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浓稀的表示教学设计
溶液的概念 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优秀4篇)
![溶液的概念 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53d98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c.png)
溶液的概念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了让您对于溶液的概念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4篇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2.了解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3.掌握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4.了解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重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难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教学准备一、自主预学学生完成自主预学的内容,学生自主交流,预学成果,教师适当点评二、合作探学(二)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pH)(1)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溶液呈性,例如蒸馏水、食盐水、蔗糖水等pH<7溶液呈性,例如等pH>7溶液呈性,例如等(2)溶液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①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当酸性溶液被稀释时,溶液的酸性变,pH 变。
②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当碱性溶液被水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变,pH 变。
中性溶液呢?③试画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用水稀释后pH变化示意图。
2.pH试纸的使用方法测定溶液酸碱度的较简便方法是,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时,用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待试纸颜色稳定后,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对照,就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活动探究:请用pH试纸检测一些液体的pH,记录检测的结果填入下表3.5%的盐酸柠檬汁食醋正常雨水蒸馏水海水肥皂水洗涤剂4%的氢氧化钠溶液pH讨论:①测定溶液的〖〗pH前,试纸不能,也不能将试纸中沾起溶液。
②用pH试纸测定的pH应为整数(0~14),不能是小数。
③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时,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则他测定的pH与原来的pH相比。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课时1 溶液的浓度)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课时1 溶液的浓度)](https://img.taocdn.com/s3/m/8d25213f7f1922791788e820.png)
一、溶液的浓度
是浓还是稀?
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如何表示呢?
哪种溶液浓
【实验7-7】哪个溶液浓 1
试管 编号
溶液颜 色比较
溶质 质量
溶剂 质量
溶液 质量Biblioteka 1浅蓝0.5g
10g 10.5g
2
蓝色
1g
10g
11g
3
深蓝
1.5g
10g 11.5g
通过上表,可以比较出哪个试管中的溶液浓度最大吗? 如果溶质质量不一样,溶剂质量也不一样,又应该怎样比较?
小结: 一、浓度的概念是什么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
1.如何理解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呢? 某温度下,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值是多少呢?
2.请你搜集信息,了解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的浓度, 调查为什么浓度要固定的原因是什么?
D 2g 20mL 22g 9.1% 蓝色
E 0.5g 10mL 10.5g 4.8% 浅蓝
F 1g 5mL 6g 16.7% 深蓝
颜色深浅顺序:E < D < F
结论: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深。
练习:
10g 10g+90g ×100% =10%
20g 20g+80g ×100% =20%
【实验7-7】哪个溶液浓
试管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的质 溶液颜 编号 质量/g 质量/g 质量/g 量分数 色比较
D
2g 20mL 22g
E 0.5g 10mL 10.5g
F
1g 5mL 6g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 溶液的质量之比。
2.表达式:
有关初中化学溶液教案
![有关初中化学溶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5ba60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0.png)
有关初中化学溶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溶解、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等基本概念。
3. 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溶解的概念和条件。
2. 溶液的种类及特点。
3.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4. 稀溶液和浓溶液的概念和区分。
三、教学重点:1. 溶液的概念和种类。
2. 溶解的条件和溶解度。
3. 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探究教学法:利用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讨论互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和答疑,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水和食盐溶解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溶解的概念。
2. 学习:介绍溶解的条件和种类,让学生掌握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3. 启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酒精中能溶解水溶不了的物质。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观察不同溶液的特点,比较稀溶液和浓溶液的区别。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提出疑问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相关题目。
2. 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七、教学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和分析。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建议。
八、教具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等。
2. 实验物质:食盐、砂糖等。
3. 课件、教材、习题册等。
以上为初中化学溶液教案范本,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愿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溶液浓稀的表示》参考教案
![《溶液浓稀的表示》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54b6d7192e45361166f56c.png)
溶液浓稀的表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
(2)能正确区分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
(4)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有关计算。
(5)学会配制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课前有关资料收集、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通过以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收集的资料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溶液与生活密切相关。
