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9年三省三校二模考试语文答案(2)

合集下载

(审核版)东北三省四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审核版)东北三省四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东北三省四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君子”作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而言,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

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

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

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

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

【校级联考】浙江2019年5月三校联盟考试第二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校级联考】浙江2019年5月三校联盟考试第二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三校联盟考试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写完《争座位贴》后几日,颜真卿为战神郭子仪家庙碑撰.(zhuàn)文并书丹,作为郭子仪亲.(qìnɡ)家的代宗李豫亲自隶书题额,《郭氏家庙碑》清拓裱本的书法遒劲有力,含蕴浑厚。

B. 人民日报消息,5月5日,世界最大跨度的自锚.(máo)式悬索桥——重庆鹅公岩轨道交通专用桥在长江上顺利合拢。

桥包含69段钢箱梁,主塔高153.13米,相当于50层楼高。

大桥全长1650.5米,主跨600米的五连跨钢箱梁自锚式悬索,跨径为同类型桥梁的世界之最。

C. 晨海运输公司遗失国家税务局增值税专用发票,声明作废。

公司个别员工得知此消息竟喝.(hè)倒彩,结果被大家吐.(tǔ) 槽了一番。

D. 基层干部的“累点”“痛点”,其表现形式在基层单位,症.(zhèng)结要害在上级机关。

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在作崇。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知识。

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进行结合字义进行辨析。

平时读书应读准字音,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A项,“贴”应为“帖”;B项,“拢”应为“龙”;D项,应为“症zhēng 结”(中医指肚子里结硬块的病,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作崇”改为“作祟”。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最早的通俗文学至今尚存者,其中有篇预示..中国小说的来临, 【甲】是一个短篇小说,题目叫《拗相公》。

那是宋朝通俗文学的短篇小说集,新近才发现,这足以表示,王安石死后不久,在通俗文学之中,他便以其外号为人所知了。

【乙】那场政争悲剧的发生,是由于一个人个性上的缺点——不能接受忠言,不愿承认自己犯错。

朋友对王安石的反对只增加....,能说动皇帝相信他的强国..了他贯彻..他那政策的决心。

他能说会道之策,决心要把他的计划进行到底。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

哈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早在1979年,邹先生就语重心长地指出: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

邹先生其实是在告诚我们,探索夏文化,“方法”远比“发现”重要。

过去数十年的考古实践表明,学术界对于夏文化的认识不但没有形成共识,反而有渐行渐远的趋势,甚至有学者开始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夏代。

毫无疑问,造成这种局面的很本原因就在于探索夏文化的方法出现了偏差。

回望夏文化探索历程,不难发现居于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是“都邑推定法”。

此种方法又可粗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将某处遗址推定为夏代某都,典型者如以登封王城岗遗址为禹都阳城,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桀都斟寻,然后据此推定王城岗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为早期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为夏代晚期文化;另一类则是先论定成汤毫都所在,由此来定早商文化,进而向前追溯夏文化,在夏商文化研究中先后居于统治地位的二里头遣址西说和偃师商城西亳说都是循此思路而展开研究的。

学者们偏爱“都邑推定法”,固然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更在于潜意识中希望能够找到一处“般墟”般的“夏墟”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夏文化问题。

这就说明“都邑推定法”是有严苛的前提条件的,它必须寄托于王陵、文字这一类“铁证”的基础之上。

试想,如果在殷墟没有发现西北冈王陵,又未发现甲骨文,现在恐怕依然会有很多人怀疑殷墟的性质,那么晚商的信史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表面上看,以都邑遗址中王陵、文字等特殊类遗迹遗物为标准来探寻夏文化是在追求更为坚实可信的科学依据,但殊不知,对于此类证据的刻意追求早已偏离了考古学的轨道——因为考古学从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把这类遗迹遗物作为自己的研究主体。

东北三省三校精选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东北三省三校精选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到绘画,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书、画同源,或书出于画的似是而非之说。

从我国龙山期、仰韶期的彩陶,以逮殷代的青铜器,其花纹的情形,在今日犹可考见。

这可以说是今日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的绘画。

彩陶文化期的花纹,多彩多姿;青铜器的花纹,威重神秘;但两者皆系图案的、抽象的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

