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1.1 认识化学科学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1.1 认识化学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085c5e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f.png)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促进社会发展的化学
知3-讲
1. 农业生产需要化肥、农药,其加工、生产都离不开
化学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的支持。
2. 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短缺问题。化学家利
用太阳能,通过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捕获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转化为可作为燃料或粮食的有机化合
物,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本题通过课本的改进实验来考查知识的应用 能力和分析能力,如要求运用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来分析实验乙在空气中和 热水中的现象,通过甲、乙实验的对照,要求学会从操 作、环保等方面去分析改进实验的优点。本题较有新 意,且综合性较强。感悟新知Fra bibliotek技巧点拨: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可运用标准对照法,对照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内 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来解答。“神舟十八号”轨道高度 的设定、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发,属于物理学、信息学等研 究的内容;航天员所穿衣服材料的研制,属于研究、制取 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航天员在失重情况下的身 体状况,属于医学研究的内容。
明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
感悟新知
考向 有趣而神奇的化学
知1-练
题型1 化学研究的对象
例1 [真实情境题] 2024 年4 月26 日,“神舟十七号” 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
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下列与航空相
关的内容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B ) A. “神舟十八号”轨道高度的设定 B. 航天员所穿衣服材料的研制 C. 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发 D. 航天员在失重情况下的身体状况
感悟新知
知3-讲
3. 新型武器的研制和武器性能的提高,航天航空领域所需的新 型高效推进剂,高强度、耐高温、抗老化的新型材料的开发 研制也都需要化学科学支撑。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a49e848eff9aef8941e06c9.png)
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3物质的组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基础实验四:常见的金属性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 性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归纳与整理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妙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7页 0111页 0134页 0185页 0237页 0286页 0329页 0360页 0491页 0554页 0610页 0677页 0709页 0733页 0782页 0784页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2化学研究些什么 归纳和整理 2.1 性质活泼的氧 2.3 自然界中的水 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妙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归纳和整理 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归纳与整理 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5.3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附录一 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附录三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五 元素周期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归纳和整理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https://img.taocdn.com/s3/m/8cba1e8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0d.png)
归纳总结常用的净水方法净水方法
作用
变化 类型
净水程度
沉降 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 吸附 蒸馏
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物理变 除去有颜色或有气味的杂质 化 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蒸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3 由河水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及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 D )
茶壶 金属网
过滤茶叶
水塔 沙层、活性炭等
除去固体小颗粒,获得工 业用水
家用净 过滤膜、活性炭、离子交换 净化水,获得饮用水 水器 树脂等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4.活性炭 概述 主要含碳,是一种黑色固体物质;经过处理可以重复使用 结构 疏松多孔 性质 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①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达 到净水的目的; 用途 ②在防毒面具中用来除去某些有毒气体; ③在工业上可用来脱色、净化溶液等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
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
九上化学 HJ
1.能结合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2.能运用化学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学习物质分离的实验技能。 3.能体会化学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水资源综合利 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自然界中的水 (1)水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同时存在。 (2)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固态水(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小,可以 浮在水面上;气态水无色无味。不同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3)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不是纯净物,研究水的组成时必须使用 纯净的水。水加热煮沸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又变成液态的水, 通过这一系列物理变化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水。
拓展培优 用离子交换树脂净水
(1)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多孔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能够与水中的阴阳离子交换,起到净化水的作用,还可以获得去离 子水。常用于处理硬水和海水。当硬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 的钙、镁离子被树脂交换除去,变为软水。
作用
变化 类型
净水程度
沉降 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 吸附 蒸馏
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物理变 除去有颜色或有气味的杂质 化 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蒸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3 由河水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及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 D )
茶壶 金属网
过滤茶叶
水塔 沙层、活性炭等
除去固体小颗粒,获得工 业用水
