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
1 vε = = τγ 2G 2
τ2
三、扭转
由实验知,线弹性范围内,扭转角与扭转力偶成线性关系: 由实验知,线弹性范围内,扭转角与扭转力偶成线性关系:
M e l M e 2l 1 1 Vε = W = M e ⋅ ∆φ = M e = 2 2 G I p 2G I p
T 2 ( x) Vε = ∫ dx 2G I p ( x) l
截面的挠度。 例:求图示简支梁C截面的挠度。 求图示简支梁 截面的挠度
F
θ B2
wC1
解:由功的互等定理 F ⋅ wC1 = M ⋅ θ B 2
得:F ⋅ wC1
Fl =M⋅ 16 E I Ml = 16 E I
2
2
由此得:wC1
例:求图示悬臂梁中点C处的铅垂位移∆ C 。 求图示悬臂梁中点 处的铅垂位移
故:
M ( x) M ( x) ∆=∫ dx EI l
M ( x) M ( x) 莫尔定理 ∆=∫ dx 莫尔积分) (莫尔积分) EI l
对于组合变形: FN ( x) FN ( x) T ( x) T ( x) M ( x) M ( x) ∆=∫ dx + ∫ dx + ∫ dx EA GI p EI l l l
积分得: 积分得:
FN (x)dx M (x)dx T (x)dx Vε = ∫ +∫ +∫ 2EA 2EI 2GIP L L L
2
2
2
例:试求图示悬臂梁的应变能,并利用功 试求图示悬臂梁的应变能,并利用功 求自由端B的挠度 能原理求自由端 的挠度。 能原理求自由端 的挠度。
F
解:
B
A
l
x
M ( x) = − F ⋅ x
材料力学 第十三章 强度准则
(13-5)
vv
13.2.3畸变能密度
1 1 m 2 m 3 m 0 K 3
(b)
体积应变为零,所以微体的体积不变,仅形状发生改变。 与体积改变相对应的那一部分比能称为体积改变比能,与形状改变相对应 的那一部分比能称为形状改变比能或畸变能密度,总比能是这两部分之和,即
13.2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13.2.1应变能密度一般表达式
1 1 1 dVε 1dydz 1dx 2 dzdx 2 dy 3 dxdy 3 dz v dV 2 2 2 1 vε 1 1 2 2 3 3 2 vε 1 2 2 12 2 3 2 1 2 2 3 3 1 2E
第13章 强度理论
由第3章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应变关系可知,当 材料处于极限应力时就要屈服或断裂,即材料失效。 不同材料失效的现象和规律固然不同,就是同一种材 料处于不同应力状态时,失效的现象和规律也不同。 怎样从众多的失效现象中寻找失效规律,假设失效的 共同原因,从而利用有限的实验资料去建立材料的失 效判据,即强度理论,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章 主要讨论常用工程材料静载荷时的常用强度理论。
对于脆性材料,在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下,其失效形式为断裂,失效判据为
b
对于塑性材料,在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下,其失效形式为屈服,失效判据为 s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失效方式不仅与各个主应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 它们的组合情况有关。例如脆性材料在三向等压应力状态下会产生塑性变形。 塑性材料在三向等拉应力状态下会发生脆性断裂。
123
1 2 2 2 12 23 31 3
vv
13.2.3畸变能密度
1 1 m 2 m 3 m 0 K 3
(b)
体积应变为零,所以微体的体积不变,仅形状发生改变。 与体积改变相对应的那一部分比能称为体积改变比能,与形状改变相对应 的那一部分比能称为形状改变比能或畸变能密度,总比能是这两部分之和,即
13.2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13.2.1应变能密度一般表达式
1 1 1 dVε 1dydz 1dx 2 dzdx 2 dy 3 dxdy 3 dz v dV 2 2 2 1 vε 1 1 2 2 3 3 2 vε 1 2 2 12 2 3 2 1 2 2 3 3 1 2E
第13章 强度理论
由第3章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应变关系可知,当 材料处于极限应力时就要屈服或断裂,即材料失效。 不同材料失效的现象和规律固然不同,就是同一种材 料处于不同应力状态时,失效的现象和规律也不同。 怎样从众多的失效现象中寻找失效规律,假设失效的 共同原因,从而利用有限的实验资料去建立材料的失 效判据,即强度理论,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章 主要讨论常用工程材料静载荷时的常用强度理论。
对于脆性材料,在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下,其失效形式为断裂,失效判据为
b
对于塑性材料,在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下,其失效形式为屈服,失效判据为 s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失效方式不仅与各个主应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 它们的组合情况有关。例如脆性材料在三向等压应力状态下会产生塑性变形。 塑性材料在三向等拉应力状态下会发生脆性断裂。
123
1 2 2 2 12 23 31 3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 量 法
单元体上外力作功: W s e1 d e 0
应变能密度:
ve
e1 s d e
0
边长为dx、dy、dz的单元体: dVe ve d x d y d z
杆: Ve dVe V ve dV
线性弹性体:
ve
s e1
0
de
1 2
s
1e1
1 2
Ee12
1 2E
s
2 1
ve
1 d
0
1 2
1
AF
Fl 2 16 EI
应变能:
Vε
1 2
M AM
(1 2
FDCF
M AF )
1
F 2l3 (
M
2l
MFl 2
)
EI 96 6 16
④ M、F 分别单独作用
F
A
DCF
B
A M AM
B
DCF
Fl 3 48 EI
AM
Ml 3EI
应变能之和: VεF VεM
1 2
FDCF
1 2
M AM
1 EI
VεS
l
s
FS2 (x) d x 2GA
