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1)
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其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1、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有1亿左右无地少地的贫雇农从地主富农手中没收、分配了3亿亩土地。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得7亿多亩上地,免去了每年约3.5亿公斤粮食的地租。
土地革命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1953~1957年)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制度。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
农业生产合作运动采取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逐步过渡的方式。
1955年以前,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互助组。
到1954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1.4万个,入社农户数的比重仅2%。
到1955年,在生产上已统一经营并参加秋收分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63.4万个,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比重仅14.2%。
但是,1955年8月以后在批判合作化运动中的所谓“右”倾思想的政治氛围下,从中央到地方滋长了“左”的情绪,合作化运动形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
到1956年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比重87.8%。
尽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升级过快、方法过粗、形式过于简单,但在合作化运动中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克服了一家一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弱点。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3、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的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年)1958年,党在农村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不断地批判反冒进、批判右倾保守主义。
三农宣传资料整理手册
三农宣传资料整理手册第一章农业发展概况 (3)1.1 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3)1.1.1 古代农业(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3)1.1.2 封建农业(公元前221年至1949年) (3)1.1.3 近现代农业(1949年至今) (3)1.2 农业产业现状与趋势 (3)1.2.1 现状 (3)1.2.2 趋势 (3)1.3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4)1.3.1 农业现代化 (4)1.3.2 乡村振兴 (4)第二章农村经济改革 (4)2.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2.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1.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5)2.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5)2.2.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5)2.2.2 宅基地制度改革 (5)2.3 农村金融创新与支持 (5)2.3.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5)2.3.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5)2.3.3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5)2.3.4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 (6)第三章农业科技推广 (6)3.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6)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6)3.3 农业信息化建设 (6)第四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7)4.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7)4.2 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 (7)4.3 农业产业链延伸 (8)第五章农业环境保护 (8)5.1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8)5.2 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 (9)5.3 农业污染治理与防控 (9)第六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9)6.1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9)6.2 农村医疗卫生改革 (10)6.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0)第七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0)7.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0)7.1.1 优化组织设置,实现组织全覆盖。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组织设置,保证组织在农村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实现全面覆盖。
(11)7.1.2 加强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提升领导能力。
选拔优秀员干部担任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_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_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一、内容概述本文将简要介绍近代中国农业的社会背景与发展环境,为农学的崛起与发展提供历史背景。
本文将阐述科学家们对农学研究的初步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农作物改良、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努力。
本文将揭示这些科学家如何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依然坚守科学研究的初心,推动农业科学的不断进步。
文章将分析科学家们如何将农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这包括他们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教育改革以及农业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科学家不仅致力于实验室的研究,还积极参与农业实践,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在农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群体,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对农学发展的贡献。
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激励更多的年轻科学家投身于农学研究中。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国农学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指出农学研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还将探讨未来农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期为农业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 简述中国近代农学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根植于国内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国际农业科技进步的双重背景之下。
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随着西方科技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农业开始融入现代科技元素,逐步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是中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节点,也是近代农学萌生和发展的土壤。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农业开始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进程,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模式。
