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语文版):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共18张PPT)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语文版):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9b35aa69dc5022aaea007e.png)
恰当的一项是( C
)
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 B.谈论河池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要盲目 .... 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 ,他却苦心孤诣 地沉迷于游戏,他 .... 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 ,手段不断翻新,令 人叹为观止 。 .... B.她用棕叶编织的各式玩具,精致可爱,吸引了中外游客慷慨解 ... 囊 ,纷纷购买。 . C.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图书 只好甘拜下风 了。 .... D.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 ,庆祝校合 .... 唱团荣获冠军。
放纵,放任 (7)恣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天昏地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
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9)置之不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落千丈: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来形容地位、景观、声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降得很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A.李伯伯退休后,还留在厂里帮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赞他 年富力强 。 .... B.新出版的这本心理学书 ,不但案例典型,而且论述精辟,深入 .. 浅出 。 .. C.老张在剧院看了一阵,觉得索然无味 ——全是看过多次的老戏。 .... D.这件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大家都已经淡忘,为什么你还是耿 . 耿于怀 ? ...
)
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 B.谈论河池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要盲目 .... 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 ,他却苦心孤诣 地沉迷于游戏,他 .... 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 ,手段不断翻新,令 人叹为观止 。 .... B.她用棕叶编织的各式玩具,精致可爱,吸引了中外游客慷慨解 ... 囊 ,纷纷购买。 . C.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图书 只好甘拜下风 了。 .... D.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 ,庆祝校合 .... 唱团荣获冠军。
放纵,放任 (7)恣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天昏地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
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9)置之不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落千丈: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来形容地位、景观、声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降得很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A.李伯伯退休后,还留在厂里帮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赞他 年富力强 。 .... B.新出版的这本心理学书 ,不但案例典型,而且论述精辟,深入 .. 浅出 。 .. C.老张在剧院看了一阵,觉得索然无味 ——全是看过多次的老戏。 .... D.这件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大家都已经淡忘,为什么你还是耿 . 耿于怀 ? ...
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88514df524ccbff021847e.png)
2021/4/8
20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8
21
2021/4/8
9
相敬如宾 夫妻互相尊敬,向对待宾客一样 夫唱妇随 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江郎才尽 人文思枯竭,已写不出好文章 挥洒自如 书写时笔墨的运用不受约束;举止潇洒,从容不迫 倚马可待 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呼之欲出 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人选已酝酿成熟,即将就任 信手拈来 写作时语言、文字、材料能随手拿来
【例1】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熟语使用上的错误。
⑴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 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答:“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能用于物。
⑵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
成疾仍坚持工作。
答:“常日指理君万王机和”国的家意领思导是人一每天天之忙中于要处处理理繁上多万的件政事务务,,这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妙用成语
2021/4/8
1
渔 翁 得 利 揠苗助长
负 荆 请 罪
2021/4/8
守株待兔
2
2021/4/8
3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
2021/4/8
14
(6)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 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这样到处刺 探他人隐私,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 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 分析:目不窥园:汉代董仲舒专心 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来 形容埋头读书。
词语及成语运用解析PPT教学课件
![词语及成语运用解析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db41e3960590c69fc37650.png)
①毋庸___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 旅游资源。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正义? 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 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走过我的身旁。 A.质疑 声张 泰然自若 B. 置疑 声张 泰然自若 C.置疑 伸张 悠然自得 D. 质疑 伸张 悠然自得
2020/10/16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烦恼的
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
B. 融化
C.摆脱
2020/10/16
6
3、词义的范围大小和词性不同
1、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在学习上取得了较高
的
。(成绩 造诣)
2、他的穿着处处彰显出他的高——— 温馨的亲情、纯洁的友情值得他一生—— (品味 品位)
C.截止、起用、反映 D.截至、启用、反映
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只用于人。
启202用0/10指/16开始使用。范围较广。
14
10、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 )
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
他
的双眼,足以
他的心智,足以
他
的成长,最终让他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A.遮蔽 B.迷惑 C.遮蔽 D.阻碍
D.规范 2020/10/16 调整 提高 改进
3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 (3 分)
A、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 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马航客机失联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无所不至,总是不厌 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正义? 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 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走过我的身旁。 A.质疑 声张 泰然自若 B. 置疑 声张 泰然自若 C.置疑 伸张 悠然自得 D. 质疑 伸张 悠然自得
2020/10/16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烦恼的
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
B. 融化
C.摆脱
2020/10/16
6
3、词义的范围大小和词性不同
1、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在学习上取得了较高
的
。(成绩 造诣)
2、他的穿着处处彰显出他的高——— 温馨的亲情、纯洁的友情值得他一生—— (品味 品位)
C.截止、起用、反映 D.截至、启用、反映
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只用于人。
启202用0/10指/16开始使用。范围较广。
14
