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课堂PPT)
合集下载
【苏东坡传】 ppt课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 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 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 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 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 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 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 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 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 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 怀古》、《赤壁赋》等。
《苏东坡传》
本人推荐
• 传记文学的特点之一是介于通俗文学和学术研究 之间,一本好的传记文学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学术 功底,包括对一手材料的占有和对人物的全面把 握;同时还需要流畅的文笔,兼具可读性和真实 性。 从文学角度来说,林语堂作为文学大家,《苏东 坡传》一如既往地体现了他优雅风趣的文风,具 有相当的可读性,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瑕不掩 瑜,《苏东坡传》作为四大传记经典还是值得推 荐的,苏东坡的风度、气质、人品通过林语堂的 文字深深折服了我,感到由衷敬佩。
•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 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 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 见
•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 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乌台诗案
•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 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 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 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 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 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 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 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 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 “乌台诗案”。
宋史苏轼传课件ppt
苏轼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他的 书法作品以行书、草书为主,笔力矫健,气韵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苏轼的绘画作品以山水、人物画为主,风格清新自然,笔墨淋漓,富有生活气息 。他的绘画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幅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3
苏轼的政治生涯
苏轼的科举之路
文风格被广泛模仿和借鉴。
苏轼的思想和艺术观念也对后世 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
苏轼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对后世的 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为
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人对苏轼的评价
后人对苏轼的评价非常高,他被誉为 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和文坛领袖。
后人对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文学 领域,他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 的成就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苏轼曾深入研究佛学,认为佛家思想 有助于解脱人生苦难,达到内心的平 静。
苏轼在晚年更加倾向于佛家思想,通 过禅修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苏轼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佛家典故 和思想,以表达对生命和宇宙的独特 见解。
他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认为不 同思想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构建 完善的人格。
05
苏轼的影响和评价
贬谪期间,苏轼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成为文学史上的佳作。
04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3
苏轼认为学而优则仕,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实 现儒家理想的途径。
02
他主张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疾苦,提倡社会和 谐与公正。
04
在政治上,苏轼主张改革弊政,以恢复王道为己任 ,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
苏轼的绘画作品以山水、人物画为主,风格清新自然,笔墨淋漓,富有生活气息 。他的绘画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幅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3
苏轼的政治生涯
苏轼的科举之路
文风格被广泛模仿和借鉴。
苏轼的思想和艺术观念也对后世 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
苏轼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对后世的 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为
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人对苏轼的评价
后人对苏轼的评价非常高,他被誉为 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和文坛领袖。
后人对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文学 领域,他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 的成就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苏轼曾深入研究佛学,认为佛家思想 有助于解脱人生苦难,达到内心的平 静。
苏轼在晚年更加倾向于佛家思想,通 过禅修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苏轼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佛家典故 和思想,以表达对生命和宇宙的独特 见解。
他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认为不 同思想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构建 完善的人格。
05
苏轼的影响和评价
贬谪期间,苏轼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成为文学史上的佳作。
04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3
苏轼认为学而优则仕,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实 现儒家理想的途径。
02
他主张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疾苦,提倡社会和 谐与公正。
04
在政治上,苏轼主张改革弊政,以恢复王道为己任 ,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
宋史苏轼传课件ppt
奉献社会
苏轼认为人应该积极奉献 社会,用自己的才智为社 会做出贡献。
苏轼的价值观
人格独立
苏轼重视人格的独立和尊 严,不屈从于权势和世俗 的束缚。
真诚善良
苏轼认为人应该真诚善良 ,关爱他人,以善待人。
追求卓越
苏轼追求卓越,对自己的 才华和成就有着极高的要 求。
03
苏轼的文学创作与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创作特点
最终,他被贬至黄 州、惠州、儋州等 地。
苏轼的政治生涯充 满了曲折和艰辛。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 ,他因反对新法而 遭到排挤和打击。
在这些地方,他深 入了解民情,关注 民生疾苦,为百姓 做了不少好事。
02
苏轼的思想与哲学
苏轼的哲学思想
道家思想