近代农学的兴起,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于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代农学的发展培育了一批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们为中国农业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近代中国农业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也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象征之一。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中国农村地区长期进行,农业作为经济和社会的基础对于这次革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的农业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由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和国际市场的影响,中国农产品流通面临了严重的问题。
此外,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贪污也使得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对农业的改革。
国民政府成立后,五四运动对于农业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国民政府在1927年发布了《关于治理农业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利益的决议》,这个决议包括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农业科技和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收入等。
这些措施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首先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促使农业社会化。
1950年代,中央市场价格改革试点成功,奠定了农产品市场化的基础。
1960年代,中国农村普及了高产高效多作物经济的丰产高峰,取得了大丰收。
1970年代初期,全国农民合作化成功完成,标志着中国农业的集体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阶段的到来。
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初期,中国农民逐渐摆脱了贫困和困难,政府推出了“两个基本”的方针,即建立基本农田和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
此外,中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全国性推广了精细化农业、现代化种植和动物养殖技术和旱作稻,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益和农业经济水平。
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商行业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
新技术的应用也让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政府也加大了对于农村和农业的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
中国近现代农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中国近现代农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中国近现代农业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它标志着中国农业从封闭落后走向了现代化,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业改革的起源、影响、措施和成果等方面进行回顾和分析。
近现代农业改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当时,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弊端严重,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一系列的不公平政策和剥削导致了农民的不满情绪积聚,社会矛盾激化。
中国的近现代农业改革影响深远。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改革农业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也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农业改革的推动使得中国农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权利,开始追求平等和公平。
农民的地位和地位开始得到社会的重视,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同时,农业改革也为中国的城市工业化提供了基础,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为了实施农业改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土地私有化被废除,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并鼓励他们自主经营。
这一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量。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农田水利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近现代农业改革的成果丰硕。
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科技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村农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然而,近现代农业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由于农村城市差距的扩大,农民集体土地和农民住房被严重破坏,农民收入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
此外,农民工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农业发展。
此外,农民工迁徙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策,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福利。
中国农业发展史范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范文原始农业时期(约1.2万年前-公元前2100年)在原始农业时期,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到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的转变。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驯养家畜,并逐渐形成定居生活。
主要的农业作物有小麦、稻谷、谷子、豆类等。
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农具,例如用木制的犁、木耒和镰刀。
虽然生产力较低,但这一时期开始了农业的历史。
封建农业时期(公元前2100年-1840年)封建农业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逐渐形成的封建制度下,农民成为统治者的直接奴隶。
大量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得以形成。
东周时期是封建农业时期的顶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私有制得到了推广。
此时农业的生产力有所提高,种植技术有所进步,引入新的作物如棉花、甘蔗等。
近代农业时期(1840年-1949年)近代农业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农业面临严重危机。
农业生产力迅速下降,粮食减产严重,农民疾苦万分。
在此期间,西方的农业技术开始传入中国,例如马铃薯、甘薯、玉米等作物的引入,以及机械农具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社会主义农业时期(1949年至今)1949年以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农业得到了显著发展。
通过土地和农业机械化,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在开放以后,中国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投入的增加等都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当前,中国农业正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田被转变成城市用地。
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短缺。
