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大理州古茶树资源分布

合集下载

普洱市茶山分布

普洱市茶山分布

普洱市茶山分布普洱茶方兴未艾,为此更名的普洱市(原思茅市)正是应运而生。

普洱市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市,普洱全市有野生古茶群落面积117.8万亩,栽培型古茶面积18.2万亩,其面积也远远超过传统普洱茶产区西双版纳(古茶园8.2万亩)。

普洱市辖1区9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澜沧、西盟。

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说到“茶马古道”,就不能不说到普洱市,思茅就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出现于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始祖),还有拥有活标本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树王”和上千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1800多年的景迈山万亩人工栽培古茶园,足以证明茶叶在普洱市历史上的重要性。

普洱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

普洱市茶山分布普洱市史上有名的八大茶区,即景迈、邦崴、千家寨、无量山、板山、佛殿山、营盘山、牛洛河,分布在普洱市的东西南北四方。

从行政区划来说,主要茶产区有思茅,景东,景谷,澜沧,镇沅,江城等,还要提到目前逐步被发掘的困鹿山。

具体茶区信息如下表。

茶山名位置介绍景迈澜沧县惠民乡,惠民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相邻现存有千年万亩古茶园,芒景(布朗族寨)和景迈(傣族寨)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十分壮观。

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

古茶园为布朗族所种,居住已有1300多年。

老茶树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脚,成为茶区另一特色产品。

临沧各区县地图临沧是茶叶主要的原生地之一,是云南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加工基地,如今拥有着滇红之乡和“普洱第一仓”的称号,被誉为“生物优生地带”。

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

临沧是著名的下关茶厂沱茶原料的最重要的供应地,也为昆明茶厂、勐海茶厂提供无与伦比的优质茶叶,其普洱茶原料以“茶气重”闻名作出茶叶供内地、港台、东南亚以至全世界人们享用。

大理州古茶树资源概况

大理州古茶树资源概况

大理州古茶树资源概况大理州地处云贵高源与横断山脉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县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

境内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4295米,属低纬高原区,在低北纬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西南季风明显,干雨季分明,冬干夏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度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雨热同季,干冷同季;光温不同季,冬春季节光照多,夏秋季光照少;立体气候明显,区域差异大,气候变化复杂多样,寒温热三带并有,干湿类型共存。

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

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

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位于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

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州府大理市距云南省省会昆明市338千米,是滇西七地州(丽江、迪庆、保山、德宏、怒江、临沧、普洱)的交通枢纽,也是通往东南亚的门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大理州下辖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共12县(市),有110个乡(镇)。

全州国土总面积2945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6.3%。

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352.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6.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6.64万人。

在大理州茶叶主产区南涧县无量山一带,现还分布有大量的野生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

分布面积较大的群落主要有南涧县碧溪乡回龙山古茶树群落、宝华镇梅树村古茶树群落、大理镇苍山单大人古茶树群落、下关镇感通寺感通茶、永平县杉阳镇古茶树群落;另外,许多村寨还单株散生着一些古茶树,主要生长在山地中,如南涧县宝华镇无量村委会阿葩新村大茶树、南涧县无量山镇新政村委会的木板箐大茶树、南涧无量山镇的小古德大茶树、南涧碧溪乡的斯须乐大茶树等。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普洱茶古树地理分布总说“普洱”是哈尼族语,意为“水湾寨”。

作为地名的确立,是在明代洪武年(当时称普耳)。

云南产茶的历史远至商周时期,《华阳国志》中即有濮人贡茶的记载,而“普(洱)茶”这个称谓最早来自于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也是对普洱团茶的最早记述。

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也有“普洱茶(普雨茶)”的明确记录。

到清朝中期,已经有“普洱茶名重于天下”的记载,当时上贡天朝的普洱,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普洱,其实正是一种特定地理区域才有的茶。

据2008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这意味着要想称为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原料和加工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分布在澜沧江两岸,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普洱茶四大产区正是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区域,被论证为茶的发源地。

可以说,目前全世界被称为“茶”的饮品,都是由云南传出去的。

而明清两代,正是普洱茶形成并走向辉煌的时代,大规模、有组织的种植栽培型茶树,也正是在这两朝完成的历史壮举。

如今,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

整个云南还存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27万亩以上。

易武茶山西双版纳版纳茶区综述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

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多个村寨之中。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保山市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昌宁县、腾冲县、龙陵县镇安、保山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在保山隆阳的徳昂日寨、大中寨、摆落塘、邦龙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等处生长,树龄在300-800年左右。

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1.5万亩。

保山已发明茶祖植物2个茶系,5个茶种。

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2liensis和滇缅茶种C.ill2w2diensis为主,栽培茶种以普洱茶种C.2ss2mie2和茶种C.sincnsis分布较广泛,勐腊茶种在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1.昌宁县古茶树资源分布昌宁县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里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

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四十六点七,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年日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独特的土壤、气温、雨量、温度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1268-1398),官绅令人在碧云寺内植茶,制作明朝贡品“碧云仙茶”,开始了昌宁县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

昌宁县境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野生型古茶树、茶园主要有箐茶和苞红。

青茶于1981年发现在,街水炉阿干梁子原始森林内,方圆百亩面积内分散出现,一般树高700厘米-800厘米,树幅300厘米×500厘米,胸径8厘米-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厘米。

包洪茶属大理茶叶种,在大田坝乡与漭水镇相联界得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厘米×700厘米,胸径15厘米。

