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洪喜——体质学说

合集下载

体质学说在中医儿科临床的运用分析

体质学说在中医儿科临床的运用分析

体质学说在中医儿科临床的运用分析作者:卢丹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10期【摘要】中医基础理论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体质学说,体质学说主要是针对人类生命活动的描述,主要内容是总结人类在长期的生命历程中在生理、心理以及形态上的综合表现。

体质学说在我国的发展较为久远,最先开始于西汉时期,当时该门学说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在中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体质学说也不断完善。

本文主要分析中医儿科临床中体质学说的应用情况,目的是依靠体质学说指导中医儿科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体质学说;中医儿科;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017-01体质学说主要是针对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关系的描述。

中医对体质学说的研究较为久远,《黄帝内经》中就对体质有了一定论述,里面大体内容是这样描述的,诊治患者时首先需要观察他外在形体胖瘦特点,根据患者的胖瘦情况判断机体气机的虚实,实则泻虚则补,由此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儿体质与成人体质存在明显的不同,正是由于小儿体质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儿更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

因此加强对体质学说的研究指导儿科临床疾病的诊治是非常必要的。

易变性、不足性以及可塑性是小儿体质呈现出来的明显特点。

小儿脏腑功能还未发展完善,稚阴稚阳的体质呈现出小儿体质不足性的性特点。

此种体质类型的小儿更容易遭受外界病邪的侵袭,在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抵抗病邪的能力较差,因而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易变性是指,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小儿机体各个功能正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一旦遭受病邪入侵后,疾病发上发展速度较快。

此时在用药上要多加注意,根据小儿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免用药不慎影响小儿正常体质。

小儿阶段的体质有较强的可塑性,该时期加强对小儿的干预,指导小儿养成健康的生活和作息习惯,有助于帮助小儿塑造健康的体质,对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重要意义[2]。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

人格的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是人格倾向,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动力 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②为心理特征,主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 ③为心理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感受与自我控制。 可见,人格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一种多水平、 多层次的完整系统,它们彼此紧密联系并相互影响。其 中与中医学体质理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个性心理特征中 的气质与性格等。
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本质特 征,它概括了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 的机能在生命活动或形体运动中的反映,与人的体格、 体型、机能、神经、心理等均有密切的关系。人体机能 在形体运动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 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概括了人体心理上的本质特性,人在心理 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态度、个 性、性格、意志等均是心理素质的反映。
Assume overall responsibility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 喜怒悲忧恐”,神志活动的产生和维持有赖于内在脏腑 的机能活动,以脏腑精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通过口、 眼、舌、鼻、耳这些接受外界信息刺激的重要器官将信 息传入五脏,在五脏的生理活动下产生。 就认知活动而言,《灵枢· 本神》:“心藏脉,脉 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 “脾藏营、营舍意”、“肾藏精,精舍志”。 就情感活动而言,《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心“在 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 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Assume overall responsibility
⒉气质:分为现代心理学之气质和中医学之气质。 ⑴现代心理学之气质 相当于西方心理学“temperament”,是指人在进行 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 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人格心理特征。 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思维的灵活程度、情绪 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情绪状态的稳定性、情 绪变化的幅度及心理活动的内倾性和外倾性方面,也表 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与灵活性方面,是人的心理 活动稳定的、与遗传有关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内部心 理气候。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概述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类型特征,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一、体质的概念(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换言之,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

(二)体质的构成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形与神的协调统一,这是生命存在和健康的基本特征。

健康,就是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精神心理方面的完好状态,正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

”神由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所舍之处;反过来,神是形的功能表现和主宰,神作用于形,对人体生命具有主导作用,能协调人体脏腑的生理机能。

因此,形壮则神旺,形衰则神衰。

体质概念包括了形、神两方面的内容,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产生出相应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而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体质的固有特征中综合地体现出来。

可见,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根据中医学“司外揣内”的认识方法,内部形态结构与外观形象之间是有机的整体,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

