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纯手打重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纯手打重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纯手打重点

变量:属性的逻辑组合,通常用定义来解释或限定。自变量—实验条件(操控); 调节变量:所要解释的是自变量在何种条件下会影响因变量,也就是说,当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相关大小或正负方向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时,这个其它因素就是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中介变量:不可观察的,而在理论上又是影响所观察现象的因素

因变量—所需测定的特征或方面(可测量)额外变量—对因变量有一定影响,但与该次实验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控制:屏蔽、中和))随机误差:可见误差。偶然的、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较难控制,无规律可循;影响信效度。系统误差:常定误差。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是恒定而有规律的。影响效度。

无关变量的控制:1、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e.g.标准化指导语、双盲程序、内隐测量2、恒定法实验期间,尽量使得所有的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者及被试都保持恒定.e.g.研究在同一时间、地点举行,ABBA程序、拉丁方设计3、平衡法设置使得无关变量对所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都均等.4、统计控制:一种事后补救,统计隔离无关变量的影响,协方差分析,偏相关。操作定义:描述所界定的变量或事项如何测量,包括:工具,方法,程序。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称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称述的过程。

1、简单随机取样(不作任何预处理,适用范围:对总体中各类比例不了解或来不及了解的情况)1) 抽彩法(充分搅匀) 2)随机表法(随机进入) 3)随机函数法(种子问题)

2、分层随机取样:对总体进行预处理,分成若干层次后然后独立地从每一层次中选取样本。

(1)比例分层取样:按每一层次个体数量占总体中的比例决定该层次样本的数量。

(2)非比例分层取样:每层次中样本量不按该层次在总体中的比例抽取,而是根据研究者对不同层次个体的研究兴趣和侧重程度确定比例的大小。

1、内部效度(逻辑度与额外因素影响度):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研究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的影响、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2、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研究结果能一般化或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总体效度)和其它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生态效度)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影响因素:1.取样代表性;2.变量的操作方式不准,致使研究的可重复性差;3.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

4.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

5.多种处理的干扰;

6.实验者效应

7.研究的人为性;

8.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提高方法:严格控制;做好取样工作,包括被试取样、实验情境、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和时间等的选取。

3、统计结论效度:研究中合适运用统计学的程度,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与如何恰当地运用统计显着性检验。

影响因素:1.数据质量;2.违反统计检验的假设;3.统计检验力低,统计检验力指

正确辨别正确差异的能力。提高方法:1.提高数据质量;2.明确各种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根据数据的具体特征选择合适的统计程序;3.适当增加样本量,当样本小时,则还需进行统计功效分析。

真实验设计:被试间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多因素被试间设计,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被试内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多因素被试内设计,混合设计,项目设计

被试内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的区别?

1. 随机区组设计要求每个区组内实验单位彼此独立,处理因素只能在区组内随机分配每个实验单位接受处理是不同的

2. 被试内设计区组内实验单位彼此不独立

单因素区组设计=双因素设计?

双因素实验中,可以把被试完全随机地分配给两个因素处理水平的结合;而在随机区组实验中,一个因素(区组因素B)的水平通常代表了机体变量的系统差异,而另一个因素(自变量A)的水平则代表了各种实验处理的差异,这时就不可能把被试完全随机地分配给一个集体变量的水平和一个出路因素的水平的结合;被试只能在区组因素的水平内随机地分配给各处理水平。另一个差别:区组因素的水平是随机的,而不是固定的。

一、被试内设计的特点:

优点:被试需要量少,能从根本上消除源于个体差异的问题----处理混淆和处理效应模糊;

缺点:被试缩减问题、时间相关问题、顺序效应问题,如后延效应(先前的处理操作在后续处理条件下继续)、累计误差(疲劳和练习)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特点:适用条件: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当若干处理水平连续实施给同一被试时,被试接受前面的处理对接受后面的处理没有长期影响(如学习、记忆效应)。基本方法:实验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水平。误差控制:重复测量法。利用被试自己做控制,使被试的各方面特点在所有的处理中保持恒定。但在这种设计的实验中,要特别注意控制顺序效应。变异来源:自变量的处理效应;被试间个体差异的效应;随机误差变异。

优点:能全面控制被试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只需较少被试即可。

两因素被试内设计特点:适用条件:①研究中有两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如果一个自变量有P 个水平,另一个自变量有q个水平,则实验中有p×q个处理的结合,即具体的实验条件。②研究中的两个自变量都是被试内变量。基本方法: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的结合。实验刺激呈现给被试的先后顺序是随机的,或按拉丁方排序的。误差控制:重复测量法。

