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分析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国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它不仅体现了语言和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更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指引。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当代意义,因此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分别进行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精神,它包括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准则等多个方面。
一方面,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人文精神就是关注人的自我修养和品德塑造的思想体系。
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中国儒家的代表思想之一,倡导天下为公、人民至上的道德理念。
另一方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人文精神则是在表现和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
例如,《红楼梦》就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作品之一,通过对人性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观感和对人性的关怀。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诠释了人的意义,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和品德塑造,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人文精神的当代意义人文精神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物质,经济利益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目标,这导致了信仰文化的减弱和人情地义的淡薄。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人文精神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
首先,人文精神的真正意义在于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世界,重视自我修养和品德塑造。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的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富足。
其次,人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互动是人文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人文精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信仰,唤起了人们对于感情和人情的关注。
在当代社会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冷漠,人们往往忽略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重要的情感关系。
浅谈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文精神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异常,然则追本溯源,其主流主要有自强不息、任侠之气和以和为贵。
自强不息《周易》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永不消亡。
“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奋斗终生。
《论语》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曾不知老之将至”,可见自强不息在孔子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极刑,仍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篇章《史记》。
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等,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上。
真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自立和在民族压迫面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中国历史开始了一段屈辱的征程,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教育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教育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珍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教育实践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本文将聚焦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并阐述这些精神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仁爱精神“仁者爱人”,作为儒家文化中核心价值观之一,“仁爱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和谐、整体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契合。
仁爱精神的核心在于关注他人的需求与情感,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与尊严。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把仁爱精神运用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
教师要以“仁”的态度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之间也应该培养“仁爱”之心,关注他人的感受和中心,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学校应该关注家庭和社会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让校园文化融入到城市文化中,使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信任和关注学校。
二、礼仪观念“礼仪之邦”是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道德的核心体现。
“礼”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承载了尊重、感恩、敬畏等不同的价值理念。
礼仪文化独特的特征是强调规范化的行为举止、崇尚正义和道德,以及强调亲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交往和关系。
礼仪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质,能够容纳各个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并能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在教育实践中,礼制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能力,塑造一个阳光、积极、正能量的校园氛围。
在“以理及学之亚圣,窃师而从之”的传统后继起见,教师应该传导“礼”的精神与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对自己、他人和家庭、社会不同关系的礼仪意识和观念,以形成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教育氛围。
三、合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治家必由之道,治国则有以立”,自古以来被誉为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人文精神。
中庸之道体现了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的核心价值理念,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存在于自己应有的位置上,这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
浅谈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人文精神
浅谈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人文精神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一个民族或者一个阶级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某种价值取向的认同,特别是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一种共同取向和价值标准。
人文在《易•责缘》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就指的是人参与的文化现象。
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唐代李贤注释曰:人文犹人事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文也就是关注人的种种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2.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和而不同你中有我的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道德文化,重视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理解也是从这种关系中去把握。
张载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升太平。
”因此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都与人息息相关,二者具有同一性。
3.以人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礼记》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源头在变迁,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许多思想家的言论就已经展现出人文精神的曙光,大量的保存在《礼记》、《周礼》等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长久影响中国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制度等。
