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仪式的布置讲究
古代婚礼习俗
![古代婚礼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adf0bd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3.png)
古代婚礼习俗古代的婚礼习俗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人对婚姻、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理解与表达。
这些习俗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并流传至今,虽然时过境迁,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古代婚礼习俗及其意义。
一、婚礼准备古代的婚礼准备工作常常从订婚之日起,历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婚礼前夕,新郎新娘的家庭要进行婚前婚后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例如,要为新房布置嫁妆,添置婚床、婚具等;新娘家要准备新衣、新鞋、嫁钗等婚礼用品;并且要办理所需的婚姻登记手续。
二、迎亲婚礼传统的迎亲婚礼是古代婚礼中的重要环节。
新郎在婚礼当天带着婚礼队伍前往新娘家迎亲,由新娘家长出迎,举行迎亲仪式。
这个仪式的目的是表达新郎家庭对新娘的喜爱和尊敬,同时也象征新娘正式离开父母家庭,嫁入新郎家庭。
三、拜堂仪式古代的拜堂仪式是婚礼中最隆重的环节之一。
在这个环节中,新郎新娘要在神龛前上香、下拜,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对婚姻的祝福。
接下来,新郎新娘要交换金钏,并进行酒仪。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子孙繁荣。
四、举行婚宴古代婚礼中的婚宴是庆祝婚姻盛事的一种形式。
婚宴通常在新娘家举行,宴席之上,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庆贺新人的幸福。
宴席上,会有丰盛的菜肴、喜庆的酒水和欢快的音乐舞蹈,以此来祝福新人的婚姻美满、长久。
五、新婚之夜新婚之夜是古代婚礼习俗中的重要环节。
新郎新娘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进入洞房,完成婚姻的最后一步。
这个环节象征着夫妻的联姻,也是婚姻关系正式确立的开始。
在这一夜中,亲友们还会喧闹、捣乱,以取笑新人,希望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夫妻角色。
六、送亲婚礼送亲是婚礼中的最后一步。
新郎全程陪同新娘回到新家,新娘家长和亲友们则组成送亲队伍,目送新人踏入新的生活阶段。
这个环节也象征着新郎家庭对新娘的欢迎和尊重,同时也意味着新娘正式加入到新家庭中、开始新的生活旅程。
总结古代的婚礼习俗是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别的含义和寓意。
国儒雅风古典知识中国古代婚礼礼仪
![国儒雅风古典知识中国古代婚礼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c93805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5.png)
国儒雅风古典知识中国古代婚礼礼仪中国古代婚礼礼仪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现了国儒雅风和古典知识的精髓。
本文将以古代婚礼的各个环节为主线,介绍古代婚礼的礼仪和相关的文化背景。
一、婚约之礼古代婚礼的第一步是婚约之礼,也被称为聘礼。
婚约之礼是男方家族向女方家族提亲,以求得女方家族的同意。
在这个环节中,男方家族会派出一些亲近的亲友,带着财礼和礼物前去女方家族,表示婚姻的诚意。
古代的聘礼包括金银首饰、绸缎、粮食等,用来表达男方家族的诚意和对女方家族的尊重。
除了具体的礼物,双方还会通过随礼的礼仪动作来展示对对方的敬意。
二、过堂之礼过堂之礼是古代婚礼里一项庄重而隆重的仪式。
在这一环节中,新郎和新娘会进入婚礼的主会场,也就是堂屋,接受众人的祝福。
过堂之礼的仪式非常讲究,一般由长辈主持,以示尊重和庄重。
主持过堂之礼的长辈会宣读着婚座、婚词等重要文件,表达了家族的祝福和期望。
同时,新郎和新娘也要以虔诚的态度答应,表示对双方家族和婚姻的承诺。
三、拜天地之礼古代婚礼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拜天地之礼。
在这个环节中,新郎新娘要在主持仪式的长辈的指导下,向天地神明行礼,表达对天地之间众生万物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这个仪式往往在户外举行,新郎新娘面向天地,手持手推车,行三鞠躬,以示尊重。
与此同时,长辈会念诵祷词,寓意为新婚夫妇祈求神佑和天地的保佑。
四、交杯换酒之礼交杯换酒是古代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夫妻共饮酒表示天长地久的意义。
这个仪式通常在婚宴的尾声进行,由主婚人主持。
在交杯换酒的仪式中,新郎新娘分别用双手持酒杯,交错着喝下对方的酒。
这一仪式象征着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共同度过人生的困难和幸福。
五、敬茶之礼敬茶之礼是古代婚礼中的传统仪式,向双方父母表示敬意和孝心。
新娘会煮茶给新郎的父母敬茶,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新郎则会向新娘的父母敬茶,表示对新娘家族的敬重和感谢。
在敬茶之礼中,除了亲人以外,其他长辈和亲友也会被邀请,以示对其地位的尊重和关怀。
古代婚礼习俗
![古代婚礼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6bb8411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f.png)
古代婚礼习俗一、三书六礼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为礼物目录,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嘉礼:古时婚礼之首,因是女方时,延聘媒人作媒,谓之嘉礼,今表示“求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于吉兆,遣媒人致送薄礼,谓之纳吉,今表示“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恳请期:由男家恳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恳请期,又称“乞日”,今表示“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不好命佬将崭新床弄至适度边线。