二、被试间设计的特点:优点:被试分数相互独立,避免了参加多个实验可能产生的练习效应、疲劳效应、对比效应;缺点:被试量大。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基本思想:随机抽样、随机分派被试;基本假定:被试是随机分派的,被试之间的变异在各处理水平之间也应该是随机分布、在统计上无差异的,不会只影响某一两个处理水平。

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1、特点:适用条件: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

个或多于两个水平。基本方法:把被试随机分配给自变量的各个水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误差控制:随机化法。

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特点:适用条件:研究中有两个自变量;如果一个自变量有P个水平,另一个自变量有q个水平,则实验中有p×q个处理的结合,即具体的实验条件。基本方法:把被试随机分配给各个实验处理的结合,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实验处理的结合。误差控制:与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相同。

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基本假设:随机取样、划分区组,区组中随机分派被试;

前提假设:自变量与区组变量之间无交互作用

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1、特点:适用条件: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研究中还有一个无关变量,并且自变量的水平与无关变量的水平之间无交互作用。

基本方法:首先将被试在无关变量上进行匹配,然后把各匹配组的被试随机分配给自变量的各个水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误差控制:匹配法。通过统计处理,分离出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异,使它不出现在处理效应和误差变异中,从而提高方差分析的灵敏度。

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混合实验设计:是指既包含非重复测量的因素(被试间因素),又包含重复测量因素(被试内因素)的实验设计。

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特点:适用条件:①研究中有两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②其中一个自变量是被试内的,即每个被试要接受他的所有水平的

处理,另一个自变量是被试间的,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从记忆效果和处理数过多考虑),或者它本身是一个被试变量,是每个被试独特具有,不可能同时兼备的;③研究者更感兴趣于被试内因素的处理效应以及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基本方法:首先确定研究中的被试内变量和被试间变量,将被试随机分配给被试间变量的各个水平,然后使每个被试接受与被试间变量的某一水平结合的被试内变量的所有水平。误差控制:随机化法与重复测量法。

优点:被试内因素的方差分析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准实验设计:是介于真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中间的一种实验设计。指在真实社会环境中不能用真正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但可以真正实验设计的某些方法搜集资料的实验设计。

准实验研究的特点:

1.研究中的自变量通常用被试变量,自然形成的被试变量,社会形成的被试变量。因疾病及与之有关的被试变量:残疾者、自闭症等

2.研究者只能选择那些已经具有了某种不同程度特征的被试,而不能从总体中随机选取被试或随机分组

小样本设计是被试内设计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它向人数较少的被试或单个被试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处理方式。由于测验的被试人数很少,因此需要在相当经济和高度控制的实验中对每一个被试进行大量观察,并进行记录。

大样本设计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较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学特征与发展过程。大样本研究范式的基本思想是:一项研究所采用的被试越多,统计检验就越有效。

小样本研究:在相当长的实践内追踪少量被试的行为,然后用收集少量被试的大量行为事实来论证某些理论或规律。

A---B设计:先进行基线测量,接着施加实验处理,再进行后侧;

A---B---A设计:实验处理后又回到基线条件。如果B阶段的行为变化由处理引起,则返回基线条件后变化应消失;如果B阶段行为变化由额外变量引起,则返回基线水平后变化应A---B---A---B设计:包括两个基线---处理的循环,可以显示出处理与行为改变之间关系的稳定性程度。

准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的区别:

1、真实验设计严格地控制无关变量,操纵和测定变量很精确,准实验设计却降低了控制水平,但现实性高。

2、准实验研究进行的环境是现实的和自然的,与现实的联系也就密切得多。而实验研究的环境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差很大,完全是一个"人工制作"的环境,与现实的联系较难。

3、实验设计利用原始组进行研究,缺少随机组合,无法证明实验组是否为较大群体的随机样本,同时任何因素都可能对原始群体起作用,所以因被试挑选带来的偏差将损害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从而影响了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因此在内在效度

上,真实验优于准实验设计。但由于准实验的环境自然而现实,它在外部效度上能够且应该优于真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分类:

1.单组准实验设计1时间序列设计: T1 T2 T3 T4 X T5 T6 T7 T8

2相等时间取样设计:观测—处理—观测—无处理---观测

2.多组准实验设计 1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处理组 T1 X T2 控制组 T1 T2

