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练习(答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练习(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374599cf84b9d529ea7a07.png)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D.在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液体中的大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音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D.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4.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A.钢轨B.纯水C.木材D.空气5.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地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6.为了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7.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艇上的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为了美观C.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医院里的B超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8.为探究声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有人设计了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A.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B.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C.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D.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形9.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是熟瓜.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如图A所示),脏器不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的多少(如图B所示).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10.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A.空气带B.固体物质C.真空带D.液体物质11.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12.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13.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以得名.“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A.响度与音色B.响度与音调C.乐音与噪声D.超声与次声二、填空题14.在中考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评试题(详解版)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评试题(详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a4d49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9.pn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2、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
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瓶琴”的“琴声”因为振动产生B.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芳的耳朵3、线上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4、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
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5、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乐队演奏时,有经验的听众仅凭音乐声也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重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测试试题(含解析)
![重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测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209d2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70.pn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2、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
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A.是次声波B.是超声波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传播不需要介质3、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B.科学家研制氟利昂替代品C.为了推销商品,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D.在摩托车上装消声器4、手鼓社团活动时,敲鼓的力越来越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响度变大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音调变低5、琵琶演员在演奏前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这是一架空灵鼓,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一,鼓体上方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舌状叶片叫作音舌。
敲击空灵鼓时,音舌振动发声。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舌,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敵击不同音舌,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3、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
第一章 声现象(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2024)
![第一章 声现象(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63b19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1.png)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第一章声现象(A卷•达标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速度【答案】B【解析】为了保护听力,要控制声音不超过90分贝,当声音的响度超过90分贝,会影响听力,所以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北京·中考真题)北京的鸽哨制作精致,图中所示的是用多个管状哨连接成的一个“连筒类”鸽哨。
当鸽子携带鸽哨飞行时,哨声既有高音、也有低音,主要是因为各筒的长短会影响发出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A.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各筒的长短不同,空气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符合题意;B.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与发生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与各筒的长短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影响因素是振动的幅度,与各筒的长短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与各筒的长短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我们能分辨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模仿的是哪位歌唱家的歌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量D.音调【答案】B【解析】不同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我们能分辨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模仿的是哪位歌唱家的歌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而与响度、音调、音量没有关系。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乐曲、音域宽广。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b03e1fee06eff9aef8079b.png)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调会逐渐降低B.响度想都会逐渐变小C.音色会逐渐变差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过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吹气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A. 28.33m/sB. 13.60m/sC. 14.78m/sD. 14.17m/s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C.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6.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
分析原因的可能是()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
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7.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8.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的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s敲打铁轨一次。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0f225748dd3383c4ba4cd222.png)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总分值100分时间90min〕一、填空题〔26分〕1、声响是由物体发生的,声响要靠传达,不能传声。
往常我们听到声响是经过传到我们耳朵里,在常温下,声响在其中的传达速度是,某人在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那么,这团体距打雷处约m。
2、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触及的发声体区分是、、。
3、举世知名的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修建有十分美妙的声响现象,它是我国现代修建师应用形成的音响效果。
4、用牙悄然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留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坚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和以前异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拟两次听到的敲击声,次听到的敲击声比拟响,这个实验说明。
5、蜜蜂翅膀每秒振动3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是。
蝴蝶飞舞,而听不到声响是由于。
6、声响的特性是指、、,〝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响的不同来判别的,〝震耳欲聋〞是指声响的大,〝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高。
7、物理学上把发声体做时所发生的声响叫噪声,为了维护听力,应控制噪声在以下。
8、蝙蝠可以应用超声波发现昆虫和确定方位,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医生可以应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9、空难发作后,搜救人员运用声纳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这是应用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可以传声。