家用净 过滤膜、活性炭、离子交换 净化水,获得饮用水 水器 树脂等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4.活性炭 概述 主要含碳,是一种黑色固体物质;经过处理可以重复使用 结构 疏松多孔 性质 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①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达 到净水的目的; 用途 ②在防毒面具中用来除去某些有毒气体; ③在工业上可用来脱色、净化溶液等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
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
九上化学 HJ
1.能结合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2.能运用化学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学习物质分离的实验技能。 3.能体会化学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水资源综合利 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自然界中的水 (1)水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同时存在。 (2)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固态水(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小,可以 浮在水面上;气态水无色无味。不同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3)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不是纯净物,研究水的组成时必须使用 纯净的水。水加热煮沸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又变成液态的水, 通过这一系列物理变化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水。
拓展培优 用离子交换树脂净水
(1)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多孔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能够与水中的阴阳离子交换,起到净化水的作用,还可以获得去离 子水。常用于处理硬水和海水。当硬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 的钙、镁离子被树脂交换除去,变为软水。
2024版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2024版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3199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3.png)
02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其中
包含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以及反应的热效应。
盖斯定律
03
盖斯定律指出,在相同条件下,无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
完成的反应,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7
02 常见的化学物质
2024/1/25
8
氧气、氢气和氮气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 气体,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 烧和供给呼吸。氧气在医疗、冶
键等。
2024/1/25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存在的相 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分子间作用力的 变化密切相关。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24/1/2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01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表现为反应体系的温
度发生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质。
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催化剂的作用: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催化剂的特点
2024/1/25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应用:广泛应用 于化工生产、环保治理等 领域,如合成氨、汽车尾 气处理等。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不变。
22
05 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应 用
2024/1/25
酚
芳香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 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 酚香味和弱酸性。
醚
醇分子中的羟基被醚键取代而生 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O-R',具 有醚香味和一定的水溶性。
2024/1/25
31
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认识
2024/1/25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3 物质组成的表示和分析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3 物质组成的表示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90ba4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e.png)
感悟新知
误区警示:
知3-练
1. 同一种元素在单质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不同。在单 质中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显正价或负价。如S0、S+O4 2。
2. 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化合价,可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来确认。
3. 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 价,在过氧化物中显-1 价。
如NaOH、H2O、H2O2 中氧元素分别显-2、-2、-1 价。
2.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 ~式~~。~如~~镁~~带~~一~~~M~~g。~
3.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时从左往右,~但~~读~~时~~从~~右~ ~往~~左~~读~,如 Na2S——硫化钠;有的需读出原子个数, 如 Mn2O7 读作七氧化二锰。
感悟新知
知1-练
教你一招:
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从元素符号可知其 ~~~~~~~~~~
元素组成,还可判断其所属类别;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 的数字可知一个分子中这种元素的原子数目。 ~~~~~~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知2-讲
物质类型
化学式的写法
感悟新知
题型2 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
知3-练
例4 [中考·玉林] 已知Fe2SiO4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C )
A. -3 B. -2 C. +2 D. +3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题秘方: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进行计算。
解析:Fe2SiO4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氧元素显-2 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4)+(- 2)×4=0,则 x = +2。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第1节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第1节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34acf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c.png)
(2)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 内容
实验 面粉粉尘发生爆炸,硬纸板被高高掀起 现象
吹入的空气将面粉吹起,使面粉与瓶内的空气充分接触 实验 分析 (而不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遇到明火在有限空间内
急速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发生爆炸 实验
可燃性固体粉末与空气接触充分,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结论
(3)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①可燃性气体和固体粉末,与空气接触充分,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 爆炸。因此,为了生命和财产安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易 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禁烟火,防止撞击 和高温,杜绝违章操作。
3.遭遇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火势较大,有 蔓延的可能 沿着疏散通道迅速离开火场,并拨打火警119求救