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不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
安床后任何人皆严禁步入新房及碰触新床,直到成婚当晚新人进房年才。
二、新娘礼服颜色:中国人的婚礼有赖于大红色,习惯以艳丽的颜色去衬托气氛。
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难成了订制,当众喜庆,衬托新人,预示着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样式: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
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
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原属于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衣着,就是权势和地位的寓意,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因为其上时布满了珠宝锦绣,容雍华美至极,抒发了民间对权贵的敬重,因而逐渐演化成豪门闰秀的婚礼服。
而普通人家之女结婚时,通常就可以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强红盖头和绣花鞋,用大红花轿踩碎婆家门。
讲究的就是个“白”字。
唐朝婚俗礼仪
![唐朝婚俗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db3a940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4.png)
唐朝婚俗礼仪
一、唐朝婚礼流程
1、新人走上红毯之后,金童玉女在其身后开始抛撒五谷杂娘;
2、跨火盆:新郎和新娘共跨火盆,表示去除身上晦气,福气会从天降;
3、跨马鞍:新郎和新娘共跨马鞍,可保一世平安;
4、跨米袋:新郎和新娘日后生活丰衣足食;
5、三箭定乾坤:新郎以射三箭来肯定这份姻缘;
6、却扇之礼:即使新郎掀起盖头,新郎却扇也不能撤去;
7、三叩九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8、交换彼此信物
9、结发之礼:双方将头发剪下一缕,然后用红线绑起放入同一个锦囊;
10、交杯酒:交杯同饮,一生相随。
二、唐朝婚礼习俗
1、六礼
六礼是古代谈婚论嫁必须遵循的礼节。
在唐朝,这个礼节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传承。
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这六礼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跨越好几个朝代流传至今。
现代婚礼,也都有按照上面的内容来执行。
2、催妆
唐朝在迎亲时,新郎的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时,要一起齐声大喊:“新妇子!”这个时候,新娘家往往是关闭大门的情况,就是要给新郎摆到关卡,证明娶媳妇不花心思和用心是不会简单开门放过的。
于是,新郎就会安排夫家上百号人站在大门口一起叫唤,直到把门催开。
3、障车
唐朝的迎亲时间一开始都设在黄昏,在中唐以后才有人提出把时间改清晨。
因为婚礼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
接完新娘之后,女方会集中一批人挡其去路,只要留下买路财,才能放新郎和新娘过去。
4、下婿
在唐朝,新娘的轿子到达新郎家大门口时,新娘家中所有到场的女性来宾,每人都会拿棍子轻敲新郎,这的做法是为了告诉新郎,以后不许欺负新娘。
古代婚礼当天流程
![古代婚礼当天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9611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8.png)
古代婚礼当天流程古代婚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通常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流程。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婚礼当天的流程,有不同的地域和时期会有一些差异。
1.迎亲:在婚礼当天,新郎一般会带领一群迎亲的亲友,前往新娘家。
迎亲队伍通常会有锣鼓声、烟花爆竹以及红彤彤的喜庆旗帜。
在到达新娘家门口时,有些地方会摆放“寿星牌”,以表示对新郎长寿的祝福。
2.迎亲酒宴:在新娘家,将会为新郎和他的亲友准备一场丰盛的酒宴。
这场宴会通常会招待来宾、亲友以及村民等社区的人。
在宴会上,新郎的家族会展示一些财富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3.新房布置:在新娘家完成迎亲酒宴后,新娘将会离开自己的家,和新郎一同前往新房。
新房会在事先进行装饰,通常会摆放喜庆的红色床单、窗帘和家具。
同时也会用鲜花和蜡烛来增添浪漫的氛围。
4.拜堂:一般来说,拜堂仪式发生在新娘到达新房后不久。
在房间中,新娘和新郎会面,然后他们会向天地神灵行礼。
接下来,他们会向两位长辈行拜堂礼,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
拜堂完成后,新人将正式成为夫妻。
5.敬奉祖先:拜堂后,新娘和新郎会一同前往祖先的神台或者祠堂,向祖先行礼并敬献酒水和食品。
这一环节是向神灵和祖先表达感激之情,并祈求他们保佑新婚夫妇的幸福和顺利。
6.宴会:在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会为亲友举办宴会。
这场宴会可能包括正餐和娱乐表演。
宾客们将品尝各种各样的菜肴和酒水,并观看演员表演舞蹈、音乐等节目。
同时,宴会上还会有一些亲友给新人送上祝福和礼物。
7.洞房花烛夜:在宴会结束后,新娘和新郎会进入洞房,即新房。
在洞房内,会摆放象征幸福吉利的花瓶、桌面和床上用品。
这是新婚夫妻第一次共度夜晚,新娘和新郎会通过夜晚的相处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8.迎娶礼:在第二天早上,新郎会带领一群人前往新娘的家,亲自迎接新娘和她的家人。
这场仪式称为迎娶礼。
新娘的家人会进行一系列的考验和要求,以确保新郎足够强大并且对新娘有足够的爱和承诺。
通常这是一个有趣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整个婚礼流程的高潮之一。
古代婚礼仪式的布置讲究
![古代婚礼仪式的布置讲究](https://img.taocdn.com/s3/m/052547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0.png)
古代婚礼仪式的布置讲究首先,古代婚礼仪式的场地一般选择在庭院、祠堂或宴会厅等大型场所。
