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甘石的制备

合集下载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炉甘石洗剂的制备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用药,其主要成分包括炉甘石、氧化锌和甘油等。

它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皮肤炎症、瘙痒和疼痛等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炉甘石洗剂的制备过程。

一、制备前的准备在制备炉甘石洗剂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和设备:1.炉甘石:炉甘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其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锌、氧化钙、氧化镁等。

它具有消炎、止痒和收敛等作用,是制备炉甘石洗剂的主要原料。

2.氧化锌:氧化锌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锌,具有收敛和干燥等作用,是制备炉甘石洗剂的重要原料。

3.甘油:甘油是一种常见的保湿剂和柔软剂,具有保湿、柔软和抑菌等作用,是制备炉甘石洗剂的辅助原料。

4.纯化水:制备炉甘石洗剂需要使用纯化水,以避免水质不佳对制备过程的影响。

5.搅拌器:用于将原料混合均匀。

6.过滤器:用于过滤药液中的杂质。

7.干净的容器:用于储存制备好的炉甘石洗剂。

二、制备过程1.将炉甘石和氧化锌按照一定的比例(通常为1:1)放入搅拌器中混合。

2.逐渐加入适量的甘油(通常为10%左右)以增加药液的柔和性。

3.逐渐加入纯化水,一边搅拌一边加水,直到药液达到适宜的稠度。

4.使用过滤器过滤药液中的杂质。

5.将过滤后的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贴上标签并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三、制备注意事项在制备炉甘石洗剂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料的比例要准确,否则会影响药液的效果。

2.加入甘油时要缓慢,避免药液过于稀薄或过于稠厚。

3.搅拌时要均匀,避免出现沉淀物。

4.过滤时要仔细,以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和未溶解的原料。

5.储存时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药液变质。

6.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避免污染和细菌滋生。

四、制备结果评估制备好的炉甘石洗剂应该呈现出淡红色的浑浊液,具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对其质量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外观:好的炉甘石洗剂应该呈现出淡红色的均一浑浊液,无沉淀物和浮渣。

2.气味:炉甘石洗剂应有轻微的特殊气味,无其他异味。

炉甘石洗剂制备实验

炉甘石洗剂制备实验

炉甘石洗剂制备实验炉甘石洗剂的制备1.处方见表表炉甘石洗剂处方处方组成12345炉甘石(120目),g4、04、04、04、04、0氧化锌(120目),g4、04、04、04、04、0甘油,mL5、05、05、05、05、0羧甲基纤维素钠,g0、20三氯化铝,g0、15聚山梨酯80,g0、80柠檬酸钠,g0、20蒸馏水加至,mL50505050502.制法(1)制备稳定剂①羧甲基纤维素钠0、20g,加约30mL蒸馏水,加热溶解而成胶浆。

②称取聚山梨酯80 0、80g,配成100g/L的水溶液备用。

③称取柠檬酸钠0、20g,加蒸馏水10mL溶解,备用。

④称取三氯化铝0、15g,加蒸馏水10mL溶解,备用。

(2)制备混悬剂上述5个处方,均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

称取过120目筛的炉甘石、氧化锌研于研钵中,加甘油和适量纯化水共研成糊状,再加入处方中其他成分,随加随搅拌,最后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3.作用与用途保护皮肤、收敛、消炎。

用于皮肤炎症,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

4.用法与用量用前摇匀,外用、局部涂抹。

5.沉降体积比的测定:将炉甘石洗剂质量检查结果记录于表1中。

根据表1中数据,以沉降比(F)为纵坐标,沉降时间为横坐标,分别绘制沉降曲线图,比较各处方的稳定程度与质量。

表12小时内的沉降体积比(H/ Ho)时间(min )炉甘石洗剂12345051530601206、实验注意事项1.炉甘石洗剂配制不当或助悬剂使用不当,不易保持良好的悬浮状态,重分散性差,且涂用时会有沙砾感。

改进措施有:加入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类衍生物等)作助悬剂;控制絮凝,加入三氯化铝作絮凝剂或与新洁尔灭合用,采用柠檬酸钠作为反絮凝剂。

2.炉甘石、氧化锌为亲水性药物,可被水润湿,先加入适量甘油研磨成糊状,使粉末在水中分散,可防止颗粒聚集,振摇时易于悬浮。

3.炉甘石洗剂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带负电,加入少量AlCl3中和部分电荷,使炉甘石、氧化锌絮凝沉降,从而防止结块,改善分散性。