2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时间序列设计(可以控制反复测验过程中过去事件的影响,但两组被试不相等会妨碍其影响)处理组 T1 T2 T3 T4 X T5 T6 T7 T8

控制组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访谈法类型:有结构方式(是一种有指导性的、正式的、事先决定了问题项目和反应可能性的访谈形式);无结构方式(是一种非指导性的、非正式的、自由提问和作答的访谈形式);

半结构访谈Ι(要求被试自由地回答预定的访谈问题,也可以用讨论的方式作答)半结构访谈Ⅱ(按有结构的方式回答无结构问题)

问卷法类型:封闭式问卷,开放式问卷

按心理测量的分类方式:称名型问卷,顺序型问卷,等距型问卷,等比型问卷

一、访谈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类型:有结构、无结构

优点:比较灵活谈话双方都可以随时改变方式,有利于捕捉和了解新的或深一层次的信息;适用面广;比较能够有效地收集人的态度、知觉、意见、等方面的资料,并可进一步探究各种信息和材料,还可以随时观察谈话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了解被访人的动机、个性和情感特点;访谈法容易建立住客双方融洽的关系,消除顾虑,使被访人坦率直言,提高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缺点: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比较复杂,要求由专门的人员进行;访谈人的价值观、信念和偏向也会影响被访人的反应,必须事先适当的访谈技术训练;访谈工作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代价比较高。

二、问卷法: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类型:有结构、无结构

优点:它比较客观统一,效率比较高,可以用团体方式进行;结果统计高度数量化、规范化;费用低,不必化力气去训练使用人员;在有的课题研究中,由于问卷不记名,使得答卷人更加开放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各种观点和态度。缺点:不够灵活多数问卷要求以结构方式回答问题,使人感到不能充分说明自己的态度,有时还会由于不回答许多项目而使问卷失效;问卷法只适合于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使得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三、观察法:一定时间内对特定行为表现或活动进行考察,而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类型:有结构、无结构;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优点:数据比较客观全面和准确,具有较多的时间信息比较有把握作出有关心理因果的推论。

缺点:观察结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特征;在有些情况下,观察活动可能影响被试的正常行为,是观察结果失真;观察法的运用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和较多时间对观察者进行严格训练,观察成本也比较高。

在实验研究中如何确定因变量的指标?

1)因变量指标的确定,实验研究探讨自变量不同水平下,因变量观测值之间是否有差异。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特征来界定因变量。2)指标的可靠性,即在不同场合和时间重复测试的条件下,观测值能够比较稳定和一致。3)指标的有效性,所选取的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因变量的理论内涵或构想4)指标的敏感性,因变量的指标不能太难或太容易

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完全随机化,各实验处理组之间没有相关)。

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

混合设计:在一个研究中有些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有些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内部效度:又称解释效度,即研究结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被精确地解释。

外部效度:又叫推论效度,即研究结果可以在什么范围内加以推广。

统计结论效度:是由统计方法是否适当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主效应: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引起的效应。交互效应: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上变化不一致时,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存在交互作用应作简单效应检验。简单效应: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个水平上的差异。描述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现象与规律的看法。

相关研究:决定两个或更多变量的关联程度的研究设计。因果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引发变量之间的关系。霍桑效应:被试因为参加某项研究工作,感到受到重视或关心,从而激发自身的热情和积极性,造成工作效率提高。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作者:————————————————————————————————日期:

0297《心理学研究方法》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题型二:简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题型三:分析设计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题型四:综合设计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 1、知识的来源:权威人士、个人经验、注意凝聚、科学方法。 2、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目的 (1)科学研究的特点: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控制机制;有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描述对象的状况;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控制对象发展的方向 (二)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 2、采用实验内省法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2、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收集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 (2)分析数据的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2、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3、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1)出现大量新的研究技术与手段 2)建立了现代化实验室 3)计算机网络在心理学研究中大量应用 (二)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1、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如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 2、处理、分析数据 3、模拟心理过程 4、进行心理测验

心理学研究方法重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二、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三、研究课题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技术发展的推动。 四、选题的原则:(1)课题是可行的。(2)课题是清楚的。(3)课题是有价值的。(4)课题是符合道德的。 五、取样的类型:(一)随机取样: (1)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常用抽签法和随机表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优点:(1)样本的代表性强。(2)取样更灵活。(3)参数估计更加准确。 (3)系统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方法。优点:比较简单,易于实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多。缺点:样本对总体代表性不够,名单中个体的排列方式可能使系统取样产生问题。 (4)聚类取样: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优点:调查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比较方便。缺点:如果调查单位在总体上分布

