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c初始地应力生成——第4讲
flac结构单元用法

flac结构单元用法本人没有做过桩锚或桩+支撑的围护形式,不知道pile单元在靠近开挖面一侧当土体被开挖时,pile于土体的接触会是什么样子?(1)cable单元模拟锚杆(全长连接、非全长连接,预应力锚杆),土钉等(2)beam单元模拟支撑、围檩、冠梁等(3)liner单元模拟面层,地下连续墙(4)pile单元模拟钻孔灌注桩,SMW工法,超前支护(注浆钢管、微型桩),抗滑桩等。
一般的搅拌桩可用zone+interface解决。
FLAC学习总结一个在使用flac3d的兄弟(QQ:65006196)1、得到初始应力的方法:方法1、可以先给一些材料参数很大的值,进行初始求解,在计算之前再将材料参数设为正常值,即可。
如在手册中给的第一个示例中就是这样做的。
下面是例子,These are only initial values that are u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avitational stresses within the body. In effect, we are forcing the body to behave elasticall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l in-situ stress state.* This prevents any plastic yield during the initial loading phase of the analysis.Gen zone brick size 6 8 8Mode mohrProp bulk 1e8 shear 0.3e8 fric 35Prop cohesion 1e10 tens 1e10 ;注意在此这个值给的很大。
Init dens 1000Set gravity 0 0 -10Fix x range x -0.1 0.1Fix x range x 5.9 6.1Fix y range y -0.1 0.1Fix y range y 7.9 8.1Fix z range z -0.1 0.1set mech force=50solve;---------------------- mode null ---------------------Prop coh 1e3 tens 1e3 ;改为正常值(在此例中我们故意给小值) Mode null range x 2 ,4 y 2 , 6 z 5, 10Set largeIni xdis 0 ydis 0 zdis 0 ;清零,不影响结果,为画图方便。
土木工程数值模拟(FLAC3D)课件第1章

对于对称的模型也可以采用镜像命令:
gen zone reflect norm -1 0 0 origin 0,0,0
网格单元间的连接
采用FLAC3D进行计算,所建立的模型需是一个 连续的整体,否则计算结果将出现较大的误差甚至 无法进行计算。对于在建立模型时,各关键点的坐 标是准确无误输入且各公共面的网格数和大小均完 全一致的模型,无需进行任何操作,模型即自动完 成相互间的连接。
对所有单元
应力—应变关系 (本构模型)
2020/7/10
节点力 单元积分 新的应力
10
简单实例
gen zone brick size 6 8 8 model mohr prop bulk 1e8 shear 0.3e8 prop fric 35 coh 1e3 tens 1e3 set grav 0,0,-9.81 ini dens 2000 fix x range x -0.1 0.1 fix x range x 5.9 6.1 fix y range y -0.1 0.1 fix y range y 7.9 8.1 fix z range z -0.1 0.1 hist unbal hist gp zdisp 4,4,8 solve save t1.sav rest t1.sav model null range x 2,4 y 2,6 z 5,10 set large initial xdis 0.0 ydis 0.0 zdis 0.0 step 1000 save t2.sav
这是通过radtun和 radcyl来组合生成所 需要的模型。它们两者的生成关键点的 描述存在较大的区别。
对于这两种基本的 网格,其公共面上的 关键点的对应关系更 需校核好,否则将出 现杂乱错误的网格。
flac学习笔记教学内容

目录一初次建模 (2)1.1 extrusion建模 (2)1.2 内置命令建模 (2)1.3 其他要点 (3)二flac基础知识 (4)2.1操作和术语 (4)2.2 约定和默认 (4)三实体建模技术 (5)3.1 初级建模技术 (5)3.2 中级建模技术 (6)3.3 如何分组 (7)四本构模型与材料参数 (7)4.1 本构模型 (7)4.2 材料参数 (7)五边界条件 (8)一初次建模1.1 extrusion建模新建命名字母开头菜单栏:import导入叉号:删除文件(撤销——编辑ctrl +z)画点先划线,点在线上成点。
空中画点(右键输坐标如0,0)。
删除线——delete。
画水平竖直线:按住ctrl。
右键设置显示菜单和ctrl时定位角度object properties显示、修改信息。
选择线不改大小,改点坐标控制三个按钮,控制参数、视角、information建立面(只能是三线或者是四线,否则会报错),默认网格数3,橘黄色(线比其他地方粗或密),增加网格先选择某一方向的线再用object properties-zones增加数目.面内划线按ctrlautozone按钮:改变单元大小,即网格长度、进深,网格总数。
进深:ZY 方向,改变Y方向长度,zone表示线的长度。
extrude(串联关系):由上一部命令激活,但autozone改变大小时并不同步,此时再按该按钮就会同步(delete),改变进深之后和模型(plot)一致。
改了就要同步。
分组:选择面里面的一个网格,右键,edit block pro或者按空格键--zone multiplier--左边三角形-group命名(绿色表示分组成功)。
分组可以是平面分组,也可以纵向分组。
show group 显示分组。
none组包括没有被分组的网格。
像上一次才能同步(delete)。
分组撤销-object properties-group减号可以对进深分组,重点将某一区域加密做重点研究。
FLAC教程

2.1.3 FLAC的应用 在国内主要用与岩土力学分析;例如矿体滑坡、煤 矿开采沉陷预测、水利枢纽岩体稳定性分析、采矿 巷道稳定性研究等。现在已经逐步发展到应用于地 质力学问题的研究,主要测定工程地质、构造地质 学、大陆动力学。 在国外该软件开始主要泛用于岩土力学。现在主要 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如工程地质、构造地 质学、大陆动力学、成矿学。
(5)FLAC运动方程(含惯量项)的显式时间逼近解法允许 进行岩体的渐进破坏与跨落。摩擦材料剪切带的形成 与定位以及工程材料的大变形分析等。 (6)在求解过程中,FLAC又采用了离散元的动态松驰法, 不需求解大型联立方程组(刚度矩阵),便于微机上实 现。 (7)它不但能处理一般的大变形问题,而且能模拟岩体 沿某一软弱结构面产生的滑动变形。
到此计算为个循环然本构方程拉格郎日元法原理图对于每个单元新的应力应变率lnfjjii??运动定律高斯定理节点力对于每个节点速度建立flac模型建立模型平衡状态检查模型反应flac算法流程图改变模型条件检查模型反应求解flac模型实施附加改变问题结果?上图给出了flac显示静态分析求解流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
FLAC中可以模拟的模型
(1)零空模型(Mull):代表网格中的孔洞(开挖单元); (2)应变硬化/软化模型(SS):代表非线性,不可逆剪切 破碎与压缩; (3)粘弹性蠕变模型; (4)界面模型(界面为平面,沿界面允许滑动和分开): 模拟断层、节理和摩擦边界; (5)水利模型:模拟可变形空隙体与粘性流动的全藕荷; (6)结构单元模型:模拟岩土体加固、衬砌、锚杆、混 凝土喷层、可缩支柱及钢拱等。
(1)建立FLAC模型:实施FLAC算法,首先要建立FLAC 平面应变模型,包括生成网格,给定边界条件与初始 条件,定义本构模型与材料特性。例如,对于摩尔-库 仑塑性模型,其材料特性常数为密度、体积模量、剪 切模量、摩擦角、粘聚力、扩散角和抗拉强度等。
flac入门指南—2

