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报告

合作者:郭悦宁刘小曦许诺

【一】提出问题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吗?

【二】作出假设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三】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妨碍,分早、中、晚三次,

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

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计、记录本。

3.实验记录: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能够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

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

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四】实验结果

从表中能够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基本上灌丛湿度最大,草地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妨碍空气湿度。在三种环境中,灌木丛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妨碍。【五】总结与分析

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指导教师:北京市第八中学张素艳

(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中部初一〔9〕班赵炜煜)

学校环境的调查报告

学校环境的调查报告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网络搜索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平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

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报告

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报告 目的:校园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及各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和可协调性。通过校园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的调查情况,来分析、反映校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从而理解城市生态系统。 调查内容: 1、校园基本概况:占地面积、校区组成、现有人口、管理机构 2.校园教学与科研组成要素:教职工组成、学生组成、教学和实验条件组成 3.教学服务要素: 4.自然要素:校园绿化面积、植物种类、水系、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噪声质量情况。工作分配:(组长),主要负责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和配合各个部分的工作,做总结工作; 组员1:主要负责调查上述的1、2项内容; 组员2:主要负责社会要素与自然要素的调查,包括实况调查和问卷调查; 组员3: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同时配合各个部分的工作。 摘要:城市大学校园既是城市的子系统,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生态系统,由校园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之间按照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组成一个较特殊的城市校园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城市校园系统整体处于良好发展水平,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符合现阶段校园发展目标;(2)各要素的良好发展水平和协调关系共同决定着城市校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以下为我们调查结果: 校区组成及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1160亩,建筑面积35万㎡。 分为四个校区:康复前街校区,幸福路校区,铁英街校区,永安街校区龙子湖校区 现有人口: 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7199人 教职工组成:

表 1 ×××学院教职工队伍的情况表 教职工人 职称情况学历情况 学校名称 学生组成: 表2 ×××各学院学生组成的情况表 教学与实验条件组成: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7900多万元。各类图书藏量120万余册,计算机3206台,其中学生教学用计算机3076台。各类金属切削机床240多台,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电火花机床等50多台。各种型号的实训小轿车、面包车和客车40多辆,有400亩园林花卉和占地100多亩的驾校实训基地。有机电实训中心和汽车维修实训中心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建成了与之配套的生产型车间,形成了前校后厂的格局,提供真实生产性的实训实习条件。另外还有餐旅实训中心、环艺实训中心、信息工程实训中心、工商管理实训中心、音乐分院实训中心和学院计算机中心等6个实训中心,各类实验实训室146个,同时学院还与德国工商协会、海尔集团、许继集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开元旅业集团和广东三正集团等134家企业,联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社会要素方面 其中垃圾处理方面内容是:广大有4个垃圾收集点,分别在梅苑旁、商业城、文西、理南。垃圾的主要来源是饭堂、生活区、教学区。初始垃圾一般不处理,各个点的桶数为:梅

温湿度对农业的影响

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 塑料大棚 按棚顶形状可分为:拱圆形、屋脊形 按骨架材料可分为:竹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架结构、钢竹混合结构等。 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单栋大棚、双连栋大棚、多连栋大棚 课题背景:温湿度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采用STC89C52 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由AM2301温湿度传感器和LCD 液晶显示模块构成农业生产在线实时温湿度监控系统,实现对农业温湿度精 确测量与控制。实践表明,该系统电路简单、工作稳定、集成度高、调试方便、测试精度高,保证了农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与合格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发展情况 设施建设日趋大型化。 向管理信息化、控制自动化、生产机械化方向发展。 存在的问题: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栽培管理 缺乏适宜良种 设施内环境调控能力差 覆盖材料落后 人才培养不到位 解决对策:加强工厂化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的选育 研究开发用于环境调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设施装置及探测头 研究开发新型覆盖材料 在设施生产中建立绿色蔬菜产品生产技术 始终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增加单产 发挥优势,补足空缺 规划和区划工厂化农业 (四)设施农业发展前景 1. 设施农业的类型结构与分区和布局更加合理。 2. 设施栽培的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注重提高经济效益。 3. 新型覆盖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进展迅速。 4. 设施农业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 5. 农业全国各地兴建了一批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6. 设施农业工程相关科研受到极大重视,得以迅速发展。 设施的环境控制是根据作物遗传特性和生物特性对环境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作物生育所需的最佳的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作物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第三章设施温度特点及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之一。在园艺设施生产中很多情况下,温度条件是生产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充分认识和了解园艺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和调节技术,对于搞好设施园艺生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园艺作物与温度的关系 (一)园艺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1、蔬菜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县域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

