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打造就业创业新格局
数字经济时代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数字经济时代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使命。
加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职业院校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具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职业院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提升国家竞争力。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数字经济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职业院校需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1. 数字经济时代职业院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为职业院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职业院校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模式,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各国家大学科技园: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1.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贵州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贵州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推动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改革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2016年起全面推进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形成科学先进、认同广泛、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共识,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健全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基本形成高校鼓励创新创业、大学生勇于创新创业、政府激励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机制、新格局。
二、工作措施(一)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1.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编制实施“十三五”贵州省高等院校设置规划,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加大高校优化布局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和支持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加强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鼓励各高校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
紧密结合我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优势产业和服务“三农”、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紧缺急需专业人才。
2.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高校根据相关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照不同层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制订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鼓励不同层次、类型、区域的高校结合办学定位、服务方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实施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实践的提升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的基础。
构建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课程设置与改革:通过对现有课程的评估和调整,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应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操作。
此外,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设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项目课程,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创业的全过程。
2. 教师培训与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培养一支具备实践经验、专业知识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资源整合与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高校应积极整合内外部各种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支持。
建立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新实践场景和资源,如科技孵化器、工程实验室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创新实践的重要性与方式创新实践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和重要途径。
通过创新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下面介绍一些创新实践的重要性与方式:1. 科研项目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深入实践科研方法和流程,学习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
高校可以提供相关课题和经费支持,同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和指导。
2. 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通过比赛,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市场拓展能力。
高校可以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准备和发展创意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09.22•【字号】•【施行日期】2015.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指导正文关于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高校:日前,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4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深化我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现将《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要充分认识深化高校创业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切实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整体谋划,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高校要尽快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组织机构,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管理与监督评价,统筹推进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要尽快制定本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各高校在认真学习《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方案要明确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措施,以及激发广大师生从事创新创业的激励制度。
请各高校于2015年10月31日前,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本校实施方案的纸质稿及电子稿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联系人:黄素玲,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江西省教育厅2015年9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49号各市、县(区)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5〕36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组织及安排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组织及安排学院为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我院“六维公民”模式为核心,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主要路径,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通过实施“四个抓手”,即抓好体制机制建设、抓好创新创业平台、抓好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抓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并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文化氛围,更好地满足国家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需要。
推动我院创新创业的深入发展,提高我院支撑地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打造“创业型校园”,成为广东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程的标杆性旗帜。
为抓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一、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家颁布的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不同层次高等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结合“十三五”规划,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大讨论,全面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我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开展专业综合评价,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加大与先进装备制造业、光电信息、新能源、现代服务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学科专业人才,构建对惠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专业群。
三、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开发开设创业基础、研究方法、创业前沿、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精简必修课时,增加学习挑战度。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收稿时间]2020-06-10[作者简介]哈伊莎(1980-),女,天津人,教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很多高校积极开展了创新创业活动。
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顺应时代趋势、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许多不足,在课程目标定位、内容设置和顶层设计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文章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对其建设和改进策略进行了一定研究,以期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协同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7-0179-03University Education自国务院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建设举措以来,各行各业都加快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创新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高校作为培养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贡献。
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
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脚步,建立起更多与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目标相配套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机制和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等,为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提供完备的课程服务。