同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面临着极端天气、病虫害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总结来说,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封建农业、近代农业和社会主义农业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近代的农业发展历程
近代的农业发展历程
近代农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涉及到工业化、科技进步和政策改革等多个方面。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
业的转变。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仍然以人工劳动和简单工具为主,土地利用率低,农作物品种单一,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农业机械的出现和发展,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农业进入了中级现代农业阶段。
这
一时期,农业生产开始引入科学知识和技术,采用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新技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业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同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引导,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后,农业进入了高级现代农业阶段。
这一时期,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在种子改良、灌溉技术、农药和化肥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市场导向型农业转变。
农业产业化、农村企业化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改革的推动,近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为了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的农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概论(第三章)
二、古代农业的生产技术发展
生产工具的进步必然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 首先,耕作制度由原始的烧垦制过渡到轮 作制。 一系列精耕细作的方法也随之出现,如整 地播种、育苗移栽、中耕除草、灌溉施肥等。
在欧洲,典型的古代农业技术是休闲、
轮作并兼有放牧地的二圃、三圃以及四圃耕 作制,它把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了。
一些庄园主只得把地产分成小块,或者交给奴隶 分别耕种,准许奴隶有自己的家室,并向他们征取部 分收成;或者租给小佃户耕种,收取一定的租额。前 者称为佃隶,后者称为佃农。佃隶和佃农的产生标志 着奴隶制庄园经营方式的衰落和封建农业经营方式的 萌芽。
公元5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灭亡。新征服者把战 争中侵占的土地分封给大大小小的领主,封建制的 领主经营方式由此产生。
公元前9000年-8000年,在西亚的“新月形地带” (约旦和叙利亚的西部和北部),最早开始了原始农 业的发展期,公元前8000年-6000年,这个地带形成了 定居的农村,有了种植业并饲养家畜,公元前6000年5000年,这里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
公元前7000年-5000年,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开 始种植水稻谷子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公元前5000年,埃及尼罗河流域出现灌溉农业。 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经普遍种植稻麦。 正是种植业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强
,并且因此促进了劳动的分工(种植、饲养、制陶、
打磨石器等)。在这种农业基础上,出现了古代文明 的若干中心。
美洲的印地安人在公元前7000年开始种植玉米, 以后又培育了甘薯、马铃薯、花生等作物。但是, 美洲只有羊鸵一种哺乳动物是适于驯养的。所以, 印地安人没有役畜,不知道犁耕,特别是没有发明 冶铁术,所以他们在公元9世纪以前仍然以采集狩 猎为主,从9世纪到13世纪才定居下来从事原始的 农业生产,但畜牧业仍十分落后。印地安人原始农 业发展迟缓使得民族经济整体滞后,以致在15世纪 末、16世纪初就被西班牙人所征服。
近代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
近代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近代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涵盖了从晚清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系列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措施。
这个时期的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背景介绍近代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起源于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压力。
在晚清末年,中国社会经历了百年来的内忧外患,封建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封建社会的制约产生了冲突,这导致了对于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2.农村改革的措施为了推动农村改革,中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胜利,通过土地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成功地解放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在农村改革的基础上,中国开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通过技术进步、科学种植和农业机械化等手段,中国农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农民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4.农村经济的转型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也为农村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在这个阶段,农村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开始涉足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领域,实现了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5.农村改革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村改革解放了广大农民,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
其次,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
此外,农村经济的转型为农村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促进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协作与合作。
总结:近代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
通过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农村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1.原始农业时期(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5000年):这个时期是人们开始采集、狩猎、打渔,同时开始了人工种植的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农具,如木耙、木锄等,种植简单的农作物,如小麦、稻米等。
2. 农业的初步发展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00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犁、耕牛等农具,种植的农作物也更加丰富,如大豆、蚕豆、荞麦等,同时开始了农业的生产化。
3. 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制农具,种植的农作物更加广泛,如棉花、茶叶、甘蔗等,同时开始了农业的商业化。
4. 封建社会时期(公元221年-公元184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方式也逐渐分化,出现了地主、农民等不同的阶层。
5. 近代农业时期(1840年-194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时期,西方农业技术进入中国,人们开始使用机器化农具,种植的农作物更加丰富,如棉花、烟草、油菜等,同时出现了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形式。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漫长过程,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农业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中国的农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