困在火灾区
①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②如果房间内起火,不 能立即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甚至 发生爆炸;③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以减少 有毒物质的吸入;④房间内着火,上层空气中的 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低下身子沿 墙壁或贴近地面撤离火灾区;⑤到窗口呼救等
[解析] 碳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
1.灭火原理
2.常见事例的灭火方法和灭火原理
常见事例 熄灭酒精灯
厨房油锅 着火
熄灭蜡烛
灭火方法 用灯帽盖灭 用锅盖盖灭 用烧杯盖灭
灭火原理 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常见事例 熄灭蜡烛 建筑物着火
灭火方法 用嘴吹灭 用扇子扇灭 用高压水枪扑灭
灭火原理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 着火点以下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第1节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九上化学 HJ
1.能认识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 2.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其在 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 3.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燃烧的条件等实验的方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0bdb5931b765ce0508143f.png)
1.下列技术成就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瓷器的烧制 B.研究吸收贮存氢气的新材料 C.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 D.指南针的发明 【解析】选D。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现在认为当时使 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与化学无关。
2.下列化学工艺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的是( )
A.制青铜器
B.烧瓷器
C.冶铁炼钢
D.制作玻璃器皿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 程,下面是各个阶段的重大成果或发现: ①火药,②铁器,③塑料,④玻璃,⑤光导纤维,⑥钛合金 请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阶段中。
提示:在火被人类利用之后,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一些实 用产品如火药、铁器、陶瓷;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塑料、玻璃等新材料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随现代社会发 展的需要,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通过化学方法获得,如光导 纤维、钛合金等。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全册优质课件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习主题一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问题导引】人们怎样才能认识和利用周围熟悉的物质?
怎样才能掌握生产生活用品的使用方法? 1.了解物质的构成与性质,认识和利用物质需要有化学知识 与科学方法的支持。 2.学习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洗涤剂、化肥、农药等生 产生活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引导 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6.为了更好地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了变化”,某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为正方与反方 两组进行辩论。
请你也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加入其中的一方。你愿加入 _______________,你的观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正方观点应从化学对提高 人类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角度阐述;支持反方观点应从 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角度阐述。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全册教学课件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全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093a8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6.png)
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 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结论及解释: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剩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支持红磷燃烧,其中主 要是氮气
新课讲解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有些物质由一种元素组 成,有些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新课讲解
思考
返回
新课讲解
1. 取出蜡烛,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 切一小片蜡烛放于水中,观察其是否溶解与其在水中的 浮沉。
现象
石蜡是白色固体,能浮于水面,不能溶于水,质软。
结论及解释 石蜡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硬度小,密度小。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2. 点燃蜡烛 (1)观察蜡烛燃烧时蜡烛的变化。 (2)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将火柴梗伸入火焰当中很快 取出。 (3)将干冷的烧杯和内壁被澄清的石灰水湿润的烧杯分 别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
(3)液态石蜡变成石蜡蒸气 (石蜡由液态变为气态) (4)石蜡燃烧 (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新课讲解
归纳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归纳总结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思考
……?
返回
新课讲解
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简称反应,可以用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来表示。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习目标
1. 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 信心和使命感。体验化学的科学美。
2. 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 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和可 持续发展意识。
结论及解释: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剩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支持红磷燃烧,其中主 要是氮气
新课讲解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有些物质由一种元素组 成,有些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新课讲解
思考
返回
新课讲解
1. 取出蜡烛,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 切一小片蜡烛放于水中,观察其是否溶解与其在水中的 浮沉。
现象
石蜡是白色固体,能浮于水面,不能溶于水,质软。
结论及解释 石蜡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硬度小,密度小。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2. 点燃蜡烛 (1)观察蜡烛燃烧时蜡烛的变化。 (2)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将火柴梗伸入火焰当中很快 取出。 (3)将干冷的烧杯和内壁被澄清的石灰水湿润的烧杯分 别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
(3)液态石蜡变成石蜡蒸气 (石蜡由液态变为气态) (4)石蜡燃烧 (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新课讲解
归纳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归纳总结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思考
……?
