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dcd4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b.png)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在数学的学习中,三角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物理、工程等其他学科中也经常出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必修四中的三角函数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三角函数。
简单来说,三角函数就是以角度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等。
正弦函数 sin 是指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余弦函数 cos 则是这个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正切函数 tan是这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对于一个锐角α,sinα =对边/斜边,cosα =邻边/斜边,tanα =对边/邻边。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全体实数,值域都是-1, 1。
而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x | x ≠ kπ +π/2,k ∈ Z},值域是全体实数。
三角函数的图像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正弦函数 y = sin x 的图像是一个周期为2π,在-1, 1之间波动的曲线,它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余弦函数 y = cos x 的图像同样周期为2π,在-1, 1之间,图像关于 y轴对称。
正切函数 y = tan x 的图像周期为π,定义域内不连续,在每个周期内都是单调递增的。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是其一个重要特性。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都是2kπ(k 为整数),正切函数的周期是kπ(k 为整数)。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例如,sin(α) =sinα,cos(α) =cosα,sin(π α) =sinα,cos(π α) =cosα 等等。
这些诱导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将不同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转化。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也非常实用。
sin(α +β) =sinαcosβ +cosαsinβ,sin(α β) =sinαcosβ cosαsinβ,cos(α +β) =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 β) =cosαcosβ +sinαsinβ。
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547d1ba6c30c2259019e61.png)
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2、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为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为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3、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5、半径为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则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6、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7、若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为,弧长为,周长为,面积为,则,,.8、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是,它与原点的距离是,则,,.9、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αx α{}36036090,k k k αα⋅<<⋅+∈Z{}36090360180,k k k α⋅+<⋅+∈Z{}360180360270,k k k αα⋅+<<⋅+∈Z{}360270360360,k k k αα⋅+<<⋅+∈Zx {}180,k k αα=⋅∈Zy{}18090,k k αα=⋅+∈Z{}90,k k αα=⋅∈Zα{}360,k k ββα=⋅+∈Zr αl αlr α=2360π=1180π=180157.3π⎛⎫=≈ ⎪⎝⎭()αα为弧度制r l C S l r α=2C r l =+21122S lr r α==ααP (),x y ()r r =>sin y r α=cos x r α=()tan 0yx x α=≠10、三角函数线:,,. 11、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2、函数的诱导公式:,,. ,,. ,,. ,,.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13、①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②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sin α=MP cos α=OM tan α=AT ()221sin cos 1αα+=()2222sin1cos ,cos 1sinαααα=-=-()sin 2tan cos ααα=()()1sin 2sin k παα+=()cos 2cos k παα+=()()tan 2tan k k παα+=∈Z ()()2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3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4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5sin cos 2παα⎛⎫-=⎪⎝⎭cos sin 2παα⎛⎫-= ⎪⎝⎭()6sin cos 2παα⎛⎫+=⎪⎝⎭cos sin 2παα⎛⎫+=- ⎪⎝⎭ϕ()sin y x ϕ=+()sin y x ϕ=+1ω()sin y x ωϕ=+()sin y x ωϕ=+A ()sin y x ωϕ=A +sin y x =1ωsin y x ω=sin y xω=ϕω()sin y x ωϕ=+()sin y x ωϕ=+A ()sin y x ωϕ=A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文档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40b6d3a28ea81c759f5787a.png)
高中数学必修 4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函数正角 :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 : 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象限角:角的极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那么称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会集为k 360o k 360o90o , k第二象限角的会集为k 360o90o k360o180o, k第三象限角的会集为k 360o 180o k360o270o , k第四象限角的会集为k 360o270o k360o360o, k终边在 x 轴上的角的会集为k 180o , k终边在 y 轴上的角的会集为k180o90o , k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会集为k 90o, k3、终边相等的角: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会集为k 360o, k4、是第几象限角,确定n*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 n 等n份,再从 x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地域标上一、二、三、四,那么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终边所落在的地域.n例 4.设角属于第二象限,且cos2cos2,那么角属于〔〕2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C 2k22k,( k Z ), k4k,( k Z ),22当 k2n,( n Z)时,在第一象限;当 k2n1,(n Z ) 时,在第三象限;22而 cos cos cos20,在第三象限;2225、1 弧度: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 1 -6、半径为 r 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 l ,那么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 .ro7、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2360o , 1o, 1180o.1808、假设扇形的圆心角为为弧度制 ,半径为 r ,弧长为 l ,周长为 C ,面积为 S , 那么弧长l r ,周长 C 2r l ,面积 S 1 lr 1 r 2 .2 2 9、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是 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r r x 2y 20 ,那么 siny, cosx, tany x 0 . r r x10、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 11、三角函数线: sin , cos , tan . y例 7.设 MP 和 OM 分别是角17的正弦线和余弦线,那么给出的以下P T18不等式: ① MP OM 0;②OM 0 MP ; ③OMMP 0 ;OM Ax④ MP0 OM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912a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e.png)