在场地的选择上,会优先选择通风、明亮、格局合理的场所,以确保婚礼仪式的顺利进行。
其次,婚礼场地的布置需要注重平衡和和谐的原则。
古代人认为平衡和谐的布置能够带来好运和吉祥。
因此,会将场地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并在各个方位上布置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在东方位,古代会放置一些生机勃勃的花草植物,如寿桃、兰花等。
这些花草寓意生命和繁荣,代表新婚夫妇的美好未来。
在南方位,则会放置疏密有致的竹子或者芦苇,这些物品象征着忍耐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希望新婚夫妇能够经得起各种困难和考验。
在西方位,会放置一些鲜花和饰品,如蝴蝶结、剪纸等,这些物品可以增加场地的美感和浪漫氛围,给新婚夫妇带来祝福和幸福。
在北方位,会摆放一些书籍和文化类的摆设,如文房四宝、古代书画等。
这些物品代表智慧和知识,寓意新婚夫妇能够增长才智和学识,共同追求理想和事业。
除了以上的方位布置,古代婚礼场地还会摆放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装饰品。
例如,会在场地门口挂上“囍”字招贴,代表喜庆和吉祥。
婚礼现场还会悬挂红色的灯笼和红绸子,红色被认为是最喜庆和幸运的颜色。
同时,新婚夫妇的座椅上会摆放一些红色的缎带和绣花,以增加喜庆的氛围。
另外,古代婚礼仪式还会摆放一些代表长辈祝福的物品。
例如,场地中央会设置一个神桌,上面摆放神像和香炉,以示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
另外,还会在神桌周围摆放一些用红布覆盖的礼品和神像,表示祖先和神灵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保佑。
总之,古代婚礼仪式的布置讲究细致入微,注重象征意义和吉祥的符号。
通过精心的布置和装饰,希望能给新婚夫妇带来好运和幸福,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
古代婚房礼仪_婚礼大全_
![古代婚房礼仪_婚礼大全_](https://img.taocdn.com/s3/m/f7a410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a.png)
古代婚房礼仪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一个优良传统。
贺喜是最经常发生的社交活动,我们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古代混纺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古代婚房礼仪我国传统婚礼大致可以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一:婚前礼1.嫁妆、聘礼、婚服的准备(即纳征)。
男方需向女方送聘礼,女方接受聘礼。
接着女方便要开始准备嫁妆。
最主要的嫁妆为缝被子,必须找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缝制,缝新被子须用红线缝,不能用黑线,更不能用白线。
缝制的时间须在农历的9月,不能在10月。
忌寡妇或与新娘属相不合的人缝被子,以免给新娘带来厄运。
新娘所穿的婚服,都应该是全新的,如果陈旧,新人便有不贞之嫌。
此外,婚服忌讳单的,棉的最好。
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气。
2.婚房的准备及禁忌。
婚房布置在古代礼节中称为“铺房”,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收拾,并备礼前来暖房。
既为洞房,风水非常重要,不懂风水仅凭自己喜欢,容易给以后的婚姻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所以婚房布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洞房最好选择在光线明朗,空气流通的地方。
⑵洞房颜色不要五花十色,这样做容易发生婚外情。
⑶洞房的窗台勿挂风铃,容易使新娘神经衰弱,头晕心烦。
⑷洞房不可跨在屋内外之横墙下,夫妻易发生口角。
⑸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二:正婚礼1.迎亲时的礼节禁忌(即亲迎):男方按照当初双方商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
“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
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
如若在迎亲途中遇到另一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互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2.新娘的礼节禁忌:新娘离家时要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样旺娘家的财运。
出嫁当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饭,俗云“食郎饭,打郎声”,意喻以后在婆家受委屈只能忍气吞声,言听计从,为避免,所以当日只须吃菜而不吃饭。
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
![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b68ff7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7.png)
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中国古代的婚礼流程和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古代,婚礼是一个非常庄重和重要的仪式,涉及到许多仪式和习俗。
以下是中国古代婚礼的典型流程和一些常见的习俗。
婚礼流程:1.提亲:婚礼的筹备通常从男方家庭的提亲开始。
男方会派代表和礼物到女方家庭,表达求婚的意愿。
2.纳彩:纳彩是婚礼筹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在举行婚礼前几天进行。
男方会送彩礼给女方家庭,其中包括金银首饰、布料等礼物。
3.准备嫁妆:在婚礼前,女方家庭会准备嫁妆,包括衣服、首饰和家具等。
这些嫁妆将在婚礼当天送给新娘。
4.请婚:在婚礼前一天,男方会派代表请女方家庭的长辈赴男方家中吃饭,宴请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和尊敬。
5.迎亲:在婚礼当天,男方的亲友将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到男方家中。
这一仪式通常伴有锣鼓和喜乐。