而体表形态最为直观,故备受古今中外体质研究者重视。

因此,形态结构在内部结构完好、协调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它以躯体形态为基础,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故人的体质特征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调理原则
因人制宜、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运动调理
根据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促 进气血流通。
精神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调节心理 状态。
药物调理
根据体质类型,使用相应的中药或针灸等 治疗手段。
常见体质调理方案
气虚质
益气健脾,适当食用黄芪、党 参等中药材,进行太极拳等运
动。
血虚质
养血补血,适当食用当归、枸 杞等中药材,进行散步等运动 。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目录
• 体质学说的定义与重要性 • 体质的分类与特点 • 体质的形成因素 •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 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 现代医学对体质学说的研究与应用
体质学说的定义与重
01
要性
体质学说的定义
体质学说定义
体质学说是指根据个体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特征差异, 将人群划分为不同的体质类型,并分析不同体质类型与疾 病发生、发展及转归关系的学说。
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05
辨识体质的方法与原则
望诊
观察形体、面色、舌象等,判断体质 类型。
01
闻诊
听声音、嗅气味,了解体质状况。
02 03
问诊
询问症状、病史,综合分析体质特点。
辨识原则
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结合个体差异。
05
04
切诊
摸脉象,判断气血阴阳等状况。
调理体质的方法与原则
饮食调理
根据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补充营 养。
平和质
精力充沛、适应力强、抵 抗力好、耐受寒热、不易 患病。
气虚质
易疲乏、气短、自汗、易 感冒、舌淡红、苔白润。
血虚质
面色苍白、心悸失眠、头 晕眼花、月经量少、舌淡 红、苔薄白。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体质学说,重在研究正常人体的生理特殊性,强调脏腑经络的偏颇和精气阴阳的盛衰对形成体质差异的决定性作用,揭示了个体的差异规律、特征及机理。

疾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差异,取决于个体的体质,体质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预后上的差异及个体对治疗措施的不同反应性。

因此,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及养生预防均有密切的关系,体质学说在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医学强调的“因人制宜”,就是体质学说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体现,是个体化诊疗思想的反映。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体质反映了机体自身生理范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颇,这种偏颇性决定了个体的机能状态的不同,因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亲和性、耐受性不同,也就是选择性不同,正所谓“同气相求”。

一般而言,偏阳质者易感受风、暑、热之邪而耐寒。

感受风邪易伤肺脏;感受暑热之邪易伤肺胃之津液及肝肾之阴气。

偏阴质者易感受寒湿之邪而耐热,感受寒邪后易入里,常伤脾肾之阳气;感受湿邪最易困遏脾阳,外湿引动内湿而为泄为肿等。

小儿气血未充,稚阴稚阳之体,常易感受外邪或因饮食所伤而发病。

体质因素还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

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之别,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不同,因而不同体质的人发病情况也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小儿脏腑娇嫩,体质未壮,易患咳喘、腹泄、食积等疾;年高之人,脏腑精气多虚,体质较弱,易患痰饮、咳喘、眩晕、心悸、消渴等病;肥人或痰湿内盛者,易患中风、眩晕;瘦人或阴虚之体,易罹肺痨、咳嗽诸疾;阳弱阴盛体质者易患脾肾阳虚之证。

脏气偏聚盈虚的改变,形成体内情感好发的潜在环境,使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使情志症状的产生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倾向性。

此外,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也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

这是因为不同的种族、家族长期的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条件不同,形成了体质的差异,即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抗病能力和免疫反应的不同。

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质分类:中医体质学说将人体分为九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平衡质,每种体质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特征。

2. 体质形成: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体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先天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遗传基因和胎儿期的发育情况,而后天因素则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环境、情绪等方面的影响。

3. 体质与疾病: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不同的体质类型容易患上不同的疾病,并且在患病后也会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影响。

因此,中医体质学说强调根据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4. 体质调理:中医体质学说认为通过调理人体的体质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并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心理调理和药物调理等,其中饮食调理是最基本的调理方法。

5. 体质检测:中医体质学说认为通过对人体的体质进行检测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类型和健康状况,并为个性化的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目前常用的体质检测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脉象检测、舌诊、面诊等。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中医学体质学说——属于藏象的内容之一。

●体质的内在基础即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

体质的差异,实乃内在物质之偏倾和功能活动之差异的反映。

●研究体质,实质上是从差异性方面研究藏象,藏象理论是体质学说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体质学说的基本概念一、“体质”名称的由来●古有“禀赋”、“素质”、“禀质”、“素禀”、“气禀”、“气体”等名称。

