身影 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却影射出你那腔 待人的热心肠
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体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纵然伛偻
哦,老王 岁月侵蚀你的肌骨 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 就是全身直僵 也要把香油和鸡蛋 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 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 部分。
要求: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 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 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探究思考
现实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哪些 不幸的人?他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觉 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 对待那些不幸的人?和同学讨论后, 写在作业本上。
极富爱心
关爱
善
(人道主义精神)
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为什么作者觉得愧怍?假如你是作者,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给你送来香油和鸡蛋 时,你哪些地方会比杨绛做得更好?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 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 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研讨与练习答案
一、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 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 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 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的生 活,三轮车改为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 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 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 瓶的鱼肝油。
往
送钱先生看病,拿车费心不 时
为
善 安。
间
线
去世前一天,还拿香油、鸡
索
蛋上门感谢。
献给老王
哦,老王 茕茕孑立的身影 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却影射出你那腔 待人的热心肠
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体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纵然伛偻
哦,老王 岁月侵蚀你的肌骨 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 就是全身直僵 也要把香油和鸡蛋 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 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 部分。
要求: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 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 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探究思考
现实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哪些 不幸的人?他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觉 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 对待那些不幸的人?和同学讨论后, 写在作业本上。
极富爱心
关爱
善
(人道主义精神)
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为什么作者觉得愧怍?假如你是作者,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给你送来香油和鸡蛋 时,你哪些地方会比杨绛做得更好?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 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 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优选课件老王杨绛ppt(共44张PPT)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仍愿意坐他的三轮。
• 不可。原文幽默风趣,又意味深长,表现了老王境 况的凄凉惨淡。
• 还可以体会作者对极“左”政策的深恶痛绝。
归纳:这一段体现老王忠厚善良的 是那几件事?
1. 给我们家送冰,车费减半。
2. 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3. “文化大革命”中送钱先生上医院,却坚决不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 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怎样读?是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
• 愧怍:kuìzuò 惭愧。
• 作者认为,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回想起来, 作者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 作”。
归纳 复习
归纳: 老王的忠厚善良表现在哪些方面?
慌(huānɡ)恐、肿(zǒnɡ)胀、
惶(huánɡ)
(zhǒnɡ)
取谛(tì)、蹋(tǎ)败、
缔(dì)
塌(tā)
伛(qū)着背、骷(ɡ)
攥(zhuàn)着、滞(zì)笨、
(zuàn)
(zhì)
愧(ɡuì)作(zuò)、荒避(pì)
(kuì)怍
僻
镶(xānɡ)嵌(qiàn)
给加红色的字注音
kūlóu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注音 释义
注“取意缔描”是写什老么王往意的思心常?理活他动。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
为什么“取缔”载客三轮? 取缔 :明令取消或禁止。
来,不显得那么高。
给钱,本来是一种感谢和关心,可作者为什么说是拿钱“侮辱”他?
苦
善
读一读,写一写
(其中加红色的容易读错或写错)
伛攥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 不可。原文幽默风趣,又意味深长,表现了老王境 况的凄凉惨淡。
• 还可以体会作者对极“左”政策的深恶痛绝。
归纳:这一段体现老王忠厚善良的 是那几件事?
1. 给我们家送冰,车费减半。
2. 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3. “文化大革命”中送钱先生上医院,却坚决不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 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怎样读?是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
• 愧怍:kuìzuò 惭愧。
• 作者认为,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回想起来, 作者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 作”。
归纳 复习
归纳: 老王的忠厚善良表现在哪些方面?
慌(huānɡ)恐、肿(zǒnɡ)胀、
惶(huánɡ)
(zhǒnɡ)
取谛(tì)、蹋(tǎ)败、
缔(dì)
塌(tā)
伛(qū)着背、骷(ɡ)
攥(zhuàn)着、滞(zì)笨、
(zuàn)
(zhì)
愧(ɡuì)作(zuò)、荒避(pì)
(kuì)怍
僻
镶(xānɡ)嵌(qiàn)
给加红色的字注音
kūlóu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注音 释义
注“取意缔描”是写什老么王往意的思心常?理活他动。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
为什么“取缔”载客三轮? 取缔 :明令取消或禁止。
来,不显得那么高。
给钱,本来是一种感谢和关心,可作者为什么说是拿钱“侮辱”他?