煅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煅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煅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煅炉甘石这玩意儿,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呀!你知道它是怎么炮制出来的吗?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呢!
先把炉甘石挑选出来,就像挑宝贝一样,得挑那些纯净无杂质的。

然后把它放进坩埚里,这坩埚就像是它的专属小窝。

接下来就是加热啦,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加热哦,得掌握好火候,就如同炒菜一样,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

在加热的过程中,你能想象到炉甘石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变化吗?它就像一个会变身的小精灵,逐渐变得通红通红的,那颜色可鲜艳了。

这时候可千万不能分心,得时刻盯着它,就像守护着一个珍贵的秘密。

等到炉甘石完全煅烧透了,就像一块炽热的宝石,然后迅速把它取出来。

哇哦,这时候可不能直接用手碰哦,那可是非常烫的,得让它稍微冷却一下。

等它冷却后,就变成了一种细腻的粉末,这粉末可有着大用处呢!
这不就像是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子吗?炮制煅炉甘石的过程,不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稍有差错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呀。

煅炉甘石在医药领域可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它能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健康问题。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对待它的炮制过程吗?我们应该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精心地炮制每一批煅炉甘石,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总之,炮制煅炉甘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呵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炮制出优质的煅炉甘石,为人们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炉甘石是一种具有较长历史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对其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炉甘石是通过对生石膏进行炮制而得到的。

石膏原料主要来源于天然矿石,其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石膏经过炮制后,其性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其药效和用途。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洗:首先需要将采集来的石膏进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石膏表面的杂质和泥沙,从而减少杂质对产物的影响。

2. 研磨:清洗后的石膏需要进行研磨。

研磨的目的是将石膏研磨成细粉末,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后续步骤的处理。

3. 煅烧:研磨后的石膏需要进行煅烧。

煅烧的温度和时间都是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煅烧温度在500-600之间,时间约为1-2小时。

煅烧可以使石膏中的结晶水和一些无机杂质挥发,从而改变其化学结构。

4. 回清:煅烧后的石膏需要进行回清。

回清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煅烧产生的无机杂质。

回清的方法可以采用水洗、酸洗等方式进行。

5. 水洗:回清后的石膏需要进行水洗。

水洗的目的是彻底去除石膏中的无机盐等杂质。

一般来说,水洗的时间和次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6. 晒干:水洗后的石膏需要晒干。

晒干的目的是让石膏中的水分蒸发,从而便于储存和使用。

7. 粉碎:晒干后的石膏需要进行粉碎。

粉碎的目的是使石膏变成颗粒状,有利于后续的包装和使用。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来进行操作。

炉甘石的炮制过程中,温度、时间和处理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合理的炮制方法可以提高炉甘石的质量和药效,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总之,炉甘石的炮制方法是通过对生石膏进行清洗、研磨、煅烧、回清、水洗、晒干和粉碎等步骤进行处理而得到的。

这些步骤可以改变石膏的化学结构和药效,从而提高其药用价值。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工艺之一,对于保证炉甘石的质量和药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考察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炉甘石洗剂中加入硫酸新霉素及薄荷脑制备成复方炉甘石洗剂,与炉甘石洗剂临床对照应用,观察其疗效。

结果成品稳定性良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85%,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0.01。

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疗效明显。

【关键词】复方炉甘石洗剂;制备;质量控制;临床应用【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 and quality controlof compound calamine lotion,to investigateclinic treatment result.Methods In neomycin sulfateand menthol joinedto calamine lotion,toprepared compound calamine lotion. Compound calamine lotion against calamine lotion,to observeits clinic treatment results.Results The finished product was good stability,the total efficacy rate of the therapy group was 96.43%,the control group was 53.85%(P <0.01).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is simple in production and controllable in quality and obviousin clinic treatment result.【Key words】compound calaminelotion;preparation;quantity control;clinical application炉甘石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皮肤疾病,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带状疱疹、脓疱疮的治疗,但炉甘石洗剂只具有止痒、轻度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杀菌力弱,加上炉甘石洗剂是混悬液,在制备过程中很难控制其稳定性〖1〗。

药剂实验

药剂实验

混悬剂的制备原理: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混悬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也可用植物油。

一般,难溶性药物、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形式存在、两溶液混合时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需产生缓释作用时常制成混悬剂。

常见的配置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一、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1、步骤:(1)稳定剂的制备:①称取CMC-Na粉末7.0g,加蒸馏水20mL,加热制成7.0%的CMC-Na溶液备用。

