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理与肝癌血供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肝癌HIF-1α表达与多排CT血供分型的相关性研究与临床意义

肝癌HIF-1α表达与多排CT血供分型的相关性研究与临床意义
血 型 者 。 静 脉 供 血 型 和少 血 供 型 表 达 水 平 最 低 ( < . 1 。 E mo d o — t n r 级 增 高 , I — e 表 达 增 高 ( < .5 。 论 : 门 P0 0 ) 随 d n sn Se e 分 i HF l t P0 )结 0
多排 C 双期 扫 描能 够 反 映 肝 癌 血 供 分 型 和 血 管 生 成 , 定 程 度 上 推 测 HI— e表 达 水 平 和 组 织 学 分 级 , 利 于 包 括 抗 血 管 生 T 一 Fl t 有 成 治疗 肿 瘤 方 案 的 选 择 及 预 后评 估 。 【 键词】 肝肿瘤 ; 层摄影术 , 关 体 x线 计算 机
l eso I - e a d vsua e dtei r t fc r(E F n H C wt i m n h t h ms y s iig i P ad E — e l fH F l n acl nohl lg wh at V G )i C i m u o io e ir t nn n S n d v t r a o o h sc t a
A s at bt c:Obet e o s d h orlt n bt en bod sp l tpso utl e si lC n yo i id c l r jci :T t y te cr a o ew e lo u p ye n m lsc pr T ad hpxa n u i e v u e i y ii a b
o n mu t l e s ia l s c p r l CT n F I e p e so ii a d HI -  ̄ x r s i n X/ Y n c u n E u — h a ,Z HOU Xin - n a g pig

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其与病理相关性的研究

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其与病理相关性的研究
T u d e sa d s v n y eg tp t n s w t 2 HC 1so swe ee a n d b EU n n l z d t ec n r s e h n e n atr wo h n r d n e e t — ih ai t i 3 9 P e in r x mi e y C S a d a ay e o ta t n a c me t t n e h h p e a d c nea in w t ah lg c lfau e .Re u t CE S p t r so P h w d t a 1 7 n o ' t i p too i a e tr s l o h sl s U at n f HC s o e h t . % ( 3 / 2 e 7 2 6 3 9) “ w f e h n e n n te s i n a c me t h t i
2 1 年 1月第 1 01 6卷 第 1 期
C iee C i c l n oo v J n 2 1 。 o. 6 N . hn s l ia O cl ̄ .a . 0 1 V 11 . o 1 n

51 ・
院经病理组 织学 证实 的 2 8例 3 9个 P C病灶 的血 7 2 H 供灌 注特征 和血流动力 学变化 进行 了分 析研 究 , 旨在
重要临床价值 。
CU E S可 判 定 P C不 同 血 供 灌 注 特 征 并 与 病 理 组 织 学 分 型 密 切 相 关 , 肝 癌 诊 断 与 治 疗 具 有 H 对
【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 ; 超声造影 ; 傲气泡 ; 血供灌 注
中图 分 类 号 : 70 4 ; 75 7 R 3 . 1 R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4 0 2 1 ) 1 0 5 0 l0 0 6 (0 10 — 0 0— 4

外科学题探讨肝癌手术的肝功能评估指标

外科学题探讨肝癌手术的肝功能评估指标

外科学题探讨肝癌手术的肝功能评估指标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难题。

肝癌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基本方法之一,但手术风险较高,术前严格的肝功能评估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肝癌手术的肝功能评估指标,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肝功能的重要性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脏器之一,不仅参与了物质代谢、药物解毒、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同时还是蛋白质合成、胆汁分泌的重要器官。

对于肝癌患者而言,肝功能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术后恢复和预后。

二、肝功能评估的指标1. 肝脏生物化学指标:肝功能评估的基本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功能(PT)等。

血清总胆红素的升高可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下降,血清白蛋白的下降则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障碍,而凝血功能的异常可能暗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受损。

2. 肝脏影像学指标:肝功能评估中,肝脏影像学指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肝动脉造影(DSA)可以评估肝脏血管纹理的变化,进一步了解肝肿瘤的血供情况。

此外,腹部超声检查、CT、MRI等也可以提供肝脏形态和结构的全面信息。

3. 肝脏病理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肝癌的类型、分级和浸润程度,同时也能了解肝脏的纤维化、炎症程度等。

三、肝功能评估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肝癌手术前的肝功能评估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手术的可行性以及术后的肝功能储备和代偿能力。

对于肝功能检查正常的患者,手术风险较低,手术的可行性和成功率较高。

而对于肝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则需要斟酌手术方案,采取更加谨慎的操作和措施。

根据肝功能评估的结果,可以判断患者肝脏是否具备了手术的条件,从而指导医生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并决定手术方式的选择。

例如,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肝原位切除的方式进行手术,而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则需要考虑采用肝范围切除或切除与移植结合的方式进行手术。

此外,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肝功能评估指标的监测也非常重要。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