10、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 )
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
他
的双眼,足以
他的心智,足以
他
的成长,最终让他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A.遮蔽 B.迷惑 C.遮蔽 D.阻碍
D.规范 2020/10/16 调整 提高 改进
3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 (3 分)
A、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 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马航客机失联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无所不至,总是不厌 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a6b5e9866fb84ae55c8dd4.png)
2021/12/11
第二页,共十四页。
(5)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6)深恶痛疾: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7)鹤立鸡群: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yíbiǎo)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2021/12/11
第三页,共十四页。
(8)正襟危坐: 形容严肃(yán sù)或拘谨的样子。 (9)情郁于中:
Image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十四页。
(5) ______________: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任劳任怨
2021/12/11
第五页,共十四页。
(6) _____惟__妙__惟__肖__(w_é_i :m形iào容w雕éi 刻xià得o)十分精妙逼真。
(7) ______自__出__心___裁__(z:ì c独hū创x一īn 格cái,) 与众不同。
专题二 词语(cíyǔ)的理解与运用
2021/12/11
第一页,共十四页。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摧枯拉朽: 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cuīhuǐ)。 (2)锐不可当: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眼花缭乱: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4)白手起家: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8) _______因__地__制_宜___:根据(gēnj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9) ______络__绎__不__绝___:(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2021/12/11
第六页,共十四页。
3.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1)我已 _______歼_(消灭(灭jiānmi歼è) 灭(jiānmiè))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ppt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fc435ead02de80d4d840c1.png)
“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熟语是 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②中却把它理解成了 “强人所难”的意思了,使用错了。
练习:
③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 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大人不见小人怪:形容人有度量。望文生义 ④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 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 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现多指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 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望文生义
围、对象。
例2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 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 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全国Ⅰ卷)
【分析】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春秋,指年龄; 鼎,正当。例句中成语“春秋鼎盛”修饰的对象是“时 代”,对象用错
例3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 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 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全国Ⅱ卷)
4、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 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 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例1: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 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立创业, 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四川卷) 【分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大的才干,先在小事情上显 一下身手。而例句中“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可以说有 “大的才干”,但“自立创业”“开创一番新事业”并不 是小事,所以说不合语境。 例2: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 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 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b1370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8.png)
C.老画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居,驻足端详,触 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
D.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一位 学生,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 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 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唆使”的发出者是人,不能和功利心、私欲等词语搭配,且带有贬义色 彩,这里应用“驱使”。
“境界”比“情境”更多一层“达到某种高度、层次”的含义,这里选 “境界”更合适。
故答案选C。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
⑴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上辨析; ⑵从词的使用上辨析; ⑶从词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⑷从构词成分上辨析; ⑸从词义的轻重不同上辨析。
5、下列句中画线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D)
A.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 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B.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 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C.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 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D.无节制地信手乱花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但是也是有悖于节约精神的。
(1).了解成语的来源 (2).辨析成语中字音和字形 (3).弄懂成语的意义 (4).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7、正确使用成语
(1).了解成语的来源 (2).辨析成语中字音和字形 (3).弄懂成语的意义 (4).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8、词语释义的方法
(1).定义法 (2).比喻形容法 (3).合成法 (4).对换法 (5).探源法 (6).意符法
⑵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 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 个房间。 “鸿沟”: 我与母亲之间的。隔阂 “硝烟四起”: 发生争执 。
D.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一位 学生,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 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 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唆使”的发出者是人,不能和功利心、私欲等词语搭配,且带有贬义色 彩,这里应用“驱使”。
“境界”比“情境”更多一层“达到某种高度、层次”的含义,这里选 “境界”更合适。
故答案选C。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
⑴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上辨析; ⑵从词的使用上辨析; ⑶从词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⑷从构词成分上辨析; ⑸从词义的轻重不同上辨析。
5、下列句中画线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D)