栽培型古茶树、茶园主要品种有理茶、腾子茶和昌宁大茶(漭水原头种)。

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

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

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魏小平;刘泽铭;陶晶【摘要】从区划系统、类型划分、界定、调查技术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等方面人手,较全面地摸清了云南古茶园(树)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管理保护状况.中国云南古茶园(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类型多样,以野生群落为主且群落稳定,林地型古茶园面积占古茶园总面积的94.0%,土地所有权和茶树所有权为国有的面积占66%以上.系统全面的调查数据证明了云南是茶的古老发源地之一,为编制古茶园保护行动计划和种质资源繁育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期刊名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年(卷),期】2017(029)001【总页数】8页(P51-58)【关键词】云南;古茶园;资源调查【作者】魏小平;刘泽铭;陶晶【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15;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15;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S32的研究、创新性划分类型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客观准确反映中国云南古茶园(树)资源和地理分布,提供古茶园(树)研究与保护的基础资料。

云南既是植物王国,也是古茶园(树)王国。

在古茶园及野生茶树群落保存面积和垂直水平地域分布等方面均属全国乃至世界最大、最广的地区之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作为古茶园(树)发源地,在全省范围尚未进行过全面系统地古茶园(树)资源调查,其主要原因是古茶园(树)分布地域广,调查难度大,调查需求和相关研究存在诸多难点等。

为此,开展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特点,已成为云南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是荷兰政府无偿提供部分经费,云南省级相关部门给予经费补助,基于中国-荷兰合作“云南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的内容,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94号)和云南省林业厅/FCCDP《云南省古茶园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准备行动计划》要求开展的工作。

地理茶树知识点总结

地理茶树知识点总结

地理茶树知识点总结一、茶树的分布茶树起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就被人类利用,制成茶饮料。

中国是茶树的原生地,也是全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茶树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等地,其中以云南最为著名。

此外,茶树也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日本、越南、泰国、肯尼亚、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

二、茶树的生长环境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适合生长在海拔800-2000米的地区。

茶树耐寒,但对高温敏感,夏季气温偏高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此外,茶树对土壤的要求也很高,适合生长在沙质壤土上,对石灰土、松石土也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在栽培茶树时,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三、茶叶的品种茶树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制作方法,分为白茶、青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等几大类。

其中,白茶以福建为代表,属轻发酵茶;青茶以江苏、安徽为代表,属中度发酵茶;红茶以福建、湖南为代表,属全发酵茶;乌龙茶以福建、台湾为代表,属半发酵茶;黑茶以四川、湖南为代表,属后发酵茶。

不同的茶叶品种,由于生长地理环境、采摘工艺、发酵程度的不同,具有各自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四、茶树的栽培条件栽培茶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光照条件:茶树需充足的阳光,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的地方;2、温度条件:茶树对温度有一定要求,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3、水分条件:茶树喜欢湿润的环境,适合生长在湿润的地区;4、土壤条件:茶树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适合生长在沙质壤土上。

五、茶树的经济价值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和利用。

茶叶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饮料,具有药用价值,对人体有益。

茶叶的种类繁多,口味和香气也各不相同,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和饮用茶叶。

茶树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此外,茶树还可以提取茶油,用于烹饪调料和护肤品制作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总之,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地理特点。

普洱市茶山分布

普洱市茶山分布

普洱市茶山分布普洱茶方兴未艾,为此更名的普洱市(原思茅市)正是应运而生。

普洱市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市,普洱全市有野生古茶群落面积117.8万亩,栽培型古茶面积18.2万亩,其面积也远远超过传统普洱茶产区西双版纳(古茶园8.2万亩)。

普洱市辖1区9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澜沧、西盟。

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说到“茶马古道”,就不能不说到普洱市,思茅就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出现于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始祖),还有拥有活标本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树王”和上千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1800多年的景迈山万亩人工栽培古茶园,足以证明茶叶在普洱市历史上的重要性。

普洱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

普洱市茶山分布普洱市史上有名的八大茶区,即景迈、邦崴、千家寨、无量山、板山、佛殿山、营盘山、牛洛河,分布在普洱市的东西南北四方。

从行政区划来说,主要茶产区有思茅,景东,景谷,澜沧,镇沅,江城等,还要提到目前逐步被发掘的困鹿山。

具体茶区信息如下表。

茶山名位置介绍景迈澜沧县惠民乡,惠民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相邻现存有千年万亩古茶园,芒景(布朗族寨)和景迈(傣族寨)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十分壮观。

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

古茶园为布朗族所种,居住已有1300多年。

老茶树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脚,成为茶区另一特色产品。

3.临沧市云南省2009年主要茶区产量临沧市人工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凤庆、双江、沧源、云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凤庆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是已发现的大茶树中基围最粗的一株。

在这里,有南茶马古道蜿蜒通往国外,被称为南茶马古道第一镇的凤庆县鲁史古镇,以及南茶马古道第一桥的青龙桥,见证了历史上茶业在这里的辉煌。

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24修正)

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24修正)

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24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普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28•【字号】普洱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施行日期】2024.06.2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21年11月30日普洱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公布根据2023年3月21日《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4年6月11日《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根据《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古茶树资源保护是指对生长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野生型茶树、过渡型茶树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以及由古茶树和其他物种、环境形成的古茶园、古茶林、野生茶树群落等采取的保护行动和措施。