●近年来,“体质”逐渐形成一种学说,被日益重视。

●“体质学说”的兴起,拓展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畴,形成一些新的理论热点。

二、体质的含义是人体在遗传性(先天禀赋)和获得性(后天调养)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结构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先天禀赋——来自父母,为体质形成的第一个因体质素(遗传因素、胎育因素)后天因素——决定体质的发展与差异性结论:先天禀赋决定了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后天调养又使得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体质的表现形式体质的表现形式体现于两方面:生理体质—个体对外来刺激的生理反应性,个体在体力、智力、本能方面的特性;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等)体质的表现病理体质—个体受病邪作用时的发病倾向(机体对某些外邪的易感性,对病证的易发性和发病后的易转性等)四、体质所含内容包括内部与外形两部分:气质:是隶属于体质的一个较小概念,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称(神态、意识、言行、风度中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内部素质: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体现于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等)性格:是人习惯化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点(骄傲、谦虚、勤奋、懒惰、勇敢、怯懦等)形态:人体躯体形态(体重、特征、骨骼、体形及体姿等)外形体格: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煅炼程度的状态(身长、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皮肤等)体型:身体类型(胖、瘦、高、矮、肤色等)注:上述内容中,素质、形态、体格、体型可概括为“形”;气质、性格可概括为“神”体质的内容实为“形神合一”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体质的特殊性是由脏腑之盛衰,气血之盈亏所决定的,反映了机体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

由于体质的特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形成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倾向、病变性质、疾病过程及其对治疗的反映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因此,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并把体质学说同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和养生学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实践。

一、体质与病因体质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不同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易感性。

中医病因学对这一现象早有认识,针对某种体质容易感受相应淫邪的特点尚有。

同气相求”之说。

如迟冷质者素体阳虚,形寒怕冷,易感寒邪而为寒病,感受寒邪亦易人里,常伤脾肾之阳气;燥红质者素体阴虚,不耐暑热而易感温邪;粘滞质者体素湿盛,易感湿邪,常因外湿引动内湿而为泄为肿等。

{内经》中还有。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灵枢·五变》)等记载。

由此可见,由于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之别,不同体质的人发病情况也各不相同。

肥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痨嗽;年老肾衰,多病痰饮咳喘。

凡此种种,均说明了体质的偏颇是造成机体易于感受某病的根本原因。

二、体质与发病中医学认为,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根据,而邪气只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

邪之所客必因正气之虚。

正气虚,则邪乘虚而人;正气实,则邪无自人之理。

正气决定于体质,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

因此,发生疾病的内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体质因素。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体质的强弱决定是否感受外来的邪气。

人体受邪之后,由于体质不同,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

有立刻发病的,有不立刻发病的,也有时而复发的。

体质健壮,正气旺盛,则难以致病;体质衰弱,正气内虚,则易于发病。

如脾阳素虚之人,稍进生冷之物,便会发生泄泻,而脾胃强盛者,虽食生冷,却不发病。

可见,感受邪气之后,机体发病与否,往往决定于体质。

当然我们决不能因为强调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而否定邪气的作用。

课件——体质分析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课件——体质分析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体质分析在健康管理运用中的思考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兰红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现代生活方式性疾病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健康管理作为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的一个新型服务行业,已经为大众所接受。

众所周知,健康管理是指按照现代健康理念与医学模式要求,采用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和经验,结合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手段,调动全社会各个组织,各个成员的积极性,通过对群体和个体的身心负荷状态,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警和跟踪管理,以达到维护、巩固、促进群体和个体健康,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之目的。

其流程包括四个方面:健康状态的信息采集;健康状况的评价和预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和咨询指导;健康管理服务;大多运用西医手段。

虽然健康管理多采用西医手段,但中医的参与也有多年的历史。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身体不同的体质有一定关系。

针对每一种体质,中医都有一套建立在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的对策,通过中医的体质辨识,可以为疾病的预测与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在健康管理过程中中医已经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中医体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

体现于人的形态、结构、功能和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人体阴阳平衡,五脏相生相克的原理,以藏象及精气津液学说等为理论基础;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参合的方法,确定被检者的中医体质类型。

由此可见中医体质分析有悠久的理论基础,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其精髓即为针对不同体质,采用不同的中医干预措施,运用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学术思想挥发其优势作用。

