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瘤细胞制备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原理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原理和方法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有两次筛选过程,第一次是选出杂交瘤细胞(用选择培养基),第二次是进一步选出能产生我们需要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第一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细胞融合后,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是第一次筛选的关键。
普遍采用的HAT选择性培养液是在普通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家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核苷酸。
其一居室细胞中的DNA合成油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生物合成途径(“D途径”),即由氨基酸及其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氨基酸,为DNA分子的合成提供原料。
再此合成过程中,叶酸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这一过程,而HAT培养液中氨基蝶呤是一种叶酸的拮抗物,可以阻断DNA合成的D途径。
另一条途径是应急途径(“S途径”),她是利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催化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生成相应的核苷酸,两种酶缺一不可。
因此,在HAT培养液中,未融合的效应B 细胞核两个效应B细胞融合的D途径被氨基蝶呤阻断,随S途径正常,但因缺乏在体外培养液中增殖的能力,一般10天左右会死亡。
对于骨髓瘤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细胞而言,由于通常采用的骨髓瘤细胞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缺陷型细胞,因此自身没有S途径,且D途径又被氨基蝶呤阻断,所有在HAT培养液中也不能增殖而很快死亡.只有骨髓瘤细胞与效应B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具有效应B细胞的S途径,又具有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液中长期增殖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养液中选择性存活下来,并不断增殖.第二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在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效应B细胞的特异性是不同的,经HAT培养液第一次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存在差异,必须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二次筛选通常采用有限稀释克隆细胞的方法,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多孔的细胞培养板上,是每孔细胞不超过一个,通过培养让其增殖,然后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的细胞分泌的抗体,上清液可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培养孔为阳性孔。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杂交瘤技术XXX,YYY,ZZZ(版权所有,仅限个人)一、实验目的:1.掌握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2.能运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自己的单克隆抗体。
二、实验原理:(一)动物免疫动物体内的B淋巴细胞在特定外来抗原的刺激下,可以大量增殖变成浆细胞以分泌针对于该抗原的抗体。
脾内不同的B淋巴细胞克隆可分泌针对不同抗原的抗体。
当受到特定外来抗原刺激时,相应的B淋巴细胞克隆便大量增殖以分泌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动物免疫的作用就是用特定外为抗原对动物进行一次或多次免疫,以刺激能分泌针对于该抗原抗体的B淋巴细胞大量增殖,从而得到大量产生专一的B淋巴细胞。
(二)细胞融合B淋巴细胞受外来抗原刺激后可以分泌抗体,但它在体外存活很短时间(最多两周)后即死亡;而骨髓瘤细胞不分泌任何免疫球蛋白,却能在体外长期存活。
如果能将这两种细胞的特性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得到既能分泌抗体又能在体外长期存活的细胞。
脾脏是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集中的最大免疫器官,取出脾细胞(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能产生五种细胞类型;未融合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以及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
其中杂交瘤才是我们需要的,因此就要设法将此杂交瘤细胞从上述细胞混合液中挑选出来。
(三)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在细胞融合后,要从上述五种细胞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一般使用HAT培养进行筛选,HAT养基中含有次黄嘌呤(H)、氨基喋呤(A)和胸腺嘧啶(T)三种成分。
细胞的DNA合成有内源性途径(主要途径)和外源性途径(旁路途径)两种方式。
内源性途径就是利用谷氨酰胺或单磷酸尿苷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来合成DNA;而外源性途径则是利用次黄嘌呤或胸腺嘧啶在次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guz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GPRT)或胸腺嘧啶激酶(thymidine kinase,TK)的催化下来补救合成DNA,HAT培养基中氯基喋呤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能有效地阻断DNA合成的内源性途径。
