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3e5cd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7.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唱《两只小象》歌曲;2.能够模仿小象行动,学习音乐节奏感;3.培养幼儿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4.培养幼儿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1.学唱《两只小象》歌曲;2.学习小象的行动和音乐节奏感。
三、教学步骤1. 歌曲欣赏播放《两只小象》歌曲,让孩子们仔细听,在旋律上加以理解和感受,了解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2. 歌曲教唱1.教师手拿卡片示范唱第一句“两只小象走得快”,让孩子们跟唱;2.教师继续展示卡片,划出每个字,反复哼唱,并让孩子们跟唱;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用手向左右晃动,模拟小象行动,引导幼儿们模仿。
3. 活动设计1.分成两组,模拟两只小象;2.一组小象向左右摆动,另一组小象向前进,反复模拟;3.在音乐伴奏下,两个小象组合起来行动,并跟随音乐节奏一起舞动。
4. 转化应用1.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编排一个小象表演节目;2.培养幼儿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3.让孩子们主动发挥创造力,通过表演和动作来表达音乐。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以《两只小象》为主题的音乐课,主要围绕唱歌和模仿小象的行动进行教育活动。
通过教唱歌曲和模拟活动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行动协调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们的参与度比较高,通过活动能够更好地认识并理解音乐节奏感,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合作和体验能力的锻炼。
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在活动设计上还可以更加丰富和有趣一些,给孩子们更多的体验和锻炼机会。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反应都很好,通过活动的方式获得了较好的音乐体验和学习体验。
针对活动的不足,下一次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活动设计和体验感的提升。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f81a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2.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通用)幼儿园小班教学方案《两只小象》带反思小班教学方案《两只小象》包括对小班音乐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使孩子们可以通过老师的姿态动作来理解教学图片和理解记忆歌词,尝试制造各种动作和同伴,自然学会唱歌与老师一起,乐观地扮演小象参与唱歌活动,与同龄人一起体验唱歌,节奏和嬉戏的乐趣。
快来看看003010幼儿园班,对课程方案进行反思。
活动目标1.自然地学会和老师一起唱歌,并乐观打小象参与唱歌活动。
2.通过老师的肢体动作,您可以了解教学图片并了解记忆歌词,并尝试创建各种动作和伴侣。
3.与同伴一起体验唱歌,节奏和嬉戏的乐趣。
4.让孩子知道歌曲的名称,并熟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并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繁重而艰难的活动在唱歌过程中班习唱歌和扮演角色扮演唱歌时的动作创作活动预备两张大象照片,伴奏音乐,歌词卡等活动程序1.在活动开头时,首先使用以下节奏扩展我有十根手指,成了一个小鼓槌。
变成一只鸡。
变成了一只小狗,我有一只小手,我很聪慧,有力量。
我有十根手指,而且我不知道该如何分手。
带领孩子们一起做节奏活动。
结束后,适当地进行评估,并对表现良好的孩子赐予表扬。
然后我通过这个问题介绍了活动然后每个人都用手指一起做许多事情,然后老师还给了你一些可以用手指转变的东西。
你怎么看呢?显示小象的图片以介绍主题,并激发孩子们对活动的爱好。
2.引导孩子理解歌词,对唱曲的整体感知(1)老师用手指制作小象,引导幼儿用手指制作小象,并用手指玩嬉戏。
(2)老师自然地演唱了这首歌,然后问了以下问题您听到了什么?他们要去哪?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像什么?你遇到了什么?引导孩子在提问时理解歌词。
(3)老师会分节唱歌,给孩子们更深的印象。
3.孩子们学会唱歌老师带领孩子们让孩子们学习分段唱歌。
4.孩子们一起唱歌和玩嬉戏老师演奏这首歌的伴奏,让孩子在伴奏音乐中找到一个小伙伴,一起玩两只小象,边玩边唱歌。
5.孩子们创作各种同伴嬉戏并替换歌词老师两个像大象一样的婴儿鼻子齐齐,握手,玩得快乐。
两只小象音乐教案教学反思3篇
![两只小象音乐教案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8e1be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9.png)
两只小象音乐教案教学反思3篇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
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老师怎样做好优秀教案课件呢?经过搜索和整理,的编辑为大家呈上两只小象音乐教案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并参考!两只小象音乐教案教学反思【篇1】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活动准备:1、把全班幼儿分成五队,菠萝队、桔子队、西瓜队、桃子队、苹果队并配带好标记。
2、老虎布偶一个,牛、鸭子、羊、小猫、小青蛙图片各一。
3、森林动物图五张(图一、两只小狗,一只在玩球,一只在啃骨头;图二、两只小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图三、两只青蛙、一只在敲鼓,一只在唱歌;图四、两只老鼠,一只在偷米,一只在偷蛋;图五、两只熊猫,一只在笑,一只在哭。
)4、《两只老虎》节奏图谱,已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过程:1、在律动《郊游》中边表演边进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请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师:喵喵喵喵喵;幼儿:喵喵喵喵小花猫你好。
)3、复习歌曲《两只老虎》“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
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我们先看节奏图谱把《两只老虎》的节奏拍一遍吧!”(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节奏拍得可真准,下面我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来唱一下歌曲吧!”(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老虎想请你们边唱边做做动作,好吗?”(幼儿表演)4、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https://img.taocdn.com/s3/m/c755c9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7.png)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小班幼儿园音乐课,教学内容为儿童歌曲《两只小象》。
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并学唱儿童歌曲《两只小象》。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