6.迎娶入座:新娘到达男方家时,会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包括新娘跨过丈夫的鞋底、进入新房前旋转三圈等。
7.祭神:新娘和新郎会共同拜祭神明,祈求婚姻幸福美满。
8.交杯酒:新娘和新郎会交杯酒,象征着两人的团圆和幸福。
9.敬父母:新娘和新郎会向双方父母敬茶,以示恩情和孝心。
10.宴席和拼桌:婚礼结束后,男方会宴请亲友,拼桌则是亲友轮流上台祝贺和表演。
婚礼习俗:1.多娶妻:在古代,有些富裕的男人会同时娶多个妻子,这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2.男方穿红:在传统习俗中,新郎通常会穿红色的服装,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3.环游新房:新婚夫妻会环游新房,以示开启婚姻新生活的吉祥。
4.鞭炮噪声:婚礼当天,人们会点燃鞭炮,以驱散鬼魂和带来好运。
5.抛撒红包:在新娘进入新房之前,亲友会抛撒红包,以祝福夫妻的幸福和富贵。
6.敲碗、挑灯:在新娘进入新房之后,朋友和亲属会敲碗和挑灯,噪音和光亮象征着婚姻的团圆和幸福。
7.乞巧节:有些地区的婚礼会与乞巧节(七夕节)结合,新娘会进行乞巧活动,以示对巧艺和聪明才智的祝愿。
8.捆绑红绳:新郎和新娘会用红绳相互捆绑,象征着两人命运的紧密相连。
中国古代婚礼仪式与习俗
![中国古代婚礼仪式与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4770b2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a.png)
中国古代婚礼仪式与习俗中国古代的婚礼仪式和习俗源远流长,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社会,婚姻被视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仪式,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联姻,更是两个家族的结合。
本文将从订婚、婚礼流程、婚俗以及婚后习俗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婚礼仪式与习俗。
一、订婚古代的婚姻通常由父母或者媒人商议安排。
当两个家庭达成初步协议后,便会举行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在中国古代十分重要,它代表着双方家族的联姻。
订婚时,两个家族的长辈和亲朋好友会聚集在一起,交换礼物、敬茶、祭祀祖先等。
订婚礼仪的举行也象征着婚姻关系的建立,因此具有非常高的仪式性。
二、婚礼流程1. 迎亲在古代,新娘一般不会离开自己的家庭,而是由新郎一方派人迎娶。
迎亲是婚礼的第一步,新郎会穿着喜服,手捧鲜花,带领着队伍前往新娘的家庭。
一路上,会有鞭炮和锣鼓作为热闹的庆祝。
2. 接亲新郎一行到达新娘家后,新娘的父母会率领着满盘的水果和酒迎接。
新郎则要接过这满盘的水果,然后将一碗酒倒入碗中,用红布蘸一下,再与新娘父母碰一下碗,象征着两个家庭的联合。
然后,新娘会戴上新郎送的喜帽,然后两家人会一起回到新郎家。
3. 宴请宾客婚后的第一天,新人会举行婚宴并招待亲朋好友。
宴席上,通常有多道菜肴,其中糖饼和糖葫芦等糖果是必不可少的,代表着甜蜜和团圆。
三、婚俗1. 穿婚服古代的新娘婚服通常是红色的,象征着喜庆和幸福。
婚纱以绣花或刺绣为主,金线、珠子和玉钗都是必不可少的装饰。
新郎则会穿着蓝色的喜服,象征着他的身份和地位。
2. 点燃喜烛在婚礼上,点燃喜烛也是一种重要的仪式。
新人会握着一根精美的红烛,然后点燃。
整个过程象征着两个人的心灵和情感相互交融。
3. 环环相扣的婚戒婚戒在古代婚礼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新郎会将婚戒戴在新娘的无名指上,代表着两个人的永恒爱情和忠诚。
四、婚后习俗1. 进新房在古代,新娘进入新房的时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门槛和仪式。
新郎会踩着石敲门,新娘则要踩着红布并轻轻步过门槛。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礼仪之美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礼仪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acc9d3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d.png)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礼仪之美中国古代的婚礼习俗是千百年来历史传承下来的,其独特的美丽和庄严仪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讲究形式庄重、内容繁复,承载着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的期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尊重。
1.起名礼中国古代的婚礼习俗,首先要进行的是起名礼。
这个环节是由双方家长为新婚夫妇起名字,用意在于寄托对新人美好的祝愿和期望。
起名礼通常在婚礼前的几个月举行,亲友们聚在一起,共同商议起一个吉祥美好的名字。
2.红娘介绍红娘是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红娘扮演着媒人的角色,她负责介绍合适的男女双方,并协调双方家庭的事宜。
红娘的出现,将更多的婚姻牵线搭桥,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3.聘礼聘礼是古代婚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男方家族会派代表前往女方家庭,带着一些财物和礼品,以示自己的诚意和尊重。
同时,聘礼也是双方家庭协商婚约的重要标志,意味着双方家庭达成共识,赞成这段婚姻。
4.红盖头红盖头,即红色的婚床帷幔,是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中的一大特色。
新娘在婚礼当天将自己的头部覆盖起来,以示矜持和含羞。
红盖头的出现,使整个婚礼更加神秘而庄重,也增添了一份浪漫和喜庆的氛围。
5.过门过门是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新娘在披盖头后,需经过一系列令人期待的闹洞房环节,最后由新郎背着新娘共度洞房花烛夜。
这象征着新娘离开父母家庭,正式成为新娘子,步入新的人生阶段。
6.敬茶敬茶是古代婚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礼仪。
新郎和新娘要依次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也寓意着新婚夫妻对未来家庭和睦幸福的期望。
7.喜宴喜宴是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喜宴上,新人与亲友们一起分享喜悦和幸福,品尝美食,共同庆祝婚礼的圆满成功。
