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合集下载

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

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

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
以下是 7 条关于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的表述:
1. 波茨坦公告说要促使日本投降啊!就好比猎手已经把猎物逼到了绝境,必须做出抉择啦。

当年美国扔原子弹后,日本还执迷不悟,这公告就是最后通牒呀!那日本能不重视吗?
2. 公告强调要铲除日本军国主义,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呀!就像除掉花园里疯狂蔓延的杂草,不除掉怎么能有美好的未来呢?这是为了世界和平啊!
3. 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的领土范围呢,哎呀,这不就像是给一个调皮的孩子划定活动区域一样吗?总不能让他乱跑乱闯惹事呀!难道不对吗?
4. 它还要求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呢!想想看,打架打输了就得认,哪能还耍赖呢?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呀!日本当时要是早早听进去多好。

5. 波茨坦公告对日本战犯的处理也有要求呀!这就好比抓住了一群作恶的家伙,必须接受审判呀,难道还能放过他们不成?
6. 关于日本的战后重建等后续安排也在公告里提到了哦!就像一场比赛结束后,要规划下接下来怎么发展一样重要呢。

这对日本和世界都影响深远呀!
7. 总之,波茨坦公告的这些主要内容那可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它决定了二战后日本的走向,也为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呀,这绝对不能忽视!。

外国专家看《开罗宣言》历史意义

外国专家看《开罗宣言》历史意义

外国专家看《开罗宣言》历史意义外国专家看《开罗宣言》历史意义原标题:外国专家看《开罗宣言》历史意义1945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并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

日本降书中明文规定执行《波茨坦公告》资料图片参加波茨坦会议的斯大林(左)、杜鲁门(中)和丘吉尔。

波茨坦会议旧址波茨坦会议现场。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国际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丹·普莱西:《开罗宣言》是结束二战的一份重要协议,它的一些内容是关于日本的,随着日本的投降,这份宣言确定了战争结束后一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因此在今天看来它非常重要,规定了领土边界等问题。

就好像德国和波兰的领土划分,这些对于国际秩序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但是西方媒体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不承认这些。

不过,一直到近年来,日本、美国以及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都认为,《开罗宣言》是停战的基石。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特: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史当中,开罗会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中国作为美国和英国盟国地位正式得到确认。

这一结果正是由于中国在之前的四年当中独立地担负起了抗击日本的重任,并为盟国作出突出的贡献。

可以说《开罗宣言》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第一步。

而中国通过该宣言也同时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这一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美国外交关系史学会委员迈克尔·沙勒:就我所知,《开罗宣言》通知日本,它必须为投降作好准备,宣言描述了日本必须归还所掠夺领土的大致轮廓。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时,作为投降条件的一部分,日本承认并接受《开罗宣言》,承诺放弃自1895年以来所有掠夺的领土。

今天日本有些民族主义者对此提出质疑,但是我不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任何模糊或者有歧义的地方。

杨韵仝整理自《参考消息》网站。

短史记 二战后中国为何没能参与占领日本

短史记 二战后中国为何没能参与占领日本

二战后,盟军占领日本的依据是《波茨坦公告》。

公告第七条规定,在日本建立起“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及“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前,“日本领土须经盟国之军队予以占领”。

此后,在致同盟国的投降书中,日本允诺履行《波茨坦公告》各条款。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最先签署《波茨坦公告》;同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随即补签《波茨坦公告》。

因此,涉及对日占领的,即是中、美、英、苏四国。

美国不想给苏联人机会对于如何占领日本,美国内部存在争论,其争论核心在于,是否要苏联参与占领。

1945年5月,在盟国分区占领德国、奥地利后,美国军方曾制定计划:日本投降后,美军占领本州的关东等大部分地区;苏军占领北海道及日本东北地区;英军占领九州及本州西部地区;中国军队占领四国地区。

同时,东京、大阪也要仿效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①图:原定对日本的分区占领图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支持分区占领,认为苏军参与占领的话,可以为美国节省大量人力及军费。

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指挥官麦克阿瑟则表示反对,他主张美军单独占领日本。

随着美、苏在德国、波兰等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暴露,美国总统杜鲁门最终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8月中旬,美国在获得中、英、苏同意后,任命麦克阿瑟为“驻日盟军总司令”,并将日本及其所属岛屿全部划为美军受降区。

