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优质课-人教版三下
《《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图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概括和推理等数学能力,以及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大小。
2. 测量和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
3. 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单位的大小,学会测量和计算图形的面积。
2.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图形面积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等。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面积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面积,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面积的含义,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
3. 面积单位:介绍面积单位,让学生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
4. 测量与计算:讲解测量和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知识。
5. 实际应用:讲解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
2. 测量和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
3. 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计算题:计算给定图形的面积。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面积知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概括和推理等数学能力。
课后作业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拓展了学生思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学习准备: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预设一、激情导课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知识二、民主导学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1)摸一模,认识面。
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经验。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2. 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积”的概念。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别5. 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三篇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物体的表面,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教具准备:卡纸若干、眼罩、毛线绳、桔子、长方体教具学具准备:不同形状的小卡片若干、卡纸若干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引出“面积”同学们,这是?对了!我们最熟悉的数学书。
那今天这节课的数学学习,就从我们的数学书开始。
拿起你的数学书,伸出你的小手,从边缘开始,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现在放下数学书,还像刚才那样,摸一摸课桌的表面,大家看!这是什么?谁来摸一摸它的表面?同学们,你还对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感兴趣呢?用你的小手摸一摸,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生汇报自己摸面的感受(发现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弯曲的。
发现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在数学上,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一)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面积含义同学们,那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那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那谁来说一说你刚才摸的物体,表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1、摸一摸接下来,老师想进行一个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请同学上来,蒙上眼睛摸两个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一下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2、画一画补充“面积”含义现在老师把刚才他摸的这个面画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它是不是一个封闭图形呢?刚才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那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呢?当然可以!那现在我们就可以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猜一猜既有所拔高,又为小组活动做铺垫。
《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2. 使学生会用面积单位来描述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
2. 面积单位。
3. 面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
2.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模型、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
2. 学具:学生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面积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含义。
介绍面积单位,让学生学会用面积单位来描述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3. 操练: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3. 面积的测量方法: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测量。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测量家中物品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对面积知识的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1. 引入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书本、桌面、窗户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引导学生关注面积。
2. 提问: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有大有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1. 讲解面积概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片,向学生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下面是收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答题纸、学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预设: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设计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1)涂色比赛,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认识面积》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完美、好用)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并理解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小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与比较中,感知“面”的大小,初步建构面积概念(一)在“摸面”活动中感受“面”的存在和“面”的大小1、师:昨天晚上,我们看了视频,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面积),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小组内互相交流:你昨晚学到的内容。
2、师:那什么是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齐读3、师:大家都会说,是不是真的懂呢?方老师考考你:谁上台摸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它的面积是指哪部分?哦!原来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齐读4、师:你能找出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小组内说一说。
三个学生汇报:5、(接着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物体表面的面积)与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相比,哪个更大?你能找到比(刚才说大的物体面积)更大的物体吗?6、师:数学书竖着摆,封面的面积有这么大,现在斜着摆、横着摆,它的面积变了吗?(二)在“涂色”活动中体会到封闭图形的大小1、师:刚才我们摸出了物体表面的面积,那图形的面积又在哪里?2、这里有三个图形,你能涂出它们的面积吗?(投影学生作品,你怎么就不涂呢?)3、师:曲边图形也有面积,比较出三个省份,哪个面积更大?二、弄清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师:同学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面积?那老师就请你们当裁判吧!(播放录音后,停顿数秒,师:比赛公平吗?)小组内互相交流师:跑一圈是指它的(),除草要算它的()师:同学们真的知道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吗?敢不敢接受老师挑战?(出示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哪个周长长呢?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弄清面积和周长的区别,老师佩服你!三、动手操作,比较面积的大小,学习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师:我们已经知道,图形的面积是有大小的,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有什么方法?(观察法、重叠法)师:出示两张彩纸,观察,看不出来,重叠,比不出来,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图形,大家来摆一摆、比一比,好吗?请2个学生上台摆正方形,其他的同学在座位上摆,巡视中把另外的两种摆法用手机拍下来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师:你们看,有同学是这样摆的?这样摆,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师:老师想采访你)如果要准确测量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师:是的,国际上就规定用正方形(贴上黑板)作面积单位师:一个正方形就作为一个面积单位师:刚才我们用“数正方形”的方法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好,我们继续数吧!师:左边图形有6个面积单位,右边图形有24个面积单位,右边的图形大,你同意吗?师: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必须要统一的面积单位。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认识面积》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好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P60—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并理解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小圆片、三角形、字典、橘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活动:请一个学生和一个教师一起做一个活动。