•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学唱儿童歌曲《两只小象》。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4. 教学准备•教学用的音乐播放器、CD。
•小象手势的制作。
5. 教学过程时间内容0-5mins 介绍歌曲《两只小象》,和幼儿们讨论小象的形象,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5-10mins 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两只小象》音乐,和幼儿们一起听歌,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10-20mins学唱歌曲《两只小象》,老师先唱一遍,幼儿模仿,练习数遍。
20-25mins 制作小象手势。
老师和幼儿们一起动手制作小象形状的音乐手势,为之后的表演做准备。
25-30mins练习组合手势和歌曲,老师带领幼儿练习手势和歌曲的组合。
30-35mins为表演做准备,老师和幼儿们一起排练表演,注意手势协调与合作。
35-40mins最后进行表演,老师带领幼儿们进行表演。
40-45mins 复盘,老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让幼儿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二、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他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不断地模仿和练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介绍歌曲和动手制作小象手势的过程中,我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练习组合手势和表演的过程中,我强调了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让幼儿体验了集体合作的乐趣和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其次,一些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有些害羞和胆怯,需要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2)4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1d12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3.png)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2)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2)精选4篇(一)教案课时:1课时教材:小学音乐教材目标:学生能够唱出《两只小象》这首歌曲,并能够通过音乐表达两只小象的形象和动作。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老师可以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两只小象在森林里玩耍的情景,并介绍两只小象的形象和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唱歌曲:老师先带领学生跟着录音或演唱指导,学唱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可以按照慢、快、渐慢的顺序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3. 教学动作:老师可以示范两只小象的动作,比如扭动大耳朵、摇动长鼻子,让学生跟着模仿。
同时,辅助教学的道具可以是两只小象的头饰或大耳朵。
4. 小组演唱: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按照两只小象的动作进行合作演唱,加强团队合作和配合能力。
5. 课堂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演唱表演,并请其他同学评价他们的表演。
鼓励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于音乐的引导和启发还需要更加灵活。
创设情境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我应该对歌曲的节奏、音准等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并且在教学动作和小组演唱的环节中,我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和合作的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通过课堂分享的环节,我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们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指导他们逐步提高音乐表达的能力。
整体来说,这节课在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音乐表达等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提高空间。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2)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通过唱歌、跳舞和音乐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细细胞,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音乐:《兔子和狼》音乐伴奏实物道具:兔子造型面具、狼造型面具教学步骤:引入:1. 向幼儿们介绍今天要学习的音乐活动内容——《兔子和狼》。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 (2)3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 (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21f4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3.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 (2)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和学唱《两只小象》这首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2.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歌曲《两只小象》的音乐资源和歌词。
2. 幼儿园音乐区的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与幼儿们打招呼,进入音乐活动的状态。
2. 提问:“大家喜欢听音乐吗?今天我们要听一首歌曲,叫做《两只小象》。
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吗?”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两只小象》的音乐,引导幼儿们仔细听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引导幼儿们跟随音乐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3. 反复播放歌曲,让幼儿们熟悉歌曲的旋律。
学唱(10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们学唱歌曲《两只小象》的歌词,重复几遍以确保幼儿们理解和掌握歌词。
2. 分组对唱,其中一个小组唱“一只小象”部分,另一个小组唱“两只小象”部分,然后交换角色。
3. 整体合唱歌曲。
表演(15分钟)1. 分组让幼儿们自由组合,选择一组来表演《两只小象》。
2.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位指挥,其他幼儿跟随指挥进行演唱和动作表演。
3. 各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幼儿观看欣赏。
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今天的音乐活动,询问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2. 提醒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拓展活动:1. 让幼儿们自己编一个小故事,把歌曲《两只小象》进行改编。