古茶树、古茶园、古茶林、野生茶树群落由市林业和草原行政部门进行认定。

第四条林业和草原行政部门负责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执行古茶树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二)编制古茶树资源保护专项规划,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三)制定古茶树资源普查方案并组织实施;(四)古茶树资源认定;(五)古茶树资源保护标识牌制作和挂立;(六)古茶树树龄认定;(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茶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茶树资源保护工作。

第五条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古茶树资源保护补偿机制,对依法开展建设建(构)筑物和旅游开发、科学研究等活动,造成古茶树资源损失的,进行补偿。

从地理角度认识茶树 地理课件

从地理角度认识茶树 地理课件

土壤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不同土壤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 的影响。
THE END
THANKS
02
茶树和地理
茶树和地 理
地理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解释了地理条件对茶叶口感和品 质的影响。
地理标志茶叶: 地理标志对茶叶产地的认定和影 响。
地理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高海拔的优势: 高海拔茶园的气候和土壤对茶叶 品质的影响。
气候稳定性: 稳定的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和产 量的积极影响。
地理标志产区认定: 地理标志对茶叶产地的认定程序及标准。
土壤需求: 茶树对土壤的要求,不同类型土壤对茶树生长的影 响。
海拔高度: 茶树生长的海拔分布情况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降雨情况: 不同降雨情况下茶树的生长状况及对茶叶产量的影 响。
茶树的生长环境
茶树产区地理分布
产区 中国 印度 斯里兰卡
主要特点 高山茶、红茶 阿萨姆红茶、达仁士红茶 锡兰红茶、乌拿考尔红茶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茶树栽培技术
高海拔茶园栽培: 高海拔地区茶树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低海拔茶园栽培: 低海拔地区茶树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丘陵地区茶树栽培: 丘陵地区茶树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平原地区茶树栽培: 平原地区茶树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地理环境对茶树生长的
地理标志保护: 地理标志对茶叶品牌和知名度的保护作用。
地理标志保护影响: 地理标志对当地茶农和茶叶产业的影响。
地理标志茶品牌: 知名的地理标志茶叶品牌及其特点。
地理标志茶叶
03
茶树栽培和地理环境
茶树栽培和 地理环境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茶树栽培技术: 针对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茶树栽培技术及方法 。
地理环境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直接影响 。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2016年第十一届云南茶博会古树名山推介易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地处今勐腊县易武乡境内,包括历史上的慢撒茶山,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在六大古茶山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半。

清乾隆初期实行移民殖边,云南石屏等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移居易武及慢撒等地,开辟开荒种茶和创办茶庄,茶号,设立茶坊制茶,易武茶业从此崛起,成为六大古茶山的后起之秀。

道光年后易武茶号、商号大增,至咸丰时六大古茶山的茶叶加工和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

茶叶主销东南亚和香港等地。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易武成为镇越县的县城,便成为六大古茶山贸易中心,成为六大古茶山之名山,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至今易武茶山尚有9.8万余亩,其中古茶园7.8万亩。

现在最热的当数薄荷塘茶王,知名企业有易聘号老茶行等。

冰岛古茶山冰岛村委会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东北与临翔区南美乡接壤,西面与耿马大兴乡相邻。

村委会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冰岛、地界、糯伍、坝歪、南迫5个自然村。

全村国土面积25.79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00毫米,现有农户289户1101 人。

目前,冰岛村委会共有茶叶面积6300亩,可采摘面积24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5.7万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1.6万多株,百年以下茶树 3900亩。

冰岛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0.5公里,现有农户47户212人,茶地面积1600多亩,可采摘面积588亩, 2.4万株。

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00多株;百年以下茶园804.2亩。

昌宁黄家寨古茶山漭水黄家寨古茶山地处昌宁县漭水镇境内,位于东经99?40′02",99?43′05",北纬24?52′38",24?57′42"之间,海拔跨度1780-2280米,坡度6-25度,山脉东西走向,植被主要以茶树为主,土壤以黄壤为主,共涉及联福、漭水、共裕、河尾4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分布面积959公顷,有古茶树29751株,其中基部径围50cm以上7492株。

云南大叶种茶树分布及品质特点

云南大叶种茶树分布及品质特点

云南大叶种茶树分布及品质特点--------云南古茶山及古树茶特色安东老王辑云南茶区辽阔,有120余个县产茶。

但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度以南、哀牢山以西、怒江以东、澜沧江中下游两岸地带。

按习惯分为滇西、滇南、滇中和滇东北四个茶区。

云南大叶种茶树集中分布在滇西、滇南两大茶区。

包括临沧、保山、德宏三个地区19个市县。

该区为云南省最主要的产茶区,占全省茶区总面积的50.14%,茶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5.58%。

主要产茶县有凤庆、云具、临沧、双江、永德、镇康、沧源、昌宁、腾冲、龙陵、潞西等县。

自然条件优越,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少数县为南亚热带山地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7-19.5摄氏度,年积温4000到7500摄氏度,年降雨量1100-2100毫米,相对湿度75%一85%,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ph值5.0-5.5左右。

在茶树适宜性规划中,滇西茶区被列为最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生育的地区。

滇南茶区:包括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文山州共四个地州,24个县。

该区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38.06%,占总产量的36.14%。

主要产茶县有勐海、景洪、勐腊、思茅、景谷、景东、普洱、澜沧、江城、墨江、西盟、元阳、绿春、金平等。

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6.4-21.7摄氏度,年积温5069.2-7629.O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0.5-5.5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31.5-41摄氏度,年降雨量充沛,大多数县为1200毫米左右,全年降雨80%集中在5-10月,冬春雾日长达100天以上,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红壤等。