E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a n g i o g r a p h i c i f nd i n g s f o r e x t r a h e p a ic t a r t e r i a l s u p p l y t o p r i ma r y h e p a i t c∞n c e r a n d
a r t e i r e s ( S M A) ,9 i r ht g i n f e i r o r p h r e n i c a r t e r i e s ( R I P A) ,1 l e f t i fe n i r o r p h r e n i c a r t e i r e s ( UP A) ,2 p nc a r e a t i c a r t e i r a l a r c h ,1 i r ht g i n t e r n l a t h o r a c i c a r t e r y ( R I T A) ,1 i r g h t i n t e r c o s t a l a r t e y( r R I C A) ,6 l e f t g st a r i c a r t e i r e s
具 有重 要 的 意义 。
【 关键 词 】 原 发 性肝 癌 ; 肝 外 动 脉 血供 ; 介 入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5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0 0 8 ・ 7 9 4 X( 2 0 0 7 ) 一 0 8 _ 0 5 3 8 ・ o 3
i n t e r v e n i t o n a l he t r a p y WA N G We i - y u ,

V / e i - f u , HO U C  ̄, , g - o l n g , Z H AN G X i n g - m i n g , Z H A N G Z h e n g -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TACE术进行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主要方式,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法,具有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创伤小等特点,目前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1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1,2]。

有研究显示,肝癌组织主要血供来自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可使肿瘤血供减少90%以上,因此TACE可以阻断肿瘤血供、控制肿瘤生长。

另一方面,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使肝脏的药物浓度是全身血药浓度的100~400倍,疗效明显优于全身化疗[3]。

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介入栓塞方法为:碘油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以及PVA颗粒栓塞治疗方法等。

虽然TACE为一种微创、安全的介入技术,但随着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普及,在临床中也出现不少严重并发症,如肝脓肿、栓塞性胆囊炎、上消化道出血等[4]。

由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本身就存在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这就有可能在介入后出现肺部感染。

张鸿文[6]等研究结果提示肝癌患者在介入术后可出现肺部炎症;多发生于右肝癌及巨块型肝癌患者,影像学多以右肺下叶肺段不张为主,多伴有胸腔积液。

2TACE联合手术目前,原发性肝癌患者是否术前进行TACE,还存在着争议。

有研究者认为,术前进行TACE可以缩小肿瘤体积、诱导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防止术中肿瘤细胞扩散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也有学者认为,术前辅助TACE治疗可导致肿瘤与肝周组织发生粘连,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还有可能加重肝硬化,增加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另外,术前TACE治疗降低了手术切除率,增加肝内外转移的几率[7]。

刘洪锋[8]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但对于可切除肝癌术前TACE能否真正更远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做更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3TACE联合放疗随着临床技术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作为一种比较科学和先进的放疗技术得以在临床上应用。

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完整 、 P 水 平 及 病 理 分 级 均 无 明 显 相 关 , 示 AF 提
1 HC C肿 瘤血 管生成促 进 因子
1 1 血管 内皮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G ) 目前 已知 . VE F 是 在 H C肿瘤血 管 l 成 中作 用最 强的 血 管 生成 诱 导 C 牛
因 子 。 由 于 VE F G mRN 的 剪 切 方 式 的 不 同 、 生 A 产
内试 验 已经 证 实 它 能 刺 激 血 管 内皮 细 胞 增 生 与趋 化, 与肿瘤血 管 形 成密 切 相关 国 内周 俭等 l 利 用 4
HC C手术 标 本 所 做 的 一 项 研 究 发 现 , D F P G mRN A
在 HC C中表 达率 达 6 . % , 著 高 于在 癌 周 肝 组 79 显 织 中的 表 达 率 3 % 。同 时 还 发 现 , D F N 57 P G mR A 表 达水平 与 HC C大小 、 合并 肝 硬 化程 度 、 膜是 否 包
而 对 HC C肿 瘤 血 管 生 成 分 子 机 制 的 研 究 则 方 兴 未
成 。VE GF的表达调 节较 为复 杂。有人 指 出缺 氧应 是上 调 VE F表 达的 主要 原 因 , 机 制可 能 与缺 氧 G 其 引起红 细 胞 增 多 的机 制 相 似。 Mashl等 l 认 为 r a c l l j 缺 氧确 使 VE F基 因表 达上 调 , 刺 激 HC G 是 C血 管 生成 的关 键因素 。其 具体机 制为缺 氧激 活 r VE F G
氧上 调 V F转 录中 , EG 缺氧诱 导因子 一1 HI ( F一1 , )