2. 对唱其他的动物歌曲,如《小狗乐园》、《小海龟》等,扩展幼儿们的音乐欣赏范围。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 (2)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手拉手》教案目标:1. 增加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3. 练习幼儿的听觉感知、动作协调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手拉手》教学资源:1. 音乐《手拉手》录音或音频设备;2. 图片或画板;3. 手指玩偶。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001c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f.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象。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象。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两只小象》2. 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材料3. 音乐CD:《两只小象》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音乐《两只小象》,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激发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解:利用课件展示故事《两只小象》,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内容。
3. 故事复述:请幼儿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4. 观察与想象:请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小象,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5.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幅小象画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幼儿在复述故事时,语言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幼儿过于依赖同伴,需要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加强小组合作环节的引导,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模仿故事中的小象动作,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小象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幼儿在观察与想象环节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考察幼儿在小组合作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doc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doc](https://img.taocdn.com/s3/m/9d1e4b1b58fafab069dc0270.png)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音乐活动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歌词内容,让幼儿初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的长鼻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两只小象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幼儿对手指游戏很感兴趣,一听到音乐就开始用身体来表演,结合小班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有长长鼻子的小象,通过欣赏音乐《两只小象》让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玩中学,玩中乐。
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歌词内容。
2、让幼儿初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的长鼻子。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感受游戏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悉歌词内容,结合歌词进行游戏难点:有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大象,了解其外部特征材料准备:两只小象的音乐和伴奏音乐《小动物走路》活动过程导入:小动物在森林举办运动会,幼儿随音乐《小动物走路》律动进入活动室。
提问:都有哪些小动物到森林里去了?(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基本过程:1、教师甩动食指,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
2、教师用食指边唱边表演歌曲2遍,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谁来了呀?(小象)它晃悠着小鼻子还在干什么?3、幼儿拿出食指跟着教师随音乐做动作,(结合歌词内容,通过手指游戏)表演歌曲。
4、教师创设情境,小象鼻子长大的过程,分别用2根、3根、5根手指,运用手指游戏变现歌曲。
5、游戏:小象找朋友结束:森林运动会小象拔河比赛活动延伸:故事《小象的奖牌》教学反思今天上了音乐欣赏活动《两只小象》。
在活动前就在想:活动中孩子不配合怎么办,活动时开始是直接用伴奏还是清唱。
在课前也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了,从中也学到了不少。
在本次活动中,运用幼儿熟悉的音乐律动入场,幼儿熟悉音乐也熟悉音乐中的小动物,能通过律动中的动物自然的引出小象。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https://img.taocdn.com/s3/m/0c19053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a.png)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一、教案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班音乐课的一堂课程,主题为《两只小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活动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幼儿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美。
2.提高幼儿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3.锻炼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和《两只小象》音乐。
•幼儿喜欢的毛绒小象玩具。
2.学生准备:•幼儿可以带来自己喜欢的小象玩具。
四、教学过程1. 温习前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通过问答方式温习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幼儿回忆前一节课学习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引入新课教师播放《两只小象》音乐,引导幼儿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同时展示毛绒小象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活动1:模仿动作教师指挥幼儿模仿《两只小象》音乐中的动作,如跳跃、转圈、鼓掌等。
