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点道理

合集下载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在育儿活动中,你有怎样的育儿心得,快写一篇育儿心得和我们分享。

做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系到一个家庭,孩子今后成什么样人的问题。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希望你喜欢。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育儿心得1孩子也是上中班了,和小班相比,更加的懂事,也是有了一些好的习惯,作为家长,其实也是对于孩子比较的操心,也是担心孩子在家里是否能像学校一样做好,不过我们也是努力的去教育孩子,去让孩子的习惯养成没有松懈,也是顺利的度过了中班这一年,在育儿方面我也是有一些心得来分享。

孩子的习惯要养成,其实在学校里面老师也是教了很多,有很多好的习惯,但是到了家里,孩子也是容易放松,但是作为家长却是不能放松,所以我也是在家里的时候严格的要求孩子们,去遵守在学校学到的习惯,不能松懈,该做什么就是什么,而且爷爷奶奶来看她了,也是不能宠着她,反而是需要严格的要求,虽然孩子开始也是哭闹,但是后来渐渐明白了也是会做好,习惯的养好不是一朝一夕的,更是要长久的去培养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好的习惯真的会让他们受益终身,所以我也是在这块抓得比较的严厉,我清楚如果在这儿就松懈了下来,那么以后想要好不是那么的容易,特别是这个学期在家里的时间那么的多,没有老师来监督,孩子也是有些松懈,我也是要去上班,不过我也是把事情和孩子说清楚,尽可能的让孩子在家里不要那么的贪玩,懂得去学习,去维持好的一个习惯。

多去陪伴孩子,很多时候孩子在家里其实是比较孤单的,没有朋友陪伴着他们玩,没有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虽然有作业要做,也是有玩具,有电视可以看,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应该占据孩子们在家里的时间,而是我们家长应该多去陪伴孩子,给他讲故事,和他去一起做家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多一些互动,不但是能加深和孩子的感情,同时也是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孩子的习惯,孩子的一些行为也是受到我们家长的影响的,如果我们也是努力的去学习,去认真的做一些事情,那么孩子其实也是会这样做,而不会说松懈,或者懒惰下来,孩子回家之后,我们基本都是陪伴着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一起聊天说笑,即使看电视也是有节制的,或者陪伴孩子玩一会儿,我们都全程的去参与,孩子们的玩耍,孩子们的时间,我们也是多去关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把孩子们给教好。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解读中国民间早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

一起看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性格,特别是择偶和婚姻关系。

一、依恋期(0~18个月)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理伤害。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

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愤怒、伤心与愉快、满足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

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

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学知识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学知识

一、孩子三岁看大在心理学上,孩子在三岁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懂得社交,能够和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和互动。

他们也开始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有了初步的自我认知。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让孩子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1. 社交能力的培养在三岁时,孩子开始有了一定的社交需求。

家长们应该带孩子参加一些适龄的活动或者上幼儿园,让孩子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学会共享和换位思考,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2. 自理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可以给他们一种成就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 自我意识的培养在三岁时,孩子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比如开始认识自己的名字和性莂等。

这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文字图片来教育孩子,让他们逐渐认识自己,并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七岁看老在孩子七岁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会有较大的变化。

七岁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家长们应该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1. 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七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上小学,正式接受系统化的教育。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让他们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2. 人际关系的培养在学校和社交活动中,孩子会接触到不同的人裙。

家长需要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和共享。

还要引导孩子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3. 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七岁时,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小的责任,比如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或者照顾一些小动物。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律和自立。

三、总结在心理学上,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其实强调的是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3岁看大 7岁看老

3岁看大 7岁看老

为什么说“3岁看大,7岁看老”正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说,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

3岁和7岁,正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两个关键点,就能够使孩子的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

父母应该在3岁和7岁这两个节骨眼上多下工夫,多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精力,以保证孩子有一个光辉的未来。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经做了这样的一份报告,报告称,通过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

这一报告为“3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曾经引起世界性的轰动。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当那些孩子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通过这些人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如下: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

