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友人
漫谈紫砂雕塑的特点

就像毛泽东的野已是悬崖百丈冰袁犹有花枝俏冶遥 如陆游的 野零落成泥辗作尘袁只有香如故冶遥再如王冕的野不要人夸好颜 色袁只留清气满乾坤冶遥 诗人们对梅花的爱袁源于其独特的品 格和风骨遥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袁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袁 没有水仙的婀娜多姿袁但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遥 而这一腔
紫砂壶历史渊源悠久袁 从古到今经历了多少艺人的 探索和发现袁才能形成如今百家争鸣尧万花齐放的局面袁 作为一名紫砂陶艺的创作者袁 要继续攀岩紫砂创作的高 峰袁创作出更多尧更好的紫砂作品遥
易成形尧不易变形袁塑造的物体可精细尧可粗犷袁烧后制品 呈色均匀尧纯正袁有珠圆玉润之感袁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遥
3 紫砂雕塑的创作
在紫砂雕塑的创作过程中袁 我们必须以民族传统文 化为基石袁创作中虽然没有用到理论著作袁但先辈们在艺 术实践中已摸索到规律袁 总结了许多简明易行的口诀和 造型要领遥 如针对人物造型的野立七尧坐五尧盘三半冶袁针对 强壮男子造型的野虎背熊腰冶尧野将军无项冶和野文不显肩尧 武不露项冶袁针对女性形象的野柳叶眉尧丹凤眼尧樱桃小口尧 瓜子脸尧种子脚冶袁还有代代相传的粉本以及衣纹的处理 方法袁环境安置和概括造型体积的处理手法袁都形成了一 套成熟的体系遥 尤其是不拘泥于自然真实性袁不过分追求 生理解剖的准确性袁以意境为主的创作方式袁而且根据表 达意图之需要和艺术效果为目的袁采取大胆取舍尧适度夸 张袁以及重神态尧情节尧气韵等袁颇具浪漫色彩袁为雕塑艺 术创作入自由境界而真正达到审美理想的需要提供了最 大的活动空间遥 我们应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民族雕塑艺 术体系的可贵之处袁 而紫砂传统雕塑正是吸收了这一传 承思想袁将雕塑传统文化推向更高一层遥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永明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永明▲《中国百年雕塑》讲述中国雕塑的历史,说长即长,说短即短。
长则五千年,短则将近百岁。
为什么呢?这取决于“雕塑”二字的定义与概念范围。
先说百年史。
严格地来说,今天我们使用的“雕塑”一词,或者讲中国人有了“雕塑”之概念,仅始于20世纪之初,即“五四运动”后由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艺术家们带回的,是作为整个西方美学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到中国来的。
如蔡元培先生在创办教育之始时所说的:“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
”因此,可以说这个百年历史就是我们雕塑教育发展史。
雕塑家简介严永明Yan Yongming1954年11月19日生于成都,1970年在军队服役,1987年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城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2受骋美国纽约R.H 公司工作,1993年回国组建四川多维雕塑设计研究院。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共环境雕塑高级咨询师,四川省美协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工商联(总商会)执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艺术委员会委员,武侯区政协委员,成都雕塑学会会长,四川多维雕塑设计研究院院长,美国纽约州多维公共艺术研究院首席设计师。
奉行身体力行,讲究艺术必须先有术后有艺,术即学科专业之术,艺为化腐朽为神奇,分离开来则可能出现“骗”和“匠”,雕塑是做出来而不是吹出来的。
孤独才能有时间,痛苦才能有情感,两者是艺术工作者成功的不二法门。
从事城市雕塑工作三十余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多次获全国美展大奖、全国竞标金奖。
作品《国手回天》被中国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永久收藏。
《东·西·果》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学会选中参加全国首届“中国雕塑精品展”。
2007年为蓬安县设计制作的《鱼·耕·桑》获得2008年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创作了《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并于2007年8月在北京落成,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得知后非常激动,表示一定亲自拜谒,对此《人民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等均作了专题报道。
为民族精神塑魂 为中国雕塑立派——参观“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走进景德镇”有感

吴为山是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但他最喜欢别人称他雕塑家。
他从事雕塑事业已近40年,其作品可以称之为国家形象主题的元叙事,其人物雕塑和大事件雕塑体现的是民族品格和时代精神;在实践的同时,他还进行了雕塑理论的深度探研,并且构建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写意雕塑理论体系,在世界立起了中国当代写意雕塑流派。
吴为山无疑为中国雕塑走向世界并与西方雕塑比肩而立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雕刻者和弘扬者2021年7月,当我们走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展厅时,门外的高高的雕塑“孔子问道于老子”,让我们恭敬地仰起了头颅,仿佛一跨进门槛,就已置身于“问道”之中了。
展览中的近百件雕塑,可说大多数都只是缩小了,远不如各类报道中所说的大尺寸,但是,却仍然能感受到鸿篇巨制的气势磅礴!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和所向披靡的魅力。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日子里,这里展现出吴为山呕心沥血创作出的红色文化题材作品,雕塑作品展示了党史,正如吴为山自己所言:“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端坐在“百年初心”前,其亲密战友恩格斯立其后,伟大的革命思想、纯真的革命友谊与岁月共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雕塑者丹心铸魂,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几座雕像复活了岁月,红色历史凝聚成红色文化、红色传统;周恩来总理静静地凝眸远方;邓小平步履铿锵前行;黄炎培、张澜在这里共商国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幕幕在这里重现;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孔繁森,“愿做革命螺丝钉”的雷锋,“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天文学家南仁东……他们是英雄,是时代的楷模;他们也是普通人,有着可亲可感的气息。
红色的记忆被唤醒,红色的血脉在流淌,“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依然响彻耳旁。
我们纵览了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仰视这些有温度、有情怀、有灵魂的作品,亦如吴为山自言:“我塑造的虽然是人物,但更想借由这些雕塑表达出时代的精神,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石雕高校校园雕塑“大有渊源”,看看你喜欢哪一座

