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教案(一)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深入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戊戌变法的过程和结果;(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进行探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影响;(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戊戌变法的目的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2)分组讨论,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戊戌变法的过程,突出重点;(2)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3)阐述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强调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影响;3. 关注国家发展,思考如何吸取戊戌变法的教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情况和发言质量;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综合测试: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戊戌变法的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并变法对社会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学习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原因。
二、课堂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命运交响曲》感受命运坎坷,恰似近代中国的坎坷时代,使学生带入课堂中。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近代的探索都有哪些抗争?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进入本课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二)讲授新课展示课堂主线索一场救国梦。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师:翻开书,看看教材思考本课内容?生:(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世界背景(梦之源)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发展。
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梦之痛)生:(思考、回答)(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外国资本入侵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3)国人觉醒,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师: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
战后不久,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展。
(梦之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师: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
《戊戌变法》优教教案
《戊戌变法》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知道公车上书的背景、经过,掌握公车上书的影响。
(重点)
目标3:了解创办的组织及报刊,以及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目标4: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结果及历史意义,了解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难点)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读书人冲破“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开始寻求从政治制度方面解决危机的方法。
你知道上面的两位人物是谁吗?他们是怎样挽救中国民族危亡的?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1.何谓“公车”?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背景、代表人物、目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2.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在反对签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
3.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
4.维新派的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什么作用?
5.戊戌变法的背景、标志、性质、内容及影响、意义?
6.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初中历史课程中“戊戌变法”为主题,通过对该历史事件的深入学习,使学生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课程将围绕戊戌变法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其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怀。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思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变法发生的背景、主要人物、改革措施、变法结果及其影响。
(2)学会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理解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通过学习戊戌变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归纳和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史料分析、课堂讲解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维度地审视历史事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戊戌变法,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培养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曲折性和前进性。
(4)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戊戌变法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戊戌变法》篇1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师:1898年1月24日大年初三下午三点,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一方是李鸿章,荣禄,一方是康有为,在场的还有翁同龢等人。
荣禄首先发难,讲:“祖宗之法不可变!”康有为立即驳斥道:“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既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固有,因时制宜,诚非得已!”双方的辩论,较量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面展开的。
1.主要内容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由六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辩论)2.实质与作用师: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呢?生:(分析回答)师:论战的作用有哪些呢?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认识)师:这场论战说明了什么?反应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论战的实质去思考)生:(思考、讨论回答)师:(谈自己的看法)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心,正义感。
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与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有什么异同点?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主张、目的、特点、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思考回答)师: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
而社会改良真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引导学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生:(讨论、思考、简单回答)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维新派还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准备。
(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述)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
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
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
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
初中历史戊戌变化教案
初中历史戊戌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影响;
2. 掌握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和推动者;
3. 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
2. 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清朝晚期的政治腐败和国家危机的背景,引出戊戌变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学习新知(1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戊戌变法的起因、内容和推动者,并回答相关问题。
3. 深入探讨(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的成功和失败原因,并向全班汇报。
4. 活动设计(10分钟)
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表演戊戌变法的关键环节,以加深对戊戌变法的理解。
5. 练习与检测(10分钟)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文章,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希望大家能够深刻理解这段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业;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 教案一
戊戌变法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2.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影响及其失败的原因。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戊戌变法的过程、主要内容及影响。
2.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甲午战争,让学生思考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
(2)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戊戌变法的过程(1)介绍戊戌变法的起因,包括民族危机、维新派的主张等。
(2)讲述戊戌变法的主要过程,包括变法的实施、戊戌政变的爆发等。