喜宴除了丰盛的食物,还有精心布置的桌花和舞台背景,给人们带来一种愉悦和美好的氛围。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的仪式庄重、内容繁复,体现了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的期望。
汉代婚礼礼仪知识有哪些
![汉代婚礼礼仪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9ba67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8.png)
汉代婚礼礼仪知识有哪些汉代婚礼是中国历史上婚礼礼仪体系相对较为完善的时期之一。
汉代婚礼礼仪的主要内容包括迎亲礼、过门礼、合家坐次、洞房花烛夜等。
以下是汉代婚礼礼仪的一些知识点。
1. 迎亲礼:迎亲礼是新郎一方向新娘一方出示迎娶的礼仪。
迎亲时,新郎家会派出媒人、礼官等陪同前往新娘家,带着婚车、美食等礼物。
在新娘家门前,双方将进行一系列的礼仪,如交换酒杯、交流问候等。
2. 过门礼:过门礼是新娘从父母家离开,随新郎回到新家的重要仪式。
在过门时,新娘会执一颗柚子,象征吉祥和团圆。
同时,新娘会在门前踏过拜帖,表示尊重和感激。
3. 合家坐次:合家坐次是指在新婚之后,新郎、新娘和双方父母、亲戚共同坐席,共享新婚喜悦。
在坐次中,夫妻双方会向父母行礼致谢,表示婚后的孝顺和尊重。
4. 洞房花烛夜:洞房花烛夜是新婚之夜,也是婚礼的最高潮。
新郎带领新娘进入装饰华丽的洞房,然后祭拜祖先,之后夫妻二人在床上合影,并点燃蜡烛,象征婚姻生活的明亮和温馨。
此外,汉代婚礼还有一些与婚姻相关的民间习俗,如拜天地、砌灯、燃爆竹等。
这些仪式和习俗的存在,使得汉代婚礼成为了中国婚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汉代婚礼礼仪知识包括迎亲礼、过门礼、合家坐次、洞房花烛夜等。
这些仪式和习俗体现了汉代人对婚姻的重视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特点和文化传统。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较为开放和繁荣的时期,汉代婚礼礼仪的完善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重视。
除了前面提到的迎亲礼、过门礼、合家坐次和洞房花烛夜,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礼仪。
在新娘披纱和婚礼庆祝等方面也有具体的仪式和习俗。
首先是新娘披纱。
这是汉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代表着新娘从单身状态过渡到已嫁为妇的状态。
在披纱仪式中,新娘会戴上面纱,标志着她即将成为新郎的妻子。
同时,新郎也会正式宣布婚约并赠送披纱礼物,表示他将对新娘的保护和照顾。
此外,在婚礼庆祝方面,汉代人也有一些独特的仪式和习俗。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砌灯。
古代迎娶礼节
![古代迎娶礼节](https://img.taocdn.com/s3/m/30e82a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d.png)
古代迎娶礼节古代的迎娶礼节非常讲究,一切都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
首先,当媒人和双方家长商定好了婚事,就会定下吉日良时。
在迎亲的当天,新郎会穿上一套全套的礼服,通常是由红色的旗袍和蓝色的长袍组成。
而新娘则穿着一袭红色的嫁衣,头上戴着喜瓶,脸上抹着白粉。
在结婚当日,新娘会在新房的门口被铺上一层红毯,而新郎则会在门口等候。
仪仗队会负责引领新娘的到来,同时还有鼓乐队伴奏。
当新娘到达新房门口时,妇人们会在门口放置一架小火炉,然后点燃,象征着新居生活的甜蜜和幸福。
接下来,新郎会拿着一个红包,向新娘的家长行礼。
而后,新郎和新娘会进行敬茶仪式,向长辈们行香,并磕头表示致谢。
接着,新娘会下轿进入新房,而新郎也会跟着进去。
在新房里,媒人会负责将新婚夫妻撮合的"炼丹炉"来到屋中,然后新娘扶着新郎在"炼丹炉"上挥动柳条,祈求子嗣早生。
之后,亲友会在屋外吃饺子,以示祝福,新人则在屋内共进晚餐。
整个迎娶的礼节十分庄重而神圣,每一个环节都代表着对新婚夫妻的祝福和祈愿。
这些古代的传统礼节,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被淡化,但是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美好祝愿,却仍然让人感到敬重和感动。
古代的迎娶礼节是一个庄重而又神圣的仪式,每一个环节都代表着对新婚夫妻的祝福和祈愿。
这些传统礼节承载着古代文化的历史厚重,让人们深感敬重和感动。
在迎娶的当天,整个家族都会通过这个仪式来团聚,分享幸福和喜悦。
而在古代中国,婚姻被视为家族之间的一场盟约,不仅是两个个人之间的联姻,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
因此,迎娶的礼节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在迎娶的仪式中,鼓乐队伴奏,仪仗队庄严,让整个仪式显得更加隆重。
而在双方父母的见证下,新郎和新娘将进行敬茶仪式。
这个仪式代表着新娘对新郎家中的尊重和敬意,也象征着两个家庭的融洽与和睦。
接下来,新人会进行“炼丹炉”仪式。
在新房里,媒人会负责将新婚夫妻撮合的"炼丹炉"来到屋中,然后新娘扶着新郎在"炼丹炉"上挥动柳条,祈求子嗣早生。
古代婚礼当天细节流程
![古代婚礼当天细节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703500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3.png)
古代婚礼当天细节流程
古代婚礼当天的细节流程如下:
1、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2、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3、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4、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5、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着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6、催妆: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
7、上轿: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
8、起轿:起轿时,女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