对于位移边界,通常情况下是设置固定边 界,即约束各边界在法线方向不发生任何位移, 采用fix命令进行设置,例如: fix x range x 49.9 50.1 (平面x=50处) 若在计算过程中,需对原先约束的平面接 触约束,则采用free命令进行设置。 对于速度边界,则相应可理解为间接位 移边界,设置的边界节点的速度,将随着计算 时步产生相应的位移,对于日常生产中的伺服 控制以及一些常规的试验,如单轴三轴实验等 可采用速度边界来进行较准确的位移控制和定 位。
学习内容
• 1、基础知识
• • • •
2、建模、划分网格 3、本构模型及参数 4、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及加载 5、初始地应力的生成方法及初 始平衡求解 • 6、求解及结果输出
1、基础知识
1.1 通用菜单(界面,菜单,术语) 1.2一个简单分析计算样例
建模、划分网格 定义材料模型和参数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求解 结果分析
需要指出:只有网格数之间存在 整数倍的关系,才能采用attach 命令来进行连接,否则连接会失 败或仅能连接部分节点。
1.2634e6
Gen zone brick size 4 4 4 Gen zone brick size 4 4 4 p0 4.1 0 0 p1 8 0 0 p2 4.1 4 0 p3 4.1 0 4 Gen merge 0.1
设置初始应力的弹塑性求解:
gen zon bri size 1 1 2 model mohr prop bulk 3e7 shear 1e7 c 10e3 f 15 ten 0 fix z ran z 0 fix x ran x 0 fix x ran x 1 fix y ran y 0 fix y ran y 1 ini dens 2000 ini szz -40e3 grad 0 0 20e3 ran z 0 2 ini syy -20e3 grad 0 0 10e3 ran z 0 2 ini sxx -20e3 grad 0 0 10e3 ran z 0 2 set grav 0 0 -10 solve
FLAC讲义

第一讲FLA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1、FLAC基本简介与本构关系1.1 FLAC程序简介FLAC(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是由Cundall和美国ITASCA公司开发出的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程序,主要适用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力学分析。
该程序自1986年问世后,经不断改版,已经日趋完善。
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C. Fairhurst 评价它:“现在它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可靠程序”(1994)。
根据计算对象的形状用单元和区域构成相应的网格。
每个单元在外载和边界约束条件下,按照约定的线性或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产生力学响应,特别适合分析材料达到屈服极限后产生的塑性流动。
由于FLAC程序主要是为岩土工程应用而开发的岩石力学计算程序,程序中包括了反映岩土材料力学效应的特殊计算功能,可解算岩土类材料的高度非线性(包括应变硬化/软化)、不可逆剪切破坏和压密、粘弹(蠕变)、孔隙介质的固—流耦合、热—力耦合以及动力学行为等,另外,程序设有界面单元,可以模拟断层、节理和摩擦边界的滑动、张开和闭合行为。
支护结构,如砌衬、锚杆、可缩性支架或板壳等与围岩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在FLAC中进行模拟。
此外,程序允许输入多种材料类型,亦可在计算过程中改变某个局部的材料参数,增强了程序使用的灵活性,极大地方便了在计算上的处理。
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在FLAC中创建自己的本构模型,进行各种特殊修正和补充。
FLAC程序建立在拉格朗日算法基础上,特别适合模拟大变形和扭曲。
FLAC采用显式算法来获得模型全部运动方程(包括内变量)的时间步长解,从而可以追踪材料的渐进破坏和垮落,这对研究工程地质问题非常重要。
FLAC程序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绘制或以文件形式创建和输出打印多种形式的图形。
使用者还可根据需要,将若干个变量合并在同一副图形中进行研究分析。
1.2 本构模型FLAC程序中提供了由空模型、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组成的十种基本的本构关系模型,所有模型都能通过相同的迭代数值计算格式得到解决:给定前一步的应力条件和当前步的整体应变增量,能够计算出对应的应变增量和新的应力条件。
FLAC3D中初始地应力的生成方法

FLAC3D中初始地应力的生成方法FLAC3D是一种基于离散元素法(DEM)的三维数值模拟软件,用于对岩土体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和分析。
在模拟过程中,准确的初始地应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下将介绍在FLAC3D中生成初始地应力的方法。
1.预设应力法:预设应力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生成初始地应力的方法。
通过已知的岩土力学参数和地质条件,可以根据布里奇曼公式或其他适用的地应力公式计算得到各个方向上的应力大小。
对于岩石等均质材料,应力大小是相同的;对于土壤等各向异性材料,应力大小在不同方向上可能存在差异。
首先,需要定义应用于模型上表面的边界条件,可以通过设置边界条件来代表各个方向上的固定边界、受力边界等。
然后,根据预设的应力大小和岩土体的应力状态,将应力应用到对应的边界上。
最后,在FLAC3D的模拟中,岩土体的初始应力大小和方向将根据这些预设的边界条件来确定。
2.参考场法:参考场法是另一种生成初始地应力的方法。
它基于实测的地应力数据,并尝试在模拟中对真实的地应力状态进行复现。
首先,需要收集实测的地应力数据,比如利用地应力计等设备对模拟区域内的地应力进行测量。
然后,根据实测数据,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场,将实测的地应力数据应用到参考场上。
最后,在FLAC3D的模拟中,通过在模型上进行缩放和转换,将参考场上的地应力数据应用到模拟模型上,从而生成初始地应力。
3.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使用FLAC3D自身的模拟功能来生成初始地应力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先对初始地应力进行预估,然后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修正,直到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
具体步骤如下:a.定义模型和材料属性:首先,需要定义FLAC3D中的模型空间和材料属性,包括模拟区域的大小、形状和材料类型等。
b.设置边界条件:根据模拟需求,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包括固定边界、受力边界等。
c.进行数值模拟:根据预估的初始地应力,在FLAC3D中进行数值模拟,并得到模拟结果。
Flac使用基础知识