在茶树适宜性规划中,滇南茶区被列为最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生育的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云南滇中茶区的大理、楚雄、昆明,是一个大叶种茶树向中小叶种茶树过渡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大、中、小叶种茶树间而有之。

基本的分布规律是红水河、南盘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以南一线,是大叶种茶树的集中分布区,该线以北为大叶种向中、小叶种茶树的过渡区,微域环境里的茶树究竟是否属于云南大叶种,受云南立体农业气候决定,应区别对待。

中国·大理

中国·大理

中国·大理作者:游慕贤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8年第02期美国加州有座名叫萨克拉门托的城市,遍地种植茶花,品种之多闻名于西方世界,被人们誉为西方的一座茶花城。

东方的茶花城又在哪里?现在看来,中国打理应该是东方的一座茶花城。

《南诏图传》中的两株“瑞花”树云南山茶甲天下,那么云南山茶人工栽培始于何时?1990年,时任大理州园林局局长的下泉生先生在美国《世界山茶》学报(1990年号)上发表了《南诏图传》中国茶研究一文,第一次结合图卷和文字卷中的两株云南山茶古树进行了严谨的考证,提出了云南山茶人工栽培的时间,以及故山茶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而引起了国际茶花界的关注。

大理《南诏图传》以下简称《图传》是我国唐代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国时期编撰的地方志书。

成书于公元898年,是由画卷及文字卷2副长卷组成的卷轴画。

主要记述南诏开国奇王细奴罗立国史实。

此画卷于清末被八国联军所掠。

现存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领馆,是研究远南地方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云南山茶栽培历史的一份珍贵资料。

1988年8月,日本衡山广子把《图传》的复印件赠送给了大理州图书馆。

据夏泉先生分析《图传》中所有绘的两株高大的植于南诏奇王庭院里圆形花坛中的云南茶花,干基湾曲,粗达40cm左右,高达5cm以上,花朵顶生,硕大艳红,多蕊重瓣,坛高50cm。

从种植方式和种植物位置半段,确系人工栽培,从花色、花形看,也符合云南茶花的生态、形态特征。

画卷另一文字卷中描述:“奇王之家……瑞花两树.生于舍隅,四时常发,俗云橙花……”文中的“橙花”即是大理白族语言中“茶花”的汉字记音,至于所称“瑞花”则是由于佛家认为茶花是祥瑞之花。

夏泉生先生认为“早在南诏奇王细奴罗开国立诏f654年)之前,在这位蒙舍(今大理巍山县)诏王庭院里的两个圆形花坛中,就已栽培着两株高数大、干粗40cm,盛开着大朵色艳的古茶花树……按此古茶花树龄以200年计算,这两株云南茶花当人工种植于454年前后……”(夏泉生《山茶花》)。

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属归入山茶属,并成为茶组。
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2. 组的形态学分类
陈亮(2000)以子房室数、花柱分裂数和子房茸毛有 无、花冠大小、树型、枝叶形态为依据,提出茶组:
大厂茶 C. tachangsis 大理茶 C. taliensis 厚轴茶 C. crassicolumna 秃房茶 C. gymnogyna 茶C. sinensis:
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我国茶叶产区
四个大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和 江南茶区。浙江省属于江南茶区。
浙江省地处东海之滨,位于中亚热带,春夏秋 冬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偏酸,生态 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区 辽阔,品种繁多,采制经验丰富,是我国茶叶 重点产区,也是我国茶叶生产、科研、教育和 茶文化的中心,
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二、茶树种质及其分布
茶树原产我国 分布:茶树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温和、湿润、酸性土地区生长,
南纬33度以北和北纬49度以南的地区,而在北纬6度-22度之间 分布最集中。 。 繁衍特性:茶异花授粉植物,在遗传特性上是高度杂合的。 按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系和有性系。 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 国家种质资源勐海茶树分圃
本区气候温暖湿润,水热资源、茶树品种资源和茶类 资源均很丰富,茶叶品质好,发展潜力很大。
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茶树种质差异和鉴定
主要依据品种间的植物学特征特性,并结合环 境及栽培条件、产量、抗逆性、品质、化学组 成等进行。
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树型和树姿
树型:乔木、小乔木、灌木。 树姿:直立、半开展和开展。
茶树种质资源及茶品种
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一、茶树学名及茶组的分类
山茶科 Theaceae 1.茶树的学名史 1973, C. Linnaeus: Thea sinensis L. 1882, H.F.Link: 山茶属Camellia与茶属Thea合并 1881, O. Kuntze: Camellia sinensis 1935,国际植物学会: Camellia sinensis(L.)Kuntze;茶