A.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 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B.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 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C.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 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D.无节制地信手乱花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但是也是有悖于节约精神的。
(1).了解成语的来源 (2).辨析成语中字音和字形 (3).弄懂成语的意义 (4).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7、正确使用成语
(1).了解成语的来源 (2).辨析成语中字音和字形 (3).弄懂成语的意义 (4).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8、词语释义的方法
(1).定义法 (2).比喻形容法 (3).合成法 (4).对换法 (5).探源法 (6).意符法
⑵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 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 个房间。 “鸿沟”: 我与母亲之间的。隔阂 “硝烟四起”: 发生争执 。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PPT课件PPT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73082e941ea76e59fa0465.png)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引导
积累、学习词语,要特别关注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词义 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古今词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阅读古诗文,要留意一词多义、 古今词义不同的现象,避免以今律古;阅读现代作品,也要准确理解词义,避免望 文生义。
1. 探究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阅读古诗文时,要注意结合语境仔细甄别, 正确理解。 例1 :绝 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 劝学》)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成语是熟语中最常用的一种。建议举办一次“领略成语魅力”的主 题语文活动。下面的内容供参考。
①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梳理所学成语,以其中若干成语作为研习的 对象,查找它们的出处。注意考察成语中保留的代汉语词汇、语法等方 面的特征。
参考示例
成语出处 (1)来源于历史故事 余勇可贾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 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 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 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雕文刻镂】指在宫室、用具等上面雕刻镂花,加以修饰。比喻不 务实际,只重表面虚荣,劳民伤财。例如,建设文明乡村,注重特色发 展,不可雕文刻镂。
【好戴高帽】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例如,他 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好戴高帽。
(2)表示做事不顺利、不踏实的惯用语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例如,只有在不断犯错误、不断碰钉子 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 【穿小鞋】比喻暗中对人进行刁难或施加约束、限制等。例如,小 丽到了新单位,不适应环境,领导总是给她穿小鞋。 【打游击】比喻从事没有固定地点的工作或活动(含诙谐意)。例 如,他没钱租房子,到朋友家打游击。
词的ppt课件
![词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9edd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4.png)
消亡的旧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旧词可能会因为不再适用或使用频率降低而逐渐消亡。例 如,“电报”、“胶卷”等。
旧词演变
而有些旧词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含义或用法上发生改变。例如,“小姐 ”、“同志”等。
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发展对现代汉语产生 了重要影响,一些网络流行语成 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词汇。例
03
04
概念意义
指词所指代的概念或事物的意 义,是词的基本意义。
内涵意义
指由于词所指代的事物或属性 而产生的附加意义,不是词的
基本意义。
情感意义
指由于人们对词所指代的事物 或属性的态度而产生的附加意
义,不是词的基本意义。
搭配意义
指由于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 而产生的附加意义,不是词的
基本意义。
词义的变化
总结词
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传递思想
详细描述
在文学创作中,词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元素,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和传递思想。通过精 心选择和运用词汇,作家能够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新闻报道中的词
总结词
准确传递信息、客观描述事实、引导 舆论
详细描述
在新闻报道中,词的选择和使用至关 重要。新闻工作者需用准确、客观的 语言描述事实,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 性,并能够引导公众舆论。
详细描述
构词法主要有合成法、派生法和缩略法等。合成法是将两个或多个词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如“电脑”、“手机 ”。派生法是在一个词根前或后加上一定的词缀构成新词,如“开心”、“伤心”。缩略法是将一个较长的词语 简化为一个较短的词语,如“电视”由“电视接收机”缩略而来。
02
词的语义
词义的分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旧词可能会因为不再适用或使用频率降低而逐渐消亡。例 如,“电报”、“胶卷”等。
旧词演变
而有些旧词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含义或用法上发生改变。例如,“小姐 ”、“同志”等。
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发展对现代汉语产生 了重要影响,一些网络流行语成 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词汇。例
03
04
概念意义
指词所指代的概念或事物的意 义,是词的基本意义。
内涵意义
指由于词所指代的事物或属性 而产生的附加意义,不是词的
基本意义。
情感意义
指由于人们对词所指代的事物 或属性的态度而产生的附加意
义,不是词的基本意义。
搭配意义
指由于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 而产生的附加意义,不是词的
基本意义。
词义的变化
总结词
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传递思想
详细描述
在文学创作中,词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元素,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和传递思想。通过精 心选择和运用词汇,作家能够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新闻报道中的词
总结词
准确传递信息、客观描述事实、引导 舆论
详细描述
在新闻报道中,词的选择和使用至关 重要。新闻工作者需用准确、客观的 语言描述事实,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 性,并能够引导公众舆论。
详细描述
构词法主要有合成法、派生法和缩略法等。合成法是将两个或多个词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如“电脑”、“手机 ”。派生法是在一个词根前或后加上一定的词缀构成新词,如“开心”、“伤心”。缩略法是将一个较长的词语 简化为一个较短的词语,如“电视”由“电视接收机”缩略而来。
02
词的语义
词义的分类
重点词语的含义与作用ppt课件.ppt
![重点词语的含义与作用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6182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c.png)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2、从词语的意义上设题 (即基本义、 引申义、比喻义、指代义方面出题 )
• (1)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 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 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 关系。
解放后,人民过上了好光景。
时光
生活的境况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阅读训练
• 《拔下钥匙》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3)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 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
• 强调陈乐平身份的平凡。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语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设题角度:
• 1、从词的感情色彩方面设题
• 倾注作者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 ,在运 用时常常出现感情色彩变化的情况, 或贬义褒用,或褒义贬用(反语)
• 例:《藤野先生》中“清国留学 生……实在标致极了”的“标致”就 是褒义词贬用,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什么是语境义?
