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考试题及答案
![民法学1形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4678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b.png)
民法学1形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民法通则,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2. 民法上的“善意”是指:A. 行为人不知道法律的规定B. 行为人没有恶意C. 行为人不知情且无过失D. 行为人故意违反法律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A. 主体资格B. 意思表示C. 行为能力D. 法定程序答案:D4. 根据民法,下列哪项不是合同无效的情形?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B.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C.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D. 合同当事人自愿订立的合同答案:D5. 以下哪项是物权变动的法定要件?A. 交付B. 占有C. 公示D. 合同答案:C6. 根据民法,下列哪项不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A. 损害事实B. 过错C. 因果关系D. 合同关系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代理的法律效果?A. 代理行为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B. 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C. 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D.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答案:B8. 根据民法,下列哪项不是婚姻无效的情形?A. 重婚B. 未到法定婚龄C.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D. 双方自愿结婚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遗嘱的形式?A. 自书遗嘱B. 录音遗嘱C. 口头遗嘱D. 公证遗嘱答案:C10. 根据民法,下列哪项不是继承开始的情形?A. 被继承人死亡B. 被继承人失踪C. 被继承人宣告死亡D. 被继承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民法,下列哪些情形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A. 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B. 行为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C. 行为人以欺诈手段实施D. 行为人以胁迫手段实施答案:ACD2. 以下哪些属于物权的种类?A. 所有权B. 抵押权C. 地役权D. 债权答案:ABC3. 根据民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合同可以解除?A. 当事人协商一致B.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C. 一方当事人违约D. 合同违反公序良俗答案:ABC4. 以下哪些属于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A. 不可抗力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受害人同意答案:ABCD5. 根据民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婚姻可以撤销?A. 一方以欺诈手段结婚B. 一方以胁迫手段结婚C.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未告知对方D. 双方自愿结婚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事权利可以放弃。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doc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41635227cd184254b353528.png)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同学们:大家好!完成此次作业首先需要大家对教材第五至第八章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才能作以下作业:一、名词解释1、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又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提示:名词解释是比较容易的题型,通常大家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
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 不可抗力 (2) 其他障碍。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民法学(1)形考册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考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ced1580c22590103029d6f.png)
《民法学(1)》形考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1、民法:即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爱你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题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弟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公平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主体、内容和客体。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事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起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显示公平。
8、《民事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A、、C)。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
A.二年B.四年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B)。
2022年博州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2年博州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cf91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9.png)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参照答案一、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旳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旳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旳法律规范旳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旳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旳而到达旳联合。
3、宣布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定旳条件和程序宣布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旳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旳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期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旳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旳社会关系旳存在而设置旳代理。
二、填空:1、形式上旳民法专指系统编纂旳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旳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旳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旳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旳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旳主体)、(民事法律关系旳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旳内容)。
4、公民旳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旳规定,未成年人旳父母是未成年人旳(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旳)旳活动。
7、可撤销旳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旳民事行为)、(显失公平旳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旳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旳,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旳期限,依期限确实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旳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旳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布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不动产)。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匆匆呼救,杨某通过,规定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遂将张就起,其规定付钱行为是(无效旳民事行为)。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4f4991711cc7930b716a7.png)
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一、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大体法的地位。
二、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志愿基础上为实现必然经济目的而达到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按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必然的事实状态持续一按时刻以后即发生必然法律后果的制度。
五、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按照必然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一、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志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概(平等)。
五、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六、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八、《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能够用(书面)形式,也能够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九、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肯定按照,可将其分为(法按期限)、(指按期限)、(意定/约按期限)。
三、选择题:一、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神经病人)。
二、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需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衡宇属于(不动产)。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通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遂将张就起,其要求付钱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2021年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1年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122bac168884868762d6e5.png)
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民法:是调节、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规范总和。
2、联营:是公司之间、公司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本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而达到联合。
3、宣布失踪: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布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期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依照一定社会关系存在而设立代理。
它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代理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形式上民法专指系统编纂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民法是指所有调节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法律规范总称。
2.《民法通则》第 4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是指主体、客体和内容。
4.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是未成年人监护人。
6.法人终结,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畴外活动。
7.可撤销民事行为涉及重大误解民事行为、显失公平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期限,依期限拟定依照,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取题(每小题 3 分, 24 分。
共每小题所给备选答案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对的答案,请将对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1.民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 AC )。
A.10 周岁以上未成年人 B.14 周岁以上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精神病人 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精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布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要下落不明满( A )A.二年 B.四年 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B )。
民法学形考作业答案
![民法学形考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e36faebe23482fb5da4c35.png)
《民法学(1)》形考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它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主体、客体和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1.民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 )A.二年B.四年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B )。