附件2 县域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规范了植被调查与评估的主要内容、要求和技术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县域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01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2009)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2014) 3 术语和定义 3.1 植被型组 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并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群落联合。 3.2 植被型 在植被型组内,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近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 3.3 植被亚型 在植被型内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进一步划分的亚型。 1

3.4 群系组 在植被型或亚型范围内,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划分的群系集合。 3.5 群系 在同一个植被型或亚型内,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在热带或亚热带有时是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3.6 群丛 具有相似种类组成、优势种、结构和外貌的同类群落集合。 3.7 植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3.8 乔木 高度一般在5m以上,由明显直立的主干和发育强盛的枝条构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3.9 灌木 高度一般在5m以下,枝干系统不具明显直立的主干,如有主干也很短,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的木本植物。 3.10 草本 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地上没有多年生木质茎的植物。 3.11 优势种 植物群落中各个层或层片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群落学作用最明显的种。 2

3.12 样地 群落调查的所在地,在空间上它包含样方,一般没有特定的面积。 3.13 样方 群落调查所要实施的特定地段,有特定的面积。 4 调查与评估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调查与评估应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调查与评估县域生物多样性现状、威胁因素以及保护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或者建议。 4.2 全面性原则 调查与评估范围应覆盖调查区域内各类生态系统以及各海拔区间、坡位、坡向,并尽可能覆盖较多的工作网格。 4.3 重点性原则 在县域内生境质量较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调查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等,应增加调查线路的布设密度。 4.4 可达性原则 根据调查区域实地情况和保障条件,合理规划调查线路,选择调查人员或者交通工具能到达区域。 3

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校园生态系统调查报告

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 校园生态系统调查报告(第一教学楼) 一、实践目的: 校园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及各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和可协调性。通过校园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的调查情况,来分析、反映校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从而理解城市生态系统。 二、仪器和用具: 调查问卷表、采访记录本、实地采集调查记录本等。 三、调查内容: 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第一教学楼占地面积,绿化面积,绿化率,绿化树种,教室总数,校区内教师学生对校区自然因素及硬件设施满意程度等。 四、调查方法: 本实践由5人一组完成,需要完成分项的实验调查,做出分项实验的

分析结果,然后进行统一总结。 五、人员组成以及工作分配: 本组成员共5人,均为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园林系2012级园林专业学生,分别为黄超、朱栎燃、卢康、吴昱欣、吴煜,并推选黄超同学为本组组长。 1、黄超:主要负责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和配合各个部分的工作,并且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实地调查及自然要素的实况调查。 2、朱栎燃:主要负责做总结工作以及配合其他组员共同工作。 3、卢康:主要负责社会要素的调查,包括实况调查。 4、吴昱欣:主要负责自然要素的调查,包括实况调查和问卷调查。 5、吴煜:负责资料的整理,同时配合各个部分的工作。 六、调查结果 1、校区第一教学楼组成及占地面积、基本设施: 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为吉首大学下辖于张家界的唯一校区,前身为武陵师专,第一教学楼于1988年9月建成,建筑面积为11015平方米,占地面积为11.5亩,共有六层,53间教室,其中美术学院专用教室有24间,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专用教室1间(虚拟现实实验室,为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有22间,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有7间。