种 异一聚体 碱 性 蛋 白 , 能 在 其 中发挥 了重 要作 可

血供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影响的研究

血供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影响的研究
10 3
第2 4卷 第 2期 21 0 0年 4月
长治 医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CHANGZHI ME CAL COL EGE DI L
Vo . 4 No. 12 2
Ap . 2 1 r 00
血 供 对 原 发 性 肝 癌介 入 治 疗 预后 影 响 的研究
( F )C A P 、T及病 理学 检查 确诊为 原发性 肝癌 。其中
男 19 , 4 例 , 5 例 女 l 年龄 3 2岁 一9 (O 7 ±1.3 5岁 6 .0 0 3)
上, 不足 5 % , 持 续 一 个 月 以上 ; 3 恶 化 : 0 并 () 肿瘤 两个最 大 的相互 垂直 的直 径乘 积 增大 超 过 2 %以 5
3. 肝 癌 的 血 液 供 应 2
原 发性 肝 癌 及 多数 转 移性 肝 癌 的血 供 几乎 全 部来 自肝 动脉 。肝 动 脉 栓 塞后 可 阻 断 或 减 少肿 瘤 的 主要血 供 , 肿瘤 发生 坏死 、 使 缩小 以至 消失 , 正常
上。
岁。全 部病 例按 血 供 的丰 富 与 否 分 为血 供 丰 富 型
组 1 7例 ( 3 5 ) 6 8 . % 和少 血 供 型组 3 3例 ( 8 5 ) 1 .% 。
2 结 果
2 1 临 床 疗 效 .
手术方 式 为 肝 动 脉 化 疗 (A ) 3 T I 的 3例 ,A E17 T C 6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1 0mL~2 L和 丝 裂 霉 素 2 0m 0mg或 表 阿 霉 素 5 0
m g制成 的混悬 液 。再 用 明胶海 绵数 条栓 塞肿 瘤供 血 动脉 的近段 , 以局部 动脉血 流基本 中断为 度 。若 无 法实现 选择插 管或者 血供 不丰富 者 , 则用 上述化 疗 药物作 动脉灌 注 。血供 欠 丰富者 , 做局 部化疗 仅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的临床分析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的临床分析
入 治 疗 逐 渐 发 展 成 为 非 手 术 治 疗 中 较 为 成 熟 、 全 、 效 的 安 有
治 疗 方 法 , 肝 动脉 导 管 化 疗 栓 塞 ( AC ) 目前 公 认 的 中 经 T E是
晚 期 肝 癌 首 选 的 介 入 手 段 , 血 供 研 究 则 是 肝 癌 介 入 治 疗 中 而
分 支 供 血 3例 , 0 6 。 中 晚 期 原 发 性 肝 癌 的 血 供 主 要 来 占 .
自肝 动 脉 , 异 常 血 供 也 较 常 见 。 但
讨 论
间 。无 明显 临床 症 状 和体 征 的 患 者 2o例 ( 性 10例 , 性 1 男 4 女
7 例 ) 有 肝 区疼 痛 、 食 、 力 、 瘦 伴 肝 脏 肿 大 、 量 腹 水 O ; 厌 乏 消 少 患 者 2 0例 ( 性 1 5 , 性 9 5 男 5 例 女 5例 ) 有 肝 区 疼 痛 、 食 、 ; 厌 乏 力、 消瘦 伴 肝脾 肿 大 、 量 胸 腹 水 、 部 转 移 患 者 2 少 肺 O例 ( 男性
异常血供 5 3例 , 1 . 。异 常 血 供 的 主 要 来 源 血 管 有 肠 占 10
系膜 上 动 脉 、 右膈 下 动 脉 、 肋 间 动 脉 、 左 动 脉 、 十 二 指 右 胃 胃 肠 动 脉 、 肾 上腺 动 脉 分 支 、 肝 动 脉 、 主 动 脉 的直 接 分 支 右 副 腹
1 中 晚期 肝 癌 的 f 表 现 及 介 入 治 疗 肝 癌 分 为 原 发 . 临床 性 肝 癌 和继 发 性 肝 癌 两 种 , 常 所 说 的 肝 癌 即 指 原 发 性 肝 通
癌 , 发 生 于 肝 脏 的 肝 细 胞 或 肝 内 胆 管 上 皮 细 胞 的 恶 性 肿 是 瘤, 简称 肝 癌 , 括 肝 细 胞 癌 、 管 上 皮 细 胞 癌 和 混 合 性 肝 包 胆

肝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血供调节

肝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血供调节

肝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血供调节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展与血管生成和肿瘤血供调节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肝癌中的血管生成的机制以及肿瘤血供的调节,从而提供更好的认识和治疗策略。

一、肝癌的血管生成机制血管生成是指新的血管形成,为肿瘤提供所需的养分和氧气。

在肝癌中,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过度表达以及抑制因子的丧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

它在肝癌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导致肿瘤周围血管的扩张和异常形成。

VEGF 通过结合其受体,如VEGFR1和VEGFR2,激活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形成血管。

此外,肝癌中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的丧失也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

例如,血管紧张素抑制素(Ang-inibin)在正常情况下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来抑制血管生成,但在肝癌中其表达受到抑制,从而促进了血管生成的过程。

总之,肝癌的血管生成过程是由VEGF的过度表达和抑制因子的丧失共同作用形成的。

二、肝癌的血供调节机制肝癌的血供调节是指肝癌细胞和周围组织通过调控血液流动以满足肿瘤的养分和氧气需求。

肝癌的血供调节主要包括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表达和异常的血管结构。

肝癌细胞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表达来影响肿瘤血供。

在肝癌中,肿瘤细胞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抑制抗血管生成因子的产生等方式来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此外,肝癌细胞还可以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因子和受体的表达,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和胞外基质的降解,进一步促进肿瘤血供。