Flac使用基础知识1.sxx是指x方向的正应力,而szz是指z方向的正应力2.gp_head 结点指针循环,zone_head单元指针循环3.grad 线性梯度应力的关系4.apply施加边界条件,initial 施加初始条件。
5.dim就是dimension,尺寸。
一般指内部尺寸,比如radcyl内部的隧道的尺寸。
6.norm是表示法向量, dist是interface的厚度,norm是表示法向量与X、Y、Z 交角的余旋7.检测某点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hist zone sm ax(smin) id …8.apply sxx 1.0 hist x_stress就是把x_stress的历史记录当成一个力施加给xstress,hist x_stress前面的1表示1倍9.各点变形量用文件形式输出set log onset logfile gp-disp.txtset log off10.显示塑性区plo bl sta she-n 当前处于剪切破坏plo bl sta she-p 当前处于弹性,以前处于剪切破坏plo bl sta ten-n 当前处于抗拉破坏plo bl sta ten-p 当前处于弹性,以前处于抗拉破坏这跟flac3d的运算原理有关,它实际上是一个平衡计算扩散的求解过程。
与有限元的求解不同:有限元的计算是先组成总体的刚度矩阵,也就是模型有任何一个扰动,模型计算都要进行整体的应力平衡,这样很费内存,也是所有隐式计算程序都使用的方法,这不太符合实际岩体或土体的应力传播实际。
而flac3d软件是采用显式计算方法进行的编程,不用形成总体刚度矩阵,节省内存用量。
模型中的应力、位移传播、平衡过程比较符合工程实际。
以前处于塑性状态实际上是计算过程中(模型中的应力、位移传播、平衡过程中)局部平衡过程中出现的塑性状态。
在不断扩大的计算求解中可能该部位又一次调整为了弹性状态,也就是现在处于弹性状态,不过展示塑性区时也要算上该区域!11.id是指在整个结构中的编号,而cid是指在某一类比如说cable中的编号。
基于RBF网络及FLAC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图 1 R. BF网络 结 构
( )R F 三 B 网络 及F A 反演 分析 方法 LC
人 工 神 经 网络 是 目前 比较 流 行 的 求 解 非 线 性 问题 的研 究 方 法 ,它具 有 自组 织 、 自适 应 和 自学 能 力 ,以及 具有 非线 性 、 非 局 域 性 、非 定常 性 和 非 凸 性 等 特 点 。它 不 需 要 建立 力 学 系
统的逆辩识算法模 型,因为神经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模 型,通 过 网络 内部 权 值 的 调整 拟 合 系 统 的 输 入 输 出关 系 , 而 与 系 统 的复 杂程度无直接 的关系,只要力学正 问题 已经 正确 解决 , 建立起输入输出关系 ,就可利用神经网络进 行反问题 的求解 。 目前 ,对 基 于 B 网络 与 有 限 元 对 初 始 地 应 力场 进 行 反 演 P 研究较 多,在 获取 网络 的训练样本时 ,正分析大 多采 用基于 有 限元 方 法 建 立 的 模 型 。 基 于 RF 径 向基 函 数 ) 而 B( 网络 及 F A LC 对 初 始 地 应 力 场 反 演研 究 的较 少 。
m
,
RF B 网络 的映 射 关 系 由两 部 分 组 成 :
.
第一部分 :从输入层 到隐层 的非线性 变化层,第 .个隐 , 单 元 的 输 出为 :
预测 。为此 ,专家们提 出了多种 反演及回归分析方法 。基 于 R F网络及 F A B L C的反演方法便是其 中的‘ 种 , 一 也是比较有效 、 比较新的一种 方法 。
RF 络是 以函数逼 近理论 为基础 而构造 的一类前 向 网 B网 络 , 是一 种 局 部 逼 近 网 络 , 即 输 入 空 间 的某 一 个 局 部 区 域 只 存在少数的神经元决定网络 的输 出。与B 网络相 比,RF P B 神经 网络 是一 种 局 部 逼 近 网 络 , 而B 网 络 则 是 典 型 的 全 局 逼 近 网 P 络 ,所 以R F 经 网络 的学 习速 度 要 快 ,并 且 其 网络 的 函数 逼 B神
《隧道及地下工程FLAC解析方法》全部命令流汇总

《隧道及地下工程FLAC解析方法》全部命令流汇总隧道及地下工程FLAC解析方法是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和地下工程行为的计算程序。
它可以对不同条件下的隧道和地下工程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
以下是隧道及地下工程FLAC解析方法的全部命令流汇总:1.开始命令:FLAC-这个命令启动了FLAC程序,告诉计算机将要运行隧道及地下工程FLAC解析方法。
2.模型概况命令:MODELDIMENSION-这个命令设置了模型的维度,可以是2D或3D,具体取决于模型的需求。
3.材料定义命令:MAT-这个命令定义了隧道或地下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摩擦角等。
4.边界条件命令:BOUNDARY-这个命令设置了模型的边界条件,包括加载、固定或自由应力等。
5.网格设置命令:GRID-这个命令定义了模型的网格,并且可以对网格进行细分或剖分,以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
6.初始条件命令:INITIAL-这个命令设置了模型的初始条件,如应力、位移或速度。
7.应力平衡命令:STRESS/EQUILIBRIUM-这个命令用于检查模型中的应力平衡情况,并调整模型的参数以满足平衡要求。
8.载荷应用命令:LOAD/APPLY-这个命令指定了要应用到模型中的加载条件,可以是恒定载荷、动态载荷或变化载荷。
9.运行命令:RUN-这个命令启动了模型的运行,并进行了迭代求解以得到模型的响应。
10.取样命令:SAMPLE-这个命令用于对模型中的节点或单元进行采样,以获取特定时间或位置的应力、位移或应变等信息。
11.结果输出命令:PLOT-这个命令用于设置结果的输出方式,可以选择输出为图形、数据文件或报表的形式。
12.模型评估命令:EVALUATE-这个命令用于对模型的结果进行评估,可以比较不同模型或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13.结束命令:END-这个命令结束了FLAC程序的运行。
以上是隧道及地下工程FLAC解析方法的全部命令流汇总,通过这些命令可以对隧道及地下工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果和优化设计。
基于flac3d隧道开挖的关键命令流