②用移液器量取0.25mL吐温-80,加蒸馏水4.75mL溶解,配成5%吐温-80溶液(总体积5.0mL)备用。

③称取三氯化铝0.048g,加蒸馏水20mL溶解,配成0.24%三氯化铝溶液(总体积20mL)备用。

④称取枸橼酸钠0.20g,加蒸馏水20mL溶解,配成10.0%枸橼酸钠溶液(总体积20mL)备用。

(2)炉甘石洗剂的制备:①称取炉甘石1.0g、氧化锌0.5g,量取液化酚和甘油各0.5mL至于乳钵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0min,直至炉甘石、氧化锌、液化酚和甘油混合均匀。

②将研磨好的分别用少量多次的7.0%的CMC-Na溶液、5%吐温-80溶液、0.24%三氯化铝水溶液和10.0%枸橼酸钠溶液继续研磨10min,然后转移至5mL的玻璃试管中,最后用相应的溶液分别定容至10.0mL。

③塞住管口,振摇相同时间和次数后,分别放置,记录放置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min后的沉降体积,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点的沉降体积比(F=H/H0, %)2、注意:(1)炉甘石、氧化锌,液化酚和甘油要在乳钵研磨充分(20min),前提是颜色均一、混合均匀。

(2)转移至试管过程中一定要用少量的相应溶液多次转移,首次加入少许稳定剂后要研磨10min后再进行转移,力争将乳钵中研磨物全部转移到相应试管中。

(3)实验比较用的试管或量筒应粗细大小一致。

炉甘石混悬剂制备操作规程

炉甘石混悬剂制备操作规程

建立混悬剂生产的规范操作,保证混悬剂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炉甘石混悬剂的生产岗位。

三、责任者车间主任、组长以及操作人员、QA质监员。

四、操作1.按处方要求将氧化锌和炉甘石进行粉碎并配制稳定剂。

1.1氧化锌和炉甘石需粉碎至120目备用。

1.2配制稳定剂:1.2.1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0.20g,加约30mL蒸馏水,加热溶解而成胶浆。

1.2.2称取吐温80 0.80g,配成100g/L的水溶液。

1.2.3称取柠檬酸钠0.20g,加约10mL蒸馏水溶解。

1.2.4称取三氯化铝0.15g,加约10mL蒸馏水溶解。

2混悬剂制备采用加液研磨法。

2.1过120目筛的炉甘石、氧化锌于研钵中。

2.2甘油沿研钵边缘逐渐加入,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量筒,洗水倒入研钵,共研成糊状。

2.3加入配制好的稳定剂,边加边搅拌,最后加蒸馏水至全量。

3.质量检查3.1沉降体积比测定将制得的混悬液倒入有刻度的具塞量筒中,盖好塞子,用力振摇1min,记录混悬液的开始高度H0,并放置,按规定的时间测定沉降物的高度H,计算沉降体积比(F=H/ H0),沉降体积比在0~1之间,其数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3.2重新分散试验将上述装有混悬液的具塞量筒放置一定时间(48h或1周后,也可依条件而定),使其沉降,然后将具塞量筒倒置翻转(一反一正为一次),并记录将筒底沉降物重新分散所需翻转的次数,所需翻转的次数愈少,则混悬剂重新分散性愈好,若始终未能分散,表示结块。

4. 注意事项4. 1炉甘石洗剂配制不当或助悬剂使用不当,不易保持良好的悬浮状态,重新分散性差,且涂用时会有砂砾感。

改进措施加入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类衍生物)作助悬剂;控制絮凝,加入三氯化铝作絮凝剂,采用柠檬酸作为反絮凝剂。

4.2炉甘石、氧化锌为亲水性药物,可被水润湿,先加入适量甘油研磨成糊状,使粉末在水中分散可防止颗粒聚集,振摇时易于悬浮。

4.3炉甘石洗剂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带负电,加入少量AlCl3中和部分电荷,使炉甘石、氧化锌絮凝沉降,从而防止结块,改善分散性。

制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制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制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制炉甘石是古代中医常用的一种药材,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祛湿
止痛。