除了肿瘤细胞的调节外,肿瘤血管的异常结构也影响了肿瘤的血供调节。

在肝癌中,由于血管生成的过程异常,肿瘤血管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肿瘤血管的异常结构包括不规则的管腔形态、管壁退化和粘附细胞脱落等特点,这些结构改变使得肿瘤血管对血流的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肿瘤血供的不稳定。

综上所述,肝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血供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肝癌血供特点及影响

肝癌血供特点及影响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2), 2200-2205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2309肝癌血供特点及影响叶艳霞*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二外科,青海 西宁收稿日期:2023年1月14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17日摘要 肝脏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肝脏疾病,影响人们健康状况,恶性肿瘤更是使其雪上加霜。

肝脏自身血供特点,也决定了肝脏疾病的特殊性,肝脏疾病过程中,病理生理学的改变必然引起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探讨肝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不同的角度为肝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门静脉,血管生成,血流动力学,门静脉癌栓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Blood Supply of Liver CancerYanxia Ye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Received: Jan. 14th , 2023; accepted: Feb. 10th , 2023; published: Feb. 17th , 2023AbstractThe liver is an important organ in the human body, liver disease affects people’s health, malignant tumors make it wor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liver itself also determin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liver disease. In the process of the liver disease, chang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changes in the Hemodynamics of the liver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liver cancer Hemodynamics, and to provide new clinical idea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 from different angles. Key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 Cirrhosis, Portal Vein, Angiogenesis, Hemodynamics, Portal Vein Tumor *叶艳霞Thrombus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其与病理相关性的研究

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其与病理相关性的研究

表 1 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癌 CEUS模式
病理 类型
门脉期持续增强, 实质期始终与周围肝组织同步显 影; 4 3% ( 14 /329) 病灶呈 慢进快出 表象, 即造影 剂在动脉晚期或门脉早期开始填充, 动脉晚期或门 脉早期迅速廓清呈弱回声, 其中 11个病灶以星点状 填充, 3个病灶以车轮状或灶状填充; 2 1% ( 7 / 329) 病灶呈 慢进慢出 表象, 即造影剂在动脉期的早 ~ 中期未显影, 动脉晚期或门脉期开始填充, 实质期与 周边肝组织同步显影, 延迟期回声略低于周边肝组 织; 1 2% ( 4 /329) 病灶呈 快进不出 表象, 即造影 剂在动脉期开始填充, 门脉期、实质期病灶始终与周 围肝组织同步显影, 延迟期略高于周围肝组织。 2 2 PHC 不同病理分型的 CEUS 模式 CEUS 显 示 90 3% ( 297/ 329) 病灶为多血供肝癌, 均为 HCC 病灶; 9 7% ( 32 / 329)病灶为乏血供肝癌, 为 ICC 病 灶, 其中两者均 存在 快进快出 和 慢 进快出 模 式。前者以球形状、车轮状或灶状形式增强, 强化后 整体回声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 后者以周边环状或 星点状形式增强, 强化后病灶整体回声均低于正常 肝实质。见表 1。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超声造影; 微气泡; 血供灌注 中图分类号: R 730 41; R73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0460( 2011) 01- 0050- 04
Th e con trast enhanced u ltras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orre lation w ith pathology in prim ary hepatic cancer
2结 果

肝细胞性肝癌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性肝癌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进展

应用 P G D F抑 制剂后 HC C的侵袭 性 消失 , 瘤 细胞 肿 增 殖减 少Ez。近年 的临床实 验结果 表 明 , 2s 4] - 针对HC C 血 管 生成 的索拉 菲 尼 、 吉非 替 尼等 多 种激 酶 抑 制剂 通 过对 V G P G E F、D F及其受 体 的抑制 , H C患者 使 C
bG F F等 因 素 可 促 进 A g 2表 达 增 高 。 A g 2和 n一 n一 Te 2在 大部 分 血供 丰 富 的 H C 中表 达 增高 , i一 C 而在
血供 差 的 HC C中表达 偏低 [i 为 A g 2和 Te 2 3. 8认 n一 i 一 在肿 瘤血 管 生成 中具有 协 同作 用 , 同促 使 肿瘤 血 共 管 生 成 。 H C术 后 的 复 发 与 V G C E F及 其 受 体 、 P G 、 n/i D F A g e家族 、 T 肝细 胞生长 因子/— t c Me 等关 系 密切 [ 4。 30 9] -
中 国现 代普 通 外 科 进 展
2 1 年 9月 第 1 01 4卷
第 9期
与 HC C的增 殖 、 扩散 和血 管生 成 , 时还 能 够激 活 同 内皮样 细胞 和肝 星状 细胞 。P G D F通 过上 调 T F B G —
性 切 除术后 复发 的监测 指标 之一 3 。 氧 、 E F 3 缺 川] VG 、
同作用 。在 体外 培养 的 内皮 细胞 实 验 中发现 ,F F bG 通过 V G E F实 现诱 导 内皮细 胞 血 管生 成 的作 用 _ 。 3 2 ] HC C组 织 通过 高度 表达 b G F F和 b G F F受 体 ,引起 肝 细胞 转 化 、 殖 失 控 、 增 分化 异 常 , 至形 成 肿瘤 。 直 bG F F与 V G E F的协 同促进 H C血 管 生成 , C 为肿 瘤 细 胞 的增 殖 分 化 提 供 氧 及 营养 物 质 。研 究 证 实 , HC C及 其周 围组 织 b G F F均有 较高 表达 , HC 且 C组 织 的 MV D与 b G F F表 达水 平呈 正相 关 ,与 HC C术 后 或 血管 栓 塞化 疗 术后 的复发 与 转移 呈 正相 关 ] 。 因此 ,F F可 以作 为筛 选 HC bG C靶 向治 疗 以及 预测 转移 、 复发 等 的指标 [11。 909 -,]