通过模仿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乐感,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4. 活动2:小象探险教师让幼儿将自己带来的小象玩具带到教室外进行小象探险活动。
幼儿需携带小象玩具,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游戏规则,如走路、奔跑、跳跃等。
通过参与探险活动,幼儿能够锻炼身体和感受音乐的旋律。
5. 活动3:合作表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两只小象玩具进行合作表演。
教师提供一段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可以是舞蹈、歌唱、故事讲述等形式。
通过合作表演,锻炼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音乐表达能力。
6. 总结和反思教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幼儿一起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和体会。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提供建议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幼儿对音乐表达、动作协调和合作精神有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提高了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3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f931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8.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两只小象》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两只小象》音乐录音。
2. 音箱或音响设备。
3. 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本节课的欣赏音乐《两只小象》,并解释歌曲讲述的内容是两只小象之间的故事。
2. 显示图片或播放视频素材,展示两只小象的形象,引发幼儿的兴趣。
音乐欣赏:1. 教师播放《两只小象》音乐,并引导幼儿聆听。
2. 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跳跃等,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活动身体。
3. 音乐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们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形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创作表达:1. 教师指导幼儿们在音乐的基础上创作自己的小象动作,如摇摆身体、扇耳朵等。
2. 分组或逐个展示幼儿们的创作,鼓励幼儿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课堂总结:1. 教师向幼儿们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醒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欣赏音乐的美好。
2. 教师鼓励幼儿们继续探索音乐,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创意。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舞蹈创作,以音乐为基础,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
2. 在音乐课上请专业老师教授乐器演奏,让幼儿们接触更多不同的乐器声音。
3. 鼓励幼儿们在家中或幼儿园里演唱《两只小象》或其他喜欢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小猫叫咪咪咪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欣赏歌曲,认识小猫的叫声,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理解。
3. 通过唱歌和动作配合,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50aedb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4.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1. 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两只小象》这首儿歌的歌词和内容;2.能够模仿唱出儿歌;3.通过观察、模仿和创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4.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2.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两只小象》儿歌CD、PPT、画板和画笔等;2.准备双象面包和用来装双象面包的箱子、大象和小象的玩具或模型等;3.师资准备:老师需要熟知儿歌、具有幼教基础知识和教育素质。
3. 教学流程步骤1:创设情境进入主题老师拿出一只大象和一只小象的模型或玩具,并介绍说:“大象和小象都是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动物,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关于大象和小象的儿歌,大家知道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吗?”等待学生的回答,如果有学生不知道,老师可以提示说:“这首儿歌叫做《两只小象》。
”步骤2:欣赏儿歌老师打开CD,播放《两只小象》这首儿歌,让孩子们先欣赏几遍,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和节奏。
步骤3:学习儿歌1.分段学唱《两只小象》,让孩子们逐渐熟悉儿歌的歌词和节奏;2.让孩子们模仿老师,一起唱儿歌,鼓励孩子们发出清晰响亮的声音;3.学完整首儿歌后,带着孩子们快乐地齐唱一遍儿歌。
步骤4:绘画创作1.让孩子们在画板上画出一只大象和一只小象,让孩子们通过画图更好地了解两只象的外形与特征;2.让孩子们尝试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两只小象,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步骤5:小游戏1.准备双象面包和一只盒子,让孩子们依次用手抓双象面包,看看能不能抓到两只双象面包,这是帮助孩子们加深对儿歌中“两只小象”这个概念的理解;2.将模型或玩具中的大象和小象混在一起,让孩子们找出大象和小象,并做出它们的叫声,加深孩子们对“大象”和“小象”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通过多种方式,如欣赏儿歌、学唱儿歌、绘画创作和小游戏等,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加强了孩子们对儿歌《两只小象》歌词、节奏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ad1b4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0.png)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一.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了解《两只小象》这首经典儿歌。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3.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现,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4.学生能够模仿小老鼠、大象等动物的形象、动作、表情,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二.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2.《两只小象》音乐3.小老鼠、大象玩具或图片4.相关绘本或图书三. 教学过程1. 开场小游戏老师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活跃气氛,如模仿动物叫声、比赛拍手、跳双人游戏等。