古树茶特点和现存的古树普洱茶区

古树茶特点和现存的古树普洱茶区

古树茶特点和现存的古树普洱茶区一、云南普洱茶古树茶普洱茶古树茶是云南普洱茶中把树龄较大,一般有“百年乔木,千年古树”的说法但现在很多茶友都认为百年以上的茶树可算是“古树茶”;二、普洱茶古树茶的特点:1,古树茶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有的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因此茶叶本身所含的矿物质相对比较高,古树茶叶属于环保型产品;2,因为古树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即使树上有虫也不需要人工喷洒农药去驱除,因此也不存在农药超标的问题;3,古树茶树叶是来自树根部深入土壤的大树,根部吸收地下的养分多而使叶子具有转化价值的物质多,潜质空间当然也高;从而也使得古树茶叶非常的耐泡,香气强势,滋味醇厚,回甘生津;4,因古树茶产量低,采摘难,所以古树茶的价格相对台地茶的价格要贵;三、普洱茶古树茶类别:原始型古茶树特点:野生、数百年树龄、树高可达10米;栽培型古茶树特点:人工栽培、数百年树龄、树高3~5米;生态型茶树特点:在自然原生态环境生长,未经人工干扰和处理.原始型古茶树与栽培型古茶树,因为这些乔木型茶树属于深根性植物,有一主根,一直向红土壤深处生长云南当地人认为"树有多高,根就有深",吸取到的养分较灌木茶树充足,茶叶品质佳,但因产量不高,所以比较珍贵;同样是刚刚采摘下来的茶菁,前两者的价格可能是灌木茶的十几倍;所以,收藏首选由原始型古茶与栽培型古茶树采摘茶菁制作的普洱茶;优点明显:原生态,无化肥、农药,野生自然状态古树茶比较难求;四、普洱茶古树茶优点1类别:古树茶是个笼统的名词,其中还有一些让人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如:古树茶,老树茶,大树茶其中古树茶顾名思义则是古代先人所种植的茶树,大树茶则是茶叶的树干比较粗大的茶树,树龄应在30年以上,老树茶则国家也有定义,一般称30年以上的茶树可以谓之老树茶2本质:古树茶来自海拔较高的深山,无污染,无施肥,无喷药,无需担心农残超标;茶园茶因生长环境的不同,继而为追求产量往往不能达到以上条件3外形: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台地茶因为是栽培的,叶身比较单薄,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状呈规律性,叶背多毛;4茶气:古树茶香气强势-深沉-醇厚-纯正,停留时间长,茶园茶香气则飘扬而短暂;5口感: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而茶园茶让人感觉口感单薄且时有杂味,茶汤的渗透难以让舌根感到舒畅,有的虽入口时感到霸气,苦涩味远远比古树茶要重;6叶底: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叶片肥厚且充满弹性、柔韧性好;特别是茶叶叶片背部的主经脉更是可以让您明显的感觉得出古树茶与茶园茶的不同,古树茶的经脉结实粗壮,而茶园茶相比之下显得特别的纤细,还有就是不要以为茶叶叶片宽大的就是古树茶,其实从茶叶的叶片来看,很多茶园茶的叶片要比古树茶的叶片要好看,宽大再者茶园茶叶片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7口感:古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而茶园茶的厚度及留存在口腔中的茶味短暂,苦涩味重,生津不明显,韵味短暂,陈茶所含的能量也相对较少且释放得快,人体口感的舒服程度也偏弱;8潜质:古树茶因叶子是来自树根深入土壤的大树,根部吸收地下的养分多而使叶子具有转化价值的物质多,潜质空间当然也高;从而使得古树茶非常的耐泡,茶园茶来自根部短浅的台地,所内含的能随时间转化的物质稀少,并且不耐冲泡,一般几泡后味道极淡,转化空间也有极限性;五、云南野生茶及古树茶资源分布概况云南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古茶树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少数属于过渡型或是山茶属的近缘植物;通常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大茶树称为古茶树;云南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联片的古茶园共有14片,达万亩,保存的从野生型、过渡型到栽培型类型齐全的千年以上古茶树32棵,占全国的43%,证明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茶科所和国内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先后对云南的15个地州 61个产茶县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征集到材料410份,标本339份,发现野生大茶树198处3;目前,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迄今已保存野生型茶树资源206份;云南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古茶树分布简介如下:1.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分布西双版纳的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野生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茶较集中的产地之一;据初步调查,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万亩;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区地带;广泛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其中最着名为南糯山古茶园,面积近15000亩,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树高一般在2米-5米,主干直径在米以上;此外,分布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大茶树,其中着名的有“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1994年枯死、“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大茶树、曼喷龙大茶树,勐腊县的落水洞大茶树、苏湖大茶树、曼松大茶树等;2.保山市古茶树分布保山是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打摩山,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道人山、瓦度黑龙井大岩子、阿贯山、以及高黎贡山东坡一带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缘野生茶和进化型野生古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为乔木或半乔木型,树高5-15米,群众俗称“大树茶”;在保山市坝湾乡的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县团田乡,龙陵县镇安小田坝、施甸县关摆马村还续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尤其在保山市坝湾乡德昂旧寨,进入寨子在庭院、地埂边到处可见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树;3.临沧地区古茶树分布临沧地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1981年,中国茶科所和云南省茶科所组成的茶树资源考察组,对临沧地区6县32个村点作了全面考察,采集栽培型茶树标本50份,野生茶树标本23份,近缘标本4份;临沧地区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范围内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在双江县勐库帮骂雪山、沧源县糯良大黑山、单甲大黑山、凤庆县山顶塘大山、临沧县发现了种群数量巨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西北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米-2750米,分布面积约12000余亩,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栽培古茶树,临沧地区驯化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凤庆县、双江县、沧源县、云县、临沧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典型的有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和勐库冰岛古茶园;香竹箐大茶树,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根颈干径米,株高米,冠幅7×8米,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冰岛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双江勐勐土司派人引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150余株;2002年3月调查,现存有根颈干径米古茶树1000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4.思茅地区古茶树分布思茅地区野生茶树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在1830-2600米之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野生茶树分布在7个县的29处,多为散生,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思茅地区野生茶树主要集中在镇沅县的九甲千家寨龙潭、千家寨大石房、九甲猴子箐、者东桃子箐一带,景谷县的困庄大地、大水缸、大黑龙塘,景东县的石大门、驴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孟连县的腊福黑山,澜沧县的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普洱县的困六山、小高厂,墨江县的苍莆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多集中分布于小吊水头河头龙潭原始森林中,海拔2450米,属于野生大茶树群落; 1991年,澜沧县境内发现的“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经专家鉴定,树龄1000年左右;澜沧县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园,据记载,现存古茶树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树高一般为2米-5米之间,基部直径米以上,株距2米-4米;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少量古茶树分布;如德宏州:潞西县的勐嘎野茶、瑞丽县的弄岛野茶、梁河县的大厂大山茶、陇川野茶;红河州:元阳县的胜村野茶、金平县的铜厂苦茶、文山州:广南县的革佣野茶、马关县的八寨涩茶、麻栗坡县的金厂大树茶等等;总之,古茶园和古茶树在云南主要产茶区均有分布,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茶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同时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遗产;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古茶树遗产资源,1992年林业部在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中,将野生茶列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之一; 出至:老舍茶馆六、正确看待古树茶一直以来,我们的茶品以优秀的口感,实惠的价值,实在的品质,被我们的客户所认同和肯定;本期我们要和朋友们交流的是古树茶,普通消费者该如何理解普洱茶之古树茶,该如何正确对待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云南普洱茶古树茶的定义,许多资料都对“古树茶”做出了相关的定义,但资料说法不一,容易引起歧义,误导普通消费者,再此,我们在这里分享下我们对古树茶的理解,以方便朋友们对古树茶形成一个概念;云南普洱茶有台地茶园,生态茶园,乔木茶,古树茶等概念,其中古树茶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茶树所采摘的茶,此类茶叶滋味浓郁,苦涩度相对较低,是品饮和收藏之首选,因此近年来价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古树茶和一般台地茶的区别主要在我们所说的“内含物”含量不同上,导致品质和滋味有着天地般得差别,价值也不能同语;因古树茶生长环境生态非常良好,不使用农药、化肥,因此可以说古树茶,是天生的“有机食品”纯天然,无污染;正因为这样,也保证了古树茶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古树茶口感纯净醇厚干净,也给其品质增添了姿态和内涵;。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2016年第十一届云南茶博会古树名山推介易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地处今勐腊县易武乡境内,包括历史上的慢撒茶山,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在六大古茶山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半。