《礼记》作为一部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对天人关系、以人性论为主的人文精神、教育观等思想的阐释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礼记》重点讨论了以人为核心的涉及礼和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解析《礼记》蕴含的人文精神1.音乐在《礼记》中的体现《礼记•乐记》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人心感于物而形于声,再根据美的规律成为美好的音乐,自然的声音转化成艺术的声音。
《乐记》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关于“天籁”和“人籁”等种种命题,均是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产物,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音乐是人的艺术表现,在艺术方面,艺术要与人性道德处于同一性和统一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精深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形态,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个方面。
它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人本价值的精神特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重要特质之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可以用“仁爱、和谐、儒雅、宽容、自律”等词汇概括。
其中,“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它体现在人们对亲人、爱人、友人、同事、邻居、乡亲等人际关系上。
中国文化中很重要一个思想是“天下为公”,这种思想旨在实现人类内部的和谐共存。
而“和谐”则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关键因素,□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中国文化的“儒雅”特质则体现在个人自律、金玉良言、克己复礼等方面。
中国古代有很多诗词歌赋描绘了这一点。
而宽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精神,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尽量多地融入个体差异,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宽松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事业。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从唐代开始,渐渐地形成了唐人派和宋人派文化,各有特点。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等不同的思想体系开始融合或者同步运用。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思潮的变革,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些特征经过消解和替代,但其核心价值却始终保持不变。
现代中国人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以寻找能够为当代社会服务的价值。
三、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状况现今的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但依然存在着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政府为了传承发掘传统文化,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同时,爱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士通过书法、绘画、舞蹈、音乐、古典文学、民俗文化等诸多形式,向世界介绍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人文精神,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崇尚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崇尚礼仪,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先生”,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是一种文明、尊重和谦让的表达。
另外,中国人也很注重风俗习惯,比如行礼、表示谢意、客气待人、家庭教育等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2.尊重仁义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强调仁义,即“仁者无敌”,意思是人应该以仁义为准则,不能被金钱、物质或权力诱惑,而要坚持正义。
传统文化中还提倡“四海一家”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关系要和谐,尊重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3.推崇学术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把学问当作最重要的事业。
比如,孔子曾说“在学问上,君子之行无所不在”,即君子应当遍布世界,学习各地的文化。
另外,著名的《论语》也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
二、人文精神在当今中国的影响1.影响教育人文精神对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提出了诸多思想理念,如重视学术、尊重仁义、勤奋好学等,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思想道德。
另外,孩子们也要通过学习古代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影响思想人文精神也影响了当今中国的思想。
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更加重视“慈悲为怀”这一理念,而且这一理念不仅仅限于对待家人、朋友或邻居,还要扩大到对待整个社会。
另外,中国政府也不断努力建立一个公正、宽容、有序的法治体系,以促进公平正义。
三、总结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不仅体现在教育、思想方面,也体现在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上,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多年来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遗产。
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儒家的教育理念以及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人一直处于自然之中,与自然密切相关。
自然调和,事物互相呼应,这种自然万物之间的协调,被称为“天人合一”。
这一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然主义思想,是一种源远流长、内核深邃的文化传承,是塑造中国人民与世界相互关系的重要精神基础。
二、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又一重要体现。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个人修养,关注人的内心精神层面的事务,把人看作是伦理道德的观念和实践的主体。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中,“仁爱”、“孝”、“义”、“礼”等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种精神,亦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基石。
孝的概念包含了“孝顺父母”、“孝敬先祖”等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观的重要基础。
三、儒家的教育理念儒家的教育理念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教育理念主张“以仁治国”,强调培养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素质,而不是只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
这些素质包括道德信仰、人格修养、人际关系、场景应对等方面。
在儒家的教育理念中,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素养,而不是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这一思想给中华民族社会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以五言、七言诗为主,并以咏史抒情为主题。
通过诗歌,中华民族展现了独有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诗歌的道德意义、哲学思想、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价值,都体现着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
总之,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涵盖了很多方面,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儒家的教育理念以及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繁荣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启示和影响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积累的丰富文化资源。
由于古代中国文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与现在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许多古代文化中所蕴涵的理念和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类仍然有很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互相融合、和谐共生。
具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启示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关系形成了一种崇高的人际关系模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始于《礼记》,这种“师者”的传统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可以是引导、启示、提醒的视觉。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提倡“至诚”“知行合一”的思想,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凡事精益求精,以求得更深更广的发展。