下面介绍一下制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1.原料准备
首先要准备好炉甘石。

炉甘石在市场上比较常见,选择新鲜的品质好
的炉甘石,并将其清理干净,去除杂质。

2.热水烫制
将清洗好的炉甘石在热水中浸泡30分钟,使其变软,方便制作。

然后将其取出,码放在坚硬的石桥上,并用锤子轻轻锤打,使其表面开裂。

3.蒸制
将打开的炉甘石放入蒸锅中,加盖蒸20分钟左右,直到其变软并发出香气。

4.烤干
将蒸软的炉甘石取出,晾凉后放到烤箱中,用火烤干。

注意火候不要过度,炉甘石表面微微黄色即可。

5.晾凉贮藏
烤干后的炉甘石取出,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凉,然后装入干净的密封袋中贮藏。

以上就是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炉甘石在安全使用前应先经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同时,炉甘石应该远离潮湿的环境,防止霉变变质。

制炉甘石虽然过程繁琐,但是为了保证炉甘石的药性和安全性,也是必须的。

炉甘石洗剂制法实验报告(3篇)

炉甘石洗剂制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炉甘石洗剂,了解其制备过程、成分作用及质量控制要点,从而加深对皮肤外用药品的认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用的皮肤外用药品,其主要成分包括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等,具有收敛、消炎、保护皮肤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将炉甘石、氧化锌等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混悬液,以供临床使用。

三、实验材料1. 炉甘石:150g2. 氧化锌:50g3. 甘油:50ml4. 羧甲基纤维素钠:2.5g5. 纯化水:适量6. 研钵、过滤仪、搅拌棒、具塞量筒等实验器材四、实验方法1. 称量与研磨:将150g炉甘石和50g氧化锌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至粉末状。

2. 制备糊状物:向粉末中加入50ml甘油和适量纯化水,继续研磨,直至形成糊状物。

3. 溶解稳定剂:将2.5g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适量纯化水中,溶解。

4. 混合与搅拌:将糊状物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混合,边加边搅拌,直至充分混合。

5. 加水稀释:继续加入纯化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总体积达到1000ml。

6. 过滤与装瓶:将混合液通过过滤仪过滤,去除不溶物,然后将滤液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观察:制备的炉甘石洗剂为淡红色混悬液体,外观均匀,无沉淀。

2. 稳定性检验:将制备的炉甘石洗剂放置于室温下,观察其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个月内,炉甘石洗剂无明显分层、沉淀现象,说明其稳定性良好。

3. 成分分析:对制备的炉甘石洗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含量与理论值相符,符合质量标准。

六、实验讨论1. 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制备炉甘石洗剂的过程中,应注意研磨、搅拌等操作,以保证混合均匀,避免沉淀。

2. 质量控制的要点:在制备过程中,应对原料、辅料、设备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3. 应用前景: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消炎、保护皮肤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炉甘石洗剂,其外观、稳定性、成分含量均符合质量标准。

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见的洗涤剂,广泛用于家庭和工业洗涤领域。

它具有去污力强、温和无刺激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在炉甘石洗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准备以下原料:1.酚醛树脂:用于增加洗涤剂的黏附力和稠度。

2.焦亚硫酸钠:用于增强洗涤剂的去污能力。

3.烷基苯磺酸钠:用于增强洗涤剂的起泡性能。

4.乙二醇:用于增加洗涤剂的稠度和保湿性。

5.甘油:用于增加洗涤剂的保湿性。

生产工艺步骤一:配制与搅拌1.将酚醛树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配制槽中。

2.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搅拌,直到酚醛树脂完全溶解。

3.加入焦亚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和甘油,继续搅拌。

步骤二:反应和混合1.将搅拌后的混合液加热至一定温度,促进反应的进行。

2.在温度控制的条件下,继续搅拌混合,直到反应完成。

3.按照一定比例向反应液中加入酸碱调节剂,调节洗涤剂的pH值。

4.继续搅拌混合,确保各组分均匀分布。

步骤三:过滤和脱泡1.将混合液通过过滤设备进行初步过滤,除去杂质和固体颗粒。

2.在过滤后的洗涤剂中加入适量的消泡剂,去除液体中的气泡和泡沫。

3.再次通过过滤设备进行细致过滤,确保洗涤剂的纯净度。

步骤四:包装与贮存1.将过滤后的洗涤剂倒入包装容器中。

2.根据需求,可以选择瓶装、袋装或桶装等方式进行包装。

3.密封包装容器,防止洗涤剂受到外界污染。

4.将包装好的洗涤剂进行贮存,并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注意事项1.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场所的安全。