杂交瘤细胞的制备流程
杂交瘤细胞的制备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杂交瘤细胞的制备流程如下:1. 免疫动物:选择合适的动物进行免疫,常用的动物有小鼠、大鼠等。
杂交瘤细胞培养方法
杂交瘤细胞培养方法
杂交瘤细胞培养方法:
1. 杂交瘤的制备:
将骨髓瘤细胞与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
2. 细胞培养:
将杂交瘤细胞接种于含有高浓度鸟嘌呤或潘孔霉素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3. 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
取无血清培养基中所需的基础培养液(例如:DMEM、RPMI 1640等),添加必要的生长因子、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经过过滤和灭菌处理即可。
4. 细胞培养条件:
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保持其在适宜的温度、CO2浓度和湿度下生长,通常在37℃、5% CO2气氛下进行培养。
5. 细胞检测:
在培养过程中,需定期检测细胞形态、增殖情况、表达抗原的能力等,以确保细胞的纯度和功能性。
注意事项:
为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需采取有效的无菌技术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细胞的生长情况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以保证细胞的最佳生长状态。
杂交瘤细胞培养及其注意事项
杂交瘤细胞培养及其注意事项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是一项迅速发展的技术。
本文阐述了单克隆抗体制备前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应用,包括细胞的培养、培养基的选择,融合时期的选择,从而指导和优化实验室中杂交瘤的培养,促进融合细胞的融合率和后继单克隆抗体筛选实验的顺利进行。
标签:杂交瘤;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随着杂交瘤细胞株不断的建立和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日益广泛应用,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和优化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国内实验室设备和条件有限,多数的单克隆抗体的筛选还是应用基础的免疫抗原包被,结合Elisa方法联合有限稀释法来筛选单克隆抗体。
为了获得特异性较强的杂交瘤细胞株,融合前后细胞的培养以及杂交瘤的培养和储存,仍是基础实验室中必须注意和重视的技术。
1杂交瘤的起源和生产1.1杂交瘤所用的骨髓瘤细胞系1966年Petingel等在体外培养小鼠浆细胞成功。
Milstein等1972年由P3中用20μg 8-氮杂鸟嘌呤(8-azaguanine)筛选出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的新细胞系,称之为P3-X63-Ag8。
由于X63本身分泌IgG1,形成的杂交瘤除分泌B细胞的特异性抗体外,同时分泌X63产生的抗体,因其抗体不纯,现多改用不分泌型骨髓瘤细胞系。
国内现已引进NS-1,SP2/0,FO,X63-Ag8-653等小鼠骨髓瘤细胞系。
最常使用的是SP2/0及NS-1[1]。
1.2人骨髓瘤细胞系为产生稳定的人免疫球蛋白的杂交瘤,需要人的缺某种酶的骨髓瘤细胞系。
国外已筛选了一些人骨髓瘤细胞,但融合率不高,还没有推广使用。
目前人一人杂交瘤技术仍存在着杂交瘤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问题。
细胞生长缓慢,抗体分泌力弱及效价较低,且难于克隆化等困难[2],限制了人骨髓瘤细胞的应用。
1.3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关系B淋巴细胞容易与浆细胞瘤融合,而T细胞则需要同胸腺淋巴肉瘤融合(Kohler,et al. 1977;Schwaber,1977)。
杂交瘤细胞制备流程
杂交瘤细胞制备流程
杂交瘤细胞制备流程简述如下:
1. 免疫动物:首先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激活其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
2. 细胞融合: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出已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与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如聚乙二醇诱导)进行融合。
3. 选择培养:将融合后的细胞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如HAT培养基,该培养基可使非融合细胞和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死亡,仅允许杂交瘤细胞存活及增殖。
4. 单克隆筛选:通过有限稀释法或克隆环等方法进一步筛选单个杂交瘤细胞克隆,确保每个克隆来源单一,能稳定分泌目标抗体。
5. 抗体检测与鉴定:对获得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进行抗体特性分析,确认其分泌的抗体具有所需特异性和亲和力。
6. 扩增保存:成功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大量扩增,并长期冷冻保存以供后续研究和生产使用。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一、引言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杂交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荧光激发技术等。
其中,杂交瘤技术是制备单克隆抗体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二、杂交瘤技术基本原理1. B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融合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B细胞与无限增殖能力的肿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可分泌大量同种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在此过程中,B细胞提供了高度特异性的抗体基因组,而肿瘤细胞提供了无限增殖能力。