这些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也已经受到现代社会的重视与借鉴。
二、儒家思想的“仁爱”观念“仁者爱人,爱人者美其德”。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包含思考问题的时候先考虑别人的想法,多为他人着想,从而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够获得快乐。
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既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成为了许多人心灵的“底层极地”,使他们更加人性化、自由、平等、自我完善。
三、道家思想的自由和自然观念道家思想中,通过体悟大自然,了解“道”的本质,提出了“自由、无我”的思想,追求自然与自由的和谐。
自由和自然观念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由发展的内在意义。
这种追求自由和自然观念的思想,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人们应该在创新中保持自由,自由创造,同时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人性美好的愿望。
四、佛家思想的执着与坦然观念佛家思想中,通过“四谛”、“八正道”、“三观”等思想,强调了在世不易,追求“往生极乐”,以及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由之路等观念,这种执着与坦然观念表达了一种洒脱、包容、豁达的精神。
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人文精神价值
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人文精神价值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人文精神价值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文精神价值。
通过探寻中国古代文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价值观,以及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启示和指导。
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体现在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独特理解上。
首先,中国古代文化强调“仁爱”与“和谐”。
儒家思想中,仁爱被视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体现了亲情、友情、师生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温暖和关怀。
在中国古代社会,和谐与稳定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睦共处。
这种强调和谐的价值观,不仅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人们提供了和平安康的生活指南。
其次,中国古代文化强调“中庸”与“谦虚”。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强调避免极端和偏激,追求平衡和中立。
这种中庸的思想观念,不仅影响了政治、社会和个人的行为准则,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谦虚是中国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强调个体应该保持谦逊、谦虚的态度,尊重他人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种谦虚的品质,不仅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助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此外,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孝道”与“敬老”。
孝道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被视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它不仅体现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尊重和关怀老年人的价值观。
敬老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传统,强调年轻一代对长辈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不仅有助于维系家庭的和谐,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
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价值在于对人性、人情和人伦的关注。
首先,中国古代文化强调“人本主义”。
儒家思想中,人被视为宇宙之中最重要的存在,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人性的价值,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
其次,中国古代文化注重“礼仪”与“廉耻”。
礼仪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浅谈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浅谈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我国的文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传统。
纵观各个作家和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的倾向虽然千差万别,但他们在精神特质上却有一些共同的东西。
这共同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人文精神。
本文将就我国文学的乡土情怀、亲情主题、人生感悟主题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这一专题加以讨论,并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乡国情怀我国文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它所反映的乡国情怀。
从《诗经》以来,大量的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念,对于国家的执着深情。
《诗·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此等游子思乡、迁客怀土的悲伤。
之后这一主题不断出现。
乐府中的《悲歌》写到:“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艳歌行》也说:“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此种故土情怀,到唐代的作者那里,更是无处不在。
无论是山水漫游,抑或是贬谪迁徙,对于故园的思念,常常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慰藉,是心灵寄托之所在,不过写得更为美丽而已。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更是家喻户晓。
在许多的诗文里,故乡是人生的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
我国文化里的安土重迁的观念与重亲情的传统,是我们的文学里的故乡情怀的思想基础。
与乡土情怀相连的,是对于国家的爱念。
家国之思,常常难以分割。
屈原忠而见疑、忠而见弃的悲愤之情,被后人引以为忠君爱国的典范(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他那虽九死而不悔,上下求索的精神,进入了我国文学的传统中被后代文人反复咏叹。
国家危难之时,文学中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更为充分,如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所做的大量诗篇,系念朝廷安危与关怀生民疾苦,可以说是动地歌吟,感动千古。
李清照的《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之二》、岳飞的《满江红》、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林觉民的《与妻书》等文章都是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不屈的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的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王晓熙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7156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容包罗万象,非常丰富,笔者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
“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
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超权威)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人文主义概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要从最根本处入手才能把握它的总体方向,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它最主要的和最鲜明的一个特征。
那么所谓人文精神呢,我想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当然我们还需要说明一下的就是这儿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人文精神,跟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常常讲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等等的概念,应该说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呢,它也有相同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讲现在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跟中国的传统的人文精神也有相联系地方,从某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从它的发展来看,也吸收了中国的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把它发展起来的。