2. 引入教材老师播放《两只小象》音乐,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名字,并询问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感知、想象和期望。
3. 音乐欣赏让小班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这首《两只小象》的音乐,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可爱的形象和情感。
在音乐播放时,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儿童思考、提问刺激儿童的思维和认知,促进学习的效果。
4. 讲解音乐老师向学生讲解这首歌曲的节奏、旋律、速度等基本元素,帮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魅力。
5. 动手实践老师让学生模仿小老鼠、大象的动物形象、表情和动作,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孩子们更融入音乐当中,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感。
6. 复述过程老师向学生再次复述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这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四.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音乐欣赏是主要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小班幼儿的特点所在,他们主要通过听觉和感觉来认识世界,也因此音乐成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而这道题目中的歌曲是小学教材中常见的一首儿歌,通俗易懂,具有很高的传唱性,所以在教学中得到了学生很好的接受和认知。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讲解音乐时语言表达不够生动、动手实践环节建议增加一些难度等,这些都是需要后续教学中继续去优化的方面,以求更好的效果。
五. 总结小班音乐欣赏教案《两只小象》通过音乐欣赏、讲解音乐基本元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这首儿歌。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b1c8b5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e.png)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的报告,600字
《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一、课程宗旨:
通过学习音乐活动《两只小象》,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和专注力,启发孩子形成正确的音乐观念。
二、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两只小象》的基本节拍,并可以准确地把握其变化;
2.能够在工作或游戏中进行节奏配合,表现出良好的节奏感;
3.体会到正确的音乐观念,坚持不懈地练习。
三、教学材料:
1.《两只小象》的歌曲录音;
2.教师领唱;
3.理论讲解,表情表现等。
四、教学步骤:
1.导入:用老师说话的方式,介绍《两只小象》这首歌曲。
2.介绍:介绍歌曲中的节拍及其变化。
3.歌唱:教师领唱歌曲,孩子们学习跟唱,熟悉歌曲的节拍,
提高节奏感。
4.活动:利用器乐活动,让孩子在一定的节奏中进行活动,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节奏感和专注力。
5.考核:老师领唱歌曲,让孩子们独立完成对歌曲的表演,以此考察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孩子们都能够掌握《两只小象》的节拍及变化,准确地进行节奏配合,体现了良好的节奏感,体会到正确的音乐观念。
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孩子们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的内容。
小班音乐两只小象教案带反思
![小班音乐两只小象教案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8735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a.png)
小班音乐两只小象教案带反思教案标题:小班音乐《两只小象》教案带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两只小象》音乐的录音或CD。
3. 图片或玩具小象。
4. 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一种欢乐的氛围,播放《两只小象》音乐。
2. 向幼儿展示图片或玩具小象,引发他们对小象的兴趣。
活动一:跟随节奏1. 让幼儿站成一排,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等。
2. 逐渐加快节奏,看幼儿是否能够跟上。
活动二:表演小象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象的角色。
2. 播放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演小象的动作,如摇摆、转圈等。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观察并给予鼓励和赞赏。
活动三:创作小象画1. 给每个幼儿发放画纸和彩色笔。
2. 播放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的感受自由地画出他们对小象的想象。
3.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哪些幼儿表现出色?哪些需要额外的帮助?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3. 幼儿对活动的反应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享受音乐的乐趣?4. 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和表达能力?教案撰写的要点:1.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 教学准备充分,包括音乐资源和教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包括引入活动、主要活动和反思环节。
4. 活动内容多样化,既包括动作活动,也包括表演和创作活动。
5. 反思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指导。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教案撰写,请随时告诉我。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及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及教学反思(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79944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7a.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及教学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及教学反思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的长鼻子,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歌词内容,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两只小象》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幼儿对手指游戏很感兴趣,一听到音乐就开始用身体来表演,结合小班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有长长鼻子的小象,通过欣赏音乐《两只小象》让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玩中学,玩中乐。