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

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

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

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

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

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

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的幼儿长大后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解读“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解读“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解读“三岁看⼩、七岁看⽼”2019-07-31孩⼦到底有多⼤的⼼理潜能?怎么让孩⼦的潜能在婴幼⼉时代得到全⾯、和谐⽽充分地开发?怎样才能使⾃家的宝贝早⽇“成龙成凤”?这是当今独⽣⼦⼥家庭⼗分关注的问题。

家长的⾼期望可以理解,但不能忽视的还应有⾼起点。

因为早教不只是为孩⼦上⼩学做准备的学前教育,它是为⼀⽣做准备的⼈⽣奠基教育,这对⼈⽣和⼈才的影响正如数千年民间谚语所说:“三岁看⼩,七岁看⽼”。

怎样理解“三岁看⼩、七岁看⽼”“三岁”与“七岁”,并⾮实指,⽽是虚指。

孩⼦的性格特征在幼⼩的时候基本定型,虽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

⼀个⼈在幼⼩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的领域。

所以,只有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能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常⾔说:“三岁看⼤,七岁看⽼。

”民间还流传的⼀句古⽼的谚语:“三岁看⼩,七岁看⽼”。

其实意思是⼀样的。

概括了幼⼉⼼理发展的⼀般规律。

“三岁看⼩”是指从⼉童三周岁时的⼼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后的⼼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从出⽣到三岁被称为婴⼉期,是⼉童⽣理发展、⼼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母的期望、⾏为和⼀些⽣活标准会被婴⼉内化为⾃⼰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到七岁被称为幼⼉期,⼜叫学前期。

所谓“七岁看⽼”是指在七岁时幼⼉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

因为孩⼦到七岁,他的思想、⽣活等很多⽅⾯已经初具雏型,他将带着这些烙印前⾏。

⼀个多⽅⾯发展良好的孩⼦,他将具有良好的品格,努⼒奋进;反之,⼀个某些⽅⾯很差的孩⼦,他必将带着各种⽑病歪歪斜斜地迈进,说不定途中还会摔倒或误⼊歧途⽽不能⾃拔,这可不是个⼩问题。

幼⼉教育家陈鹤琴说:“我们知道幼稚期(出⽣到七岁)是⼈⽣最重要的⼀个时期,什么习惯、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格就不容易形成了。

”既然幼⼉时期的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当⽗母的就该⾼度重视这个问题,抓紧对教育孩⼦的有利和有限的时机,千⽅百计的教育好孩⼦,⽽万万不可掉以轻⼼。

三岁七岁看老 心理学原理

三岁七岁看老 心理学原理

三岁七岁看老心理学原理人们常说“以三岁七岁看老”,意味着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

这一观点基于心理学原理,即人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本文将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探讨为什么人们常常从幼年时期开始观察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以及这一观察的意义和局限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是在幼年时期逐渐形成的。

在3岁到7岁的阶段,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建立自我意识、探索外界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这一时期的经验和环境对于个性特点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观察一个人的幼年时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

幼年时期的经历对于个性特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儿童在这个阶段通过与父母、兄弟姐妹和同伴的互动,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这些经历塑造了他们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自尊心。

例如,一个在幼年时期受到父母关爱和鼓励的孩子可能会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个性特点;而一个在幼年时期经历了负面情绪和不良环境的孩子可能会形成内向、自卑的个性特点。

幼年时期的环境对于个性特点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

家庭环境是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兄弟姐妹关系、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的个性产生深远影响。

学校和社会环境也会对个性产生影响,如教师的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

这些环境因素与个体的遗传特征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

然而,观察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时,也需要注意观察的局限性。

首先,幼年时期只是个性发展的起点,个性特点会随着成长和经历的变化而发展和调整。

因此,仅仅以幼年时期的观察来判断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是不全面和准确的。

其次,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是多维度的,不同的情境和环境下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例如,一个在家庭环境中内向的孩子,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可能会表现出外向的特点。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儿童观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儿童观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儿童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真的是很形象哦,意思就是说,三岁的时候,孩子的性格和将来的模样就大概能看出来,而到了七岁,那些性格特征就开始慢慢显露出来了。