因为这个在西方来讲,它的人本主义或者是人文主义是从近代开始提出来的,那么当时在西方近代提出来这个主义的时候,就是针对于西方中世纪的以神为本的,因为在西方中世纪神权超过世俗的王权,一切都要以神的意志为根本的这样一个情况。
这样一种文化或者说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方的中世纪主义称之为神文主义或者神本主义,凡是不符合神的上帝的思想的文化的都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裁判,甚至于被处死。
所以西方在进行近代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候,在思想文化上面也进行了一次革命,最初呢,就有它宗教内部的革命,然后又有整个社会的启蒙运动,而在这个启蒙运动中间,那么西方在迈向近代,它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吸取营养,一个就是从西方的传统文化中间,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中间去吸取它的营养,另外一方面,它是向东方的文明中间来吸取它的营养,因为当时西方宗教改革之后,有一批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东方,其中也有来到中国的,那么在这一批传教士中间他们把中国的这些当时流行的理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儒家的思想等等这些经典也传回到了欧洲,那么欧洲的这些启蒙思想家看到了中国的这种文化,他们感觉到这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以人的自我提升为主的,这样一种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宝贵财富,它涵盖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思想成果,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
在这些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是其中最为独特,并且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的本质和意义、人类关系的探究,是爱、尊重、平等、宽容、礼仪、道德、智慧、思想、艺术等多元素的相互渗透和综合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渗透在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对人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对人的关怀,这要从孔子的“仁”开始说起。
孔子认为,仁就是“人之所不能已”,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
这里的仁不仅仅是关心他人,而是出自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正的同情心、善意和友爱。
从孔子的“仁”中,我们看到人文主义的精神。
除了孔子的“仁”,还有达人所说的“人心”,也有“厚德载物”这样一句古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都是表达着“关怀他人”的一种深刻内涵。
重视礼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之轮一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礼仪之轮在先,义之存焉”,即只有遵循礼仪,才能使人们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礼仪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规范,成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石。
而礼仪的内涵远远不止于此,它还代表着人们的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人类的尊严。
宽容包容人文精神体现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宽容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把宽容包容作为品德评价的标准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哲学思想。
从儒家文化到道家文化,都强调了“宽宏大量”的道德特质。
人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指的就是宽容包容。
林则徐在为圆明园遗失文物而写的《圆明园别志》中,说过一句话:“欲抚巨泽,须以容器。
”这也是宽容包容的一种体现。
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依旧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道德社会等各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观念和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一些文明的衰落和价值观念的混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内涵
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内涵。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强调人文关怀与情感表达。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类的生活和情感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无论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纠葛,还是《诗经》中表达的爱情和离别之情,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和关怀。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让读者感同身受,也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了普遍性和永恒性。
其次,中国古代文学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理描写往往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痛苦、迷茫和挣扎,从而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这种内心世界的探索不仅让作品更加丰满和深入,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强调道德伦理与人生哲学的探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道德伦理常常是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例如,在《论语》中,孔子通过对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阐述,引导人们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升华。
这种道德伦理的探讨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价值观的指引,也让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此外,中国古代文学注重对自然和宇宙的抒发与思考。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自然和宇宙常常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的内涵。
例如,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庄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自然法则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和宇宙真理的追求。
这种对自然和宇宙的抒发与思考不仅让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了深邃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感悟自然的美和宇宙的奥秘。
总而言之,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
中国古代文学注重人文关怀与情感表达,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探讨道德伦理与人生哲学,以及抒发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与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摘要】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人文本、天人合一和人文思维三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色彩对现代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人文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人文本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
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个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
所以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1],天地是万物之母,而人则是万物之灵。
不仅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还被认为是直接参与到天地的变化中间去的。
如果没有人参与的话,那么这个天地的万物也是无序的。
所以天地跟人并列为三,称为天地人三才。
而且在天地人这三者中间,人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
人生下来就会有欲望,因此就要去追求,如果追求不到,就会发生争斗,一旦发生争斗这个社会就混乱了。
所以君主们,为了避免社会的混乱,就不得不制定礼仪,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
然后根据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社会的需求来分配给他一定的物质,这样就使欲与物之间的这种需求和供给达到一种平衡。
但是礼对人欲必然是一个约束,它必须靠制度和习俗来维护,如果人人都没有尊重伦理礼仪的自觉,那么这个群体肯定是不会稳定的。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放在了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的养成,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华之所在。
对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人文这个词,从现在能够查到的资料看,最初出现在《周易》里。