2. 杂交瘤细胞筛选和分离将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分离,以获取单一同种特异性抗体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株。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筛选和分离的条件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所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3. 单克隆抗体的大规模制备通过对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进行培养和扩增,可以大规模制备单克隆抗体。
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培养条件、生长因子、营养物质等进行优化,以提高单克隆抗体的产量和质量。
三、杂交瘤技术的优点1. 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可以用于检测、诊断、治疗等领域。
2. 无限复制能力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复制能力,可以大规模制备同种特异性抗体。
3. 可重复性好由于单一B细胞产生的同种特异性抗体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来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四、杂交瘤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对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添加生长因子等。
2. 克隆选择在杂交瘤技术中,克隆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所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需要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分离。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筛选和分离的条件需要严格控制。
什么是杂交瘤技术?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步骤
什么是杂交瘤技术?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步骤杂交瘤技术(hybridoma technique)即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又称单克隆抗体技术。
它是在体细胞融合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克勒(Kohler)和米尔斯坦(Milstein)(1975)证明,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动物脾细胞融合,形成能分泌针对该抗原的均质的高特异性的抗体——单克隆抗体,这种技术通称为杂交瘤技术。
这一技术的基础是细胞融合技术。
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可以连续传代,而脾细胞是终末细胞,不能在体外繁殖。
如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分泌某种抗体或因子的淋巴细胞融合,则融合细胞既具有肿瘤细胞无限繁殖的特性,又具有淋巴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或因子的能力,同时也克服了免疫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繁殖的缺点,融合的细胞称为淋巴细胞杂交瘤。
杂交瘤技术原理及步骤: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融合两种细胞而同时保持两者的主要特征。
这两种细胞分别是经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被特异性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B淋巴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抗体分泌功能,但不能在体外连续培养,小鼠骨髓瘤细胞则可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分裂、增殖,即具有所谓永生性。
在选择培养基的作用下,只有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细胞才能具有持续培养的能力,形成同时具备抗体分泌功能和保持细胞永生性两种特征的细胞克隆。
其原理从下列3个主要步骤阐明。
(一)细胞的选择与融合建立杂交瘤技术的目的是制备对抗原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所以融合细胞一方必须选择经过抗原免疫的B细胞,通常来源于免疫动物的脾细胞。
脾是B细胞聚集的重要场所,无论以何种免疫方式刺激,脾内皆会出现明显的抗体应答反应。
融合细胞的另一方则是为了保持细胞融合后细胞的不断增殖,只有肿瘤细胞才具备这种特性。
·选择同一体系的细胞可增加融合的成功率。
多发性骨髓瘤是B细胞系恶性肿瘤,所以是理想的脾细胞融合伴侣。
使用细胞融合剂造成细胞膜一定程度的损伤,使细胞易于相互粘连而融合在一起。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制备及生物学意义初探
杂交瘤 细胞株生 长 良好 , 中 6 其 孔板 加秋水仙素培养 1 , 色体形 态最佳 , 目稳定 。结论 : h染 数 DME 培养 液更适合 此 M
种杂交瘤细胞 的培养 。制作染色体时缩短秋水仙 素培养时间 , 得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形态更 接近于两种亲本细胞 。 使 关键词 杂交瘤 细胞 染色体 中圈分 类号 : 7 . 5 R 3 3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0 178 (0 8 0 -3 50 A 10 —5 5 2 0 ) 40 7-2
P e a a i n o r mo o s o b i o e l n t o o ia i n fc n e r p r to f Ch o s me fHy rd ma C l a d I Bil g c l g i a c s S i
Q N L l , E G Ja p n . I uu G N i ig n