近代中国的农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
这场变革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和对外开放,但真正的爆发始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场变革的进程和重要内容。
一、农业机器化近代中国的农业变革开始于农业机器化的实施。
机器化的引进起初在西方国家进行,世界各国都以机械化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化,而中国也不例外。
到了1920年代,国内出现了许多农业机器制造企业,开始大量生产各种农业机器。
1960年代初,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获得了一个新的推动力,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农业机械化被纳入“大跃进”运动中,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了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在这个时期,先进机械的引进和推广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效益,有力地支持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二、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近代以来,农业科技在中国经历了从自然状态到人为干预的历史变迁,这种变迁一直持续到现在。
重大的农业科技成果,必定是在实践中得出的,这样才能体现科学的性质和技术的应用,形成切实可用的成果。
随着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农业生产环节的重视,科技的力量也越来越大,不断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条件。
三、自给自足“自给自足”是农业变革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自给自足成为了中国的一项国策,被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它的作用从未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在中国经历的历次农业危机中,自给自足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在自给自足的道路上,农业产业实现了自主生产,从而形成了自力更生的基础,同时也不断深化了中国农民生产能力的提高。
四、市场化在近代中国的农业变革进程中,市场化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农产品市场化改革,政府推出了“农村市场体系”计划,这个计划允许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交给粮食收购队或其他经纪商出售。
这个计划的实施为农民贡献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
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
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
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
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
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
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
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
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
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
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
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变革与发展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变革与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变革与发展,这些变革与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本文将从农业、工业、商业以及交通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变革与发展。
一、农业的变革与发展在近代中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首先,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代中国农民开始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改善农作物的种植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例如,引进早稻、玉米等新品种,以及化肥、农药等现代农业技术,有效改善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其次,土地制度的改革也对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代中国政府通过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使得农民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经济的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再次,农村教育的普及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近代中国开始兴办乡村学校,提供农民必要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农业生产能力。
二、工业的变革与发展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经济变革的重要作用。
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过渡。
首先,机器工业的兴起使得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近代中国引进了大量的机器设备,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近代中国经历了对外贸易的拓展与发展。
随着商业的繁荣,中国开始与欧洲、美洲以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大量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流通,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次,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鼓励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为工业企业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投入到工业领域。
三、商业的变革与发展近代中国商业的变革与发展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经济的繁荣,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首先,近代中国商业开始引进西方的商业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动商业的创新和改革。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
天空之城可做一页引言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
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
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
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
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
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
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起步较晚,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步骤才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世纪初,中国农业仍然处于传统的耕作方式下,农业生产
力低下,在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十分困难。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开始得到重视。
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了农业集体化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农村工业化。