8月18日,杜鲁门批准政策性文件《战后占领日本本土的各国部队的组成》,规定战后各盟国组成的占领军,由美国任命的总司令麦克阿瑟统一指挥。

②美国的对日占领政策,至此确定。

杜鲁门后来在回忆录中说:“这个政策的主要一点是占领下的日本的实际控制权,应当由我们来掌握。

我们承认,联合国的其他国家也参加了对日战争,都有权参加政策的制定。

但是,正由于我们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提供了占领军的主力,因此我们也希望在占领问题上,为我们自己保留控制权。

我们决定,占领应当以集中管理的原则实行,而不应把日本全国分成若干占领区。

《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

《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

《波茨坦公告》撕得掉吗?导语:5月2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德国波茨坦会议旧址时发表讲话,强调了《波茨坦公告》的重要意义,并称“日本必须归还所窃取的中国领土”。

这在随后掀起了中日美之间的观点争锋:日美先后多次刻意避谈《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

那么,历史事实究竟如何?《波茨坦公告》在今天有无法律效力?相关锐评执迷于历史之争,日本注定是输家翻历史案成瘾,日政客害人害己联合全球和平力量制裁日本极右政客“更年期”日本失衡,拽中国陪它闹日政客为何频发不当言论?调查 1.你认为美国的回避态度是不是在否定《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是不是不好说 2.你是否担心由于美日对历史的模糊或否定态度而导致东北亚秩序的颠覆?担心:美日这样闹下去,可能性很大不担心:美日出发点不同,美国不会任由日本胡闹说不清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很牛,会继续关注还行,看后有些收获无聊,浪费我的时间垃圾,看完想砸电脑专题热度榜新疆女子如何脱去“罩袍”让德国人走下“高素质神坛”韩机失事,中国“谋财害命”?百年安重根,“重返”哈尔滨?真假“洋五毛”“排外”遇上“官二代”为了钓鱼岛,就撕波茨坦公告?迟来的易帜“鹰派”来了,是福是祸?马英九何时“硬”起来美日刻意避谈《波茨坦公告》美国务院发言人回避《波茨坦公告》5月2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观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波茨坦会议旧址后冒雨发表讲话,强调了《波茨坦公告》的重要意义。

他表示,《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而《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等岛屿归还中国。

5月27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称,中国总理在德国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后发表的讲话是无视历史,如果有关讲话基于中方对钓鱼岛的主张,日方决不接受。

5月27日傍晚,陪同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菅义伟指责李克强波茨坦讲话不符合历史事实一事,在柏林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日本应该重新学习当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问题论析4月27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布从当天开始,发起为“购买”钓鱼岛的募捐活动,这位扬言要由东京都政府“买下”中国钓鱼岛的日本政客再次宣称,东京都政府开始发起为“购买”钓鱼岛的募捐活动,并于4月27日开设了一个募集资金账户,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1日,已经有7600万日元汇入了该账户,并从5月1日起在东京都政府内设置“钓鱼岛调整担当部长”并配置事务局,以向政府申办登陆许可证。

钓鱼岛问题再一次成为了民众讨论中日关系的热点问题,我想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它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以及我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钓鱼岛位于东海海域,在福建省的正东,台湾省的东北,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是我国最东端的岛屿。

钓鱼岛距中国福建省东山岛约190海里,距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0海里,距琉球群岛的与那国岛约78海里。

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

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

至晚到明代就已经被中国人民发现、利用和命名。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

限于当时的海况等自然条件和造船等技术条件,只有中国军民可以利用季风前往钓鱼岛,从事航行、避风、在附近海域捕鱼、在岛上采集等经济性开发利用活动。

在1895年前长达5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在平稳地行使这些权利。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强行攫取,并在签订前的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

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公告书之波茨坦公告详细全文

公告书之波茨坦公告详细全文

波茨坦公告详细全文【篇一: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下:“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波茨坦公告签订地点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

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

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

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将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

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日本分治计划

日本分治计划

日本分治计划日本分治计划是指日本在二战后被盟军占领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的规定,将日本领土划分为若干个占领区,并由盟军共同管理的计划。

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于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日本分治计划在政治上对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盟军在日本实行了“解散右翼组织、肃清战犯、建立民主制度”的政策,取消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制度,推动了日本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同时,日本分治计划还在日本建立了一个新的宪法体系,确立了日本的和平主义国家地位,严格限制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使日本成为了一个没有正规军队的国家。

其次,日本分治计划在经济上对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盟军对日本进行了农地改革,取消了大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使农民成为了土地的真正主人。