s — 剪切形状因数
S
S
通常,梁的剪切应变能远小于弯曲应变能。
杆件发生组合变形
在线弹性、小变形的条件下,每一基本变形的内力仅 在其相应的基本变形上作功,在其他基本变形上不作功。
Vε
l FN2 (x) d x 0 2EA
l T 2 (x) dx
0 2GIp
材料是线弹性的,但变形 D 与力F 不是线性的
几何非线性弹性问题
材料是非线性弹性的
物理非线性弹性问题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能量方法
fc
U P
M (x) M (x) dx
l EI P
1
EI
l 2 0
[(
P 2
Me l
) x1
M
e
]
x1 2
dx1
1 EI
l 2
(
P
02
Me l
) x2
x2 2
dx2
M el 2 Pl3 16EI 48EI
(
)
31
• 例13-6 求刚架B的水平位移和C点的转角。
解:
AB段: M (x1) (Pa Pf x1)
P
2
29
A截面的转角:
A
U M e
M (x) M (x) dx l EI M e
1
EI
l
2 [(
0
P 2
Me l
) x1
M e ](1
x1 l
)dx1
1
EI
l 2 0
(P 2
Me l
) x2
x2 l
dx2
M el 3EI
Pl 2 16EI
(
)
30
Me
p
A
C
X1
L/2 L/2
B
X2
C截面的挠度为:
A ②将内力对MA求偏导后,令M A=0
L xO
③求变形( 注意:M A=0)
M (x)
1
M A M 0
A
A
L
M (x) M (x) dx EI M A
L Px dx 0 EI
PL2
2 EI
A
PL2 ( 2 EI
)
“负号”说明 A与所加广义力MA反向。
材料力学第13章详述
1
23
解:1)求得A、B处反力FAY,FBY;
FAY
5 6
q
a
FBY
1 6
q
a
FAy
FBy
2)1-1截面内力:(0≤x1 ≤ a)
FQ1
FAy
5 6
qa
M1
FAY
x1
5 6
q a x1
3)2-2截面内力: (a≤x2<2a)
FQ2
FAY
q
(x2
a)
11q 6
a
q
x2
M2
FAY
x2
-
1 2
q
(x2
工程力学讲义(2)
材料力学
第十三章--第十九章
第十三章 材力的基本内容
学习与应该掌握的内容
❖ 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 ❖ 基本变形的主要特点 ❖ 内力计算及内力图 ❖ 应力计算 ❖ 二向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 强度、刚度设计
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
材料力学的研究模型
❖ 材料力学研究的物体均为变形固体,简称“构 件”;现实中的构件形状大致可简化为四类,即 杆、板、壳和块。
解: 1、假想从m-n面将机架截 开(如图); 2、取上部,建立如图坐标 系,画出内力FN,MZ (方 向如图示)。
(水平部分/竖直部分的变形?)
3、由平衡方程得:
∑Fy=0 FP-FN=0
FN=FP
∑Mo=0 Fp ·a - Mz=0 Mz =Fp ·a
基本变形—(轴向)拉伸、压缩
载荷特点:受轴向力作用
❖ 杆---长度远大于其他两个方向尺寸的构件。杆的 几何形状可用其轴线(截面形心的连线)和垂直 于轴线的几何图形(横截面)表示。轴线是直线 的杆,称为直杆;轴线是曲线的杆,称为曲杆。 各横截面相同的直杆,称为等直杆;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最新课件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13-3 应变能的普遍表达式
基础知识
广义
线弹性结构上受一个外力作用,任一点的位移与该力成正比。
线弹性结构上任意一点的广义位移与各广义力成线性 齐次关系。
比例加载时,线弹性结构上任一外力作用点沿外力方 向的位移与该点的广义力成正比。
F1
1
应变能只取决于受力变形的最终状态,因
此可采用便于计算的方式计算应变能。
P1
P2
1 dV 2 M( x )d
一般情况下: 剪力对变形的影响很小,剪切 应变能远远小于弯曲应变能。
M 2( x )dx dV 2EI
w = M(x) = dθ EI dx
d M( x) dx
EI
M 2( x )dx
V l 2EI
应变能的特点:
(1)基本变形的应变能通式:
1
V
W
F 2
F2
F3
采用比例加载
2 3
外力
比例
0
位移
比例
F1、F2、F3
1、 2、 3
0
V
W
1 2
F11
1 2
F2 2
1 2
F33
n i1
1 2
Fii
即:线弹性体的变形能等于每一外力与其相应位移乘
积的二分之一的总和。
克拉贝依隆原理
对于组合变形
M (x)
Fs(x)
FN (x)
T (x)
M (x)
FN (x)
Me
⑵ 应变能
V
L
M 2 (x) dx
2EI
L
1 2EI
(M e
Fx)2 dx
M
2 e
L
M e FL2
材料力学课件-第十三章---动荷载
解:①
j Qh1 / E1A1 QL / EA
50.024 81030.152
514 10106 0.32
71.5105 m
Kd 1
1 53.4 210.02 71.5105
②
QL / EA 514
j
10106 0.32
0.707 105 m
Kd 1
1 533 21 0.707105
33
34
1 2
mv
2
mg 2
K
2 d
j
冲击前:
动能T1mv2 /2 势能V10 变形能U10
冲击后:
动能T2 0 势能V2 0 变形能U 2 Pd d /2
动荷系数 Kd
2
g j
17
三、冲击响应计算 等于静响应与动荷系数之积.
[例5 ] 直径0.3m旳木桩受自由落锤冲击,落锤重5kN, 求:桩旳最大动应力。E=10GPa Wv
25
解:⒈ 求冲击点C处旳静位移用能量法可求得冲击点C处旳
静位移
st
Wl13 3EI
Wl 3
3EI
BAl1
W
l13 l 3 3EI
Wl1l GI P
l1
100N 0.3m3 0.8m3
3 200 109 Pa π (0.06m)4
100N (0.3m)2 0.8m 80 109 Pa π (0.06m)4
加速度提起重50kN 旳物体,试校核钢丝绳旳强度。
解:①受力分析如图:
Nd
a Nd (GqL)(1 g )
②动应力
L q(1+a/g) G(1+a/g)
d
Nd A
1 (GqL)(1 A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2013
§13-7 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重点
(Energy methods)
§13-1 概述(Introduction)
能量方法 (Energy methods )
利用功能原理 U = W 来求解可变形固体的位移、变形和内 力等的方法.