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详解角是我们在几何学中经常接触到的重要概念,而三角函数则是与角密切相关的一类函数。
在高中数学必修四中,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数学学习的深入和数学建模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具体例子,详细介绍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一、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两个三角函数。
我们首先从几何解释的角度来理解它们。
对于一个角A,我们可以根据角A所在的单位圆上的点(x,y)的坐标值,得到角A的正弦值sinA和余弦值cosA。
而正弦函数sinx和余弦函数cosx则是将角x所对应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关系式表示的函数。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角x=30°,那么根据单位圆上的坐标特点,点(x,y)的坐标值为(√3/2,1/2)。
因此,角x的正弦值sinx=1/2,余弦值cosx=√3/2。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通过观察和计算,来确定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函数图像和性质。
二、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是另外两个重要的三角函数。
正切函数tanx和余切函数cotx则是将角x所对应的正切值和余切值关系式表示的函数。
我们以正切函数为例,来解释一下它的定义和性质。
对于一个角A,我们可以根据角A所在的单位圆上的点(x,y)的坐标值,得到角A的正切值tanA。
正切函数tanx就是将角x所对应的正切值关系式表示的函数。
正切函数tanx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周期性。
考虑tanx的函数图像,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每个周期内,tanx呈现出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而周期为π的函数图像在整个定义域上都是无穷区间波动的。
三、其他三角函数除了上述介绍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与三角函数密切相关的函数,如割函数secx和余割函数cscx等。
割函数和余割函数定义如下:割函数secx是角x对应的余弦倒数的函数,余割函数cscx是角x对应的正弦倒数的函数。
(完整)高中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高中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2d9a7286529647d26285271.png)
o
x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高三数学总复习—三角函数
y
++
o -
-x
、、 、、、
y
-+
o -
+
x
、、 、、、
y
-+
o +
-
x
、、 、、、
6、三角函数线 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 AT.
7.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 f (x) sinx f (x) cosx f (x) tanx
cot( x) cot x cot(2 x) cot x
公式组二 sin(2k x) sin x cos(2k x) cos x tan(2k x) tan x cot(2k x) cot x
公式组六 sin( x) sin x cos( x) cos x tan( x) tan x cot( x) cot x
定义域
x | x R x | x R
x
|
x
R且x
k
1
,
k
Z
2
x | x R且x k , k Z
x
|
x
R且x
k
1
,
k
Z
2
x | x R且x k , k Z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sin tan cos
cos sin
cot
tan cot 1 csc sin 1
sin( ) sin cos cos sin sin( ) sin cos cos sin
tan 2 2 tan 1 tan 2
sin
(完整版)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材料
![(完整版)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3b5b0e7a98271fe900ef94b.png)
《三角函数》【知识网络】一、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将沿x 轴正向的射线,围绕原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称作角. 逆时针旋转为正角,顺时针旋转为负角,不旋转为零角2、同终边的角可表示为{}()360k k Z ααβ︒=+∈gx 轴上角:{}()180k k Z αα=∈o gy 轴上角:{}()90180k k Z αα=+∈o o g3、第一象限角:{}()036090360k k k Z αα︒︒+<<+∈o g g第二象限角:{}()90360180360k k k Z αα︒︒+<<+∈o o g g第三象限角:{}()180360270360k k k Z αα︒︒+<<+∈oo g g第四象限角:{}()270360360360k k k Z αα︒︒+<<+∈oo g g4、区分第一象限角、锐角以及小于90o的角 第一象限角:{}()036090360k k k Z αα︒︒+<<+∈o g g锐角:{}090αα<<o小于90o的角:{}90αα<o5、若α为第二象限角,那么2α为第几象限角? ππαππk k 222+≤≤+ππαππk k +≤≤+224,24,0παπ≤≤=k ,2345,1παπ≤≤=k所以2α在第一、三象限6、弧度制:弧长等于半径时,所对的圆心角为1弧度的圆心角,记作1rad .7、角度与弧度的转化:01745.01801≈=︒π 815730.571801'︒=︒≈︒=π9、弧长与面积计算公式 弧长:l R α=⨯;面积:21122S l R R α=⨯=⨯,注意:这里的α均为弧度制.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正弦:sin y r α=;余弦cos x r α=;正切tan yxα=其中(),x y 为角α终边上任意点坐标,r =2、三角函数值对应表:3、三角函数在各象限中的符号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简记为“全s t c ”)sin α tan α cos α 第一象限:0,0.>>y x sin α>0,cos α>0,tan α>0, 第二象限:0,0.><y x sin α>0,cos α<0,tan α<0, 第三象限:0,0.<<y x sin α<0,cos α<0,tan α>0, 第四象限:0,0.<>y x sin α<0,cos α>0,tan α<0,4、三角函数线设任意角α的顶点在原点O ,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与P (,)x y , 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过点(1,0)A 作单位圆的切线,它与角α的终边或其反向 延长线交于点T.由四个图看出:当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有向线段,OM x MP y ==,于是有sin 1y y y MP r α====, cos 1x xx OM r α====, tan y MP ATAT x OM OAα====.我们就分别称有向线段,,MP OM AT 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高一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ppt】人教A版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ppt】人教A版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4b4510ed630b1c59eeb5db.png)
在区间 [2k , 2k ], k Z 上是减函数
16 、正切函数y=tanx x k(, k z)
2
⑴ 定义域: { x |x k , k Z }
2
⑵ 值域: R
y y tan x
⑶ 周期性:
2
2
⑷ 奇偶性: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5、(1)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 | n 180 ,n Z }.
