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判定
重大危险源类别范围及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类别范围及辨识标准(一)贮罐区(贮罐):1.易燃液体:汽油、丙烯、石脑油20T以上;煤油、松节油等100T以上。
2.可燃气体:乙炔、氢、液化石油气10T以上;氨气20T以上。
3.毒性物质:剧毒品1kg以上;有毒品100kg以上;有害品20t 以上。
(二)库区(库):1.民用爆破器材:起爆器材1t以上、工业炸药50t以上、爆竹危险源材料(250t以上);2.烟火剂、烟花爆竹: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储量5t以上;3.易燃液体:汽油、丙烯、石脑油、闪点<28度,储量20t以上;煤油、松节油等100t以上;4.可燃气体:品种同前、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10t以上。
氨气20t以上;5.毒性物质:品种同前,剧毒品1kg以上,有毒品100kg以上,有害品20t以上。
(三)生产场所:在生产作业场所使用或暂存上述(库区)所列物品达到库区重大危险源标准临界量10%以上的,均属重大危源(四)压力管道:1.输入有毒、可燃、易燃气体、距离200km以上管道;2.公用管道:中压、高压燃气管道;3.工业管道:(五)锅炉:1.蒸汽锅炉:压力大于2.5mpa,蒸发量大于10t/h;2.热水锅炉:出水温度大于120度。
(六)压力容器:(七)煤矿(井工开采):1.高瓦斯矿井;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5.煤层自然发火期小于或等于6个月的矿井;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八)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井工开采):1.瓦斯矿井;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3.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4.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九)尾矿库:库容大于等于100万立方米或坝高大于等于30m的尾矿库。
具体技术标准、参数按照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为准。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一、重大危险源确认标准(一)《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二)《化学品安全标监编写规定》(GB15258-1999)(三)《职业性接触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四)《石油化工企业设计规范》(GB50160-92)(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六)《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二、重大危险源确认的范围根据上述重大危险源确认标准及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生产监管实际,本次确认的重大危险源是指:一是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二是存在重特大事故隐患、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或财产重特大损失,给社会带来重特大影响的单位、场所、路段、水域等;三是一年内发生过二次工伤死亡事故或一次3人以上死亡事故的单位。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类别如下:1、贮罐区(贮罐);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贮存表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贮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2)贮罐区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 Q q Q q Q n n11221++⋅⋅⋅+≥ 式中,q q q n 12,,,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贮存量。
Q Q Q n 12,,,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注: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 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2、库区(库);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公式
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公式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公式这事儿,听起来挺复杂,其实搞明白了也没那么难。
咱先来说说啥是重大危险源。
简单来讲,就是那些一旦出事儿,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东西或者场所。
比如说,一个大型的化工厂,里面存着好多易燃易爆的化学品,这就有可能是重大危险源。
那怎么判断一个东西或者场所是不是重大危险源呢?这就得靠计算公式啦。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公式会考虑好多因素。
就拿储存危险化学品的量来说吧。
比如说,某种危险化学品,它有一个规定的临界量。
如果储存的量超过了这个临界量,那可能就属于重大危险源了。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家工厂检查。
那是个挺大的厂子,生产各种化工产品。
我们去的时候,工人们正忙活着。
我和同事们就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计算公式,一项一项地核对他们储存的化学品的量。
有一个仓库,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罐子,上面标着各种化学品的名称和数量。
我们拿着本子,仔细地记录着,然后跟临界量对比。
这过程可不轻松,得特别细心,一个数字都不能错。
算着算着,发现有一种化学品的储存量快接近临界量了。
这可把我们紧张坏了,赶紧重新核对数据,又去查看了相关的记录和台账。
最后发现,还好只是虚惊一场,没超过临界量。
再比如说,除了单纯看储存量,还得考虑这些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有些化学品特别容易爆炸,有些毒性特别强。
不同的危险特性在计算公式里也有不同的权重。
而且啊,判定重大危险源可不仅仅是算个公式那么简单。
还得考虑周边的环境,比如附近有没有居民区、学校、医院这些人员密集的地方。
要是在这些地方附近,那判定的标准可能就更严格了。
总之,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是一堆数字和符号的组合,但背后关系着好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咱们可不能马虎,得认认真真地算,仔仔细细地判断,把可能的危险都找出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这样才能让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所以说,不管是工厂的管理者,还是相关的监管部门,都得把这个计算公式弄明白,用好了,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
可别小看这一个个数字和公式,它们就像是安全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生活呢!。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设备、工艺、场所和物质等,其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我国制定了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全面监管和控制。
首先,按照危险程度和可能性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
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特别重大、重大和一般三个级别。
特别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特别严重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极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一般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一般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
其次,根据分级结果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对于特别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最严格的管理措施,包括严格监管、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定特别的应急预案等;对于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加强监管、建立应急预案等;对于一般危险源,应当采取一般的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日常监管等。
另外,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还应当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进行细化和具体化。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大危险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危险性,因此在进行分级管理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级标准制定。
例如,在化工领域,可能存在大量的有毒、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对于化工行业的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最后,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减少事故的发生。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安全生产;社会公众应当增强安全意识,积极参与重大危险源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总之,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大危险源判定及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2.4重大危险源判定及风险等级划分2.4.1企业重大危险源判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福建南纺涉及的液化石油气、二甲基甲酰胺、双氧水等属于危险化学品。