t ewa h n e e h o s mewa rp rd Reut:Hy r o ac l r we l i 2 s o swihDM EM u — m i sc a g dwh nc rmo o sp e ae . s l s b i m el g d s o d wel n1 p t t cl
t r . d o h 2 s o s 6 s o sc r mo o e a o d s a e n t a u b r . n l so : u e An ft e 1 p t , p t h o s m sh d g o h p sa d s e d n m e s Co cu i n DM EM u t r r c lu e i mo e s s ia l o u t a i g Sh ri g t ec lu etmeo o c ii e c n c u e t e s a eo h o u t b e f r c li t . o tn h u t r i fc lh cn a a s h h p f c r mo o e o b r i ey t v n s m st e mo el l o k
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制备步骤
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单克隆抗体的主要
制备步骤
一、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杂交瘤技术也称免疫杂交或抗体杂交,是用生物学和化学原理创造出人造抗体,也可以称之为“免疫抗体杂交”。
它通过将特定基因段无细胞化学合成抗体与正常正常抗体不同种型的B细胞经免疫球蛋白结合物外溶胶连接起来,从而锁定它们在杂交抗体分子内部而形成杂交细胞,它们同时具有正常抗体结构的灵活性,并将合成的抗体的特异性的目的物结合到杂交抗体分子上,诱导杂交细胞生长,从而获得特异性的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制备步骤
(1)筛选实验:将目标蛋白质与抗原结合,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获得具有抗原识别能力的抗体解析表型细胞。
(2)定向克隆:在筛选步骤的B细胞中采用定向克隆技术,将抗原识别能力特异的B细胞从其他不特异的B细胞中挑选出来,使它们成为抗体库中的杂交瘤。
(3)表达克隆抗体:将各自的表达株根据特定蛋白质的表达量分类,并从抗体库中培养出单克隆表达株。
(4)纯化抗体:从单个杂交瘤表达抗体株中分离,纯化抗体,获得纯净的单克隆抗体。
单抗体制备
单抗体制备引言单抗(monoclonal antibody)是指来源于单一克隆细胞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亲和力。
单抗在医学、生物工程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单抗的制备方法,包括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细胞培养和纯化等步骤。
一、杂交瘤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B lymphocyte)和骨髓瘤细胞(myeloma cell)融合而成的细胞系,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能力。
制备杂交瘤细胞的步骤如下:1.1.采集B淋巴细胞从免疫动物(如小鼠)的脾脏或淋巴结中采集B淋巴细胞。
这些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产生抗体的关键细胞。
1.2.准备骨髓瘤细胞选择一种骨髓瘤细胞系,如NS-1细胞或SP2/0细胞,作为杂交瘤的母细胞。
这些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适合用于制备杂交瘤细胞。
1.3.融合细胞将采集到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聚乙二醇等融合剂,使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
融合后的细胞称为杂交瘤。
二、单克隆细胞培养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但并不能产生单一的抗体。
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需要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单克隆化培养。
2.1.稀释培养将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进行稀释培养,使细胞以单个细胞的形式分散在培养基中。
这样可以使每个细胞形成一个单克隆。
2.2.筛选单克隆细胞将稀释后的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通常采用限稀稀释法或HTP法。
限稀稀释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杂交瘤细胞,使每个细胞在培养皿上形成单个克隆。
HTP法则是将杂交瘤细胞分装到96孔板中,每个孔中只有一个细胞,便于单克隆的筛选。
2.3.培养和扩增单克隆细胞将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进行培养和扩增,可以使用无血清培养基,添加合适的生长因子和抗生素,促使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三、单抗纯化经过单克隆细胞培养,可以得到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但其中还含有其他蛋白质和杂质。
为了获得纯净的单抗,需要进行纯化步骤。
3.1.采集培养上清将培养单克隆细胞的上清液收集起来,其中含有分泌的单克隆抗体。
简述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一)
简述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一)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前言单克隆抗体在生物科学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而其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技术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简述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
制备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步: 1. 免疫原注射小鼠,用于产生B细胞; 2. 将B细胞与癌细胞杂交,获得对免疫原高度敏感的单克隆抗体。
免疫原注射1.将免疫原直接注入小鼠的腹膜或肌肉组织中,使其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2.等待一定时间,采集小鼠的脾脏B细胞。