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歌词内容。
2、让幼儿初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的长鼻子。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悉歌词内容,结合歌词进行游戏难点:有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大象,了解其外部特征材料准备:两只小象的音乐和伴奏音乐《小动物走路》活动过程导入:小动物在森林举办运动会,幼儿随音乐《小动物走路》律动进入活动室。
提问:都有哪些小动物到森林里去了?(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基本过程:1、教师甩动食指,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
2、教师用食指边唱边表演歌曲2遍,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谁来了呀?(小象)它晃悠着小鼻子还在干什么?3、幼儿拿出食指跟着教师随音乐做动作,(结合歌词内容,通过手指游戏)表演歌曲。
4、教师创设情境,小象鼻子长大的过程,分别用2根、3根、5根手指,运用手指游戏变现歌曲。
5、游戏:小象找朋友结束:森林运动会——小象拔河比赛活动延伸:故事《小象的奖牌》教学反思今天上了音乐欣赏活动《两只小象》。
在活动前就在想:活动中孩子不配合怎么办,活动时开始是直接用伴奏还是清唱。
在课前也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了,从中也学到了不少。
在本次活动中,运用幼儿熟悉的音乐律动入场,幼儿熟悉音乐也熟悉音乐中的小动物,能通过律动中的动物自然的引出小象。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https://img.taocdn.com/s3/m/66fb9e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d.png)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只小象》这首歌的意思和内涵;2.学习和掌握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3.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4.增强孩子们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爱心。
二、教学准备1.CD机;2.《两只小象》CD;3.图片或视频相关的素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两只小象》CD,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哼唱一遍,热身一下。
二、学习歌词(10分钟)老师播放《两只小象》CD,让孩子们跟着CD听一遍。
然后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句一句地学习歌词,教师也可以呈现歌词的卡片,让孩子们跟着读。
三、画画赛(15分钟)老师放一张小象的图片,让孩子们自由画自己的小象,并提供颜色圆形牌和纸巾,让孩子们利用颜色圆形牌和纸巾美化自己的小象。
之后教师可以选出最好看的小象,并发表获奖感言。
四、游戏(10分钟)老师选择两名孩子,让他们做成一对小象形象,小象们要一起跑圈活动,并带着其他孩子追着他们跑,老师负责发放奖品。
五、表演(10分钟)老师请一位孩子表演第一小象,另一位孩子表演第二小象,其他孩子则以观众的身份,欣赏并评价他们的表演。
六、反思(5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问问孩子们学到了哪些内容,认为这首歌的内涵是什么,小象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为什么重要等等。
四、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孩子们通过游戏、画画、表演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学习了《两只小象》这首歌曲。
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画画赛中,提高了创意能力;在表演中,提高了自信心和表现力。
同时,孩子们还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的内涵,进一步增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好的音乐也能够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https://img.taocdn.com/s3/m/b51a549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6.png)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2.通过合作学生间的互动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3.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将采用歌曲《两只小象》作为教学内容,全班协作创设一种搭配小合
唱的旋律。
学生将在小组内互相合作,来完成整个歌曲。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教师引入
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大声唱出歌曲中独特的节奏感,吸引学生们的注
意力;
2.询问学生对音乐的了解程度,介绍歌曲的名称和标题。
第二步:老师打节奏
1.老师单独演奏节奏,让学生们模仿;
2.学生跟着老师的演奏,初步学习歌曲的节奏部分。
第三步:试唱歌曲
1.邀请一些学生来前面唱一段歌词;
2.教师帮助学生们唱出歌曲的时长和音调。
第四步:分组合作
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唱出一段歌词;
2.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来彼此学习,提高音乐素养。
第五步:综合演唱
1.老师指挥整个班级一起演唱歌曲;
2.鼓励学生很好地完成唱歌的各个部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可以看出学生们很喜欢这首歌,并且非常喜欢通过歌唱来参与。
音乐教育的教学比较轻松,学生的兴趣也容易被激发。
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考
虑到小班级的同学们精力较为有限,因此坚持将课程步骤尽可能渐进式地设计预备,以便帮助学生消化课程信息,并尽可能多地应用到实践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兴趣。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https://img.taocdn.com/s3/m/7354eb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6.png)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教案是小班音乐课程的一节课,教学内容为儿歌《两只小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了解大象的形态和特征,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应当具有呼之欲出的情境,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考虑到小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在教学前准备好图片等教具,营造一个类似于动物园或森林的氛围,从而为课程内容设置好说服力的情境。
2. 教学过程(1)引入歌曲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集体进行热身活动,例如各种肢体伸展、歌曲听辨、游戏等。
活动时间约为5-10分钟,之后开始正式引入本节课的歌曲《两只小象》。