肝癌肝外血供特点及介入治疗

肝癌肝外血供特点及介入治疗

网膜动脉分支
经过网膜动脉分支栓塞术后常常有发热和腹部疼痛症状,一般表现为 自限性.
严重并发症比较少见.包括网膜梗塞和脂肪坏死
Miyayama S, Matsui O, Akakura Y et a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blood supply from omental branches: treatment with transcatheterarterial embolization.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1; 12:1285–1290.
胃十二指肠动脉及网膜动脉分支
胃十二指肠动脉起源于 肝总动脉(75%), 肝左 动脉 (4–11%) 肝右动 脉 (7%).胃十二指肠动 脉分支供应胃幽门,十 二指肠第一,二部分及 部分胰头
位于肝脏Ⅴ,Ⅵ段肝癌 可以由胃十二指肠动脉 分支供血.
胆囊动脉供血
胆囊动脉有1条深部分支与肝右动脉的前下分支相连,而 且直接经胆囊窝穿人肝内
胆囊动脉
Hirota等认为肿瘤有胆囊动脉供血使TACE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 Tanigawa等报道,通过胆囊动脉的深穿支进行术前TACE,手术标本可
见肿瘤坏死,而胆囊有轻度的炎症反应。 选择性对肿瘤供血胆囊动脉的分支进行插管治疗不是禁忌征。
Hirota S,Matsumoto S,Fukuda T,et al.Solit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ed by the cystic artery:limitaton of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ilization[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1999,22:206. Tanigawa N,Sawada S,Okuda Y,et a1.A case of smal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pplied by the cystic artery[J].ARJ,1998,170:675.

中晚期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肿瘤血供变化及病理学变化

中晚期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肿瘤血供变化及病理学变化

E T方 法 与病理 学取 材 :皮 肤消毒 局麻后 ,在超 C 声导 向下用 留置针穿 刺肿 块 ,将 留置针 套管保 留于组 织 中 ( 1 ,取 出针 芯 ,将针 芯 中 的肿 瘤组 织作 病理 图 ) 学涂 片 , 铂金 电极 针从 留置针 套 管 中送人肿 瘤组 织 , 将 在超 声监测 下 调整进 针深 度 ,达 到肿 瘤对 侧边 缘 ( 图 2 。 套管 退 到肿瘤 进针边 缘 , )将 以保 护正 常组 织 。 电极 针数 目根据 肿块 大小不 同而定 ,通 常 2 ~6根 ,针距 2
的变化。结果 :E T 后 C I C DF 发现肿瘤血供 减少 <O 0 ) . 5 ,病 理学证 实肿 瘤细胞 坏死 。结论 :E T 对中晚期肝癌 C 有肯定 的疗 效 ,可 以使肿瘤 细胞凋亡 ,对 巨块 型肝 癌则难 以达 到肿瘤组织完全 坏死的 耳的。
关 键 词 肝癌
电化学治疗 C F 病理学 DI
The Tum orV a c a nd Pa h l g c lCha ge f La e S a s ul r a t o o i a n s o t t ge Li e nc r Tr a e t e t o h m i a e a y v r Ca e e td wi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l c r c e c lTh r p
Ec T. Co c u i n :ECT a a s b iu e r ss o u 2 r c l f lt t g i e a c r u ti d f c I t i n l so s c n c u e o v o s n c o i ft D o e l o a es a e l rc n e ,b ti s l i u t 0 k l s v l a l u rc l ,e p c al n t o e h g u l t mo el s s e ll i h s u e t mo s e . y rma s s

CT灌注成像观察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血供状态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CT灌注成像观察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血供状态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
0'$)2(2/2=#>,%,?@"8,;*!"!#"1,%*!$"8,*##
肝癌
0I 灌注成像观察原发性肝癌 I.0! 术后 血供状态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李真真耿云平任悠悠尤国庆曾庆
摘要目的研究 0I灌注成像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I.0!$后血流状态及对预后的评估价 值%方法纳入!"#*年%月至!"#&年##月!('例接受 I.0!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 I.0!治疗 前后行 0I灌注成像扫描"记录肝血流量#/<S$&肝动脉灌注指数#/AE$&达峰时间#IIA$及肝动脉灌注量#/.A$%同时 取 I.0!治疗前病灶组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CS$水平与微血管密度计数#314$%分析 1!CS水平&314 与 0I灌注参数的相关性%记录治疗效果"比较不同疗效患者 /<S&/AE&IIA及 /.A水平%分析 0I灌注成像参数对判断 I.0!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I.0!治疗后%个月复查"!('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D$%)例"部分缓解#AD$#!)例"疾 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A4$((例%经 A2#B(,)线性相关分析显示"1!CS&314 与 /<S&/AE及 /.A呈正相关"与 IIA呈负相关#!"*"($%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D90$分析结果显示 /<S&/AE&/.A及 IIA有助于判断 I.0!治疗效 果#!"*"($"根据 D90分析结果建立疗效指数模型!:+2#,2!,2%,2*#/<S!2#"/AE!2!"/.A!2%"IIA!2*$"疗 效指数模型判断近期疗效的 .70为"*)'"#.70+"*)'""-*!*+"*"!("&(5"#+"*)!#""*&#&"!+"*"""$%结论0I 灌注成像有助于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 I.0!治疗前后血流状态"为近期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血供及流速的鉴别诊断