收稿日期:2019-12-03作者简介:包昊(199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隧道可靠度通信作者:方超(1990-),男,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不确定性以及地下工程设计基于FLAC3D 隧道开挖的关键命令流包昊1,周旭辉1,葛彬1,方超2(1.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南京210024; 2.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00)摘要:利用FLAC3D 软件开展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上海软黏土盾构为例,建立隧道开挖的有限差分模型,使用壳单元生成衬砌,锚索单元生成锚杆,用该方法得到的隧道模型与现实隧道更加贴切.运算结果表明:用该隧道模型诱发的地表沉降能用Peck 公式进行较好的拟合,基本符合高斯分布,可以有效地模拟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关键词:FLAC3D ;隧道开挖;弹塑性求解;应力释放方法中图分类号:TK 730.2;Q 357.5文献标识码:ACommand Flow Analysis of Tunnel Excavation Based on FLAC3DBAO Hao 1,ZHOU Xuhui 1,GE Bin 1,FANG Chao 2(1.College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4,China ;2.Anhui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Hefei 230000,China )Abstrac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AC3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unnel engineering problems.Taking Shanghai soft clay shield as an example ,the finite difference model of tunnel excavation was established.The shell element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lining ,and the cable element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anchor rod.The tunnel model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real tunnel.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nd settlement induced by the tunnel model can be well fitted by the Peck formula ,which basically conforms to the Gaussiandistribu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ground deformation law caused by tunnel excavation.Key words :FLAC3D ;excavation of tunnel ;elastic and plastic method ;method of stress releasing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表空间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地下空间的探索已然成为主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是人们对于地下空间探索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各地地形的复杂不一,因此隧道的开挖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较为准确的预测隧道开挖过程中风险,成为国内外学者们尤为关注的问题.数值模拟分析成为如今分析隧道工程相关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商业软件被开发出来用于模拟实际工程问题,与其他软件相较而言,FLAC3D 软件在用于隧道工程的模拟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1].首先,隧道开挖时,不同场地的物理力学参数不同,导致不同场地的本构模型之间具有差异,FLAC3D 软件内嵌多种本构模型,可以针对不同的场地进行合理的选择;第二,与实体(group )单元不同的是,该软件本身拥有较多的结构单元用于模拟现实中的衬砌、锚索、梁等,在方便使用者的同时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第三,该软件为满足更多使用者的要求,其内置的FISH 语言使得参数的赋值以及数据的提取更加人性化.众所周知,隧道开挖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分析[2-8],而FISH 语言则是建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第38卷第2期河南科学2020年2月本文简要介绍了隧道开挖模拟中关键部分的程序命令流,建立有限差分隧道模型,进行一次隧道开挖对地表位移影响的模拟运算,将结果与Peck [9]经验公式拟合对比,证明其有效性.1关键命令1.1生成初始地应力场在采矿工程或者岩土工程领域中,必然存在着初始地应力场,它对于土体变形分析的影响不容小觑.传统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采用弹性求解法,而后再改换成塑性求解,忽略了土体的实际性质.而采用弹塑性求解法与前述方法相比可产生屈服的区域,相较而言,该方法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比前者更为合理.用简单例子更简易地表达弹塑性求解法的过程:newgen zone brick size 999model mohr ;采用摩尔库伦模型prop young …pois …fric …coh 3e10;将凝聚力设置为较大值fix xyz …;固定边界ini dens …set grav …;设置参数solve prop …coh 13e3;重新设置凝聚力solve需要要注意的是此简单例子只为说明生成初始地应力场的过程和方法,将其更为简明地展示出来,由于模型较为简单,故在自重作用之下并没有产生屈服区域,实际情形需要由使用者自己建立适用的模型进行观察分析.1.2应力释放应力释放法实际上就是应力的反向施加.张传庆等[10]分析了应力释放在隧道工程中的相关问题;程红战等[11-12]在将应力释放系数设为0.1的基础上建立隧道模型,分析了土体弹性模量的相关距离和变异系数对地表变形的影响;方超等[13]将围岩密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视为三维正态随机场,研究围岩的相关距离对可靠度的影响,其中应力释放系数为0.30.应力释放方法的原理[14]是当土体开挖以后,在开挖边缘的单元节点上会失去原有的支持力,进行第一步计算(step 1).此计算是为了获取其不平衡力P 0,将这些不平衡力以某一比例(应力释放系数a )反向施加在原有的节点之上,紧接着添加shell 单元进行最后求解.应力释放后不能进行一次求解计算,必须添加衬砌后两者同时求解,否则隧道先变形后添加衬砌,其隧道掌子面变形量与衬砌变形量不相等,从而脱离实际.应力释系数的确定与当地的水文地质、开挖施工方法等都有一定关系,需综合分析确定.具体命令流为:def rel;定义FISH 语言coef=1.0-a c_x=41c_z=35--288引用格式:包昊,周旭辉,葛彬,等.基于FLAC3D隧道开挖的关键命令流[J].河南科学,2020,38(2):287-291.d=6.2;输入隧道中心点坐标以及隧道直径drelax1=gp_headloop while relax1#nullxa=gp_xpos(relax1)ya=gp_ypos(relax1)za=gp_zpos(relax1)dis=sqrt((c_x-xa)^2+(c_z-za)^2)if dis<(d/2.+0.01)thenif dis>(d/2.-0.01)then;原理为隧道开挖掌子面距离隧道中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用该方法[15]来确定需要进行应力释放的节点xpow=-gp_xfunbal(relax1)*coefypow=-gp_yfunbal(relax1)*coefzpow=-gp_zfunbal(relax1)*coefkid=gp_id(relax1)commandapply xforce@xpow range id@kidapply yforce@ypow range id@kidapply zforce@zpow range id@kidendcommand;反向施加一定比例的不平衡力endifendifrelax1=gp_next(relax1)endloopend1.3设置锚索在隧道开挖工程的数值模拟中用锚杆和锚索的支护,常常用锚杆对岩石岩土工程进行加固,它的作用是利用水泥沿着长度方向提供的抗剪切能力,以生成局部阻力,借此抵御裂缝的位移变形,但是在目前已有的论文中极少有关于该命令流的介绍.由于隧道纵向长度远大于横向长度,将其视为平面应变情况,所以建模纵向距离取值1m,在该范围内的锚杆数量有限,用精确坐标的方法[16]即可完成锚杆布置的数值模拟.由于锚杆在圆形隧道四周呈放射状布置,故FLAC中的单元都以矩形方块为主,而放射状布置相对于单元形状是难以确定坐标的,可以使用CAD绘制准确图形,从CAD绘图软件中精确读取每根锚杆的坐标位置,并以其中一根锚杆的命令流为例,使用精确坐标法布置隧道四周的锚杆命令流:def cab_insloop iidx(1,6)y=iidx-0.5commandsel cable id=1begin39.32y43.16end36.88y42.62nseg4…endcommandendloopend-289-第38卷第2期河南科学2020年2月用该方法建立锚杆需输入每个点的坐标,故不适合较多坐标点的输入,否则既繁琐又容易出错,需慎重选择.锚杆一般与衬砌连用,共同作用于隧道掌子面,使得隧道变形降为最小值,就如上面添加衬砌一样,锚杆的添加也不是一步完成的,需要在此之前进行应力释放,由于前面已经定义了FISH 语言,这里不再复述.利用应力释放程序、衬砌(shell )单元、锚杆(cable )等建立较为完善的隧道开挖模拟.2隧道有限差分建模以在上海地区的软黏土中开挖隧道为原型,模拟在均质土体中开挖隧道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有限差分模型的几何形状如图1所示,土体的宽度为120m ,深度为50m ,较大的边界有利于减少计算变形的误差.隧道的衬砌用shell 单元来模拟,由于在FLAC3D 中shell 单元为弹性连续环,这与实际衬砌的组装不相符,故需要对衬砌刚度进行折减,折减系数取0.7.隧道的轴线埋深为15m ,如表1所示,隧道的外径为6.2m ,内径为5.5m ,衬砌厚度为0.35m .由于隧道的纵向尺寸远远大于其截面的尺寸,故同前所述,纵向取值1m 假设为平面应变情形.假设衬砌为混凝土材料,其弹性模量、泊松比和重度分别为34.5GPa 、0.2和25kN/m 3.表1物理力学参数Tab.1Physico-mechanical parameters介质土体衬砌材料弹塑性材料线弹性材料衬砌厚度/m0.3重度/(kN·m -3)1825内摩擦角/(°)9.5黏聚力/kPa14泊松比0.320.22弹性模量/MPa121.5×104在各种数值模拟中,已有大量的土体模型用于模拟软土的非线性应力应变的特性.然而获得准确的土体参数进行合理的预测较为困难,故本研究采用Mohr-Coulomb 模型,这也是目前在模拟土体模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值模型之一.表1给出了土体参数,这是上海软黏土的常用值[17].采用应力释放法开挖隧道,典型的上海软黏土的应力释放率为25%~30%,结合有限差分模型以及上海隧道的实际情形,本文的应力释放率取值0.25.均质土的地表位移如图2所示,该曲线能用Peck 的经验公式较好地拟合,基本服从高斯分布,也说明该有限差分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图1有限差分模型Fig.1Finite difference model1201535土体深度/m土体宽度/m图2地表沉降与曲线拟合Fig.2Surface settlement and curve fitting地表沉降Peak 公式0-5-10-15-20地表沉降/m m-40-30-20-10010203040距隧道中心距离/m--290引用格式:包昊,周旭辉,葛彬,等.基于FLAC3D隧道开挖的关键命令流[J].河南科学,2020,38(2):287-291.3结语1)FLAC3D在分析隧道工程和采矿工程问题时具有较大的优势,内含的结构单元和本构模型可更为简便与准确地进行数值建模.但在模型较大、单元数量较多时,其计算过程较长,计算速度会显得较慢.2)传统的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虽然简便,但与实际有一定差距.通过改变强度参数的弹塑性法建立初始地应力场可优化这一过程,可反映土体的塑性区,但其计算速度亦会随着模型的增大减慢.3)使用应力释放法进行隧道开挖,可以在一定计算条件下较好地还原实地情形,但是由于应力释放率的确定与各种因素有关,故需综合确定.4)用FLAC3D建立有限差分模型,所得隧道开挖对地表位移的沉降曲线符合Peck经验公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陈育民.FLAC及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ABID A,LYAMIN A V,HUANG J S,et al.Undrained stability of a single circular tunnel in spatially variable soil subjected to surcharge loading[J].Computers&Geotechnics,2017,84:16-27.[3]MOLLON G,PHOON K K,DIAS D,et al.Validation of a new2D failure mechanism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pressurized tunnel face in a spatially varying sand[J].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2011,137(1):8-21.[4]HUANG H W,GONG W P,KHOSHNEVISAN S,et al.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longitudinal performance of shield tunnels considering spatial soil variability in longitudinal direction[J].Computers&Geotechnics,2015,64:132-145.[5]BERNAT S,CAMBOU B.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Shield Tunnelling in Soft Soil[J].Computers&Geotechnics,1998,22(3):221-242.[6]ORESTE P A.Probabilistic design approach for tunnel supports[J].Computers&Geotechnics,2005,32(7):520-534.[7]李志华,华渊,周太全,等.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的可靠度研究[J].岩土力学,2008(S1):315-319.[8]宋建康,刘春原.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支护体时效可靠性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47(4):113-118.[9]PECK R B.Deep excavation and tunnelling in soft ground[C]//Proceedings of the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Mexico:Sociedad Mexicana de Mecanica de Suelos,A.C.,1969:225-290.[10]张传庆,冯夏庭,周辉,等.应力释放法在隧洞开挖模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8(5):1174-1180.[11]程红战,陈健,李健斌,等.基于随机场理论的盾构隧道地表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S2):4256-4264.[12]李健斌,陈健,罗红星,等.基于随机场理论的双线盾构隧道地层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报,2018,37(7):1748-1765.[13]方超,薛亚东.围岩空间变异性对隧道结构可靠度的影响分析[J].现代隧术,2014,51(5):41-47.[14]HUANG H W,XIAO L,ZHANG D M,et al.Influence of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Young’s modulus on tunnel convergence in soft soils[J].Engineering Geology,2017,228:327-370.[15]王涛,韩煊,赵先宇,等.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及工程应用——深入剖析FLAC3D5.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6]刘永乐.FLAC~(3D)5.0巷道锚杆安装命令流[J].煤炭技术,2018,37(11):124-126.[17]ZHANG Z G,HUANG M S.Geotechnical influence on existing subway tunnels induced by multiline tunneling in Shanghai soft soil[J].Computers&Geotechnics,2014,56(3):121-132.(编辑孟兰琳)-291-。
Flac问题讲解