苦
善
读一读,写一写
(其中加红色的容易读错或写错)
伛攥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杨绛先生百岁答问》课件
杨绛先生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01
文化传承
02
社会责任感
杨绛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和灵魂,她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 化。她认为当代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文 化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 水平。
杨绛先生认为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 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她强调关注弱 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 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庭教育
杨绛先生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过度干涉和 强制要求。
教育目的
杨绛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责任感的人才,而不是追求高分和名校。她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 性,认为学生应该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教育方法
杨绛先生认为教育的方法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而不是填鸭式教育。她提倡师生之间的 互动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答案。
互补与合作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文学风格迥异,但互补性强。钱钟 书先生的作品以博学多才、文辞华丽著称,而杨绛先生的作 品则以平实、质朴见长。两人合作创作的小说《围城》更答问
04
中的智慧和启示
杨绛先生的人生智慧
人生观
杨绛先生认为人生是短暂的,应该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她强调淡泊名利, 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自我实现。
03
坚持信仰
杨绛先生认为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 柱和动力源泉。她强调在当代社会中 ,人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不为名利所动摇,追求内心真正的 平静和满足。
杨绛先生的文化影
05
响和贡献
杨绛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传承中华文化
杨绛先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 扬,通过文学创作和翻译,将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杨绛的个人生平与成就 课件
杨绛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她捐款支持教育、医疗 和环保等公益项目。据统计,她捐款超过一亿元 人民币,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建设、中国 乡村教育项目以及环保组织的活动。
杨绛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她曾担任多个公益 组织的名誉会长或顾问,如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基 金会、环保组织等。她还亲自参与了环保组织 的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事业。
2.杨绛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杨绛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创作和生活。
她始终坚持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热爱生活、珍视家庭,这些价值观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她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
主要成就概述
杨绛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据统计,杨绛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 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洗澡》和《我们仨》,这两部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获得了国际文学奖的肯定。此外,杨绛还是一位翻 译家,她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为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杨绛的社会活动与影响力 杨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她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 贡献。此外,杨绛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通过写作和演讲等方式,传授文学知识和人生智慧,影响了无数年轻人。据统计,杨绛的著作和演讲在国内外的 发行量已经超过千万册,她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学领域,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02
杨绛的文学创作
Yang Jiang's Literary Creation
《我们仨》等文学作品
杨绛
Yang Jiang
杨绛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她曾担任多个公益 组织的名誉会长或顾问,如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基 金会、环保组织等。她还亲自参与了环保组织 的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事业。
2.杨绛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杨绛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创作和生活。
她始终坚持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热爱生活、珍视家庭,这些价值观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她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
主要成就概述
杨绛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据统计,杨绛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 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洗澡》和《我们仨》,这两部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获得了国际文学奖的肯定。此外,杨绛还是一位翻 译家,她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为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杨绛的社会活动与影响力 杨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她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 贡献。此外,杨绛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通过写作和演讲等方式,传授文学知识和人生智慧,影响了无数年轻人。据统计,杨绛的著作和演讲在国内外的 发行量已经超过千万册,她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学领域,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02
杨绛的文学创作
Yang Jiang's Literary Creation
《我们仨》等文学作品
杨绛
Yang Jiang
听话的艺术(杨绛)ppt课件语文课件PPT
移情
出发点理解
接受
客观地聆听,不要先入为主作出判断
完整
从沟通中获得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完整信 息和意思。
#
倾听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心不在焉地听
倾听者心不在焉,几乎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 心里考虑着其它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只是一味地 想着辩驳。这种倾听者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他 们正迫不及待地想要说话。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往往 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倾听方式。
#
第二层次——被动消极地听
倾听者被动消极地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常常错 过了讲话者通过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常常导致误解、错误的举动,失 去真正交流的机会。另外,倾听者经常通过点头示意 来表示正在倾听,讲话者会误以为所说的话被完全听 懂了。
#
第三层次——主动积极地听
#
事实上,大概60%的人只能做到第一层次的倾 听,30%的人能够做到第二层次的倾听,15%的人能 够做到第三层次的倾听,达到第四层次水平上的倾 听仅仅只有至多5%的人能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应 该重视倾听,提高自身的倾听技巧,学会做一个优 秀的倾听者。作为优秀的倾听者,通过对员工或者 他所说的内容表示感兴趣,不断地创建一种积极、 双赢的过程
#
倾听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
1、倾听跟说话一样的重要
1)能言善辩并不代表沟通能力强
2)沟通的一半是洗耳恭听
3)倾听与听见不是一回事 4)倾听跟阅读一样是心智的活动
倾听是 首要的
倾医听学:研取究得表智明慧:的婴第儿一的步耳;朵有在智出慧生的前人就都发是挥先沟巧功听通用再技了说。。
#
在各种沟通技巧上的百分比
#
倾听是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介绍——杨绛
.