一、体质分析的理论基础: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的范围—包含生物学、医学、社会 学、心理学等学说,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 要部分,也是研究人类体质与健康,疾病关 系的新型学科。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是人类个体在
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 表现在形态结构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定的固有特性。 体质的形成 体质受先天和后天影响 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与自然,社会环 境相适应的个体特性。 表现形式:形质、功能和心理方面的差异性。
1、体质的评价指标
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体表形态,体格,体型,内部结构 和功能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身体的功能水平: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等。 心理发育水平:智力,情感,行为,个性,意志,性格等。 适应能力:抗损害能力,调控能力,修复能力等。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1. 先天禀赋 2. 年龄因素 3. 性别差异 4. 饮食因素 5. 劳逸所伤 6. 情志因素 7. 地理因素 8. 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一)、先天禀赋
先天禀赋:子代出生前在母体内禀受的一 切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体质强弱的前提 条件。 父母的体质特征遗传于后代使其具有类似 父母的个体特点。 胎儿的发育营养状况对体质特点的形成也 起着重要的作用。
• 明代·张介宾:提出禀赋, 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质概念。 • 叶天士:直称体质,强调治法须顾及体质。 • 当代(1970年后):从理论、临床、实验等方面研
究体质差异和分类。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 体质与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脏腑盛衰偏颇决定体质差异:脏腑的形态和 功能特点是影响体质的根本因素
2.经络气血多少决定体质外部形态特征 3.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最新体质 体质学说的应用ppt课件

最新体质  体质学说的应用ppt课件

• 阳热体质——恶寒发热,身痛,头痛,脉浮紧等表证
• 阴寒体质——初始不发热,但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 精神萎靡,脉沉细的三阴证。
• 异病同证:不同的病因或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 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常常会出现相同或类 似的临床证型。例如,泄泻和水肿病,如体质相同,均可
表现为脾肾阳虚证。

妈妈,我想对您说:“我要长大,我要自强, 我要走自己的路,我要过独立的生活,请您以后 不要再过分溺爱我了,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呀, 妈妈请您放开我吧!放开我这只已经会飞的小鸟 吧!”
妈妈,我长大了!
【简评】
从文章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妈妈是个特 别疼爱女儿的母亲,作者说服妈妈,女儿已长 大,内容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感情。人物动作、 语言描写十分到位,采取现实生活中普通而典 型事例表现母亲疼爱女儿的迫切渴望自由的使 人觉得情阵意切颇具感染力。
奶奶,我知道您上了年纪,喜欢安静, 您也怕同学来我家里吵闹影响我的学习,是 为我好,可您对他们也不必那么凶呀。我们 同学聚在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难题,交流学习 方法,有时难免会吵一点儿,但这不是坏事 呀!我们有时也偷着玩,打打闹闹,我们毕 竟是孩子,还请您谅解。我也经常到同学家, 可别人的奶奶总是轻声细语、和蔼可亲,您 为什么就那么凶呢?奶奶,我真心希望您以 后对我的同学和蔼点儿,成为一位和蔼可亲 的好奶奶。
偏阴者大病初愈慎食龟鳖熟地等滋腻之物和五味子诃子乌梅等酸涩收敛之10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体质体质学说的应用11养生方法顺时摄养调摄精神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调养及运动锻炼都应兼顾体质特征
体质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 体质反映普遍的生命现象。 • 体质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发生

兰洪喜——体质学说

兰洪喜——体质学说

兰洪喜————体质学说一、桂枝体质——白、瘦(长脸)(面部白瘦,两腮无肉)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

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

桂枝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以及桂枝汤类方的一种患者体质类型。

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这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心肾阳气的不足,或肝胃阴液的不足,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

1、比如,一个腹部痛病人,结合辩证,实证可以用桂枝加大黄汤。

2、比如,一个腹部痛病人,结合辩证,虚弱的就很有可能是小建中汤了。

比如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明星,陈冠希,何润东,都是桂枝体质.白瘦桂枝体质,瘦小者体质多阴液亏虚桂枝体质的感冒一般分3个层次递进,身体一般就用桂枝汤,比较虚弱的小建中,很虚弱的炙甘草,这3个层次都需要服汤以后微汗一时许方有效,太阳病,汗解为正治,,但都必须加连翘50克,这个连翘的问题,以后要很详细的给你解说,还没有写完的的,中医治疗感冒成败与否,全在此处,这个是很重要的问题。