《周易》的贲卦里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这一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对塑造中国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要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一、尊重传统与尊重家庭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尊重传统,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视为宝贵财富。
这一传统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家庭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尊重长辈和传承家族的价值观一直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
二、崇尚仁爱与道德中国古代文化强调仁爱和道德,儒家思想对这一方面的强调尤为显著。
儒家学说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仁爱和礼仪,倡导君子行道,弘扬高尚的品德。
这一人文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道德规范的基础,对社会和个体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尊重自然与天命观中国古代文化中融合了尊重自然的观念,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观念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中,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同时,中国古代也有着强烈的天命观,认为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受到天命的支配,这一观念深刻影响了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塑造。
四、追求智慧与知识中国古代文化重视智慧和知识的追求。
儒家、道家和佛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都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修养。
儒家崇尚经典文化,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道家追求自我修养和内心平和,佛家追求精神觉悟。
这种知识追求的文化传统一直存在,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产生了众多杰出的文化和学术成就。
五、宽容与包容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宽容和包容,鼓励人们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这一特点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交流中得以体现。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包容了多元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格局。
六、追求和谐与平衡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和谐和平衡,这一价值观不仅体现在个体生活中,也贯穿于社会和国家层面。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
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
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着《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2〕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
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
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
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
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
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中国传统美德中蕴含着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宝贵精华。
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人性关怀则是对他人利益和幸福的关切。
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首先,中国传统美德所弘扬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各个方面。
在家庭中,中国人强调家庭的和睦和团结。
家人间的亲情和互助是中华家庭传统的核心价值观。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关心子女的责任感被视为对家庭成员的人文关怀。
在社会交往中,中华文化强调奉公守法、尊重他人和约束自己。
尊重他人的言论和观点,以宽容和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古代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懂得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也是人文关怀的表现。
其次,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人性关怀彰显了对他人利益和幸福的关切。
这种关怀体现在各个社会层面。
在家庭中,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幸福。
在公共领域,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福祉,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
在社区中,人们通力合作、互帮互助,共同促进社区的安全和繁荣。
人性关怀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上。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包容与救助,强调“仁爱”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很多中国人都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关注贫困地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也渗透到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中。
例如,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礼仪常识都强调对他人的尊重、保护和关注。
总之,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精神和关怀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之中。
它们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睦以及个体幸福的实现。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德,进一步强化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的力量,将为社会进步和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庞大的文化之一,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而这种影响的核心,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在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追求人类尊严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特质。
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强调尊重和关爱他人。
在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人们被教导要尊重长辈、师长和祖先,要关心他人的感受,要为他人着想。
这种尊重和关爱的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和传承。
例如,孔子提倡的“仁爱”就是一种尊重和关爱他人的道德准则。
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中国人民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注重和谐、友善的关系。
其次,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的培养。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更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
儒家思想教导人们要有“仁、义、礼、智、信”的品质,以及“君子养心,莫善于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中国人民注重道德修养和自律,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
另外,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强调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
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怀有敬畏之心,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理念。
人们相信,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
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中国人民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明观。
最后,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强调追求真理和智慧。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都强调人类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
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学而不厌”等观念,表达了人类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中国人民注重学习和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求知精神。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培华【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群体意识、倡导刚健有为、力求平和发展的文化内质,。