1
人物简介:
• 中文名:杨绛(1911.7.17——)
• 原名:杨季康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北京
• 职业: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
• 毕业院校:东吴大学、清华大学
• 精通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 丈夫:钱钟书
• 女儿:钱瑗
.
2
人物经历:
• 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 • 1923年,杨绛在启明上学,举家迁苏州。 • 1928年,杨绛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
在这场灾难中不消沉,不畏缩,不卑不亢地做人。
.
9
• 勇敢说穿高底鞋
• 杨绛在北京出生,还不到100天,就跟随父母 南下,移居上海,四岁,随父母重返北京,
• 起初住在东城,房东是满族,她因此见识了梳 “板板头”,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 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而 是位于鞋底正中,俗称“高底鞋”,或依其形 状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满族女子 穿上这种鞋,不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 来,前倾后仰,婀娜多姿。父亲有一次问杨绛: “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杨绛认真 思索了一会,答:“要!” 。
.
11
人物评价:
• 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 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 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
.
3
•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 1956年,作品《吉尔·布拉斯》经大修大改,由人 民文学出版社出第一版。
• 1965年1月,《堂吉诃德》第一部翻译完毕
•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
• 1981年发表的《干校六记》,已有三种英语、两种 法语和一种日本译本。
• 1997年3月4日,其女钱瑗因患脊癌去世。
• 1998年12月19日,其丈夫钱锺书去世。
• 2001月,出版《从丙午到流亡》。
• 2003年,她出版作品《我们仨》。
• 2007年,出版《走到人生边生——自问自答》 一书
• 2011年,百岁老人杨绛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 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晚上一 点半睡觉。
.
6
主要著作译作:
散文类:《干校六记》、《将饮茶》(含
《回忆我的父亲》《 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 《回忆我的姑母》等)、《杂写与杂忆》(含 《怀念陈衡哲》等 )、《丙午丁未年纪事》、 《我们仨》、《我在启明上学》、《走到人生边 上》、《老王》(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小说类: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璐璐,
年8月9日,杨绛被“揪”了出来,3天后,钱钟书也被“揪”
了出来。那时候,钱钟书在文学所,杨绛在外文所,同属学
部,命运也相同。每天上班,他俩各自挂着自己精心制作的
牌子,自己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
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鉴赏。一天,钱钟书在被
揪斗中,头发给人剃掉纵横两道,成了“十”字怪头,亏得
• 2013年7月17日,杨绛102岁生日。
.
5
作品风格:
杨绛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 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 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 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 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 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 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 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 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 和之美。(节选自《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 《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 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 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 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 1984年,她写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
• 1985年,她的散文集《隐身衣》出版了英语译本。
• 1986年,她出版《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 母》、《记钱锺书与围城》。
• 1992年2月,法译本《洗澡》及《乌云的金边》在 巴黎出版。
.
4
• 1997年,杂志第5期《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 子”》,《十月》发表。
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 • 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
钱锺书。 •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
英国、法国留学。 • 1938年,杨绛随钱锺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回国
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 学西语系教授。 • 1943、1944年,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 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
杨绛一向是钱钟书的“理发师”,赶紧将“学士头”改为
“和尚头”,抹掉了“十”字。尽管被批斗,但他们的感情
融洽到给人一种“胶着”的亲密感。在被批斗的日子里,他
们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走时肩并肩,手挽手,被学部的
人誉为“模范夫妻”。当时学部的人在背后煞了眼地辩:
“看人家钱钟书一对儿,越老越年轻,越老越风流!”他们
不用愁!》、《小阳春》、《大笑话》、《玉人》、 《ROMANESQUE》、《鬼》、《事业》、《我们仨》
.
7
译作类:《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
《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 英国散文作品》
剧本类:《弄真成假》、《称心如意》、
《风絮》
论集类:《春泥集》、《关于小说》
.
8
人物趣事:
1966年,“文革”开始了。钱钟书夫妇俩也劫难逃。1966
.
10
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 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 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 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 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钱、杨二位先生 对受奖的学生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他们学成以 后,有朝一日能以各种形式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好读书”奖学金2001年9月建立以来,由钱钟 书、杨绛作品出版收入积累的资金目前已近200 万元,有九名学生获得奖励。随着《钱钟书手稿 集》(四十多卷)《〈宋诗纪事〉补正》(十二册) 《围城》英文版、汉英对照本的陆续出版,基金 总额将相当可观。
.