A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了D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1、在敲锣时,中止对锣的敲击后,锣声却〝语音不止〞A 人耳有〝延时〞作用B 是锣声被反射回来的声响C 锣中止振动后,周围空气还在振动D 锣振动尚未中止12、邮电局的长途亭大都应用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由于玻璃A 能较好地吸收声响B 能较好地反射声响C 不能传递声响D 以上都不对13、空气、水、钢铁都是传达声响的介质,声响在这三种介质中传达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陈列是:A 空气、水、钢铁B 水、钢铁、空气C 钢铁、水、空气D 钢铁、空气、水14、在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和小江区分依据发令抢冒烟和听到枪声末尾记时,同一运发动的跑步效果:A 小明比小江多了0.294秒B 小江比小明多了0.294秒C 小明和小江的记载结果一样D 小江记载的结果更准确15、假设声响在空气中传达的速度变为1m/s,那么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个效果的讨论,一位同窗提出了以下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别不正确的选项是:A 教室内先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员的讲课声B 汽车的喇叭不能更起到原来的作用C 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会更差D 我们听到万米空中的客机声时看不到飞机16、300年前,意大利迷信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里自在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发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以下效果不是该实验所研讨的是:A 蝙蝠飞行靠什么规避阻碍物 B 眼睛对蝙蝠发飞行能否起作用C 耳朵对蝙蝠发飞行能否起作用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17、把头埋在水缸中说话,听到声响是〝嗡嗡〞的这是由于:A 水缸振动发声B 耳朵振动发声C 听到了回声D 听清了回声18、人耳能听到的声响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响的:A 振幅B 频率C 音色D 响度19、以下各组植物、仪器和自然现象,不能发生次声波的是:A 大象B 火山喷发C 台风D 〝B〞超机20、以下现象中哪个跟回声有关:A、在室内说话比在原野里说话听起来响亮 B 蝙蝠应用超声波扑捉蚊虫C、船只应用〝声呐〞测定距冰山的距离 D 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亮21、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选项是:A 声波发生的条件声源B 声的种类噪音介质噪声C 削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削弱D 噪音的特征音调在传达进程中削弱音乐在人耳处削弱频率22、声响在平均空气里传达进程中A 声速逐渐减小B 频率逐渐减小C 振幅逐渐减小D 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2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以下哪种措施不能削弱噪声:A 机动车辆在市内制止鸣笛B 城市路途两旁装置隔声板C 汽车排气管上装置消声器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目的2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声响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B 只需物体振动,一定有声波发生C 回声的声速比原来的声速小D 声波的传达不需求介质三、验探求题〔20分〕25、如图是探求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①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c225db6e009581b6bd9ebc7.png)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如图所示,女子锣鼓队正在隆重表演,其中的一环节是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此时鼓声就立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A.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B.手吸收了声音的传播C.手使鼓面的振动停止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2.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3.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4.关于敲鼓时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鼓面振动越快,响度越大C.听到的声音由鼓槌的振动产生的D.远处的人听到鼓声是由空气传播的5.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
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调音色B.响度音色C.音调响度D.只可能是音色6.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B、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7.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
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活塞”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8.如图,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种声音,它们的部分特性声音强弱等级/dB频率/Hz甲100600乙601100A.甲的音调高B.乙的响度大C.发出甲声音时,声源的振幅较大D.发出乙声音时,声源振动得较慢9.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改变发动机的音色B.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笛子的振动而产生的C.人们过春节的时候都会放鞭炮以増加节日喜庆气氛,所以鞭炮声是乐音D.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10.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含答案.doc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bd9cadf915f804d2a16c116.png)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目的是验证()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是因为闹钟发出的闹铃声响度太小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途中控制噪声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不能直接交谈()A.在月球上B.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C.在一堵墙的两边D.分别坐在同向行驶的汽车上4.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5.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图书阅览室内的低声细语B.上课时隔壁教室传来音乐课的歌声C.夜深人静时美妙的钢琴声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6.如图所示,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小明表演了“威风锣鼓”节目,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是为了改变鼓声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7.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是清洁剂B.超声发生反射C.超声传递去污的信息D.超声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8.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增大讲话响度B.增大传人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速度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9.声音的音调越高,则()A.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声音的频率一定都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声音的频率一定都越小C.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一定越大D.声音的频率一定越大10.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之处是()A.声速B.声调C.响度D.音色11.下列事例中,利用声能传递能量的是()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异常B.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零件C.医生用听诊器为患者检查身体D.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有人说:“响雷啦,快下雨了”1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二、填空题13.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ced1fb195f312b3169a5fa.png)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调会逐渐降低B.响度想都会逐渐变小C.音色会逐渐变差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过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吹气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A. 28.33m/sB. 13.60m/sC. 14.78m/sD. 14.17m/s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C.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6.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
分析原因的可能是()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
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7.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8.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的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s敲打铁轨一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e278b337a45177232f60a2b7.png)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满足题设要求,请选符合题设要求的一项.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4.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7.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第7题8.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0.夏天的傍晚,乘凉的人们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听不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原因是蝙蝠()A.不会发声B.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C.发声频率太高D.发声频率太低1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2.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7分.13.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 产生的,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_______ (相同/不同)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d8922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8.pn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老师鼓励同学们上课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D.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0米以上3、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4、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5、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某学校教室、走廊等墙壁上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 表示要控制声音的音调低一点B.“禁止大声喧哗”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禁止大声喧哗” 中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老师能听出是哪个同学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并排靠近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橡皮锤敲击甲音叉时,甲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与乙音叉紧靠的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球会跳动;该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够传递______,如果在真空环境中做这个实验,则该现象______(选填“仍会”或“不会”)发生。