清乾隆初期实行移民殖边,云南石屏等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移居易武及慢撒等地,开辟开荒种茶和创办茶庄,茶号,设立茶坊制茶,易武茶业从此崛起,成为六大古茶山的后起之秀。

道光年后易武茶号、商号大增,至咸丰时六大古茶山的茶叶加工和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

茶叶主销东南亚和香港等地。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易武成为镇越县的县城,便成为六大古茶山贸易中心,成为六大古茶山之名山,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至今易武茶山尚有9.8万余亩,其中古茶园7.8万亩。

现在最热的当数薄荷塘茶王,知名企业有易聘号老茶行等。

冰岛古茶山冰岛村委会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东北与临翔区南美乡接壤,西面与耿马大兴乡相邻。

村委会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冰岛、地界、糯伍、坝歪、南迫5个自然村。

全村国土面积25.79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00毫米,现有农户289户1101 人。

目前,冰岛村委会共有茶叶面积6300亩,可采摘面积24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5.7万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1.6万多株,百年以下茶树 3900亩。

冰岛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0.5公里,现有农户47户212人,茶地面积1600多亩,可采摘面积588亩, 2.4万株。

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00多株;百年以下茶园804.2亩。

昌宁黄家寨古茶山漭水黄家寨古茶山地处昌宁县漭水镇境内,位于东经99°40′02"~99°43′05",北纬24°52′38"~24°57′42"之间,海拔跨度1780-2280米,坡度6-25度,山脉东西走向,植被主要以茶树为主,土壤以黄壤为主,共涉及联福、漭水、共裕、河尾4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分布面积959公顷,有古茶树29751株,其中基部径围50cm以上7492株。

大理点苍山植被研究

大理点苍山植被研究

大理点苍山植被研究1 概述大理点苍山是横断山脉中段的一座名山,座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理坐标东经99°55′-100°12′、北纬25°34'-26°00′。

跨大理、洱源和漾濞3县(市)。

点苍山山脉由19 座海拔3 074~ 4122 m 的山峰组成,最高峰马龙峰(4122 m)与东坡大理盆地(1966m) 相对高差为2156 m[1]。

点苍山总面积577lOhm ²,东坡属大理市,面积29300hm²;西坡属漾濞县,面积20610hm²;北段属洱源县,面积7800hm²[1]。

点苍山位于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

即康藏“歹”字形构造褶皱带的东南边沿最强大的一条径向构造带。

这是一条她壳西升东降的巨型深大断裂带。

洱海断裂是滇中高原与横断山区在本地区的分界,地层在强烈抬升过程中错断陷落,隆起地块形成点苍山断块山地,陷落地块成为断陷盆地并积水成为洱海。

点苍山区域内河流均为山地型源头河,属于澜沧江水系。

点苍山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

年均气温15.1℃.年均日照时数2276.6h.年均降水量1000-1lOOmm,相对湿度为65%[2]。

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从山麓到山顶具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及寒温带4个垂直气候类型。