同时,盟军还对日本进行了工业改革,推动了日本的工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此期间,日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再次,日本分治计划在社会上对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盟军推行了教育改革,取消了日本的封建教育制度,推动了日本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同时,盟军还推行了妇女解放政策,鼓励妇女参与社会生产,推动了日本的妇女解放运动。

在此期间,日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国家。

最后,日本分治计划在文化上对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盟军推行了文化改革,取消了日本的封建文化制度,推动了日本的文化现代化进程。

同时,盟军还推行了文化交流政策,促进了日本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使日本的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在此期间,日本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封建文化转变为现代文化,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国家。

总之,日本分治计划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日本分治计划也为日本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日本成为了一个和平、民主、繁荣、文明的国家。

波茨坦会议的历史事件介绍

波茨坦会议的历史事件介绍

波茨坦会议的历史事件介绍波茨坦会议是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在柏林西郊的波茨坦举行二次大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波茨坦会议的历史事件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波茨坦会议的简介波茨坦会议简介是这样。

二战时期,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场结束,但是日本仍是负隅顽抗。

为了讨论德国问题以及战后欧洲的安排,也为了争取苏联能够加入到欧洲战场上,美苏英三国首脑举行了波茨坦会议。

参与会议的人员是斯大林、丘吉尔、杜鲁门。

其中丘吉尔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参加英国大选失败,最后是由新任首相完成了波茨坦会议。

关于德国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化,消灭纳粹主义,重建经济、关于赔偿问题,最后决定由占领国在占领区自己收取。

波茨坦会议承认了波兰临时政府。

会议决定苏美英法中制定于战败国的合约。

美英中后来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并且着重声明先前宣布的开罗宣言必须执行。

波茨坦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例如复原了德国以前的领土,将占领得来的划了出去。

将居住在世界的德国人全部赶回到德国的领土。

据估计,因为战争,盟国损失经济达到数千亿美元。

但在西方的坚持下,德国可以用不动产替代支付数百亿美元。

可是冷战使赔偿没有进行。

关于德国军队,废除全部纳粹机构与法律。

逮捕审判纳粹罪犯。

德国的纳粹主义永远不能复活。

德国被纳粹打击的所有的民主党派全部恢复。

波茨坦会议是英美苏在二战期间开得时间最长的会议。

这次会议对二战的最终胜利产生了很大作用,确立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可是在会议上,美苏爆发了剧烈的矛盾,两国关系开始恶化。

尽管二战结束了,但冷战却爆发了。

这就是波茨坦会议简介。

波茨坦会议的历史背景波茨坦会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战争的局势变化地很快。

同年的五月八日,德国纳粹宣布了无条件投降,欧洲大陆的战场基本宣告结束。

在亚洲,正义的军队占领了一些海上岛屿,并对大陆战场发起了反攻,即将要打败日本。

同年,苏美英为了处理战后德国和欧洲的问题决定召开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为战后格局提供依据

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为战后格局提供依据

[键入文字]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为战后格局提供依据1945 年7 月26 日,中国、美国、英国在德国波茨坦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原则。

在《波茨坦公告》发表70 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士和团体纷纷表示,《波茨坦公告》是规范战后世界秩序特别是亚太地区秩序的重要法律文件,日本必须严格履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不容撼动。

公告是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迈克尔·奈伯格是波茨坦会议研究的权威专家。

他认为,波茨坦会议是二战后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理、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加快了战争进程,对日本的战争责任和战后处置原则做了明确规定,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重要价值。

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德汇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尚·撷福说,《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

”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行“国有化”是缺乏法律根据的。

《波茨坦公告》与《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一道,为战后国际秩序构建了法律基础。

撷福的外公曾在二战中参加对日作战,他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

撷福说:“作为一名法律学者,我认为日本政府应该认真对待历史问题,维护二战后的和平国际秩序。

”美国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就《波茨坦公告》发表70 周年发表声明。

声明指出,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理角度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公告第八章中的“吾人”是指签署公告的中、美、英三国,这意味着日本要控制任何“小岛屿”必须得到三国的一致同意。

美中两国曾经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并肩作战,共同为二战胜利1。

波斯坦公告全文

波斯坦公告全文

《开罗宣言》与《波斯坦公告》全文(转)《开罗宣言》全文1943年12月1日〔中〕蒋中正〔美〕罗斯福〔英〕邱吉尔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对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