苏轼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 然、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和独立
。
才情横溢,作品丰富多样
苏轼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词曲等多种形式,且才情横 溢,作品丰富多样。
自然清新的文风
苏轼的文学风格自然清新,不拘一格,善于从自然景物、日常生活 和历史故事中汲取灵感。
富有哲理的思考
苏轼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 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苏轼的诗歌创作
政治才能卓越
苏轼在政治上主张改革,虽多 次遭贬谪,但始终关注民生, 致力于兴利除弊。
人生经历坎坷
苏轼历经仕途起伏,晚年更因 新旧党争而流放海南,生活艰 难。
人格独立、思想开放
苏轼反对程颐的独断言论,主 张兼容并包,被视为儒家思想
革新者。
对苏轼的思考题
01
02
03
04
苏轼的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当时 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
苏轼在政治上主张改革,但为 何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
▲《苏东坡传》PPT
在艺术家们不断的探索中可以得知大自然的节奏 永远是含有功能作用的,因为其线条轮廓都是生 长发展的结果,而且各有用途。大自然的环境促 使动物进化,外形自然因其改观这也同时隐含生 命之感、动态之美,一切皆将美与运动相关联。
⑤得出结论:以上所述,便证明了‚美是运动‛。 因为运动使人感受到生机与不同的特征,将其活 灵活现的表达出来,使人感受到运动,便有了生 命力有了美感。故‚美是运动‛。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 和县坂仔镇)人。笔名毛驴、宰予、岂 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 言学家、翻译家。早年留学美国、德国, 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 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 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 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 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 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 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 享年80岁。
④ 尝试分析:传统的中国书画以水墨为主,彩料为
辅,以其着笔瞬间笔尖的色调、浓淡程度、停顿时 间、笔法回转而决定了书画作品的优劣与美丑。其 中色彩的浓淡与笔锋的抑扬顿挫最为重要,因为批 评家所看的并非静态的比例与对称,而是动态的曲折交错之处,中国的批评家以其在脑中构出 书画家手执毛笔,笔尖挥动,顿挫有致的节奏之感, 仿佛在欣赏笔在纸上的盘旋、舞蹈,忽而飞扬,忽 而踮足,忽而下跌,忽而轻盈跳跃,好似形成一种 独立的节奏,自配着背景音乐,让人浮想联翩。因 此探索此种抽象画的门路方法与西洋抽象画不同, 也就出现了‚写意‛、‚写实‛之说。人们也由此
《苏东坡传》ppt课件
1、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 者亦属罕有。 3、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 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4、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 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 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 在那种气氛中了。 5、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 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 的下午。
①重新阅读:“美是运动”的概念最初我是在第二 十章“国画”中,于是我便再次阅读关于“美是 运动”的数段。
②重找原句:书中说“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 奏的问题”,而“艺术”让人联想至“美”, “节奏”必然由“运动”而来。无论任何的艺术 方式,其中皆蕴含着节奏。例如绘画、雕刻、音 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都隐藏着节奏,而节奏的不 同,导致了美的千姿百态,不拘泥于单调,此点 也正诠释了美的真谛。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 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 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 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 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 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 和县坂仔镇)人。笔名毛驴、宰予、岂 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 言学家、翻译家。早年留学美国、德国, 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 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 《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 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 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 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 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 香港逝世,享年80岁。
苏东坡传的PPT.PPT23页
苏东坡传的PPT.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 东 坡 传
林 语 堂
1
作者介绍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哲学家,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 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 任教,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 《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 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 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
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引出关于顺江而逃的叙 写。 3、这侧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这则材料体现了苏东坡恬适自得的性格特 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苏东坡在当时社会上 的影响力之大。
9
和曾巩同时去世的谣言
1、苏东坡对这些谣言的态度怎样? 平生所得毁誉,皆此类也。
2、谣言的出现和苏东坡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这一方面说明,苏东坡由于牵连政治,
第二部分(2-7):写与苏东坡有关的几则谣言。 第三部分(8-20):写苏东坡的精神发生了变化,
并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
5
第一部分
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苏东坡这段时间 的生活状态?
(1)黄州小镇环境 (2)苏东坡所交的朋友 2、作者是如何刻画睡梦丰足的李岩的?刻
画李岩的作用是什么? 写李岩,通过两个细节来刻画:一是
(2)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作者的论述更 加令人信服。
(3)推动情节发展。 (4)使文章的文化底蕴更为丰厚,增强了
文学韵味。
17
写作特点
1、披沙拣金,选材精当 。 2、合理想像,重视细节。 3、诗文渲染,多种表达 。
18
主旨
文中选择了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情况 和在黄州的伟大成就,反映了苏东坡在 面对人生灾难时所秉持的安然自在,解 脱自由、超然物外、积极面对的人生态 度、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
前游赤壁是舟中确实发生的实事;后游 赤壁,则有了道士化鹤的虚幻联想。
13
3、第18节“他是暗示另外一个境界”中的“另 外一个境界”是指什么? 道家的神仙境界。
4、苏东坡为什么会做这个梦? 体现了苏东坡对道家思想的认可与追随。
5、第19-20节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苏东坡什 么性格特点? 记述了苏东坡在承天寺的月下漫步,也是 苏东坡光明澄澈的心境的写照。
李岩在朋友下棋时能“立刻睡着”,且 “睡量”极大;二是写李岩自得其乐,在 四脚棋盘上用一个黑子独自作战。
写苏东坡这位闲适散淡的朋友,是为了 从侧面烘托苏东坡自得其乐的状态。
6
第二部分
1、作者记述了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与他有 关的哪些谣言?