石雕高校校园雕塑“大有渊源”,看看你喜欢哪一座作为校园景观的一部分,校园雕塑记录着学校的历史,积淀着学校的精神文化。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逛逛大学校园,欣赏下那些别具一格的校园雕塑。
北京大学蔡元培雕像蔡元培先生的雕像是北大1977、1978级毕业生在毕业前夕集资铸建的。
铜像基座上有许德珩亲笔书写的“蔡元培先生”五个镀金字。
1982年10月5日,蔡元培铜像的落成仪式在未名湖畔举行。
该铜像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曾竹韶教授创作,由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
清华大学闻一多纪念像1986年,为纪念闻一多牺牲40周年,清华大学于大礼堂西侧土山坡下建立闻一多纪念像。
此像为一尊红色花岗岩石雕坐像,高2.80米,背后是一面黑色石壁,上面刻着他的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钱绍武设计制作。
北京师范大学木铎金声作为北师大的标志性雕塑,矗立在京师广场西面的“木铎金声一百年”,是在2002年9月6日师大百年校庆时隆重揭幕的。
这座高12米、用紫铜精心打造的纪念碑,由校友捐赠,著名雕塑设计大师陈箫汀艺术加工,正面的“师大”两字传为钱玄同先生所书,背面“木铎金声一百年”则出自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之手。
复旦大学驴背诗思“驴背诗思”是著名雕塑大师袁晓岑先生的得意之作,捐赠方送给哲学学院作为学校哲学系建系五十周年的贺礼。
当我们注视着这塑像,驴子的笃诚、诗人的忧郁一起构成了“驴背诗思”的深邃意境。
正如唐代郑启所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又如钱钟书先生所说:“驴子仿佛是诗人特有的坐骑。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碑饮水思源碑落成于1933年4月2日建校37周年之际,由1930届116名毕业生捐赠助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铸铁校徽、塔顶部线脚、碑身及碑文、塔底座及台阶、水池和附近景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修复,一直完好保留至今,给历代交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浙江大学奔马雕塑奔腾广场又名奋进广场,坐落于华家池校区中心大楼前,占地约3亩。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友谊

长春国际雕塑公园目前有441件作品,它们材质不同、风格各异,但充分体现“友谊、和平、春天”的主题。
我只看了其中的一部分。
我将按自己的理解把我喜欢的作品分别在友谊、和平、春天的专题中展示这些雕塑作品。
这一集期望能展示友谊。
[1]铁马金戈/程允贤/中国北京
[2]铁马金戈/程允贤/中国北京(侧面)
[3]大江东去/陈云岗/中国西安
[4]盘古开天/国怀兴/中国长春
[5]团结/朱利亚诺·沃塔维阿尼/意大利
[6]浪花/艾里卡斯·道古利斯/立陶宛
[7]西藏姑娘/秦璞/中国北京
[8]日月同辉/陈连富/中国沈阳
[9]沸点/殷晓峰/中国长春
[10]回归-香港的春天/曹春生/中国北京
[11]民族团结/热代翁·姆邦多/喀麦隆
[12]时间与空间/玛利亚姆·哈可比安/亚美尼亚
[13]鱼缸/列列瑟科·叶甫盖尼/乌克兰
[14]朋友/莱弗·吉尔姆/挪威
[15]环/刘君/中国长春
[16]大西洋的声音和力量/特隆德·帕特尔森/法罗群岛(丹麦)
[17]这座雕塑的名字没有记下来。
胸怀祖国的雕塑大师

胸怀祖国的雕塑大师作者:丁丰来源:《七彩语文·画刊》2018年第03期有这样一位大师,他年轻时,一度穷困潦倒,常常连饭都吃不上。
一日,他画了一幅画,拿到街上卖。
一个外国人看中了这幅画,很想买下来,但又觉得标价500美元实在太高,便砍起价来。
年轻人见对方砍价,一边说“不能少!”一边将画轻轻地撕碎了。
外国人吃了一惊:“年轻人,你怎么撕了它呢?多可惜呀!”年轻人平静地说:“先生,这画我要价500美元,因为我觉得它值500美元,您跟我砍价,说明在您眼里它不值这个数。
所以,我要继续努力,下次画好。
”这个倔强的年轻人虽然很需要钱,但他没有降低自己的标准,没有忘记自己的艺术追求。
后来,他刻苦学習,成为了著名的雕塑家。
他就是刘开渠。
早年,刘开渠留学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当权的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顽固地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法国巴黎各大报纸都以触目的大字标题进行报道。
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时,刘开渠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
一天晚上,他和几个同学在一家咖啡馆谈论事情。
忽然,旁边桌上一法国人在高谈阔论:“中国人不行……”刘开渠反感地看了他一眼,可这个法国人继续大放厥词:“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中国要亡了。
”刘开渠此时愤怒了,他猛地把手中的咖啡杯向桌子上摔去:“你在胡诌什么!”法国人惊诧了一下,但还嘟囔了一句:“当亡国奴就是中国人的前途!”刘开渠再也忍不住了,他像一头雄狮突然从座位上跃起,顺手捞过一把手杖……手杖重重地打在法国人的肩上,断成了两截。
见此情景,大家很快上前把他俩拉开。
那个法国人自知理亏,摸摸被打疼的肩膀不作声了。
刘开渠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悲愤,和同学抱头痛哭。
心系祖国的刘开渠在法国再也待不住了,他决定提前结束原本需要六年完成的学业,提前回国。
当时中国时局动荡,战火纷飞。
刘开渠回国后辗转来到成都艺术学校任教。
1939年,经徐悲鸿介绍,刘开渠为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塑像。
青春雕像——中国早期女木刻家夏朋烈士