编制杂交瘤1.首先,通过体外培养将骨髓瘤细胞与小鼠B细胞杂交,获得一个杂交瘤细胞;2.杂交瘤细胞包含了癌细胞不受免疫系统攻击的优势,以及高度敏感的B细胞抗体生产机制。
方案筛选1.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分选、融合比,选出最好的单克隆细胞;2.培养单克隆细胞,使其大量增殖,获取足量单克隆抗体。
结论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是一项基本的生物学技术。
通过将癌细胞和B细胞杂交,获得高度敏感的单克隆抗体。
可以通过筛选,通过体外培养获得足量单克隆抗体,以便于在疾病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中使用。
杂交瘤细胞技术的优越性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优越性在于可以获得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而不是和多抗反应。
具体有以下几点优势: 1. 敏感性:单克隆抗体可以检测到低浓度免疫原,使其更加敏感、准确;2.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只能和一个特定种类的抗原结合,而不会对其他不同种类的分子作出反应。
这使其用于医学诊断更加精确;3. 稳定性:单克隆抗体可以在更宽的温度和储存条件下长期保持其免疫反应能力和特异性,而不会失去其活性;4. 量产能力:可以通过体外培养获得足量的单克隆抗体,以满足大规模使用的需求。
结尾总之,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是当今生物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由于其具有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生物技术和工业等领域。
杂交瘤细胞制备方法
杂交瘤细胞制备方法
杂交瘤细胞制备是一种常用的细胞生物学技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或其他蛋白质。
下面我会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杂交瘤细胞制备的第一步是获得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会从小鼠或其他实验动物的脾脏中获得B细胞,而骨髓瘤细胞则可以从已知的骨髓瘤细胞系中获得。
接下来,将这两种细胞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其次,混合后的细胞需要进行融合。
这一步通常使用聚乙二醇(PEG)等化学物质来促进细胞融合。
融合后的细胞被称为杂交瘤细胞,它们具有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同时又具有骨髓瘤细胞的无限增殖潜能。
接着,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和克隆。
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会将混合后的细胞放置在含有特定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在这种培养条件下存活下来。
然后,存活的细胞会被稀释并分装到96孔板或384孔板中,每个孔中只包含一个细胞。
经过培养和检测,产生高抗体水平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会被筛选出来。
此外,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和保存也是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一旦得到了理想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研究人员需要定期将其进行传代培养,并冻存备份以防止细胞的丢失或污染。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杂交瘤细胞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细胞株的纯度。
同时,也需要对所得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进行相关的鉴定和验证,以确保其产生的抗体或蛋白质具有所需的特异性和活性。
总的来说,杂交瘤细胞制备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研究人员在实验操作中严谨细致,同时结合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知识,才能获得理想的单克隆抗体或蛋白质。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杂交瘤细胞培养方法
杂交瘤细胞培养方法杂交瘤细胞培养是指将哺乳动物体内的B细胞与合成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产生一种能分泌出单一抗体的细胞系。
这种细胞系称为杂交瘤细胞,也称混合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不仅具有母细胞的一般生存特性和原有的基因表达,而且能大量分泌相同的单克隆抗体,是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杂交瘤细胞培养的方法。
1.材料准备制备细胞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10%胎牛血清)加入生长因子(如IL-6、IL-21);细胞培养器具:细胞培养箱、培养瓶、移液器、离心机、细胞计数器等;试剂:1X PBS、0.25%胰酶-EDTA、细胞培养级聚乙二醇、多克隆抗体、血清和其他生长因子。
2.细胞分离和融合将B细胞和合成瘤细胞按照比例混合,然后使用聚乙二醇催化剂将两种细胞融合。
融合后的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瘤细胞和B细胞的比例会影响融合后杂交瘤细胞的数量,因此需根据实验的需要控制比例。
3.细胞培养将融合后的细胞培养在含有生长因子和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并将其放置在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7°C。
3-4天后,将细胞连续传代至新的培养瓶中,以支持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连续传代可提高细胞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4.单克隆抗体筛选将多克隆抗体加入培养基中,将其暴露于培养基中数天,收集上清液,然后通过ELISA或Western Blot等技术来鉴定上清液中抗体的特异性和亚型。