(2)引导学生听歌教师应当首先播放歌曲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自由地听一遍。
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再听一遍,引导他们专注于歌曲节奏和旋律,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氛围。
(3)唱歌歌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吟唱。
在学生听懂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演唱,让他们逐渐感受并学会制定节奏和旋律。
为了更好地保证唱歌效果,教师应当注意控制音量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首领尝试唱歌。
(4)反思结束课堂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问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答案。
比如可以问他们“大象的尾巴长吗?”,“大象的鼻子可以捏到吗?”等问题,以此来使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行彻底的理解和反思。
三、教学反思1. 教学的优点本节课的教学在多方面存在着优点,具体如下:(1)以情境营造为切入点通过营造情境,让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2)以听歌为第一步通过听歌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在理解歌曲的同时,也能保证学习的整体效果。
(3)手把手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为详尽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歌曲基本节奏和旋律。
2. 教学的不足之处虽然这一节课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还有一些地方可以继续优化:(1)时间长度不够由于小班学生的耐性较短,本节课时间长度可能有些过于长了,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保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6603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4.png)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象》一、教案《两只小象》是一首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的儿歌,适合小班幼儿学习。
通过歌曲,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乐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动感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乐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让幼儿学会区分音高。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体验音乐的美。
教学准备:1. 《两只小象》的录音。
2. 小象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与幼儿一起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动物,并仿照图片的动作模仿出动物的声音,如大象的声音。
2. 引入歌曲:播放《两只小象》的录音,让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韵律。
3. 歌曲欣赏: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专注地听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乐感。
4. 听歌填词: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唱歌,并将空缺的词填入歌曲对应的位置。
鼓励幼儿尝试动感地表达歌曲的内容。
5. 跳舞配乐: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边听边跳,根据歌曲的快慢、高低动作选择合适的动作表达。
6. 创编动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组自选一个动物,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创一个小舞蹈,用手、脚、身体等方式表达所选动物的特征。
7. 练习歌曲: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练习《两只小象》的歌曲,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8. 分享展示:让各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其他幼儿可以对表演进行欣赏和评价。
9. 结束:与幼儿一起回顾教学内容,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然后与幼儿一起合唱《两只小象》的歌曲。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去感受音乐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图画、声音、动作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在教学《两只小象》这首歌曲时,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问题:1. 在引入歌曲时,应该注意幼儿的动作跟随情况,及时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音乐世界。
2. 幼儿年龄小,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和乐感发展程度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受益于音乐的学习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两只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歌词内容,让幼儿初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的长鼻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两只小象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幼儿对手指游戏很感兴趣,一听到音乐就开始用身体来表演,结合小班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有长长鼻子的小象,通过欣赏音乐《两只小象》让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玩中学,玩中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歌词内容。
2、让幼儿初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的长鼻子。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感受游戏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歌词内容,结合歌词进行游戏
难点:有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大象,了解其外部特征
材料准备:两只小象的音乐和伴奏音乐《小动物走路》
活动过程
导入:小动物在森林举办运动会,幼儿随音乐《小动物走路》律动进入活动室。
提问:都有哪些小动物到森林里去了?(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基本过程:1、教师甩动食指,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
2、教师用食指边唱边表演歌曲2遍,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谁来了呀?(小象)它晃悠着小鼻子还在干什么?