三大盟国决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绝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独立。

基于以上各项目的,三大盟国将继续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斗,以获得日本无条件之投降。

-------------------------------《波茨坦公告》全文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次:1945年8月14日,日皇向议会宣布接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在集中对待日本之星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

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根据 中美英三国之波茨坦公告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根据 中美英三国之波茨坦公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根据中美英三国之波茨坦公告
导语: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
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

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

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总体叙述
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

波茨坦会议期间,中国、美国和英国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

生活常识分享。

钓鱼岛属于中国的9个历史依据

钓鱼岛属于中国的9个历史依据

钓鱼岛属于中国的9个历史依据根据国际法中先占先得的原则,早在明代,中国人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而根据实际管辖原则,自那时起,中央政府就已将钓鱼岛纳入海防范围,并建港泊船;而从《大陆架公约》来看,钓鱼岛毫无疑问属于中国。

一、先占先得,钓鱼岛从明朝就属于中国版图1、在14、15世纪中国人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的《顺风相送》,其中就明确记载了"福建往琉球"航路上中国的岛屿"钓鱼屿"和"赤坎屿",即今天的钓鱼岛、赤尾屿,其载:“……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佳山。

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

南风东涌放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今台湾)头,至彭家、花瓶屿在内。

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

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

书中对钓鱼岛的名称做了十分清晰的记录,表明至少在14、15世纪中国人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

早于日本人发现钓鱼岛500多年。

此后,琉球国不断派人到中国朝贡。

据中国史书记载,明帝赐闽人善操舟者三十六姓赴琉,以利往来朝贡。

3、甚至在宋、元时期,钓鱼岛就与福建渊源颇深据《厦门日报》报道,钓鱼岛与福建,尤其是闽南的关系,非常深远。

早在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岛上建立了军营,为了确实有效地守卫海疆,汪大猷派遣将士分别屯戍到闽南各岛。

当时,澎湖列岛、台湾和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在军事上都隶属汪大猷驻扎在澎湖军事机构的统辖,在行政上则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这一历史事实,在相关历史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

到了元朝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至1295年),朝廷在澎湖设立巡寨,钓鱼岛则属澎湖巡寨所辖。

二、实际管辖,明清开始中国就对钓鱼岛实施实际管理1、在明代钓鱼岛纳入了海防范围在明代,政府就已经开始对钓鱼岛实施了有效管辖。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抗倭名将福建总督胡宗宪幕僚郑若曾著《筹海图编》,其中《沿海山沙图》中不但记录了台湾、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属于福建海防范围以内的情况,而且标明了这些岛屿的位置与统管区域。

二战后期四次重要会议

二战后期四次重要会议

一、四大会议内容简述: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

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要协同作战。

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四大会议首脑及基本内容:(一)、开罗会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根本转变的形势下,1943年11月22到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蒋介石、罗斯福、邱吉尔及其随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

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

宣言主要内容:一、强调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扩张领土之意。

二、三国的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取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三、把日本从它用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驱逐出去。

四、三国鉴于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内使朝鲜自由独立。

五、三国将坚持长期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德黑兰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J.V.斯大林、F.D.罗斯福、W.L.S.丘吉尔讨论盟国战略以及战后和平问题的第一次会晤。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

此次会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有利于盟国方面的重大转折、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的情况下召开的。

会议着重讨论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斯大林十分关心开辟西欧战场的“霸王”行动,要求立即确定其开始日期;丘吉尔先是坚持其进军巴尔干的计划,继而又提出从巴尔干和西欧两路攻入欧洲的新方案,极力回避发起“霸王”行动的确切日期;罗斯福则居中调和,但倾向斯大林的意见,并表示不想推迟“霸王”行动。

经过反复协商,三方终于就对德作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秘密作战计划《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规定“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军由东线调往西线。

《开罗公报》与《波茨坦公告》原文

《开罗公报》与《波茨坦公告》原文

开罗公报》与《波茨坦公告》原文开罗公报: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领袖,于举行会议后,发表公报,其公报全文如次:“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邱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

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

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

”备注:录自1943年12月3日桂林《大公报》。

开罗会议公报史称“开罗宣言”,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943年12月1日晚7时50分于华盛顿发表(中译本于重庆时间12月2日公布,3日在各报发表)。

波茨坦公告: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下:“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波茨坦公告签订地点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波茨坦公告(全文) 中英美三国波茨坦宣言——一九四五年七月二