2、操作:把手沾上水,在黑板上各印一个手印。
3、提问:你们知道那个手印是老师的吗?你是怎么想的?4、说明:手印的大小是由手掌面的大小决定的,我们把手掌面的大小叫做手掌的的面积。
5、揭示: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面积。
6、板书课题:面积。
(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例1:“观察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积较大。
”思考:黑板面大还是国旗表面大?你们想怎样比较?感知: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手摸。
反馈:黑板面比国旗面大。
(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的面积)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探究:课本的封面面积呢?反馈:课本是封闭图形,它的封面面积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课桌面的大小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出示角,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图片。
思考:它们的面积该怎样确定?观察角与其它图形的不同之处。
反馈: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伸,面积无法确定,其余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可以确定面积的大小。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面积的意义。
思考:有些物体或图形的大小不能看出或摸出,该怎样进行比较呢?3、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提问:我们能用重叠的方法吗?(不能)探究:当有些物体表面不便于用重叠法比较时,我们该怎么办?小组合作交流。
《认识面积》(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面积》(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重视三年级下册数学中《认识面积》这一章节的教学。
在这个部分,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37页至第39页的“认识面积”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面积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了解面积的单位,学会计算面积,并能够将面积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面积模板、实物模型、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面积,并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2. 讲解面积的概念:我向学生解释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区域大小,并介绍面积的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3. 演示面积计算方法:我使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4. 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计算花园的面积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的概念: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区域大小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等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七、作业设计(1)长方形:长5米,宽3米(2)正方形:边长4米2. 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计算教室的面积,假设长为10米,宽为8米。
(2)计算花园的面积,假设长为20米,宽为15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困难。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红色长方形、黄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各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儿童画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装饰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一块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适呢?还能用长短来表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我们身边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请你们找一找并摸一摸它们的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观察铅笔盒盖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课件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表面的大小。
3、我们如果把黑板画在纸上是什么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在哪里?4、(课件演示)观察这几个图形,它们的面又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封闭图形才有面的大小。
5、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
6、感知面积的含义。
刚才我们比较了什么?所比较大小的部分有一个名字叫面积。
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面积的定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认识面积》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面积》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以及面积单位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基本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面积单位的学习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如教室、房子、公园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2. 引导学生思考:面积是什么?如何计算面积?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面积的概念: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
2. 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面积 = 长度× 宽度。
3. 讲解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展示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面积。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面积单位及单位换算。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作业题目:长方形:长 8cm,宽 5cm正方形:边长 6cm(2)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答案:(1)长方形面积:8cm × 5cm = 40cm²正方形面积:6cm × 6cm = 36cm²(2)练习题答案:见练习本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板书设计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熟悉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年级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参赛教学设计)面积的认识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数学 2.年级:小学三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六单元第一节 5.学时数: 40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用手摸一摸活动,感知面积的含义。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2、内容分析:主要是这两个内容:认识面积,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生观察、触摸和比较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学习本课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理解概念有一定的难度。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积”概念比较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
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篇二: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认识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61-6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图形单位等方法比较测量面积的大小。