(2)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 | 90 n 180 ,n Z }.
(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 | k 90 ,k Z }.
6、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设α 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则:
3
31
3 不存在 0 不存在 0
8、三角函数线
y
P
y
PT
1)有向线段MP叫 角α的正弦线
2)有向线段OM叫 角α的余弦线
A
MO
x
T
y T
O MA x y
3)有向线段AT叫 角α的正切线
M
O
Ax
MA
O
x
P
9、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PT
平方关系: sin 2 cos2 1 R
商数关系: tan sin
4、 α 终边所在的象限
角 α 的集合
第一象限
{α|k·360°<α<k·360°+90°,k∈Z}
{α|k·360°+90°<α<k·360°+180°,
第二象限
k∈Z}
第三象限
{α|k·360°+180°<α<k·360°+270°, k∈Z}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091a41f856a561253d36fa9.png)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函数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象限角:角 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 在第几象限,则称4、已知 是第几象限角,确定一n *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n 等n 份,再从x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 三、四,则 原 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 一终边所落在的区域.n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90° k 360° 180°, k180°k 360° 270°,k 270° k 360° 360°, k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k 180°,k k 180° 90°,k k 90°, k3、终边相等的角: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k 360°,k360°360°360° k 360° 90°,k例4 .设角属于第二象限,且COS—2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解.C 2k 2k,(k Z),k -- k 2/k Z),2n,(n Z)时,一在第一象限;当k 2n 2 1,(n Z)时,一在第三象限;2cos —2 cos2 cos2 0,i在5、1弧度: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平方关系: 2 1 sin cos 2 1, si n 2 1 c 2 2os ,cos 1 2 sin ; 商数关系: 小sin 2 tan , sin tan cos ,cossincostan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口诀: 奇变偶不变,付号看象限.1 sin 2k sin ,cos 2k cos , tan 2ktan k2 sin sin ,cos cos , tanta n • 3 sin sin , cos cos , tan tan•4 sin sin , coscos , tan ta n• 5 sin - cos ,cos — sin •2 26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 所对弧的长为I ,则角 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7、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2 360° , 1 180,1o 型 57.3。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ab9eb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1.png)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必修四中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点。
一、角的概念的推广1、正角、负角和零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
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2、象限角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α在内),均可表示为:k·360°+α,k∈Z 。
二、弧度制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180°=π 弧度1°=π/180 弧度1 弧度=(180/π)°2、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弧长公式:l =|α|·r (其中α是圆心角弧度数,r 是半径)扇形面积公式:S = 1/2·l·r 或 S =1/2|α|·r²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定义设角α终边上一点 P 的坐标为(x,y),r =|OP| =√(x²+ y²) ,则:正弦函数:sinα = y/r余弦函数:cosα = x/r正切函数:tanα = y/x (x ≠ 0)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正弦函数:一、二象限为正,三、四象限为负。
余弦函数:一、四象限为正,二、三象限为负。
正切函数:一、三象限为正,二、四象限为负。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平方关系:sin²α +cos²α = 1商数关系:tanα =sinα/cosα (cosα ≠ 0)四、诱导公式1、诱导公式的作用可以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2、常见的诱导公式sin(α)=sinαcos(α)=cosαsin(π α)=sinαcos(π α)=cosαsin(π +α)=sinαcos(π +α)=cosαsin(2π α)=sinαcos(2π α)=cosα五、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正弦函数 y = sin x 的图象和性质图象:正弦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波浪线,称为正弦曲线。
(完整版)人教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人教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9f87e4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6.png)
三角函数一、随意角、弧度制及随意角的三角函数1.随意角(1)角的观点的推行①按旋转方向不一样分为正角、负角、零角.正角 :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随意角 负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 : 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②按终边地点不一样分为象限角和轴线角.角 的极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 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会合为 k 360ok 360o 90o , k第二象限角的会合为 k 360o 90o k 360o 180o , k第三象限角的会合为 k 360o 180o k 360o 270o , k第四象限角的会合为k 360o 270ok 360o360o , k终边在 x 轴上的角的会合为 k 180o , k终边在 y 轴上的角的会合为 k 180o 90o , k终边在座标轴上的角的会合为k 90o ,k(2)终边与角 α同样的角可写成 α+ k ·360 °(k ∈ Z).终边与角 同样的角的会合为k 360o, k(3)弧度制① 1 弧度的角: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 弧度的角.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360°= 2π弧度; 180°= π弧度.③ 半径为 r 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 l ,则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r④ 若扇形的圆心角为 为弧度制 ,半径为 r ,弧长为 l ,周长为 C ,面积为 S ,则 lr,C2r l ,S1 lr 1 r2 . 222 .随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设 α是一个随意角,角 α的终边上随意一点P(x , 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 r rx 2 y 2 ,那么角 α的正弦、余弦、rrx(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归纳为: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分别是: sin α= y , cos α= x , tan α= y.正切、四余弦)3.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角度030456090120135150180270360函数角 a 的弧度0π /6π/4π /3π /22π /33π /45π/6π3π /22πsina01/2√ 2/2√ 3/21√ 3/2√ 2/21/20-10 cosa1√ 3/2√ 2/21/20-1/2-√ 2/2-√ 3/2-101 tana0√ 3/31√ 3-√ 3-1-√ 3/300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引诱公式A.