岩土工程结构的数值解是建立在满足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本构方程)和边界条件下推导的。
由于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多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出现,因此,将基本方程近假发改用差分方程(代数方程)表示,把求解微分方程的问题改换成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差分法。
差分法由来已久,但差分法需要求解高阶代数方程组,只有在计算机的出现,才使该法得以实施和发展。
FLAC3D(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由美国Itasca公司开发的。
目前,FLAC 有二维和三维计算程序两个版本,二维计算程序V3.0以前的为DOS版本,V2.5版本仅仅能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内存64K),所以,程序求解的最大结点数仅限于2000个以内。
1995年,FLAC2D已升级为V3.3的版本,其程序能够使用护展内存。
因此,大大发护展了计算规模。
FLAC3D是一个三维有限差分程序,目前已发展到V2。
1版本。
FLAC3D的输入和一般的数值分析程序不同,它可以用交互的方式,从键盘输入各种命令,也可以写成命令(集)文件,类似于批处理,由文件来驱动。
因此,采用FLAC程序进行计算,必须了解各种命令关键词的功能,然后,按照计算顺序,将命令按先后,依次排列,形成可以完成一定计算任务的命令文件。
FLAC3D是二维的有限差分程序FLAC2D 的护展,能够进行土质、岩石和其它材料的三维结构受力特性模拟和塑性流动分析。
调整三维网格中的多面体单元来拟合实际的结构。
单元材料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本构模型,在外力作用下,当材料发生屈服流动后,网格能够相应发变形和移动(大变形模式)。
FLAC3D 采用的显式拉格朗日算法和混合-离散分区技术能够非常准确发模拟材料的塑性破坏和流动。
由于无须形成刚度矩阵,因此,基于较小内存空间就能够求解大范围的三维问题。
FLAC3D采用ANSI C++语言编写的。
FLAC3D有以下几个优点:1 对模拟塑性破坏和塑性流动采用的是“混合离散法“。
ABAQUS加重力,地应力,初应力,输出图片格式

初始地应力的形成。
过程如下:(假定基本操作你已经会了)1、建好模型,设置好材料参数,只施加重力荷载,计算一遍,点view results进入visualization 模块,点report菜单,将mises应力的s11,s22,s33,s12,s13,s23输出至文件,计算方式可以选择average,将文件命名为xxx.inp。
2、将文件中的非数据行删掉,再在每个数据之间加一个逗号(用excel很容易的),每行的最后一个数据不用加,保存。
3、在cae中重新进入你原先建好的模型,在step模块里面再新建一个step,进入load模块,沿着圆孔径向加位移(和加重力没什么区别),这个步应该发生在新建的step里面,注意原来加的重力荷载不要删了!4、进入job模块,在job manage里面点write input,于是inp文件被刷新了,用文本编辑器打开inp文件,找到*step区域和*material区域,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加入*initial conditions, type=stress, input=xxx.inp5、在开始——程序里面将abaqus command界面打开,假设你原先的工作文件名为yyy.inp,打入abaqus job=zzz.inp input=yyy.inp,所以路径都应该一致。
Q:就是一根三点弯曲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我想看它的荷载-位移曲线,如何操作?A:利用riks分析,记录位移和反力,再在xy plot operation里面作图。
*step,INC=100, NLGEOM*static,RIKS0.001,1.0,,0.04,,4,3,-0.080riks指的是弧长法也可以利用*NODE PRINT命令,把节点位移和支座反力输出到.dat文件,用excel画图,很方便,修改也容易。
*node print只能在ABAQUS/standard中起作用,在ABAQUS/explicit中不能使用Q:有个问题想请教大侠:我在做一个双材料界面的斜裂纹问题,模型见图。
FLAC3D各种命令笔记(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FLAC3D各种命令笔记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FLAC3D各种命令笔记)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FLAC3D各种命令笔记的全部内容。
hist reset ;清空里面所有的监测点nstress=-40e3 hist ramp的意思,很简单 nstress = —40e3 * ramp hist相当于乘法,为了方便控制动荷载的幅值。
plotitems--Add--strucktural elements——geometry ——cables 显示锚杆的几何形状Pl-add-vector-apply body force 显示施加的力,不过是在求解之后显示Creat 创建一新视图plotitems—--—--add——-—-vetor-—-—apply body force 显示荷载的施加位置Array var(4,3)二维数组 array var(5)一维5个元素的数组Var(m,n)=urand ;随机 var—数组的名字Pnt=z_next(pnt) 查找下一个单元体表Pl plas 显示塑性区Array x_b(x,y) z_b(x,y) 创建两个x行y列的表格,可以给其赋值,以便调用.Array就是数组的意思。
Hist id=1 gp xd 7 0 0 监测7 0 0 点处的x方向位移,ID=1材料参数dilation 剪胀角FISH语言:Degrade;∏/180Pi;∏Ngp;节点总数Nzone;单元体总数单元节点遍历:P_z = zone_headLoop while p_z # null………P_z = z_next(p_z)End loopRead(ar,n);将数组ar的前n个记录写到文件print zone state 显示塑性区域编写fish函数时,尽量采用浮点型,例如1。
关于Flac中几个力的理解