(1)苏东坡和酒友夜游的谣言 (2)苏东坡顺江而逃的谣言 (3)和曾巩同时去世的谣言
(4)有洞透人生的智慧。比如第一次游赤壁,感悟 到人生须臾、自然永恒的哲理。
(5)寄情自然、逍遥自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 余生”的词句和第二次游赤壁后的梦鹤,表现出苏 东坡的超脱。
16
2、文章引用了苏东坡的不少诗文,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1)直接引用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传 记的真实性,使传主形象真实可感、具体 生动。
所以受到当权人物的高度关注,引起了一 些谣言;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苏东坡面对 这些谣言的无奈和超脱。
10
思考:记述这些谣言有什么用意?
写苏东坡遭遇这些谣言,一方面说明苏东 坡受政敌们的密切关注和社会影响力之大, 另一方面烘托了苏东坡处变不惊、超脱困境 的旷达乐观的特点。
11
第三部分
1、在黄州期间,苏东坡的精神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这种变化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 影响? 在黄州,苏东坡的精神完全松弛下来, 处于安然自在的状态。体现在创作上,讽刺 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和愤怒,全 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光辉温暖、亲 切宽和的诙谐、透彻而深刻的人生觉悟。
15
总结全文
1、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特点?
(1)旷达乐观。即便被贬到黄州,苏东坡依然快乐 潇洒地过着“神仙般生活”。
(2)放浪不羁,率性自然。苏东坡喜欢饮酒夜游, 有时喝醉以后,就在草地上躺下便睡。
(3)诙谐幽默,善于自嘲。比如苏东坡写自己和他 人的贫穷时,提到他和马梦得同年出生,自嘲当年 出生的人都不会富贵。
12
2、第11-18节详细描述了《前赤壁赋》和《后 赤壁赋》的情景,两次夜游的起兴和游程有 何不同?
第一次是有目的、预先计划好的月下泛 舟,人不离舟,所写的只是江与月;第二次 无江游的预先安排,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 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才再度泛舟的, 而且还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 折得多。
名文学家、书画家、
诗人、词人、政治家、
美食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中国文学史上
少有的全才之一。后
代文人称其为“坡
仙”、“诗神”、 “词圣”。等
3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辛(词)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黄米蔡 (书法)
4
结构
第一部分(1):总写苏东坡在黄州过的“神仙 般生活”。
14
6、《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感情的句子是 哪些?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 人耳。
7、引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文中有何作 用?
文末引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既 真切地展示了苏东坡月下漫步宁静欣悦的心 境,又强化了文章的观点——“苏东坡现在 过的是神仙般生活”。诗文的引用,增强了 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韵味。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 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 者。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代表作有《京华烟云》《吾国 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
2
苏
• 苏轼,字子瞻,又字
轼
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人称其为
“苏东坡”。北宋著
7苏东Βιβλιοθήκη 和酒友夜游的谣言《黄泥坂词》引起的有趣的谣言→体现了苏东 坡善于享受生活乐趣的特点。
他的夜游有“牛肉与酒”小文为证 →苏东坡 作为乐天派的逍遥自在的特点
8
苏东坡顺江而逃的谣言
1、苏东坡夜游时写的告别词中哪句话体现了他 顺江而逃?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引用这首告别词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苏东坡在夜游时写的一首告别词,既
林 语 堂
1
作者介绍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哲学家,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 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 任教,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 《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 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 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
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引出关于顺江而逃的叙 写。 3、这侧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这则材料体现了苏东坡恬适自得的性格特 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苏东坡在当时社会上 的影响力之大。
9
和曾巩同时去世的谣言
1、苏东坡对这些谣言的态度怎样? 平生所得毁誉,皆此类也。
2、谣言的出现和苏东坡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这一方面说明,苏东坡由于牵连政治,
第二部分(2-7):写与苏东坡有关的几则谣言。 第三部分(8-20):写苏东坡的精神发生了变化,
并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
5
第一部分
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苏东坡这段时间 的生活状态?