中国古代婚礼礼仪
![中国古代婚礼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737865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e.png)
中国古代婚礼礼仪中国古代婚礼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严谨而庄重,注重细节和仪式感。
在古代,婚礼被视为一种庄严的仪式,是男女两家的重要关系的建立。
以下将介绍中国古代婚礼的一些常见礼仪。
一、婚姻的提亲在古代,婚姻多由父母或长辈安排。
当一家有意向与另一家联姻时,首先会派人前往对方家中提亲。
提亲时,通常由男方的长辈带领一些亲戚和朋友一同前往。
在正式提亲之前,男方的长辈会事先与女方的家长商谈好婚事,双方达成一致后,才会进行提亲仪式。
二、聘礼的交换提亲成功后,男方会派人送聘礼给女方家。
聘礼是男方向女方家庭表达诚意和尊重的一种方式。
聘礼的内容包括金银珠宝、衣裳、食品等各种贵重物品。
女方家庭收到聘礼后,会安排人员进行验收,以示礼节。
三、定亲的仪式定亲是婚礼筹备的重要环节。
在定亲仪式上,双方家长会正式宣布男女双方的婚事,并且将定婚书交给新人。
定亲仪式通常在男方家中举行,双方亲戚和朋友会参加这个仪式,以祝贺新婚的到来。
四、婚礼的筹备婚礼的筹备工作通常由女方家庭来负责。
在婚礼前,女方会选定一个吉日,通常选择农历的吉日进行婚礼。
在婚礼前的准备工作中,女方会制作婚床、婚车和一些婚庆用品。
同时,女方还要准备一些新衣服和嫁妆,以及一些应对新生活的用品。
五、迎亲的仪式在婚礼当天,新郎会带领一队迎亲队伍前往新娘家接新娘。
迎亲队伍通常由鼓手、锣手和一些喜庆的彩车组成。
当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新郎会亲自迎接新娘,然后双方一同进入新房。
六、交杯酒的仪式交杯酒是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象征着新人之间的爱情和誓言。
在交杯酒仪式中,新郎和新娘会交换酒杯,彼此喝下对方的酒。
这个仪式是新人向对方表达爱意和承诺的重要方式之一。
七、拜堂和敬茶的仪式拜堂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人向天地神灵祈求祝福和父母双亲致谢的仪式。
在拜堂仪式中,新人会先向天地神灵行礼,然后向双方父母行礼,接着向长辈和亲友行礼。
之后,新人会为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古代结婚礼仪内容
![古代结婚礼仪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108b6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7.png)
一、古代结婚礼仪是怎样的
1、纳采,男方如果想跟女方结婚,那就要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这是最基本的,去提亲时需要纳采,这也是所有程序的开端。
2、问名,也就是说媒人到女方家要一下女孩子的姓名还有生辰八字,当然一般需要写在红纸上,然后由媒人带到男方家。
3、纳吉,就是说通过男方和女方生辰八字来推算,看选择哪个即日举办订婚仪式,选择好时间之后需要通知女方,而且要准备订婚方面的礼仪。
4、纳征,只有纳吉之后才会有纳征,通过纳吉就能得知女方家是否同意将女孩子嫁给男方,如果同意的话接下来就到了纳征,古代对于礼仪还是非常有讲究的。
5、请期,这个流程比较重要,也就是男方家可能会媒人到女方家通知提亲的日子,要看一下女方家是否同意,如果同意那媒人也会将消息带到男方家去。
6、古代结婚礼仪最后一步就是亲迎,也就是新郎官需要到女方家去,将女方迎娶到家里面来,不过现在叫迎亲,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只要女方到男方家去代表结为夫妻。
二、古代结婚叫什么
1、在古代新人结婚被称为成亲,拜堂,大家在电视剧里面听的应该比较多。
不过在古代真正的叫法应该是昏礼,另外入洞房也不叫洞房,被称为青庐,这些名词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在我国对于婚礼上的讲究还是比较多的。
2、现在人思想比较开放,所以将以前一些比较繁琐的细节给去除掉了,不过整体意思都是一样的,最终男女双方成为夫妻关系,然后生育下一代。
古代结婚布置描写
![古代结婚布置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b74f65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8.png)
古代结婚布置描写古代的婚礼是一场庄严而隆重的仪式,人们为了使婚礼更加美好,往往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思来布置婚宴场所。
下面将以古代结婚布置为题,详细描写一场古代婚礼的布置情景。
一场古代婚礼的布置从宴席前的门头开始。
门头上常常悬挂着红色的剪纸,用以祈求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门头两旁则会放置一对大红灯笼,灯笼上绣着吉祥的图案,象征着美好的寓意。
门头的两侧还会挂上鲜花和彩带,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进入宴席场所,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
宴席上通常会摆放一张豪华的新婚床,床头上放着一对红色的枕头,象征着夫妻恩爱和和谐。
床上还会摆放一对龙凤被,寓意着男女双方的美好祝福。
新婚床的四周会用红色的丝带装饰,寓意喜庆和吉祥。
宴席的主桌上放置着一对精美的酒杯和一对红色的喜糖盒,酒杯代表着新婚夫妇的幸福和团圆,喜糖盒里则装满了甜甜的糖果,象征着甜蜜的爱情。
主桌的中央还会摆放一对白色的蜡烛,代表着新婚夫妇的纯洁和祝福。
主桌的背后则会挂上一幅画,画上绘制着吉祥的图案和祝福的文字,为新婚夫妇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宴席的场地上摆放着精心准备的菜肴和酒水。
菜肴的摆盘上通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花朵和绿叶,形成美丽的图案和色彩。
菜肴的摆盘技巧非常重要,不仅要让人看起来胃口大开,更要让人眼前一亮。
酒水则是摆放在精美的酒具中,酒具上镶嵌着金银珠宝,充满了华丽和富贵的气息。
宴席场地的四周还会摆放着一些装饰物,如花束、鲜花和彩带等,以增添喜庆的氛围。
角落里还会摆放一些古典的乐器,如古筝、琵琶等,为宴席增添一丝悠扬的音乐。
宴席场地的墙上还会挂上一些寓意吉祥和美好的对联和书法作品,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祝愿。
整个宴席场所充满了浓郁的喜庆气息,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布置。