集思广益之五:关于Flac中几个“力”的理解学习Flac已有一两个月,但对Flac中几个力的理解还是不到位,在手册也没找到相关阐述,特在此向各位讨教一二。
第一个力,不平衡力即unbalence force,对这个平衡力,接触也相当多,也知道在计算的时候不平衡力越小越好,但是就是不明白这个unbalence force的实际意思或计算表达式,我的理解是:当在模型上施加了边界条件后,模型内初始应力不能够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不平衡力可能就此产生,但具体的算法就更不知道了,与之相关还有一个不平衡力比例,即求解的ratio,这个ratio是怎么得到的,节点的最大不平衡力与所以不平衡力的比值?还有就是gp_xfunbal(p_gp),字面意思当为节点处x向的不平衡力,这个力怎么来理解?第二个力——gp_xfapp(p_gp),这个力意义又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作用在节点上的x方向的力结合具体例子:假如是一个基坑模型,我要得到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假设为x方向),那么因该使用上述的哪个力合适?我的理解是 gp_xfapp(p_gp),同样的道理,假如有一根基础桩,桩上有结构物,现在我想得到桩上某一横截面所受的荷载,应该使用同样的力进行操作么?为更好的学习Flac,理解这几个力还是挺有帮助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踊跃发言,谢谢unbalence force的实际意思或计算表达式可以参看theory background部分, 当对系统施加外力时,所施加的力要逐步传给系统的每个节点,在传递过程中, 就存在不平衡力.随着计算的进行,不平衡力逐渐消散,gp_xfunbal(p_gp),是x方向的不平衡力,其大小应该是逐渐减小的,gp_xfapp(p_gp),是节点上的外力,包括体积力,这个力应该是逐渐变大,或者是不变的...。
FLAC 使用步骤

FLAC 使用步骤1.FLAC程式使用前准备步骤步骤1:依比例画出所欲分析的资料在纸上画出地点的位置、地层资料、并简单标示距离及深度资料。
步骤2:换算输入资料成同一单位将现有地层资料,如 Density, Bulk modulus, Young`s modulus, tension, cohesion, friction Angle 等资料,换算成同一单位。
附注:需谨慎检查输入资料的单位,如因单位不同而造成过大或过小的值,将会造成 FLAC无法计算,而产生ERROR信息。
步骤3:应用公式简略计算应用公式或依据经验,简略算出FLAC输出资料的范围,以作为Debug及输出资料分析时验证。
步骤4:建立x, y坐标与node i, j之间的关系在图上距离及深度的关系,建立x, y坐标系统,再由x, y坐标系统,转换与网格间系,为了便于以后输出资料的分析,故应确实掌握网格的位置及其相对应的x, y 坐标。
建议在敏感区域使用较密的网格,其它地方则使用较疏的网格,刚开始执行程序时,不宜使用网格太大的网格数目,因尽量使网格总数少于1000,以节省时间。
2.FLAC 3D 程序的编写步骤:1 Config ________2 Grid ________3 Model ________4求起始的应力平衡(1)建立x, y坐标与网格的关系,建议使用Gen指示:Gen x1,y1 x2,y2 ,x3,y3 x4,y4 i=i0,i1 j=j0,j1 详细指令参见使用手册,FLAC程式可自动产生x, y 坐标与网格的关系,但由于产生的网格坐标不易控制,将对其它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故依使用前步骤4所建立的关系,将网格依其疏密程度需要的不同,实际控制网格的坐标。
(2)设定材料性质:prop(3)设定外力:Set Grav, Apply Pressure, ini sxx, Syy(4)设定边界条件:fix, free(5)求起始的应力平衡:solve(6)储存:Save5求工程的影响求出区域内的应力分布情况后,再依工程的流程及步骤阶段执行各工程进行过程的影响,建议使用以下的步骤:(1)调出起初的应力平衡:re_____ .sav(2)设定新的材料性质:model,prop(3)设定新的支撑性质:struct(4)设定新的外力 apply(5)设定边界条件 apply,fix(6)求工程时的应力平衡 solve, step, cycle(7)储存 save file.sav。
flac使用说明

FLAC程序简介FLAC是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的缩写,是由美国明尼苏达ITASCA软件公司开发的通用程序。
该程序在中国大陆以外已有较多的用户,应用很普遍。
该程序刚引进国内,目前国内尚在推广应用。
FLAC程序的基本原理和算法与离散元法相近,是由P.A.Cundall提出的。
它与离散元法的区别在于它应用了节点位移连续的条件,可用于连续介质的大变形分析。
由于它不必形成像有限元法中那样的整体刚度矩阵,因此可以在内存较小的微机上计算较大规模的题目。
例如对于4M内存的微机可运行大约15000个单元的题目。
FIAC程序可以模拟弹性模型材料,摩尔—库仑模型材料,横观各向同性模型的层状材料,具有软弱夹层的节理材料等六种。
它还可以模拟地应力场的生成、洞室或边坡开挖、回填混凝土、锚杆锚索安设、地下渗流等。
尤其是对锚杆的设置非常方便,可以在任何指定位置设置锚杆而不考虑网格的划分和结点的分布。
FLAC程序的另一特点是,它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
网格自动生成,界面美观。
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命令修正网格以适应各种复杂边界,计算结果均可以有图形输出,并可着色。
这包括各期的主应力分布向量、σx、σy、τxy分布等值线,位移向量,Ux、Uy等值线,塑性区范围,锚杆受力等等。
使用方便快速。
FLAC可以按两种方式运行,既可以通过数据/命令文件运行,又可通过人机对话方式运行。
用户可以在FIAC运行中的任何时候中断它,修改数据后继续运行。
FLAC2.25使用说明书FLAC 的输入和一般的数值模拟的程序不一样, 它可以用交互的方式从键盘输入各个命令, 也可以写成命令文件, 类似于批处理, 由文件来驱动。
FLAC 命令大小写一样。
所有的命令可以附带若干个关键词和有关的数值。
在下面的命令解释中, 只有大写的字母起作用, 小写的字母写不写、写多少个都没有关系。
i,j,m 和n 开始的变量要求整型数, 否则要求实型数。
flac初始地应力生成——第4讲