在经过多次分离和筛选后,最终选出单一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维护细胞在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维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更换培养基和加入新的生长因子、抗生素和胎牛血清。
(2)避免细胞密度过高和过低,应保持适当的细胞密度。
(3)定期检测细胞的生活力和纯度。
(4)不同的杂交瘤细胞需要不同的培养条件和处理方法,应针对不同的杂交瘤细胞选择适当的培养方法。
综上所述,杂交瘤细胞培养是一种基于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方法。
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杂交瘤技术(Hybridoma Technology)是一种利用小鼠骨髓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可以长时间稳定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免疫反应:首先,将目标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刺激小鼠产生特定抗体。
2.提取骨髓细胞:将小鼠的骨髓细胞提取出来,骨髓细胞中含有大量产生抗体的浆细胞。
3.融合:将提取的骨髓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懒汉肉瘤细胞)进行融合,得到杂交细胞。
4.筛选:将杂交细胞进行筛选,通过培养基和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筛选出可以长期产生抗体的稳定细胞系。
2. 应用杂交瘤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产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可以制备出可以长期稳定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这对于研究和应用单克隆抗体具有重要意义。
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标记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可用于检测特定疾病标志物、治疗癌症等。
2.2 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由杂交瘤技术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免疫印迹、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用于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定位、结构和功能。
通过分析抗体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揭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机制。
2.3 生物学药物和诊断试剂的生产杂交瘤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学药物的生产,例如单克隆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等。
杂交瘤技术还可以制备用于临床诊断和检测的试剂盒,用于检测特定疾病的标志物、病原体等。
2.4 分子免疫学研究杂交瘤技术在分子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对特定的抗原进行精确定位,研究免疫应答的机制、免疫调控等。
杂交瘤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抗体工程、抗体片段构建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5 其他应用领域此外,杂交瘤技术还在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有所应用。
例如,可以应用于农业植物抗性基因的研究与育种、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检测与分析等。
结论杂交瘤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简述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
简述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应用。
一、原理单克隆抗体是指来自同一B细胞克隆的抗体,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和工业等领域。
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是将体外免疫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使其继承了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和骨髓瘤细胞的不死性,从而长期稳定的产生单克隆抗体。
二、流程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 免疫动物:将抗原注射于小鼠等哺乳动物体内,诱导其产生抗体。
2. 分离B细胞:从免疫动物体内获取脾脏,制备成单细胞悬浮液。
3. 融合细胞:将分离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4. 筛选杂交瘤细胞:用选择性培养液筛选并纯化杂交瘤细胞,使其长期稳定的产生单克隆抗体。
5. 鉴定鉴定单克隆抗体:对产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并获取其蛋白质序列,以便制备大规模的单克隆抗体。
三、应用杂交瘤细胞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在医学上,单克隆抗体已成为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
例如,抗癌单克隆抗体可以选择性地靶向癌细胞,疗效显著。
在生命科学领域,单克隆抗体也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组织学和免疫学等方面。
在工业领域,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生化工业、食品工业和环保等方面。
综上所述,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