2.配制液体时,应按照配方比例,准确计量原料,以免影响洗涤剂的性能。

3.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异常反应。

4.过滤过程中,应定期清洗过滤设备,以防止堵塞和污染洗涤剂。

5.包装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确保洗涤剂的质量和保质期。

结论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配制与搅拌、反应和混合、过滤和脱泡,以及包装与贮存等步骤。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实训评价及总结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实训评价及总结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实训评价及总结
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剂,它能够去除表面污渍、油脂和积垢,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以下是对炉甘石洗剂制备实训的评价及总结:
一、实训评价
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严谨,实验步骤合理,操作简单易行。

2.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规范、认真,实验器材使用得当,操作技能熟练。

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准确,质量稳定可靠。

4. 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5. 实验讲解:实验讲解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6. 实验安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了安全问题,防止了意外发生。

二、总结
通过该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和原理,掌握了实验操作技
能,提高了科学实验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炉甘石洗剂制备过程中,操作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学习了化学实验的正确操作方式,从而提高了化学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炉甘石洗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科学实验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化学实验操作和安全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摘要】目的:掌握制备炉甘石洗剂的一般方法,通过沉降曲线对不同处方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炉甘石洗剂,计算沉降体积比,绘制沉降曲线,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处方进行优选。

结果:稳定剂可以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稳定剂在同一剂量下沉降体积比不同,同一稳定剂在不同剂量下沉降程度也不同。

结论:分散法可用于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润湿剂、助悬剂等稳定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剂量不同种类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沉降体积比来评价混悬剂的质量优劣。

【关键词】混悬剂;炉甘石洗剂的制备;稳定剂;质量评价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较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它属于粗分散系,分散相有时可达总重量的50%,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混悬剂液[1]。

由于混悬剂长期储存放置可能出现结块现象, 影响疗效, 故需添加稳定剂增加其稳定性。

常用稳定剂包括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通过测定沉降体积比、微粒大小、絮凝度、Zeta 电位、粘度与流变参数可对混悬剂的质量进行评价[2]。

炉甘石洗剂是一种混悬剂制剂,它具有具有消炎、收敛、清凉、干燥和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疹、皮炎无渗出期或者亚急性期荨麻疹等[3]。

本文通过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 对处方中稳定剂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以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再分散性为指标, 选出最佳制备炉甘石洗剂处方[4]。

1材料与仪器1.1 仪器托盘天平(JPT-1-型,天津市天马仪器厂,津字00000297号);常规玻璃器皿。

1.2 试剂炉甘石粉(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20070101);氧化锌(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315);甘油(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909);无水三氯化铝(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枸橼酸钠、西黄蓍胶均按《中国药典》2010 版规定配制。

炉甘石化学式

炉甘石化学式

炉甘石化学式
炉甘石,也称硫磺石,是一种无机物质,化学式为CaSO42H2O,常在火山熔岩中出现,也常用来生产烧结物或是肥料。

炉甘石的结构是由一个钙离子(Ca2+)与一个硫酸根离子(SO4 2-)以及两个水分子(H2O)组成的,在高温条件下它会析出CaSO4,除去水分子和二氧分子,一般其凝固的温度为1450℃,可以看到它的化学式是CaSO42H2O,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它是由钙离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和二氧分子组成的。

炉甘石以火山熔岩中出现为主要来源,它主要由火山熔浆中大量三价离子(Ca2+、SO2-4和H2O)组成而形成。

此外,也可以由海洋盐渍化学反应形成,海洋中的氯离子与溶解的硫酸根离子反应后形成炉甘石的晶体,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炉甘石被称为海洋炉甘石。

炉甘石的用处十分广泛,可以作为肥料,用来养殖病毒和细菌,用于维护土壤肥力,也可作为烧结物,用来制造陶瓷及石墨,还可以用于高温,用来熔铁,制造不锈钢,铸造铁等等。

另外,由于炉甘石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腐蚀性,也被广泛用于烟道和火炮的修补材料。

此外,炉甘石还有很多特殊的用处,比如在酿酒过程中用于清洗和浓缩酒精,在医药方面用作软骨结石的治疗剂,用作石膏湿封,抗菌剂及其他多种用途。

炉甘石具有抗磨性和耐酸性,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制造出质地细腻、光滑、耐腐蚀性以及抗磨性强的陶瓷及不锈钢,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使得炉甘石成为一
种非常受欢迎的物质。

综上所述,炉甘石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异的无机物质,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腐蚀性及抗磨性,可以用于烧结物、肥料等众多应用,因此在工业领域十分重要。

炉甘石混悬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炉甘石混悬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炉甘石混悬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1.实验目的
2.仪器与试剂
3.实验原理
4.实验步骤
5.数据记录和处理
6.结果分析
(1)结果:经过反复多次制备,终于获得了满意的炉甘石混悬液。