2、经历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正方形做面积单位做合适,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教学准备:比赛用图,方格纸,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教学过程:一、涂色比赛,制造冲突1、进行涂色比赛。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最快涂完的获胜。
(台上)(台下)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课方案教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61~62页的例 1、例2及有关内容。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联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适合,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察看、比较、拼摆、胸怀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立面积单位的方法,培育初步的胸怀意识。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在用不一样图形作单位胸怀面积的过程中,感觉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联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课难点:胸怀意识的培育。
教具准备:课件、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生成问题1.师:(老师取出预先准备好的圆片)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进行一场竞赛怎么样?请一名同学登台来和老师涂圆片,最快涂完的。
(老涂一圈,学生涂完好)2.探比能否公正,知道“面”的观点。
【意:通涂色比的活,使学生生知矛盾,在探比能否公正的程中,使学生复了周,了面,而引出“面”的观点,面作好准。
】二、研究沟通,解决1.初步面。
(1)摸一模,面。
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封面,再摸一摸桌的桌面。
(2)比一比,知大小。
学生一:数学封面和桌的桌面比,哪一个面比大?(3)通更丰富的素材,累比面的大小的。
教学生找一找身两个物体的表面,一哪一个面比大。
(4)合例面。
教例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面。
)2.学生例明物体表面的面。
(1)作、言相合,明身物体的面。
认识面积(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认识面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大小的。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比较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3. 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面积的概念及面积单位难点:面积的计算及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面积,激发学生学习面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大小的。
3. 面积单位: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4. 面积的计算:讲解如何计算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
5.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面积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3. 面积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图形的面积2. 提高题: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题:研究不同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及面积计算,使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面积,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面积的概念及面积单位一、面积的概念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大小的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面积的情况,如装修房屋时计算墙面的面积、购买土地时计算土地的面积等。
认识面积(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面积(教案)【教学内容】:认识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知道面积的含义。
2.经历用不同方式比较图形面积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经历面积单位产生过程。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初步建构面积概念(一)认识面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面积学习面积之前,我们先来认识面。
2、大家都带了数学书,数学书的面在哪儿?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怎样的?请一学生板演反馈:大家觉得他摸得全吗?谁再来摸一摸?大家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3、数学书还有其他面吗?摸给大家看看4、观察数学书的6个面,你有什么发现?(二)认识面积1、大家观察得真仔细。
面是有大有小的,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板书: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封面的面积)2、你能像我这样边摸边说一说数学书其他几个面的面积吗?3、你的旁边还有其他面积吗?同桌之间说一说。
4、有没有比数学书封面面积小的?有没有比数学书封面面积大的?5、出示圆柱形笔筒:你能在笔筒上找到面积吗?平平的面叫做平面,弯弯的面叫做曲面,物体表面可能是平面,也可能是曲面,不管平面还是曲面,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5、出示长方形:平面图形有面积吗?摸一摸课件演示: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板书:平面图形二、感悟面积度量方法。
(一)比较1号图形和2号图形面积大小哪个图形面积大?猜一猜这两个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课件演示)(二)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猜想一下,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能直接看出来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呢?(根据学生回答,用超链接出示两种方法)1、讨论方法重叠法根据学生描述,可见演示重叠过程,把没有重叠部分剪下来再次重叠,直到比较出大小。
测量法预设:可以用小一点的面来量这两个大的面。
2、动手操作提问:测量需要我提供哪些方法?出示要求: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图形摆一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篇1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一、建立面积概念1、物体表面的大小(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
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重叠)(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
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平面图形的大小(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指名学生摸)(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
(板书课题: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谁的面积大?为什么?(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设计(通用14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估计和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让学生直接使用“面积”这个词进一步去观察、比较和描述。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在学习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小纸条/片、彩色笔、小剪刀、硬币教学过程:课前:师: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短片。
(电脑出示“拍手广告”)师:在刚才的短片里,掌声有哪些含义呢?今天是王老师第一次来到咱们班上课,大家欢迎我吗?那怎么表示你们的欢迎呢?谢谢你们,让我们用同样热烈的掌声也欢迎下面来听课的老师吧。
好,上课。
一、借助直观,理解面积1、谈话引入师:刚才大家在鼓掌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
(边说边演示摸手掌面)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里?请自己摸一摸。
师:谁上来和老师比一比手掌?师:大家一起喊123,我们就出掌,好吗?(与学生对掌,注意旋转角度)师:谁的手掌大?谁的手掌小?(有兴趣比的,下课之后我们再比一比)2、观察实物,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师:其实不光我们的手掌有面,生活中的物体也有面。
瞧!这是同学们用的数学书。
(屏幕出示,手同时拿起)我们一起来摸摸它的封面。
(教师示范)这个面又是数学书的哪个面?(手同时抚摸侧面)大家也摸摸看。
你们能比较这两个面的大小吗?谁来说一说。
(请1-2人回答)评价:很好师:我们再看看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面,哪个大?哪个小?(请1人回答)评价:说的真好师:再看看课桌的面和白板的面,哪个大?哪个小?(请1人回答)评价:说的不错师:看来,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有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建立面积概念(小组之间摸身边东西指出面积是那块) (1) 给学生充足的机会边摸边比较物体的面积 (2)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 有变化得出面积是物体表面大小 3.从生活到实际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让学生上台说出它们 的面积是什么?还有没有闭合的图形让生说面积 生对于没有闭合图形说不出面积,所以得出,面积得是封闭图形的 内部区域那块也就是面积是封闭平面图形大小是面积,
3、 在课堂中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探究氛围,让学生 敢想敢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兴 趣与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概念 难点是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具袋(袋中装有大小不同的平面图形、 剪刀、方格纸)、40 张大小不同的树叶。 学生准备一只彩笔、尺、草稿本、笔。 教学过程 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师:我们先来进行涂色比赛。老师手里请两位名同学上台来涂, 最快涂完的获胜。(准备两片不一样大小的树叶))
师:最快涂完的是某某同学,但是同学们想想,这个比赛公平 吗?