校园常见植物实验报告

实验十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分类 基础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识别校园植物中一些常见的种类,了解其主要形态特点、进化地位和经济利用价值。 2 学习观察和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不同植物的新鲜材料,了解其外部形态特点,比较不同类群间的差异。 2 解剖观察代表植物的花,了解其结构特点,分析其进化程度及其分类学意义。 3 识别校园植物。 三、实验原理 被子植物是日前地球上种类最多,分类最广的植物,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植物类群。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被子植物分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种类,它们形态各异,并有各自特定的分布区。因此在本实验中,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选择一些常见的代表进行观察,并尽可能考虑到被子植物中一些主要的科、属,如: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 四、实验步骤 1 取不同植物的标本或新鲜材料,对照检索表或植物志等工具书进行观察,了解不同植物的外部形态特点。 2 在实体显微镜下,运用解剖针,解剖刀等工具对代表植物花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了解其结构特点,分析其进化程度,并比较不同类群植物在花结构上的差异。 四.校园植物名录 序 中文名学名属名科名号 1 假连翘Duranta repens 假连翘属马鞭草科 Ligustrum quihoui 女贞属木犀科2 小叶女 贞 3 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九里香属芸香科 4 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榕属桑科 Phoenix roebelenii O’Brien 刺葵属棕榈科5 美丽针 葵 6 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鱼尾葵属棕榈科 7 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刺桐属蝶形花科 8 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朱缨花属含羞草科 9 芒果Mangifera vndica linn 芒果属漆树科 10 红花檵Loropetalum chinense 檵木属金缕梅科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内容透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安排了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了素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个探究实验,教材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探究目标达成】 (一)知识目标: 1.以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例,通过测量、分析、归纳,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生的科学探究、发散思维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探究重难点透析】 重点:1.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难点: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探究教法构想】 1.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学会使用干湿计,又由学生指导同组同学。 干湿计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一个转动转盘(计算尺)组成。温度计A叫做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温度计B叫做湿球温度计,它的水银泡上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 相对湿度=干球数值-湿球数值,对照相对湿度表,就可以找到对应数值。 2.学生分组:21人一大组(共甲、乙、丙3大组),7人一小组,分工合作,在校园里分别选择裸地、草地、灌木丛三个植被环境,每一环境又分三处测量 3.在裸地、草丛测量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测灌丛时应挂在枝叶茂密的地方测量,同时避免行人等干扰因素。 4.测量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干湿计。 【探究材料准备】 教师: 1.指导学生拟订探究方案,教会学生使用干湿计; 2.提供足量的干湿计,并参与学生实施计划的过程; 3.设计并制作课件(解读曲线、课题、结论、练一练、进一步探究等)。 学生: 1.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学会使用干湿计,并按照拟订的探究方案实施计划; 3.选取自己喜欢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并准备好交流提纲。 【探究方案设计】 教学过程 程序教学过程

华南农业大学东区生态调查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东区生态调查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东区生态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 校园是我们生活学习离不开的地方,同时,校园生态系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这一简单系统进行生态调查,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析各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对系统内部各组分的构成,运作,相关性和协调性有清楚的认识。 2、调查内容 (1)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建筑物类型与密度、绿地构成、水域、道路交通、用地功能、生物状况等;(2)教学、生活以及人口分布与活动状况(3)区域特色、存在问题。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 调查范围:北以五山教师公寓为界,南以汇景路围墙为界,西以紫荆桥顶端为界,东以飘香路收费站为界。 (图为调查范围) 4、调查结果教学区 (表1)基本情况调查