功能原理(Work-energy principle) 外力功等于变形能
2
Me ( x) U dx l 2 EI ( x )
2
(Energy ( Strain energy density for pure shearing state of stresses )
1 u ηγ 2
将 = G 代如上式得
G 2 2 u γ 2 2G
F1a
F2
M图
a B x A
F1a+F2l
特点:在刚节点处,弯矩值连续 ;
(Chapter Thirteen)
(Energy Method)
(Energy methods)
第十三章 能量法 (Energy Methods)
§13-1 概述(Introduction) §13-2 杆件变形能的计算及普遍表达式 §13-3 互等定理(Reciprocal theorems) §13-4 卡氏定理(Castigliano’s Theorem) §13-5 虚功原理(了解) §13-6 单位荷载法 莫尔定理 ★重点
2、利用功能原理计算变形 (Work-energy principle for calculating deflection)
2 FN ( x) T 2 ( x) M 2 ( x) U dx dx dx l 2 EA( x ) l 2GI ( x ) l 2 EI ( x ) p
材料力学 第十三章压杆稳定
最小刚度平面,即I 最小的纵向平面。 F
(4)若压杆在两个形心主惯性平面内的杆端约束不相
同时,该杆的临界力应按两个方向的(I/ μl)min值计算。 y z x
轴销
(5)假设压杆是均质的直杆,且只有在压杆的微弯 曲状态下仍然处于弹性状态时才是成立的;实际压杆 的临界力均小于理论值。
9l 5l
2l
稳定性
丧失原有平衡形式的现象称为失稳 失稳也是一种失效形式 理想中心受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3-2
一﹑Euler公式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x Fcr
1.两端铰支的临界压力
M(x)=Fcrw (a)
l
E I w″= -M(x)(b) 得 E I w″= - Fcrw
w
x O y
令 k2=Fcr / EI
M(x) Fcr=F
2 0.8 160 p 0.04 i 4
l
l
2 EI 2 210 109 0.044 / 64 Fcr 102kN 2 2 (2 0.8) l
Fcr F Fst 34kN nst
例4:厂房钢柱长7m,由两根16b号Q235槽钢组成。截
稳定的。
F ≥ Fcr
F ≥ Fcr
F≥Fcr
(2)当F≥Fcr时,
在干扰力除去后,杆
干扰力
件不能恢复到原直线 位置,在曲线状态下 保持平衡。 原有的直线平衡状态是
(a)
(b)
(c)
不稳定的。
这种丧失原有平衡形式的现象称为丧失稳定性,简称失稳.
Fcr——压杆保持稳定平衡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 即临界压力(临界荷载)。 压杆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4)若压杆在两个形心主惯性平面内的杆端约束不相
同时,该杆的临界力应按两个方向的(I/ μl)min值计算。 y z x
轴销
(5)假设压杆是均质的直杆,且只有在压杆的微弯 曲状态下仍然处于弹性状态时才是成立的;实际压杆 的临界力均小于理论值。
9l 5l
2l
稳定性
丧失原有平衡形式的现象称为失稳 失稳也是一种失效形式 理想中心受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3-2
一﹑Euler公式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x Fcr
1.两端铰支的临界压力
M(x)=Fcrw (a)
l
E I w″= -M(x)(b) 得 E I w″= - Fcrw
w
x O y
令 k2=Fcr / EI
M(x) Fcr=F
2 0.8 160 p 0.04 i 4
l
l
2 EI 2 210 109 0.044 / 64 Fcr 102kN 2 2 (2 0.8) l
Fcr F Fst 34kN nst
例4:厂房钢柱长7m,由两根16b号Q235槽钢组成。截
稳定的。
F ≥ Fcr
F ≥ Fcr
F≥Fcr
(2)当F≥Fcr时,
在干扰力除去后,杆
干扰力
件不能恢复到原直线 位置,在曲线状态下 保持平衡。 原有的直线平衡状态是
(a)
(b)
(c)
不稳定的。
这种丧失原有平衡形式的现象称为丧失稳定性,简称失稳.
Fcr——压杆保持稳定平衡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 即临界压力(临界荷载)。 压杆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材料力学第13章
M dx M
代入上式积分后,得到梁的应变能的表达 式
1 M 2l Vε Md 20 2 EI
l
第13章 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方法
基本概念
对于承受扭转的圆轴 微段的应变能
dVε 1 M x d 2
TSINGHUA UNIVERSITY
Mx
d Mx
其中d 为微段两截面绕杆轴线的相 对扭转角:
基本概念
作用在弹性杆件上的力,其加力点的位移,随着杆件受力和 变形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情形下,力所作的功为变力功。 0
FP
TSINGHUA UNIVERSITY
FP
Δ Δ
O 对于材料满足胡克定律、又在小变形条件下工作的弹性杆件, 作用在杆件上的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 这时,力所作的变力功为 1 W FP Δ 2
FP1 ΔSP1 FP 2 ΔSP 2 FPm ΔSPm
第13章 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方法
互等定理
功的互等定理的证明
TSINGHUA UNIVERSITY
FP1 F S1
P1 S1 PS1
FP2 FS2
S2 P2
…
PS2
…
FPm FSn
S n PSn
FS-系统 FP-系统
TSINGHUA UNIVERSITY
FP1ΔSP1 FP 2ΔSP2 FPmΔSP m
FS1 ΔPS1 FS2 ΔPS2 FSn ΔPSn
功的互等定理:一个力系的力在另一个力系引起 的相应的位移上所作之功等于另一个力系的力在这一 个力系引起的相应的位移上所作之功。
TSINGHUA UNIVERSITY
FP2 FP1 FPm
… FP-系统
代入上式积分后,得到梁的应变能的表达 式
1 M 2l Vε Md 20 2 EI
l
第13章 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方法
基本概念
对于承受扭转的圆轴 微段的应变能
dVε 1 M x d 2
TSINGHUA UNIVERSITY
Mx
d Mx
其中d 为微段两截面绕杆轴线的相 对扭转角:
基本概念