基础梳理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 sin2α+ cos2α= 1;(在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时,若开方,要特别注意判断符号)sin α(2)商数关系:=tanα.(3)倒数关系:tan cot 1cos α2.引诱公式公式一: sin( α+ 2kπ)=sin α, cos(α+ 2kπ)=cos_α,tan(2k )tan此中 k∈Z .公式二: sin( π+α)=- sin_α, cos( π+α)=- cos_α, tan( π+α)= tan α.公式三: sin( π-α)= sin α, cos( π-α)=- cos_α,tan tan.公式四: sin( -α)=- sin_α, cos(-α)= cos_α,tan tan .ππ公式五: sin -α= cos_α, cos-α= sin α.22ππ公式六: sin 2+α= cos_α, cos2+α=- sin_α.π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此中的奇、偶是指π引诱公式可归纳为 k· ±α的各三角函数值的化简公式.的奇数22倍和偶数倍,变与不变是指函数名称的变化.假如奇数倍,则函数名称要变( 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 ) ;假如偶数倍,则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是指:把πα当作锐角时,依据 k· ±α在哪个象限判断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最后作为结....2...果符号.B. 方法与重点一个口诀1、引诱公式的记忆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2、四种方法在求值与化简时,常用方法有:sin α(1)弦切互化法:主要利用公式tan α=化成正、余弦.cos α(2)和积变换法:利用 (sin θ±cos θ)2=1 ±2sin θcos θ的关系进行变形、转变.( sin cos、sin cos、sin cos三个式子知一可求二)(3)巧用 “1”的变换: 1= sin 2θ+ cos 2θ= sinπ=tan 42(4)齐次式化切法:已知 tank ,则 a sinbcos a tan b ak bm sinn cos m tan n mk n三、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习目标:1 会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2 会求三角函数的周期 :定义法,公式法,图像法(如y sin x 与 y cosx 的周期是)。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c851b91915f804d2a16c104.png)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1.1.1、任意角1、 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2、 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α{}Z k k ∈+=,2παββ§1.1.2、弧度制1、 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2、 .rl =α3、弧长公式:.R Rn l απ==1804、扇形面积公式:.lR R n S 213602==π§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设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那么:α()y x P ,xyx y ===αααtan ,cos ,sin 2、 设点为角终边上任意一点,那么:(设)(),A x yαr =,,,sin y r α=cos x r α=tan yx α=cot x yα=3、 ,,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和三角函数线的画法.αsin αcos αtan 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AT 4、 特殊角0°,30°,45°,60°,90°,180°,270等的三角函数值.α6π4π3π2π23π34ππ32π2πsin αcos αtan α§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 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2、 商数关系:.αααcos sin tan =3、 倒数关系:tan cot 1αα=§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Z k ∈1、 诱导公式一: (其中:(),cos 2cos ,sin 2sin απααπα=+=+k k )Z k ∈2、 诱导公式二: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3、诱导公式三: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αααααα-=-=--=-4、诱导公式四: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5、诱导公式五:.sin 2cos ,cos 2sin ααπααπ=⎪⎭⎫⎝⎛-=⎪⎭⎫⎝⎛-6、诱导公式六:.sin 2cos ,cos 2sin ααπααπ-=⎪⎭⎫⎝⎛+=⎪⎭⎫⎝⎛+§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弦、余弦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最大最小值、对称轴、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3、会用五点法作图.在上的五个关键点为: sin y x =[0,2]x π∈30010-12022ππππ(,)(,,)(,,)(,,)(,,).§1.4.3、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记住正切函数的图象:2、记住余切函数的图象:3、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周期函数定义:对于函数,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x f x ,那么函数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x f T x f =+()x f图表归纳: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xysin =xycos =xy tan =图象定义域RR},2|{Z k k x x ∈+≠ππ值域[-1,1][-1,1]R最值max min 2,122,12x k k Z y x k k Z y ππππ=+∈==-∈=-时,时,max min 2,12,1x k k Z y x k k Z y πππ=∈==+∈=-时,时,无周期性π2=T π2=T π=T 奇偶性奇偶奇单调性Zk ∈在上单调递增[2,2]22k k ππππ-+在上单调递减3[2,2]22k k ππππ++在上单调递增[2,2]k k πππ-在上单调递减[2,2]k k πππ+在上单调递(,)22k k ππππ-+增对称性Zk ∈对称轴方程:2x k ππ=+对称中心(,0)k π对称轴方程:x k π=对称中心(,0)2k ππ+无对称轴对称中心,0)(2k π§1.5、函数的图象()ϕω+=x A y sin 1、对于函数:有:振幅A ,周期,初相,相位,频率()()sin 0,0y A x B A ωφω=++>>2T πω=ϕϕω+x .πω21==Tf 2、能够讲出函数的图象与x y sin =的图象之间的平移伸缩变换关系.()sin y A x B ωϕ=++①先平移后伸缩:平移个单位sin y x =||ϕ()sin y x ϕ=+()sin y A x ϕ=+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 倍()sin y A x ωϕ=+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1||ω()sin A x Bωϕ=++(上加下减)②先伸缩后平移:sin y =sin y A x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 倍sin y A xω=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1||ω()sin A x ωϕ=+()sin A x Bωϕ=++(上加下减)3、三角函数的周期,对称轴和对称中心函数,x∈R 及函数,x∈R(A,,为常数,且A ≠0)的周期;sin()y x ωϕ=+cos()y x ωϕ=+ωϕ2||T πω=函数,(A,ω,为常数,且A ≠0)的周期.tan()y x ωϕ=+,2x k k Z ππ≠+∈ϕ||T πω=对于和来说,对称中心与零点相联系,对称轴与最值点联系.sin()y A x ωϕ=+cos()y A x ωϕ=+求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与对称中心,只需令与sin()y A x ωϕ=+()2x k k Z πωϕπ+=+∈()x k k Z ωϕπ+=∈解出即可.余弦函数可与正弦函数类比可得.x 4、由图像确定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图像特征:,.max min 2y y A -=max min2y y B +=要根据周期来求,要用图像的关键点来求.ωϕ§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1、 要求熟悉课本例题.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记住15°的三角函数值:ααsin αcos αtan 12π426-426+32-§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2、()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3、()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4、()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5、.