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外学前教育名著导读》 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名著导读》 教学大纲

《教育名著导读》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教育名著导读》是透过一系列教育名著的阅读与讨论,在教师的导读与学生彼此的分享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阅读抱着正面积极的态度,培养阅读习性,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教育名著导读》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专业选修课,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大量阅读教育史上的重要教育名著,理解、掌握教育学家们思考教育问题的立场、方法及时代背景,进而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对分析和思考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有所启发。

《教育名著导读》支撑教育情怀、保教知识与学会反思毕业要求。

二、课程目标通过阅读教育名著,理解名著中所解释的时代背景及教育意义,掌握、分析教育学者们的教育思想与内涵,并能提出对于当代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为后续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支撑。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阅读与省思教育相关名著能力;2.引领学生省思教育的本质、目的与实施;3.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教育观。

三、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注:毕业要求为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3.保教知识 4.保教能力 5.班级管理 6.综合育人7.学会反思8.沟通合作四、课程学时分配建议课程学时分配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方法本课程将以读书会的方式进行,透过师生讨论对教育有重要影响的经典名著,引导学生来了解、省思重要的(幼儿)教育观。

学生按时预读每周上课的主要教材,并于上课前写好小组导读笔记(重点、思考、反思或是提问),上课时教师提出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重点,以反问、疑问、语气、声调变化、逐步引导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次课堂预留小组讨论时间,请各小组根据课堂讨论将小组观点、见解等融入小组导读笔记,最后轮流上台口头分享。

每堂课程结束后缴交小组导读笔记。

七、教学资源八、课外学习要求1.学生按时预读每周上课的主要教材,并于上课前写好小组导读笔记(重点、思考、反思或是提问),作为本课程的作业。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幼儿教育
课程性质
中外学前教育史是幼教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和中外著名教育家关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掌握学前教育史的基本常识,建构有关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结构,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参照学前教育学科学习目标和中外学前教育史的总目标的基本要求,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基本理论和思想,国内外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受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以及学前儿童受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及东西方学前教育的概况,掌握主要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影响和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引导学生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学习、继承和应用优秀的教育理念。

教学实施建议
理论授课教师内除配置黑板、挂图、模型和典型零件等必备传统教具外,还应配置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中外学前教育史的相关理论知识,初步构建未来职业生涯的知识结构,培养严谨治学能力。

根据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注重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内讲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以课外阅读促课内学习的原则。

通过课内讲授加课外阅读的标准化教学,使学生树立严谨治学的意识,通过对学前教育史的学习,感染并影响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37Q08A 学分:2 周学时:2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2.2 开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Chinese Preschool Education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修读条件: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为先修课程网络课程地址: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学前教育系二、课程简介《中外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主要介绍二战前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教育行政、学校制度、家庭教育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从而揭示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规律。

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录像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讲解等方式,要求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外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主要特点,重点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学前教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课程主要内容有: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中华民国的学前教育;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古代东方国家的幼儿教育;古代西欧的学前教育;近代六国的学前教育;现代六国的学前教育以及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等。

重点围绕中外学前教育制度发展、家庭教育特色、教育家教育思想等展开。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各历史阶段学前教育的特点,同时掌握历史上主要教育家学前教育思想;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学前教育现象,理解教育规律,并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启发,指导实践。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各历史阶段学前教育的特点;了解主要教育家学前教育思想;总结中外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和特殊规律。

能力目标:能运用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去独立探寻学前教育的历史问题,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借古明今,对当今我国的学前教育做出一些反思性的建议;同时能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教育家的主张。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类别: 教师教育专业课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考核方式: 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中外学前教育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及规律, 并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以便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鉴往知来;同时, 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中外著名教育家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掌握那些对今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有用的宝贵经验, 并从历史上许多优秀教育家献身学前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增强和激励其投身幼教事业的信念。

二、课程教学要求(一)注意本课程与中国教育史、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等课程相关内容的分工与衔接、以免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

(二)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在保持课程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基础上, 应突出重点、难点, 并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成就, 新动向。

(三)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使学生能运用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去独立探寻学前教育的历史问题;能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 集思广益, 借古明今, 对当今我国的学前教育做出一些反思性的建议。