(表2)绿地及植被垂直地带分布调查

5、存在问题 东区作为华农几大区之一,兼具教学、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的功能,是华农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东区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同时也栖息着许多鸟类。东区在结构组成上比较完善,系统功能也比较协调,但细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土地未能充分利用 第一饭堂旁边有一块很大的荒地,长满杂草,没有任何建筑也没做任何绿化。闲置土地,尤其是在广州市区这种地价昂贵的地方闲置土地,,对学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这片地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比如修建一个稍大的超市,学校既可以盈利,还能方便学生购物。 (图反映问题一) 问题二:池塘未进行管理 芷园门口有一个池塘,池中及周围长满浮萍杂草,水质混浊。学校没有对其进行管治,附近没有修建以供休憩的椅子也没有任何防护网。我认为,即便不对其进行管理,也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避免有人或物品跌落其中。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 考察植物群落有各种方法,如样地法、样线法、距离抽样法、点样法等。 其中样地法是基础方法,用样地法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说明如下: (一)样地的设置 样地不是群落的全部面积,它仅是代表群落的基本持征的一定地段。对植物群落考察应在确定的样地内进行,通过详细调查,以此来估计推断整个群落的情况。 样地选择的方法: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1.样地的形状: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2.样地面积 下列样地面积的经验值可供考察时参考使用:草本群落1~10m2,灌丛16~100m2,单纯针叶林100m2,复层针叶林、夏绿阔叶林400~500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00m2,热带雨林2500m2 3.样地数目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4.样地布局:一般可选用主观取样法,即选择被认为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调查样地。(二)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内容与方法 样地调查内容主要有环境条件,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组成特征,群落的外貌。 1.环境条件调查:包括以下五项:(1)地理位置,(2)地形条件。(3)土壤条件。

寒假校园环境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最新】寒假校园环境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寒假校园环境建设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一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平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方调查表

附表1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方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日期: 样方号:经纬度: E N 坡向:坡度:坡位:海拔: m 样方面积: m× m生境:干扰: 群落类型及组成:调查人:表格编号: 注:(1)群落类型为:乔木、灌木、草本层主要的物种组成;(2)生境:石/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3)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4)数量:物种的株(木本)、丛(草本)数;(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6)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7)生态位置:建群种、优势种、寄主等;(8)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附表2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线(带)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日期: 样线(带)号:样线(带)长度: m宽度: m路线: 起点:E N 终点:E N 海拔: / m 生境: 干扰:群落结构及组成:调查人:表格编号: 注:(1)群落结构为: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组成物种;(2)生境:石/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3)数量:株(木本)、丛(草本)数;(4)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6)生态位置:建群种、优势种、寄主等;(7)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附表3 植物物种资源访谈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日期: 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 调查人: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表格编号: 注:(1)分布面积:写出分布大概面积;(2)用途:药用、观赏等;(3)利用方式:民间、企业等;(4)物候:开花、结果时间;(5)生境:路边、林下、山坡等;(6)保护管理现状: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室内空气湿度环境概况: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喷雾补充水分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在设施密闭情况下形成的。 温室内作物生长势强、代谢旺盛、作物叶面积指数高,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同时,由于设施内的空间小、气流比较稳定,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棚室内水蒸气经常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空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比露地栽培高得多。(空气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内水汽的含量。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的比值) 高湿是园艺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在夜间,设施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湿度大,外界气温低,会引起室内空气骤冷而形成雾。到了白天,在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设施内温度迅速升高,结雾消散,空气湿度相对下降(相对湿度下降)。在温暖季节,白天棚室往往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湿度进一步下降(绝对湿度下降),与室外趋于一致。在采暖季节,夜间需进行加温,空气绝对湿度不变,而相对湿度降低,也会减少结雾现象。此外,伴随着结雾现象的产生,还常常发生结露,主要是作物体表面结露以及塑料薄膜内表面严重结露而密布水滴,这是由温差造成的。温差的存在使得相对湿度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现与积聚就会出现物体表面的结露现象。作物表面的结露造成了作物沾湿,此外,塑料

