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铁路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项目,涉及众多环节和风险因素。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风险的有效管理,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

一、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铁路工程作为一项长期投资、高风险的项目,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潜在的风险因素,预测可能面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或应对风险。

通过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地降低项目失败的可能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二、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1.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开展专业调研、梳理项目流程和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方式来进行。

在风险辨识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充分了解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

2. 风险分析与评估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需要对各个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的风险分析,并进行评估。

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

3. 风险应对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项目团队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其中,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改变项目计划、调整资源配置等方式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或购买风险保险等方式;风险减轻是指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引入保护措施、提高组织能力等方式来减轻风险的影响;风险接受是指明知存在一定风险,但在风险发生时能够承受损失的情况下,不采取其他风险应对措施。

三、风险管理的实施1. 风险监控与控制在整个铁路工程项目周期中,需要进行定期的风险监控与控制。

通过风险监控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和影响项目进展。

2. 风险溢价与储备为了应对不可预见的风险和突发事件,项目团队需要在预算中预留一定的风险溢价和储备。

风险溢价和储备可以作为应急资金,用于应对潜在的风险或突发事件所导致的额外成本。

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制度

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铁路安全风险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铁路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建设单位、铁路设备制造企业和铁路相关服务单位。

三、组织机构1. 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制度,组织协调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工作。

2. 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办公室负责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的具体实施,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处置等工作。

3.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工作。

四、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流程1. 风险识别: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办公室根据铁路运输生产、建设、设备制造和服务等情况,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建立铁路安全风险清单。

2. 风险评估: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办公室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预警发布:根据风险等级,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办公室发布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范围、预警措施等。

4. 预警响应: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单位接到预警信息后,按照预警措施要求,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5. 预警解除: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办公室根据风险等级的降低情况,发布解除预警信息。

五、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要求1.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单位应建立健全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

2. 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办公室应定期对铁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更新风险清单。

3. 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办公室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工作。

4.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单位应加强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5. 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办公室应定期对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预警机制。

六、奖励与处罚1. 对在铁路安全风险预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未履行铁路安全风险预警管理职责,造成事故或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工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工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工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工务段作为铁路运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铁路线路、桥梁、隧道、轨道等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在工务段的运营中,安全风险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工务段的安全运营,必须制定科学、细致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务段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实施细则。

二、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的目的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工务段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潜在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准确识别工务段的安全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风险评估的方法(1)实地检查:通过对工务段设施和设备的实地检查,以及观察工务段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来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相关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事故记录、工务段维修报告和运行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风险发生的规律和可能性。

(3)专家咨询:聘请安全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评估工务段的安全风险。

3. 风险评估的指标(1)概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数值表示。

(2)影响程度:风险发生后对工务段安全和运营的影响程度,以数值表示。

(3)优先级:将概率和影响程度结合起来,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风险控制措施1. 安全培训(1)定期进行培训:对工务段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培训内容:包括工务段的安全规章制度、应急处理措施、操作规程等内容。

2. 设备检修(1)定期检修:对工务段的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安全风险。

(2)检修记录:建立设备检修记录,记录设备的检修情况和结果,以便追溯和分析。

3. 工区管控(1)安全检查:对工务段的工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安全标志:在工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醒工务段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4. 应急预案(1)编制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铁路运营安全评估规定

铁路运营安全评估规定

铁路运营安全评估规定
铁路运营安全评估规定是针对铁路运营安全进行的一系列评估标准和程序。

其目的是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并为铁路运营方提供安全管理和改进的指导。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铁路运营安全评估规定中的一些内容:
1. 安全管理体系:规定了铁路运营方必须建立和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政策、组织和职责、培训和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2. 安全风险评估:要求铁路运营方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3. 运营设施和设备安全:要求铁路运营方确保运营的设施和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4. 人员素质和培训:要求铁路运营方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安全问题。

5. 事故管理和应急预案:要求铁路运营方建立健全的事故管理和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等程序。

6. 安全监督和检查: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对铁路运营进行定期的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规定。

7. 安全记录和统计:要求铁路运营方对安全事件和事故进行记
录和统计,为安全管理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铁路运营安全评估规定可能会因国家、地区和运营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铁路运营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评估规定。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XX平铁路FPZQ-3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充分辨识出项目的潜在危险,完善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评估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依据《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文件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各相关单位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以保证风险评估全面、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反馈及时。