作用在弹性杆件上的力,其加力点的位移,随着杆件受力和 变形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情形下,力所作的功为变力功。 0
FP
TSINGHUA UNIVERSITY
FP
Δ Δ
O 对于材料满足胡克定律、又在小变形条件下工作的弹性杆件, 作用在杆件上的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 这时,力所作的变力功为 1 W FP Δ 2
FP1 ΔSP1 FP 2 ΔSP 2 FPm ΔSPm
第13章 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方法
互等定理
功的互等定理的证明
TSINGHUA UNIVERSITY
FP1 F S1
P1 S1 PS1
FP2 FS2
S2 P2
…
PS2
…
FPm FSn
S n PSn
FS-系统 FP-系统
TSINGHUA UNIVERSITY
FP1ΔSP1 FP 2ΔSP2 FPmΔSP m
FS1 ΔPS1 FS2 ΔPS2 FSn ΔPSn
功的互等定理:一个力系的力在另一个力系引起 的相应的位移上所作之功等于另一个力系的力在这一 个力系引起的相应的位移上所作之功。
TSINGHUA UNIVERSITY
FP2 FP1 FPm
… FP-系统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A 2L
CL
P=4KN
B
y1
L=1m y2
D
8、各构件均为圆截面,直径d=20毫米,材料弹性模
量E=200GPa,L=1米,第一特征柔度λp= 100,第 二特征柔度λs=57,经验公式σcr=304-1.12λ,稳定安 全系数nw=3,许用应力 [σ]=140MPa,求此结构的许 可载荷[P]。
C
P
L
B
A
D
L
L
L EL
9、横梁为刚性杆,1、2杆件的材料相同均为A3钢,比例极 限σP=200MPa,屈服极限为σs=240Mpa,强度极限为σb= 400MPa。 1杆的直径为d1=10毫米,杆长L1=1米。2杆 的直径为d2=20毫米,杆长为L2=1米。1杆与横梁的夹角 为30度,2杆与横梁的夹角为60度。两杆的强度与稳定安全 系数均为2.0。求结构的许可载荷[P]=?
材料和直径均相同问题压杆的临界应力总图弹性失稳弹塑性稳定问题强度失效细长杆细长杆中长杆中长杆粗短粗短杆杆临界应力总图150030sin30cos1计算工作压力mm161081610732crcr26118ab杆满足稳定性要求3选用公式计算临界应力4计算安全系数5结论kn11822两根直径均为两根直径均为dd的压杆杆材料都是材料都是qq235235钢钢但二者长度和约束条件但二者长度和约束条件各不相同各不相同
A
B
L
L
C
3、钢制矩形截面杆的长度为L=1.732米,横截面为 60×100,P=100KN,许用应力为[σ]=30MPa, 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σP=80MPa, 屈服极限σS=160MPa,稳定安全系数nw=2, a=304MPa,b=1.12MPa。构件安全吗?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班级学号姓名
1图示桁架各杆的材料相同,截面面积相等。
试求在F力作用下,桁架的应变能。
2计算图示各杆的应变能。
班级学号姓名
3用互等定理求解题。
试求图示各梁的截面B的挠度和转角,EI为常数。
4图示刚架的各杆的EI皆相等,试求截面A,B的位移和截面C的转角。
班级学号姓名
5图示桁架各杆的材料相同,截面面积相等。
在载荷F作用下,试求节点B与D间的相对位移。
6图示桁架各杆的材料相同,截面面积相等。
试求节点C处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班级学号姓名
7刚架各部分的EI相等,试求在图示一对F力作用下,A,B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
班级学号姓名
8等截面曲杆如图所示。
试求截面B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以及截面B的转角。
9等截面曲杆BC的轴线为四分之三的圆周。
若AB杆可视为刚性杆,试求在F力作用下,截面B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
班级学号姓名
10在图示曲拐的端点C上作用集中力F。
设曲拐两段材料相同且均为同一直径的圆截面杆,试求C点的垂直位移。
11正方形刚架各部分的EI相等,GIt也相等。
E处有一切口。
在一对垂直于刚架平面的水平力F作用下,试求切口两侧的相对水平位移δ。
班级学号姓名
12轴线为水平平面内四分之一圆周的曲杆如图所示,在自由端B作用垂直载荷F。
设EI和GIp已知,试求截面B在垂直方向的位移。
13平均半径为R的细圆环,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d。
F力垂直于圆环中线所在的平面。
试求两个F力作用点的相对线位移。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__能量方法
解:由节点B的静力平衡 条件求得各杆内力:
NAB5 4P , NBC4 3P
构架的变形能等于 AB和 BC两杆变形能之和:
UUAB UBC N 2A 2ElB AA B N 2B 2ElC BA C
U 1.9P2l 2EA
1.9P2l UWPB
2EA
2
B
1.9Pl EA
的中点挠度 f 5q l 4
。求梁在中点
384 E I
集中力P作用下 (见图),梁的挠曲线与梁变
形前的轴线所围成的面积 。
q P 5ql4 5Pl4
384E I
384E I
例:长为 l、直径为d的圆杆受一对横向压力
P作用,求此杆长度的伸长量。已知E和μ。
解:由位移互等定 ,理 ①知 杆的伸长量 ②杆直径的减小量
i
U C Pi
性弹性杆件或杆系在 外力Pi作用点处与Pi相 应的位移δi
在线弹性杆件或杆系U=UC
卡氏第二定理 i
U Pi
线弹性杆件或杆系的应变能U对
于作用在该杆件或杆系上的某一
外力之变化率就等于该力作用点
沿作用线方向的位移。
(1)
轴向拉伸和压缩
i
l
N(x)N(x)dx EA P
M2(x) dx
l 2EI(x)
QS Z
bI Z
矩形:
s
6 5
U
l
s Q 2 dx
2 GA
圆形: 薄壁管:
s s
10 9 2 .0
U弯
l
22
1 (Px)2dxP2l3
材料力学(配浙大 刘鸿文第五版)13 能量法
C
F1
b
F2
P2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1)先在 B 截面加 F1,然后在 C 截面加 F2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在 B 截面加 F1, B截面的位移为
B1
外力作功为
F1a EA
2 1
A
B
a
1 F a W1 F1δB1 2 2 EA
(b)再在C上加 F2 C截面的位移为 C 2 F2 作功为
F3
C
B
F1
1
A
2
C1,C2,C3 是比例常数.