不均匀,准确性相对随机取样要差。 (5)多段取样:适用于总体范围大、对象层次多的研究,能有效的节省调查所需的人力及费用。缺点:由于每级取样时都会产生误差,所以误差较大。 (二)非随机取样: (1)方便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方便的地点将所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 (2)立意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3)定额取样:按特定的标准将总体中的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取样。 (4)滚雪球取样:先从总体中合适的调查对象开始进行调查,再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如同滚雪球一样。 六、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1、变量:指在性质上或数量上可以变化、可以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事物的特征。 2、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1)刺激变量:简称S变量,是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操纵和控制的环境特征。有机体接受的刺激具有多种形式: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2)机体变量:也称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 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 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 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文献就 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 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 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 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 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学 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 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北师大普通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普通心理学(辅)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辞典) (2)科学是由系统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3)实证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数据驱动;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 3.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是一门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的目的 (一)科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二)心理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或心理现象 三、心理学的分支 (一)基础心理学 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历程变化的原理原则 (二)应用心理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哲学 1.理性主义(柏拉图) (1)一切知识由天赋而来 (2)真理来自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2.经验主义(亚里斯多德) (1)没有天生的观念 (2)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以获得知识并通向真理 (二)生理学 缪勒: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说 赫尔姆赫兹: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费希纳:刺激强度与心理感受的关系 布洛卡:大脑的语言中枢 (三)生物学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科学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大流派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构成心理活动(意识)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合成为复杂心理活动的基本法则 3.基本方法:内省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帮助人们适应生存环境(心理的功能) 3.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对于应用的关注;对于个体差异研究的关注(三)格式塔学派

期末复习心理学研究方法

1.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 1)掌握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开阔心理学研究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初步学会做研究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把心理现象放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去考察,并且要用系统方法去考察。系统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支离破碎的研究结果统一起来,形成对心理现象全面系统的理解。 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对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心理学中贯彻客观性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一定外部条件(2)选择合适的行为指标(3)确定心理现象的生理指标 4.科学研究的特点 1)目的性:科学研究是以研究课题为中心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2)创新性: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3)系统性:科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组织管理都是一个系统。 4)控制性:科学研究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活动。 5.科学研究的目的 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4)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 6.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是: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使科学研究进入高一级水平。可见,科学研究是归纳和演绎的整体循环。 7.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 任何学科都有其方法论体系,此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研究的总体指导思想:一般为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方法论。主要有现象学、实证主义、释义学(西方);辩证唯物主义。 2)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文献综述法、实验法、模拟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通用方法。 8.实验研究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9.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归纳和演绎。 10.心理学理论有大型、中型、小型之分。目前心理学没有公认的大型理论体系,但出现过多种中型理论体系,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当代心理学理论以在某些领域提出的小型理论为主,对这些小型理论的整合显得尤为迫切。 1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大样本范式和小样本范式(概念、优缺点) 1)大样本范式: ①定义: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②优点:被试代表性好,有比较好的外部效度,能够克服系统误差。 ③缺点:研究不够深入,无法研究特殊被试。 2)小样本范式: ①定义:对少量被试进行大量的心理测定,能够对其心理活动开展有效的研究。 ②优点:研究比较系统、深入。

第九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九章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内容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法个案研究一观察法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现场观察和人为场所情境观察二实验法实验法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现场自然实验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把实验研究和日常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三问卷法高尔顿于1884年提出构成我们行为的品格是一种明确的东西所以应该加以测量他尝试通过记录心跳和脉搏的变化来测量情绪通过观察社会情境中人们的活动来评估人的性情脾气等人格特征这一切标志着科学地评估性格的开始克瑞普林 E.Krapelin 则是人格测验的先驱他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用于临床近几年来经过心理学家的努力已发展了许多科学地评估人格的技术并发表了具备优良特性的人格测验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罗夏墨迹测验等等为评价人格提供了科学工具三问卷法问卷法问卷法多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出现所以又称自陈量表通常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列出一些问答题或一个命题后面有几种答案让受试者选择也可由