其精神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在全球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和道德价值迷失的背景下,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无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力。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命绵绵不断活力因子。
、1、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把困难、挫折、痛苦作为人生的财富,把坚贞不屈、不畏艰险、不惧挫折、奋斗不息作为精神追求。
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这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高培华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群体意识、倡导刚健有为、力求平和发展的文化内质,。
其精神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在全球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和道德价值迷失的背景下,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无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力。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命绵绵不断活力因子。
、
1、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把困难、挫折、痛苦作为人生的财富,把坚贞不屈、不畏艰险、不惧挫折、奋斗不息作为精神追求。
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这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论语·秦伯》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自觉为国家民族承受苦难,作为担当大任的条件。
《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勿乱其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乐。
”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这既是一种宇宙情怀,也是一种德理性,更是一种文化自觉。
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顾炎武先生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正始》告知国民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志于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古往今来无数贤达的仁人志士禀承这一民族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
后来经麦孟华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很快传播开来了, 特别是经过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先后引用, 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至家喻户晓。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提出了作为国家主人的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神圣义务和道德责任。
它出现在国
家危机与灾难深重的年代,反映了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时代精神追求, 是那个时代开始觉悟的中国人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庄严承诺, 更是中国人民自觉承担自己对国家的义务与责任的表现。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神告诉我们, 不仅仅是国难当头, 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时候, 更多的是很多责任感、责任意识在中国的古人那里有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任何事情不应该仅仅为自己着想, 仅仅为自己安身立命打小算盘, 每个人都有道德责任, 都应该主动地站出来,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做点有益的事情, 为民族振兴承担一份责任。
这与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是有着紧密关联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的人, 不懂得为社会为国家为天下繁荣昌盛付出自己的努力的“觉解”, 因此, 借助于“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神的激励与引导, 国民可以实现由“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转向与提升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从而提升整体国民的精神风貌, 提升整体的国民的精神境界, 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有“见危授命”、“威武不屈”的精神。
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面前,从来不乏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赴汤蹈火,表现出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情操。
1.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特别强调“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荀子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
不顾其利,重死而持义不挠,是士君子之勇也。
”(《荀子·荣辱》)主张以道德情感来抑制其个人欲望,要求在“利”与“义”发生冲突时,“见利思义”、“舍生取义”。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一种高尚人格。
这既是是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原则,也是个人道德践履方面的重要内容。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
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在危难面前,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宁可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这才是高尚的人。
从岳飞、文天祥到“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十九路军”到抗美援朝的黄继光;还有建国后抛弃国外优越生活的毅然献声到祖国科研工作中的钱学森、邓稼先。
正是这种临大节而不可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在深远的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
三、“仁德”、“和谐”的精神追求。
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
”要求人们时刻注意与自己的良心进行沟通,不断唤醒隐藏在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良心。
1、.“仁德”是君子的追求。
“仁”的概念和仁德的提出,可以说是孔子的一个伟大贡献。
“仁”的内涵,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仁者爱人”。
“爱人”不只是一种心态,更重要的是一种善的意志,是一种理智的决断。
“我欲仁,斯仁至矣。
”(《荀子·劝学》)人只有按照“仁”的要求去做,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
孔子提出“仁”的价值理想,其目的就是要把人类社会中的仁爱精神和仁爱要求,化为每个人的内在自觉。
2按照仁德的要求,做人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君子,一个是圣人。
君子是对社会大众而言的。
孔子对君子作了明确的规定:“君子泰而不骄”“君子和而不同”“君子贞而不谅”、一句话君子重视道德,仁爱却绝对不会盲从。
小人只知道盲从却不懂仁德真正意义。
君子人格的这种价值追求,锻造了中华民族温、良、恭、让的民族性格。
2、谦和礼让是人与之间和谐的要求。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礼的作用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孟子说:“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孟子·滕文公上》)《礼记》曰:“君子睦以合族”。
谦和礼让,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都注重“仁德”、“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仁”“德”“和”不是无原则的简单地使事物保持僵化状态而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寻找不同事物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将达到的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只有如此才能衍生出新的事物。
反对“同而不和”的消极状态反对对事物做简单的分析或重复地做同一件事需要懂得从不同事物中抽象出同一的发展规律保持事物动态和谐。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仁德”“和谐”的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韦政通:《中国的智慧》,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2]徐清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内涵要素”[J]. 《青海师专学报》,2003,(4).学学报(人社朱義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中国文化书院演讲录第一集:《论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39~152页。
[4]姜国柱.“论儒学的人文精神”[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