在比例加载时 F1/F2 和 F3/F2 也是常数
2 与 F2 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同理,1 与 F1, 3 与F3 之间的关系也是线性的.
P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3
F2
B B'
Fi
F3
C Fi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1 u ε ηγ 2
y
G 2 2 uε γ 2 2G
等直圆杆扭转时应变能的计算
a
d
Vε u εdV u εdAdx
V l A
x
G 2 uε γ 2 2G
2
P13
b z dx
dx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P22
F1
C
b
F22 (a b) 1 W2 F2 C 2 2 2 EA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F1
b
F2
P2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1)先在 B 截面加 F1,然后在 C 截面加 F2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在 B 截面加 F1, B截面的位移为
B1
外力作功为
F1a EA
2 1
A
B
a
1 F a W1 F1δB1 2 2 EA
(b)再在C上加 F2 C截面的位移为 C 2 F2 作功为
F3
C
B
F1
1
A
2
C1,C2,C3 是比例常数.
在比例加载时 F1/F2 和 F3/F2 也是常数
2 与 F2 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同理,1 与 F1, 3 与F3 之间的关系也是线性的.
P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3
F2
B B'
Fi
F3
C Fi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1 u ε ηγ 2
y
G 2 2 uε γ 2 2G
等直圆杆扭转时应变能的计算
a
d
Vε u εdV u εdAdx
V l A
x
G 2 uε γ 2 2G
2
P13
b z dx
dx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
P22
F1
C
b
F22 (a b) 1 W2 F2 C 2 2 2 EA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研究所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能量法
1 W F wC 2
由Vε=W 得
Fa 2b 2 wC 3 EIl
例题
试求图示四分之一圆曲杆的变形能,并利用功能原理求B截
B
面的垂直位移. 已知EI为常量.
解: M ( ) FRsin
F
R
θ
M ( ) Vε Rd l 2 EI π ( FRsin )2 πF 2 R 3 2 Rd A 0 2 EI 8 EI 1 W F y 2 πFR 3 由Vε=W 得 y 4 EI
1 1 1 1 W P1 1 P2 2 P3 3 Pn n 2 2 2 2
All forces are applied slowly from zero to the final value. All deformations are within the proportional limit. Conclusion: (1) U is not related to the order in which the forces are applied. (2) U = W
q
A B
F=qa
C x A x B x 2a a
C
1
x
FRA
2a
a
1/2a
(2)求C 截面的转角(在C处加一单位力偶)
qa qx 2 x AB: M ( x) x M ( x) 2 2 2a BC: M ( x ) qa x M ( x) 1 2 2 a qa a 1 qx x C [ ( x )( )dx ( qax )(1)dx ] 0 EI 0 2 2 2a 5qa 3 6 EI ( )
例题 图示外伸梁,其抗弯刚度为 EI. 用单位载荷法求C点的挠 度和转角.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1
拉伸实验
介绍材料拉伸测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参数计算方法。
2
Hale Waihona Puke 压缩实验说明材料压缩测试的关键步骤、设备和数据分析方法。
3
硬度测试
讨论不同硬度测试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如洛氏硬度和布氏硬度等。
常见应用和案例分析
建筑材料
探索不同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 用,包括钢材、混凝土和复合 材料。
汽车材料
分析汽车行业中常用的材料, 如铝合金、高强度钢和碳纤维 复合材料。
医疗材料
研究医疗领域中的材料应用, 如生物可吸收材料和人工关节 材料。
问题讨论和解决方案
材料疲劳
讨论材料在反复加载和卸 载下容易发生疲劳破坏的 原因和预防方法。
环境腐蚀
探究材料在不同环境中受 到腐蚀的影响,以及材料 保护和防腐方法。
材料选择
指导工程师在设计中选择 适当的材料,考虑到机械 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等 因素。
结论和总结
通过材料力学第十三章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能,为材料工程和设计提供了重要 的基础知识和指导原则。
材料力学第十三章
针对材料力学第十三章的主题,本章将介绍相关概念、定义、主要理论和原 则,探讨实验室测试和测量方法,展示常见应用和案例分析,讨论问题并提 供解决方案,最后进行结论和总结。
相关概念和定义
1 应力和应变
2 弹性行为
3 塑性行为
介绍材料受力时的应力 和变形情况,包括拉伸、 压缩和剪切等。
解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 的弹性恢复能力和应力应变关系。