一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一部分铜器上的狩猎、动物的花纹,带有活泼的写实意味。

由这种古代实物的考查,可以明了我国的书与画,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系统。

由最早的彩陶花纹来看,这完全是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所以它本身没有象形不象形的问题。

例如把这类花纹应用到衣服器物上面,以表示服用者的不同身份,这依然是对被装饰的对象,由装饰的象征性而赋与以当时所要求的意味。

由甲骨文的文字来看,这完全是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能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

等到约定俗成之后,便慢慢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以追求实用时的便利。

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

何况我国六书中指事的起源,没有人能说它会晚于象形。

因造字之始,即有指事的方法,即可斥破由象形文字而来的文字是与绘画同源,或出于绘画之说之谬。

书画的密切关联,乃发生在书法自身有了美的自觉、成为美的对象的时代;其引发此一自觉的,恐怕和草书的出现有关系。

因为草书虽是适应简便的要求,但因体势的流走变化,易于发挥书写者的个性,便于不知不觉之中,成为把文字由实用带到含有游戏性质的艺术领域的桥梁。

在历史中最先在书法上受到艺术性欣赏的,当为后汉章帝时杜度的章草,由此流衍而为崔瑗的草贤,张芝的草圣。

而张彦远的《书法要录》,一开始便录有后汉赵一的《非草书》。

非草书,是对草书加以非难。

赵氏认草书为“示简易之旨,非圣人之业”,所以他劝大家把这一番精力,应“用之彼七经”和“稽历协律”这一方面。

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到绘画,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书、画同源,或书出于画的似是而非之说。

从我国龙山期、仰韶期的彩陶,以逮殷代的青铜器,其花纹的情形,在今日犹可考见。

这可以说是今日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的绘画。

彩陶文化期的花纹,多彩多姿;青铜器的花纹,威重神秘;但两者皆系图案的、抽象的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

一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一部分铜器上的狩猎、动物的花纹,带有活泼的写实意味。

由这种古代实物的考查,可以明了我国的书与画,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系统。

由最早的彩陶花纹来看,这完全是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所以它本身没有象形不象形的问题。

例如把这类花纹应用到衣服器物上面,以表示服用者的不同身份,这依然是对被装饰的对象,由装饰的象征性而赋与以当时所要求的意味。

由甲骨文的文字来看,这完全是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能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

等到约定俗成之后,便慢慢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以追求实用时的便利。

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

何况我国六书中指事的起源,没有人能说它会晚于象形。

因造字之始,即有指事的方法,即可斥破由象形文字而来的文字是与绘画同源,或出于绘画之说之谬。

书画的密切关联,乃发生在书法自身有了美的自觉、成为美的对象的时代;其引发此一自觉的,恐怕和草书的出现有关系。

因为草书虽是适应简便的要求,但因体势的流走变化,易于发挥书写者的个性,便于不知不觉之中,成为把文字由实用带到含有游戏性质的艺术领域的桥梁。

在历史中最先在书法上受到艺术性欣赏的,当为后汉章帝时杜度的章草,由此流衍而为崔瑗的草贤,张芝的草圣。

而张彦远的《书法要录》,一开始便录有后汉赵一的《非草书》。

非草书,是对草书加以非难。

赵氏认草书为“示简易之旨,非圣人之业”,所以他劝大家把这一番精力,应“用之彼七经”和“稽历协律”这一方面。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D(A,无中生有,并未“证实了夏文化的存在”,原文“不但没有形成共识,……,甚至有学者开始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夏代”;B,张冠李戴,“二里头遗址西亳说”是第二类方法,即由商上溯推夏,“直接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桀都斟寻,然后据此推定登封王城岗遗址为禹都阳城”是第一类方法;C, 以偏概全,文中“这类遗迹遗物”,并非泛指所有的遗迹遗物。

)2.C(曲解文意,原文说“这就说明“‘都邑推定法’是有严苛的前提条件的,它必须寄托于王陵、文字这一类‘铁证’的基础之上”,王陵和文字不是同时必需的两个条件,或然变成了必然。

)3.B(张冠李戴,并非“论定桀都所在”,而是“论定成汤亳都所在”。

)4.B(“相比2017年下降3个百分点”错误,应该是下降0.3个百分点。

)5.A(B项“有效遏制了网络诈骗现象”于文中无据。

原文是“为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夯实了基础”。

C项只强调让“失信收益低于失信成本”以偏概全,依据原文可知造成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等乱象的原因有多种。