(四)注意帮学生确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使学生能正确评价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家的思想观点及其产生原因, 理解其现实意义;能正确看待和评价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深入了解后继的思想。

(五)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幻灯及录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

(六)必要时对重点章节或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可在讲授基础上,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并进行课后学习兴趣小组讨论, 写出读书报告, 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先行课程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中外各历史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和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 难点是各历史时期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32学时)(理论课程)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学前教育史课程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Preschool Education课程编码:3114207开课学院:师范学院适用专业/开课学期: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第四学期学分/周学时:3学分/3学时本课程是阐述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发生、发展史实及其规律的一门教育专业发展课程。

它通过总结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教育行政、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等的发展,揭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规律。

旨在使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学习,初步了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相关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为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之前,学生已经修习了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基础课,对学前教育有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开设学前教育史,并与学前比较教育共同开设,有助于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有更清晰、准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将学习教育研究方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及0-3岁儿童教育等专业课的学习,实现对学前教育的整体认知和把握。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外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了解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发展演变过程,理解不同时期教育思想和实践出现不同发展特点的原因,把握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脉络。

学会用历史方法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学会对教育史上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史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历史批判思维能力。

(三)学时分配章(专题)主要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1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22 中国古代教育家学前教育思想 23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44 中国近代教育家学前教育思想 45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及思想 26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及思想 47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48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49 外国当代学前教育 410 外国当代学前教育思想 2合计32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应尽可能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密切联系学前教育事实与问题,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通过讲授、讨论、自学等方法,充分利用录像、投影、网络等手段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思考,逐步提高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必修课2、课程适用专业:高职3、课程适用层次:专科4、学时:22学时二、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中外学前教育史》是适合我校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主要向学生阐述了古今中外古代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各个历史阶段有重大影响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和理论主张,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

其内容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制度与思想并重,具有鲜明的学前教育特点,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把握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2、教学方法:讲授法3、课程类型:专业理论课4、先修课程:教育学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第一篇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古代学前教育的内容,了解古代胎教、家庭教育及宫廷教育,了解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1、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包括古代学前教育的内容,古代的胎教,古代学前宫廷教育,古代学前教材。

2、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贾谊,颜之推,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古代学前教育的内容第二篇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清朝末年、民国时期、苏区和边区的学前教育状况,熟悉近代学前教育家的幼教思想与实践,掌握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过程。

教学内容:1、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实践介绍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

2、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介绍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立与实施以及课程的开展,包教人员的培训与检定。

3、苏区和边区的学前教育介绍苏区和边区托幼机构的形式,学前儿童保教内容和方法以及保教队伍的建设。

6、学前教育家的幼教思想与实践介绍陶行知,恽代英,蔡元培,鲁迅等四位学前教育家的幼教思想与实践。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37Q08A 学分:2 周学时:2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2.2 开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Chinese Preschool Education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修读条件: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为先修课程网络课程地址: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学前教育系二、课程简介《中外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主要介绍二战前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教育行政、学校制度、家庭教育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从而揭示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规律。

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录像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讲解等方式,要求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外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主要特点,重点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学前教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课程主要内容有: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中华民国的学前教育;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古代东方国家的幼儿教育;古代西欧的学前教育;近代六国的学前教育;现代六国的学前教育以及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等。

重点围绕中外学前教育制度发展、家庭教育特色、教育家教育思想等展开。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各历史阶段学前教育的特点,同时掌握历史上主要教育家学前教育思想;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学前教育现象,理解教育规律,并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启发,指导实践。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各历史阶段学前教育的特点;了解主要教育家学前教育思想;总结中外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和特殊规律。

能力目标:能运用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去独立探寻学前教育的历史问题,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借古明今,对当今我国的学前教育做出一些反思性的建议;同时能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教育家的主张。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史英文名称:history of pry-prymary education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学科总学时:7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学前教育专业选修课程:学前教育专科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学前教育史》是阐述研究中外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发生、发展史实及其规律的一门教育科学,是师范院校各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它通过总结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教育行政、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等的发展,揭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规律。

学习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线索,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学前教育现象,总结与借鉴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国的学前教育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拓宽理论基础,开阔教育视野,提高历史、人文和教育素养。

2、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总结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把握教育发展的一般和特殊规律,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实践服务。