企业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2.4.2)和《企业突发环(HJ/T169-200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可根据企(征求意见稿),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生产工)、按照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矩阵,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一、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根据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是否计算所2中所列化学物质,1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附表和附表:2或附表中临界量的比值Q涉及化学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表1 Q。
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即为与其临界量)计算物质数量1 、当企业存在多种化学物质时,则按式( 2 Q比值():;..Q=q/Q+q/Q+…+q/Q (1)n2n121式中:q, q, ..., q——每种化学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n12 Q, Q, ..., Q——每种化学物质的临界量,t。
n12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1≤Q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别以Q、Q和Q表示。
312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和表2-10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企业的Q值为:Q=0.7/50+45/50+5/50+0.3/5000+0.5/200=1.02二、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废水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与判定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与判定(一)、施工重大危险源1明挖法施工重大危险源(1)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军便梁的使用与维护。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米。
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矿山法施工重大危险源隧道开挖与支护、大断面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降水工程。
3、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4、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米及以上;搭设跨度18米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2)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红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二)、环境重大危险源1、地铁工程邻近或穿越的既有轨道线路、河流。
2、地铁工程邻近或穿越的重要保护性或永久性建(构)筑物,重要市政管线、道路及桥梁。
3、地铁施工穿越的不良地层4、其他判断定为环境重大危险源的环境。
第四章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管理第十条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实际编制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1、控制目标、指标、安全评估;2、专项施工方案;3、管理程序与规章制度;4、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5、现场监测、报告、预警与报警制度;6、应急预案;7、监督与检查制度;8、其他应包括的内容。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应报标段监理单位审核,总监办审批。
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中的安全专项施工方5 案必须通过施工单位本部(中标单位)的审核和专家论证,并根据论证审查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论证后需要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论证。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是判断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用公式q实际存在量/Q危险物质临界量≥1,多种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q1/Q1+q2/Q2+q3/Q3 (1)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具体如下:
1、主要指可导致火灾、爆炸、毒物泄露后果严重的危险物质。
2、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以内的一个或几个装置、设置或场所内的危险物质。
3、不含核设施、军亊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等。
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划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划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划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相关法规来定制,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级别划分标准:
1. 一级危险源:具有高风险的危险源,可能导致严重事故、重大人员
伤亡和严重环境损害。
例如,核电站、化工厂、高压气体储存库等。
2. 二级危险源:具有较高风险的危险源,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事故、
较大人员伤亡和较大环境损害。
例如,石油炼油厂、化学品仓库、矿
山等。
3. 三级危险源:具有中等风险的危险源,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事故、
人员伤亡和环境损害。
例如,建筑工地、食品加工厂、机械加工厂等。
4. 四级危险源:具有较低风险的危险源,可能导致轻微的事故、个别
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例如,一般办公场所、商场、住宅区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常见的划分标准,具体的级别划分应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确定。
危险源的级别划分还应结合危险性评估、
安全管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如何判定重大危险源
如何判定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指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依据危险物质的特性和数量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并就危险物质的危害特性分别对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作了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临界量的规定。
判定重大危险源时,受限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用于判定重大危险源的单元,如果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
如果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照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要求,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一般以可能存在的最大的物质量为计算值,而不是以平时的量为准。
比如,一个10m³的储罐平时只用到5m³,特殊情况下才装满,计算时应该以10m³为准。
下面举例说明重大危险源的计算方法:
假如一个生产氯甲苯的车间有8套通氯气的装置,氯气钢瓶储量满瓶为1吨,反应釜中甲苯的最大生产容量为10t,产物为氯甲苯和盐酸,判定该车间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
根据题意,氯甲烷生产车间氯气的储量一共8t,甲苯为80t,而氯气的临界量为10t,甲苯的临界量为40t,根据重大危险源判定公式:
8 10+80
40
=2.8>1,所以该车间属于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具有造成严重伤害、重大破坏或危害公共安全的潜在风险的物质、设备、工艺、工程等因素。
二、等级划分根据危险源的性质、潜在风险程度和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等因素,将重大危险源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1. 一级重大危险源:一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具有极高的潜在风险和严重的事故后果,一旦发生事故将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这类危险源通常包括核能、化工、煤矿等领域的设备、工艺和物质。
对于一级重大危险源,需要采取最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监督和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
2. 二级重大危险源:二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和重大的事故后果,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较大威胁。
这类危险源包括石化、冶金、建筑等领域的设备、工艺和物质。
对于二级重大危险源,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监督和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
3. 三级重大危险源:三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和较大的事故后果,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一定威胁。
这类危险源包括食品、医药、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设备、工艺和物质。
对于三级重大危险源,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监督和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
4. 四级重大危险源:四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具有较低的潜在风险和事故后果,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一定威胁。
这类危险源包括金融、电力、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设备、工艺和物质。
对于四级重大危险源,需要采取基本的安全控制措施,监督和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