第三条各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应根据施工技术特点,针对安全、环境、质量、投资、工期及第三方等风险,以安全风险为风险评估与管理重点,高度重视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的风险。

对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为极高的,应予以规避。

第四条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将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针对施工技术特点,确定评估与管理对象、目标和方法。

第二章风险评估管理目标第五条风险评估管理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注重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实,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损失。

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环境目标: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总体目标,专项验收一次通过工期目标:满足施工合同工期要求投资目标:控制在铁路总公司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以内第三章风险评估管理机构第六条为推进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成立风险评估与管理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常务副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各工区经理组员:副书记、副总工、各部门负责人项目风险评估工作主要由由安质环保部负责。

第四章管理职责第七条各工区应分别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

第八条各相关单位应积极参与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测,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工程实施动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

铁路集团工作人员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铁路集团工作人员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铁路集团工作人员的风险评估与管理铁路集团是我国国家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行业之一,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从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风险评估的流程和铁路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方面进行讨论。

一、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风险评估是铁路集团工作人员安全工作的基础。

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铁路集团作为大型的交通运输系统,存在着多种风险,包括人为失误、设备故障、天气因素等。

如果没有进行风险评估,不能及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那么一旦事故发生,将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二、风险评估的流程1.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风险评估过程的起点,用于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

在铁路集团工作中,可以通过组织专业的团队进行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以及收集工作人员和乘客的意见反馈,从而全面了解存在的潜在风险。

2. 风险分析与评估通过对辨识出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铁路工作人员安全的威胁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风险分析和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可能的事故发生概率、风险的难度和严重程度等。

3. 风险控制措施针对评估出的高风险项,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培训、采取技术措施等,旨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

4. 风险监控和改进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施控制措施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通过不断完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铁路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铁路工作人员面临多种潜在风险,包括列车事故、物体打击、高温作业等。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铁路集团需要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

1. 培训和教育铁路集团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辨识风险、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工作要求、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等。

2.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不同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铁路集团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铁路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

第三条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机制。

第四条铁路建设工程参建单位应依法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安全。

第二章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五条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应包括自然环境、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施工工艺、材料设备、人力资源、安全管理等方面。

第六条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应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因素,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等级评定。

第七条风险评估结果分为四级:一级风险(极高风险)、二级风险(高度风险)、三级风险(中度风险)、四级风险(低度风险)。

对于不同等级的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三章安全风险控制与应对第八条铁路建设工程参建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项目安全。

第九条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储备。

各参建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并进行落实。

第十条铁路建设工程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资源、应急程序和应急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第四章安全风险监督管理第十一条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贯彻实施。

第十二条铁路建设工程参建单位应定期对安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报告上级监管部门。

第十三条铁路建设工程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铁路建设工程参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二)未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的;(三)未按照规定报告安全风险管理情况的;(四)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1. 引言为了加强铁路隧道的安全管理,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铁路线路的畅通和稳定运行,铁路行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以规范隧道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铁路隧道的安全运营和发展。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国内所有铁路隧道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运营管理等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3. 风险评估3.1 风险评估内容(1)评估隧道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2)评估隧道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3)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

3.2 风险评估流程(1)收集隧道工程和运营管理相关信息;(2)确定评估各阶段的风险内容和评估标准;(3)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4)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

3.3 风险评估结果风险评估结果应当清晰明确,确保可读性,包括各阶段的风险内容、评估和说明。

风险评估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保留并定期更新。

4. 风险管理4.1 风险监控对隧道工程施工和隧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应当建立监控系统,保证监控数据的真实可信、完整准确。

4.2 预防和应对(1)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包括隧道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及隧道运营期间的预防和应对措施;(2)组织实施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并监督实施情况。

4.3 风险管理文件建立隧道风险管理文件,记录隧道风险评估和管理全过程,包括评估结果、预防和应对措施、风险监控记录等,保证隧道管理工作的持续完善、有序开展。

5. 后记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规定的制定、实施和完善,将对铁路隧道的运营管理和维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提醒隧道管理部门尤其要扎实推进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检查考核办法及标准