()tan tan 1tan tan tan αβαβαβ+-+=6、.()tan tan 1tan tan tan αβαβαβ-+-=§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αααcos sin 22sin =.12sin cos sin 2ααα=2、ααα22sin cos 2cos -=1cos 22-=α.α2sin 21-=变形如下:升幂公式:222cos 1cos 22sin ααα=⎨-=⎪⎩降幂公式:221cos (1cos 2)21sin (1cos 2)2αααα=+=-⎧⎪⎨⎪⎩3、.ααα2tan 1tan 22tan -=4、sin 21cos 2tan 1cos 2sin 2ααααα-==+§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注意正切化弦、平方降次.2、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ϕ++=+=x b a x b x a y (其中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 ).ϕ(,)a b tan b aϕ=第二章:平面向量§2.1.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1、 了解四种常见向量:力、位移、速度、加速度.2、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2.1.2、向量的几何表示1、 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2、 向量的大小,也就是向量的长度(或称模),记作;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长度AB AB AB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3、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2.1.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1、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1、 三角形加法法则和平行四边形加法法则.2§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1、 与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的相反向量.a a2、 三角形减法法则和平行四边形减法法则.§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1、 规定:实数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它的长度和方向规λa a λ定如下: ⑵当时, 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当时, 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0>λa λa 0<λa λa 2、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0≠a a b λa b λ=§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任一向量,21,e e 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21,λλ2211e e a λλ+=§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1、 .()y x j y i x a ,=+=§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设,则:()()2211,,,y x b y x a == ⑴,()2121,y y x x b a ++=+⑵,()2121,y y x x b a --=-⑶,()11,y x a λλλ=⑷.1221//y x y x b a =⇔2、 设,则:()()2211,,,y x B y x A .()1212,y y x x AB --=§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1、设,则()()()332211,,,,,y x C y x B y x A ⑴线段AB 中点坐标为,()222121,y y x x ++⑵△ABC 的重心坐标为.()33321321,y y y x x x ++++§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1、 .θb a ⋅2、 在.a b θ34.5、 .0=⋅⇔⊥b a b a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1、 设,则:()()2211,,,y x b y x a ==⑴2121y y x x b a +=⋅2121y x +⑶121200a b a b x x y y ⊥⇔⋅=⇔+=⑷1221//0a b a b x y x y λ⇔=⇔-=2、 设,则:()()2211,,,y x B y x A3、两向量的夹角公式cos a ba bθ⋅==4、点的平移公式平移前的点为(原坐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新坐标),平移向量为,(,)P x y (,)P x y '''(,)PP h k '=则.x x hy y k '=+⎧⎨'=+⎩ 函数的图像按向量平移后的图像的解析式为()y f x =(,)a h k =().y k f x h -=-§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2.5.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知识链接:空间向量空间向量的许多知识可由平面向量的知识类比而得.下面对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证明,求值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1、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⑴.直线的方向向量: 若A 、B 是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则为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与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也是l AB l AB直线的方向向量.l ⑵.平面的法向量: 若向量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记作,如果,那么向量nααn α⊥ n α⊥ 叫做平面的法向量.nα⑶.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待定系数法):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②设平面的法向量为.α(,,)n x y z =③求出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坐标.123123(,,),(,,)a a a a b b b b ==④根据法向量定义建立方程组.n a n b ⎧⋅=⎪⎨⋅=⎪⎩ ⑤解方程组,取其中一组解,即得平面的法向量.α(如图)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2、用向量方法判定空间中的平行关系⑴线线平行设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是,则要证明∥,只需证明∥,即.12,l l a b 、1l 2l a b ()a kb k R =∈ 即:两直线平行或重合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⑵线面平行①(法一)设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是,则要证明∥,只需证明,即l a αul αa u ⊥ .0a u ⋅= 即: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的方向向量与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②(法二)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也可以在平面内找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即可.⑶面面平行若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要证∥,只需证∥,即证.αu βv αβu vu v λ= 即:两平面平行或重合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3、用向量方法判定空间的垂直关系⑴线线垂直设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是,则要证明,只需证明,即.12,l l a b、12l l ⊥a b ⊥ 0a b ⋅= 即: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⑵线面垂直①(法一)设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是,则要证明,只需证明∥,即l a αu l α⊥a u.a u λ= ②(法二)设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内的两个相交向量分别为,若l a αm n 、0,.a m l a n α⎧⋅=⎪⊥⎨⋅=⎪⎩则即: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两条不共线直线的方向向量都垂直.⑶面面垂直若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要证,只需证,即证.