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评判在不同评价等级上表明某种程度根据赋予不同评价等级程度的分值将原始数据统计处理后即得到评判结果最早的自陈量表是伍德沃斯 R.S.Woodworth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用于考察士兵对军队生活的适应性并淘汰军队中的情绪障碍者该调查表的问题涉及变态的恐怖反应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睡眠障碍以及其它身心症状等后来被奉为人格量表的蓝本自陈量表通常采用的题目形式有以下几种 1.是非式例如你曾经害怕自己发疯吗是否 2.折中是非式例如你喜欢户外活动吗是否不一定 3.选择式例如A当遇到失败时我会意志消沉 B 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会感到紧张 4.文字量表式例如我所喜欢的人大多是 A.拘谨缄默的 B-介于AC之间 C.善于交际的 5.数字量表式例如我担心考试失败 5 4 3 2 1 5代表经常4代表多次3代表偶尔2代表极少1代表从不自陈量表假设被试充分地了解自己并且能对题目作真实的回答这显然是靠不住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对自己的各个方面作全面而正确的观察同时在个人评估自己行为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反应定势首先被试往往对社会赞许性强的题目作肯定回答对具有社会否定特征的题目作否定回答例如我从来不撒谎有些被试就会回答是其次还会出现反应的肯定定势极端定势谨慎定势及猜测定势等倾向例如被试会对题目大部分采用是是是"或否否否"的回答而不考虑内容如何这种反应方式有可能反映了个体的一部分个性特征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论 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原则 1、科学研究的特点 科学研究与常识或日常经验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有控制的特点。 (1)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目的。 (2)控制的机制。 (3)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与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科学研究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 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即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律和定理;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即从一般的知识出发,对特殊或个别现象作出理论和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高一级水平。

3、辨证唯物论是科学研究的指导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主要著作《新工具》强调了归纳法的重要性,他对归纳的三种方法:求同法、差异法和共变法作了详细论述。 笛卡尔是唯物论的创始人,他的《方法论》一书特别重视演绎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严格地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为基础,越来越称为科学研究的指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 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与分类 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理论思路。 (2)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3)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方法。 (4)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的报告。 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心理学研究方法1

[06059]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 自学用书:《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 (一)识记 1.科学研究的特点2.科学研究的目的3.定性研究方法(1)个案分析法(2)文献综合法 4.信息论的定义5.控制论的定义6.系统和系统方法7.早期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研究方法 (二)领会 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3.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1)大样本范式(2)小样本范式 4.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5.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用途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2.举例说明大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举例说明小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举例说明系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路 (一)识记 1.传统心理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的三种理论思路2.项目反应理论3.理论的两种功能 4.外源变量5.一般递归系统6.自抑式函数方程7.理论边界 (二)领会 1.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5种理论2.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基本原则 3.相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4.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与方式 (1)归纳理论(2)演绎理论(3)机能理论(4)模型 5.心理学理论评价中采用的标准6.因果模型的条件7.构建因果模型的基本步骤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2.举例说明理论思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如何构建因果模型。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评价 (一)识记 1.自然观察 2.个案研究 3.抽样调查 4.相关研究 5.实验和准实验 6.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 7.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变(1)自变量(2)因变量(3)中介变量(4)干涉变量 8.变量的操作定义9.元分析的特点 (二)领会 1.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 2.进行相关分析应注意的事项 3.实验的主要特点 4.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 5.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6.作出研究结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元分析的步骤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纵向研究。2.举例说明横切面研究。3.举例说明趋势研究。 4.举例说明元分析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一)第四章研究的取样 (一)识记 1.总体2.样本的代表性3.置换取样和非置换取样4.样本空间 5.随机化6.样本均值的分布7.均值的标准差误 (二)领会 1.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法(3)系统取样法(4)聚类取样法(5)