青春雕像——中国早期女木刻家夏朋烈士在杭州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园里,有一座年轻姑娘的半身雕塑像。
谁哟?莘莘学子往往会发出这样询问。
雕像基座上刻有“夏朋”,可这夏朋又是谁呢?她的雕像为什么要放在中国美院的校园里?这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原雕塑系主任、著名雕塑家汤守仁教授创作的夏朋烈士塑像,安放在校园,供师生们瞻仰,以此来纪念与缅怀这位早期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坚贞不屈,最后献出年轻生命的先烈。
夏朋这座青春雕像,将永远启迪人们如何学习、生活、去追求理想和信念、去从事崇高的艺术事业。
中国第一代艺术院女才子夏朋原名姚馥,出生于1911年。
1928年,年方17岁的姚馥就考进了杭州国立艺术院,成为第一代艺术院雕塑系女学生。
由于她出身书香门第,家庭环境比较优裕,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近代西方文明,小学读的就是教会学校。
父亲长期辗转南北担任盐务官员,懂得几国语言,母亲毕业于早期广州女子师范。
姚馥从小跟随在父母身边,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她不光聪明伶俐、活泼漂亮,字写得秀丽,画也画得好,豆蔻年华就显示出卓尔不凡的艺术天赋;而且会讲法语、日语,会打网球、弹钢琴,在亲友们的心目中,她是芳华出众的佼佼者,如一株娉婷的迎春花临风展姿。
考进国立艺术院以后,姚馥更是春风化雨,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发挥。
这所坐落在西湖边、孤山脚下“罗苑”的中国早期艺术院由蔡元培先生创建,院长是留学回来的著名画家林风眠。
雕塑系主任是雕塑家、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他也刚从法国留学归来。
至今已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的档案里,还保存着姚馥入学时的学籍登记卡和同李金发等师生一起在雕塑教室的合影。
少女时代的姚馥聪明美丽,热情奔放,书画俱佳,生命内涵丰富,真是美与力的化身。
她曾雕塑过一座作品,取名为《青春》,可谓是姚馥自身的造像。
奔放的动作,在学校里,姚馥思想活跃,好学上进,成绩非常突出。
院长林风眠,导师李金发都很夸奖她。
当时学艺术的女学生很少,学雕塑的更是数一数二。
凝固的音乐——严友人和他的雕塑作品

凝固的音乐——严友人和他的雕塑作品
刘润
【期刊名称】《《上海艺术家》》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在人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因为,音乐能表现人的喜怒哀乐,随着音符的流逝,音乐能催激人的情感,同样,在人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雕塑。
因为,雕塑是凝固的音乐,雕塑有充实生活美,是生活美的补充。
一个好的雕塑,能振撼人的心灵,引起共鸣……”在记者采访著名雕塑大师张充仁嫡传弟子、上海沃尔夫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严友人的时候,他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讲了上述一段话。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刘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303
【相关文献】
1.凝固的舞姿--浅谈舞蹈与雕塑作品中人物形体语言的相互运用 [J], 杨洁云
2.凝固传统与工业文明的记忆——程连昆雕塑作品赏析 [J],
3.凝固的音乐严友人和他的雕塑作品 [J], 刘润
4.严玉雕塑作品选 [J],
5.凝固的音乐——建筑·雕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米雕第一人闫交生