αuβv αβ⊥u v ⊥ 0u v ⋅= 即:两平面垂直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4、利用向量求空间角⑴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为两异面直线,A ,C 与B ,D 分别是上的任意两点,所成的角为,,a b ,a b ,a b θ 则cos .AC BDAC BDθ⋅=9⑵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①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②求法: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与的夹角为l a αu θa u , 则为的余角或的补角ϕθϕϕ的余角.即有:cos s .in a u a uϕθ⋅== ⑶求二面角①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叫做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指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O ,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射线βα--l ,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l BO l AO ⊥⊥,AOB ∠βα--l 如图:②求法:设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再设的夹角为,二面角l αβ--m n 、m n 、ϕ的平面角为,则二面角为的夹角或其补角l αβ--θθm n 、ϕ.πϕ-根据具体图形确定是锐角或是钝角:θ◆如果是锐角,则,θcos cos m n m nθϕ⋅== 即;arccos m n m nθ⋅= ◆如果是钝角,则,θcos cos m n m nθϕ⋅=-=- 即.arccos m n m n θ⎛⎫⋅ ⎪=- ⎪⎝⎭5、利用法向量求空间距离⑴点Q 到直线距离l 若Q 为直线外的一点,在直线上,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点Q 到直线距离为l P l a l b PQ l h =⑵点A 到平面的距离α若点P 为平面外一点,点M 为平面内任一点,αα平面的法向量为,则P 到平面的距离就等于在法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绝对值.αn αMP n 即cos ,d MP n MP=10n MP MP n MP ⋅=⋅ n MP n⋅= ⑶直线与平面之间的距离a α 当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时,直线上的各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由此可知,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可转化为求直线上任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即转化为点面距离.即.n MP d n ⋅= ⑷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αβ 利用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将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转化为求点面距离.即.n MP d n⋅= ⑸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设向量与两异面直线都垂直,则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就是在向量方n ,a b ,,M a P b ∈∈,a b d MP n 向上投影的绝对值. 即.n MP d n⋅=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⑴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推理模式:,,PO O PA A a PAa a OA αααα⊥∈⎫⎪=⇒⊥⎬⎪⊂⊥⎭概括为:垂直于射影就垂直于斜线.⑵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推理模式:,,PO O PA A a AOa a AP αααα⊥∈⎫⎪=⇒⊥⎬⎪⊂⊥⎭概括为:垂直于斜线就垂直于射影.7、三余弦定理设AC 是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AD 是的一条斜线AB 在内的射影,且BD⊥AD,垂足为D.设AB ααα与 α(AD)所成的角为, AD 与AC 所成的角为, AB 与AC 所1θ2θ11成的角为.则.θ12cos cos cos θθθ=8、 面积射影定理已知平面内一个多边形的面积为,它在平面内的射影图形的面积为,平面与β()S S 原α()S S '射α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锐二面角,则βθ 'cos =.S S S S θ=射原9、一个结论长度为的线段在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上的射影长分别为,夹角分别为,则l 123l l l 、、123θθθ、、有 .2222123l l l l =++222123cos cos cos 1θθθ⇔++=222123sin sin sin 2θθθ⇔++=(立体几何中长方体对角线长的公式是其特例).。
(完整版)高中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e3e7b8e518964bcf847cf2.png)
§04。
三角函数 知识要点1. 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α与角β的终边重合):{}Z k k ∈+⨯=,360|αββ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180|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90180|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90| 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45180| ββ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45180| ββ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 180360k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180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 90360±+=βαk2. 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 180°=π 1°=0。
01745 1=57。
30°=57°18′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180°≈57。
30°=57°18ˊ. 1°=180π≈0。
01745(rad )3、弧长公式:rl ⋅=||α。
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扇形4、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P与原点的距离为r,则 ry =αsin ; rx =αcos ; =αtan yx=αcot ; xr =αsec ;。
yr=αcsc 。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正切、余切余弦、正割正弦、余割6、三角函数线正弦线:MP ; 余弦线:OM; 正切线: AT.SIN \COS 三角函数值大小关系图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一半所在区域16. 几个重要结论: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αααtan cos sin = αααcot sin cos = 1cot tan =⋅αα 1sin csc =α⋅α 1cos sec =α⋅α1cos sin 22=+αα 1tan sec 22=-αα 1cot csc 22=-αα9、诱导公式:2k παα±把的三角函数化为的三角函数,概括为: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公式组二 公式组三(完整版)高中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x x k x x k x x k x x k cot )2cot(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π x x x x xx x 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 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 公式组六xx x x x x x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π xx x x x x xx cot )2cot(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π xx x x xx x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π(二)角与角之间的互换公式组一 公式组二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αααcos sin 22sin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ααα2tan 1tan 22tan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2cos 12sinαα-±=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2cos 12cos αα+±=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公式组三 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2tan 12tan2sin 2ααα+= 2tan 12tan 1cos 22ααα+-= 2tan 12tan2tan 2ααα-=42675cos 15sin -== ,42615cos 75sin +== ,3275cot 15tan -== ,3215cot 75tan +== 。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4_第一章三角函数精品课件_1[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课时)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4_第一章三角函数精品课件_1[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7cb65f3f705cc1755270923.png)