描述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的过程和性质,涉及到 材料的屈服点和流动应 力。
主要理论和原则
杨氏模量
解析材料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 力学参数。
中国民航大学《材料力学》第13章 能量法
CAUC
几何法:
1
1
F1L1 EA
2PL EA
2β B
Δ2
Δ1
β
C
B’
D
2
PL EA
BC
21
2
2PL EA
CD
2
PL EA
BD (2 2 1)PL EA
CAUC
例5:图示简支梁 AB,承受均布载荷 q 作用。试用卡氏定理计算 B
截面的转角,设 EI 为常数。
q
解:在 B 处附加一力偶 MB,计算在 q 和
在弹性范围内,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在体内积蓄 的能量,称为弹性变形能,简称变形能。
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力作用点沿力作用方向位移,外力 因此而做功。另一方面,弹性固体因变形而具备了做功的能 力,即储存了变形能。物体的变形能在数值上等于外力在加 载过程中在相应位移上所做的功,即
Vε =W
在弹性范围内,弹性体的变形能量是可逆的;超过弹性范围, 塑性变形将耗散一部分能量,变形能不能全部再转变为功。
CAUC
第一节 外力功、应变能与克拉比隆定理
一 杆件变形能的计算
1、轴向拉伸或压缩
Vε
W
1 2
FN
L
FN2 L 2EA
当拉力FN为变量时,
F
dF F
L
L
d(L)
dVε
FN2 (x) 2EA
dx
2、纯剪切
Vε
L
FN2 (x) 2EA
dx
u 2 1
2G 2
单位体积变形能:
u Vε
2
1
关系时,才能应用卡氏定理。
卡氏定理的特殊形式:
(1)横力弯曲的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ω --M(x)图形的面积,
x C -- M(x)图的形心到y 轴的距离。
∴
∫l M ( x ) M ( x )d x = ω ⋅ x C tan α
C
= ωM
C
M
为 M ( x )图中与M(x) 图的形心C对应的纵坐标。
由此,得
M ( x ) M ( x )dx ω M C = y=∫ l EI EI
利用这种功能关系分析计算可变形固体的位移、变形 和内力的方法称为能量方法。
§13. 2 杆件弹性应变能的计算 一、杆件应变(变形)能的计算: 1.轴向拉压杆的应变能计算: (1) 轴力为常力时:
FN l 1 F l Vε = W = F Δ l = = 或 Vε = 2 2 EA 2 EA
2 2
∑
F=60N B
解:①画单位载荷图
F0 =1 B
A
00 3
C
500
A
00 3
C
500
x x1
10
x
10
20
5
②求内力
M AB ( x ) = Fx
M AB ( x) = x
TCA ( x1 ) = 0.3F T CA ( x1 ) = 0.3
20
5
M AB ( x ) = Fx M AB ( x) = x TCA ( x1 ) = 0.3F T CA ( x1 ) = 0.3
二、普遍形式的莫尔定理
莫尔定理(单位载荷法)
FN ( x) FN ( x) M ( x) M ( x) T ( x)T ( x) yA = ∫ dx + ∫ dx + ∫ dx l l l EA GI p EI
三、使用莫尔定理的注意事项: ① M(x):结构在原载荷下的内力。 ② M (x ) ——去掉主动力,在所求 广义位移 点,沿所求 广义位移 的方向加广义单位力 时,结构产生的内力。 ③ 所加广义单位力与所求广义位移之积,必须为功的量纲。 ④ M (x ) 与M(x)的坐标系必须一致,每段杆的坐标系可 自由建立。 ⑤莫尔积分必须遍及整个结构。
④求转角,重建坐标系(如图) q A B C
a
x1 A C
a
x2 MC0=1 B
qx12 AC : M ( x ) = qax 1 − 2 x M ( x) = − 1 2a 2 qx2 BC: M ( x)=qax2 − 2 x2 M ( x) = 2a
M ( x) M ( x) dx θc = ∫ EI 0 ( AB ) M ( x) M ( x) + ∫ dx EI 0( B )
∫
T ( x) 2 GI p
2
l
dx
或 Vε =
∑
i =1
n
1 应变能密度(比能): v ε = τγ 2
3.弯曲杆的应变能计算:
Ti 2 l i 2 G i I pi
Vε =
∫
பைடு நூலகம்
M 2 ( x) 2 EI
l
dx
或 Vε =
1 v ε = σε 2
∑
i =1
n
M i2 l i 2 Ei Ii
应变能密度(比能):
q C l
1
θA =
∫
l
M ( x ) M ( x )dx EI
1
1 = (ω 1 M EI
+ ω2M
2
+ ω3M 3)
θ
A
1 1 1 2 2 ql 2 1 = ×l× ) ( − × Fa × a × 1 − × Fa × l × + × EI 2 2 3 3 8 2
Fa 2 1 l ql 3 ( + )+ = − EI 2 3a 24 EI
③变形
yB = ∫
=
l
M ( x) M ( x) T ( x1 )T ( x1 ) dx1 + ∫ dx l GI p EI
0 .3 F × 0 .3 dx1 + GI p
0 .3
0. 5
∫
0
∫
0
3 Fl AB l AC Fl AB Fx 2 + l AB dx = EI 3EI GI p
60 × 0.33 × 12 60 × 0.3 × 0.5 × 32 3 = × 10 + 0.3 × × 103 3 × 210 × 5 × 103 0.4 × 210 × 204 π
2
2
T 2 ( x)
2
αS →
T 2 ( x)
剪切挠度因子
细长杆,剪力引起的应变能可忽略不计。
FN ( x) M 2 ( x) Vε = ∫ dx + ∫ dx + ∫ dx l 2 EA l 2GI l 2 EI p
例1 图示半圆形等截面曲杆位于水平面内,在A点受铅垂力F的 作 用,求A点的垂直位移。 解:用能量法(外力功等于应变能) ①求内力 F F R A M
a
a
a
a
a
2 1 qx12 x1 1 qx2 x2 =− ∫ ( qax1 − 2 ) 2a dx1 + EI ∫ ( qax2 − 2 ) 2a dx2 EI 0 0 a
=0
例4 拐杆如图,A处为一轴承,允许杆在轴承内自由转动,但不能 上下移动,已知:E=210GPa,G=0.4E,求B点的垂直位移。
C
(c) 思考:如果求A截面的转角,如何计算?