土地改革结束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村工业化在农村设立了许多农村工厂和合作社,推动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业也开始了
一系列的改革步骤。
农村土地“包产到户”改革使得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土地的收益,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民开始开展农村企业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
21世纪初,中国继续进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农业科技的发
展得到重视,农民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各种质量监管制度和标准逐渐建立起来。
目前,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中国的农业发展仍面临
着一些挑战,如土地资源有限、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农村人口流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改革,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概述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概述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引言本文将概述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概述。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1978年-1990年)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技术的引进上。
通过扩大农村经济的自主权和市场化改革,农业生产逐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同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二阶段:深化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的加速(1990年-2000年)在这个阶段,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重点推进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加大科技引导和农业机械化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2000年-现在)此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衔接。
在此期间,我国提出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案,即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
同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结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
中国近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ppt课件
ppt课件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年,农
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走向社会主义
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
三、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现代 农业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ppt课件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1992 1992-1999 1999-2012 2012-至今
20
ppt课件
1.土地改革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征
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 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也严重打击了 中国农业。这时期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16
ppt课件
2.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的内容 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民生主义的 纲领之一。 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 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 所拟办法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 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 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 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进一步提 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 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6
一、发展阶段
● 原始农业(新石器时期) ● 粗放农业(公元前2000~公元前 770年) ● 古代农业(夏商以后~1840年以 前) ● 近代农业(1840年~1949年) ● 现代农业(1949年~至今)
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概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重视。
李嘉图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两者的结合造就了最初的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积累又为工业提供了第一桶金1,哺育了工业的发展。
工业发展起来后,工业才为农业的发展的提供各种农业资料,如工具、化肥,反哺了农业发展和促进了农业机械化。
彼此转化的过程,各国情况不一样。
中国从建国以来确立重工业发展战略,到2003年才基本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花了半个多世纪,农村基本上就是中国其他经济改革成本的转嫁领域,自然就引发了“三农”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本章就历史上中国农业发展、政策变化的过程,以及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三农”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方式作一简单的介绍和讲解,一、中国传统农业的简单回顾根据科学研究,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类最初发源于非洲,然后向外扩散,形成了当今全球的人类分布。
在此扩散过程中,最初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几大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形成了四大文明古国,以农业为核心发展起来,但随后的发展过程,这些文明古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等级结构,由此导致该社会的经济发展很难越出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之外,出现了长时间的社会发展内卷化趋势,无法依靠自身的优势过渡到工业社会,反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走向衰落或消亡。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以中国和西方对比而言,比较典型的有如下六种观点:韦伯的宗教决定论2、布罗代尔的技术决定论3、彭慕兰的资源决定论4、沃勒斯坦的国际剥削论5、麦戈伊的文化决定论6、诺斯的制度决定论7。
如此错综复杂的解答,至今仍然没有得到令人一致认同的答案。
对此,我们就从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入手,看看中国农业为什么在发展到顶峰之后,没有转入工业的发展。
1.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国农业的发展最初可以追述到女巫时代,随着家内劳动的女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农业后,人类逐步脱离了以狩猎为主的游离生活,过渡到母系氏族,在水草丰盛的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稳定的农耕生活,农业产生(伏羲),到神农确立。
随着农业从狩猎中分离,人们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游离不定,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
从战国到隋,中国传统农业在北方形成,当时的亩产量也由战国中晚期的216市斤提高到西汉末年的264市斤。