(1)黄州小镇环境 (2)苏东坡所交的朋友 2、作者是如何刻画睡梦丰足的李岩的?刻
画李岩的作用是什么? 写李岩,通过两个细节来刻画:一是
(2)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作者的论述更 加令人信服。
(3)推动情节发展。 (4)使文章的文化底蕴更为丰厚,增强了
文学韵味。
17
写作特点
1、披沙拣金,选材精当 。 2、合理想像,重视细节。 3、诗文渲染,多种表达 。
18
主旨
文中选择了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情况 和在黄州的伟大成就,反映了苏东坡在 面对人生灾难时所秉持的安然自在,解 脱自由、超然物外、积极面对的人生态 度、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
前游赤壁是舟中确实发生的实事;后游 赤壁,则有了道士化鹤的虚幻联想。
13
3、第18节“他是暗示另外一个境界”中的“另 外一个境界”是指什么? 道家的神仙境界。
4、苏东坡为什么会做这个梦? 体现了苏东坡对道家思想的认可与追随。
5、第19-20节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苏东坡什 么性格特点? 记述了苏东坡在承天寺的月下漫步,也是 苏东坡光明澄澈的心境的写照。
李岩在朋友下棋时能“立刻睡着”,且 “睡量”极大;二是写李岩自得其乐,在 四脚棋盘上用一个黑子独自作战。
写苏东坡这位闲适散淡的朋友,是为了 从侧面烘托苏东坡自得其乐的状态。
6
第二部分
1、作者记述了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与他有 关的哪些谣言?
(1)苏东坡和酒友夜游的谣言 (2)苏东坡顺江而逃的谣言 (3)和曾巩同时去世的谣言
(4)有洞透人生的智慧。比如第一次游赤壁,感悟 到人生须臾、自然永恒的哲理。
(5)寄情自然、逍遥自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 余生”的词句和第二次游赤壁后的梦鹤,表现出苏 东坡的超脱。
16
2、文章引用了苏东坡的不少诗文,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1)直接引用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传 记的真实性,使传主形象真实可感、具体 生动。
所以受到当权人物的高度关注,引起了一 些谣言;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苏东坡面对 这些谣言的无奈和超脱。
10
思考:记述这些谣言有什么用意?
写苏东坡遭遇这些谣言,一方面说明苏东 坡受政敌们的密切关注和社会影响力之大, 另一方面烘托了苏东坡处变不惊、超脱困境 的旷达乐观的特点。
11
第三部分
1、在黄州期间,苏东坡的精神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这种变化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 影响? 在黄州,苏东坡的精神完全松弛下来, 处于安然自在的状态。体现在创作上,讽刺 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和愤怒,全 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光辉温暖、亲 切宽和的诙谐、透彻而深刻的人生觉悟。
15
总结全文
1、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特点?
(1)旷达乐观。即便被贬到黄州,苏东坡依然快乐 潇洒地过着“神仙般生活”。
(2)放浪不羁,率性自然。苏东坡喜欢饮酒夜游, 有时喝醉以后,就在草地上躺下便睡。
(3)诙谐幽默,善于自嘲。比如苏东坡写自己和他 人的贫穷时,提到他和马梦得同年出生,自嘲当年 出生的人都不会富贵。
12
2、第11-18节详细描述了《前赤壁赋》和《后 赤壁赋》的情景,两次夜游的起兴和游程有 何不同?
第一次是有目的、预先计划好的月下泛 舟,人不离舟,所写的只是江与月;第二次 无江游的预先安排,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 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才再度泛舟的, 而且还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 折得多。
名文学家、书画家、
诗人、词人、政治家、
美食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中国文学史上
少有的全才之一。后
代文人称其为“坡
仙”、“诗神”、 “词圣”。等
3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辛(词)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黄米蔡 (书法)
4
结构
第一部分(1):总写苏东坡在黄州过的“神仙 般生活”。
14
6、《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感情的句子是 哪些?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 人耳。
7、引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文中有何作 用?
文末引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既 真切地展示了苏东坡月下漫步宁静欣悦的心 境,又强化了文章的观点——“苏东坡现在 过的是神仙般生活”。诗文的引用,增强了 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韵味。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 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 者。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代表作有《京华烟云》《吾国 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
2
苏
• 苏轼,字子瞻,又字
轼
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人称其为
“苏东坡”。北宋著
7苏东Βιβλιοθήκη 和酒友夜游的谣言《黄泥坂词》引起的有趣的谣言→体现了苏东 坡善于享受生活乐趣的特点。
他的夜游有“牛肉与酒”小文为证 →苏东坡 作为乐天派的逍遥自在的特点
8
苏东坡顺江而逃的谣言
1、苏东坡夜游时写的告别词中哪句话体现了他 顺江而逃?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引用这首告别词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苏东坡在夜游时写的一首告别词,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