所有产物均能溶解在水中,但是有些溶液呈浑浊状态;将这些样品加入蒸馏水后进行离心,会发现一部分沉淀下来,剩余部分仍然是浑浊的,说明这种溶液不稳定,其中可能含有微量的有机杂质,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2)讨论:①对于本课题而言,用溶解度较小的丙二醇代替纯甘油作为溶剂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丙二醇的沸点比甘油低,同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挥发到空气中,从而减少污染,提高操作安全性。

②如果采用水作为溶剂,就应该先把样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再进行干燥或者直接粉碎,以避免由于样品颗粒大小不一造成沉降速率不同而影响产物的分层效果。

③干燥方法:加热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等。

④本研究通过改变溶剂和温度对样品进行干燥,但是没有观察到固体物质的生成,这说明采用此方法不适合,故应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干燥样品。

⑤采用加热干燥法,干燥温度设置在70℃左右,使其中的微量杂质挥发出去,最后再用水洗涤。

制备炉甘石洗剂教案

制备炉甘石洗剂教案

一、教案简介制备炉甘石洗剂教案适用年级:高中化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原理及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原理。

2.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炉甘石洗剂的用途和制备方法。

2. 讲解制备原理:讲解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原理,让学生理解反应过程。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细节。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准确。

5. 总结实验现象: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实验现象。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操作。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学生独立进行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实验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实验操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 拓展应用:讨论炉甘石洗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课堂: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等。

2. 实验试剂:炉甘石、稀盐酸、水等。

3. 教学课件:演示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五、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确保实验仪器和试剂齐全,提前布置实验室。

2. 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实验操作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3. 教学反馈:课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六、教学内容1. 实验数据处理: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七、教学过程第三课时:1. 讲解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制备炉甘石洗剂教案

制备炉甘石洗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药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原理。

2.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步骤。

3. 炉甘石洗剂的应用范围。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称量器等。

2. 实验材料:炉甘石、甘油、蒸馏水等。

3. 教学课件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炉甘石洗剂的背景知识和应用场景。

2. 演示:讲解并演示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步骤。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备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拓展:介绍类似洗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

2. 学生能理解炉甘石洗剂的用途和作用机理。

4. 学生能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步骤。

2. 炉甘石洗剂的应用范围。

教学难点:1. 炉甘石洗剂制备过程中的精确称量和配比。

2. 洗剂的过滤和纯化过程。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制备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炉甘石洗剂的药理作用引出制备主题。

2. 演示制备:教师现场演示炉甘石洗剂的制备过程。

3.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实验。

4.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制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评价:教师点评实验结果,总结制备技巧。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制备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

十、教学拓展:1. 邀请中药专家或医生,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中药知识的理解。

制备炉甘石洗剂教案

制备炉甘石洗剂教案
加入液化酚搅拌,用蒸馏水清洗量筒2-3次,倒入烧杯搅拌均匀
装瓶时不得外泄,并贴上标签
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做好7S
品名
批号
日期
操作者
配置数量(处方)
原辅料名称
计量单位
应投量
原辅料名称
计量单位
应投量
实验流程
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制备实验报告单
评价员对两小组的实验操作过程作评价,提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感性认识炉甘石洗剂的功效和用法,从而激发学生制备炉甘石洗剂的兴趣
回顾处方复习混悬剂的相关知识点,角色互换,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自主学习操作规程和注意点
这一环节为实施操作,两人一小组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巩固常用仪器的操作规程
教师对评价员进行课前辅导,对实验的操作规范,可起到小老师的角色,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药物质量读数是否正确
量筒量取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应向手心
正确握滴管,不得滴在试管壁上,多余的试剂不得放回试剂瓶
平视,刻度线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量筒使用后要用蒸馏水清洗2-3次,倒入研钵
药物体积读数是否正确
研钵使用时应顺时针研磨,不得敲打,药物不得溅出
药物研磨是否呈均匀的糊状
药物移入烧杯后需清洗研钵2-3次,倒入烧杯
教学内容
第__三_章第___6__节第___5__课时(共5课时)
制备炉甘石洗剂
教学目标
了解炉甘石的处方及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熟悉炉甘石制备中各种仪器的规范操作
掌握制备炉甘石洗剂的步骤
教学重点
制备炉甘石洗剂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
课型
实验课
教学媒体

