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片面抗战路线不是消极抗战, 片面抗战路线不是消极抗战,片面 抗战只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不发动 群众的抗战路线,但国民政府是积 极抗战并组织了四次大的会战。
(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9)抗日战争期间某
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
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
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
相同点: 1) 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社会环境里。 2) 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相同:两次国共合作都是
在中共的推动下实现的,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更是一 个首倡者。
3) 共产国际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第一次国共合 作共产国际不仅提出了具体策略,还派代表直接帮助。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起到了指导 作用,但在具体行动方案上则体现了中共的独立自主。
★在相持阶段,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的殖民统治 有何特点,以史实说明之。
政治上,以华治华;扶植汪精卫建立南京反革 命傀儡政权; 经济上,以战养战;表现为农业、工业、金融 等方面; 文化上,民族同化;加大初等教育的年限比重, 进行奴化教育; 军事上,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 动。
(2009年重庆文综39题第(1)小题) 材料一 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①广泛的民族性;②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③无统一的组 织机构和成文的政治纲领;④各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⑤ 统一战线始终存在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⑥中共政策:坚 持领导权(坚持对自己军队和政权的领导); ⑦得到国际 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
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的旗帜,有利于团结 一切抗日力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是中国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相同点:(1)战略构想:都是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 试图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 胜利。(2)发动群众:都是着眼于到农村发动和依靠群 众,壮大革命力量。(3)根据地建设:都是通过发展生 产、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主要在江南 国民党反动派
全面抗战路线
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 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4分)
(1)主要特征:掠夺为侵略战争服务;掠 夺的资源以煤、铁为主;主要运往日本和 东北;数量不断增加(4分,任答两点)。 严重后果: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变成了日本 的附庸经济,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实力,有助于 其扩大侵略战争(4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日本大陆政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的努力, 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民政府政策的调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1935年“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底,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方针;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 步形成; 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蒋介石发表庐山谈 话,8.14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八一三事变 后,改编工农红军;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 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 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 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 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 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 土输送原煤800万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
★两次国共合作比较
社会背景、两党性质和地位、社会基础、性 质、领导权、合作方式和政治纲领、斗争对 象、结果和前途
不同点1) 两次国共合作方式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 党内合作形式。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形式:形式上为 国民政府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保持着政治上、 组织上的独立性。 2)两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为进行 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 政治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反对日本帝国主 义侵略。 3)两次国共合作的结果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于国民党 右派叛变革命而中途破裂。第二次国共合作则一直维持到 抗日战争结束。 4) 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不同: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力量 小,国民党同样需要和共产党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 进行的。
简述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异同点这两个 时期根据地武装斗争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不同点:(1)指导思想: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2)斗争对象:前者是国民党反 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者、顽固派、伪军等。(3)分布 地域:前者主要在江南地区,后者主要在华北地区。
两个战场的出现是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这两个战 场相互依存,互相配合,贯穿始终,共同为抗日战争的 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战争策略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原因 各是什么?
抗战初期,采取“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 原因:发达,现代武器装备,军事力量优。 相持阶段到来后,采取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 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 击为辅。 原因:日军迫于战线太长,人力、物力不足和抗日根据 地的严重威胁,进入相持阶段,宣告日本“速战速决” 计划的破产。
主要在华北 日本侵略军、顽固 派、伪军等
都是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试图通过农村包 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都是通过发展生产、土地革命和政 权建设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都是着眼于农村,发动和依靠群众, 壮大革命力量
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担当主要的抗战任务,多次组织大 规模会战,正面战场的抗战,歼灭了大量日军,粉碎了敌人三个月 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但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导致丧师 失地,大片国土沦于敌手。正面战场在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展 开。没有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共产党开 辟的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正面战场的 抗战。在正面战场节节溃败的形势下、敌后战场的抗战,极大地增 强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也使抗日战争很快进入战略相 持阶段。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中共Baidu Nhomakorabea甘宁边区政府
★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1)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 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开始。这一时 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 重要特点之一。 (2)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日本占 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日本改变 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 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 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 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3)1945年8月至9月是反攻阶段。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 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抗日战争进 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宜布五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 降书。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C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开辟敌后战场?
开辟原因:①抗战初期,日本把主要兵力用 于国统区,为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②洛川会议上共产党 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第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路,创建革命根据地,为此提供了经验。
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
征的A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思考: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敌后持久抗战和人民战争最 典型、最突出的地区在哪里?
在华北地区:①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最早、 最多,是八路军的抗日前线。②进行了抗战 以来的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和规模最大的 百团大战。③创造了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 有少数民族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④ 是反扫荡的重点地区⑤首先发动局部反攻, 后来是反攻的前沿阵地。这些特点和表现, 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
4) 都取得了革命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的国民革 命,虽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革命的 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不少条件,毕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和 共产党政策失误而最终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不仅完成 了抗日大业,而且革命力量的壮大和党的建设的成效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比较
相同点:1 都是各阶级组成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2 都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 3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战线都因国民党而遭破坏 不同点 1革命统一战线是党内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 党外合作 2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政治纲领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无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3革命统一战线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北洋军阀 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对象是日本法西斯 4革命统一战线只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支持 而 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从中国史角度
政治: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 盾;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进行全民族抗战;统一战 线内部存在尖锐斗争。
军事: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国民党反 共高潮;中共在军事上坚决回击。
外交:日本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发动侵 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兴起;国民政府收复部分 主权(治外法权)
思考: “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 基准”(课件打出“国策基准”的材 料)。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 脱经济危机。 (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 和国共内战。
(2009年江苏历史8)1937年7月7日,驻华北 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01全国春季35)试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进行的努力。(13分)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反 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2分) ②在东北组织抗日活动,与福建人民政府签订《抗日 停战协定》。(2分) ③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 瓦窖堡会议上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分) ④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明团结抗日的诚意,成 为扭转时局的关键。(3分) ⑤“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发表抗日通电,所领导的武 装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 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分)
阶段特征
• 从世界史的角度: • ①法西斯势力逐步加强到顶峰后瓦解溃灭; • ②英法美民主势力由纵容侵略到遭受法西斯侵略
再到参与主导反法西斯战争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 • ③社会主义苏联由不负责任只顾自身利益到吞下 德国闪电站苦果,再到参与反法西斯战争,最后分享 反法西斯胜利成果,与美国主导战后世界格局; • 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由彼此孤立各自为战到反法 西斯同舟共济赢得胜利.
一对矛盾: 两条路线:
中日民族矛盾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 中 共: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三个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
战略反攻阶段(1945、8——1945、9、2)
国民党政府 三个政权 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正面战场:由国民党政府指挥,国民政府 军队为主力的战场,战场主要在敌我冲突 的对面。
敌后战场:由共产党领导,在敌人的占领区 进行作战并且建立起根据地的地方称为敌后 战场。
(2009年广东历史9)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 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 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