就像我们常说的“竹子虽小,却有大志”,小朋友们虽然年纪小,但心里的世界可大着呢。

你想啊,孩子们在三岁的时候,特别喜欢模仿,看到什么就学什么,像小鹦鹉一样。

而这个时候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问东问西,简直就是个小侦探,看到个蚂蚁都能问半天。

你说,这样的探索精神,长大了能不变得出色吗?小孩子的想象力也是无穷无尽,常常能把简单的玩具变成各种各样的角色,今天是超人,明天是火箭,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想想看,小时候玩过的那些游戏,甚至可以成为他们人生的第一步,成为医生、科学家或者宇航员。

再说七岁,孩子们开始有自己的小主意了,开始在小伙伴之间建立关系。

像小小的社交圈,谁和谁好,谁和谁不太合,这些都在他们心里默默地划分着界限。

这个年纪的孩子,常常会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尤其在玩耍的时候,看到别人玩的好,就想要更努力,心里那种小竞争意识慢慢就起来了。

他们也会因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这种小争吵也是他们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重要一环哦。

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在这段时间对情绪的表达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他们会因为玩具抢不抢得到而哭,也会因为得到了一个新玩具而乐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他们在学习情绪管理,尽管有时候表现得像个小火山,随时都可能喷发,但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嘛。

孩子们在这个阶段也开始学会分享,慢慢理解“给”和“拿”的关系。

看着他们在玩耍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那种温馨的感觉,真让人心里暖暖的。

这时候的孩子特别敏感,能够很容易地感知到大人的情绪。

有时候你可能心情不好,孩子就会察觉到,安静地陪在你身边。

这样的小细节,真的让人心里觉得,哎呀,孩子的心里其实装着很多的情感和智慧。

正因为如此,父母在这个阶段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孩子可是在照镜子,看到的全是我们给他们的模样。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总是会听到身边老人说这样一句话“三岁看老,七岁看老”,每次听到的时候自己就会想,真有那么玄乎?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却暗藏了很深的哲理。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同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思想特征以及个人家庭实力、财力等情况,给孩子选择更好的培养方向。

从一个孩子的性格和日常表现,我们能够大致推断孩子将来的成就和所从事的行业,以及他成人后的为人处世风格等等。

看一个人三岁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他长大之后的样子;看一个人七岁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他老了之后的样子。

实际意思是: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就可以大概预测这个人的将来。

还有一句古话是“三岁定八十”,这里的三和七指的都不是孩子具体的年龄,而是指孩子幼时的行为方式能够判断孩子未来的发展,如今被证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到底该怎么解释中国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每当人们说这话的时候,经常是要批评一个人的时候。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行为不端或者是没出息、不争气,才会用到这个俗语去形容。

但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中国人会这么重视“三岁”和“七岁”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因缘?下面就用传统国学给分析一下。

这句老话其实完全可以用《易经》来解释,由于《易经》的“三才”宇宙观,“三”是成数,可以象征事物的成熟与完成,所以说,“三岁看大”。

《易经》里有“七日来复,天行也”的说法,七是天道运行的周期数,又“正月七日为人日”,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节庆,“七”可以象征人一生的时间,所以说,“七岁看老”。

还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这是古话,也就是所谓的经验之谈,经验是有局限性的。

如果想鉴别这句话的准确性,就需要一些数据和科学观点来论证。

但是小孩子0-3岁确实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在,这是有科学论证的结果。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之睿智,今人之谬解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之睿智,今人之谬解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之睿智,今人之谬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之睿智,今人之谬解得以前看过一本书,书名为《后西游记》,书中讲述的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取到的真经被后世僧人歪解用以诬民惑世收财敛权,最后不得以之下只能再寻僧人前往西天求取真解的故事。

由此而见即便是真理如果被曲解还是会造成不良后果。

言归正传,时下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三岁决定孩子一生”“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类似说法也屡见不鲜,身边亲戚朋友中有适龄小孩的似乎也都热衷于此,甚至于听说某些幼儿园入园前也有了入园考试。

学前教育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但是在小孩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强制性学习各种技艺知识,恰当吗?真得能决定他的将来发展吗?我们先来看一下以下这组数据,“小孩出生时脑的重量大约为350~400克,是成人脑重的25%。