二、小柴胡体质——黄、黑、瘦、干(方脸、尖下颏)(面部黄黑瘦,脸上没有肉)(淤暗无光)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

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

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

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

柴胡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以及柴胡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

代表方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

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

桂枝证腹主动脉搏动亢进压痛而柴胡证胸胁苦满无腹主动脉搏动亢进压痛三、人参体质——黄,瘦,干(瘦老头)人参体质的病人也是如此,很瘦弱,面部及身上皱纹很多,比较干瘦。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要点1.体质与病因病机(1)决定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体质反映了机体自身生理范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倾, 这种偏彳顷性决定了个体的机能状态的不同,因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亲和性、耐受性不同。

因此,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2)决定病变的从化和传变从化,即病变随体质而变化。

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

人体遭受致病因素的作用时,即在体内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的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这种病理演变趋势称之为“病势”。

病势与质势结合就会使病变性质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种病势依附于质势,从体质而发生的转化,称之为“质化”,亦即从化。

传变,指病变部位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传递转移,以及疾病性质的转化和改变。

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影响正气的强弱而决定疾病的传变:体质强者,正气亦强,不易发生传变;体质弱者,正气亦弱,易于发生传变。

二是通过决定病邪的从化而影响传变:体质为阳盛阴虚者,感邪易从阳化热;体质为阴盛阳虚者,感邪多从阴化寒2.体质与诊治(1)指导辨证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的证的类型。

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或患同一种疾病,因个体体质的差异可表现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的类型,即同病异证。

感受不同的病因或患不同的疾病,而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时,常常可表现为相同或类似的证的类型。

(2)指导治疗1)区别体质特征而治:在治疗中,常以患者的体质状态作为立法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

针对证的治疗实际上包含了对体质内在偏颇的调整,是根本的治疗,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

如面色白而体胖,属阳虚体质者,感受寒湿阴邪,易从阴化寒化湿,当用附子、肉桂、干姜等大热之品以温阳祛寒或通阳利湿;面色红而形瘦,属阴虚体质者,内火易动,若同感受寒湿阴邪,反易从阳化热伤阴,治宜清润之品。

因此,偏阳质者,多发实热证,当慎用温热伤阴之剂;偏阴质者,多发实寒证,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

消化 道
食量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 易黄赤;
舌 脉 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偏阳;
总体表现
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 饮水;
精 神 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活,性欲较强
病理倾向
对阳邪的易感性较强,发病后多为湿热症,易化 燥伤阴
演化趋势 易演化为阳亢、阴虚、痰火等病理性体质
4、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偏于某中体质类型者,在初现端倪之后 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 慢演化的趋势——为治未病提供依据(及早 采取措施 ,防止恶化于未然)。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用词的变迁 (二)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故体 质特征取决于脏腑经络气血的强弱盛衰:其中
脏腑盛衰偏颇的不同是决定体质差异的最根本因素; 经络内联外属(联系沟通、协调各脏腑机能活动), 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
(一)先天禀赋
在体质的 形成中起 关键作用
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体结构、生理机

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质 表 现:通过人体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

出来

生理意义:表现为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 个体差异。
念 病理意义: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
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
倾向性。
内外环境的适应性 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病理趋向
很少生病,即使患病,易于治愈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质Biblioteka 征。(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疾病是促使体质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 来说,疾病改变体质多是向不利方面变化,如大 病、久病之后,常使体质虚弱;而某些慢性疾病 (如慢性肾炎等)迁延日久,患者的体质易表现 出一定的特异性。而感染邪气,罹患某些疾病 (如麻疹等)之后,还会使机体具有相应的免疫 力,使患者终生不再罹患此病。
内伤病的发生也与体质密切相关。个体体质的特殊 状态或缺陷是内伤情志病变发生的关键性因素。
(三)解释病理变化
1、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 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从化的一般规
律是:素体阴虚阳亢者,机能活动相对亢奋,受 邪后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机能活动相对 不足,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 邪从燥化;气虚湿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
④ 50岁上下的妇女和55~60岁左右的男子进入了更 年期,因天癸渐竭,精血衰减,体质也发生显著变化。
⑤ 更年期以后的老年阶段,男女体质渐虚,多以 虚为主,兼夹痰瘀。
儿童的体质特点
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 心热与火同肝论,娇肺易伤不易愈。
——明·万全《育婴秘诀》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体质学说既是养生防病的理论支撑, 又是个性化诊疗的理论基础。中医讲的 “因人制宜”,就是强调在诊治疾病时因 个人的体质差异而做相应的调整。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 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 能、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体质通过人体形态、机能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在 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差异; 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和易罹性, 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根据中医理论对人体体质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的一种理论体系。