心理学研究方法试题

1. 在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时,需要考察哪些因素?答: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 间差异的检验。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检验时,需要考虑的条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总体分布和总体方差,需要注意两个总体方差是否一致;(2)两个样本是否相关以及两个样本容量是否相同等一系列条件; ⑶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公式,不能用错,这是在实际应用中特别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2. 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有哪些潜在的自变量,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答: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作、 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被测者某些心理现象或行 为的变化。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其余变量称为额外变量,在额外变量中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因素被 称为潜在的自变量。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词频为自变量,反应时间为因变量。而被试间的差异、词频的定性、材料的选择、实验任务、研究设计、实验环境和数据处理方法等都会是潜在的自变量。对于这些潜在的自变量,应以以下方法加以控制:(1)控制被试间差异,应用随机的方式抽取大量水平相近的被试。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以随机抽取一百二十名大学生作为被试。(2)用一个确定的标准来定性词频,如以字或词在报纸、书刊、教材等语言 材料中使用次数统计而得出。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引起的词频不确定性,可以用大被试量来加以控制。 (3) 材料的选择方面,若以拼音文字为实验材料,拼读规则的运用会使词频效应被低估。所以应选择非拼音类文字,如汉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由于汉字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实验可将此作为一个自变量加以操纵。(4)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因变量为反应时间,有很多不同的任务类型如命名、判断、再认、补笔等可以用来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 由于不能确定词频效应究竟发生在字词识别的哪个或哪些阶段,其作用各有多大,所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任务类型:词汇判断、命名和词汇命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更准确的结论。(5)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为了达到上述(1)、(2)和(3)的控制效果,应把词频和字类型作为组内设计。但为控制不同类型任务间的相互干扰,任务类型应作为组间设计。(6)实验环境应尽量保持恒定。(7)运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并记时。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计算后,再得出结论。以上是对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潜在自变量的控制方法。 名词解释 1.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个案研究是心理学历史最长的研究形式之一,学派时期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就是对一些临床个案观察和分析的成果。一般来说,个案研究是对于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所进行的全面、深入和详尽的考察和研究。个案研究还比较重视研究结果对于样本所属总体的普遍意义。个案研究是一种自然观察,它既可以作定性的考察,又可以进行定量的分析。个案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运用观察法,目前最多采用的是参与观察法,即由观察者或研究者直接参与所观察和研究的活动或事件。 2?间接观察:指借助于各种仪器或装置(如录音机、录象机、摄象机、照相设备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实验者效应:我们通常把主试的期望等因素造成的实验偏差称为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本身的个 性特、动机、情绪、或其它细微而无意的行为影响被试,使得把实验目的、结果的期望等也在无意中传递给被试,因而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人们早就注意了这种效应,建议运用标准化的指导语和实验程序,并采用“双盲” 实验以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4?横断研究:是研究某一个特定点上的几个不同的组(通常是具有不同的年龄)之间的比较。 5.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6. 随机组设计:最常用和简单的消除组间设计各组被试差异的办法是随机分配被试。假设每个被试被分配到某一组的概率是相同的。 7. 纵向研究:是对一组(“群组”,如果这个组比较大的话)被试进行一个较长时期的跟踪研究,如果对这个群体设计一些“特殊的条件”,那么就可以同一个控制组来进行比较。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也可以运用提问方式让受试者自由地作出书面回答。 9. 准实验设计:是一种未能完全符合控制额外因素作用的实验设计。 10. 低限效应(地板效应、门槛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出现了低限效应。 11. 访谈法:使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 方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是心理学研 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心理学应用研究中,我们常常用访谈法了解人们的态度、看法、感受和 形,考察被试对这两个或多个物体的不同注视时间(次数、每次时间长短),以判断被试对某一物体的偏好,一般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 位以及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 学研究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 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 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 文献就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 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 度来选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 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 样本的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 学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 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

(完整版)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重要概念 1、研究的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 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3、外推效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4、半结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指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 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对象回答的方式、访谈记录的方式和访谈的时间、地点等没有具体的要求,由访谈者根据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5、混淆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 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 淆。 6、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7、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断。 8、统计回归效应:在第一次测试较差的学生可能在第二次测试时表现好些,而第一次表现好的学生则 可能相反,这种情形称为统计回归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的真正原因就是偶然因素变化导致的随机误差,以及仅仅根据一次测试结果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 9、主体引发变量: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所引起的变量。 11、研究的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12、分层随机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各种类型(或层);然后根据各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13、研究的生态效度:生态效度就是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4、结构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结构访谈对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者回答的方式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15、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者(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处理。