文化旅游频道《文化林州》文化档案>>>>>>>>>>>>>>>>>>中国米雕第一人——对话闫交生主持人:开启文化档案,走进文化林州,欢迎收看这一期的文化林州,我是主持人张超。
翻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化艺术长卷,令人惊叹的艺术瑰宝灿若星辰、百花齐放的名家大师各有千秋。
而在咱们林州有这样一个人,说他是一位画家,却不见其用一块画布;说他是一位书法家,更不见其泼墨挥毫。
一把尖嘴钳、一颗米粒、一把自制刻刀,一手绝活,成就了一个近乎传奇的人生。
他就是中国米雕第一人——闫交生。
插入闫交生文化名片闫交生,男,1959年生,河南省林州市临淇河镇吕庄村人。
中国著名名间艺术家,气功学家,收藏家,中华硬笔牡丹创始人,闫氏一笔画创始人,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国微刻艺术首席艺术家,中国微艺馆馆长,中国米雕第一人。
主持人:米雕,是我国传统美术工艺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在米粒上进行雕刻的艺术技艺。
米雕作品往往根据雕刻内容的多少来选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雕刻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米雕起源于清朝乾隆的民间工艺,其实当时是古人科举考试时刻诗词文章,用来作弊的一种工具。
如今,人们把祝福的语言刻在米粒上,再配以精美的饰物,作为美好情感的寄托。
所以有人也专门为米雕做了诗句:一颗米内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本期节目,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闫交生老师的“一颗米粒的世界”。
解说词:今年55岁的闫交生,是土生土长的林州人,骨子里透露着林州人特有的坚韧和倔强。
简易的米雕桌上,摆放着一些简单的雕刻工具,一把尖嘴钳、一把自制的简陋刻刀、一颗颗饱满的米粒,精神矍铄的闫交生决定送我们栏目组一个特殊的礼物。
他戴上老花镜,仔细的挑选出了一颗金灿灿的小米粒,他手握刻刀,屏气凝神,刻刀游走在只有几毫米的一粒小米上,说话间,他将雕刻好的米粒装入一个晶莹透亮的水晶工艺瓶中,摄像机透过放大镜,隐隐约约可以辨识到米粒上四个苍劲有力的小字:文化林州。
人美版九年级下册美术:4. 环境雕塑设计

环境雕塑与环境、与环境中的人及周围的生态 因素互动,构成了相互协调的环境景观。
歌乐山烈士纪念碑(花岗岩,重庆)1985 江碧波 叶敏山 黄河母亲(花岗岩,兰州)1986 何鄂
雕塑以京剧脸谱为素材,巧借长安大戏院为背景的透雕,高4.5米, 不锈钢彩色喷漆,与建筑景观相得益彰。借助长安大戏院这一中国特色 的高大建筑为背景,选用中国传统艺术概括、夸张和透雕的创作手法, 色彩鲜明,虚实借用,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有不同的联想。
《和平少女》是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汕头 大学客座教授潘鹤与程允贤等雕塑家们创作的。雕像洁白如玉、娴静优雅、轻 柔舒展、落落大方。她凝视着停落在臂上的和平鸽,目光有神,充满青春与欢 快,充满阳光与和平。
三、环境雕塑的艺术性 环境雕塑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和鲜明
的艺术个性,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空间, 成功的雕塑作品,往往会成为其所处公 共环境的重要标志。
造了一种富有生气的环境氛围。
四、思考与讨论
看以下作品,研讨环境雕塑与人文环 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狮泉》新加坡 《五月风》青岛
五、总 结
没有环境就没有环境雕塑,脱离了 环境的环境雕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雕塑与环境互动,它们相互依托,
相互和谐,构成了相互协调的景观。
谢谢欣赏
中国风(不锈钢喷漆,北京) 1999 严威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雕塑
1. 在人类不断美化和完善自己生存环境的过程 中,环境雕塑日益发展,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渗 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2. 环境雕塑设计之初,雕塑家就从环境出发, 潜心研究环境与雕塑的关系,结合周边人文要 素、建筑风格、空间尺度、色彩关系、审美特 征等诸多因素,力求使二者混若天成,取得和 谐的美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提升环境艺术品 位与文化价值的作用。
石湾陶塑,_可补中国雕塑史之遗

中国雕塑史之憾读中国雕塑史,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到了宋代之后著述的内容越来越弱,著述者越写越无底气,如油尽灯枯,乏善可陈,草草收笔。
追寻中国雕塑史的轨迹,我们方知,中国雕塑史是一个晚生的婴儿。
到了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雕塑艺术史的荒域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才开了此学科研究的先河。
1915年5月,在东方,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写了一部《中国雕塑史》;1925年,在西方,瑞典学者喜龙仁出版了他撰写的《5-15世纪的中国雕塑》一书。
在同时期的两个东西方学者,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古代雕塑产生了兴趣,并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929-1930年间,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古代雕塑”课时,曾大量引用了大村西崖和喜龙仁的著述,并用“四百年间,殆无足述也”一句带过。
其时,东西方学者都有一种共识:元代以后中国再无雕塑可言了。
从当时占有的雕塑资料看,中西学者的研究也只能如此了。
的确,由汉代至宋代是中国石窑雕塑开凿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重庆大足石刻等,一路走来蒸蒸日上,成为中国足够吸睛的璀璨的石窟宝库。
可当元代之后石窟开凿停歇,这批学者一度感到茫然。
难道中国没有石窑就没有了雕塑吗?求助古籍文献资料的帮助,结果又是一片空白。
古代文人雅士历来都重书画轻雕塑,他们通常认为雕塑是工匠们的雕虫小技,不足记述。
事实上,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雕塑理论,论及雕塑多从画论所说,以画论的技法和鉴赏方法去谈雕塑。
这样,使中国的艺术发展自然就分了阶层,书画为上层文人、士大夫的玩意儿,而雕塑被视为下层工匠的劳作之物。
如果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都有嵇康的嗜好,闲时就抡起铁锤打打铁的话,中国的手工艺行业就会出现另一番局面了,说不定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就会在中国出现啦!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学术石湾陶塑,可补中国雕塑史之遗文:邹华 (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石湾陶器研究学者)A C A D E M I C 明 粉蓝釉双兽衔环耳瓜棱瓶(局部)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幸甚的是,在中国并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友人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友人▲《中国百年雕塑》讲述中国雕塑的历史,说长即长,说短即短。
长则五千年,短则将近百岁。
为什么呢?这取决于“雕塑”二字的定义与概念范围。
先说百年史。
严格地来说,今天我们使用的“雕塑”一词,或者讲中国人有了“雕塑”之概念,仅始于20世纪之初,即“五四运动”后由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艺术家们带回的,是作为整个西方美学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到中国来的。
如蔡元培先生在创办教育之始时所说的:“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
”因此,可以说这个百年历史就是我们雕塑教育发展史。
雕塑家简介严友人1943年出生于上海,九三学社社员。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雕塑系本科,师从张充仁,曾在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任职二十年。
1985年成为职业雕塑家。
先后出版有《雕塑生命·严友人》《生命符号·读心塑魂》两本雕塑画册,以及《艺术之骗》《友人墨趣》和《艺术感言》。
他在画册中发表了“整”“比”“带”“型”“构”“透”“气”“旋”“舍”“度”作为雕塑入门十论,并提出了“西法东魂”的艺术主张。
作为中国雕塑界顶尖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为追问生命的题材;创作道路上以“生死心切的生命延续”为灵魂主线,坚守“雕塑生命”的严肃阵地。
半个多世纪写实、写意、写魂及写实、写虚、写错的艺术实践和修炼,他思想深处始终把握着“生存意义”这一终极目标,并以一种天意和灵感,祈求众生驱散邪恶,摆脱痛苦,走出迷茫,传播真、善、美。
他创作大量古今中外名人肖像雕塑,除了形、神、精、气到位更把握着准确的“度”。
被业内外誉为“名人之友”。
每每一尊雕塑揭幕的刹那,往往伴之一片震撼和惊叹。
艺术人文《今晚》栏目雕塑家严友人艺术之“不确定”文/ 严友人人的思维是一道限制认知的墙,认知不是无限的,只能是有限的局限。
“有限”在墙的这一边,无限在墙的另一边,世界之大都在这道墙的另一边。
人的伟大在于“求知”,任何宗教、哲学、神学、科学、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找,但找只是相对的。
《红色记忆》课件