D项“一系列问题”理解有误,由原文材料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最新技术手段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可知。

)6.①政府:立法执法有力;②网络运营商:落实实名注册;③网民:不失信、不泄露、不轻信、不传谣。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B(强加因果,原文无此因果关联;“精神绷得太紧”理解有失偏颇;处于悬崖绝壁间的是早年兰花图。

)8.①呼应前文。

说明早年的郑板桥尚未寻到灵魂的安枕,精神处于一种突围的状态;②丰富人物特点。

题兰诗中“千山顶上”“妙香”“去不留”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郑板桥傲岸高洁的情操;③形成对比。

此诗表现的郑板桥早年的精神品格和“六十一岁”之后的人生境界形成对比,既勾勒其人生历程,更衬托了其晚年的“通透”。

9.①首先,“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意味着郑板桥艰难的人生选择。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二)(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二)(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福建三明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对于传承、巩固和增强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最恒定的部分,承载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在《诸神纪》里,无论是“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的创世大神盘古,还是在“四极废,九州裂”的情形下“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还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神农氏,或者是“诛凿齿,杀九婴,缴大风,断糈蛇,禽风,上射九日”的后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

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许多人类的共通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人首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C.水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产生,是可更新资源
D.在较短时间内,水是可更新资源,能再生产出来或循环产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固然,气候变化如果造成水循环的种种环节出现,长江流域的水就可能提前透支。
B.但是,如果气候变化造成水循环的种种环节出现,长江流域的水就提前可能透支。
D.在作者看来,寻呼机、手机以及互联网等都是毁灭语言的东西,人们在使用时应该慎重选择。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文采用纵向式论证,先指出人们怀疑表情包危害的现象,再分析表情包的实质,最后指出应有的态度。
B.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2016年有关媒体所做的活动及结果表明,有不少人对表情符号有较强的依赖性。
东北三省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语文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报告显示,________7月29日,人类已用光2019年全年的水、土壤和清洁空气等自然资源定量。水是生命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保护地球首先要珍惜地球上的水。()。但是,水的循环产生是有条件的。以中国的长江流域为例,该水系涉及的所有地区都受到长江的阴泽,原因在于长江有________的奔流,长江源头的冰川和冰雪层在不停融化,形成水流。固然,如果气候变化造成水循环的种种环节出现,长江流域的水就提前可能透支。例如,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影响到水蒸气在长江源头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峰的降落和融雪融冰,长江的水源就会减少,从而影响长江流域人们的生存,尽管现在还感觉不到这种生存的威胁,只是在水的使用上出现了________的情况。因此,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至少是________水资源可循环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在保护地球。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

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________的结果。

它们是________、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________。

A. 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B. 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C. 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D. 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样的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A. ①④②③⑤B. ②④③⑤①C. ④①②③⑤D. ④②③⑤①3.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恋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 下列选项中,对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2018年幸福社区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A. 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性强的图书。

B. 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

C. 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休闲娱乐方面的图书。

D. 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东北三省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东北三省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东北三省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东北三省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场所主要涉及基于时间的“记忆研究〞与基于空间的“场所研究〞两个维度。

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领域关注着这两个维度,并且不断在推进两者的整合研究。

人类回忆过去的能力与习惯往往是与关联在一起的物体、空间场所与事件结合在一起的。

意大利建筑师罗西将城市视为人类集体记忆的一个容纳时空、物质、事件的场所载体。

博伊尔等学者近来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形态演变与集体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比集体记忆来说,记忆场所是更富有生命力,是具体化了的认同;它不仅见证了变迁中的历史与集体记忆,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正如诺拉认为,集体记忆研究的起点是记忆场所。

相比那些权威认定的纪念碑式的文化遗产来说,记忆场所更具普遍性、多样性、离散性,更贴近百姓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情感;这些场所的保护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和谐。