历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汇总——单选

历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汇总——单项 1. 取样程序中的中心环节是( ) A. 明确目标 B. 确定总体 C.选取样本 D. 统计推论 2. 从样本推论变量间没有关系而实际上存在关系的差误是__类差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3. 一般认为,内部效度是_____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A. 统计结论效度 B. 构思效度 C.测量效度 D. 外部效度 4. 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量表是( ) A. 称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 等比量表 5. 目前比较流行而且效果较好的信度评定方法是( ) A. 重测信度 B. 等同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 折半信度 6. 下列属于度量分数集中趋势常用指标的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众数 D. 回归系数 7. 费希纳采用经典心理物理方法是为了测定( ) A. 记忆 B. 概念获得 C.感觉阈限 D. 团体关系 8. 对策论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 ) A. 两难对策法 B. 混合策略对策法 C.严格规定对策法 D. 贝叶斯统计法 9.在心理学研究中,目前最流行的定性方法有个案分析法和( )。 A.元分析 B.文献综合法 C.现场研究 D.相关分析 10.相关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 )。 A.等级相关系数 B.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 C.偏相关系数 D.复相关系数 11.采用聚类取样法时应尽可能做到( )。 A.减少层次间的差异 B.加大层次间的差异 C.减少群类间的差异 D.加大群类间的差异 12.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统计决策论 13.恒定刺激法又叫( )。 A.平均差误法 B.调整法 C.正误法 D.极限法 14.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分布是( )。 A.二项分布 B.偏态分布 C.F 分布 D.正态分布 15.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中属于评价法的是( )。 A.趋势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元分析法 D.因径分析法 16.心理学研究中用以表示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主要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和( ) 等。 A.众数 B.标准差 C.Z 分数 D.方差 17.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韦特墨 B.冯德 C.斯金纳 D.华生 18.心理学研究中,内源变量相应于( )。 A.因变量 B.自变量 C.中介变量 D.控制变量 19.小N 设计的主要类型之一是( )。 A.分组型设计 B.控制型设计 C.序列型设计 D.多重基线设计 20.平均差误法又叫( )。 A.正误法 B.调整法 C.恒定刺激法 D.极限法 21.方差也称为变异,一组分数的方差正好是其标准差的( )。 A.两倍 B.平方 C.三倍 D.三次方 22.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 )。 A.回归分析 B.相关分析 C.判别函数分析 D.方差分析 23.ANOVA 中最简单的设计是(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单向方差分析 D.因素分析 24.等比量表的特点是( )。 A.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 B.有绝对零,但无相等单位 C.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 D.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 25.等比量表的特点是( )。 A.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 B.有绝对零,但无相等单位 C.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 D.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 26.斯皮尔曼提出的( )是因素分析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A.多因素论 B.二因素论 C.群因素论 D.三维智力模式 27.Q 分类技术以人为分析单位,其重点在于分析( )。 1

心理学基础题库(全9章)含答案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_。神经冲动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_来说明。动作电位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_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__传导。电传导、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_来完成的。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_,另一种是__。兴奋,抑制。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_方式来实现的。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_。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__、__、__、_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_;_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_;无条件抑制包括:__。抑制。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相邻性,相倚性。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概念解释(5*4=20)、简答(3*8=24)、案例分析(4*10=40)、研究设计(1*16=16)。本资料包括老师提到的概念解释和简答,案例分析和研究设计来自于课本挑战性问题。本资料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1、研究假设(Hypothesis):是由理论所推衍出来的更为具体的预测,是针对研究问题提出的有待验证的、暂时性的、推测性的解答。 2、实验混淆(confounding):如果我们所设定的自变量其发生量的改变时,另一个已知或潜在的变量亦随之有量的改变,则这两个变量的作用就发生了相互混淆。 3、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指不同的独立的观察者针对同一观察所做记录的一致性程度。 4、便利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主要根据获得调查对象的容易程度和调查对象参加调查的意愿所进行的。便利抽样是所有取样技术中花费最小的,抽样单元是可以接近的、容易测量的,并且是可以合作的。便利取样是非随机抽样,所选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5、假相关(spurious relationship):如果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第三个变量进行解释,那么这种关系就被称之为“假相关”。 6、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指仅根据可观察的程度来解释概念,这个观察程度是来产生和测量概念的。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7、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其他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 8、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指实验中的自标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在试验中:当自变量发生变化时因变量随之发生改变,而自变量恒定时因变量则不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实验就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内部效度与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关。 9、交互作用(interaction effect):是指一个因子的效应依赖于另一个因子的不同水平,当一个自变量的效应在另一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上存在差异时,就表示出现了交互作用。10、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是被试在充分理解研究性质、不参加的后果、影响参加意愿的所有因素后,明确表达参加研究的意愿。 11、统计效力(power):指研究者在进行统计检验时,正确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换言之,就是当存在真正效应时检验发现效应的概率。统计效力受到统计显著性水平、处理效应大小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自变量:指在实验中由研究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可能产生影响并且研究者希望观察其效应的变量,其作用是区分和定义不同的实验条件,或者不同类型的被试。 因变量:是实验中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被试的某种特定的反应,是研究者所观察的变量,因此也叫反应测量或反应变量。 混淆因素(额外变量):指引起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之间差别的,研究者并不打算观察其效应的因素。 控制变量:在实验研究中被研究者意识到并使用一定办法加以控制不让其发挥作用的混淆因素。 因果关系研究(实验研究):两个变量中,一个是研究者所操纵的自变量,另一个是因变量,研究这操纵自变量来观察这一操纵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相关研究:两个变量均为被试变量,研究者通过测量同一个个体两个方面的特性,然后计算两方面特性之间的相关,来观察自然发生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是的局限和解决办法: (1)局限:存在第三变量方法:偏相关分析:在移除或控制第三变量的前提下,测量研究者所感兴趣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局限: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方法:跨时间间隔小组相关 (3)方法:结构模型和线性结构方程 心理学实验研究规则:(1)多重条件规则:任何实验都必须包括不止一个条件,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用来做控制条件。 (2)避免混淆因素规则:不同条件之间,应该只有在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上才有差别。 (3)随机化规则:研究者必须从自己感兴趣的总体中随机选取被试,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条件中,各个条件的实验必须同时或者按随机顺序进行。 构想效度:指研究中所包含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定义的恰当性。 内部效度: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外部效度:指研究发现能够普遍推广到样本来自的总体以及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统计结论效度:指在多大程度上研究者恰当的运用统计学,并且由统计分析得出合适的结论。 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1)课题的选择和问题的提出:a课题的来源;b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的建立 (2)实验设计的确定(3)被试的选择(4)材料的选择(5)仪器的选择和程序的确定 (6)数据的采集和分析(7)对数据理论意义的讨论和结论的推论 (8)撰写论文并提交发表 (9)附录 研究论文的构成部分:(1)摘要:几百字,是对问题方法结果结论的概括 (2)关键字:5-6个,便于检索文章 (3)题目:不超过25个字,准确反映文章内容