它的原理简单、流程清晰,经过鉴定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杂交瘤细胞的两次筛选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杂交瘤细胞的两次筛选(资料)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总共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两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是不相同的。
第一次筛选的原理与方法:细胞融合后,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是第一次筛选的关键。
普遍采用的HA T选择性培养液是在普通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次黄嘌呤(H)、氨基喋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酸(T)。
其依据是细胞中的DNA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生物合成途径(“D途径”),即由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苷酸,为DNA分子的合成提供原料。
在此合成过程中,叶酸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这一过程,而HAT培养液中氨基喋呤是一种叶酸的拮抗物,可以阻断DNA合成的“D途径”。
另一条途径是应急途径或补救途径(“S途径”),它是利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催化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生成相应的核苷酸,两种酶缺一不可。
因此,在HAT培养液中,未融合的效应B细胞和两个效应B细胞融合的“D途径”被氨基喋呤阻断,虽“S途径”正常,但因缺乏在体外培养液中增殖的能力,一般10d 左右会死亡。
对于骨髓瘤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细胞而言,由于通常采用的骨髓瘤细胞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缺陷型(HGPRT)细胞,因此自身没有“S 途径”,且“D途径”又被氨基喋呤阻断,所以在HAT培养液中也不能增殖而很快死亡。
惟有骨髓瘤细胞与效应B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具有效应B细胞的“S途径”,又具有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液中长期增殖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养液中选择性存活下来,并不断增殖。
第二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免疫过程中,由于采用连续注射抗原的方法,且一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形成相对应的一种效应B淋巴细胞,因此,从小鼠脾脏中取出的效应B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不同的,经HAT培养液筛选的杂交瘤细胞特异性也存在差异,所以必须从杂交瘤细胞群中筛选出能产生针对某一预定抗原快定簇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田新贵,周荣
申请号:CN201810772540.X
申请日:20180713
公开号:CN109295002A
公开日:
201902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杂交瘤细胞,保藏号为CCTCC No:C201874。
上述杂交瘤细胞能够稳定分泌多种抗体3F11。
3F11能够特异性地结合人3型腺病毒、7型腺病毒、55型腺病毒及14型腺病毒。
上述杂交瘤细胞及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广泛应用在制备治疗感染人腺病毒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也可用于制备检测人腺病毒的检测试剂或检测设备中,具有高效、准确的优点。
申请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地址: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彤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1.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浑圆透亮,大小均一,边缘清晰,排列整齐,呈半致密分布。
弃上清,以不完全培养基洗涤一次后,用10mL不完全培养基将骨髓瘤细胞(SP2/0)轻轻吹下。
2. 脾淋巴细胞的准备
a、取加强免疫后3天的小鼠,摘除眼球采血供分离阳性血清。
b、颈脱位将小鼠致死,用75%酒精消毒体表5min,随即放入超净台内小鼠解剖板上,左侧卧位,用7号针头固定四肢。
c、无菌打开腹腔取出脾脏,用基础培养基洗涤,并仔细去掉周围附着的结缔组织。
d、随后将脾脏转移到另一个盛有DMEM的平皿中。
以弯头针头压住脾脏,用小针头在脾脏上插孔,并用镊子挤压,使脾细胞充分释放,制成脾细胞悬液。
3. 饲养细胞的制备
取一只健康的ICR小鼠,摘眼球采血,颈脱臼处死,体表消毒和固定后,从大腿上剪开皮肤,暴露腹膜,酒精棉球消毒腹膜。
用10mL注射器,12#针头,注射5-10mL HAT培养基到腹腔,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持酒精棉球轻轻按摩腹部,抽回腹腔内液体,注入已准备好的容器中。
4. 细胞融合
a、将上述制备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混合于一支50mL的带盖的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10min,上清要充分吸净,以免影响PEG的作用。
b、将融合管置于手掌中,轻轻振荡底部,务使两种细胞充分混匀。
c、用1mL吸管将预热的PEG在45~60s内缓慢加到融合管中,边加边轻轻摇匀。
d、立即滴加37℃预热的DMEM,使PEG稀释而失去作用,具体加法是用吸管在第一分钟内加1mL预热的不完全培养基,第二分钟内加2mL,第三分钟加8mL (遵照先慢后快的原则),37℃静置10min,1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
e、加入5mL的HAT培养基,轻轻悬浮沉淀细胞,再加入适量的腹腔巨噬细胞,最后补加HAT至50mL左右。
f、分装于96孔细胞培养板,然后将培养板置37℃,5%CO2培养箱内培养。
g、5d后用HAT培养基换出一半培养基。
h、观察杂交瘤细胞的生长情况,待其细胞培养上清变黄或克隆分布至孔底面积的1/10以上时,吸取适量细胞上清进行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