隋朝到元代,随着北方民族大量南迁,传统农业也由北向南传播,到元时,农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此时,农业亩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仅在宋朝时便达到了309市斤左右。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发展和日趋完善,农业产量也由明朝的亩产量平均346市斤,提高到清中叶的367市斤8上下,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伴随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能够为工业等提供不断增加的原料,到明朝中后期开始在苏浙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农业税制的沿革随着农业发展、人们定居,和受到自然、地区等因素的约束,政府对农业的政策也逐步发展起来。
到西周时,出现了“食府”,专门针对贫困人员的赊借制度,以维持社会的稳定;1各国实行资本积累的方式不一样的。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在资本主义起步时,采用海外殖民、贩卖人口、土地改革等方式取得第一桶金;而对于广大后发展国家来说,他们基本只能依靠农业积累来完成。
2[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6[英]威廉·麦戈伊:《文明的五个纪元——以五个文盲划分世界历史》,山东书画出版社2004年。
7[美]道格拉斯·C·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
8亩产数字来自吴慧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195页,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田制上则从殷周开始实行井田制。
一田一百亩,一井900亩,分八夫耕作,每夫私田100亩,公田10亩,共880亩,余20亩为耕夫的农舍。
他们先施公田,而后私田。
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牛耕等的推行,很多农夫已经越出井田范围,大量开垦私田。
由此国家为了增加税收和提升国力,即如《管子·治国》篇说:“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在此背景下,诸侯列强都实行了变革旧制,典型者为商鞅变法。
其主要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推行“重本抑末”。
西汉时期,以法令形式打击商人,完全确立了重本抑末的政策,到南北朝时期逐步实行均田制,唐代中叶消亡,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租庸调制9。
唐朝时在前期基础上,由于长期对人口管理的疏散,以人丁为核心的租庸调制无法正常运作,于是在780年时任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
“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
自开元以来,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
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
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
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
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
置两税使以总之。
量出制入。
”唐朝中叶致宋,都继续沿用了两税法。
随着时间的延长,积弊日深,要求变法者日甚。
在此条件下,北宋神宗年间,宰相王安石进行了变法。
此次变法内容广泛,涉及到经济的如下一些:青苗法,即在新苗未熟时,凡是民户自愿请贷者,将所贷粮食折合为现钱贷付,归还时随税一起收取;均输法,即将四方各路税敛上供之物,视丰歉年成、有无多寡、路途远近等情况,平均输送而加以调剂,以流通货物,平低物价,避免富商大贾垄断,增加朝廷收入;市易法,即由政府拨出款项干预市场买卖,使富商大贾无法垄断居奇;免役法,即以钱代役,以募役代替差役与现役;方田均税法,即重新丈量田地,按田亩多少征收田赋;农田水利法,等等。
此次改革遭到各方的反对而失败,恢复了早期的纳税方法。
元朝以后,在宋基础上稍加变通。
明朝时,改变不断,影响最大者为“一条鞭法”,“一条编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
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清朝前期沿用明制,后来有了一些改制,重大变化的为康熙五十一年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政策,从而改变了长达几千的变化,出现了人丁与赋役不相连,人丁与田亩的数字逐步在统计中实际化。
从上述农业税制的沿革,我们可以看出,大致有如下三个不同时期:秦朝以前,王权比较软弱,税制不够健全,财赋依靠农业;秦至宋元,王权得到加强,税制趋于定型;(田租、口赋、力役)明清,王权空前强大,税制完备,财政更加依靠农业税。
一点小常识“黄宗羲定理”:历史上每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税派高潮。
3.土地关系10封建土地关系一直在清代农村生产关系中占据支配地位。
它主要包括地权分配关系11和土地租佃关系两大内容。
地主对自己占有的土地,除自己雇工经营之外,主要是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佃农耕种,以收取地租。
地主收取地租数量又分为分租制和定租制两种。
分租制(或称“分成制”)只9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
它的内容是: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也叫“输庸代役”。
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十五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全免。
若出现水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赋役全免。
10陈争平等编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历代中国政府对地权的分配基本都维持均田的措施,保证耕者有其田,以达到整个社会的不贫不富的目标,便于国家的管理。
而历史上出现的土地自由买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土地兼并和集中,但受到诸子均分的影响,地权反而出现了分散化趋势,很难形成持续的地主经济。
规定土地收获物在地主与佃户之间分配的比例,地租数量随收获的多寡而年年变动,因而又称“活租制”;定租制按照租佃土地的面积预先规定地租数额,因其“丰年不加,歉年不减”,所以又称“死租”、“呆租”等。
分租制在中国古代社会实物地租中曾长期占主要地位,到了清代其所占比重已逐渐减少。
清代货币地租也有发展。
货币地租中又分钱租和折租两种。
折租是按实物地租折成货币交纳的,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过渡形态,随时可以根据地主的需要回复为实物地租。
预先交纳的钱租又称“押租”,在清代主佃关系日益松弛情况下,地主需要以经济手段保卫自己的收租利益,押租制度得到广泛发展。
清代农民耕种“一亩之田,耒耜有费、籽种有费、罱斛有费、雇募有费、祈赛有费、牛力有费,约而计之,率需钱千。
一亩而需千钱,上农耕田二十亩,则口食之外,耗于田者二十千”,中等年景“一亩得米二石,还田主租息一石,是所存者,仅二十石”。
农民往往还要在春季谷贵时“借银籴谷,借谷种田,谷之息,借二还三”,秋收谷贱时“粜谷以偿银,转移之间,其失自倍”,受高利贷盘剥。
12广大贫苦农民为谋生,不得不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以作为对农业的一种补充。
男耕女织这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到了清前期更为坚固了。
农民家庭手工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或缴纳赋税所需。
他们偶尔将一部分产品投于市场,主要也是为换取自家不能制作的生产或生活用品。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在清前期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4.农业发展的不足从前面的论述看,传统农业发展速度缓慢,通过几千年的演进,农业亩产量才取得了细微的进步。
如此状况,虽然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但与如下三点要素密切相关: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毕竟,受到各地资源分散不均,一个农户无法获得自己所需的所有生产、生活资料,不得不假借市场,以自己有余的去换取不足的部分,从而推动了市场的扩大,但在封闭的背景下,受到“父母在不远游”等思维影响,大多数家庭基本停留在村为核心的活动范围之内,尽量在家内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求,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以自然经济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秩序,致使商品经济发展不足,无法促成市场迅速扩大,直到近代尚未形成全国性市场,由此也进一步约束了商品性农业作物的发展;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13,更加约束了市场功能的扩大,使市场仅仅起到了余缺调剂的作用;精耕细作与粗旷经营相结合,一方面部分缓和了人地关系紧张的问题,在人口密集之处,出现人地结合的精耕细作,并部分的呈现国内移民之势,从而引发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又使中国农业发展陷入到边际土地生产率、边际劳动生产率呈现递减趋势,农业走上过密化道路;三大机制导致中国农业生产走上一条以地权14为转移的社会政治周期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