返回
新课讲解
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简称反应,可以用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来表示。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习目标
1. 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 信心和使命感。体验化学的科学美。
2. 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 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和可 持续发展意识。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1节 空气的组成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1节 空气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c5161de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2.png)
实验结论
可能原因 装置漏气 红磷量不足 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 打开止水夹 点燃的红磷插入瓶中后 未立即塞上橡皮塞 实验前止水夹未夹紧
影响 反应结束后外界空气进入
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 温度较高,剩余气体处于膨胀 状态,瓶内压强较大
空气受热膨胀,部分逸数测定的其他方法
(4)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红磷后,将燃烧匙迅速伸入 实验步骤 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5)燃烧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 水的烧杯中(烧杯内的水要足量),打开止水夹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生成物必须 是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不能用木 炭、蜡烛等代替红磷是因为其燃烧后生成了气体), 实验分析 极易溶于水且几乎不占有体积,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 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容器 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水会进入集气瓶占据消耗氧气的体积
方法一:测量进入 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装置内气
方法
容器内水的体积
体体积的减少量
常见 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一:测量进入 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装置内气
A.洁净的空气 C.液态氧
B.汽水 D.水泥砂浆
[解析] 洁净的空气、汽水、水泥砂浆都是由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 成的,属于混合物;液态氧只由氧气组成,属于纯净物。
空气的主要成分 (还含有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不是质量
分数)
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 气、氩气、氪气、氙气等)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上海版)第一章化学的魅力第一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教学课件 (共56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上海版)第一章化学的魅力第一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教学课件 (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825fbdec3a87c24028c4c2.png)
实验1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现象
生的物质
有无 其它 物质 生成
实验 2
镁和氧气 剧烈燃烧,发 氧化镁 出耀眼的白光,
有
生成白色的粉
末,同时放出
热量。 文字表达式: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1.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一、化学研究什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 常见的物理变化: 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
理
蜡烛受热融化等
物 质
变 化
概念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 木材燃烧.铁的生锈.二氧
的
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变化 化学
变
浑浊等 本质特征: 有其他物质生成 现象: 放热.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
化:
成沉淀等.
物变与化变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
实验 序号
实验 1-1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气泡、水珠 和水雾
水
无
水的沸腾: 液 态
气态
液态
想一想:这个变化有何特点? 状态改变
一、物质的变化 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
理 变
特征 形状发生改变或状态发生改变
化
汽油挥发
例如
铁水铸成锅
蜡烛受热融化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发光 ④冰雪融化 ⑤煤气燃
烧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4 、你根据哪些性质区别下列各组物质。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 怎样学习化学
![2024年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 怎样学习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f9251f7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7.png)
事故 不慎将较多量的酸 (或碱)溶液洒到 实验台上 少量酸(或碱)溶 液滴到实验台上
处理 立即在实验台上的相应位置洒适量的碳酸氢 钠溶液(或稀醋酸),然后用水冲洗,再用 抹布擦干
先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事故 少量酸溶液沾到皮 肤上 少量碱溶液沾到皮 肤上
(2)与毛玻璃片配套使
用,毛玻璃片盖在集气瓶
(2)用作有 上时,毛面向下,使密封
关气体的反 较严密
应容器
化学仪器
药品 存放 仪器
__________
滴瓶
主要用途
用于盛放少 量液体药品
使用注意事项
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 使用,专管专用,不用洗 涤(防止稀释或污染试 剂)
化学仪器
主要用途
药品 存放 仪器
化学仪器
夹持 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夹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套上、
取下,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用于夹持
试管
(2)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
能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
(3)防止烧损和腐蚀
化学仪器
主要用途
夹持 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坩埚钳
用于夹取 坩埚或蒸 发皿
使用注意事项
化学仪器
夹持 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架台 (带铁夹、铁
圈)
主要用途 用于固定和 支持各种仪 器,常用于 过滤、加 热、蒸发等 实验操作
使用注意事项 (1)铁圈、铁夹所持方 向应与铁架台底座面积较 大的一侧一致; (2)夹持玻璃仪器时不 能太紧,以免造成玻璃仪 器破裂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4edfe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58.png)
夏天,管理员发现仓库里这种化肥所特有的刺 激性气味变得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得碳酸氢 氨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得化肥包装袋没有 密封。可是却没有发现化肥洒落在地上推理,说说这 些碳酸氢氨消失的原因吗?