第一年也就是1岁时可达成人的50%,2—3岁时脑重可达成人的75%,6—7岁时可达成人的90%,12岁时基本接近成人脑重,20岁时脑重停止增加。

”这组数据是被许多提倡学前教育的专家学者们广泛引用的,但事实上这组数据只是说明了人脑重量发展的过程,重量是什么?这只是一个物理量。

人脑重量的发展并不能等同于人脑的发展。

事实上孩子大脑的发展过程中的确存在两个大脑发展的快速期,第一个快速期是5—6岁,第二个快速期是13岁左右。

把这两个数据对比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大脑发展的快速期恰恰是大脑重量发展的稳定期,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典故,所以可以说三岁开始的学前教育给小孩身心造成的伤害是远大于给小孩带来的益处。

而这两个快速期分别对应的是小孩的符号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也就是说在小孩5—6岁的时候,家长可以适量增加一些关于符号运算方面的训练来帮助小孩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而在小孩13岁左右的时候应该已经在学校就读,家长只要在小孩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好督促和鼓励的工作就可以了。

那么,关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从古流传至今的民谚究竟该如何看待呢?其实我是很佩服总结出这条民谚的这位先贤的,他能在中国古代缺乏西方这种生理学和心理学等专业学术研究的支持下,仅仅依靠观察和经验就能总结出如此具有科学性的结论,足以说明古圣先贤的智慧在某种程度上是今人难以企及的。

宝爸宝妈育儿心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宝爸宝妈育儿心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宝爸宝妈育儿心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以下是复制了一个早教工作者分享的关于现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多数父母的误区:其中有一部分的错误我也在犯,庆幸的是自己及早的发现了这篇文章,正如作者问自己的,作为初为人母的我也更关心的是;“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头三年,我做对了吗?在我的引导下,她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她的学习能力强吗?遇到困难她是退缩不前还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能始终保持自信、健康的心灵吗?” 我也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大方、善良勇敢、内心快乐,有爱心的人。

事实上在孩子人生的头三年对他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在免疫系统的发展完善方面、还是在人格的健全发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很重要。

文章有点长,有宝宝的爸爸妈妈可要耐心看文。

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

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

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讲座家长看后的观后感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讲座家长看后的观后感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讲座家长看后的观后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讲座观后感》前几天去听了一个关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讲座,这可真是让我感触良多啊!讲座一开始,专家就抛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实话,我之前对这句话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怎么往深了想。

但听着专家一点点地分析,我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真不少。

专家讲了好多例子,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说是有个小男孩,三岁的时候就特别霸道,只要是他看上的玩具,不管别的小朋友正在玩,上手就抢。

家长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可到了七岁,这孩子在学校里依旧横行霸道,欺负同学,老师多次找家长谈话也没啥效果。

这时候家长着急了,想管却发现根本管不住,孩子已经养成习惯了。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家孩子的一些小事。

我家娃刚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在客厅看电视,他突然就闹着要看动画片。

我和他爸想着让他等等,把这集电视剧看完。

结果小家伙不干了,直接躺在地上打滚,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当时我心里那个气呀,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任性。

但又想着,可能是被宠坏了,以后好好教育就行。

现在孩子快五岁了,类似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比如想要个新玩具,不给他买就发脾气,甚至还会摔东西。

有时候我真的很担心,他这样下去,到了七岁还不得无法无天了?讲座中还提到,孩子在三岁到七岁这个阶段,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那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可能会顺畅很多;但如果家长忽视了,等孩子长大了,再想纠正就难了。

想到这儿,我就觉得特别愧疚。

平时工作忙,对孩子的关心确实不够。

总觉得孩子还小,等长大了再教育也不迟。

可听了这个讲座我才明白,教育孩子真的是一刻也不能等。

回到家后,我和孩子他爸认真地讨论了这个问题。

我们决定以后要多花时间陪孩子,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及时纠正他的不良行为。

比如说,每次吃饭前,让他帮忙摆碗筷,培养他的责任感;看电视规定好时间,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人曾对5~6岁学龄前儿童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脾气不好的近16%,性格古怪的占5%,有神经质倾向的占28%,有行为问题的占9%,社会交往不良的近3%,有情绪障碍的近2%,注意力障碍的占10%,智力低下的占0.6%,此外还有偏食、言语发育迟滞、分离性焦虑、强迫现象等。