Contour of SZZ
Magfac = 0.000e+000 Gradient Calculation -3.9998e+004 to -3.5000e+004 -3.5000e+004 to -3.0000e+004 -3.0000e+004 to -2.5000e+004 -2.5000e+004 to -2.0000e+004 -2.0000e+004 to -1.5000e+004 -1.5000e+004 to -1.0000e+004 -1.0000e+004 to -5.0000e+003 -5.0000e+003 to -8.5883e-001 Interval = 5.0e+003
12:30
在FLAC3D中,初始应力场的生成办法较 多,但通常用的是以下三种方法,即弹性求解 法、改变参数的弹塑性求解法以及分阶段弹塑 性求解法。下面将以下表所述简单模型为例。
12:30
4.1.1 弹性求解法
初始地应力的弹性求解法生成是指将材 料的本构模型设置为弹性模型,并将体积模 量与剪切模量设置为大值,然后求解生成初 始地应力场。 例4-1叙述的是采用该法生成上述简单 模型的初始地应力场的过程。 命令流:见4-1.dat
Contour of SZZ
Magfac = 0.000e+000 Gradient Calculation -3.9998e+004 to -3.5000e+004 -3.5000e+004 to -3.0000e+004 -3.0000e+004 to -2.5000e+004 -2.5000e+004 to -2.0000e+004 -2.0000e+004 to -1.5000e+004 -1.5000e+004 to -1.0000e+004 -1.0000e+004 to -5.0000e+003 -5.0000e+003 to -8.5883e-001 Interval = 5.0e+003
flac怎样输出制定节点的应力值