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9970caf6482fb4daa58d4bfa.png)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3.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B.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C.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5.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6.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A. B. C. D.7.“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把音量调小一些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优美的歌声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D.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9.把一个电铃放入扣住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找们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然沿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我们会听到电铃的声音()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都有可能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二.填空题(共8题;共36分)11.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_产生的。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1730028ea81c759f578ae.png)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是()A.马蹄声不音的速度比空气慢2.广场舞俗称“坝坝舞”,一方面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伴舞歌曲的声音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广场舞的伴舞歌曲是音乐,所以不能算噪声B.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音调过高C.伴舞歌曲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D.当歌曲放得比较小声时,音箱没有产生振动3.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4.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6.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
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A.动物反应灵敏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7.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探测深海B.敲瓶底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8.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9.对“0dB”的理解,正确的是()A.0dB说明物体不振动B.0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C.0dB说明频率低于20HzD.0dB说明频率高于20000Hz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06c59ddba1aa8114531d98e.png)
复习声现象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1、声音由物体的产生,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声波————(或其它组织)——听——大脑;其它传递途径:。
4、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
(单位:;简称为,符号为)5、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
6、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声波。
7、声音的强弱叫做。
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
振幅越大,响度越。
9、声音的三个特征:、和。
10、噪声是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1、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
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为什么?。
12、用牛皮纸刮动梳齿,纸片振动起来,并发出声音。
快速刮动梳齿比慢速刮动梳齿时纸片振动得,快速刮动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
13、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
14、遇到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天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的产生的,我们能听到嗡嗡声是靠传播来的。
15、“不见其人,只听其声”也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人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
16、目前,国内、国际航线上已经在大量使用超音速客机,以超过声速的速度运送旅客,则超音速客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至少在km以上(空气温度为15℃)17、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液体能传声的是:()A 海豚能随训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B 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C 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D 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18、“引颈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 音调的高低B 响度的大小C 前者指音调高低,后者指响度大小D 后者指音调高低,前者指响度大小19、音乐课上,当老师发音偏高时,到了高音区,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A 音量不够B 响度不够C 频率不够D 音色不好20、噪声有时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以下各种噪声中不是有利的应用的()A 有经验的工人凭机器发出的噪声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B 足球比赛时,观众喝彩的噪声能鼓舞运动员的士气C 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D 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噪声烘托演出的效果21、科学家们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满足题设要求,请选符合题设要求的一项.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4.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7.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
鼓面,观察纸屑跳动
的情况
第7题
8.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0.夏天的傍晚,乘凉的人们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听不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原因是蝙蝠()
A.不会发声B.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C.发声频率太高D.发声频率太低
1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2.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13.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 产生的,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_______ (相同/不同) 。
声音在钢材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大/小)。
14.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约300 m的矿工通过敲击钻杆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使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这是利用了_______比_______传声效果好。
15.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小刚同学寻声而去,其_____(音调、响度)不变,但______ 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在15℃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16.“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17.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门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
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大,也可以说他在说话时,声带的振动_______大。
18.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_______,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
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_______装置,
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19.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
在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第19题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20.人耳能听到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__,监测与控制_________波
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2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___________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___________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___________高。
2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中传
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加
以辨别。
2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___的形成向远处传播。
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
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7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有数值计算的题,结果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4.(10分)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接
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_,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____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
验,则________(“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
25.(6分)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
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
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第25题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
到清晰的“叮当”声。
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
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
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_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9.(9分)用超声侧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有多深?(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