• 曾竹韶(1908-2012 ),福建厦门人。中央美 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参加筹备中国革命博物馆, 并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城 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顾问。
• 《占领总统府》》(又名《蒋家王朝的覆灭》)是陈逸飞与魏 景山合作创作于1977年,堪称陈逸飞最经典之作,也是其留名 于美术史的力作。表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升上红旗的场面,标志着蒋家王朝的灭亡,新中国的开始。作 品场面壮观,气势恢弘。即使今天看来,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 术感染力。
• 【启航】这幅油画是何红舟.黄发祥两位老师作品。主 题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该作品表现的是代表们陆 续登船的历史瞬间。画中的代表或正在登船,或已经开 始热烈讨论,或回首远望,或执手寒暄……摇着小船送 代表的船工则在警惕地观察四周的情况,12位代表的表 情和动作各有不同,“参加南湖会议的人中,每个人物 的身份角色不一样,后来走的路也不同。毛泽东那时候 还不是党的重要人物,张国焘后来成了叛徒,李达、李 汉俊又具有文人的软弱性。”作者之一、中国美术学院 教授何红舟表示,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好画中人的神情气 质和在画中的位置,该作品吸收了西方古典绘画的营养, 包括构图和气氛的营造等,乌云满布的天空和涌起的波 浪烘托出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高大的游船和撑起的竹 竿则点出了“启航”的主题。
占领总统府(油画) 1977 陈逸飞 魏景山
开国大典(油画) 1952 董希文
• 《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画,描 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 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 刻,为董氏最著名的代表作。2011年6月,为庆祝建党90周年, 油画真迹首度向公众开放。目前该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读心塑魂】——严友人

【读心塑魂】——严友人
严友人,师从张充仁,中国雕塑界的顶尖人物之一。
1943年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雕塑系本科,在上海油画雕塑院任职20年。
1985年辞职成为职业雕塑家,作品多为讴歌生命的题材,尤擅长肖像雕塑。
他的作品力求雕塑的大气魄,力避细节破坏整体。
返璞归真,还雕塑以原始本真的面目。
他反对奢华铺陈、繁琐罗列和刻意造作。
他深谙东方思想,在作品中摒弃“物象之象”追求心中“高蹈之象”。
他以人性的哲理,诗一般的隐喻与象征,使生命精彩、精神宏大凝固在百位人物肖像雕塑中。
读心塑魂、瞬间定格、敬畏魂魄、灵魂不朽。
严友人大师跟随几代前辈艺术家艺术道路的影子,坚守阵地,耕耘出了層层深深的脚印。
搭建了承启传统与当代现实的桥梁。
严友人是继张充仁之后中国雕塑界的又一高峰。
《再思》——世纪良知巴金
【夏衍】
【张充仁】
【戏剧大师黄佐临】
【宋庆龄】
【贺绿汀】
【弘一法师-李叔同】
《天》
【陕北老农】
《人类小折腾,地球大变化--献给世界地球日》
【屈原】
《随想》
【苏轼】
【南丁格尔】
【春夏秋冬】
【达尔文】
《贾植芳》——复旦大学著名教授
《飞天浮云》
《归海》
简单3步:成为 VIP 读者!记得点击【关注】我喔!。
【原创】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