三、总结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等级划分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潜在风险,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的稳定。
不同等级的重大危险源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接受监督和管理机构的严格监管。
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重大危险源的存在,加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是指用于识别某一特定场所、设备或过程是否存在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危险因素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
该标准通常由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内部管理规定等制定,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危险程度:判定该危险源对人员、物资、环境等的危害程度,以确定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
2.可能性:判定该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大小,以确定其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3.暴露程度:判定人员暴露于该危险源的程度和时间,以评估其危害程度。
4.防范措施:判定危险源存在的原因、防范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隐患等,以确定其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在实际运用中,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需要根据特定行业、工艺、设备等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企业应积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和管控,以确保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的危险源形式。
- 1 -。
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依据
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依据一、事故的划分标准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条的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的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三、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相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存在不同界定。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这是一般性的规定。
特殊行业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界定因行业性质而有所差异。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危险源的性质、规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设施、设备或物质。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科学的分级,有助于企业合理地配置安全资源,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首先,重大危险源应根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
一般来说,危害程度可从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和财产损失三个方面来考虑。
对于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严重环境破坏或巨额财产损失的危险源,应当视为高级别的重大危险源。
而对于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环境破坏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则应当视为中级别的重大危险源。
对于可能造成轻微人员伤亡、环境破坏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则应当视为低级别的重大危险源。
其次,重大危险源的分级还应考虑到危险源本身的性质和规模。
例如,化工企业的有毒、易燃、易爆物品,以及高压设备、高温设备等,都属于高级别的重大危险源。
而一般工业企业中的锅炉、压力容器等设备,以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等,都属于中级别的重大危险源。
而一些常规的机械设备、劳动作业等,则属于低级别的重大危险源。
最后,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分级,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高级别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检查。
对于中级别的重大危险源,企业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
而对于低级别的重大危险源,企业也不可忽视,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总之,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分级,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安全资源,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因此,企业应当认真对待重大危险源的分级工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国家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
国家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
国家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可能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重大危害的危险源进行判定和分类的标准。
一般来说,国家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源的性质和特征:判定危险源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需要考虑其性质和特征。
例如,具有爆炸、放射性、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等特征的危险源通常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2. 危险源的规模和影响范围:判定危险源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还需要考虑其规模和影响范围。
例如,具有大规模爆炸、泄漏、火灾等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群造成严重影响的危险源通常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3. 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判定危险源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还需要考虑其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完善程度。
例如,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监测预警系统等措施的危险源通常被认定为非重大危险源。
4. 危险源的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判定危险源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还需要考虑其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
例如,具有多次事故记录或者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危险源通常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判定标准,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和管理,以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是指用于确定在特定工作场所中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危险源的一套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机构制定,旨在保护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
具体的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可能因国家和行业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考虑:
1. 潜在的危害性:评估危险源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威胁。
这可能涉及到危险源的能量释放、毒性、爆炸性、火灾风险等方面的考虑。
2. 影响范围:确定危险源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的影响范围。
这包括考虑可能的事故后果和扩散路径。
3. 控制措施可行性:评估是否存在可以有效控制危险源的可行措施。
这可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考虑。
4. 监测和预警能力:考虑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
重大危险划分标准
重大危险划分标准重大危险划分标准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分类的一种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重大危险源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危险物质的数量和特性:对于某些特定危险物质,如易燃、易爆、剧毒、高腐蚀性等物质,其数量和特性是评估重大危险源的重要因素。
例如,对于易燃物质,其数量和特性可能直接决定其危险程度。
2.生产场所的特性:生产场所的特性也是评估重大危险源的重要因素。
例如,生产场所的通风状况、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都可能对危险源的危害程度产生影响。
3.生产过程的特点:生产过程的特点也是评估重大危险源的重要因素。
例如,某些生产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大量危险物质,或者在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下进行,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重大危险源的风险。
4.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对于已经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场所或设施,还需要评估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