§13. 4 图形相乘法 如图为直杆AB的M(x)图和 M ( x ) 图,其中 M ( x )为一斜直线, 斜度角为 α
M ( x ) = x tan α
∫l M ( x ) M ( x ) d x = tan α ∫l xM ( x ) d x ∫l xM ( x ) d x = ω ⋅ x C
Vε =
图a
∫
l
M 2 ( x) dx 2 EI
2
M ( x) V ε0 = ∫ dx l 2 EI [ M ( x ) + M ( x )] 2 V ε1 = ∫ dx l 2 EI
Vε1 = Vε0 + Vε + 1× y A
yA =
∫l
M ( x)M ( x) dx EI
M ( x) M ( x) dx yA = ∫ l EI
3 F 2 R 3π F 2 R 3π = + 4 GI p 4 EI
③外力功等于应变能
F QW = y A = Vε 2
3 FR 3π FR 3π ∴ yA = + 2 GI p 2 EI
例2 用能量法求C点的挠度。梁为等截面直梁。 F A a f C a B 解:外力功等于应变能
1 W = Fy C 2 M 2 ( x) Vε = ∫ dx l 2 EI
l
F
M (x)和 M (x)
AB段: M ( x1 ) = − Fx1 , M ( x1 ) = − x1 BC段: M ( x2 ) = − Fa, M ( x2 ) = −a
应用莫尔定理:
yA = ∫
a M ( x1 )M ( x1 )dx1
0
EI1
M ( x2 )M ( x2 )dx2 +∫ 0 EI 2
A
在截面B 作用一个单位力偶 矩,如图(c)所示。计算刚架 在各段内的弯矩: AB段: M ( x1 ) = − Fx1 , M ( x1 ) = 0 BC段: M ( x2 ) = − Fa, M ( x2 ) = 1 应用莫尔定理:
l
F
(a) x1 A
Fal 1 l θB = ∫0 (−Fa)(1)dx2 = − EI EI2 2
F B A a l
q C 1
例7 求如图所示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梁跨度中点的挠度。 q 解:简支梁在均布载荷的作用下 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在中点C A 作用单位力的 M ( x ) 为一条折线 C (如图),所以可以以转折点为 l/2 l/2 界,分成两部分应用图乘法,然 后求总和。(C1段面积为底乘以 高的2/3倍,形心距左端点5l/8)
二、应变能的普遍表达式: 克拉贝依隆原理(Principle of Clapeyron ):线弹性体的应变能等于 每一外力与其相应位移乘积的二分之一的总和。
FN ( x) M 2 ( x) dx dx + ∫ Vε = ∫ dx + ∫ l 2 EA l 2GI l 2 EI p Fs ( x) + ∫αS dx l 2 EA
B
2 ql 2 l ql 3 × = ω1 = ω 2 = × 3 8 2 24 5 l 5l = M C = × 8 4 32 ω1 M C ω2M C 5 ql 4 yC = + = EI EI 384 EI
1 A C
B
§13. 5 卡氏定理 一、定理证明
F1 F2
1. 先给物体加F1、 F2、•••、 Fn 个力,则:
例3 用能量法求C点的挠度和转角。梁为等截面直梁。 q F =1 0 A A B x a C C
B
a
a
a
解:①画单位载荷图 ②求内力
qx 2 M ( x ) = qax − 2
⎧x ⎪ 2 ; (0 ≤ x ≤ a ) ⎪ M ( x) = ⎨ ⎪ 1 ( 2a − x ) ; ( a ≤ x ≤ 2a ) ⎪2 ⎩
l
1 a 1 l = ∫0 (− Fx1 )(− x1 )dx1 + EI 2 ∫0 (− Fa)(−a)dx2 EI1 a Fa 3 Fa 2l = + x1 B B 3EI1 EI 2
A x2 EI1 EI2 C (a) C l
x1 A
F
x2
1
(b)
②求截面B的转角。 a x1 B x2 EI1 EI2 C B x2 1
x C -- M(x)图的形心到y 轴的距离。
∴
∫l M ( x ) M ( x )d x = ω ⋅ x C tan α
C
= ωM
C
M
为 M ( x )图中与M(x) 图的形心C对应的纵坐标。
由此,得
M ( x ) M ( x )dx ω M C = y=∫ l EI EI
利用这种功能关系分析计算可变形固体的位移、变形 和内力的方法称为能量方法。
§13. 2 杆件弹性应变能的计算 一、杆件应变(变形)能的计算: 1.轴向拉压杆的应变能计算: (1) 轴力为常力时:
FN l 1 F l Vε = W = F Δ l = = 或 Vε = 2 2 EA 2 EA
2 2
∑
F=60N B
解:①画单位载荷图
F0 =1 B
A
00 3
C
500
A
00 3
C
500
x x1
10
x
10
20
5
②求内力
M AB ( x ) = Fx
M AB ( x) = x
TCA ( x1 ) = 0.3F T CA ( x1 ) = 0.3
20
5
M AB ( x ) = Fx M AB ( x) = x TCA ( x1 ) = 0.3F T CA ( x1 ) = 0.3
二、普遍形式的莫尔定理
莫尔定理(单位载荷法)
FN ( x) FN ( x) M ( x) M ( x) T ( x)T ( x) yA = ∫ dx + ∫ dx + ∫ dx l l l EA GI p EI
三、使用莫尔定理的注意事项: ① M(x):结构在原载荷下的内力。 ② M (x ) ——去掉主动力,在所求 广义位移 点,沿所求 广义位移 的方向加广义单位力 时,结构产生的内力。 ③ 所加广义单位力与所求广义位移之积,必须为功的量纲。 ④ M (x ) 与M(x)的坐标系必须一致,每段杆的坐标系可 自由建立。 ⑤莫尔积分必须遍及整个结构。
④求转角,重建坐标系(如图) q A B C
a
x1 A C
a
x2 MC0=1 B
qx12 AC : M ( x ) = qax 1 − 2 x M ( x) = − 1 2a 2 qx2 BC: M ( x)=qax2 − 2 x2 M ( x) = 2a
M ( x) M ( x) dx θc = ∫ EI 0 ( AB ) M ( x) M ( x) + ∫ dx EI 0( B )
∫
T ( x) 2 GI p
2
l
dx
或 Vε =
∑