【原创】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摄影/谷丰(2013-01-22发在网易博客)日前,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
回顾近百年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特别是建国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北京十大建筑的雕塑等建构了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并以艺术的形式完成了民族历史的记忆和塑造,从《刘胡兰》、《艰苦岁月》到《收租院》,产生了众多的深入人心的名家名作。
改革开放以来,雕塑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雕塑更加普及。
作品展汇集了中国几代雕塑家最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
收租院四川美术学院 1974年玻璃钢闻一多钱绍武 50*60*60cm 青铜 1986年黄河母亲何鄂 250*100*100cm 合成材料 1986年毛泽东像曹春生 80*60*150cm 石膏 1977年周总理曹春生 105*80*170cm 玻璃钢 1994年陈毅像章永浩 50*60*110cm 玻璃钢 1993年红军炊事员嵇信群 1959年儿童团员张松鹤陈淑光 1959年周文雍与陈铁军唐大禧 120*75*250cm 玻璃钢 2008年蔡元培塑像刘开渠高2.5米铸铜 1988年闻一多王克庆 80*55*180cm 铜 1994年鲁迅诞辰130周年祭钱云可 150*80*80cm 松木 2011年齐白石吴为山 120*120*330cm 青铜 2004年曹雪芹像钱绍武高1.5米玻璃钢 1999年梳程兵 50*30*40cm 大理石 2000年人之初董书兵 30*30*68cm 汉白玉 2009年九歌--山鬼叶毓山 50*40*135cm 汉白玉 1995年慧王少军 90*140*170cm 玻璃钢 2007年国韵系列吴彤 60*50*110cm 4个玻璃钢 2008年五大书记展望 90*30*50cm 铜 1997年13号线柳青 100*160*220cm 玻璃钢 2007年城市农民梁硕玻璃钢 1999--2000年切脉景育民 170*150*140cm 铸铜 2003年阿福吕品昌 300*100*180cm 铜竹林七贤陈云岗 420*235*270cm 玻璃钢 2010年快乐步伐蒋铁骊高80cm 树脂 1997年后文艺复兴--大卫陈克 150*150*90cm 铸铜 2006年劳琴图王海 60*60*90cm 综合材料 2008年升华的征程鲍海宁 150*50*120cm 玻璃钢 1995年。
矗立在中国大地上的二十世纪雕塑史(下)——回首我国百年的城市雕塑

矗立在中国大地上的二十世纪雕塑史(下)——回首我国百年的
城市雕塑
吴应骑;米洁
【期刊名称】《当代美术家》
【年(卷),期】2001()1
【摘要】第三章亵渎与沉疽丧失原典意义的文革造神运动欧洲古典城雕的发展,受制于宗教和建筑,有人说:“城雕不仅是宗教的奴仆,也是建筑的婢女”,“一仆二主”就是它的地位和处境。
中国城雕仍然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
只有重大的政治变化才会给它带来刺激或发展。
“长官意志”和“规范化”也制约着艺术风格的百花齐放,过于拘泥于写实,向苏俄风格一边倒,六十年代初期,雕塑家们从情感意志转入理智意念,从批判西方到审视西方。
【总页数】5页(P53-57)
【作者】吴应骑;米洁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31
【相关文献】
1.打造艺术殿堂,传承百年精华--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落成暨"雕塑百年"开展
2.青铜视觉下的中国城市雕塑60年——漫谈"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3.青铜视觉下的中国城市雕塑60年——"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揭晓
4.二十世纪中国社
会的《清明上河图》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界“最后的晚餐” 《百年烟雨图》──中国当代500位作家、诗人、学者及社会名流回首自己在二十世纪最难忘的经历5.《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暨百年中国城市雕塑学术研讨会召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中山公园雕塑介绍

上海中山公园雕塑介绍上海中山公园是上海市内一处著名的公园,位于徐汇区,是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园之一。
公园内有许多雕塑作品,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也为游客带来了观赏的乐趣。
在中山公园的北门入口处,有一座高大的中山雕塑。
这座雕塑以青铜为材料,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形象。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革命家,被尊称为“国父”。
这座雕塑以孙中山先生站立的姿态呈现,手持拐杖,显得庄重而威严。
雕塑的底座上刻有“民主、科学、统一、自由”的字样,寓意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理想。
在公园的中央湖心岛上,有一座名为《鸳鸯》的雕塑。
这座雕塑由一对鸳鸯组成,它们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鸳鸯的优美姿态。
鸳鸯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鸟类,被视为爱情和夫妻之间的象征。
这座雕塑寓意着爱情的美好和夫妻之间的和谐。
游客常常在这座雕塑前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公园的南门入口处,有一座名为《春之舞》的雕塑。
这座雕塑展现了一位优美的女性形象,她身穿轻盈的舞蹈服装,手持花束,优雅地舞动着。
这座雕塑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活力。
游客常常在这座雕塑前驻足观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除了以上几座较为知名的雕塑外,中山公园还有其他许多雕塑作品。
比如,公园内有一座名为《红楼梦》的雕塑,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这座雕塑既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为读者们带来了对《红楼梦》的回忆和思考。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座名为《幸福之门》的雕塑,它呈现了一个巨大的门形状,寓意着幸福的大门为人们敞开。
这座雕塑给人们带来了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上海中山公园的雕塑作品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它们不仅为公园增添了艺术气息,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和思考的机会。
无论是展现历史人物形象还是表达美好寓意,这些雕塑作品都在中山公园中独具一格,为公园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上海中山公园,不妨花些时间欣赏这些美丽的雕塑作品,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法国雕塑名作《大拇指》以260万身价落户申城