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检查考核办法及标准

安全风险评估考核管理办法为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规范和完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升安全风险预控水平,经段党政研究,制定“三级”安全风险评估考核管理奖惩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接发列车作业、调车作业、货运作业三个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和段级安全风险评估。

一、铁路运输特点及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意义及原则其目的就是通过超前辨识和发现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规范人的行为,控制物的状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改善作业环境,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XX运输具有点多、线长、涉及专业多、分布广且穿越村镇、下沉区等特点,它犹如规模庞大的“联动机”昼夜不停地运转,安全工作贯穿于运输生产全过程,涉及到每个作业环节和上岗作业人员。

铁路运输安全又是一项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

人、机、环、管等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都极易造成事故。

而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在于通过超前辨识评估风险扼制事故的发生,因此,推行安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风险评估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逐级预判、预控、闭环管理的原则,坚持“人、机、环、管”和谐一致的原则,坚持逐级控制、低级为高级负责的原则,坚持一级评估实行实名制的原则,坚持评估重点在现场、在班组的原则。

二、安全风险评估的程序及内容按照安全管理从“点→面→线”相结合的层次,把我段安全风险评估分为两级即站→段:(一)安全风险评估是集合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对评估结果无风险的,从站、段(下达可以开始作业的命令;对评估结果有风险而在本层次又能治理的,制定控制措施并限期整改,在系统内形成闭环管理;对评估结果有风险而在本层次又不能治理的,从站、段逐级上报上一级部门进行治理,直至风险消除。

(二)根据评估出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后果的大小,将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1.极高风险:铁路自然灾害及上级特别关注的危害事件;曾经发生过已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的重伤及以上事故或一级非人身事故的风险;相当于红牌标准对应的风险;A级和B级隐患对应的风险。

2023铁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2023铁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铁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的生产经营单位的铁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统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从事铁路建设的单位主要包括铁路建设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生产经营单位。

从事铁路运输的单位主要指国家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地方铁路运输企业以及铁路专用线和专用铁路运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单位。

从事铁路设备制造维修的单位主要指铁路设备设计、制造、维修的生产经营单位。

上述从事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本办法中统称铁路单位。

第三条铁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应当遵照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三个必须”原则,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立足从源头上管控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按照全面覆盖、分级管理、科学施策、动态实施的建设要求,推动形成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

第四条铁路单位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保证经费投入,推进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对安全风险全面管控,对事故隐患治理实行闭环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铁路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面负责,组织建立并落实双重预防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以确保铁路工程的安全运营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风险评估和分级
2.1 铁路工程涉及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工程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各类风险。

2.2 风险按照严重程度和概率进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下应采取的管控措施。

3. 风险管控措施
3.1 工程施工期间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合理规划施工步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具,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 建立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2 运营期间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
-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 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运营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
- 健全应急预案,科学、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4. 责任和监督
4.1 铁路工程施工和运营单位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职责。

4.2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铁路工程的监督,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5. 安全控制效果评估
5.1 铁路工程安全控制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对措施是否有效进行检验。

5.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控措施,提高安全控制效果。

6. 结论
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铁路工程的安全运营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并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工作,以提升铁路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XX平铁路FPZQ-3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充分辨识出项目的潜在危险,完善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评估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依据《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文件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各相关单位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以保证风险评估全面、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反馈及时。

第三条各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应根据施工技术特点,针对安全、环境、质量、投资、工期及第三方等风险,以安全风险为风险评估与管理重点,高度重视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的风险。

对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为极高的,应予以规避。

第四条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将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针对施工技术特点,确定评估与管理对象、目标和方法。

第二章风险评估管理目标第五条风险评估管理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注重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实,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损失。

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环境目标: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总体目标,专项验收一次通过工期目标:满足施工合同工期要求投资目标:控制在铁路总公司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以内第三章风险评估管理机构第六条为推进福平铁路FPZQ-3标一分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成立风险评估与管理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常务副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各工区经理组员:副书记、副总工、各部门负责人项目风险评估工作主要由由安质环保部负责。

第四章管理职责第七条各工区应分别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

第八条各相关单位应积极参与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测,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工程实施动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