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也为高校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许多高校建设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但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进一步研究及解决。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一)国家层面国家综合实力是展现大国风采,谋求更高的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
当前,我国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以我国的科研实力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已经逐渐转化,我国的发展基点逐渐转向科技创新,必须构建起相应的创新创业体制。
众创空间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分析
众创空间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特别是在众创空间的影响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建设和推广。
基于众创空间的视域,本文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的建议。
一、众创空间及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众创空间是集众多创业者共享资源和创业信息的公共平台,它为创业者提供了资源共享、交流互动、项目孵化、创新创业教育等一系列服务。
众创空间的兴起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同时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
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项目孵化和创业导带等服务。
在众创空间中,大学生可以获得创业培训、项目孵化、投融资支持等一系列服务,这些服务有助于学生将创业项目转化为创新创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率。
众创空间通过与高校紧密合作,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许多大学和众创空间合作举办了各种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在众创空间的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2.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大学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设计并开设更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包括创业理论、创业实践、创业案例分析、创新创业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
4.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大学应当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同时也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1.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导师制度。
大学应当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导师制度,通过邀请创业导师、企业家等专业人士开展指导,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困难。
实施五大战略
实施“五大战略”努力开拓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局面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部里关心指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政府促进和市场引导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总抓手,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全面实施“五大战略”,充分发掘全民创业最大潜能,积极构建创建城市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呈现出创业热情高涨、创业氛围浓厚、创业后劲十足的良好局面。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连续三年成功组织创业人数保持12%的增长幅度,创业带动就业人数递增15%以上,各级政府对创业各项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创业者能力不断提升,创业成功率和满意度稳步提高,创业倍增效应进一步扩大。
一、实施政府推动战略,构建“梯次化”创业工作格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工作,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省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召开了全省创建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全省大学生就业促进创业现场推进会,对创建工作和大学生创业工作进行专题部署。
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创新举措,积极作为。
目前,全省以5个国家级创建城市为龙头、2个省级创建示范城市为两翼,25个省级创建城市(县、区)为试点,辐射全省上千个创业型乡镇(街道)、社区,形成了“舞龙头、振两翼、强试点、带整体”的工作格局。
其中,国家级、省级创建城市实现创业人数占全省实现创业总人数的近70%,促进了创建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强化立法促进。
2009年专门修订《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将创业扶持单设一章,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创业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确立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法律地位。
二是强化考核评估。
各级政府将创建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各创建城市政府与成员单位分别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上下级政府、同级政府与部门之间“纵横交织”的考核体系。
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一、引导思想就业创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和改进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建设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是必要的。
通过引导和支持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将有效促进就业创业的发展,提高就业创业的质量和效益。
二、建设目标1. 建设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机构体系,提供多样化的服务;2. 建设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创业服务队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3. 建立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4. 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和推广,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5. 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三、建设措施1. 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机构体系。
在地方上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就业创业辅导中心。
这些机构要配备专业的就业创业咨询师和专家,为创业者提供咨询、培训、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
2. 培养建设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创业服务队伍。
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创业服务队伍,要求队伍成员具备丰富的就业创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分析创业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3. 建立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建设网上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培训、创业项目库等服务,方便创业者获取所需信息和资源。
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移动应用,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渠道。
4. 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推广。
通过媒体宣传、专业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创业者对政策的了解和运用。
同时,建立政策咨询和解答渠道,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
5. 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建立评估机制和质量监测体系,对就业创业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预期效果1. 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服务,满足创业者的需求,提高创业成功率。
2. 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强服务渠道的覆盖范围,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就业观念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正在逐渐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创新创业教育发挥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大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创业的概念、创业的流程以及创业企业的管理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将来的就业和创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一些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如创业竞赛、实习、创业讲座等。
这些实践机会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开拓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
传统的就业观念通常指的是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的道路。
创新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创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创业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就业道路。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供就业创业所需的实践经验。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简历,增加他们在就业和创业中的竞争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对创新创业感到不解,对概念的理解不深,下面的范文或许能帮到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1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
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
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
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XXXX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6号)和《XXXX自治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X政办字〔20XX〕229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敢于失败、敢于创出一番事业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
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
把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
把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校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总体目标20XX年起全面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XX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