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血供及流速的鉴别诊断

论 彩超在单发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 癌血 供及 血流中具有鉴别诊 断价值 。
【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 原 发性 肝 癌 ; 单 发 转 移 性 肝 癌
文章编号 : 1 0 0 3 —1 3 8 3 ( 2 0 1 3 ) 0 l 一0 0 6 3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1 3 8 3 . 2 0 1 3 . 0 1 . 0 2 9
中圈 分 类 号 : R7 3 5 . 7 0 4 . 4 5 1
文献标识码 : A
彩色 多普 勒超 声 是 临 床 上 常 规 的 检 查 方 式 , 在 肝 脏肿 瘤检查 中 , 对肿 瘤 的供血 动 脉 、 侧支 循 环及 门
静 脉有 很 好 的 检 测 作 用 口 ]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5 年 1 月至 2 0 1 0年 1 2月 我 院 临床 、 辅助 检查 及 ( 或)
大时呈 不 规 则 形 , 内部 回声 不 均 匀 , 可 有 结 中结 现
组 织病理 证实 的 4 3例肝 癌患 者 及 3 O例 正 常对 照 组 的 彩超检 测参 数 , 探 讨 彩 超 在 单 发 原 发 性 肝 癌 与单 发转 移性 肝癌血 供及 血 流鉴别 诊 断 中 的临床 应 用价
( 4 6 . 6 7 ) , Ⅱ以上 为 0例 ; 两组 肿 瘤 内部 动 脉 血 供
比较 有统 计学 意义 ( 一4 . 1 5 2 3 , P一0 . 0 0 0 ) 。肿 瘤 周 边动 脉血 供原 发 性 肝癌 组 0级 为 0例 , I级 8例 ( 2 8 . 5 7 %) , Ⅱ级 以上 2 O例 ( 7 1 . 4 3 %) ; 单 发 转 移 性 肝 癌组 0级 5 例( 3 3 . 3 3 9 , 6 ) , I级 8例 ( 5 3 . 3 3 ) , Ⅱ 级 以上 2例 ( 1 3 . 3 3 ) ; 两 组肿 瘤周 边 动脉 血 供 比较 有统 计 学意义 ( 一4 . 0 1 2 1 , P 一0 . 0 0 1 ) 。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区血供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区血供相关性研究

0 0 0 , ia 3 0 1 Ch n
【bt c】 O j te T m r ed h a i fh l dspl i v b m r r o hpt eu r A s at r b cv e i oc p hn e hn n o t b o p i l t o a f ea c la o e t c g g e o u yn ae u 朗 o ll
tn i o
4 Ja — i XI h nrig. eF r f l t optlo h n i di lUnvr t ^ i we. E C u — n i t f i e H si fS a x n u sA i a d a Me c iesy,T iu n a i ay a
山 西 医科 大 学 第一 医 院 (3 0 1 张 建 伟 000 ) 谢 春 明
【 摘
要 】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A E 前行螺旋 c (C ) 扫及增强双 期扫描 , TC) T sT 平 结合
对肝 癌诊 断明确 , 瘤体大 小 5 0c 碘油沉积 良好 , 6个 ~1 m, 在
【 关键词 】 肝肿瘤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肿瘤区血供
Co r l tv t d ofboo s pl e t c lulr tr a h m o m b lz re a ie su y l d up y ofh pa o e l a a cno u r a e fe r s a hee r e i lc e e o ia-
维普资讯
山 西 医药 杂 志 2 0 0 8年 5月第 3 7卷 第 5期
S a x Me , y2 0 , 13 . . hn i dJ Ma 0 8 Vo.7, o 5 N

肝癌的解剖学与病理学特点

肝癌的解剖学与病理学特点

肝癌的解剖学与病理学特点肝癌,即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具有一定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特点。

了解肝癌的解剖学与病理学特点,对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就肝癌的解剖学特点、肿瘤分级、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肝癌的解剖学特点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淋巴引流系统。

肝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肝实质,通常呈现为多发的病灶。

其中,右叶和左叶是肝癌最常见的发生区域。

另外,肝门区、肝包膜、门脉分叉和肝内血管等也是肝癌好发部位。

肝癌在组织器官的解剖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肝癌的发生常伴随肝硬化,而肝硬化又是肝癌的主要预癌病变;二是肝内血供丰富,血管网络发达,因此肝癌具有较高的血管浸润和转移率。