(3)分析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3.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1)戊戌变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2)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讨论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1)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如维新派的局限性、改革策略不当等。
(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外部原因,如列强的干涉、封建势力的阻挠等。
(1)从戊戌变法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2)如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避免类似戊戌变法的失败?6.课堂小结(1)回顾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意义、失败原因及启示。
(2)强调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7.作业布置(2)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如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推进改革。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戊戌变法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意义、失败原因及启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氛围。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避免对戊戌变法的过分美化,理性看待历史问题。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戊戌变法纪念馆,加深对戊戌变法的认识。
2.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就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八年级戊戌变法教案
八年级戊戌变法教案【篇一: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新人教版】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课文、材料、图片,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
能够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教学难点:百日维新的历史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复习提问:洋务运动的结果怎样?这说明了什么?导入新课:洋务运动的失败,促使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于是,他们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分析戊戌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及经济原因。
自学指导:1、公车上书的原因是什么?2、公车上书的时间、要求、带头人,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3、维新派在公车上书后,有哪些主要活动?4、戊戌变法的时间。
5、变法法令的内容。
6、变法期间,遭到了哪些人的反对?7、变法结果如何?新课学习:1、请学生依次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2、解释公车的含义。
3、出示资料:思考:“拒和”指的是什么?变法指的又是什么?结论:“拒和”指拒绝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变法”指改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4、介绍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分析君主立宪制与封建君主专制的区别。
5、对比: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区别。
结论: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维护封建统治。
6、材料: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写了一份万言书,阐述变法的迫切性和变法措施,这份上书没有送到皇帝手里,但全文辗转传诵,风行一时。
上海、广州等地还特地刊印《公车上书记》,广泛宣传。
各省举人回到本省后,也多次传播了这些言论。
戊戌变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堂教案
戊戌变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堂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
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时局图》:戊戌变法前所面临的政治局面。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
请2-3位学生回答。
(随机让学生回答)(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和大家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戊戌变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展示康有为、梁启超的照片。
2.教师提问: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维新变法拉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学生回答:公车上书。
(展示课件)教师介绍: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
《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
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
戊戌变法教案历史初中
戊戌变法教案历史初中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内容;
2. 掌握戊戌变法的影响;
3. 能够分析戊戌变法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分析戊戌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
1. 戊戌变法的背景:介绍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危机的背景;
2. 戊戌变法的内容:分析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如废除科举、设立新政、实行西学办学等;
3. 戊戌变法的影响:讲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4. 戊戌变法的意义:探讨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述的方式介绍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清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和国家危机的情况;
3. 视频播放法: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戊戌变法;
4.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
1. 教师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并播放相关视频;
2. 学生观看图片展示清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和国家危机的情况;
3. 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4. 教师总结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戊戌变法的意义。
六、课堂作业
1. 回答问题: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撰写文章: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探讨戊戌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戊戌变法,提高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1篇:初中历史八级上册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学必备精品欢迎下载使用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对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处理的方法:公车上书这一内容通过教师讲述、出示公车上书的书影,由学生观察思索来解决。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出示幻灯片,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四个方面来理解记忆并为后面突破难点做下铺垫。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变法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使学生能客观地理解变法历史意义,并在互动探究中通过学生讨论得到解决。
教学必备精品欢迎下载使用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渗透点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网站资料。
板书设计见幻灯片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意义;2. 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3. 能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1. 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2.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1. 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讲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清政府在中国面临外敌入侵和国内问题交织的危机下,内忧外患,需要进行改革;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为什么选择进行变法?二、学习(15分钟)1. 讲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变法派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改革措施,试图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2. 展示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变法派的立场和努力;三、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讨论戊戌变法的影响,看看变法后的改革对中国的进步有何作用;2.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派的改革受到了保守势力的抵制,外加自身的局限,导致最终失败。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戊戌变法的意义:虽然变法失败,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为后续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经验。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化学生的理解。
【课堂延伸】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对戊戌变法的看法和理解,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戊戌变法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和理解。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初中历史教案戊戌变法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初中历史教案戊戌变法范文2. 课题所属学期:八年级上学期3.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戊戌变法的意义。
2. 教学难点:(1) 戊戌变法的过程。