到20XX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3.12.01•【文号】教就业〔2023〕4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就业〔20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决定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1.强化统筹部署。
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要按照“秋季校园招聘月”“寒假暖心行动”“春季攻坚行动”“百日冲刺行动”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统筹做好本地本校工作安排,落实落细各项工作要求,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2.强化协同联动。
各省级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沟通衔接、分工合作、协同联动,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公共服务的重点群体,争取更多岗位、资金、培训、服务等公共资源向高校毕业生倾斜。
要牵头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3.强化高校责任。
高校是做好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
加强学校党委组织领导,把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常委会重要议题定期研究推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政策逻辑及推进策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政策逻辑及推进策略作者:靳晓光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05期摘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在外部、宏观上沿着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和“以创新引领创业”的战略主线演进,两条主线交汇、融合,不断升级。
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来看,其发展经历了自发探索、多元探索、全面推进、深入推进以及不断升级等阶段。
国家在政策方面则是遵循着转型发展、办学引导、渐进发展以及多元治理等逻辑持续引领推动。
展望未来,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支持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既定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朝着教育现代化、打造生态系统、自觉形成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打磨特色。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政策逻辑;推进策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
近些年来,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系列政策来进行推进。
这些政策有的内嵌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主题中,有的专门聚焦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既分散于党的纲领性文件、政府的发展规划及综合性改革文件之中,也集中见于系统性的专门政策文本之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有着清晰的逻辑,认真对其进行梳理、分析,把握政策发展脉络,对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自发探索阶段(1997-2002)创业教育发端于美国,学术界普遍把1947年2月哈佛大学迈尔斯·梅斯在商学院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作为创业教育在大学中首次出现的标志。
1997年,清华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标志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始。
由此,复旦大学、华东师大、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进行了自发性的探索。
复旦传授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华东师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科技园为平台对学生的创业给予支持等[1]。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许多挑战和困扰。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创业,构建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首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以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信息为基础。
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了解市场动态和岗位需求情况。
因此,建立一个定期发布就业创业信息的平台非常重要。
这个平台可以包括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机会、创业案例等相关信息。
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到最新的就业趋势和创业机会,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自己的就业创业方向。
其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能力提升。
大学生在学校主要接受学科知识的传授,但在实际就业和创业中,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
因此,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应该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培训等。
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创业实施能力,增加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第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和咨询。
每个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应该根据不同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这包括就业创业指导辅导、职业规划咨询、创业项目评估等。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咨询,大学生可以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就业创业路线。
此外,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强化与社会资源的对接。
社会资源包括企业招聘信息、创业支持政策、创业导师等。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可以与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公司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这些渠道将就业创业需求与资源对接起来。
这样可以让大学生更容易获取到就业创业所需的资源和支持,提高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最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还需要持续改善和评估。
构建就业创业教育新体系刍议
内容 、方法 、步骤 和 技巧 等等 。
术方 法 ,不断增 加其综 合 性 、设 计性 和 实践性 ,并
( )就业创 业教 育 中存 在重理论 轻 实践的现 象 密 切结 合 社会 经 济 的发展 和 用人 单位 的需求 ,不 断 三
就 业 创 业 教 育 是 个具 有 可操 作 性 的 实 训 教学 , 更 新 实践 项 目。 ( )模 拟 现场 教 学 。 实践 出 真知 , 1
求 ,对 大学 生将 来 的发展 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
一
传 统 的就 业 创 业 教 育 中存 在 的 弊 端
我 国各 级 行政 主 管 和教 育部 门都非 常 重视 大学 生 的 问题 ,许 多 高校 为 此 而相继 开 展就 业 指导 和创 业 教育 活动 ,使就业 创业教 育 工作取 得 了一 定成 绩 , 但 是 不可 否认 的是 ,我 国 的就 业创 业 教育 尚处于 初
o 业H CEO 就 RR A指I R导 E 删
职 时 业 空
构 建 就 业 创 业 教 育 新 体 系 刍议
刘文 伟
( 东 药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0 0 ) 广 1 0 6
2 年月 05 1 1
摘 要 :高 校 的就 业 创 业教 育对 大 学生将 来 的工 其教 育对 师 资要 求 相对 较 高 ,既要 教 师具 备一 定 的 作 有 重要 的指 导作 用 ,针 对就 业 创 业教 育 中存 在 的 理论 知 识 ,又要 有 一定 的 实践 经验 ,但 高校 具有 这
由注 重 专 业知识 传 授转 变 为传 授 知识 、培养 能 力和 提 高素 质 ;在培 养 重 点上 ,由偏 重专 业理 论 的教 学 转变 为 着力 提升 学 生 的学 习 能力 、实 践 能力 和创 新 能 力 ;在教 学 方 式上 ,由教师 为 主体 的课 堂 教学 转 变为 以学生 为 主体 、课 堂 教学 与课 外 学 习相结 合 的 多 层 次教 育教学 新模 式 。 因此 ,高校 要 根据 当 前经 济 社会 发展 的新要 求 ,结 合 本校 的实 际 ,进 行 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打造就业创业新格局
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围绕创建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目标,把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和学校的核心任务,着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厚植土壤,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新环境。
学校坚持“三个结合”,把优势科研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动能,实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是坚持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相结合。
学校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同步建设国家级教学基地。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学校全面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由“一对一”转变为“多对多”。
学生组建科技创新梯队,使本科生真正融入导师科技创新团队。
近3年来,学校承担的国家等重大科研项目中有50%以上直接支持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三是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科学精神求真,人文情怀求善。
跨学院组建书院,通过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强化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系统培养,打造创业教育新模式。
学校以“让创业成为学生有远见的生活方式”为目标,扎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步构建和完善了市场导向的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开设23门创业类课程。
实现了从本科到博士、从新生到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全覆盖。
构建了“资源、平台、载体”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训体系链,包括通过建立创业案例库、名师库、项目库、人才库,整合创业资源;通过建设创业实验管理平台、创业金融终端系统、虚拟证券交易所,打造创业平台;通过创业训练营拓展创业教育载体,帮助学生创业团队探索
创业之路。
深度扶持,建设创业孵化新平台。
学校统筹资源,通过校内互动、校政携手、校企合作,深度扶持学生自主创业。
2009年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启动资金、工作场地、融资接洽等系列服务。
目前,基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有近50家学生企业在这里创业。
2013年成立学生创业中心,与创业实践基地实现了对学生从创意到创业的全链条扶持。
学校成立校友企业家俱乐部,为每个学生创业团队配备一名校友企业家导师。
设立校友企业家创业基金,帮助学生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目前,已有23支优秀创业团队获得资金支持,累计达1300万元。
强化质量,开拓就业工作新格局。
学校牢固树立“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理念,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输送毕业生。
近3年,学校先后向载人航天、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专项输送毕业生1200余人,向十大军工集团及国防系统单位输送毕业生4561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35%。
每年投入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提升就业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
学校注重就业质量对招生及人才培养的反馈,根据就业状况增设专业、调整招生、改进教学。
2015年,学校本科生就业率98.5%,研究生就业率99.5%,做到了学用一致、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