这场古代婚礼的布置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祝愿,更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和美好向往。
这样的布置不仅能够让新婚夫妇感受到浓厚的喜庆氛围,更能够让宾客们感受到古代婚礼的独特魅力。
皇子福晋的婚礼流程
![皇子福晋的婚礼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46e38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a.png)
皇子福晋的婚礼流程在古代呀,皇子福晋的婚礼那可老有讲究啦。
一、婚前准备。
这皇子要娶福晋,那前期的准备可不少。
家里就得先挑好日子,这个日子可不能随便定,得找那种懂星象、看黄历的大师来算,要挑那种大吉大利的日子。
而且呀,这福晋的人选那也是经过层层筛选的。
得是门当户对的人家,女孩子得有教养,模样也得周正。
说到嫁妆呢,那可老丰富啦。
福晋家里会准备好多漂亮的衣服,都是那种绫罗绸缎做的,绣着各种精美的花纹,什么牡丹啊,凤凰啊,可好看啦。
还有各种金银首饰,金镯子、银簪子,那都是手工打造的,沉甸甸的,闪着光。
家具也不能少呀,什么雕花的床,精致的桌椅,都是上好的木材做的。
皇子这边呢,也得把婚房好好布置一番。
房间里挂满了红色的绸缎,地上铺着厚厚的红毯,到处都贴着大大的“囍”字,看着就喜气洋洋的。
二、迎亲当天。
迎亲那天可热闹啦。
皇子得带着迎亲的队伍,这个队伍可壮观了。
前面有敲锣打鼓的,那锣声和鼓声老远就能听见,震得人心里直痒痒。
后面跟着一群抬着聘礼的人,聘礼也是各种各样,有珍贵的珠宝、精美的绸缎,还有各种寓意吉祥的东西。
到了福晋家,那得先过几道关呢。
福晋的姐妹们或者女眷们会堵着门,让皇子作诗或者回答一些有趣的问题,要是答不上来呀,就得给红包。
皇子这时候就得又着急又好笑地想办法过关。
终于见到福晋啦,福晋穿着华丽的红色嫁衣,那嫁衣可漂亮了,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头上戴着凤冠,凤冠上的珠子和宝石晃得人眼晕。
皇子就牵着福晋的手,小心翼翼的,好像牵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然后呢,福晋就上花轿啦,这花轿也是装饰得特别精美,一路晃晃悠悠地朝着皇子家去。
三、婚礼仪式。
到了皇子家,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婚礼仪式啦。
下了花轿,福晋要踩着红毯走进礼堂。
礼堂里坐满了皇亲国戚、达官贵人。
然后呢,有个德高望重的长辈来主持婚礼,他会说一些祝福的话,什么百年好合呀,早生贵子呀。
接着就是拜堂啦。
一拜天地,感谢天地的恩赐;二拜高堂,向皇子的父母行礼,这时候皇子的父母也是满脸笑容,高兴得不得了;然后夫妻对拜,这一拜呀,就代表着两个人正式结为夫妻啦。
古代结婚布置
![古代结婚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a81e535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e.png)
古代结婚布置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仪式,而结婚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现代社会的婚礼方式也是纷繁复杂,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结婚布置,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结婚布置按旧俗,到了男女结婚那一天的前一日,女方家便派人到男家,与男家一起共同铺设房舍卧具等。
《东京梦华录》称为“铺房”,所铺设之物,男女两家有别。
按司马光《书仪·三·婚仪上》记载:“床榻荐席椅桌之类,男家当具之,毡褥帐幔衾绹(t¨o)之类,女家当具之。
”在解放前,男家在婚礼的那天子时,便要安大床和上字架了。
安大床是非常讲究的,旧俗中,安大床多为男家的长者,特别是要找头胎生子的长者或是多子女的长者,首先将新房打扫干净,然后燃点炮仗以驱邪镇妖,有钱人家还要请道士(俗称喃呒佬)打醮拜神,烧元宝香烛等,然后将新床架好,由女方派来的亲信妇人或陪嫁女(旧称妹[mui1]子、丫环、侍女等),布置床铺,喜帐及新房的梳妆台、书架等桌椅物品,称之为“暖房”,铺床时多有在被缛下放红枣、花生等物。
铺房后,侍女留守看护新房,不让外人进入,待新人迎回拜堂后,新婚夫妇才能进入新房。
当然,布置新房最基本的是张贴双喜字或喜庆的剪纸等。
喜字多为“双喜字”并连,寓意新婚夫妇互敬互爱、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等。
这种习俗古今沿袭,只是铺房的习俗有所改变,现在多为购置整套的家具,而不是自己做床、安床了。
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
提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
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
旧时有人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婚礼仪式的布置讲究篇一:中式婚礼传统习俗中式婚礼传统习俗这几年来,新人在拍长沙婚纱照时或者是在结婚当天身穿凤冠霞帔出嫁的中式婚礼已经是成了现在新人的新“时尚”,现在人们开始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
而中式婚礼的主调大红,由内而外地喜庆。
也正好符合现在新人们的喜爱!十里红妆女儿梦,新娘的衣着带着浓厚的民族色彩,这样出嫁美的无以复加。
中式婚礼上新人给父母敬茶的环节是不可少的,父母辛苦将儿女养育,所以成婚的时候儿女应该满怀感谢,为父母敬上一杯孝心茶。
可是中式婚礼敬茶都有哪些讲究呢!接下来长沙星城新娘婚纱摄影小编可以带大家来具体了解下!一、茶具茶壶、茶杯:茶杯数量要根据双方长辈到场的人数来安排。
盖碗杯:盖杯的数量根据双方长辈到场人数安排,事前最好是告诉长辈们茶碗盖的用法,千万不要把杯托给掉了。
花色:避免寿字、独龙、青松翠柏等图案,最好是素雅的或喜庆的单色。
二、茶红枣,代表鸿运当头;要开枝散叶,早生贵子的话,千万不要把其中的枣核挑去,因为核即种子,代表子孙。
莲子,不要切开,必须是完整的,因为切开的话就有分开的意思,这都是不吉利的;更不要把它退皮(去衣),因为莲子退皮(去衣)后是白色的,跟结婚(红事)刚好相对,因此用带皮的莲子来冲茶是最好的。
而分量方面,正所谓好事成双,每样一对就够了。
避免用那些减肥茶的茶叶,因为传统的婚礼讲求意头,最好家肥屋润,肥是福气,减肥就等同减福,所以最好是可以用铁观音、普洱、香片较稳妥。
三、敬茶姿势一般会由新郎先呈起第一杯的清茶,向岳父敬茶,改口。
再敬岳母,改口。
然后新娘敬茶。
新人敬茶的时候要双手持杯,上半身成鞠躬状,双手要向前将茶杯伸到父母胸前40公分左右的距离,以便父母身体不用动就可以接到茶杯。
当父母喝茶后,新人要双手接过父母递过来的茶杯,交给礼仪人员。
这个时候父母往往会有一些回礼送给新人的,新人应双手接过,表示感谢。
四、婚礼敬茶流程在婚礼上向父母敬茶,又称作改口敬茶。
这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最佳场合。