国开2023年春季《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作业四试题及参考答案
![国开2023年春季《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作业四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973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c.png)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四)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物权的优先效力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C)。
A. 部分法律规定了物权效力的特殊顺位B. 用益物权优先于一般债权C.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不具有优先于所有权的效力D. 担保物权优先于一般债权2.下列不属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是(B)。
A. 物权法定原则B. 物尽其用原则C. 公示公信原则D. 平等保护原则3.下列关于共有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共同共有的成立基于私主体的共同意志即可形成B. 按份共有的每一个共有人的权利仅及于部分共有财产C. 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同共有物全部,共同共有人对共同共有物的使用收益应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D. 按份共有人要求分割共有物不受法律限制4.下列关于相邻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相邻关系为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内容的扩张与限制,因法律直接规定而发生,是法定权利B. 地役权的土地通常毗邻,不会相隔很远C. 地役权是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D. 相邻关系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无须登记即可发生5.下列关于用益物权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用益物权系由所有权派生出来的权利B. 用益物权不以他人权利的成立为成立前提,不随他人权利的让与而让与,亦不随他人权利的消灭而消灭C. 用益物权有一定期限,在其存续期限届满时用益物权即归于消灭。
D. 动产的特性决定了通常可以采用购买、租用等方式获得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所以动产不是用益物权的客体。
6.下列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B. 划拨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没有期限限制C.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包括种植竹木D. 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以互换的方式流转7.下列有关质权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质权的客体主要为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B.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设定不转移占有的质权C. 动产质权担保的债权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D. 质权设定后出质人依然享有对质物的所有权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34059401eb91a37f1115c2b.png)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规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份,共24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 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 C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 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 A )A. 二年B. 四年C.五年3. 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 )A. 不动产B. 流通物C. 限制流通物4. 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B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 无效的民事行为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5. 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ABC )A 身体收到上海要求赔偿的B 出售治疗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6. 民法通则规定( B C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解析
![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cda74f3186bceb19e8bba4.png)
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民法P、42.联营P、763.宣告火踪P、484.时效P、1175.法定代理P 、107.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的。
P、3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P、16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一主体、客体、容。
P、25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P、36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P、44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围外的活动。
P74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P102---103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P、108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A、、C)。
P、41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
P、48A.二年B.四年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
p、82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4.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某经过,要求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某,无奈同意付钱,某遂将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B)。
P、100.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A、B、C)。
p、120、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6.民法通则规定( B、C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6abd8c9a300a6c30d229f9c.png)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规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 份,共24 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 C )A.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 A )A.二年B.四年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 1 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B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 无效的民事行为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ABC )A 身体收到上海要求赔偿的B 出售治疗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6.民法通则规定( B C )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国家开放大学《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b05ffe2f60ddccdb38a0bb.png)
国家开放大学《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4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公民为失踪人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二年B.四年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2269202768e9950e73835.png)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它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主体、客体和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 24分。
共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1.民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满(A)A. 二年B. 四年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B )。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案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9563d226fff705cc170abf.png)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规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份,共24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 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 C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 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 )A. 二年B. 四年C.五年3. 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 )A. 不动产B. 流通物C. 限制流通物4. 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B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 无效的民事行为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5. 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ABC )A 身体收到上海要求赔偿的B 出售治疗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6. 民法通则规定( B C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0年新编《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2020年新编《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名师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24f5707375a417866f8f6a.png)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规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份,共24分。
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 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 C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 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 )A. 二年B. 四年C.五年3. 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 )A. 不动产B. 流通物C. 限制流通物4. 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B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 无效的民事行为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5. 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ABC )A 身体收到上海要求赔偿的B 出售治疗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6. 民法通则规定( B C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967f6482fb4daa48d4b9c.png)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施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金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口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冃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中请,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法立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圧的补•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1.形式匕的民法右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1!°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审活动应卅遵循自朋公平、等价仃偿、诚实信川的原则。
3.民爭法律关系的的三要素是指民巾法律关系的匸体、民书法律关系的乞体、和民爭法律关系的内容0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壬旨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龙,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泊依法进行清算,停止逍竝帀处的的活动。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巧而形式的,应半用〃而形式o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规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运期限、抬定期限、总定/约定期限。
三、选样题(每小题3份,共24分。
每小題所给的冬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A C )A.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13. 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梢神病人2.利害关系人向人氏法院申请宣告公氏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A.二年B.四年C.五年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E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ABC )A身体收到上海耍求赔偿的B出售治疗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延付或冷拒付租金的6.民法通则规定(B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同学们:大家好!