二、肝癌的肿瘤分级肝癌的肿瘤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程度和分裂活跃性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肝癌的分级标准主要采用了Edmondson-Steiner分级标准,分为四个级别:I级为低分化,IV级为高分化。

分级越高,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越明显,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分级有助于判断肝癌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三、肝癌的组织学类型肝癌的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等。

1.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占据肝癌的大部分病例。

它起源于肝细胞,具有肝细胞的特点。

肝细胞癌的组织学形态多样,主要包括结节型、浸润型、间质型和混合型等。

2.胆管细胞癌(CCC)胆管细胞癌是一种来源于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它的组织学特点是胆管样结构的增生,具有弥漫性生长的特点。

3.混合型肝癌混合型肝癌是指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同时存在的肝癌类型。

它的组织学特征是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特点,两者呈现混合存在的形态。

四、肝癌的浸润方式肝癌的浸润方式有三种类型:局灶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和混合性生长。

1.局灶性生长局灶性生长是指肝癌以结节的形式生长,肿瘤细胞仅局限于肝内一定的区域,不涉及肝的全身。

小肝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血供特征与病理表现的对照研究

小肝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血供特征与病理表现的对照研究
【 要 】 目的 探 讨 小肝 癌 (H C)螺 旋 C 摘 SC T血 供 分 型 与癌 细 胞 分 化 程度 、组 织 学类 型 的 相 关性 。方 法 分析 4 经 手 术 病理 证 实 的 2例
SC H C的螺 旋 C T征 象及病理 表 现 。将 S C血 供 分 为 4型 , 分析 S C HC H C血 供 类型 与癌 细胞 分化 程度 和 组 织学 类型 的相 关性 。结果 4 例 2 S C 中,肝 动脉 供血 型共 2 H C 9例 , 占 6 %;肝 动脉 和 门静 脉双 重 供血 型 及 少血 供 型 ,各 5 , 占 l. 9 例 1 %; 门静 脉 供血 型 3例 , 占 72 9 I %。 SC H C血供 类型 与 癌细 胞 分化 程度 有显 著 性差 异 ( < 00 ) P . ,分化 程度 较 差 组主 要 有 肝 动脉 供血 ,而 分化 程度 较 好 组 除肝 动 脉供 血 外 , 5 门静脉 亦参 与供 血 。S C H C血 供 类型 与病 理 组织 学 类型 有显 著性 差 异 ( P< O0 ) 大部 分梁状 型及 实体 型 由肝 动脉 供 血 ,纤 维硬 化 型 为 . , 5
( D f,T J ANG HJ NI We2 , E i
f De a t e tf a i o yX a g a optlC ag h 1 0 8 C i , l p r n o R do g , i y s i , h n s a 0 7, hn " m l n H a 4 a
o HCC r iie n o4 tpe : re ilblo u py o tl o d s p y atra o i ewi ora o d s p l,a oo l blo u pl. e fS wee dvd d it y s a tra o d s p l,p ra o u pl, reilc mb n t p tlblo u py ndp ry o d s p y Th bl h

富血供肿瘤的分类

富血供肿瘤的分类

富血供肿瘤的分类肿瘤是一种由于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疾病。

肿瘤的生长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因此富血供是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

根据肿瘤的富血供特点以及病理特征,我们可以将富血供肿瘤分为以下几类。

1. 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种由毛细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

它们通常呈现为血管扩张和异常增生,形成了新的血管网。

血管瘤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皮肤和软组织。

这些肿瘤常常表现为红色或紫色的结节,触摸时有弹性。

血管瘤易出血,因为它们的血管较为脆弱。

2. 血管肉瘤血管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由恶性血管内皮细胞构成。

它们的生长速度很快,并具有高度的浸润性和侵袭性。

血管肉瘤通常发生在软组织、骨骼和内脏器官中。

它们常常表现为肿块、肿胀、疼痛和溃疡。

血管肉瘤的血管密度很高,因此它们具有明显的富血供特征。

3.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

它们通常呈现为黑色或棕色的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

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速度很快,具有高度的浸润性和转移性。

这些肿瘤的血供丰富,往往在早期就可以触及到血管脉搏。

4. 骨肉瘤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骨骼中的肌肉、骨髓或成骨细胞。

它们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骨肉瘤生长迅速,疼痛明显,并且易于发生骨折。

这种肿瘤的血供非常丰富,因为骨骼本身富含血管。

5. 肺癌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肺组织中的上皮细胞。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它通常与吸烟有关,但也可以发生在非吸烟者身上。

肺癌的血供丰富,因为肺组织本身具有丰富的血管网络。

6. 肝癌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组织中的细胞。

它通常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肝癌的血供非常丰富,因为肝脏是人体内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之一。

7.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组织中的细胞。

它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且常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胰腺癌的血供丰富,因为胰腺是一个高度血管化的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病理与肝癌血供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的病理特点及其与肝癌血供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肝癌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并将病理学分型与影像学资料相对照。