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

点苍山总面积577lOhm²,有林面积27702. 2hm²,主要有云南松林、华山松林、点苍山冷杉林、云南铁杉林、滇油杉林、柏类林、栎类林、旱冬瓜林、核桃林、箭竹林、杉木林、桉树林、山杨林等森林类型,蓄积量1599832m³,森林覆盖率86. 3%[1]。

经初步调查研究, 点苍山有种子植物170科755属约2330种,蕨类植物有35科74属192种[3]。

大理的环境特点,有哪些重要的植物资源(500字左右)

大理的环境特点,有哪些重要的植物资源(500字左右)

大理市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种质基因库。

植物种类有温带甚至一些寒带地区植物的种类代表,还有从亚热带直至热带北缘植物的种类代表;有古老或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有后来演化、衍生的植物种类代表。

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州境内的点苍山、鸡足山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热带北缘至温带、高山寒带的各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和景观。

州内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栎类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干热河谷灌丛、高原湖泊水生植被6类。

森林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

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铁杉、冷杉、马尾杉、思茅松、柏树、樟树、椿树、栎树等。

珍稀树种有银杏、牟尼柏、罗汉松、秃杉、红豆杉、珙桐等树种。

大理境内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种类较多。

金属矿有锰、铁、锡、锑、铅、锌、铜、镍、钴、钨、银、金、铂、钯、钼、铝、汞等矿床矿点200多个。

非金属矿有驰名中外的大理石大型矿床。

据初步勘查,仅苍山小岑峰一带大理石储量就达1亿立方米。

还有储量丰富的石灰石、石英砂、萤石、粘土、煤等;金属矿有铂、钯、锰、锑等。

水资源有淡水湖泊洱海,丰富的苍山泉水和地下水;地热资源有温泉仅塘子铺温泉,水流量就达1310立方米/小时,水温达76.5℃。

地下水径流量以最枯流量资料的75%计算也达2.26亿立方米。

大理州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及评价

大理州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及评价

第1期2021年]月猱社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大理州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及评价马士祝,杨天福,苏阑盍,徐士忠,李守玉(大理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0)摘要:指■出了大理州在历史、文化与自然多年的交融发展中,保留了众多的古树名木。

以2018年12月大理州古树名木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大理州古树名木的县域分布和树种构成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据#匕评价了大理州古树名木的价值。

结果表明:古树名木是大理州生态建设中乡土树种的重要来源,具有种植资 源价值;是大理州打造高原特色农产业的物质基础,具有特色产业基础价值;也是不可多得的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旅游资源价值。

关键词:大理州;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评价中图分类号:S7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1-0072-041引言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地理气候 复杂,自然资源丰富,是云南省重点林区。

不仅拥有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还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因其独特的民俗和深厚多元的历史文化,一度成为云南省重点 旅游区。

大理人民自古就有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理念,通过在历史、文化与自然多年的交融发展,保留了众多古树名木。

对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正确评价,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的基础。

目前,大 理州启动实施了洱海流域生态治理工程,以及乡村振兴 战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 及树种的规划和林产业、旅游业提质增效建设,古树名木在其中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对古树名木的定义和保护级 别划分,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树龄100〜299年的为国家 三级保护古树。

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 科学研究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与管护探讨

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与管护探讨

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与管护探讨
徐萍;罗文富;张志强;苏家红;李根会;覃忠义;李函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
【年(卷),期】2024(46)4
【摘要】通过对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探讨该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管护经营模式,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改善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保护区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均为大理茶种,以单株分散生长为主,资源总量较少;天然和天然萌生各占一半,生长前期茶树主干遭受损坏,生长情况一般,生长势主要处于中等状态,幼树更新旺盛,但较大树木较少,竞争后期可能出现衰退的趋势。

研究区的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不够理想,除自然因素干扰以外,管护措施也不到位,仍需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注重宣传保护和科研开发协调平衡,破除制约野生种古茶树生存发展障碍,实现地区野生种古茶树资源发展最大化。

【总页数】5页(P72-76)
【作者】徐萍;罗文富;张志强;苏家红;李根会;覃忠义;李函
【作者单位】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云南哀牢山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3.世界茶王——云南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哀
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古茶树考察论证纪实4.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意见5.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大理州古茶树资源分布

新 编
一、南涧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南涧县古茶树资源的90% 以上分布在无量山山脉,与现代茶园面积的分布基本一致。现已
查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无量山镇、宝华镇、碧溪乡、公郎镇、小湾东镇、拥翠
乡6 个乡镇24 个村委会60 个自然村(点)有古茶树的分布,其中无量山镇的保台、可保2 个村
会大岔路古茶树居群;小湾东镇有龙门村委会龙华古茶树居群。芹麻箐古茶树居群主要是大理
茶种,数量大约在300 ~400 株左右,回龙山古茶树居群有古茶树254 株。
二、云龙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云龙县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据《云龙县志》记载:“民国8 年(1919 年)县令段韬由 顺宁(今凤庆)购运茶籽100 斤,发交实业员长及三区实业员分别试验。县城(在今宝丰)试 验场久未发芽,旧州、汤涧则已栽活二三百株,有发达之希望。”目前已发现几百棵古茶树, 占地面积达200 余亩,多为生长上百年历史的古茶树群落,古茶树胸径达20 厘米的约有200 株,最大的胸径达0.54 米,树高5.06 米,树幅直径5 米。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横断山脉上 功果桥镇的汤涧村、核桃坪村、金河村、汤邓村及旧州村等地,呈单株或群落状分布。云龙县 的古茶树分布广泛,充分反映了云龙各民族栽培和利用茶叶的悠久历史。