3、形成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4课时)1.1远古至先秦时期的儿童教育1.2秦统一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我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特点,明确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儿童公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是家庭学前教育。

掌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胎教的国家。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是原始社会儿童公育的特点、封建社会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封建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第2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6课时)2.1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2.2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2.3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贾谊、颜之推、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明确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总结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中有积极意义的主张。

《中外教育史》本科教学大纲

《中外教育史》本科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
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课,是学前教育核心课程之一,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 中外教育史是关于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并由此揭示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中外教育史》
教学大纲
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
英文名称:The Educational History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编号:11411301
开课专业:学前教周学时:4学分;3学时/周
任务:学习中外教育史,一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和外国从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并做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唯物辩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三是要让学生批判地看待中外的教育思想与制度的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教育的国际视野;四是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进入正式学校之前的教育过程,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和培养的重要阶段。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与变化,以及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古代中外学前教育史
1. 中古时期的学前教育
a. 中国古代的子女教育传统
b. 埃及和古希腊的学前教育实践
2. 近代中外学前教育
a. 18世纪欧洲的幼儿教育思潮
b.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起步与变革
三、20世纪的中外学前教育
1. 儿童发展理论的突破
a. 美国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b. 俄国研究人员的贡献
2. 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的普及
a. 北欧国家的学前教育制度
b. 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经验借鉴
四、21世纪的中外学前教育
1. 当代教育理念与实践
a. 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b. 中外学前教育的创新实践
2. 技术与学前教育的结合
a. 线上学前教育平台的兴起
b. 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展望
本教学大纲通过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的梳理,呈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变迁。

同时,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技术与学前教育的结合所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本教学大纲,能够深入了解和理解学前教育史的发展,并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学前教育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中外学前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论。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中外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基本概念;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学前教育的特点和特色;3.理解学前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4.探讨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三、教学内容1.中外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1.1 中国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1.2 西方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2.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特点2.1 古代学前教育特点2.2 近现代学前教育特点3.学前教育模式和方法论的演变3.1 传统学前教育模式和方法论3.2 现代学前教育模式和方法论4.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1 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4.2 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学前教育5.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5.1 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5.2 国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系统地介绍中外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学前教育的特点和特色;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4.文献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拓展对学前教育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贡献等;2.论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学前教育史相关的研究论文;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资料1.潘家华,郭丽莉.学前教育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2.刘馨.西方学前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金海燕.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

以上是《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认识学前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思考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1180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分:2学分学时:36学时开设学期:第5学期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了解并认识中外学前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基本掌握中外学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不同时期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的基本脉络,获得中外学前教育改革基本经验。

(二)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有比较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的问题的能力;洋为中用,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意识,同时感知教育家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和关心教育事业的热情,激发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中外各个时期的学前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思想。

2.难点:掌握中外各个时期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三、教学方法建议讲授法:教师讲授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以及前沿研究知识。

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中富有争议的问题。

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学前教育名着。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明确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儿童公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1.社会公育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2.社会公育内容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没有专职人员。

3.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

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教育活动没有专门的场所。

第二节中国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1.意义和任务2.奴隶社会的胎教3.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4.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二、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1.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

学前教育发展史略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发展史略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发展史略教学大纲学前教育发展史略教学大纲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领域是在近代。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概述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学前教育的雏形在古代,学前教育并没有像现代那样普及和系统。

然而,一些文化中存在着对儿童教育的关注。

例如,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思想,强调孝道、仁爱等品德教育。

同时,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也为儿童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教育机会。

二、近代学前教育的起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开始兴起了一些早期的学前教育实践。

例如,德国的弗雷贝尔幼儿园是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之一。

弗雷贝尔提出了“游戏是儿童的工作”的理念,强调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身心发展。

这种理念对后来的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学前教育的国际发展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美国,由于工业化的推动,妇女开始参与劳动力市场,对儿童的照顾和教育需求增加,学前教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同时,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的学前教育机构和政策。

四、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逐渐形成。

例如,俄国教育家瓦列里安·乌申斯基提出了“游戏为基础”的教育理念,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最佳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儿童在社会互动中构建知识,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

这些理论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五、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目前,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