某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办法

某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办法

某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某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某铁路建设指挥部的所有工程项目,包括线路、车站、桥梁、隧道、环保设施等。

本办法对于项目前期的风险评估和中期的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第三条工程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危险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施工质量、人员安全、环境污染等。

第四条某铁路建设指挥部应当成立专门的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风险评估第五条工程风险评估应在项目前期进行,以全面了解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风险识别:通过调研、现场考察和专家意见等方式,识别出工程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要素;(二)风险分析:对已识别出的风险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估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三)风险估计: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评估各种风险的概率和损失;(四)风险排序:对评估结果进行排序,确定各项风险的优先级。

第六条工程风险评估应采取科学、客观、全面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识别工具、风险分析工具、风险评估模型等。

第三章风险管理第七条工程风险管理应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原则进行,包括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一)风险预防:在工程建设前制定风险预防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和措施,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二)风险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的发生和扩大;(三)风险应对:针对风险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和后续管理,最小化风险造成的损失。

第八条工程风险管理应建立风险管理档案,记录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章风险监督第九条某铁路建设指挥部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监督机制,确保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有效实施。

(一)内部监督:建立专门的风险监督机构,监督各级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二)外部监督:接受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督和评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

- 255 -为规范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建立和完善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风险评估与管理体 系,依据《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铁建设〔2022〕102 号)及《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 定》 (铁建设〔2022〕200 号)文件规定,结合合福铁路客运专 线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工 作,贯通于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包含设计阶段、招投标 阶段和施工阶段。

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各参建单位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以保证风险评估全面、可 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反馈及时。

各阶段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应根据隧道工程技术特点,针对安全、环境、质量、投资、工期及第三方等风险,以 安全风险为风险评估与管理重点, 高度重视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 的风险。

对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为极高的,应予以规避。

公司、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应作为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参预方承担相应的风险。

风险参预方可通过合同或者 保险,合理分担或者转移风险。

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隧道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将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任务、 目的和要求, 针对隧道工程技术特 点,确定评估与管理对象、目标和方法。

- 256 -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方针:关口前移、评估为先、管理为重、预防为主。

管理目标:实现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工期风险、投资风险、第三方风险安全可控。

为推进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成立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组员:公司各部门、指挥部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设计总体。

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隧道风险评估工作主要由工程管理部负责,隧道风险管理工作主要由安全质量部负责。

各参建单位应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建设〔2022〕200 号)文件和本办法,分别建立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规定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规定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规定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规定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铁路管理部门或相关法规机构制定的对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的一系列规定。

这些规定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风险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范围、目标和要求,确定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2.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确定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估过程。

3. 风险评估的参与者和责任: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参与方式,包括铁路管理部门、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

4. 风险评估的时间和周期:确定评估的时间安排和周期,包括定期评估和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评估。

5. 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明确评估的结果和报告的要求,包括对风险的等级划分和控制措施建议。

6. 风险评估的监督和改进:设立监督机构或组织,监督评估的执行和效果,并及时进行改进和修订。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铁路安全风险评估规定,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规定。

同时,铁路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也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31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原则32风险评估33风险管理41一般规定42铁路隧道风险分级和接受准则44初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45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46施工阶段风险评估51管理构架及管理职责52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53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54招投标阶段风险管理55施工阶段风险管理30附录风险评估记录表附表1风险清单表附表2初始或残留风险等级表附表3风险因素权重表附表4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附表5风险期望损失表附表6风险对策措施表附表7风险评估综合表附表8风险登记表101为规范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循序渐进地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制定本暂行规定
本暂行规定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暂行规定主编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暂行规定参编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本暂行规定主要起草人:陈赤坤、郑长青、仇文革、高杨、曹磊、曹化平、喻渝、罗志、周振国、陈思安、张金柱、商崇伦。
目 录
附录 风险评估记录表格
前 言
本暂行规定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尽快开展〈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指南〉编制工作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开展了必要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统计工作,形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本暂行规定突出了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是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本暂行规定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铁路隧道风险评估、铁路隧道风险管理、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另有1个附录。
在执行本暂行规定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完善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政编码:610031),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 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铁路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铁路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铁路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一、设备设施风险1. 设备设施缺陷: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等环节存在缺陷,如机械故障、电路故障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 设备设施老化:设备设施长期使用后性能下降,如线路磨损、电气设备老化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3. 设备设施维护不当: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不当,如未及时发现并修复缺陷、未按规定进行检修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二、作业过程风险1. 作业程序不当:作业程序存在缺陷或错误,如操作流程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 作业人员失误:作业人员违反规定或操作失误,如误操作、漏操作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3.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如高温、噪音、振动等,可能影响作业安全。