复方炉甘石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药物与临床39康复网医源世界

复方炉甘石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药物与临床39康复网医源世界

复方炉甘石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药物与临床39康复网医源世界【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炉甘石软膏的制备及其对皮肤疹病的疗效。

方法建立复方炉甘石软膏的处方,配制和质量控制标准,观察其临床应用。

结果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靠,用于皮肤疹病效果明确。

结论复方炉甘石软膏治疗皮肤疹病效果满意。

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主含碳酸锌,可解毒收湿止痒敛疮,善治肿痛,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

根据其功效,笔者研制了复方炉甘石软膏,用于皮肤疹病,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带状疱疹、脓疱疮的治疗,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处方炉甘石100g,氧化锌50g,苯酚20g,凡士林830g。

2 制法取凡士林加热至熔化,并冷却至50℃,加入苯酚、炉甘石细粉、氧化锌细粉,随加随搅拌至凝固,即得。

3 质量控制3.1 形状本品为粉红色软膏。

3.2 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软膏项下有关规定。

3.3 鉴别取本品约1g,加稀盐酸约10ml,加热并搅拌使溶解,放冷,过滤,滤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白色或杂有微量的蓝色的沉淀。

3.4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氯仿5ml,振摇,使凡士林溶解后,加稀盐酸约10ml,振摇,使锌盐充分溶解,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再加氨-氯化氨缓冲液(pH=10)10ml,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己二胺四醋酸二钠液(0.05mol/L)滴定至纯蓝色,即得。

每1ml的EDTA-Na 2 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氧化锌。

4 临床观察(1)治疗急性湿疹100例: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外涂后4天内皮疹全部消退,无瘙痒感;显效:外涂后4天内皮疹消退60%以上,稍有瘙痒感;好转:外涂后4天内皮疹消退20%~60%,瘙痒感稍减轻;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皮损有扩展。

疗效观察:痊愈70例,显效20例,好转10例。

总有效率100%。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螨虫皮炎60例:本组病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7~6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摘要】目的:掌握制备炉甘石洗剂的一般方法,通过沉降曲线对不同处方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炉甘石洗剂,计算沉降体积比,绘制沉降曲线,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处方进行优选。

结果:稳定剂可以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稳定剂在同一剂量下沉降体积比不同,同一稳定剂在不同剂量下沉降程度也不同。

结论:分散法可用于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润湿剂、助悬剂等稳定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剂量不同种类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沉降体积比来评价混悬剂的质量优劣。

【关键词】混悬剂;炉甘石;稳定剂;质量评价。

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较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它属于粗分散系,分散相有时可达总重量的50%,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混悬剂液。

由于混悬剂长期储存放置可能出现结块现象,影响疗效, 故需添加稳定剂增加其稳定性。

常用稳定剂包括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通过测定沉降体积比、微粒大小、絮凝度、Zeta 电位、粘度与流变参数可对混悬剂的质量进行评价。

炉甘石洗剂是一种混悬剂制剂,它具有消炎、收敛、清凉、干燥和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疹、皮炎无渗出期或者亚急性期荨麻疹等。

本文通过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 对处方中稳定剂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以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再分散性为指标,选出最佳制备炉甘石洗剂处方。

1.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托盘天平;15ml带塞量筒;乳钵;量筒;小烧杯等。

1.2 试剂
炉甘石粉;氧化锌;甘油;无水三氯化铝;枸橼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山梨酯80;蒸馏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2.1.1 处方设计
处方一处方二处方三
炉甘石 3.0g 3.0g 3.0g
氧化锌 1.5g 1.5g 1.5g
甘油 1.5g 1.5g 1.5g
羧甲基纤维素钠 0.15g
聚山梨酯80 0.6g
蒸馏水加至 30ml 30ml 30ml
2.1.2 制法
1.制备稳定剂
①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0.15 g,加约20ml蒸馏水,加热溶解成胶浆。

②称取聚山梨脂80 0.6 g,配成100g/L的水溶液备用。

2.制备混悬剂
上述的三个处方,均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称取过100目筛的炉甘石、氧化锌于乳钵中,加炉甘石研磨至糊状后,再加入处方中的其他成分,最后加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3.用途
本品有轻度收敛止痒作用,局部涂搽用于急性湿疹,亚急性皮炎。