然而,学前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资源不足、师资培养和质量评估等问题仍然存在。

六、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学前教育将继续发展并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教育和在线学习将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提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提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提纲课程名称:《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学时:30学时周学时:2学时开课学期:开设专业:幼儿师范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幼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发展过程的认识,培养她们积极、良好的教师情感,使她们热爱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同时也培养她们热爱儿童,热爱教育的思想感情。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1、了解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及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2、了解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了解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以及胎教的实施。

3、理解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了解封建社会胎教的发展及慈幼机构建立的背景。

重点: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二)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了解贾谊关于早期教育的主要观点;能从贾谊的教育观里了解其政治观点。

2、了解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思想;理解颜之推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了解朱熹的生平;了解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了解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5、了解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点:贾谊关于早期教育的主要观点;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思想;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思想;张履祥“耕读相兼”理论的积极意义。

(三)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1、了解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内容及颁布实施的意义。

2、了解我国近代蒙养院的兴办及师资培养情况;了解外国教会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幼稚师范,理解其性质和内容。

3、了解民国初年蒙养园制度建立的性质、内容;了解民国初年西方资产阶级学前教育思想的引进。

重点及难点: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内容及颁布实施的意义;我国近代蒙养院的兴办及师资培养情况;民国初年蒙养园制度建立的性质及内容。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如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探讨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揭示其规律。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知识;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教育史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舞学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

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家等方面的内容;外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西方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产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理解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视频展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核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具体标准根据学校和课程要求而定。

五、教学资源与推荐读物1.教学资源:本课程提供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目和在线资源等,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推荐读物:推荐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中外学前教育史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开课专业:学前教育开课学期:学分/周学时:3学分/周3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中外学前教育史》是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主要向学生阐述了古今中外古代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各个历史阶段有重大影响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和理论主张,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幼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发展过程的认识,培养她们积极、良好的教师情感,使她们热爱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同时也培养她们热爱儿童,热爱教育的思想感情。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1)由于本门课程是一门原理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应建立教好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要紧紧把握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条主线、两大重点,善于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和人的身心发展实际来理解课程内容,这样就能把课程学得生动活泼,达到增长才识与发展自己的双重目的。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要求突出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以发展学生对事实、知识、理论、实践的反思和质疑意识与能力为重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理性反思与实践关怀并举,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教育原理素养。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章(专题主要内学时安41中国古代的学前教62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83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24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25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8 6 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6 8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8 9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8 10 外国现代学前教育54合计学时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中外学前教育史》陈文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中外学前教育史》王莉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中国学前教育史》唐淑钟昭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外国学前教育史》周采杨汉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古代家教篇》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陈鹤琴全集》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当代中国幼儿教育》孙爱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内容前后贯穿一致,应做到基本理论讲的透彻,本课程的课堂讲授部分,.1.在讲授中注意结合相关历史背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在讲授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讨论和自学内容,深化学生对相应理论及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本课程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的布置不仅要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分析古代和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其思想理论的现实意义及一些历史事件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本课程在教学手段方面,应努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教育录象片、投影等辅助教学手段,力求达到最优的效果。

四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成绩考核采用综合评定法,总成绩为100分,由平时考核30%、平时作业20%、期末考核50%组成。

平时考核主要看出勤、课堂笔记、课堂听讲等情况,迟到一次扣2分,旷课三次取消考核资格。

平时作业三次,缺两次即取消考核资格。

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形式,题型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材料分析题等。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4学时)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古代学前教育的内容,了解古代胎教、家庭教育及宫廷教育,了解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教学重点古代学前教育的内容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四、讲授要求将自主学习和理论探对古代学前教育内容组织专题课堂讨论或论辩会,)1(.讨结合起来。

(2)适时融入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介绍。

五、讲授要点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德实施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第二节中国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二、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一)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二)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三、奴隶社会胎教教的实施第三节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1.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2.齐家治国的基础3.光耀门楣(二)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1.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2.初步的道德教育3.文化知识教育4.幼儿身体保健教育二、封建社会的胎教发展(一)封建社会胎教学说的发展演进(二)古代胎教的经验与局限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3.4.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第二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6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贾谊关于早期教育的主要观点;了解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思想;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了解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思想三、教学难点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四、讲授要求用课堂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教育家学前教育思想的讨论。