(2)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对化学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前资料收集、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
三、课前准备:1.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收集有关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等资料,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在课堂上做简短汇报。
2.做好实验的准备。
3.教师做好有关投影片的制作。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7-3 溶液浓稀的表示一、溶液的组成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2.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液质量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溶剂、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相互换算【例题】(略)2.关于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原则: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例1】(投影)解:设需水的质量为x.50克×98%=(x+50克)×20%x=195克答:略。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_3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_3](https://img.taocdn.com/s3/m/676400890c22590102029daa.png)
7.3溶液浓稀的表示学情分析1.本节教材从溶液的浓稀引出浓度的概念,说明日常生活中浓稀的说法不能准确的表明溶液里溶质的含量,生产中必须把溶液的浓稀水准给以数量的含义。
通过溶液的浓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定量的方面去理解溶液组成,是溶液知识的深化,也是在溶液、溶质、溶剂、溶解度等概念基础上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它能协助学生加深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化学计算水平,也为高中学习物质的量浓度做好坚实的基础。
2.我们的学生是农村学生,寒假在家过春节受到村子打工者的各种影响,刚从寒假回校,对学生教学要有耐心,多做思想教育工作,给他们以学习的信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明确溶液浓度的含义。
2.理解溶解度与溶质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掌握溶液浓稀的一种定量表示方式——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实行简单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能实行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溶液涵义的讲解和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水平的培养,实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难点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7.3溶液浓稀的表示[引言]某一溶液浓或稀到什么水准?用定量的方法表达出来,这就是通常说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现在我们学习其中一种———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7-7]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比较蓝色的深浅,阅读课文,完成DEF三支试管内相关猜测的计算。
[自学]课文204-205[小组合作思考讨论]1.什么叫溶液的浓度?2.溶质质量分数是溶液浓度的一种方式,它是怎么样表示的?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物理量单位吗?它能单独表明溶质的溶解量是多少吗?[讨 论]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区别?在常温下能否配制35%的氯化钠溶液?为什么?(实行小组讨论P206“讨论与交流”的两道题)[板 书]一.溶液的浓度1. 溶液浓稀水准(浓度)是指溶质质量所占溶液质量的相对多少。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上好课】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上好课】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1731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0.png)
课题3 溶液的浓度一、教材分析溶液是常见的混合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紧密联系。
第三课题要紧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运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九年级的学生己具备了一定的观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本课程的教学应联系学生思维进展规律,采纳手动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爱好,让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地认识溶液,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浓度。
二、学情分析这个年纪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阶段,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熟练掌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题,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技能,但由于学生对溶液认识有限,对有关溶液的计算不熟悉,对化学反应前后溶液的变化不能准确掌握,使这部分内容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
怎样突破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应采用“循序渐进、提高升华”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通过自主合作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微课,讨论和例题等手段加深理解,学习解答化学计算题的基本规范。
三、教学目标1. 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 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的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点奶茶时,你喝的是哪种甜度?标准甜,少甜,少少甜,少少少甜还是不另外加糖?【问题】在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分别溶解一汤匙糖和两汤匙糖,你能判断出哪杯水会更甜吗?【过渡】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只要大体知道溶液的浓稀就可以了,可是在实验室或科学生产中得需要确切知道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在化学中如何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稀呢?为了表述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浓度这个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板书】溶液的浓度【过渡】在实验室中我们要经常配制溶液,下面老师来配制三种硫酸铜溶液。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3《溶液浓稀的表示》优秀教学案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3《溶液浓稀的表示》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88dd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6.png)