正弦、余弦函数的 图象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复习 回顾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
sin=MP
cos=OM tan=AT
y
三角函数线 正弦线MP
余弦函数
正切函数
余弦线OM
正切线AT
P
T
-1
O
M
A(1,0)
x
பைடு நூலகம்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问题:如何作出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途径:利用单位圆中正弦、余弦线来解决。
y=sinx
y=cosx
2 3 4 5 6 x
六.对称轴和对称点:
y sin x的对称轴: x k
2
, 对称点: ( k ,0);
y co s x的对称轴: x k , 对称点: ( k
2
,0);
七. y sin x和y cos x的图像性质的研究思想 : (1)充分利用图像- - - -数形结合的思想
应用提升 练习1:试着画出 y | tan x | 和y tan | x |
并讨论它们的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练习2.如果、 ( , )且 tan cot , 2
那么必有( ) A. 3 C. 2 B. 3 D. 2
y 1
2
o -1
2
3 2
2
x
y=sinx x[0,2] y=sinx xR
y
1
正弦曲 线
2
-4
-3
-2
-
o
-1
3
4
5
6
x
如何由正弦函数图像得y 到余弦函数图像?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e4eab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8.png)
必修四:三角函数知识点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中数学必修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物理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点。
一、角的概念角可以看作是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按旋转方向的不同,角可以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
正角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而如果射线没有旋转,就形成了零角。
角的度量有两种单位,分别是角度制和弧度制。
在角度制中,我们把周角的 1/360 称为 1 度的角,记为 1°。
而在弧度制中,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 弧度的角,用符号 rad 表示。
如果弧长为 l,半径为 r,圆心角的弧度数为α,则有α = l/r。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 P的坐标为(x,y),r =√(x²+ y²),那么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分别定义为:正弦函数:sinα = y/r余弦函数:cosα = x/r正切函数:tanα = y/x (x ≠ 0)需要注意的是,三角函数的值与点 P 在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只与角α的大小有关。
三、三角函数线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M,则有向线段MP 叫做角α的正弦线,有向线段OM 叫做角α的余弦线。
过点 A(1,0)作单位圆的切线,设它与角α的终边(当α为第一、四象限角时)或其反向延长线(当α为第二、三象限角时)相交于点 T,则有向线段 AT 叫做角α的正切线。
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sin²α +cos²α = 1(2)商数关系:tanα =sinα/cosα (cosα ≠ 0)这两个基本关系在解决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和证明等问题中经常用到。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3ddecb4960590c69ec376fc.png)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三角函数(初等函数二)⎧⎪⎨⎪⎩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Z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36090360180,k k k α⋅+<⋅+∈Z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360180360270,k k k αα⋅+<<⋅+∈Z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360270360360,k k k αα⋅+<<⋅+∈Z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k k αα=⋅∈Z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90,k k αα=⋅+∈Z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90,k k αα=⋅∈Z例1.已知,9090,90900000<<-<<-βα求2βα-的范围。
解:0000009090,4545,9090,2ββα-<-<-<-<-<<()22ββαα-=+-,001351352βα-<-<例2.若集合|,3A x k x k k Z ππππ⎧⎫=+≤≤+∈⎨⎬⎩⎭,{}|22B x x =-≤≤, 则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2,0][,2]3π- 2|,...[,0][,]...333A x k x k k Z πππππππ⎧⎫=+≤≤+∈=-⎨⎬⎩⎭3、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360,k k ββα=⋅+∈Z 例3.与02002-终边相同的最大负角是_______________。
解.0202- 00020025360(202)-=-⨯+- 4、已知α是第几象限角,确定()*n nα∈N 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n 等份,再从x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三、四,则α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n α终边所落在的区域.例4.设α角属于第二象限,且2cos2cosαα-=,则2α角属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C 22,(),,(),2422k k k Z k k k Z ππαππαππππ+<<+∈+<<+∈当2,()k n n Z =∈时,2α在第一象限;当21,()k n n Z =+∈时,2α在第三象限; 而coscoscos0222ααα=-⇒≤,2α∴在第三象限;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6、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l ,则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rα=. 7、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2360π= ,1180π= ,180157.3π⎛⎫=≈ ⎪⎝⎭. 8、若扇形的圆心角为()αα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l ,周长为C ,面积为S ,则l r α=,2C r l =+,21122S lr r α==.例5 如果1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2,那么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A .5.0sin 1 B .sin 0.5 C .2sin 0.5 D .tan 0.5解4.A 作出图形得111sin 0.5,,sin 0.5sin 0.5r l r r α===⋅=9、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0r r =>,则sin y r α=,cos x r α=,()tan 0yx xα=≠. 例6.若角0600的终边上有一点()a ,4-,则a 的值是( )解:000tan 600,4tan 6004tan 604aa ==-=-=--10、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11、三角函数线:sin α=MP ,cos α=OM ,tan α=AT .例7.设MP 和OM 分别是角1817π不等式:①0<<OM MP ;②0OM MP <<; ③0<<MP OM ;④OM MP <<0,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任意角 1、 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
2、 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2k , k Z .