一、昌宁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古 茶
树 昌宁县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里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差较大, 资
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6.7%,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 源 概
量在1200 毫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80% 以上,年日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况
金 河 村 古 茶 树2 号: 位 于 云 龙 县 功 果 镇 金 河 村 委 会, 海 拔2226 米。 经 纬 度 99°13'13" ~25°38'15"。 栽培型。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树高6.9 米,树幅5.5 米 ×5.2 米,干径30 厘米,基部干径37 厘米,最低分枝高0.68 米。嫩枝稀毛。芽叶绿色、多毛。大 叶,叶长宽12.9 厘米×5.4 厘米,叶形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隆起,叶尖渐 尖,叶脉10 ~12 对,叶齿锐、中、浅。叶背主脉中毛。
1800 ~2300 米之间分布有127 株,2400 ~2700 米之间分布有5 株。目前海拔最低的是箐脑2
号古茶树1722 米,海拔最高的是茶园中山3 号古茶树2602 米。
古茶树多数呈现出零星分布状态,数量从数株、数十株、数百株、数千株不等。分布数
千株有4 个古茶树居群,宝华镇无量村委会杨梅树—大箐—老卜苴古茶树居群有2285 株,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委会古茶树分布地点属于哀牢山山脉,但也毗邻无量山,其他22 个村委会的古茶树分布地点都
属于无量山山脉。可见,无量山自古以来都是南涧茶叶生产的重点区域,茶出无量并非妄言。
南涧古茶树在植物学分类上有大理茶、普洱茶、德宏茶、白毛茶等。本书介绍的138 株古茶
树,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鉴定属大理茶13 份、普洱茶88 份、德宏茶23 份、
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1.5 万亩。保山已发现茶祖植物2 个茶系,5 个茶种。
茶 物
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2liensis 和滇缅茶种C.ill2w2diensis 为主,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 典
·
C.2ss2 米ie2 和茶种C.sincnsis 分布较广泛,勐腊茶种在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91
中大箐860 株、杨梅树425 株、老卜苴1000 株;无量山镇德安村委会山花古茶树居群有古茶
树1033 株,保平村委会黄草坝古茶树居群和阿几苴古茶树居群,估计在1500 ~2000 株左右。
分布数百株的有7 个,无量山镇有和平村委会山背后古茶树居群,德安村委会有阿比庄、箐
脑,芹麻箐古茶树居群共4 个;碧溪乡有回龙山村委会回龙山古茶树居群;公郎镇有中山村委
第五节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保山市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昌宁县、滕冲县、龙陵县镇安、保山瓦窑以及高
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在保山隆阳的德昂日寨、大中寨、摆落塘、邦龙村、老
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滕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等处生长,树龄在
300 ~800 年左右。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 ~2400 米,以1640 ~2200 云
白毛茶7 份、名待定的有7 份。大理茶为野生茶,主要分布在无量山原始森林及其周边自然村的房
前屋后和地埂上,既有自然生长的,也有早期人工栽培的。普洱茶、德宏茶、白毛茶属于人工栽
培的,多数生长在田园地埂和村寨附近;未能定名的可能是大理茶与普洱茶的自然杂交类型。
南 涧 古 茶 树 在 海 拔1700 ~2602 米 之 间 均 有 分 布,1700 ~1800 米 之 间 分 布 有6 株,
核 桃 坪 古 茶 树5 号: 位 于 云 龙 县 功 果 镇 核 桃 坪 村 委 会 白 石 岭, 海 拔2244 米。 经 纬 度 99°14'36" ~25°38'56"。 栽培型。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树高7.2 米,树幅 4.7 米×4.7 米,干径21 厘米,基部干径45 厘米,最低分枝高0.22 米。嫩枝稀毛。芽叶绿色、 多毛。大叶,叶长宽11.9 厘米×5.6 厘米,叶形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隆 起,叶尖渐尖,叶脉8 ~11 对,叶齿锐、中、浅。叶背主脉中毛。汤涧村古茶树2 号:位于云龙 县功果镇汤涧村委会月亮坪,海拔1794.3 米。经纬度99°12'52" ~25°40'45"。栽培型。小 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树高7 米,树幅3.2 米×3.2 米,干径33 厘米,基部干径40 厘 米,最低分枝高0.25 米。嫩枝稀毛。芽叶绿色、少毛。中叶,叶长宽10.4 厘米×3.8 厘米,叶 形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微隆起,叶尖渐尖,叶脉6 ~10 对,叶齿形态锯 齿形。叶背主脉少毛。
核桃坪古茶树2 号:位于云龙县功果镇核桃坪村委会,海拔2270 米。经纬度99°12'59" ~
90
25°38'46"。 栽 培 型。 小 乔 木 型, 树 姿 半 开 张, 分 枝 密。 树 高5.06 米, 树 幅5 米×4.4 米, 干径30 厘米,基部干径54 厘米,最低分枝高0.22 米。嫩枝稀毛。芽叶绿色、多毛。大叶,叶 长宽12.0 厘米×4.4 厘米,叶形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隆起,叶尖渐尖, 叶脉9 ~11 对,叶齿锐、中、浅。叶背主脉中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