一般由新郎先呈起第一杯茶,向岳父敬茶,改口;再敬岳母,改口。
然后新娘敬茶,如新郎一般依次而行。
五、敬茶注意事项民间茶待客要注意讲究“茶满欺人”、“七茶八酒”,也就是斟茶时不能斟的过满,以七分满为佳。
不要单手上茶,切忌不要将手指搭在茶杯的杯口上,或是浸到茶水中,这些动作都是非常不礼貌的。
六、婚礼敬茶的来源婚礼中的茶礼仪,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
在那时,茶被视为从一而终的婚姻信物。
在明代郎瑛所著的《七修类稿》中有如下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
“意思是,茶籽种下后就不能移植了,否则茶树将不能生存,用茶叶作为聘礼,是希望女子能够专一。
如今婚礼中出现的茶礼仪,更注重和谐生活、相敬如宾之意,减除了古代的繁文缛节。
结语:敬茶,,是中式婚礼里最重要的传统仪式。
借着敬茶,一对新人向自已父母和对方父母表达敬意及答谢多年来的养育之恩,同时父母也向新人送上祝褔。
因此,上述就是长沙星城新娘婚纱摄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式婚礼敬茶礼仪,大家可一定要来多多了解哦。
篇二: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情侣们采取的结婚方式已经不仅仅是西式婚礼的方式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的中式婚礼了,今天,中国婚庆礼仪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古代婚礼的一些流程和习俗。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
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
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
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
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
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
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
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
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
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
篇三:传统婚俗文化12345传统婚俗文化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
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
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
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整套仪式合为“六礼”。
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也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
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数”——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5、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
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6、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
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
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7、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8、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
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晨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9、过文定,过大礼:男方择一个吉日,带一些礼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
“过文定”举行后,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
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
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10、哭嫁: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
而事实上,出嫁后的女子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的说法是: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1、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
通常是男掀女的红盖头。
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盖头为了遮羞;另一种说法是说源于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2、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
“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
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
古代亲迎,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
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走。
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
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