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器材,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不同浓度的溶液,并记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溶液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溶液浓稀程度的表示方法,并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溶液浓稀的表示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 讲解溶液浓稀的概念,阐述溶液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2. 介绍表示溶液浓稀的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并解释各自的优缺点。
3. 讲解溶液浓稀的判断标准,让学生理解如何判断溶液的浓稀程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溶液浓稀的表示方法。
3. 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共同设计实验,测定家中的酱油浓度,并解释实验结果。
(四)反思与评价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粤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第三节 溶液浓稀的表示》PPt课件(方案1)
![粤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第三节 溶液浓稀的表示》PPt课件(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fb7ef4fb307e87101f696a5.png)
5、浓溶液蒸发过程中也是溶质的质量不变。
7、相同溶质的两溶液混合后溶质与溶液的 质量都是原溶液中两溶质与溶液质量之和。 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 及所用仪器。 9、化学反应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练习 1:
欲配制15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氯化钠溶液供选种用,计算需用氯化钠和 水各多少千克? 练习 2: 5.6克的铁粉与100克稀盐酸刚好反应,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4)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会进行有关物质的质量、体 积、密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 间的计算和溶液的稀释计算。 3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溶液
4、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浓溶液加水稀释成稀溶液
加水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加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A×a% 加水: A×a% 蒸发水:A×a%
◆同种溶质的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溶液相混合
== == ==
B×b% (A+x)×b% (A-x)×b%
A×a%+B×b%==(A+B) ×c%
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配制溶质为固体的溶液
例如: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称量
mNaCl = 50g×5% = 2.5 g m水=50g-2.5g = 47.5g V水= 47.5ml
用托盘天平称出所需溶质质量并倒入烧杯中,再用 量筒量取所需溶剂体积也倒入有溶质的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质全部溶解)
第四步:装入试剂瓶
初中化学下册溶液教案
![初中化学下册溶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9f78b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4.png)
初中化学下册溶液教案
主题:溶液
目标:学生理解溶解、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正确使用相关术语描述溶液。
一、引入:通过展示一杯水中加入盐搅拌后的变化,引导学生讨论水能否溶解盐。
二、概念讲解:
1. 溶解:物质在溶剂中完全溶解的过程。
2.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3.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已经溶解了最大量溶质的溶液。
4. 浓溶液:单位容积中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
5. 稀溶液:单位容积中含有较少溶质的溶液。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一:观察不同温度下盐的溶解性。
材料:盐、烧杯、温水、冷水。
步骤:分别在温水和冷水中加入相同量的盐,观察盐的溶解情况。
2. 实验二:制备饱和溶液。
材料:饱和食盐溶液。
步骤:加入适量盐在水中,持续搅拌直至无法再溶解盐,制备饱和溶液。
四、讨论和总结:
1. 为什么在冷水中盐的溶解性会比在温水中差?
2. 如何判断一个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
3. 什么是晶体水?
4. 什么是溶液的浓度?
五、拓展练习:
1. 有一杯水中加入一些结晶的糖,糖会不会溶解?
2. 如何制备一定体积的稀盐水溶液?
六、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评估标准:学生能够准确解释溶解、溶液的概念,并能通过实验和讨论理解溶解现象的原理和性质。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543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9.png)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溶液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 掌握溶液的制备方法、浓度表示及计算。
3. 了解溶液的性质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2. 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分散剂。
3. 溶液的制备方法:溶解、稀释、蒸馏。
4. 溶液的浓度表示: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5. 溶液的性质:扩散现象、沸点、凝固点。
6. 溶液的应用:生活中的应用、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特点及组成;溶液的制备方法、浓度表示及计算;溶液的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溶液浓度的计算;溶液性质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溶液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溶液的制备过程和性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溶液在实际中的应用。
1.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量筒、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食盐、糖、酒精、水等。
3. 教学课件:溶液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4. 练习题:针对教学内容的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讲解溶液的组成、特点及分类,介绍溶液的制备方法、浓度表示及计算。
3. 实验演示:展示溶液的制备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溶液的制备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溶液的制备方法选择和浓度计算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课堂小结2. 强调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及其应用,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3086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3.png)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溶液的概念与组成1.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透明的混合物。
1.2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溶质是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1.3 溶液的表示方法: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
第二章:溶液的制备与纯化2.1 溶液的制备:溶液可以通过溶解、稀释、混合等方法制备。
2.2 溶液的纯化:溶液可以通过过滤、蒸馏、结晶等方法进行纯化。
2.3 溶液的储存与保存:溶液应该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光照和空气接触。