例如,某些危险源虽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或者其发生事故后的后果并不严重,这些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结果,可以将重大危险源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如一级、二级、三级等。
不同级别的重大危险源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和管理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
例如,某些企业可能存在多个重大危险源,需要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在制定重大危险划分标准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法规和标准的符合性: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于涉及到重大危险源的场所或设施,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
2.风险的可控性:对于重大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
3.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管理和控制重大危险源时,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重大危险源评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评定标准
重大危险源证定和评估是在设计阶段、安全技术评价阶段和运行阶段,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颁布的技术标准,结合工艺操作特点和技术指标,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工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确定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确保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准确性和完善性,重大危险源评定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安全隐患识别。
将重大危险源识别为安全隐患,需要根据技术标准要求的安全规定进行明确,并结合设备的特性和工艺的操作特征,准确判断某些操作或用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明确隐患的类型、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等。
二、安全技术指标确定。
根据安全隐患识别的结果,在全面了解工艺操作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法规标准,确定安全技术指标,满足工艺安全性要求。
三、重大危险源识别。
在确定安全技术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安全因子识别,通过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归类和评估,将其中可能引起重大危险的安全因子识别出来,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性质、类型、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四、风险管控评估。
在安全隐患识别及重大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控评估,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预防和控制重大危险源的发生,减少不安全因素可能引起的后果。
重大危险源评定标准旨在帮助企业在工艺设计、安全技术评价、
运行管控等领域,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工艺操作特点确定工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确定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保障职业安全健康。
重大危险源的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标准: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此标准不适用: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d) 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
e) 地下储罐。
适用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旁没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重大危险源的划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划分标准
重大危险源是指当事人员存在的、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场所、部位、设施或者工艺活动,危险程度高、后果严重、发生概率低,具有突发、难以控制的特点。
划分重大危险源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能源、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危险性: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等材料、能源的危险性,以及一些工艺流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2. 环境因素的影响:受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造成事故的概率、影响程度。
3. 设备管理和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的质量、年限、设备运行的流程以及操作员的管理水平等因素。
4. 设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包括建筑物、围栏等设施的完整性,以及设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5. 管理控制及能力:包括管理控制机制、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等因素。
以上因素作为划分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在工作安全中应严格遵守。
针对重大危险源,应加强管理控制,规范运行流程,并建立应急预案及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危险源判定
一、重大危险源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设施和场所)。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两类。
危险物质是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导致潜在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中的危险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所规定的临界量,则判定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质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
2)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质,且每一种危险物质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q1/Q1+q2/Q2+q3/Q3+........+q n/Q N≥1
式中:q1,q2,q3,...,q n-------单元内每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储存量,t;
Q1,Q2,Q3,...,Q n-------各危险物质对应的临界量,t。
若满足上式,则为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为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根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库区(库)烟花、爆竹
的临界量为5吨。
1号烟花库(危险等级为1.3级)设计的药物限量为6000kg,每箱烟花含药量按1kg计,1号烟花库最大允许储存的爆竹箱数为6000箱。
2号爆竹库(危险等级为1.3级)设计的药物限量为6000kg,每箱爆竹含药量按1kg计,2号爆竹库最大允许储存的爆竹箱数为6000箱。
1号库、2号库的药物限量均超过库区(库)的烟花、爆竹临界量;因此。
1号烟花库、2号爆竹库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整个库区在500米范围内,可作为一个单元考虑,整个库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见表: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
重大危险源主要针对的是物质危险源、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的客观存在。
当危险物质的量超过规定的临界量时,即构成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明,该库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因此,为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对烟花爆竹仓库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评价。
(1)危险场所火灾、爆炸危险、危害分析
烟花爆竹产品属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的第1类:爆炸品。
库房的危险等级主要根据其内储存、运输的烟花、爆竹产品的分级、各类、单个产品装药量等因素来确定。
烟花、爆竹事故主要是爆炸和燃烧。
1.1级建筑物为建筑物内的危险品在制造、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会发生爆炸事故。
1.1级建筑物发生爆炸事故后,主要以爆炸空气冲击波和爆炸碎片的形式,对外界产生破坏,爆炸后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破坏能量巨大,是黑火药生产企业发生事故损失的主要因素。
1.1级建筑物发生爆炸事故时,其破坏效应不局限于本建筑物中,将涉及到周围,使周围的建筑物和人员受到严重的破坏和伤害。
1.1级建筑物内的危险品发生爆炸事故时,由于爆炸空气冲击波和爆炸碎片的速度非常快,来不及疏散或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一般多采用足够的安全距离来防范对周围的建筑物和人员的伤害。
1.3级建筑物是其中的危险品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具有爆炸危险性,但一般只发生燃烧事故,事故对外界的破坏主要是火焰以及辐射出的热量烧伤人员和引燃其他财产。
1.3级建筑物还包括其中的危险品偶尔有轻微爆炸,但这种爆炸的破坏效应只局限于本建筑物内。
由于1.3级建筑物中的危险品多数是爆炸品,因此不能笼统地按防火规范处理,需考虑它的特殊性。
该公司烟花库、爆竹库危险等级为1.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