薄膜上露滴落到叶面上以及由于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也会造成作物沾湿,这是作物很易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 综上可知,设施内空气湿度主要与土壤蒸发、喷雾补水和植物蒸腾有关,其次,就是通风和加热,另外,棚室内壁等对水分的吸收和蒸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湿度。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对温室作物的蒸腾、光合、病害发生及生理失调具有显著影响。 1、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降。蒸腾作用还可调节叶片的温度,如果温度高,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叶片就有可能被灼伤。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会间接的影响盆土的干湿交替,不利于肥水管理;空气湿度长期过低,会造成叶片边缘以及叶尖的坏死,主要原因是因为叶片内部气腔水气压与外界水气压相差过大,造成叶片内部水汽供应不足而坏死 2、空气湿度的大小影响植物气孔的开闭,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气孔关闭,植物气孔关闭,CO2不能进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减慢甚至停止。 3、空气湿度的过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菌丝的发育都需要较高湿度,过低有利于虫害的的发生,比如红蜘蛛等螨类的发生一般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中

调查报告 大学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大学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校园环境对于考生选择学校是一个重要因素,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校园环境调查报告,以供参考! 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

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平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

20xx年关于校园环境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20xx年关于校园环境调 查报告正式版

20xx年关于校园环境调查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目的:了解校园环境建设 时间:XX/6/2 地点:校园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网络搜索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

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

植物形态观察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校园植物观察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龙船花全株侧枝向上挺直生长且平滑,叶子表面光滑革质对生,全缘而呈倒卵形状或是椭圆形。一般长度约9厘米-12厘米左右,宽约4 是深绿色,背面的颜色较浅。花属于顶生的伞房花序,每簇花丛大约有 小花由其冠筒上长出后分裂4-5片椭圆形花瓣,冠筒长约2.5 红砖色。20-30朵聚生的小花整体呈现一个大圆球状,花团锦簇。

对生的二回羽状复叶舌状花瓣

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全缘,叶片坚纸质,两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长约4-12厘米,宽约3-8厘米;叶脉5-7条基出;叶柄长约 厘米。 花为聚伞花序,长于分枝顶端,近头状,由3-7朵花组成,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花梗密披鳞片状糙毛,长约3-20亳米;花萼 宽,内侧红色,外侧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先端渐尖,萼管壶形,长约 花瓣5片,倒卵形,先端圆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密披缘毛,离瓣花;雄蕊10枚,5长5短,较长的雄蕊基部黄色直立,上部呈关节状弯曲,状似镰刀,连接紫红色半圆形的花药,短的雄蕊黄色,并未分两节,连接黄色的花药;雌蕊柱状,墨绿色;花柱线形,紫红色。

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对。 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

环境生态学样方调查报告

环境生态学期中考试 样方调查报告 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班级:环境工程1班 调查人员:第四组(马秀、李欣、张孟易、梁崇权、吴京珉、陈潮、周莎、黎一樊) 调查时间:2014年12月05号

环境生态学样方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校园绿化区植被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二、调查工具。 皮尺、卷尺、手机 三、调查方法及用具。 1 样方大小 表1 样方大小 植被类型乔木灌木样方大小设置10*10 2*2 2 样方数量 表2 样方数量分布表 植被类型乔木灌木样方数量设置1*(10*10) 1*(2*2) 因本次调查选取调查地点不合适,故选取乔木样方内只有一个小样方内长有灌木。 3 样方布设 3.1样方布设原则。 样方布设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 (2)自然性:人为干扰、动物干扰少,长时间未被破坏。 (3)可操作性:易于调查取样,避开危险地段。 3.2 样方布设图示