中考复习专题:词语的理解与运用ppt课件
![中考复习专题:词语的理解与运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848c4efd0a79563d1e7239.png)
(16)别具匠心:____另__有__一__种__灵__巧__的__心__思__。________ (17)摩肩接踵:___肩__碰__着__肩__,__脚__碰__着__脚__。__形__容__人__多__拥__挤__。 (18)川流不息:____形__容__行__人__车__马__来__来__往__往__,__接__连__不__断__。___ (19)转瞬即逝:_____转__眼__之__间__就__消__失__了__。_______ (20)坦荡如砥:_____平__坦__得__像__磨__刀__石__。____
(6)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7)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凹凸起伏,停顿转折。
(8) 发人深省: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9) 粗制滥造:质地不精而又过量制造。
(10) 诚惶诚恐:常用来形容当心慎重,惶恐不安的样子。 (11) 无可置疑:大可不必持怀疑态度。形容证据确凿,事情明摆着。 (12) 黯然失色:因惊恐等而面色变白。 (13)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14) 和颜悦色:脸色和气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8)正襟危坐:____整__理__好__衣__襟__端__端__正__正__坐__着__。__形__容__严__正__庄__重__的__样__子__。_
(9)颔首低眉:____低__着__头__显__得__很__谦__卑__恭__顺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
(10)力倦神疲:___精__神__疲__乏__,__气__力__用__尽__。__形__容__精__神__和__身__体__极__度__疲__惫。 (11)触目伤怀:____看__到__(_家__庭__败__落__的__状__况__)心__里__感__到__悲__伤__。___ (12)与众不同:____表__示__和__大__家__不__一__样__。_______ (13)任劳任怨:____做__事__不__辞__辛__劳__,__不__怕__别__人__埋__怨__。____ (14)巧妙绝伦:___方__法__或__技__术__灵__巧__高__明__,__超__乎__平__常__,__没__有__比__得__上__的__。__ _______绝__,__没__有__。__伦__,__同__类__。_______
中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优秀课件
![中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cc9931a5e9856a5712600f.png)
技巧三、审视词语的意义与句子所要表达的 意义是否一致 有些词语,由于不了解其准确意思,容 易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而误用,使之与整 个句子的意思不一致。 如: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 美的大海啊!浩瀚而又深邃。” 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了我丰富的联 想,我凝望着窗外的蓝天,不免出神入化。
例: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例:下列句中红色字体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B.一些年轻人沉溺网络游戏,乐此不疲,浪费了不 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 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 D.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 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A.经历一波三折后,朝鲜光明星3号火箭终于发射成
功,卫星进入到预定轨道。 B.每天晚上,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 奄奄一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北洋军阀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 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 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 己任的博大胸襟。
专题复习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测一测
测一测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B )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 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 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 可以使万吨 的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 为西南腹部地区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因为 所以 而且 B.既 又 从而 C.既 所以 从而 D.因为 又 而且
方法探究
探究类型之一:关联词的辨析使用
关联词有两种:一种是单独的关联词,如“那 么”“因而”等;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词构成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 使„„也„„”等。 使用最多的是第二种形式即成对出现的关联词。 成对使用的关联词,每一对都表示特定的语法关 系,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青,生命也才会达到完美
。
A.盘旋 唆使 情境 B.徘徊 驱使 情境
C.盘旋 驱使 境界 D.徘徊 唆使 境界
5
4、下列句子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 )
A.他在当选班长的那次班会上振振有词地发表就 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 欣赏了美好的景色。
⑵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球上,被功利心和私欲所 好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危害地球。
的人类,需要
⑶只有思想博大精深,精神丰富崇高,生命之树才会常新常青,生命
也才会达到完美
。
A.盘旋 唆使 情境 B.徘徊 驱使 情境
C.盘旋 驱使 境界 D.徘徊 唆使 境界
“盘旋”是环绕着飞(或走)。“徘徊”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有犹豫不 决的意思,用于巡航导弹应用“盘旋”。
⑵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 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 个房间。
“鸿沟”本指古代运河,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 分界,比喻明显的界限。⑴文中指我和母亲之间的感情或思 想上的隔阂。
“硝烟四起”本指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到处都是。 ⑵文中指由于争执,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和气氛非常紧张。