1
人物简介:
• 中文名:杨绛(1911.7.17——)
• 原名:杨季康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北京
• 职业: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
• 毕业院校:东吴大学、清华大学
• 精通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 丈夫:钱钟书
• 女儿:钱瑗
.
2
人物经历:
• 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 • 1923年,杨绛在启明上学,举家迁苏州。 • 1928年,杨绛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
在这场灾难中不消沉,不畏缩,不卑不亢地做人。
.
9
• 勇敢说穿高底鞋
• 杨绛在北京出生,还不到100天,就跟随父母 南下,移居上海,四岁,随父母重返北京,
• 起初住在东城,房东是满族,她因此见识了梳 “板板头”,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 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而 是位于鞋底正中,俗称“高底鞋”,或依其形 状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满族女子 穿上这种鞋,不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 来,前倾后仰,婀娜多姿。父亲有一次问杨绛: “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杨绛认真 思索了一会,答:“要!” 。
.
11
人物评价:
• 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 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 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
.
3
•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 1956年,作品《吉尔·布拉斯》经大修大改,由人 民文学出版社出第一版。
• 1965年1月,《堂吉诃德》第一部翻译完毕
•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
• 1981年发表的《干校六记》,已有三种英语、两种 法语和一种日本译本。
• 1997年3月4日,其女钱瑗因患脊癌去世。
• 1998年12月19日,其丈夫钱锺书去世。
• 2001月,出版《从丙午到流亡》。
• 2003年,她出版作品《我们仨》。
• 2007年,出版《走到人生边生——自问自答》 一书
• 2011年,百岁老人杨绛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 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晚上一 点半睡觉。
.
6
主要著作译作:
散文类:《干校六记》、《将饮茶》(含
《回忆我的父亲》《 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 《回忆我的姑母》等)、《杂写与杂忆》(含 《怀念陈衡哲》等 )、《丙午丁未年纪事》、 《我们仨》、《我在启明上学》、《走到人生边 上》、《老王》(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小说类: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璐璐,
年8月9日,杨绛被“揪”了出来,3天后,钱钟书也被“揪”
了出来。那时候,钱钟书在文学所,杨绛在外文所,同属学
部,命运也相同。每天上班,他俩各自挂着自己精心制作的
牌子,自己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
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鉴赏。一天,钱钟书在被
揪斗中,头发给人剃掉纵横两道,成了“十”字怪头,亏得
• 2013年7月17日,杨绛102岁生日。
.
5
作品风格:
杨绛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 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 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 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 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 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 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 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 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 和之美。(节选自《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 《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 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 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 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 1984年,她写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
• 1985年,她的散文集《隐身衣》出版了英语译本。
• 1986年,她出版《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 母》、《记钱锺书与围城》。
• 1992年2月,法译本《洗澡》及《乌云的金边》在 巴黎出版。
.
4
• 1997年,杂志第5期《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 子”》,《十月》发表。
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 • 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
钱锺书。 •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
英国、法国留学。 • 1938年,杨绛随钱锺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回国
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 学西语系教授。 • 1943、1944年,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 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
杨绛一向是钱钟书的“理发师”,赶紧将“学士头”改为
“和尚头”,抹掉了“十”字。尽管被批斗,但他们的感情
融洽到给人一种“胶着”的亲密感。在被批斗的日子里,他
们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走时肩并肩,手挽手,被学部的
人誉为“模范夫妻”。当时学部的人在背后煞了眼地辩:
“看人家钱钟书一对儿,越老越年轻,越老越风流!”他们
不用愁!》、《小阳春》、《大笑话》、《玉人》、 《ROMANESQUE》、《鬼》、《事业》、《我们仨》
.
7
译作类:《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
《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 英国散文作品》
剧本类:《弄真成假》、《称心如意》、
《风絮》
论集类:《春泥集》、《关于小说》
.
8
人物趣事:
1966年,“文革”开始了。钱钟书夫妇俩也劫难逃。1966
.
10
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 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 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 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 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钱、杨二位先生 对受奖的学生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他们学成以 后,有朝一日能以各种形式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好读书”奖学金2001年9月建立以来,由钱钟 书、杨绛作品出版收入积累的资金目前已近200 万元,有九名学生获得奖励。随着《钱钟书手稿 集》(四十多卷)《〈宋诗纪事〉补正》(十二册) 《围城》英文版、汉英对照本的陆续出版,基金 总额将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