三、铁路环境风险1. 自然环境风险: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能对铁路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如地震、洪水、大风等。

2. 地理环境风险:地理环境的特点可能对铁路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如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等。

3. 交通环境风险:交通环境的特点可能对铁路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如道路状况不良、交通拥堵等。

四、铁路管理风险1.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如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不到位等。

2. 安全管理执行力不强: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执行力不足,如对安全问题的处理不及时、不彻底。

3. 安全管理监督不到位: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不到位,如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不严格。

五、人员行为风险1. 人员生理状况不良: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存在缺陷,如疲劳、生病等,可能影响其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2. 人员心理状况异常:作业人员的情绪和心态存在异常,如焦虑、紧张等,可能影响其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对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的要求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对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的要求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对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的要求随着城市间交通需求的增加,城际铁路的规划和建设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为保证城际铁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规范对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中的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要求进行探讨。

一、设计前期的风险评估在城际铁路设计的前期阶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设计人员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常见的风险包括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地震风险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确定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二、设计中的工程风险控制在城际铁路的设计过程中,风险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设计规范要求,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在设计桥梁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桥梁的承重能力、抗震能力等因素,避免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同时,在设计线路时,还需要考虑到高速行驶带来的弯道半径、坡度等因素,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三、设备选型与安全性评估城际铁路的设备选型与安全性评估也是设计规范要求的重点。

合适的设备选型可以确保城际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持续性。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设备,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

例如,对于信号系统的选型,需要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

四、施工阶段的工程风险控制在城际铁路建设的施工阶段,风险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制定施工期间的风险管理措施。

例如,在隧道施工中,需要关注地质灾害和通风问题,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总结起来,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对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些要求的提出,能够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有效地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确保城际铁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设计人员和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执行,以确保城际铁路的质量和运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贵广铁路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开展风险评估与管理,有利于决策科学化,提高贵广铁路各参建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达到控制、降低和规避风险的目的,实现贵广铁路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环境和投资控制的目标。

第二条为规范贵广铁路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制订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参建贵广铁路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各参建单位须协同合作,共同参与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各方须积极实施风险管理,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资料,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工程实施动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贵广铁路风险管理采用业主层和实施主体层两层管理。

业主层风险管理即贵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广公司)的风险管理。

贵广公司设立贵广铁路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组员: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工程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综合部负责人,段落指挥部负责人,各参建单位现场负责人贵广铁路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贵广铁路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计阶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物资设备部,施工阶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

贵广公司同时设立风险评估与管理专家组,成员由公司相关人员及在高校、设计单位、科研机构、施工单位(建总和工总)聘请的具有风险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

实施主体层包括参建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各参建单位须设立相应的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或委托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专业机构)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并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专家组。

第五条贵广公司风险评估与管理职责
(一)制订贵广铁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二)全面组织和协调贵广铁路建设期间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三)制订风险管理计划。

确定风险目标、原则和策略;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范围、方法与评估标准;明确参与各方的职责;
(四)督导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阶段风险评估工作;
(五)督导施工单位开展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
(六)负责对高度和极高的风险等级进行审查;
(七)必要时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风险监测;
(八)检查、监督、协调、处理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第六条贵广公司风险评估与管理专家组主要职责
(一)进行风险管理规划,为贵广铁路建设中的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处理、风险监测和形成最终风险评估报告等风险管理全过程出谋划策。

(二)审核和签认风险评估结果。

(三)在贵广公司的组织下,对设计单位提出的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对施工单位《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和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审核,提出审查意见,以利公司决策。

第七条贵广公司各部门职责
(一)物资设备部职责
1.设计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具体组织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协调设计单位在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2.组织专家组对设计单位提交的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查。