尽管这些场所与城市的整体意象并非一致,或者还没能进入城市的档案馆或者博物馆,但正是它们构成了城镇邻里文化的认同性与多样性,也是人们赖以生活、工作、休闲之处。

传统的建筑遗产〔尤其是“历史地段〞〕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比拟关注集中式的完整意义的历史地段;在国际文物遗产保护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评估遗产价值和保护状况的三项重要指标:历史性、完整性、原真性;而现实中存在的更多的是碎化的、游离在城镇空间之中的记忆场所,往往难以纳入传统观念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范畴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D(A,无中生有,并未“证实了夏文化的存在”,原文“不但没有形成共识,……,甚至有学者开始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夏代”;B,张冠李戴,“二里头遗址西亳说”是第二类方法,即由商上溯推夏,“直接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桀都斟寻,然后据此推定登封王城岗遗址为禹都阳城”是第一类方法;C, 以偏概全,文中“这类遗迹遗物”,并非泛指所有的遗迹遗物。

)
2.C(曲解文意,原文说“这就说明“‘都邑推定法’是有严苛的前提条件的,它必须寄托于王陵、文字这一类‘铁证’的基础之上”,王陵和文字不是同时必需的两个条件,或然变成了必然。

)
3.B(张冠李戴,并非“论定桀都所在”,而是“论定成汤亳都所在”。

)
4.B(“相比2017年下降3个百分点”错误,应该是下降0.3个百分点。


5.A(B项“有效遏制了网络诈骗现象”于文中无据。

原文是“为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夯实了基础”。

C项只强调让“失信收益低于失信成本”以偏概全,依据原文可知造成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等乱象的原因有多种。

D项“一系列问题”理解有误,由原文材料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最新技术手段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可知。


6.
①政府:立法执法有力;
②网络运营商:落实实名注册;
③网民:不失信、不泄露、不轻信、不传谣。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B(强加因果,原文无此因果关联;“精神绷得太紧”理解有失偏颇;处于悬崖绝壁间的是早年兰花图。


8.
①呼应前文。

说明早年的郑板桥尚未寻到灵魂的安枕,精神处于一种突围的状态;
②丰富人物特点。

题兰诗中“千山顶上”“妙香”“去不留”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郑板桥傲岸高洁的情操;
③形成对比。

此诗表现的郑板桥早年的精神品格和“六十一岁”之后的人生境界形成对比,既勾勒其人生历程,更衬托了其晚年的“通透”。

9.
①首先,“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意味着郑板桥艰难的人生选择。

郑板桥生于书香门第、浸染于传统风习,最终辞官归田,回到自己熟悉的绘画领域;②其次,“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郑板桥选择的背后是放弃的勇气和抉择的智慧,他解去人生的枷锁,才耕耘出独特而别样的人生;
③再次,“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要活得洒脱、活得通透,如此,更能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

(该题落脚点为“人生选择”、“精神智慧”、“人生价值”等,每点2分。

如有其它答题角度,原文有据,也可酌情给分。


10.B(帝曰:“外事不便,可言之。

”时兵部侍郎柳述侍,云起即奏:“述未尝更事,特缘主婿私,握兵要,议者谓陛下官不择贤,此不便者。

”)
11.B(“纯”是美谥,不属于有批评意味的谥号。


12.D(“参与了朝廷的党派争斗”于文无据。

原文仅交代韦云起的弟弟侍奉隐太子。


13.
(1)放着这样的重大心腹之患不去对付,反而对函、洛阳两地炫耀武力,如果奸佞之人趁虚而入,一旦有变故,祸患将不会小啊。

(图:对付、谋取;窥兵:炫耀武力;且:将。

以上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2)韦云起多次阻拦对抗(窦轨),窦轨于是扬言说韦云起私通敌人,谋求私利,两人从此开始有了嫌隙。

(持掣:阻拦对抗;宣言:扬言;隙:名词用作动词,生嫌隙。

以上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14.C(边地连年兵戈相交,主要是因为安禄山逼反;“向来反复无常”理解也有误。


15.
①对统治者失策的批判:“诸将已承恩”是统治者错用朝中奸臣,而使边境荒凉、边患严重,于是诗人痛斥统治者所用非人;
②对边城守将不力的批判:边城守将以边功邀宠,只顾私利,守边失策、无能;
③壮志难酬的悲愤:最后两句写诗人虽有安边的策略与自信,渴望成就一番功业,却不被重用,表现出诗人仕途失意的愤懑;
④因志不得伸而归隐的无奈:“独”写出了无用武之地的孤独,“闭门”借陈寔“闭门悬车”的典故写出了作者因有感世道黑暗而拒绝入仕的落寞。