师:为什么不公平?(有的树叶大有的树叶小)是什么大一些? 什么小一些?(面)
请在草稿本上画出一个平面图形,用彩笔描出它的面积。 跟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图形面积大? 三、比面积的大小师: (1)重叠法 老师这儿也有两个图形,你们能比较出哪个面积大吗?(课件 出示) (正方形大,一样大…) 你怎么确定?(把圆放到正方形上面)你的意思是?(重叠) 我这儿刚好有这两个图形,谁来比一比试试?谁的面积大? (2)探究比大小的方法
师:我们说的树叶大小不同其实就是指树叶表面的面积不一 样,也就是涂色的部分的大小,那涂色的部分我们给起个名字叫什 么?树叶的什么?生:面积。那什么是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研究面积。板书:面积
顾名思义,面积肯定跟什么有关?(面)对那我们首先来认 识一下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二、认识面积
1、摸一摸,感受面 (1)用手去摸一摸你的桌子的表面。你是怎样摸的? 预期:①摸了桌面的某些地方 ②摸了桌面的四边 ③一圈一圈缩小范围去摸 ④横过去回来横过去回来
师: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才是桌子的表面。 (2)(拿出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摸一摸它的封面
学生动手摸,然后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摸数学书的封面的?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3)每个物体都有面,你们还能指出其他物体的一个面吗? 边摸边说。 (如果有人指出地面也是面,让他摸一摸,摸不完,反问为什么桌 面我们能摸完,地面摸不完呢?因为太大了,是什么太大了?地面 的大小太大了。那么你们口中的地面的大小就是地面的面积)
那这两个图形呢?谁的面积大? (正方形大;长方形大;需要动手操作….)
我们动手试试(拿出这两个图形),你们想怎样比呢? (重叠;剪拼;尺子量….)
长度是用尺子量的,那么面积的大小能不能也找到这样的 尺子?(提醒:这两个图形都很大,可不可以找一个小图形来量, 看长方形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小图形,正方形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 小图形,哪个多一些,是不是就知道哪个面积大了)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61-62 页。 教学目标
1、 要让学生在操作认识活动中自主建构面积的概念, 能区分周长与面积,不混淆;
2、 让学生经历探究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 验策略的多样性,并理解测量面积可以用较小的图形来测量, 为面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练一练 1、格子图,谁的面积大? 补充提问:你们觉得周长一样大吗? 2、书 64 页第一题
3、不规则图,谁的面积大? 补充提问:周长呢? 4、猜一猜:我们教室里有个面的面积大约 6 本数学书的封面的面 积那么大,可能是什么? 五、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
(2)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 这样看来,不仅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我们画的平面
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你还知道哪些平面图形也有面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多边形等)老师画图:这个图形有面积吗?为什么?
你想用什么来量? (改正贴;橡皮擦….)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拿出学具袋,里面有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很多 小图形,你们可以用它们来量,也可以用你自己的图形来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以及量的工具,引导比较哪种量法最合 理。比较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个图形哪个更合理,正方形没有 空隙,铺满了,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