第一节贾谊论早期教育一、早谕教二、选左右三、重儒术第二节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固须早教二、威严有慈三、均爱无偏四、应世经务五、重视风化陶染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重视蒙养教育二、要求慎择师友三、强调学“眼前事”四、提倡正面教育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第四节.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二、循序渐进、量力而施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四、全面诱导,不执一偏第三章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8学时)一、教育目的使学生掌握清朝末年、民国时期、苏区和边区的学前教育状况,熟悉近代学前教育家的幼教思想与实践,掌握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过程。

二、教学重点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我国近代蒙养院的兴办及师资培养情况;民国初年蒙养园制度建立的性质及内容。

三、教学难点《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内容及颁布实施的意义四、讲授要求讲授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等问题时,可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入当下的时事理论介绍,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点。

五、讲授要点第一节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第二节蒙养院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一、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一)蒙养院的对象(二)蒙养院的设置(三)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二、蒙养院制度的实施(一)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二)蒙养院的设立1.官办蒙养院2.私立蒙养院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第三节.一、创办幼稚园二、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三、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四、兴办各种“慈幼机构”五、收回教育权的斗争第四节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一、论儿童公养公育二、论胎教三、论婴幼儿教养第四章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2学时)一、教育目的了解新学制中幼稚园地位的确立及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了解新学制颁布后,各类幼稚园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以及幼稚园师资的培养;了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的学前教育情况。

二、教学重点“五四”运动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的影响;新学制中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

三、教学难点新学制中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四、讲授要求建议在理论教学中适时介绍当前研究新观点,新信息。

五、讲授要点第一节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二、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定第二节幼稚园课程一、幼稚园教育总目标二、课程范围三、教育方法各类幼稚园的建立和发展第三节.一、公立幼稚园二、私立民办幼稚园第四节幼稚园保教人员的培养第五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方针二、幼稚园规程和幼稚园设置办法的颁布三、学前教育的实施概况四、幼稚师范教育的新发展第五章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2学时)一、教育目的理解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了解当时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理解老解放区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

二、教学重点理解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了解当时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发展及主要形式三、教学难点理解老解放区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及现实意义四、讲授要求建议在理论课讲授中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结合当今现实情况进行讨论。

五、讲授要点第一节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第二节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一、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机构的初建二、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机构的不断发展(一)寄宿制托幼机构(二)单位日间托儿所(三)母亲变工托儿所(四)小学附设幼稚班(五)化整为零托儿所.三、老解放区学前儿童保教内容和方法(一)婴幼儿保育1.提供必要的、合理的营养2.坚持合理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3.积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二)婴幼儿教育1.思想品德教育2.知识技能的培养第四节老解放区保教队伍的建设一、提高保教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二、提高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提高保教人员的文化水平第六章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8学时)一、教育目的了解陶行知的生平及教育活动、平民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活动,理解“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了解张雪门的生平及教育活动,理解其关于幼稚园行为课程的论述;了解陈鹤琴的生平及教,理解其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幼稚园教育的论述;了解张宗麟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实践及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陶行知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及其理论主张;张宗麟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

三、教学难点陶行知对我国乡村学前教育的贡献及“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四、讲授要求让学生讨论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五、讲授要点第一节陶行知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创办适合国情的幼稚园三、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四、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第二节张雪门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幼稚园的行为课程1.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意义和目的2.实施行为课程的原则3.课程实施中的指导工作三、幼稚师范教育的实习和见习第三节陈鹤琴教育理论与实践一、水平和教育活动二、儿童的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对儿童个体成长发育的作用2.家庭教育的内容3.家庭教育的原则三、幼稚园教育四、“活教育”理论(一)活教育的目的论(二)活教育的课程论(三)活教育的方法论第四节张宗麟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水平和教育活动二、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幼稚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二)幼稚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三)幼稚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四)幼稚教育与家庭的关系三、当时我国幼稚教育的弊病与补救方法.(一)停办外人之幼稚师范及幼稚园(二)严定幼稚师范及幼稚园标准(三)筹设幼稚师范并检定幼稚教师(四)引起社会之注意四、幼稚园课程(一)幼稚园课程的含义(二)幼稚园课程的来源及其特点(三)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五、幼稚园教师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2学时)一、教育目的了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措施;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了解十年动乱对学前教育产生的破坏;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前教育振兴的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