flac怎样输出制定节点的应力值怎样输出制定节点的应力值我计算一个模型有几万个节点,我怎么才能把指定的节点应力输出。
指定节点的应力?到底是节点的力嘛,还是单元的应力哦?两个办法:1. 先plot block model id on,然后找到你想看的那个单元的id,假设是10,然后就plot con szz out on range id 10;2. 用fish,通过gp_head,gp_near,gp_id等等获得你要的节点,然后可以得到gridpoint的各种信息。
通过flac的fish语言,写节点信息和相关的力到文件既然,ansys的格式文件能够导入到flac文件,那么用fish肯定能够导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再看处理结果。
如题,我建议,通过flac的fish语言,写节点信息和相关的力,请帮主支持。
如果能够把相关的信息导入到文件,那么就很容易的对数据进行处理。
我先贴一个:用fish写文件的,当然也是从这个网络上找到的,我解释一下,也不算直接抄袭。
;; Initialization;初始化def ini_mesh2tecIO_READ = 0;定义读文件关闭吧IO_WRITE = 1;定义写文件IO_FISH = 0;定义一个IO_ASCII = 1;定义用asci码iarray buf(1);定义一个数组,tec_file = 'tec10.dat';打开文件的名字zone_ngp = z_numgp(zone_head);zone 的标志数endini_mesh2tec;; Write Tecplot File Headdef write_mesh_headbuf(1) = 'TITLE = "Flac3d Mesh to Tecplot Version 10" \n'buf(1) = buf(1) + 'VARIABLES = "X" "Y" "Z" "XDISP" "YDISP" "ZDISP"\n' buf(1) = buf(1) + 'ZONE T="Tecplot v10" \n' buf(1) = buf(1) + ' N=' + string(ngp) + ','buf(1) = buf(1) + ' E=' + string(nzone) + ','if zone_ngp = 4 thenbuf(1) = buf(1) + ' ZONETYPE=FETETRAHEDRON \n'elsebuf(1) = buf(1) + ' ZONETYPE=FEBrick \n'endifbuf(1) = buf(1) + ' DATAPACKING=POINT \n'buf(1) = buf(1) + ' DT=(SINGLE SINGLE SINGLE SINGLE SINGLE SINGLE)' status = write(buf,1)end;; Write Grid Point Coordinates and Displacements;写节点信息def write_gpp_gp = gp_headloop while p_gp # null;这个循环,叫做遍历所有节点buf(1) = string(gp_xpos(p_gp))buf(1) = buf(1) + ' ' + string(gp_ypos(p_gp)) buf(1) = buf(1) + ' ' + string(gp_zpos(p_gp)) buf(1) = buf(1) + ' ' + string(gp_xdisp(p_gp)) buf(1) = buf(1) + ' ' + string(gp_ydisp(p_gp)) buf(1) = buf(1) + ' ' + string(gp_zdisp(p_gp));这就是传说中的写status = write(buf,1)p_gp = gp_next(p_gp)endloopend;; Write Zone Connectivity;写单元信息def write_zonep_z = zone_head;获得单元的最高号码loop while p_z # null;循环,或者叫做遍历buf(1) = ''if zone_ngp = 4 then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1))) +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2))) +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3))) +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4))) + ' ' else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1))) +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2))) +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5)))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3)))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4)))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7)))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8))) + ' 'buf(1) = buf(1) + string(gp_id(z_gp(p_z, 6))) + ' 'endifstatus = write(buf,1)p_z = z_next(p_z)endloopend;; Main Functiondef mesh2tecstatus = closestatus = open(tec_file,IO_WRITE,IO_ASCII)if status = 0 thenwrite_mesh_headwrite_gpwrite_zonestatus = close;关闭文件ii = out('Successfully Write Data Into File ' + tec_file);显示信息elseii=out('Open File Error! Status = ' + string(status))endifendmesh2tec;调用把所有的记录文件写到文件中,名字不一样,那出来给大家共享,如果谁知道谁自动获得最大的记录的编号,那么这个程序就真正完美了,不过,可以凑合一下哦文件名是循环生成的哦,最大数是300,请使用的时候,修改这个值 loop iixx_ (1,300)上面的300,是根据自己的项目变化的哦def write_logloop iixx_ (1,300)logfile11= 'log' + string ( iixx_ ) + '.his'commandhis write iixx_ file logfile11end_commandend_loopendwrite_log自动生成的,乖乖,好多哦一个一个的看吧一下是异想天开几点:1.一个文件写n行,现在是一个文件写2行2.直接导入到excel,然后就作图3.想办法和上面的那个loop结合起来,导入到能够画等值线的程序中,如ansys,显示结果set log onpr histset log off然后算一下有多少行就知道有多少纪录了如何寻求cable中的应力值试试plot add sel cable grout可以通过直径显示应力大小,加颜色可以表示出应力方向补充一下plot add sel cable grout stress首先谢谢ying111您所说的是,从图像上确定cable的受力性状;如何确定cable中沿轴线方向任何一点的具体应力值,能否说的更清楚一些!请赐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0
12:30
new gen zone brick p0 0 0 -50 p1 27.5 0 -50 p2 0 5 -50 p3 0 0 -10 size 8 1 10 group clay gen zone brick p0 27.5 0 -50 p1 100 0 -50 p2 27.5 5 -50 p3 27.5 0 -10 ratio 1.1 1 1 size 12 1 10 group clay gen zone brick p0 0 0 -10 p1 27.5 0 -10 p2 0 5 -10 p3 0 0 0 ratio 1 1 0.8 size 8 1 4 group soil gen zone brick p0 27.5 0 -10 p1 100 0 -10 p2 27.5 5 -10 p3 27.5 0 0 ratio 1.1 1 0.8 size 12 1 4 group soil gen zone brick p0 0 0 0 p1 27.5 0 0 p2 0 5 0 p3 0 0 5 p4 27.5 5 0 & p5 0 5 5 p6 20 0 5 p7 20 5 5 size 8 1 5 group dam
Contour of SXX
Magfac = 0.000e+000 Gradient Calculation -2.1538e+004 to -2.0000e+004 -2.0000e+004 to -1.7500e+004 -1.7500e+004 to -1.5000e+004 -1.5000e+004 to -1.2500e+004 -1.2500e+004 to -1.0000e+004 -1.0000e+004 to -7.5000e+003 -7.5000e+003 to -5.0000e+003 -5.0000e+003 to -2.5000e+003 -2.5000e+003 to 0.0000e+000 0.0000e+000 to 5.4187e-001 Interval = 2.5e+003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Minneapolis, MN USA
12:30
从地应力场的应力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型 底部σzz=40kPa,σxx=σyy=21.54kPa,这与采用公式 σzz=ρyz (z为土层深度)、σxx=σyy =kσzz的计算结果基 本一致。 此法常用于浅埋工程和地表工程数值模拟时的初 始地应力场生成,因此类工程的初始地应力场主要 是由岩、土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此外,由于是 弹性求解,在体系达到平衡时,岩、土体中并未有 产生屈服的区域。
12:30
4.1.2 更改强度参数的弹塑性求解
该方法是指求解过程中始终采用塑性模型, 但为防止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屈服区域,将粘聚 力和抗拉强度设为大值,计算至平衡后,再将 粘聚力和抗拉强度改为分析所采用的值计算至 最终平衡状态。 例4-2叙述的是采用该方法生成一个简单模 型初始地应力场的过程。计算条件中,除采用 例4-1所列参数外,增加表4-2所列土体强度参 数。
12:30
注:粘聚力与抗拉强度栏中,括号内值为更改参数前求解的设定值 n gen zon bri size 1 1 2 model mohr prop bulk 3e7 shear 1e7 c 1e10 f 15 tension 1e10 fix z ran z 0 fix x ran x 0 fix x ran x 1 fix y ran y 0 fix y ran y 1 ini dens 2000 set grav 0 0 -10 solve prop bulk 3e7 shear 1e7 c 1e3 f 15 ten 0 solve plo con sz
12:30
n gen zone brick size 1 1 2 model mohr prop bulk 3e7 shear 1e7 coh 10e3 fri 15 ten 0 fix z ran z 0 fix x ran x 0 fix x ran x 1 fix y ran y 0 fix y ran y 1 ini dens 2000 set grav 0 0 -10 solve elas plo con sz
Contour of SZZ
Magfac = 0.000e+000 Gradient Calculation -4.0000e+004 to -3.5000e+004 -3.5000e+004 to -3.0000e+004 -3.0000e+004 to -2.5000e+004 -2.5000e+004 to -2.0000e+004 -2.0000e+004 to -1.5000e+004 -1.5000e+004 to -1.0000e+004 -1.0000e+004 to -5.0000e+003 -5.0000e+003 to 0.0000e+000 0.0000e+000 to 1.0063e+000 Interval = 5.0e+003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Minneapolis, MN USA
12:30
此法与前述弹性求解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达
到最终平衡时,岩、土体中可能有产生屈服的区域。相
对而言,此法生成的初始地应力场要比弹性求解方法生 成的要合理一些,因为在实际工程中,即使是在初始地 应力场作用下,岩、土体内部存在屈服区域也是有可能 的。
12:30
在FLAC3D中,初始应力场的生成办法较 多,但通常用的是以下三种方法,即弹性求解 法、改变参数的弹塑性求解法以及分阶段弹塑 性求解法。下面将以下表所述简单模型为例。
12:30
4.1.1 弹性求解法
初始地应力的弹性求解法生成是指将材 料的本构模型设置为弹性模型,并将体积模 量与剪切模量设置为大值,然后求解生成初 始地应力场。 例4-1叙述的是采用该法生成上述简单 模型的初始地应力场的过程。 命令流:见4-1.dat
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及应用
12:30
学习内容
常用的初始地应力场生成方法 常见工程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
路基施工过程的模拟
12:30
4.1 初始地应力场生成方法
在土木工程或采矿工程领域中,初始地应力场 的存在和影响不容忽略,它既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质 的重要控制因素,也是岩体所处环境条件下发生改 变时引起变形和破坏的重要力源之一。因此,要想 较真实地进行工程模拟仿真,必须保证初始地应力 场的可靠性。初始地应力场生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模拟所关注分析阶段之前岩、土体已存在的应力状 态。本章介绍FLAC3D中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方法 及应用。
12:30
FLAC3D 3.00
Step 163 Model Perspective 09:48:52 Fri Jun 10 2011 Center: X: 5.000e-001 Y: 5.000e-001 Z: 1.000e+000 Dist: 6.030e+000 Rotation: X: 20.000 Y: 0.000 Z: 40.000 Mag.: 1 Ang.: c. Minneapolis, MN USA
12:30
应用实例
地基计算深度为50m,分为两层,上部为回填土,厚度为10m, 下部为粘土,厚度为40m;路基计算宽度为200m,填筑高度为5m, 坡度为1:1.5。要求分析路堤填筑后土层的应力、位移状态。各土层物 理、力学参数如下表所示。
12:30
4.1.3 分阶段弹塑性求解法
该方法是分成两个阶段求解:首先,程序自 动将模型所有组成材料的粘聚力和抗拉强度分 别设置为较大值,进行弹性求解,直至体系达 到力平衡状态,接着将粘聚力和抗拉强度重置 为初始设定值进行弹塑性阶段的求解,直至体 系达到力平衡状态。 该方法只适合计算模型采用MC模型的情况。
12:30
FLAC3D 3.00
Step 164 Model Perspective 09:17:33 Wed May 30 2012 Center: X: 5.000e-001 Y: 5.000e-001 Z: 1.000e+000 Dist: 6.030e+000 Rotation: X: 20.000 Y: 0.000 Z: 30.000 Mag.: 0.8 Ang.: 22.500
12:30
12:30
FLAC3D 3.00
Step 164 Model Perspective 13:09:51 Fri Jun 10 2011 Center: X: 5.000e-001 Y: 5.000e-001 Z: 1.000e+000 Dist: 6.030e+000 Rotation: X: 10.000 Y: 0.000 Z: 40.000 Mag.: 1 Ang.: 22.500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Minneapolis, MN USA
12:30
FLAC3D 3.00
Step 163 Model Perspective 11:24:07 Fri Jun 10 2011 Center: X: 5.000e-001 Y: 5.000e-001 Z: 1.000e+000 Dist: 6.030e+000 Rotation: X: 20.000 Y: 0.000 Z: 40.000 Mag.: 1 Ang.: 22.500
Contour of S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