3.参与施工期间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4.负责及督导参建单位对贵广铁路信息系统(以下简称RCPMIS)“风险管理模块”之“风险规划子项”维护。

(二)安全质量部职责
1.施工期间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具体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开展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2.组织专家组对施工单位提交的《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及提出的风险处理措施进行审查。

3.检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风险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4.负责及督导参建单位对RCPMIS“风险管理模块”之“跟踪控制子项”维护。

(三)其他各职能部门职责
根据各自的职能履行相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职责。

工程管理部负责及督导参建单位对RCPMIS “风险管理模块”之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应对计划子项维护。

(四)段落指挥部职责
1.督导管段内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开展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及信息系统使用工作。

2.检查管段内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风险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八条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制订设计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二)进行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工作;
(三)完成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风险评估结果,纳入设计文件;
(四)建立风险跟踪机制。

内容包括设计风险交底;设计标准审查和管理;专业之间协调检查;配合施工期风险跟踪管理等;
(五)参与施工期间的风险评估;
(六)根据风险监测结果,提出风险处理意见。

第九条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制订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二)进行施工阶段的动态风险评估工作;
(三)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报贵广公司批准后实施;
(四)在施工期间对风险实时监测,定期反馈,随时与相关单位沟通;
(五)根据风险监测结果,调整风险处理措施。

第十条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参与制订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二)参与和监督施工单位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三)检查施工单位风险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管理
第十一条贵广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分为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

风险管理的完整过程如下图所示: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风险评估应在可研阶段风险评估基础上,结合本阶段的勘察资料和设计原则,按照《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 200号)和《贵广铁路初步设计阶段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非隧道专业比照《暂规》执行);以安全和环境风险为重点,兼顾质量、工期、投资、第三方等风险,突出系统性、连贯性、针对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风险评估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施工图阶段工程风险评估
施工图阶段工程风险评估在初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对设计方案需要进行重大修改的进行评估;对高度等级的残留风险,设计单位应提出风险减缓措
施,减低风险到中度及以下;对中度等级的残留风险,应在施工图注意事项中明确,在施工阶段予以监测。

第十三条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一)施工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实施主体为施工单位,其他各参建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实施风险管理。

本阶段开展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为重点,注重环境风险,兼顾质量、工期、投资控制(成本控制)等风险管理,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针对贵广铁路各标段不同的工程技术特点,确定评估与管理对象、目标和方法。

(二)施工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要点
1.施工阶段应在施工图阶段的风险评估结果基础上,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隧道工程、高风险桥、路等工程等进行评估。

隧道工程侧重于可溶岩地区(贵阳至三都、桂林至贺州等)、断层构造带、花岗岩蚀变带的突水涌泥、塌方、危岩落石、岩溶地面沉降、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深埋硬岩隧道的岩爆,软岩隧道的大变形等典型风险进行评估;三都至五通段隧道工程重视安全风险的同时,还要侧重工期风险的评估。

桥梁工程要侧重于大跨及特殊结构桥梁施工、移动模架施工、四线桥梁施工、下覆岩溶桩基施工、高墩施工等风险评估与管理。

路基工程要侧重于高边坡路基、顺层路基、松软土路基、过渡段、下覆岩溶路基施工等风险评估与管理。

2.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内容和成果应满足指导施工中进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3.施工阶段隧道典型风险因素识别可参照《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 200号)进行,其他工程参照《暂规》,结合规范、施工工艺与有关规定,确定典型风险因素。

4.施工阶段应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依据施工地质、资源配置及实施方案进行再评估。

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着重于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实,主要工作包括:
(1)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揭示地质情况对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对中度等级的风险予以监测。

若采用原设计方案不能有效减低风险等级到设计要求的水平,应及时上报监理及贵广公司,经决策后采取相应措施;
(2)根据施工流程按核对表法对其他风险进行识别,结合风险评估结果,按不同的评估目标(安全、工期、投资等)确定应对措施;
(3)施工中应对风险跟踪管理,定期反馈,随时与相关单位沟通。

第四章考核规定
第十四条贵广公司实行季度检查、半年考核、年度综合评价的检查考核形式,对各参建单位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设计单位纳入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考核,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纳入质量信誉评价。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贵广公司安全质量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