§1.1.2、弧度制 1、 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1 弧度的角.
2、 l . r
3、弧长公式: l nR R . 180
r
r
x
y
3、 sin , cos , tan 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和三角函数线的画法.
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AT
4、 特殊角 0°,30°,45°,60°,
90°,180°,270 等的三角函数值.
0
2
3
3
2
4 2
3
4
2
6
3
y T
P
O M Ax
sin cos tan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4、由图像确定三角函数的解析式
利用图像特征: A ymax ymin , B ymax ymin .
(上加下减)
3、三角函数的周期,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函数 y sin( x ) ,x∈R 及函数 y cos( x ) ,x∈R(A, , 为常数,且 A≠0)的周期T 2 ; | |
函数 y tan( x ) , x k , k Z (A,ω, 为常数,且 A≠0)的周期T .
2
2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记住正切函数的图象:
-2-
y
y=tanx
3 -2
-
-2
o
2
3
x
2
2、记住余切函数的图象:
y
y=cotx
-
-2
o
2
3 2 x
2
3、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周期函数定义:对于函数 f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 T,使得当 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f x T f x,那么函数 f x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 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5、诱导公式五:
cos sin. 2
sin cos , 2
6、诱导公式六:
cos sin. 2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记住正弦、余弦函数图象:
y=sinx
y
-4
-7 -3 2
-5 2
-2
-3 - 2
-2 1 o
-1
2
3 2
7
2 2 5 3
2
2
| |
对于 y Asin( x ) 和 y A cos( x ) 来说,对称中心与零点相联系,对称轴与最值点联系.
求函数 y Asin( x ) 图像的对称轴与对称中心,只需令 x k (k Z ) 与
2 x k (k Z )
解出 x 即可.余弦Hale Waihona Puke 数可与正弦函数类比可得.T 2
奇
x 2k , k Z时,y 1 max
x 2k , k Z时,y 1 min
T 2
偶
无
T
奇
单调性
kZ
在[2k , 2k ] 上单调递增
2
2
在[2k , 2k 3 ]上单调递减
2
2
在[2k , 2k ] 上单调递增 在[2k , 2k ]上单调递减
在 (k , k ) 上单调递
2
2
增
对称性
kZ
对称轴方程: x k 2
对称中心 (k , 0)
对称轴方程: x k
对称中心 (k , 0)
2
无对称轴
k 对称中心 ( , 0)
2
§1.5、函数 y Asinx 的图象
1、对于函数:
y Asin x B A 0, 0有:振幅 A,周期T 2 ,初相 ,相位x ,频率
f
1 T
2
.
2、能够讲出函数 y sin x 的图象与
y Asin x B 的图象之间的平移伸缩变换关系.
① 先平移后伸缩:
y sin x 平移 || 个单位
y sin x
(左加右减) 横坐标不变
y Asin x
2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A 倍
纵坐标不变
y Asin x
4、扇形面积公式: S
nR 2
1 lR .
360 2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 设 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x, y,那么: sin y, cos x, tan y
x
2、 设点 Ax , y 为角 终边上任意一点,那么:(设 r x2 y2 )
sin y , cos x , tan y , cot x
1、 平方关系: sin 2 cos2 1.
2、
商数关系: tan
sin cos
.
3、 倒数关系: tan cot 1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k Z )
sin 2k sin,
kZ )
1、 诱导公式一: cos 2k cos , (其中:
tan 2k tan.
-1-
sin sin, 2、 诱导公式二: cos cos ,
tan tan.
sin sin, 3、诱导公式三: cos cos ,
tan tan.
4、诱导公式四: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sin cos , 2
4
x
y=cosx
y
-4
-3 -7 2
-5
2 -2
- -3 2
-2
1
o
-1
2
3 2
2
3 5 2
7
2 4
x
2、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弦、余弦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最大最小值、对称轴、对称中心、奇偶性、
单调性、周期性.
3、会用五点法作图.
y sin x 在 x [0, 2 ] 上的五个关键点为:(0,0)( ,1 ,)0(,3,-1)(2,0,)(,,).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 1 | 倍
平移 | B| 个单位 y Asin x B
(上加下减)
② 先伸缩后平移:
y sin x 横坐标不变
y Asin x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A 倍
纵坐标不变
y Asin x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 1 | 倍
平移 个单位
y Asin x
(左加右减)
平移 | B| 个单位 y Asin x B
-2-
图表归纳: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y sin x
y cos x
y tan x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R
[-1,1]
R
[-1,1]
{x | x k , k Z} 2 R
最值
x 2k , k Z时,y 1
2
max
x 2k , k Z时,y 1
2
min
周期性 奇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