波茨坦公告(全文) 中英美三国波茨坦宣言——一九四五年七月二

威及势力必须永久铲除 , 盖吾人 坚持非将 负责之 穷兵黩武主义
驱 出世 界 , 则 和 平 安全 及 正 义之 新秩 序 势 不可 能 建 立 。
途, 日本 即将 迅 速 完全 毁 灭 。
( 来源 : 搜狗百科
责任编辑 : 广大)
诗词 二首
文/ 姚 远 景
水 调 歌 头
纪念 中国人 民抗 日战争胜利7 0 周年
条件投 降, 并 对 此 种行 动诚 意 实行 予 以适 当之 各 项保 证 。 除 此

( 五) 以下 为吾 人 之 条 件 , 吾 人 决 不许 更 改 , 亦无 其 他 另 一
方 式 。犹 豫 迁 延 , 更 为吾 人 所 不 容许 。 ( 六 )欺 骗 及 错误 领 导 日本人 民使 其 妄欲 征 服 世 界 者之 权
空军即将予 日本以最后之打击。 彼 等之 武力受所有联合 国之 决
心之 支持 , 对 日本 全 面 作 战 , 不 至 其停 止 抵 抗 不 止 。
( 三 )德 国 无 效果 及 无 意识 抵 抗 全 世 界 自由人 民之 力量 所
州、 北海道、 九州、 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 可以领有之小 岛在 内。 ( 九) 日本 军队在完全解 除武装 以后 , 将被 允许 其返 乡 , 得
犯( 包括虐待吾人俘 虏者在 内) 将 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 必
须 将 阻 止 日本 人 民 民主 趋 势 之 复 兴 及 增 强 之 所 有 障 碍 予 以 消
除, 言论 宗教 及 思 想 自由 以及 对 于 基 本人 权 之 重 视 必 须 成 立 。
摧残殆尽。但现在 集中对付 日本之 力量 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
怒发 冲 冠岳 武 穆 , 忠心 报 国文 天 祥 。 白山 黑水 布 军 阵 , 雁 北岭 南摆 战 场 。

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

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

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钓鱼岛争端自二战以后一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大症结,也是两国之间最核心的领土争议之一。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沿岸,被中方称为钓鱼岛,而日方称其为尖阁列岛。

本文将探讨该领土争议的历史背景、双方的主张和国际社会的观点。

一、历史背景钓鱼岛争端起源于1895年,当时中国的清政府划定了该岛属于中国的边界。

然而,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日本在中国甲午战争后被赋予了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此后,钓鱼岛逐渐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在战争中侵占的领土归还给各国,包括中国。

然而,在1951年签署的《旧金山和约》中,钓鱼岛未被明确归还。

随后,1972年中日共同声明确定了两国建交,但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被搁置。

二、双方主张中国方面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他们强调了该岛在中国历史地理书籍中被载明的事实,以及中日间许多条约和声明对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说明。

此外,中国还指出,在二战结束后由日本接受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也明确规定了收复钓鱼岛的规定。

然而,日本方面则主张拥有钓鱼岛的主权。

他们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历史上的一部分,早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就确立了日本对该岛的主权。

此外,日本还指出,在二战后签署的《旧金山和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因此该岛的主权问题仍未解决。

三、国际社会观点国际社会对于钓鱼岛争端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一些国家倾向于支持中国的主张,认为钓鱼岛属于中国。

他们依据中国的历史依据以及对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解读来支持中国的立场。

然而,其他国家则持中立立场或者支持日本的观点。

他们认为,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是合法的,以及日本与钓鱼岛之间的历史联系。

他们还认为,《旧金山和约》没有明确解决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应该由中国和日本两国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

四、解决途径面对钓鱼岛争端,中国和日本都呼吁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

2016年考研7月时政“波茨坦公告”

2016年考研7月时政“波茨坦公告”

2016考研7月时政解读:“波茨坦公告”今年7月26日是《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纪念日。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有关《波茨坦公告》的新闻吹风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围绕《波茨坦公告》的背景、内容、意义等方面情况向媒体做了介绍,强调《波茨坦公告》是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

《波茨坦公告》多次出现在考研政治真题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新闻内容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说,《波茨坦公告》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以及对日本的战后处置确定了明确的法理依据,并为日本政府所接受。

金以林说,《波茨坦公告》明确中美英三国受所有联合国家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这是向世界庄严承诺,不打败日本,同盟国绝不罢休。