同时也调查了这些幼儿的躯体疾患,其总和仅占1.5%。

相比之下,幼儿心理偏离问题较为普遍。

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

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人说:“树大自然直。

”这种放任自流的思想,不符合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幼儿期身心发展的特征幼儿的身体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除了身高体重的增加外,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机能也有所发展。

由于大肌肉的发展,幼儿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小肌肉的开始发展,使幼儿已能从事绘画、写字等活动。

脑的结构到幼儿期末已经成熟,孩子可以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6岁能掌握3000~4000个词汇,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

这个时期的孩子说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等原因,因此,成人在与孩子交谈时,应尽量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幼儿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的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目的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也日益增强。

从幼儿记忆的发展看,主要是不随意记忆,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幼儿记忆很易受成人的暗示,也很容易发生现实与臆想混淆现象,与此相联系的是幼儿十分相信童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与情节。

自己也会编织一些自己向往的、却又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成人往往误认为是孩子在撒谎。

幼儿的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引起的动因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情绪常常极度强烈而高涨。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网络上看到了这篇文章,于心有戚戚焉。

也看过很多关于童年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从没有象这篇文章一样,从里面看到了自己。

转载这篇文章出来,不是为了要批判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影响,而是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和自己最匹配的另一半。

希望人们在寻找伴侣的时候,都能有一颗包容理解的心。

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

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

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为什么三岁看小 七岁看老

为什么三岁看小 七岁看老

为什么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中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样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人三岁的时候,基本就能看出其青少年时期是什么样子;而到七岁时,大概也能看出他这辈子是什么样子。

这句话在今人看来,有些唬人的意味,大多数人对这种说法也是嗤之以鼻。

但凡是能够从古流传至今的名言,大多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处世哲学,千万不能小看。

那么,所谓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易经》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三、七是事物发展的周期《易经》中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的说法,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易经》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物极必反,周而复始,就像花开花落,不断循环。

那么,这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是多少?河图洛书中有“天有十日”的说法,“十”就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

有人或许会不解,我们所见的花并不是十日间就能经历盛开、枯萎,世界更多的东西的发展的周期也并不是十日。

其实这里的“十”并不是指的时间,而是“成数”,就像我们做事时,如果有十成把握,那就是做成了。

类似的词语有“十全十美”、“十分努力”等,任何事情做到了十分,那就是代表着极致和圆满。

通过上文就很容易理解《易经》中说的:“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这句话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的时间,是七天,这个“七”除了时间,更有成数的意思,生活中你做什么事,做了七成,那么其实已经差不多成功了,剩下的只是顺水推舟。

而“三”是变数,任何事情,你刚做了三成,说明大致方向已经确定了,但最后能不能成,还是有变数。

这也正是为何古人会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原因,这里的“三”是人生的变数,刚出生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但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就会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看法,到了三岁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有了自己的意愿和性格。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哲学原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哲学原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哲学原理三岁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他们会用简单的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非常简单和直接的,他们只关注眼前的事物,不会去思考过多的哲学问题。

而七岁的孩子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周围的世界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开始有意识地思考一些哲学问题。

比如,他们会好奇地问父母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和落下,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人要死亡等等。

这些问题是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表现,也是他们对哲学问题产生兴趣的体现。

从这个阶段开始,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会开始思考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时候,父母和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哲学原理的启蒙,帮助他们理解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类的价值以及社会的发展规律等问题,引导他们用更深入的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哲学原理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思考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

哲学原理的核心是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它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地看待生活,对待他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用哲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哲学原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维能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评价人生和世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

总之,哲学原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孩子正确地理解和评价人生和世界,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维能力。

3岁看大七岁看老心理学原理

3岁看大七岁看老心理学原理

3岁看大七岁看老心理学原理
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聊聊“3 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心理学原理。