如图1.1 乔木 灌木 图3.1 样方布设 四、调查地点及对象描述 1 调查地点 西华大学凤凰学院前草地近校园公路处 2 调查对象 样方内乔木和灌木 五、调查内容和指标 1 调查指标如表5.1 胸径:胸高处的直径,仅应用于乔木的测量。 枝下高:指的是从地面到第一层分枝点的高度。 基径:其测量基准点为树木地面根颈部位的树干直径。 冠幅:指树木的南北或者东西方向宽度的平均值。 盖度:地上部分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 高度:植物最高处到地面的距离。 2 调查内容 如表3。

表3 乔木样方调查内容数据记录与计算 编号植物类 型 胸径 (cm) (由 周长 得出) 枝下 高(m) 根颈 处周 长 (cm) 基径 冠幅 (m2) 投影 面积 (m2) 盖度 周长 (cm) 高度 (m) 1 行道树 5.73 1.5 24 7.64 0.3 2 2 4.09% 18 5 2 桂花树 5.7 3 1.47 21 6.69 0.38 2. 4 4.91% 18 4 3 桂花树7.01 2.5 27 8.60 0.29 1.8 3.68% 22 4 4 行道树 6.21 1.9 2 5 7.9 6 0.16 1 2.04% 19.5 5 5 桂花树 3.34 1. 6 15 4.78 0.19 1.2 2.45% 10.5 3 6 桂花树 3.50 1.78 14 4.46 0.16 1 2.04% 11 3 7 芭蕉树17.20 3 68 21.66 0.56 3.5 7.16% 54 7 8 桂花树 5.10 1.6 22 7.01 0.25 1.6 3.27% 16 4 9 桂花树 6.05 1.4 22 7.01 0.32 2 4.09% 19 4 10 桂花树 5.73 1.4 20 6.37 0.32 2 4.09% 18 3 11 桂花树 4.46 1.26 21 6.69 0.22 1.4 2.86% 14 4 12 桂花树7.64 1.45 27 8.60 0.48 3 6.13% 24 4 13 桂花树 4.46 1.46 17 5.41 0.16 1 2.04% 14 3 14 行道树7.01 1.42 20 6.37 0.29 1.8 3.68% 22 5 15 香樟树16.88 2.5 63.5 20.22 1.43 9 18.40% 53 10 16 桂花树 3.50 1.3 16 5.10 0.19 1.2 2.45% 11 3 17 行道树 4.78 1.81 22 7.01 0.00 0 0.00% 15 5 18 行道树 5.73 2.6 24 7.64 0.00 0 0.00% 18 5 19 桂花树 3.82 2.5 18 5.73 0.00 0 0.00% 12 4 20 行道树10.83 1.44 39 12.42 0.80 5 10.22% 34 7 21 行道树7.64 1.82 28 8.92 0.64 4 8.18% 24 6 22 行道树13.69 1.27 46 14.65 0.64 4 8.18% 43 7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教学设计案例 作者:王梅旭文章来源:转载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教材在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中安排了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了素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个探究实验,教材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考虑到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且该实验的探究过程比较简单,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了让学生课前设计探究方案,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上课时重点进行小组交流,在相互补充、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得出正确结论,为学生日后独立完成其他的探究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将“蚯蚓对土壤的疏松作用”作为课后进一步探究布置下去,使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此探究,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成就感。 教学目标: 1、以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5、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实验。

2、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学会使用干湿计,并按照拟订的探究方案实施计划。 (3)选取自己喜欢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并准备好交流提纲。 2、教师准备 (1)指导学生拟订探究方案,教会学生使用干湿计。 (2)提供足量的干湿计,并参与学生实施计划的过程。 (3)设计并制作课件(解读曲线、课题、结论、练一练、植物的贡献、进一步探究等) 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教学法与发现法并用 学法指导:研究性学习、发现-探究-解决、发散思维、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图片观察与解读曲线 媒体显示热带雨林画面和一天中雨林内外湿度的变化曲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确曲线所表达的含义: 1、热带雨林内外湿度不同:雨林内湿度大,雨林外湿度小。 2、雨林内湿度变化小,雨林外湿度变化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