心理学分析研究方法纯手打整理重点

变量:属性地逻辑组合,通常用定义来解释或限定.自变量—实验条件(操控); 调节变量:所要解释地是自变量在何种条件下会影响因变量,也就是说,当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地相关大小或正负方向受到其它因素地影响时,这个其它因素就是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地调节变量.中介变量:不可观察地,而在理论上又是影响所观察现象地因素 因变量—所需测定地特征或方面(可测量)额外变量—对因变量有一定影响,但与该次实验研究目地无关地变量(控制:屏蔽、中和))随机误差:可见误差.偶然地、随机地无关变量引起,较难控制,无规律可循;影响信效度.系统误差:常定误差.常定地、有规律地无关变量引起,其方向和大小地变化是恒定而有规律地.影响效度. 无关变量地控制:、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地影响.标准化指导语、双盲程序、内隐测量、恒定法实验期间,尽量使得所有地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者及被试都保持恒定.研究在同一时间、地点举行,程序、拉丁方设计、平衡法设置使得无关变量对所有地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影响都均等、统计控制:一种事后补救,统计隔离无关变量地影响,协方差分析,偏相关.操作定义:描述所界定地变量或事项如何测量,包括:工具,方法,程序.将变量或指标地抽象称述转化为具体地操作称述地过程. 、简单随机取样(不作任何预处理,适用范围:对总体中各类比例不了解或来不及了解地情况)) 抽彩法(充分搅匀))随机表法(随

机进入))随机函数法(种子问题) 、分层随机取样:对总体进行预处理,分成若干层次后然后独立地从每一层次中选取样本. ()比例分层取样:按每一层次个体数量占总体中地比例决定该层次样本地数量. ()非比例分层取样:每层次中样本量不按该层次在总体中地比例抽取,而是根据研究者对不同层次个体地研究兴趣和侧重程度确定比例地大小. 、内部效度(逻辑度与额外因素影响度):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地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地差异、 研究被试缺失产生地效应、前测地影响、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地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研究条件与因素间地交互作用.、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研究结果能一般化或普遍化到样本来自地总体(总体效度)和其它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生态效度)中去地程度,即研究结果地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影响因素:.取样代表性;.变量地操作方式不准,致使研究地可重复性差;.研究对被试地反作用;.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地相互影响;.多种处理地干扰;.实验者效应.研究地人为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地交互作用.提高方法:严格控制;做好取样工作,包括被试取样、实验情境、研究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