法国雕塑名作《大拇指》以260万身价落户申城
法国新现实主义大师恺撒创作于一九六六年的雕塑名作《大拇指》,今天在此间以二百六十万元人民币的身价落户申城。
于正在此间举行的第六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斥资购藏此件艺术珍品的,是沪上从事房地产业的民营企业证大世纪集团。
该集团总裁戴志康称,这件雕塑将落户浦东的联洋社区内。
两年前,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以一百万美元身价在上海艺术博览会上被购藏之后,也落户在这里。
据策划此件雕塑名作来沪参展上海艺博会的法籍华裔国际艺术策展人程昕东透露,这件作品此前一直珍藏在已故大师恺撒家中,未肯出售。
但得知是到中国去展售时,便欣然应允。
这件作品一经在此次上海艺博会上亮相,就有多个买家表示购藏意向,最终从各方面条件考虑,选定了上海证大世纪集团。
上海艺博会主办方面人士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需要国际一流的城市人文景观建设,需要汇集国际一流的经典艺术作品来点缀烘托营造。
因此,上海企业家购藏国际大师名作这一举措,不只是一种有价值的艺术收藏的引导,其意义更在于留存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给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以应有的文化艺术共享性。
据悉,今年的上海艺术博览会成交情况颇好,除《大拇指》被购藏之外,中国雕塑名家严友人的力作《生命》被以一百万元人民币购藏,达利的作品《毕加索肖像》也已成交,其它油画、国画、雕刻作品亦成交活跃,说明上海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并开始显示自己的巨大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友人
▲《中国百年雕塑》讲述中国雕塑的历史,说长即长,
说短即短。
长则五千年,短则将近百岁。
为什么呢?这取决于“雕塑”二字的定义与概念范围。
先说百年史。
严格地来说,今天我们使用的“雕塑”一词,或者讲中国人有了“雕塑”之概念,仅始于20世纪之初,即“五四运动”后由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艺术家们带回的,是作为整个西方美学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到中国来的。
如蔡元培先生在创办教育之始时所说的:“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
”因此,可以说这个百年历史就是我们雕塑教育发展史。
雕塑家简介严友人
1943年出生于上海,九三学社社员。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雕塑系本科,师从张充仁,曾在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任职二十年。
1985年成为职业雕塑家。
先后出版有《雕塑生命·严友人》《生命符号·读心塑魂》两本雕塑画册,以及《艺术之骗》《友人墨趣》和《艺术感言》。
他在画册中发表了
“整”“比”“带”“型”“构”“透”“气”“旋”“舍”“度”作为雕塑入门十论,
并提出了“西法东魂”的艺术主张。
作为中国雕塑界顶尖人物
之一,他的作品多为追问生命的题材;创作道路上以“生死心切的生命延续”为灵魂主线,坚守“雕塑生命”的严肃阵地。
半个多世纪写实、写意、写魂及写实、写虚、写错的艺术实践
和修炼,他思想深处始终把握着“生存意义”这一终极目标,
并以一种天意和灵感,祈求众生驱散邪恶,摆脱痛苦,走出迷茫,传播真、善、美。
他创作大量古今中外名人肖像雕塑,除了形、神、精、气到位更把握着准确的“度”。
被业内外誉
为“名人之友”。
每每一尊雕塑揭幕的刹那,往往伴之一片震
撼和惊叹。
艺术人文《今晚》栏目雕塑家严友人艺术之“不确定”
文/ 严友人人的思维是一道限制认知的墙,认知不是无限的,只能是有限的局限。
“有限”在墙的这一边,无限在墙的另一边,世界之大都在这道墙的另一边。
人的伟大在于“求知”,
任何宗教、哲学、神学、科学、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找,但找只是相对的。
找不到和找不尽才是绝对的。
艺术不刻意去追求,不找事,只着眼于“找不到”、“找不尽”和“不确定”。
宇宙无垠,世界更大,真正的艺术家会静心思考,从“受想行识”走向开悟、感悟天意,从绝对、无垠的“不可知”中体悟天女散花的余香和踪影、艺术灵感得以闪现。
艺术只暗示、只提问、不确定不解决问题,让问题的答案跌落在每一个人心里,形成千千万万个答案,形成千千万万个说不清、道不明……艺术让我们看着“墙”这边有限的生活真实,同时又诱
使我们窃探“墙”的另一边,打开无限,感悟世界之大,让大
脑猜测修补使感觉转移、心灵理解,使错觉满足,让艺术受众从浅识到迈步接受神秘、疑惑的洗礼,被引领到艺术之真
的仙境。
“知不知、上”、“不确定”“不可知”的宇宙概念始终是人类的好奇心的召唤源,向“不确定”、“不可知”探寻会让人产生颤栗的快感。
艺术的“邪乎”和“疑”能让人安慰和愉悦。
我在五十多年的雕塑实践探索中从写“实”到写“意”、再从写“意”到写“魂”。
从写“实”到写“虚”、再从写“虚”到写“错”。
深深体会到只有写“错”才能到达写“魂”的意境。
错位、变型、错生活之真成生活之假。