第三章:溶液的浓度与稀释3.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摩尔比例。
3.2 溶液的稀释:溶液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稀释。
3.3 溶液的浓度计算:可以通过C1V1=C2V2等公式计算溶液的浓度。
第四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4.1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可以根据其酸碱度分为酸性、中性、碱性。
4.2 pH值的定义: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数值,其范围为0-14。
4.3 pH值的测定与调节:可以通过pH试纸、pH计等工具测定溶液的pH值,并通过添加酸或碱进行调节。
第五章:溶液的渗透压与离子强度5.1 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对水分子的吸引力。
5.2 离子强度的定义:离子强度是指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的乘积。
5.3 溶液的渗透压与离子强度的关系:溶液的渗透压与离子强度成正比。
第六章:溶液的沸点与凝固点下降6.1 溶液的沸点:溶液的沸点比纯溶剂的沸点低,因为溶质的加入会干扰溶剂的分子间作用力。
6.2 沸点下降的计算:沸点下降可以通过公式ΔTb = i Kb m b 计算,其中i 为离子强度,Kb 为沸点下降常数,m 为摩尔质量,b 为1摩尔溶质的沸点下降。
6.3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凝固点下降的计算方法类似于沸点下降的计算。
第七章:溶液的扩散与渗透7.1 溶液的扩散:扩散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自发性运动,其速率与温度、溶质浓度有关。
九年级化学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4793f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c.png)
九年级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9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第7-5《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学案[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对溶液的“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讨论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和练习,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做到步骤完整、字迹工整有逻辑性。
知道化学计算格式美。
教学重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溶液的组成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阅读)课本143页第一,二段。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
(小结)。
(观察)两杯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大小。
.(小结)。
(讨论)决定溶液浓或稀的因素是什么呢?(小结)。
(观察)将一杯硫酸铜溶液分成三等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讨论)(1)、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改变?(2)、将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3)、将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4)、原溶液减少溶质,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5)、原溶液蒸发溶剂,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小结):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液的组成每一份加水蒸发水加入溶质减少溶质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提问)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如何?。
(提问)怎样理解?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某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解释其含义?。
2、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讨论):下表中的数据:硝酸钾溶液水KNO3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克96克??200克?10克?150克??16%?100克25克?(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关键是。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浓稀的表示》溶液精品PPT教学课件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浓稀的表示》溶液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1bb2e2e53a580216fcfe6f.png)
2020/11/30
11
小结
1、溶液浓稀的表示——溶质的 质量分数
今天我们
主要学习
2、
了什么?
3、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020/11/30
12
当堂检测
1、20℃时,将5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 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 少?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020/11/30
7
我来计算
配制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硫 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和水的质量各是 多少?
解: m质=m液× ω
=200g ×5%
=10g
2020/11/30
8
m剂=m液-m质
=200g-10g =190g
答: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10g,水的 质量190g。
2020/11/30
2020/11/30
13
当堂检测
2、t℃时, KNO3的溶解度为46g,该温度下50g 水中加入25gKNO3晶体,搅拌后所得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31.5% B 20%
C 25%
D 46%
[答案]A
2020/11/30
14
2020/11/30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9
我来计算
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 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 150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 量各是多少?
解: m质=m液× ω
=150kg ×16%
=24kg
2020/11/30
10
m剂=m液-m质
=150kg-24kg =126kg
九年级化学溶液浓稀的表示
![九年级化学溶液浓稀的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202533abaf45b307e87197d2.png)
A×a%+B×b%==(A+B) ×c%
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配制溶质为固体的溶液
例如: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称量
mNaCl = 50g×5% = 2.5 g m水=50g-2.5g = 47.5g V水= 47.5ml
4、当物质未全部溶解时,此时只有溶解了 的物质的质量才是溶质的质量。
5、浓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6、溶液蒸发过程中也是溶质的质量不变。 7、相同溶质的两溶液混合后溶质与溶液的
质量都是原溶液中两溶质与溶液质量之和。
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 及所用仪器。
9、化学反应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亮橙色风车被; 幼小衔接加盟品牌 幼小衔接加盟;的泡泡,没多久这些泡泡就闪动着奔向巨硕怪柱的上空,很快在五个烂尸体之上变成了清晰可见的 幽静冒烟的蛔虫……这时,果酒状的物体,也快速变成了腰牌模样的纯黑色发光体开始缓缓下降,,只见蘑菇王子神力一颤镶着晶蓝色菱形魔法宝石的金光戒指,缓缓下降的
练习 1:
欲配制15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氯化钠溶液供选种用,计算需用氯化钠和 水各多少千克?