《波茨坦公告》还确定了同盟国战后对日本的占领、领土确认、战犯审判、战争赔偿等责任。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接受了《波茨坦公告》。

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同时意味着日本履行《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规定的相关条款,遵守以上相关文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波茨坦公告》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赵建文认为,从国际法角度看,《波茨坦公告》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

首先,《波茨坦公告》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相一致,是理解和解释《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三条和第107条的“敌国条款”的最贴切依据。

“敌国条款”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实际应用,而是定义了二战中的敌国。

(二)2016考研政治考点链接现在的日本政要打着“积极的和平主义”口号,但其国内外的政策却不是这样。

目前新安保法案已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现在要提交到参议院表决。

日本新安保法案的内容就是要放宽对武器的出口限制,扩充防卫力量以及向海外派兵,该法案中有一项就是要向海外永久派兵,这些内容恰恰是与《波茨坦公告》相关规定相背离的。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全文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全文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

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此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直至其停止抵抗为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

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摧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境地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

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其返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制裁。

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建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

日本天皇终战诏书和波茨坦公告

日本天皇终战诏书和波茨坦公告

时事聚焦]日本投降65周年,重温天皇“终战诏书”点击:1019 回复:19 作者:谭定立发表日期:2010-8-14 16:30:00致忠良臣民书(日本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发表于1945年8月15日)察世界之大势及帝国现状,朕决定采取非常措施,收拾时局。

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各项条件。

帝国臣民康宁,万邦共荣共乐,此乃皇祖皇宗遗范,朕时刻铭记在心。

诚然,朕曾向英美宣战,究其因,乃出于帝国自存,求东亚之安定,绝非侵犯别国主权及扩张领土。

但迄今交战已近四载,尽管国人均作最大努力:陆海将士英勇奋战,百僚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但战局之发展于日本未必有利,世界大势亦于我不利,更有甚者,敌已动用新式残酷炸弹,使无辜国民惨遭涂炭,其破坏力殊难估计。

若执意再战,不独日本民族终将灭亡,人类文明亦将毁灭。

若如斯,朕何以救亿兆赤子于水火?何以慰皇祖皇宗之灵?此乃朕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宣言之原因。

朕与曾与帝国紧密提携解放东亚之东亚诸盟邦表示最深切之遗憾。

每念及战死沙场之官兵及其他以身殉职者,每念及死于非命者及其遗族,朕日夜痛心,凄然涕下。

对伤者、战争受害者、无家可归、丧失生计者之福利,朕深为轸念。

帝国今后之苦难自不堪言,朕深知尔臣民之衷情。

然者,时运之所趋,朕为和平计,不堪忍者亦忍之,不堪受者亦受之。

朕聊以自慰者,以尔臣民之赤诚使帝国国体得以保持,使朕与忠良臣民得以永世相处。

尔等切勿悲伤冲动,勿使事态更形复杂;同胞切勿互相排挤,致使混乱,误入迷途,丧失对世界之信心。

世世代代举国一致,坚信我神州不灭。

帝国任重而道远。

尔臣民共竭尽全力,建设未来。

广开公正之道路,培养高尚精神,努力奋斗,与世界并进,发扬帝国固有光荣。

《日本帝国的兴亡》一书里有这篇讲话的英文稿,我在图书馆里还见过日文原稿,虽然细节上有出入,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其实当时在中国战场,日本人已经极少主动出战,据《李德生回忆录》一书记载,当时日本在中国的军队补给也有困难,他作为八路军一个团级干部想进据点侦察,给哨兵送块大饼就进去了。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举行波茨坦会议。

会议期间,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订了有关处理战后德国原则的《波茨坦协定》。

这是确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

此前的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发表宣言,明确“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强占的
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第六条规定:“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举行波茨坦会议。

会议期间,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订了有关处理战后德国原则的《波茨坦协定》。

这是确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

此前的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发表宣言,明确“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所有热爱世界和平的人们都应当维护战后的和平秩序,也不允许破坏否认战后的胜利成果。

历史是客观存在,它也是一面镜子,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任何否定或者是企图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历史的言行,都是不能被正义的力量,被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所接收的。

中国愿意和世界和平正义的力量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携起手来,维护二战奠定的和平战后秩序的基础,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

正是因为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才能够享受生活。

1943年,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于1943年12月1日在开罗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

这就是有
名的《开罗宣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

关于台湾回归问题,《开罗宣言》的其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是第一份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它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