2022/1/28
9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取少量碳酸氢氨固体粉末放入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你能观察到什么 现象?你认为保存碳酸氢氨化肥要注意什么?
结论: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酸氢铵 加热
氨气 + 水 + 二氧化碳
NH4HCO3
2022/1/28
NH3
H2O
CO2
11
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质为 人类服务。 • 空气中的氮气很稳定,可做食品保护气,也可用于生产氮肥。
2022/1/28
15
古代化学
商代的 青铜器
唐三彩-马俑
2022/1/28
元代的 瓷器
唐三彩骑马俑
16
古代化学
2022/1/28
17
古代化学
指南针模型
2022/1/28
“蔡侯纸” 的发明者
——蔡伦
火药—— 万户飞天模型 18
近代化学史发展
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建立了原子和分子
学说
——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
扫描隧道显微 镜
22
现代化学材料
现代化学的发展
2022/1/28
直径 6cm尼 龙绳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能吊 起2t 的汽 车
高分子薄膜的 鸟笼
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
23
现代化学的发展
仿生荷叶的高科技布料,不沾油 和水,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
2022/1/28
9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取少量碳酸氢氨固体粉末放入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你能观察到什么 现象?你认为保存碳酸氢氨化肥要注意什么?
结论: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酸氢铵 加热
氨气 + 水 + 二氧化碳
NH4HCO3
2022/1/28
NH3
H2O
CO2
11
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质为 人类服务。 • 空气中的氮气很稳定,可做食品保护气,也可用于生产氮肥。
2022/1/28
15
古代化学
商代的 青铜器
唐三彩-马俑
2022/1/28
元代的 瓷器
唐三彩骑马俑
16
古代化学
2022/1/28
17
古代化学
指南针模型
2022/1/28
“蔡侯纸” 的发明者
——蔡伦
火药—— 万户飞天模型 18
近代化学史发展
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建立了原子和分子
学说
——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
扫描隧道显微 镜
22
现代化学材料
现代化学的发展
2022/1/28
直径 6cm尼 龙绳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能吊 起2t 的汽 车
高分子薄膜的 鸟笼
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
23
现代化学的发展
仿生荷叶的高科技布料,不沾油 和水,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https://img.taocdn.com/s3/m/4455db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1.png)
微观(分子的观点)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物质(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 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宏观上 反映为各物质都保持着各自原 有的性质)
实例
空气中含有 氧分子、氮 分子等
4.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 微观
宏观 (分子的观点)
实例
没有新 物理
物质生 变化
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 质在发生物理变 化时,分子本身 没有发生变化
典例6 钠在人体内的作用巨大,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起重要作用。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圆圈“○”表 示_原__子__核___,圈内“11”表示_核__内__质__子__数__为__1_1__,圆弧“)”表示 __电__子__层___;钠原子共有_3_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1__个电子,在 化学反应中易_失___(填“得”或“失”)电子。
2.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特别提醒 1.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1个质子, 没有中子,核外有1个电子。 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D
A.169 C.69
B.119 D.50
3.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1)电子层 (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设的) 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因此,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做高速运动,这种运动虽不像汽车、火车一样有 自己的运动路线,但经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 域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作分层排布。已知原 子的核外电子最多的有7层,最少的只有1层。
活泼
举例 氧、硫等
分类
最外层电 结构的稳 得失电子 化学
子数
定性
趋势 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从化学给我们带来的认识到化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全面介绍了九年级化学的核心内容。首先,通过学习主题一,我们了解到化学如何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掌握生产生活用品的使用方法。接着,学习主题二指导我们如何合理利用资源,通过化学原理生产新物质,满足人们各方面需要。此外,化学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新材料的研发、药物合成等。同时,和例题,如化学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化学肥料的保存等,通过解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