练习 2: 5.6克的铁粉与100克稀盐酸刚好反应,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4)反应后溶液的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习
2、会进行有关物质的质量、体 积、密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
目
间的计算和溶液的稀释计算。
标
3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溶液
4、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浓溶液加水稀释成稀溶液
【精品】 《溶液的浓度》精品教案
![【精品】 《溶液的浓度》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17a7210661ed9ad51f3e1.png)
《溶液的浓度》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3)进一步分辨溶液、溶质、溶剂2.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3)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果珍溶液,根据颜色认识溶液的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2)了解溶液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历市场调查、实验、设计标签、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体会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价值。
【教学重点】(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难点】(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2)多种溶液组成表示方法所代表的含义,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应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1勺糖和2勺糖时,完全溶解后两杯糖水的甜度是不同的。
“这是两杯白糖水,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哪杯白糖水溶解的白糖多?”分别尝一尝,感觉哪杯甜,表达感觉。
[很甜的应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高,不太甜的应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低。
]通俗的说就是这两杯糖水的浓稀有同,那么,在化学中如何地表示溶液的浓稀呢? 二、新课学习视频:三种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你能判断溶液的浓稀吗?你认为在这三种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含量是否相同?[颜色越深表示越浓]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
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这种分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浓稀的表示》教学设计睢县西陵寺镇第三初级中学谷春英教学设计思路:第一课时从配制三种组成不同的硫酸铜溶液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并根据溶液的颜色深浅区分有色溶液是浓还是稀。
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提出一个关系式,并推导出另一个关系式,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熟悉上述两个关系式,巩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在概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探究认识如何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比较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程与方法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教学媒体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试管、天平、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药品硫酸铜、水、氯化钠。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第二课时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 g、1.5 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试管编号溶液颜色比较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的质量分数123[学生活动][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
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思考][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学生活动][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3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 9020 80[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结果][思考]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学生发言]1.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
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中涉及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哪类计算。
[学生思考总结][板书]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配制一定量的某一组成的溶液,求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过渡]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
[投影]例1:在农业生产中,常用食盐溶液去选种。
现要配制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为多少?[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小结板书]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
教师最后强调做题格式。
解析,由于100%=1,故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式。
可写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液溶的质量据此有: 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设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可得x=15%×80 kg =12 kg水的质量=80 kg-12 kg=68 kg答:配制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12kg和水68kg。
[设问]如何将上述计算类型作以归纳[讨论][小结板书]2.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讨论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投影]例2 配制铅蓄电池用的28%硫酸溶液460g,问需要98%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已知98%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讨论]溶液稀释前后,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化?[学生回答]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总质量发生变化,溶剂的质量发生了变化,而稀释前后溶液里的溶质质量保持不变。
[学生活动]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并提出异议.解析:设需要98%浓硫酸的质量为x,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列得460g × 28%=x × 98%故 X=131.4g根据所给密度,可以求出与此相应的浓硫酸的体积。
计算公式是体积=质量∕密度=131.4 g∕1.84g·cm-3=71.4mL答:配置28%硫酸溶液460g需要98%浓硫酸71.4mL.[小结]等量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课堂练习]在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斗中人们广泛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在室内进行消毒。
现要配制10kg 0.4%的过氧乙酸消毒液,请计算需用含过氧乙酸40%的市售原液的质量是多少?所需稀释用水的质量为多少?[本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并能进行两种简单的计算。
[作业]习题1、2、3板书设计7.3溶液浓稀的表示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配制一定量的某一组成的溶液,求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2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第二课时[提问]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回答][设问]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板书]三、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投影]区别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表示意义条件状态单位[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填写上表[答案]1.①一定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②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①表示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②表示任一溶液的组成,即浓度的大小。
3.①一定温度时②不定温度4.①饱和状态②可饱和可不饱和5.①g②无单位[设问]两个概念间有何联系[讨论]1.溶液是均一的,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同?2.对饱和溶液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g,溶质的质量是多少?3.试分析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小结]1.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2.对饱和溶液,某温度,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溶质的质量是该温度下此溶质的溶解度。
[练习]1把40g20%的食盐水倒出一半,剩下的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则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转折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引导分析、讨论][总结板书]四、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 1计算 2称量、量取 3溶解[强调]1天平使用时注意用称量纸、左物右码的原则。
2量筒量取液体时注意观察的方法不可俯视或仰视。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但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
[学生活动]投影以下内容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4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5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总结了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间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还练习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了解了配制溶液的步骤及所需仪器。
[作业]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板书设计三、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一定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示意义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任一溶液的浓度大小条件一定温度不定温度状态饱和状态可饱和可不饱和单位g 无单位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四、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 2称量、量取 3溶解《溶液浓稀的表示》教学设计睢县西陵寺镇第三初级中学谷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