咱就说 3 岁的孩子吧,那真是小不点儿一个,但这时候他们的性格特点其实已经开始冒头了哟!比如咱隔壁的小明,3 岁的时候就能看出来胆儿特别大,啥都敢尝试,嘿,这不,长大了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

这就像小树苗刚破土而出,虽然只是小小的苗头,但未来大致的生长方向已经有啦!
再说说 7 岁的时候,那可就更明显啦!像我表弟,7 岁的时候就特别有正义感,看见别人受欺负就要上去帮忙,这长大了妥妥地就是个热心肠啊!这就好比树已经长出了枝干,形状差不多固定啦。

你想想看,3 岁时的一些表现,真的会影响后续的发展呀!这不是开玩
笑的。

就好比一个孩子小时候如果总是爱撒谎,那长大以后会不会也习惯性地满嘴跑火车呢?哎呀呀,这还真不好说!
那这背后的原理到底是啥呢?其实就是早期的经历和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巨大啊!3 岁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张空白的画布,这时候染上的颜色,那可
很难擦掉。

7 岁呢,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行为模式和观念,就像建造房子有了个初步的框架。

我就特别感慨,咱们大人可要重视孩子小时候的培养和引导啊!别小看了这短短的几年,这可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呀!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所以呀,要给孩子满满的爱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茁壮成长。

我觉得呀,“3 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真的超有道理!咱可不能马虎对待,得用心去呵护和教导孩子,帮他们画出最美的人生画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点道理
导读:“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是古人说的一句话,虽然有点绝对,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个真理,幼年的教育是特别重要的。

两岁是孩子的第一逆反期。

那么,三岁宝宝的家长如何施教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非智力心理素质建设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幸福美满人生的定义
作为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幸福美满。

对于美满幸福的定义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成功、健康、自在。

怎样帮助孩子取得人生的成功呢?进行智力开发是当今家长普遍的尝试。

关于成功,有过这样一个公式:成功=能力+机会。

在这里,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的主观条件,机会指这个人所处的社会客观条件。

不同的人对于能力可能有不同的定义。

总体来讲,一个人的能力是由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两部分组成的。

情商是衡量人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未来成功与命运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

那么,什么是智力呢?智力就是我们观察、认识社会、利用经验和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考能力等等。

这种能力家长都比较重视开发,有些人从胎教就开始了。

然而,智商提高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呢?
似乎不是这样。

一个运动员技术很好,但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临场紧张,承受不了压力及比赛过程中的种种曲折和挫折,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绩。

情商教育与成功人生
人类一直重视智力的发展,并且有了衡量智力的测试系统──智商;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智商以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应该重视的参照元素———情商。

情商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

科学家们经过各种测验和考察,证明了情商比智商对人更重要,它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婚姻、工作和整个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包括他的事业。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最显著的位置放了一块软糖。

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没把软糖吃掉,你就会得到奖励,得到另一块软糖。

这样,你将得到两块软糖。

如果你等不到老师来就把糖吃掉了,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

有些孩子忍受不了诱惑,把糖吃掉了。

还有一些孩子明白只要坚持下来,就能得到两块软糖,于是尽量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唱歌,蹦蹦跳跳,就是不看那块糖,一直等到老师叫他出来,并得到奖励。

专家们把能够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分为两组,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成功。

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情商弱一点的孩子,长大以后不管智商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

这项研究引发了社会对情商教育的重视。

聪明的家长从小就应培养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知道什么做法能够成功,能够得到奖励,在竞赛中能够得分。

许多家长总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可是孩子把握人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往往被忽略了。

家长们把决定一个人婚姻、工作、人际关系、事业的主要部分忽略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这样讲过: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母亲给我的,叫“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小时候每次跌倒了,妈妈就说,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这个声音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警句,一个格言,成为生命的本能反应。

在以后的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这种心理逻辑都会起作用。

这就启发我们,人在幼年时特别容易接受简单逻辑、简单说法的暗示,进而会形成一个影响他终生的心理素质。

所以,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没有必要把家庭教育看得特别复杂,往往家长的一个简单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影响孩子一生。

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提出明确的口号,重视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开发,重视情商教育。

这对于独生子女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