i =1
n
1 应变能密度(比能): v ε = τγ 2
3.弯曲杆的应变能计算:
Ti 2 l i 2 G i I pi
Vε =
∫
பைடு நூலகம்
M 2 ( x) 2 EI
l
dx
或 Vε =
1 v ε = σε 2
∑
i =1
n
M i2 l i 2 Ei Ii
应变能密度(比能):
q C l
1
θA =
∫
l
M ( x ) M ( x )dx EI
1
1 = (ω 1 M EI
+ ω2M
2
+ ω3M 3)
θ
A
1 1 1 2 2 ql 2 1 = ×l× ) ( − × Fa × a × 1 − × Fa × l × + × EI 2 2 3 3 8 2
Fa 2 1 l ql 3 ( + )+ = − EI 2 3a 24 EI
③变形
yB = ∫
=
l
M ( x) M ( x) T ( x1 )T ( x1 ) dx1 + ∫ dx l GI p EI
0 .3 F × 0 .3 dx1 + GI p
0 .3
0. 5
∫
0
∫
0
3 Fl AB l AC Fl AB Fx 2 + l AB dx = EI 3EI GI p
60 × 0.33 × 12 60 × 0.3 × 0.5 × 32 3 = × 10 + 0.3 × × 103 3 × 210 × 5 × 103 0.4 × 210 × 204 π
2
2
T 2 ( x)
2
αS →
T 2 ( x)
剪切挠度因子
细长杆,剪力引起的应变能可忽略不计。
FN ( x) M 2 ( x) Vε = ∫ dx + ∫ dx + ∫ dx l 2 EA l 2GI l 2 EI p
例1 图示半圆形等截面曲杆位于水平面内,在A点受铅垂力F的 作 用,求A点的垂直位移。 解:用能量法(外力功等于应变能) ①求内力 F F R A M
a
a
a
a
a
2 1 qx12 x1 1 qx2 x2 =− ∫ ( qax1 − 2 ) 2a dx1 + EI ∫ ( qax2 − 2 ) 2a dx2 EI 0 0 a
=0
例4 拐杆如图,A处为一轴承,允许杆在轴承内自由转动,但不能 上下移动,已知:E=210GPa,G=0.4E,求B点的垂直位移。
C
(c) 思考:如果求A截面的转角,如何计算?
§13. 4 图形相乘法 如图为直杆AB的M(x)图和 M ( x ) 图,其中 M ( x )为一斜直线, 斜度角为 α
M ( x ) = x tan α
∫l M ( x ) M ( x ) d x = tan α ∫l xM ( x ) d x ∫l xM ( x ) d x = ω ⋅ x C
Vε =
图a
∫
l
M 2 ( x) dx 2 EI
2
M ( x) V ε0 = ∫ dx l 2 EI [ M ( x ) + M ( x )] 2 V ε1 = ∫ dx l 2 EI
Vε1 = Vε0 + Vε + 1× y A
yA =
∫l
M ( x)M ( x) dx EI
M ( x) M ( x) dx yA = ∫ l EI
3 F 2 R 3π F 2 R 3π = + 4 GI p 4 EI
③外力功等于应变能
F QW = y A = Vε 2
3 FR 3π FR 3π ∴ yA = + 2 GI p 2 EI
例2 用能量法求C点的挠度。梁为等截面直梁。 F A a f C a B 解:外力功等于应变能
1 W = Fy C 2 M 2 ( x) Vε = ∫ dx l 2 EI
l
F
M (x)和 M (x)
AB段: M ( x1 ) = − Fx1 , M ( x1 ) = − x1 BC段: M ( x2 ) = − Fa, M ( x2 ) = −a
应用莫尔定理:
yA = ∫
a M ( x1 )M ( x1 )dx1
0
EI1
M ( x2 )M ( x2 )dx2 +∫ 0 EI 2
A
在截面B 作用一个单位力偶 矩,如图(c)所示。计算刚架 在各段内的弯矩: AB段: M ( x1 ) = − Fx1 , M ( x1 ) = 0 BC段: M ( x2 ) = − Fa, M ( x2 ) = 1 应用莫尔定理:
l
F
(a) x1 A
Fal 1 l θB = ∫0 (−Fa)(1)dx2 = − EI EI2 2
F B A a l
q C 1
例7 求如图所示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梁跨度中点的挠度。 q 解:简支梁在均布载荷的作用下 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在中点C A 作用单位力的 M ( x ) 为一条折线 C (如图),所以可以以转折点为 l/2 l/2 界,分成两部分应用图乘法,然 后求总和。(C1段面积为底乘以 高的2/3倍,形心距左端点5l/8)
二、应变能的普遍表达式: 克拉贝依隆原理(Principle of Clapeyron ):线弹性体的应变能等于 每一外力与其相应位移乘积的二分之一的总和。
FN ( x) M 2 ( x) dx dx + ∫ Vε = ∫ dx + ∫ l 2 EA l 2GI l 2 EI p Fs ( x) + ∫αS dx l 2 EA
B
2 ql 2 l ql 3 × = ω1 = ω 2 = × 3 8 2 24 5 l 5l = M C = × 8 4 32 ω1 M C ω2M C 5 ql 4 yC = + = EI EI 384 EI
1 A C
B
§13. 5 卡氏定理 一、定理证明
F1 F2
1. 先给物体加F1、 F2、•••、 Fn 个力,则:
例3 用能量法求C点的挠度和转角。梁为等截面直梁。 q F =1 0 A A B x a C C
B
a
a
a
解:①画单位载荷图 ②求内力
qx 2 M ( x ) = qax − 2
⎧x ⎪ 2 ; (0 ≤ x ≤ a ) ⎪ M ( x) = ⎨ ⎪ 1 ( 2a − x ) ; ( a ≤ x ≤ 2a ) ⎪2 ⎩
l
1 a 1 l = ∫0 (− Fx1 )(− x1 )dx1 + EI 2 ∫0 (− Fa)(−a)dx2 EI1 a Fa 3 Fa 2l = + x1 B B 3EI1 EI 2
A x2 EI1 EI2 C (a) C l
x1 A
F
x2
1
(b)
②求截面B的转角。 a x1 B x2 EI1 EI2 C B x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