(2) 戊戌变法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
(3) 史料分析法: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戊戌变法的相关图片、史料。
(2) 历史地图:展示戊戌变法时期的中国政治地图。
(3) 文献资料:引用相关的历史文献,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戊戌变法的起因:讲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改革主张,以及清政府面临的内外压力。
3. 戊戌变法的过程:详细介绍戊戌变法的具体措施,如废科举、兴学校、练新军等,以及变法期间的政治斗争。
4. 戊戌变法的结果: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如保守势力的阻挠、变法派内部的分裂等。
5. 戊戌变法的意义:总结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强调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1. 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戊戌变法的过程。
(2) 请学生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戊戌变法主题的辩论赛。
(2) 邀请历史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过程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戊戌变法总结的准确性和深度,以及对失败原因的思考。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6课戊戌变法》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戊戌变法是一次旨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改革的尝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学生对其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是一次勇敢的改革尝试,虽失败但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它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影响。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戊戌变法的相关历史资料,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戊戌变法的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如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主张。
同时,展示戊戌变法的过程,包括“公车上书”、“戊戌政变”等事件。
《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得较详细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说出公车上书的原因;列举公车上书的时间、发起人、内容;思考公车上书的影响;列举出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进行的活动。
培养自主学习,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讨,列举出维新变法的内容,说出维新变法的结果,小组讨论出公车上书的性质、意义、教训。
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展示康有为、梁启超图片。
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康有为、梁启超。
19世纪末,在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时,他们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
一介书生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能发起这样一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运动的结果如何?有哪些维新志士为变法而流血牺牲了?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PPT呈现)本课两个子目: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初中历史教案戊戌变法范文
初中历史教案戊戌变法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初中历史教案戊戌变法范文戊戌变法历史教案主要涉及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教训等方面的教学。
戊戌变法 教案(精选5篇)
戊戌变法教案(精选5篇)戊戌变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的缘由。
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同学熟悉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通过引导同学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分析、概括,培育同学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逐步把握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大事的力量。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学问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转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
培育同学关怀时政,关怀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育同学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缘由教学思想:本课涉及的理论学问较多,特殊是重点、难点部分,学校同学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老师要把叙述、体温、争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细心设问,引导同学参加教学过程,敬重同学,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关怀时政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帮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同学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然后老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进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屏幕显示"百日维新"的内容,老师设问,引导同学分析。
师: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生:改革旧制部分(同学可能会回答详细内容)师:对。
这样变法必定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也变法失败的缘由之一。
师:"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生:人民、当官的。
初中历史教案戊戌变法范文
高二一年,强人将浮出水面,鸟人将沉入海底。
高二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吃透课本;二,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三,总结自己考试技巧,形成习惯。
为了帮助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戊戌变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历史戊戌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本史实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在了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史实基础上,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祖国前途命运,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
4、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体验学习、分组讨论、列表分析等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分析、交流探讨。
教学重难点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是“百日维新”,它是维新运动的_变法法令的内容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四个层面对变法内容逐项分析,加深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理解,全面把握变法在社会上所起到的思想启蒙作用和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在《走向共和》主题曲的背景音乐中导入课)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戊戌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戊戌变法教案(一)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戊戌变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
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教学思想:
本课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把讲述、体温、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关心时政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然后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
屏幕显示"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师: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生:改革旧制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具体内容)
师:对。
这样变法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也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师:"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
生:人民、当官的。
师:这里的"民"具体指什么人?
学生可能不会立即答出,教师要分析"民"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所以,政治方面的改革就是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师:经济方面的改革会起到什么作用?
生:(概括)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师:文化方面的改革呢?
生:(概括)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师:军事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学习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国防力量等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思考题。
答案略。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四、戊戌政变
以学生自学为主。
(电脑屏幕显示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戊戌政变的经过)认识慈禧太后的专权凶残、袁世凯的阴险狡诈、谭嗣同的英勇无畏。
记住戊戌六君子的名字。
教师最后指出: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从光绪帝下诏变法到变法最终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这场变法又称
为"百日维新"。
小结: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
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
板书设计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