这些是实表象的“错”;“心灵痛点”、“感觉转移”形成新的“心灵理解”、产生艺术认同,这是虚本质的“错”。
这个虚本质的“错”可以变繁为简、寓实于虚、虚中有实、魂游其中。
虚本质对实表面会产生一种酶化般的“俘获力”。
促使人们产生从排斥到心甘情愿接受的心理转换,从而到达对实表面的放弃和对虚本质的接受。
只有深刻开掘和深远寓意的写“错”,才能调整好魂魄游走的通道。
通过“感觉转移”让艺术受众走向单纯天趣的心灵理解,从而获得“错觉满足”,进而探索艺术之真、之善、之美。
举个雕塑案例:我创作的半身铜像“世纪良知——巴金”是上海美术大展一件获“艺术奖”的作品,这件“生命符号读心塑魂”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雕塑里有雕塑。
一代文豪精、氣、形、神到位的形象只是雕塑的表象。
在这件雕塑深层的内涵中,“痛”、“盼”、“茫”、“释”的基调呈现着“迷惑”、“无奈”和“不知”。
这是文学巨匠心灵纠缠的“痛点”和“虚本质”。
內心有太多的矛盾:放弃与不甘;转变与固守;追求与迷茫;睿智与不知……这些深藏内心的伏笔是巴
金艺术形象虚本质的深度和宽度。
伏笔既给予观众以暗示同时又以最终的觉悟释然给予观众一种安抚。
这些“虚本质”最终使巴金雕塑中的雕塑与平常百姓产生了共鸣。
巴金外表的病弱与内心倔强的良知博弈、震撼感人。
他形而上出世的智慧悟到了宇宙的“不可知”甚至“不可见”是人类为之探索又不可逾越的永远目标。
人类社会公平诉求的相对性和不公事实的绝对性,这对矛盾在“不可知”的宇宙概念面前实在太渺小了,他终于释然于人类既能诚服于“不可知”,又能不停息地永远探索。
高于生活真实的巴金形象由此产生。
真正意义的原创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的一种原生性下意识的体现,充满种种“疑”、“不确定”形成了神秘的“骗”,由此艺术魅力大增。
人心深不可测,可谓人心叵测。
艺术受众如果能向艺术投诚,就容易接受并认识艺术本质,达到沉思的感悟。
从而得到不加区别,不作确定的直接经验,并指向一种朦胧的愿望,艺术是万物的一种朦胧的愿望。
人心的深度永远达不到“同一终极不可分割的本真实在”这一核心深度,但人心的探究可以接近艺术本质的终极概念。
它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
艺术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是一种升华,接受天意,与魔鬼携手合作,向鬼神借力,此时艺术家会在朦胧意识中着魔般地激发出天才的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艺术作品表象被剥离,外型被改变,本质被榨取,认同了“真作假时假亦真”,“感觉转移”,使视觉真实被幻化,达到一种心灵的理解和沉思的感悟。
艺
术家深刻的开掘和深蕴的寓意终能诞生一般常人不可理喻
的超前意识的“真艺术”、“大艺术”。
大“趣”、大“痴”、大“癖”、大“怪”者必有大艺。
主要作品
弘一法师玻璃钢65cm×65cm×120cm 私人收藏
张充仁(雕塑大师)石膏/铜260cm×40cm×65cm 2003年张充仁纪念馆
庄子化蝶白紫砂/铜原作像高150cm 铸铜放大像高
500cm 2016年
①孔子②老子③孟子④墨子⑤李白⑥杜甫白紫砂/铜高100cm 2016年私人收藏
①屈原②苏轼③陆游④王安石⑤白居易⑥李清照白紫砂/铜高100cm 2016年私人收藏巴金铜
70cm×80cm 获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艺术奖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收藏
赵朴初铜高70cm 2000年由家属收藏
黄佐临(戏剧大师)铜65cm×40cm×75cm 1995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码头工人铜高65cm 1977年美术教具
贺绿汀铜高300cm 2014年上海福寿园
夏衍(原文化部长、电影艺术家)铜50cm×40cm×68cm 2005年
赵丹铜80cm×130cm×130cm 2003年北京朝阳公园
谭鑫培铜高200cm 1995年武汉江夏谭鑫培公园
苏步青铜高90cm 复旦大学
贾植芳(复旦大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奠基人之一)铜
21cm×30cm 2005年复旦大学100周年校庆礼品
陈逸飞(视觉艺术家)铜60cm×85cm 2005年上海宋庆龄陵园
贝多芬铜40cm×40cm 2012年私人收藏
陕北老农——人民歌手李有原铜17cm×14cm 私人收藏
南丁格尔(护士之母)高300cm 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
何塞·马蒂铜高90cm 上海延富绿地
忻铸铜高25cm
释仿汉白玉高221cm 2006年
西部情铜80cm×35cm×52cm 2002年私人收藏
思铁烤漆高180cm 上海古北新区
冉铁烤漆高300cm 香港特区政府收藏
初民铜高60cm 私人收藏
盘古金/铜/蛋化石高54cm 私人收藏
天铜50cm×30cm×62cm 1980年日本国际现代美术家协会收藏
噬铜30cm×20cm×44cm 1981年私人收藏
指挥家系列作品限量作品
陆羽提梁壶《陆羽提梁壶》作品版权证书
庄子与方舟壶《庄子与方舟壶》作品版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