体质指的是人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个体的形体、生理和心理特征。

中医体质学说对预防疾病、调节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临床研究进展显著,为促进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应用上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一、中医体质分类研究的进展中医体质学说最早来源于《内经》,提出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和平和质十种体质类型。

这十种体质是根据人体生理、病理和心理特征的不同而归纳出的。

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了更多新的体质类型,比如寒湿体质、湿热寒凝体质等。

这些新的体质类型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丰富了中医体质分类系统。

中医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重要方面。

研究表明,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容易患上不同类型的疾病。

比如气虚质容易患上肺病、阴虚质容易患上肾病、特禀质容易患上过敏性疾病等。

这种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和健康管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中医体质学说,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可以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来维护健康。

比如气虚质的人可以通过食疗和运动来调理体质,阴虚质的人可以通过补肾滋阴的方法来调理体质。

这些调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为中医体质调理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中医体质学说与现代医学的研究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新方向。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体质与遗传、代谢、免疫等现代医学概念有关。

这为中医体质学说的科学性提供了更多的证据,也为中医体质学说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正在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发展,相信它一定会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藏象学——体质学说

中医藏象学——体质学说

解释病理变化指导辨证指导治疗指导养生四、体质的分类人群中的体质可分为正常和偏颇两大类大凡药物、食物,都有一定的性味偏颇。

对某类体质适用,对另外一些体质可能不仅不适用,反而有害。

因此,当视具体体质而选用食物,注意食物、药物的宜忌(一)正常体质阴阳无明显偏盛偏衰,平素少病。

胃口好,睡眠安稳,不怕寒暑,大便正常,无明显不适。

体壮力强,面色润泽平性的食物,如燕窝、雪蛤、葡萄、菠萝、木瓜、苹果、椰肉、橙、橄榄、白果、李子等,不同体质的人均可食用(二)偏颇体质1.阳盛体质(偏热体质)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

面色略偏红或苍黑,皮肤常呈油性。

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

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

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

平时怕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汗出,喜欢喝水,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选择吃寒凉性的食物,如香瓜、西瓜、梨、香蕉、莲藕、番茄、柿子、荸荠、黄瓜、甲鱼等2.阴盛体质(偏寒体质)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

面色偏白而欠华。

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

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

平时怕冷喜热,或体温略低。

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缓慢。

应选择温热性的,有荔枝、龙眼、番石榴、樱桃、椰汁、杏、栗子、胡桃肉等3.阴虚体质形体瘦弱,面色潮红,口干燥,大便不通,喜冷饮,睡眠欠佳,耳鸣耳聋。

宜甘寒、咸寒清润,忌辛香温散,苦寒沉降。

选择凉性的食物,如生梨、橙子、甲鱼、冬虫夏草、西洋参等4.阳虚体质形体白胖,形寒怕冷,口唇淡白,四肢乏力,四肢不温,面色不华,大便清稀,毛发易落,夜尿频频而清长,喜热饮宜益火温补,忌苦寒泻火。

在选食物时,应该选择温热性的,如鹿茸、红参、荔枝、龙眼、芒果、栗子、胡桃肉、羊肉、狗肉、胡椒等5.气血虚体质面色无华,气短懒言,乏力眩晕,健忘,月经淡少,常易虚脱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可选用燕窝、雪蛤、生晒参、灵芝、黄芪、党参、当归、藏红花等6.痰湿体质体型肥胖,口甜而粘,头重如裹,大便稀溏,可见于好饮酒者痰湿体质的人宜健脾化痰,忌阴柔滋补湿热体质的人宜苦辛清泄,忌刚烈燥湿或甜腻柔润多食山楂、萝卜、陈皮、生米仁、绿豆等食物7.瘀滞体质常见肤色晦暗、口唇色紫、眼眶暗黑、舌暗,或挟瘀点血瘀体质的人宜疏通血气,忌固涩收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洪喜————体质学说
一、桂枝体质——白、瘦(长脸)(面部白瘦,两腮无肉)
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
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
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