4. 附注
(1) 炉甘石洗剂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应混合过100目筛。

(2) 炉甘石和氧化锌为亲水性药物,可被水润洗,加适量的分散剂研磨成糊状,使其成散。

(3) 炉甘石是氧化锌与少量氧化铁的混合物,按规定炉甘石按干燥品计算含氧化锌不得少于40%。

(4) 炉甘石与氧化锌均为不溶于水的亲水性药物,能被水润湿,故先加入甘油和少量水研磨成糊状,使粉末周围形成水化膜.以阻碍微粒的聚合,振摇时易再分散。

3.混悬剂的质量评定
3.1沉降体积比的测定
将配制好的炉甘石洗剂置15ml具塞量筒中,密塞,放置一段时间,再振摇1分钟,倒置翻转(一反一正为一次),记录筒底的沉降物分散完全时的高度。

记录混悬液的初始高度Ho,再分别将放置5、10、15、20、25、30分钟的降物高度H记录于表1中。

按式:沉降体积比F=H/Ho ,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的沉降体积比。

记入表1中。

以沉降容积比F=(H/Ho)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绘制沉降曲线图,沉降体积比在0~1之间,其数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表1 炉甘石洗剂的沉降体积比
时间处方一处方二处方二
(min) H,cm F% H,cm F% H,cm F%
0 15 100 15 100 15 100
5 14.9 99.3 2.60 17.3 5.80 38.7
10 14.9 99.3 2.38 15.9 4.38 29.2
15 14.9 99.3 2.20 14.7 4.20 28
20 14.9 99.3 2.00 13.3 3.90 26
25 14.9 99.3 1.80 12 3.78 25.2
30 14.9 99.3 1.80 12 3.50 23.3
统计分析
其中混悬剂稳定性为处方一>处方二>处方三。

图1 炉甘石洗剂的沉降曲线图
4.结果
炉甘石是主药,起吸湿、止痒、收敛作用;氧化锌是主药,具有收敛和中和皮肤酸性分泌物的作用甘油是助悬剂,还具润肤作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助悬剂。

混悬液为不溶性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媒中形成的非均相体系,可供口服、局部外用和注射。

优良的混悬剂应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1)外观粒子应细腻,分散均匀、不结块。

(2)粒子的沉降速度慢,沉降容积比F愈大,混悬剂愈稳定。

(3)颗粒沉降后,经振摇易再分散;以保证均匀,分剂量准确[2]。

混悬剂的稳定剂一般分为三类:(1)助悬剂(2)润湿剂;(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混悬剂的配制方法有分散法(如研磨粉碎)和凝聚法(如化学反应和微粒结晶)。

一般配制原则为:(1)粉碎药物或加液研磨先干研至一定程度,再加液研磨。

亲水性药物加入蒸馏水或亲水胶体,疏水性药物可加入亲水性胶体或表面活性剂。

加入定量是关键,通常取药物1份加液体0.4-0.6份研磨,同时加入适量润湿剂,能产生很好的分散效果。

(2)改变溶媒或浓度溶剂改变的速度愈剧烈,析出的沉淀愈细,所以常以含醇制剂为原料时应用。

多将酊剂等含醇制剂以细流状加到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析出大块沉淀。

(3)采用高分子助悬剂作稳定剂,应先将这些高分子物质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胶浆使用。

(4)处方中如有盐类,宜先制成稀溶液加入,防止发生脱水作用。

混悬剂的稳定性直接决定其质量好坏,因此需对稳定性进行研究,所用的方法有
5.讨论
将洗剂从乳钵中移出时,许多次清洗乳钵,将乳钵壁上残留洗剂转移至混悬液中,进行沉降体积比测定时,因为装液不能瞬间完成,所以装完后将试管振摇,使其重新分散,然后同时计时,以减少误差。

混悬剂的沉降速度与微粒大小有关,所以炉甘石与氧化锌应充分研磨或配制前混合后过筛,以减少微粒的沉降速度,提高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6.参考文献:
[1]王霞红,杨永刚,蒋熠.关于混悬剂、混悬颗粒共性问题的探讨[J].中国药事2007,21(9):692-726.
[2] 张志荣.药剂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25-130.
[3] 刘慧,孙志强,王微.炉甘石临床应用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0,29(8):489-490.
[4] 陆彬.药剂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130-132.
[5] 黄镜娟,陆卫英.配制炉甘石洗剂时稳定剂的选用[J].黑龙江医药,2007,20(1):50.
[6]谢顶仁.复方炉石洗剂的制备工艺的改进[J].中国药房,2008,19(7):530.
[7] 李艳翠,潘秀红.炉甘石洗剂制备工艺的改进[J].黑龙江医药,2007,30(1):2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