结果 34例病灶,组织学类型为梁状型21例,占总数的61.8%,多为肝动脉供血型;其次为6例实体型,均为肝动脉供血型;假腺管型5例,血供类型分布较为分散,其中门静脉供血型和少血供型各2例,肝动脉供血型1例;纤维硬化型2例均为少血供型。

肝癌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血供类型有关联性(x2=11.140,p=0.004500 ng/ml) 27例。

检查前未进行任何的手术、介入等治疗。

所有病例术前均有完整的ct资料,根据ct表现将其血供进行分型。

具体如下:根据动脉期(早、晚期)、门脉期、实质期三期增强扫描结果,参考黄娟等[2]的标准对shcc血供进行分型:(1)肝动脉供血型(a):动脉期病灶强化或明显强化(ct值大于周围正常肝实质10 hu以上),出现肿瘤血管、血管增多、肿瘤染色等征象;门静脉期病灶强化迅速下降,呈等或低密度。

(2)门静脉供血型(p):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强化。

(3)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ap):动脉期病灶强化,或出现肿瘤血管、血管增多、肿瘤染色等征象;门静脉期病灶ct值不降低,呈等或高密度。

(4)少血供型(l):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无明显强化。

1.2?病理学方法
术后大体标木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he染色镜检,尽量选择与ct扫描测定的兴趣区相同位点肿瘤组织。

shcc癌细胞分化程度根据edmonson-steine法分为ⅰ~ⅳ级,病理组织学类型根据who分类法分为:梁状型、假腺管型、实体型、纤维硬化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病理类型肝癌是否与血供有关联进行行×列表的关联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学分型
34例肝癌中,3组织学类型为梁状型21例(图1),占总数的61.8%;6例实体型(图2);假腺管型5例(图3);纤维硬化型2例(图4)。

2.2?肝癌的病理分型与血供分型的关系
34例病灶,组织学类型为梁状型21例,占总数的61.8%,多为肝动脉供血型;其次为6例实体型,均为肝动脉供血型;假腺管型5例,血供类型分布较为分散,其中门静脉供血型和少血供型各2例,肝动脉供血型1例;纤维硬化型2例均为少血供型。

shcc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与血供类型是由关联的(x2=11.140,
p=0.004<0.05)。

见表1。

3?讨论
肝癌的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肿瘤发现后治疗方式的选择对疗效至关重要,而治疗方式的选择与肝癌病理特点及血供类型密切相关[4-5]。

明确hcc的血供类型对治疗方式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hcc患者多数经肝硬化再生结节(rn)、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结节(dn)到shcc演变而来;在这一过程中,门静脉血供不断减少而肝动脉血供不断增加,这也是影像学肝癌血供分型的基础。

长期以来,临床主要根据ct或dsa造影来了解病灶血供情况,以病理学诊断来确定病灶组织学类型,得到了很好地临床应用。

但是临床上常遇到一些患者对dsa或ct不耐受的情况,比如造影剂过敏,幽闭综合征等。

本研究着重探讨病理分型与肝癌血供的相关关系,以确定在患者影像学检测不耐受情况下对病灶血供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提高肝癌病理分型与血供关系的认识。

结果表明病理分型为梁状型及实体型的肝癌血供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纤维硬化型肝癌多为少血供型,这就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比如,若患者病灶巨大,手术切除难度大,病理分型为梁状型及实体型的肝癌多倾向于介入治疗,而且治疗效果较好;相反若病灶为纤维硬化型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差,应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血供类型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有多种解释。

比较公认的是肿瘤细胞由高分化向低分化演变生长过程分为非诱导血管形成期(non-angiogenic)与诱导血管形成期(angiogenic)两个阶段;而在诱导血管形成期起决定性
作用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该因子和肝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是肿瘤血管生成数量、分布及血管通透性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与肿瘤的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而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生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量相差巨大[6-7]。

这就导致了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血供类型差异巨大。

肝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以梁状型最常见,梁状型及实体型以肝动脉供血为主,假腺管型及纤维硬化型除肝动脉供血外,亦可见其他供血类型。

不同的病理分型与具有不同血供及病理分型的肝癌治疗方式、预后差异巨大,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林,官泳松,周翔平,等.肝癌血液供应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06,27(5):464-465.
[2] 黄娟,周翔平,刘荣波,等.原发性肝癌血供特点的螺旋ct 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1):753-756.
[3] 龙莉玲,卢炳丰,黄仲奎,等.小肝癌sct血供分型与免疫组化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3):250-255.
[4] 孙惠川,汤钊猷.肿瘤血管研究及其在肝癌领域的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0,10(6):562-565.
[5] bursch w,chabicovsky m,wastl u,et al.apoptosis in stages of mouse hepatocarcinogenesis: failure to
counterbalanc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o account for strain differences in tumor susceptibility[j].toxicol sci,2005,85(1):515-529.
[6] kitao a,zen y,matsui o,et al. hepatocarcinogenesis:multistep changes of drainage vessels at ct during arterial portography and hepatic
arteriography--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logy,2009,252(2):605-614.
[7] laurent v,corby s,antunes l,et al.liver and focal liver contrast: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j radiol,2007,88(7-8 pt2):1036-1047.
(收稿日期:2012-07-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