3、幼儿拿出食指跟着教师随音乐做动作,(结合歌词内容,通过手指游戏)表演歌曲。
4、教师创设情境,小象鼻子长大的过程,分别用2根、3根、5根手指,运用手指游戏变现歌曲。
5、游戏:小象找朋友
结束:森林运动会----小象拔河比赛
活动延伸:故事《小象的奖牌》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音乐欣赏活动《两只小象》。
在活动前就在想:活动中孩子不配合怎么办,活动时开始是直接用伴奏还是清唱。
在课前也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了,从中也学到了不少。
在本次活动中,运用幼儿熟悉的音乐律动入场,幼儿熟悉音乐也熟悉音乐中的小动物,能通过律动中的动物自然的引出小象。
在老师用手指做小象鼻子晃动时,有的幼儿因为对手指谣《猴子荡秋千》很
熟悉,都在说是小猴子在荡秋千。
当老师边唱边用手指表演时,有的幼儿很自然的就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在小象鼻子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幼儿很激动,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小象,想着要努力让自己的鼻子变大变长,还会跟旁边的幼儿比比鼻子。
活动中,教师说的较少,让幼儿通过手指的变化表现歌曲,也让幼儿在一遍遍的欣赏中熟悉歌曲内容。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
在活动小象找朋友时,由于教师没有先提要求在让幼儿进行游戏,幼儿跟着老师随音乐玩游戏,游戏中在找朋友时许多幼儿都希望跟老师做朋友,在跟好朋友抱一抱时很多孩子都来抱老师,使得孩子抱成一团,有的孩子就被撞倒了,有的幼儿也会趁跟好朋友抱一抱的时候,把好朋友抱倒在地上。
在小象拔河比赛时,开始幼儿不太懂怎么玩,就在后面看2个老师拔,有的幼儿还在旁边为老师喊加油,看到跟自己在一边的老师快被拉走了会很急,都在后面拉着老师的衣服帮忙,在跟小朋友比赛时,一组的小朋友也和团结,都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使劲往后拉,即使全摔倒在地上了还是开心的笑着,一次次的说:”老师我们还要玩。
”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感触很深,在活动前,因为有领导来听课就很紧张,感觉没有激情。
告诉小宝贝些老师有点紧张,小宝贝些就对着我喊:“谢老师,不怕不怕!”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激情来了,从活动中也看到的宝贝的能干和团结,让我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
课上完了,感觉还不错。
可课后一想,就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太多了。
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总是有些牵强。
教师的语言生动性不够,
表情也不够,特别是教师的语速过快,还有游戏活动环节的设计不完善。
如果在让我上一次,我先要写出一个详案,把游戏活动重新设计,在让好朋友抱抱的基础上,可以让好朋友碰一碰,握一握手,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好朋友的爱。
在游戏前先讲清楚规则在让幼儿游戏。
在活动中注意活动的安全。
在活动前还要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说课,请同事或有经验的老师帮忙听,帮忙找出问题,及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