“振振有词”的意思是“好像很有理由,说个不停”,是个贬义词, 而这句话的语言环境要求用褒义词。
“登峰造极”的意思是“比喻学问技能达到极高的水平”,而句中 的语言环境是登山,所以该成语在此运用不当。
“化险为夷”的意思是“使危险的情况变为平安”,与这句话的意 思相吻合。
故答案选C。
14
成语的使用要注意:
D.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 公平、公正的招生)
3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
⑴几年前,我与母亲之间就有一条无法跨 越的“鸿沟”,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之 间是否真的存在血缘关系。
⑵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 事情唠唠叨叨,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 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
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能在灾难不 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
D.他在选择中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既想报北京 四中,又想报北大附中,真是见异思迁。
6
7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 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B.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 (指绿颜色蔬菜)
“鸿沟”: 我与母亲之间的隔阂
。
“硝烟四起”: 发生争执
。
4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
⑴“战斧”-4型巡航导弹最突出的特点是发射后能在目
标上空
数个小时,待目标确定后,再实施攻击。
⑵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球上,被功利心和私欲所 的
人类,需要好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危害地球。
⑶只有思想博大精深,精神丰富崇高,生命之树才会常
10
词语的语境义,不是指一般的 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 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具体 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 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 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11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战斧”-4型巡航导弹最突出的特点是发射后能在目标上空 数个小时,待目标确定后,再实施攻击。
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 生。(指公开、公平、公 正的招生)
“绿色”本指绿颜色,这里的“绿色食品”指
的是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故答
案选B。
8
词语的意义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的意义,如 “钢铁”中的“铁”指金属元素。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 的并经过推演 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手无寸铁”的“铁” 指刀枪等。
比喻义是以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 成的意义,如“铁证如山”的“铁”比喻坚定 不移。
9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
⑴几年前,我与母亲之间就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血缘关系。
15
1、查词典,“疾”字有四个义项:①疾病; 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或“猛烈”。 依次判断下面语句中加线的两个“疾”字的
含义,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B
鲁迅在灯下奋笔疾书,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②① B.④③ C.②④ D.①③
1
复习目标
⑴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含义; ⑵根据语境,能准确、得体地使 用常用词语。
2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
A.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 (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B.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 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
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 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13
4、下列句子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在当选班长的那次班会上振振有词地发表就职演说, 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美 好的景色。
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 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
D.他在选择中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既想报北京四中,又 想报北大附中,真是见异思迁。
⑴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定型化的固定短语,它有 固定的结构、特定的含义,不能随便拆开或改变说 法。大多是从古代神话故事传说、古诗文、寓言中 演化而来。
⑵正确运用成语首先必须了解成语所表示的意思与 字面意思是否相同、有没有引申义或比喻义、成语 中的字有没有古今异义的现象等等。
⑶注意成语感情色彩上的变化。如“明哲保身”原 来指深明事理的人能保全自己,是褒义;而现在则 是指因为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而对原则问题不置可 否的自由主义态度,是贬义。
“唆使”的发出者是人,不能和功利心、私欲等词语搭配,且带有贬义色彩, 这里应用“驱使”。
“境界”比“情境”更多一层“达到某种高度、层次”的含义,这里选“境 界”更合适。
故答案选C。
12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
⑴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上辨析; ⑵从词的使用上辨析; ⑶从词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⑷从构词成分上辨析; ⑸从词义的轻重不同上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