(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6.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哀吾生之须臾,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7.C(语段文意,在于强调“坚守文学艺术的美感与尊严”,网络文艺评论本应为重“美感”轻“网感”,排除A项和D项。

另外A项主语残缺,D项搭配不当。

B项成分残缺。

)
18.A(先“传统”,后“现实”,排除B和D;先“割裂”,后“偏离”,排除C。


19.D(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

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

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根据文意,“而必须与中国精神和时代担当”密切相关。

由此排除B、C。

根据文意,填“一脉相承”。

排除A项。

根据文意,“文艺消费”容易实现,文艺创作者要守住道德底线。

填“唾手可得”。

)
20.
(1)“你校”改为“贵校”
(2)“爱戴”改为“喜爱”
(3)“忝列”改为“荣获”
(4)“鼎力相助”改为“尽力帮助”
(5)“多年的夙愿”改为删掉“多年的”或将“夙愿”改为“愿望”
(如有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21.
①教益、排比、比喻各2分;
②特征、排比、比喻各2分。

22.作文.参照2018年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云起,京兆万年人。

隋开皇年间,因考中明经科而补授符玺直长。

他曾在文帝面前奏说事情,文帝说:“外面有什么不合理的事情,可以说出来。

”当时兵部侍郎柳述在一旁侍奉,韦云起便说:“柳述未曾经历世事,只因是公主丈夫的私人关系,掌握重要的兵权,议论的人说陛下任官不选择贤人,这是不合理的事情。

”皇帝回过头对柳述说:“云起说的话,是你的药石,可以他为师啊。

”大业初年,韦云起改任谒者。

他上奏建议说:“如今朝廷多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附和下面而欺骗上面,不抑制这种开端,必会扰乱朝政。

”于是分条陈述他们为奸作恶的情况。

炀帝下令交付大理寺审问查究。

正赶上皇帝下诏叫韦云起监护突厥兵讨伐契丹,启民可汗率领两万骑兵接受指挥。

韦云起将两万骑兵分为二十屯,分四路一起进发。

又下令说:“击鼓就是前进(的命令),吹号角声是停止(的命令),不是负有公家使命的人,不能骑着马跑。

”不久纥斤部落有一人违犯命令,他当即下令斩首示众。

刚开始时,契丹侍奉突厥而互相没有猜忌,韦云起进入契丹辖境后,派突厥人欺骗契丹人说是要前往柳城和高丽进行贸易,契丹没有怀疑。

韦云起趁机率兵向南,离开贼营一百里,夜间又回到贼营附近摆下阵势,在天快亮时袭击契丹军营,获得契丹四万男女人口,把女子和一半的牲畜赐给突厥,率领剩下的人回来。

皇帝很高兴,说:“韦云起出奇制胜,有文武才能,朕亲自举荐他。

”高祖入关,韦云起升任开府仪同三司。

当时商量讨伐王世充,云起上疏说:“京城刚刚平定,人心还没有安定,周至司竹一带,盗贼成群地囤聚。

京城中有杀人劫财的事,(贼人)趁着夜色在暗中发动(行动)。

又因为梁师都和北面的胡人勾结,暗中计划向内掠夺。

放着这样的重大心腹之患不去对付,反而对函、洛阳两地炫耀武力,如果奸佞之人趁虚而入,一旦有变故,祸患将不会小。

我私下里认为不如停止战争而致力于农事,待关中稳定,士气充足而饱满,然后再商量讨伐之策,到那时一次行动就可以平定。

”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当时仆射窦轨多次上书说生獠反叛,希望能够会集兵力在众人面前示威。

韦云起多次阻拦对抗,窦轨于是扬言说韦云起私通敌人,谋求私利,两人从此开始有了嫌隙。

韦云起的弟弟韦庆俭事奉隐太子。

隐太子死后,皇帝下诏叫窦轨的儿子从驿站兼程而行去通报。

窦轨怀疑韦云起有变,暗中设好防备,才去告诉韦云起。

韦云起不相信,问道:“皇帝的诏书在哪里?”窦轨说:“你是李建成的同党,今天不奉接诏书,造反是很明显的事了。

”就杀掉了韦云起。

当初,韦云起拜太学博士王颇为师,王颇每每叹息说:“韦云起有卓识和悟性,但是过于疾恶如仇,恐怕不能善终。

”最终真如王颇所预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