完成此次作业首先需要大家对教材第五至第八章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才能作以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又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提示:名词解释是比较容易的题型,通常大家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
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 不可抗力 (2) 其他障碍。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典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提示:填空题答案是唯一的,以上答案都可在教材中找到。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BD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3.《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 BC )。
A.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代理人负连带责任D.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4.某甲将一台彩电赠给某乙,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C )
A.诺成性法律行为 B.要式法律行为 C.单务法律行为 D.单方法律行为
5.根据物权法原理,下列行为中属于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根据是(ABD )。
A.没收B.劳动生产C.赠与D.取得孽息
6.下列物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是(ABC )。
A.股票B.支票 C.本票 D.发货票
7.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
A.公平合理 B.团结互助C.有利生产D.方便生活
8.下列( ABCD )属于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A.矿藏B.森林C.军事设施D.广播设施
9.动产物权包括(ABCD )。
A.动产所有权B.留置权C.动产的抵押权D.以国库券作抵押
10.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ABC )。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D.违反合同约定不付货款的
提示:不定项选择题时比较难的一种题型,一般不能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需要同学们对相关联的知识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四项有效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民事法律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符合法定形式
2.财产所有权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有:
(1)财产所有权具有内容上的完整性
(2)财产所有权具有权利主体上的特定性
(3)财产所有权具有相对义务人的不特定性
(4)财产所有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5)财产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财物
3.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是什么?
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是: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提示:以上问答题均可在教材中找到答案,以上问题能够检验大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案例分析(12分)
刘某因妻子有病急需用钱,委托李某代其出卖在原籍的三间房屋。
李某接受委托,将房
屋卖给王某。
王某与李某谈的房价低于市场房价,李某明知价廉,但也有意让王某占便宜,王某向李某表示,事成后愿赠李500元。
李写信将出售房屋之事告诉刘某。
刘由于不知当地房价,又过于相信李,即复信同意,并委托李代理签定房屋买卖合同。
合同签定后,李将房款汇给刘。
王某买房后,即申请拆除翻建。
房屋拆除后,刘得知王与李相互串通,压低房价,便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表示房屋已经拆除就算卖了,但要王与李赔偿其损失。
王称筹建房屋,目前没钱,李较富裕,刘即要求李某负责赔偿他的全部损失。
问:李某代理出售房屋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有何法律依据?刘某损失应由谁赔偿?能否要求李某全部赔偿?为什么?法律依据如何?
1.李某享有合法的代理权,其行为将房屋出售给王某是行使代理权。
(2分)
2.李某在行使其权利时进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活动,该行为无效。
(2分)
3.因为代理是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民事法律行为要件,李某与王某串通,故意压价,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
”因此,李某所为是无效民事行为。
(3分)
4.刘某同意在房屋被拆后卖给王某,不是李某行为有效而是所有人直接意思表示,刘有权要求王某、李某赔偿损失。
王某没钱。
刘某要求李某负责赔偿全部损失合法。
(2分)
5.王某和李某共同造成刘某的损失,刘有权向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主张全部权利。
因为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3分)
提示:案例分析题是检验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果大家对前四种问题掌握较好,分析以上两个案例应该没问题。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进入电大在线课程讨论区寻求帮助。
课程责任教师将及时回复您的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