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

桂枝体质
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以及桂枝汤类方的一种患者体质类型。

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这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心肾阳气的不足,或肝胃阴液的不
足,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

1、比如,一个腹部痛病人,结合辩证,实证可以用桂枝加大黄汤。

2、比如,一个腹部痛病人,结合辩证,虚弱的就很有可能是小建中汤了。

比如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明星,陈冠希,何润东,都是桂枝体质.
白瘦桂枝体质,瘦小者体质多阴液亏虚桂枝体质的感冒一般分3个层次递进,身体一般就用桂枝汤,比较虚弱的小建中,很虚弱的炙甘草,这3个层次都需要服汤以后微汗一时许方有效,太阳病,汗解为正治,,但都必须加连翘50克,这个连翘的问题,以后要很详细的给你解说,还没有写完的的,中医治疗感冒成败与否,全在此处,这个是很重要的问题。

二、小柴胡体质——黄、黑、瘦、干(方脸、尖下颏)(面部黄黑瘦,脸上没有肉)(淤暗无光)
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

肌肉比较坚紧,舌
苔正常或偏干。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
绪的影响,四肢冷。

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

多见于精神神经
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

柴胡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以及柴胡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

代表方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

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

桂枝证腹主动脉搏动亢进压痛而柴胡证胸胁苦满无腹主动脉搏动亢进压痛
三、人参体质——黄,瘦,干(瘦老头)
人参体质的病人也是如此,很瘦弱,面部及身上皱纹很多,比较干瘦。

慢性病,消耗性疾病的病人非常多见。

(参、草同用)
黄师治疗肿瘤病人,消瘦多用炙甘草,麦门冬,都属于人参体质。

同理,心律失常的病人,消瘦,有人参外貌的用炙甘草是合适的。

干瘦黑黄的,满是皱纹的失血家,八珍汤,人参第一味药,人参为主。

皮肤黄而光滑,肌肉松软的尊荣人,治疗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第一味药,黄芪为主。

四、黄芪体质——黄,胖,软
病人进门之后,一看皮肤色黄,肌肉丰满,简单的说就是个皮肤黄色的胖子。

也就是尊荣人,那么用黄芪是安全的是有效地,退一万步讲,最多是无效,而不至于有副作用,相对是安全的。

黄芪体质”: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

浮肿貌,目无精彩。

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

五、半夏体质——肥胖油腻(圆脸)
半夏体质:营养状况较好,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并不羸瘦,肥胖者居多。

主诉较多而怪异,多疑多虑,易于精神紧张,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粘痰等。

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

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粘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

半夏体质是适合与较长时间或大量服用半夏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

代表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

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痰热内壅、痰气交阻、风痰上扰、痰湿内阻等
1、如消化道慢性腹泻,泄下有粘液,如八位解郁汤等;
2、再比如很多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病人,亚健康状态,没有器质性病变,但精神症状明显,也是祖国医学痰证的范围,用温胆汤类有效的;
3、如腹部痛的病人,比较壮实,结合舌脉,确定是实证,可能是半夏泻心汤;
4、又如腹部痛的病人,看起来虚弱抑郁,舌脉都支持虚证,就有可能是解郁汤。

三、复合体质之桂枝半夏复合体——若是圆脸,身体又很白瘦
1、确定是实证——就有可能半夏泻心汤合桂枝加大黄汤;
2、看舌脉,身体虚弱之虚证,既有虚弱还有精神恍惚——就可能使用小建中汤合解郁汤来处方了。

六、五苓散体质——白胖/虚胖(多善于饮酒,喜欢吃肉)
患者一般有口渴,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不成形
体质要求:面部不油腻,能食,容易累,易疲劳,肚子大,比较软,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大部伴有脂肪肝,痛风,高血糖。

舌象:胖大,舌质淡,暗或紫,舌苔厚腻,喜欢吃肉,喜欢喝酒。

胖有几种情况,黄胖黄芪体质,黑胖油腻防风通圣体质等
比如沈殿霞,赵忠祥,老版红楼梦,贾府的老祖宗,都是比较典型的五苓散体质
瘦人方用五苓散,桂的用量相对要稍大,降水气,平冲逆,桂枝用瘦人多;
胖人用五苓散以泽泻用量稍大。

以阳虚运化无力,水血淤滞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